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护理分析
胺碘酮作用

胺碘酮作用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治疗持续性和频繁发作的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它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心脏细胞的电流,改变心脏的传导和复极过程来达到治疗效果。
胺碘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断钠通道的活化态和复活态来减慢心率和减少心房和心室的传导速度。
这有助于抑制过快的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和心室颤动。
胺碘酮还可以抑制心室肌肥厚和缺血引起的心电图异常,减少心肌纤维化的形成。
胺碘酮还具有抗交感神经作用,通过抑制交感神经传导来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肌氧耗。
它还能减少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应激状态下的心脏负荷。
胺碘酮还具有一定的抗肾上腺素作用,可以直接抑制肾上腺素的释放,并通过降低β-受体的敏感性来减少交感神经的兴奋。
这可以减少心肌收缩力和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的供氧供给平衡。
此外,胺碘酮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和氧化损伤。
它还可以减少一氧化氮的释放,从而减少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对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具有疗效,尤其是对于逆行性房室传导的快速心律失常和间歇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胺碘酮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心脏细胞的电流,改变心脏的传导和复极过程来治疗心律失常。
它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阻断钠通道、抗交感神经作用、抗肾上腺素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房和心室的传导速度,改善心肌供氧供给平衡,减少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肌肥厚,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胺碘酮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肺部纤维化等,所以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和肺部功能。
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

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快速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会使心脏跳动过快或者不规则,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而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它们分别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则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对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着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着重探讨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
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能够有效控制心率。
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其通过阻断β1受体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减少心脏对交感神经的敏感性,同时拮抗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而胺碘酮则能够通过阻滞钠通道和钾通道,延长心肌细胞的去极化时间,抑制快速心室率和复极化。
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更加全面地抑制心率的过快增加,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美托洛尔缓释片对β受体的选择性较好,对于心脏和血管的作用相对较强,而对于支气管和冠状动脉的作用相对较弱,较少出现低血糖、支气管痉挛等相关副作用。
而胺碘酮在体内代谢后,99%以上由胆汁排泄,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由于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缓释特性,其血药浓度平稳,不易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这种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能够改善心脏功能。
美托洛尔可以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流动力学等途径来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而胺碘酮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去极化时间,抑制快速心室率和复极化,提高了心脏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这种联合应用可以通过改善心脏功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控制心率、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改善心脏功能等优点。
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率变化,以及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心动过速。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胺碘酮和西地兰是两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被广泛关注。
虽然这两种药物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但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却并不多见。
本文旨在通过对胺碘酮和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一、胺碘酮的治疗效果胺碘酮是一种多通道抑制剂,主要通过延长动作电位和抑制钾离子外流来稳定心律。
临床研究表明,胺碘酮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胺碘酮可快速控制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
胺碘酮还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源性休克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疗效,但它们的治疗机制和副作用略有不同。
胺碘酮通过多通道抑制作用来稳定心律,对于各种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其有可能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副作用。
而西地兰则主要通过阻滞钠通道来延长动作电位,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为显著,但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疗效可能略逊于胺碘酮。
在安全性方面,胺碘酮和西地兰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相对而言,西地兰的心血管毒性较低,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而胺碘酮的使用范围受限于其对甲状腺和肝脏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一些特定人群中的应用更为谨慎。
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其治疗机制、副作用及安全性略有不同。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影响。
需要加强对这两种药物的临床使用指导和不良反应监测,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胺碘酮治疗6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经治疗后,显效49例(53.3%),有效36例(39.1%),无效7例(7.6%),总有效率92.4%,5例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60次/min,4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2例低血压,1例纳差,通过降低剂量或停药均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
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胺碘酮;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amiodarone for treatment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method clinical data of 92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ventricular arrhythmi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2.4%(85 cases) after the treatment. 5 cases sinus bradycardia, 4 cases thyroid dysfunction, 2 cases hypotension and 1 case anorexia. conclusion amiodarone for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s effective, reliable and safe.【keywords】amiodarone; ventricular arrhythmia; clinicalanalysis【中图分类号】r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74-01室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发作时表现为心悸、头晕、目眩、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顿,甚至导致死亡,若不及时治疗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生存率[1]。
胺碘酮的作用及副作用

胺碘酮的作用及副作用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
胺碘酮的作用机制包括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抑制电气传导、减少自律性和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
这些作用可帮助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和减少心脏电反应性。
然而,胺碘酮也具有一系列副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顺行性色素沉着症(因胺碘酮在皮肤和眼睛中的沉积导致)、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
此外,胺碘酮还可能引起有害的心脏副作用,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血流减少。
另外,胺碘酮对肝功能和肺功能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胺碘酮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心脏功能和肝肺功能,并密切关注可能的副作用。
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功能测试,以及进行心电图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总体而言,胺碘酮是一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其副作用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副作用评价

常见副作用类型及表现
心血管系统
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 滞等,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变化。
神经系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失眠、眩晕 或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可耐受
。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胃肠道不 适较为常见,通常症状轻微,无需特 殊处理。
过敏反应
偶见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时 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通过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律失常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今后应进一步探讨胺碘酮与 利多卡因的最佳剂量配比, 以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
疗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室性心动过 速患者,可开展分层治疗研 究,以更好地满足个体化治
疗需求。
在关注疗效的同时,应加强 对远期副作用的监测和研究 ,确保患者长期用药的安全
药动学特性
利多卡因口服吸收良好,但首关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低 ,常采用静脉注射给药。
03
适应症
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
联合用药的理论基础
作用机制互补
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在抗心律失常 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联合 用药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 疗效果。
减少副作用
通过联合用药,可以降低单一药 物使用时的剂量,从而减少药物 副作用的发生。
适应症广泛
联合用药可以扩大适应症范围, 对于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都有较 好的治疗效果。
03
室性心动过速疾病概述
疾病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是指发生在希氏束 分支以下的特殊传导系统或者心室肌的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异位心 搏。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12 2 操作 .. 同普通导尿 。
尽量 自主排尿 , 由护士进行导 尿 , 尿后拔除尿管 。导 尿方法 再 导 12 3 导尿方式 ..
阴、 膀胱并 发症 。问歇性导尿 不仅 能通 过周期性 膀胱 扩张刺 激
膀胱功能的恢复 , 还能避免长期 留置导 尿管所致 的心里 负担_ 。 5 J
4 体 会
以前脊髓损伤后通 常采用 留置导尿 的方式来解决 患者不能
间歇导尿前 1 时进 行膀胱功 能训 练 , 励患者 小 鼓 自主排尿或尿潴 留的问题 。但 留置导尿 提供 了微生物 直接进人 泌 尿道 , 泌尿 道 上 皮 细胞 大 量繁 殖 , 生炎 症 和 组 织 的 损 在 产 伤 J 。而间歇性导尿 可避 免 因长期 留置 尿管而 引发的尿 道 、 会 完 全没 有 自主排尿 的患者 , 日导 尿 4次 , 每
本组患者通过 问歇导尿 的实施 , —3个月后 , 1 大部分患者 恢 复了排尿功能 , 自主控制 排 尿。其 中 1 能 1例效果 显 著 , 有 5例 效, 4例无效。
3 讨 论
来展望 M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 3 7 0 . 0 71 ( )6 1 [ ] 潘春风 脊髓损 伤合并 泌尿 系感染 的预 防护理对 策 []浙 4 i
神经损伤都会造 成不 同类 型的神经 源性 膀胱。休 克期的膀 胱处
胺 碘 酮 治 疗 急 性 心 肌梗 死 后 室 性 心律 失 常疗 效 分 析
付 晓辉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胺碘 酮对 心肌 梗死后 室性 心律 失常治疗效果及 不 良反应 。方 法 选择 6 例 心肌梗 死后 室性心律 失常患者 , 0 随
Hale Waihona Puke 增大 , 感觉消失。所 以在脊髓休克期开始 即必须对膀胱 实施正确 的初始处理 , 进行恰 当的膀胱康 复和终生 的神 经学关 注 , 这是 确 保 四肢 瘫和截瘫患者享有几乎 正常的生活寿命和较高生 活质 量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及护理

负 压 吸引 时 放 开 液 体 开分 浸 泡 3 使 5 mi , 稀 释 引 流 物 , 渗 出物 易 于 引 流 , 时 可 避 免 长 时 n以 使 同 间 吸 引 导 致 的泡 沫 敷 料 弹 性 下 降 , 创 面 失 去 作 用 。 对
胺 碘 酮 治 疗 快 速 心 律 失 常 疗 效 观 察 及 护 理
王 翠 萍
( 津 市 宝坻 区 中 医 医 院 , 津 3 1 0 ) 天 天 0 8 0
摘要: 总结 8 5例快 速心律 失常 患者应 用微量 注射泵 恒速静 脉注 射胺碘 酮 的观察 和护理 , 做好 心理护 理 , 得 患者 的积 极配 取 合; 用药前 和用药期 间监 测生命 体征 、 电监护 、 电图等 ; 心 心 严格 掌 握用 药速 度 和方 法 , 正确 选择 静 脉 , 强输 液巡 视 , 加 避免 静脉 炎 的发 生 ; 药后观察 药物 不 良反 应及效 果 , 时发现 并处 理不 良反应 , 用 及 提高 治疗效 果 。
~
3 小 结
VS 技 术 一 期处 理 开 放 创 面 可 以 更 好 地 减 少 感 染 , 供 D 提 新鲜创面 , 为二 期 处 理 创 造 良好 条 件 。 其 关 键 在 于 术 后 负 压 的维 持 。在 临 床 护 理 中 密 切 观 察 、 持 有 效 负 压 、 持 引 流 通 维 维 畅 , 高 VS 提 D疗 效 。本 组 经 使 用 负 压 封 闭 引 流 装 置 治 疗 后 , 细 菌 培 养 为 阴性 , 其 他 并 发 症 , ~ 1 无 7 2天 拆 除 装 置 , 察 创 观 面 均有 新 鲜 、 坦 的 肉芽 组 织 生 长 , 或 有 少 量 分 泌 物 。6例 平 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临床护理。
方法10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4例。
对照组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并予以护理干预。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再配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胺碘酮;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QT间期;不良反应;心功能等级
目前,药物治疗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式,但临床上常用的常规治疗效果有限,建议联合其他药物治疗[1]。
本研究为明确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5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加用胺碘酮治疗,并以内科常规治疗方案作为参考,提供护理干预服务,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8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
对照组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49.86±6.05)岁;平均病程(
2.09±1.45)年。
治疗组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50.86±5.92)岁;平均病程(2.10±1.42)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存在心悸、乏力、头晕、早搏等临床症状,结合心电图检查等可明确诊断为室性心律失常;②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提出的要求。
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②因酸碱失衡、药物等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者;③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电解质紊乱者。
1. 3 方法
1. 3. 1 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内科常规治疗,即予以心电圖、生命体征监护,并指导其口服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规格:47.5 mg/片)治疗,1片/次,1次/d,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以水冲服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 ,规格:5 g/袋),1袋/次,3次/d。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胶囊(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规格:0.2 g/粒)治疗,1粒/次,3次/d,1~2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改为1~2粒/d,1~2次/d,并维持该用药剂量,部分患者可减少用药剂量至1粒/d。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
1. 3. 2 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一旦疾病发作,容易产生悲观、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引发其交感神经兴奋,并促使其儿茶酚胺的分泌量增多,加重心律失常。
鉴于
此,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时予以安慰和鼓励,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并树立战胜病魔的自信心;②用药指导。
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胺碘酮等药物治疗,保证用药准时、剂量准确等。
同时,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生命体征等,注意予以持续吸氧,严密观察观察患者意识形态、血压、呼吸频率等变化,并做好相应记录工作。
医护人员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并通过相应措施解除不良反应,避免病情恶化,影响患者用药安全。
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应解释、安抚等工作;③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部分患者可在用药后产生胃肠道反应,影响患者饮食等。
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鼓励其多进食低脂肪、清淡、低胆固醇、易消化食物,耐心为其解释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知识,改善其配合行为。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控制:患者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均消失,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正常,心功能等级提升>2级;②显效:患者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均明显改善,早搏等发作次数减少>90%,心功能等级提升1级;③有效:患者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均有所好转,早搏等发作次数减少70%~90%,心功能等级无变化;④无效:患者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等均无变化或进一步恶化。
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伴随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提升、饮食行为习惯改变,急慢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3-5]。
而室性心律失常多继发于上述疾病,其属于心律失常最常见类型之一,一旦发作,则表示患者病情恶化、加重,若不及时予以积极治疗和恰当的护理干预,可对患者心、脑、肾等脏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6-8]。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室性心律失常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并在治疗期间辅以
护理干预,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9],其中以胺碘酮的应用频率较高。
胺碘酮脂溶性较高,能够广泛分布并吸收于皮下、肝脏、脂肪组织丰富部位等,其作为一种广谱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电生理作用为抑制个体钾内流,从而延长动作电位“3”相时间、不应期,可谓Ⅲ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10-12]。
因上述复杂药理活性,在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降低缺血心肌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系数。
最后,在患者治疗期间辅以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恐慌心理,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并在护理期间保持良好心态,保证用药安全等,可作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辅助手段[13]。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胺碘酮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症状方面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再配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
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春瑛. 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3):114-115.
[2] 雷利群,薛莉,肖順林. 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0):203-205.
[3] 汪沛澍,孙定军. 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中外医疗,2014,33(7):112-113.
[4] 闵信梅. 胺碘酮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2017(6):26-28.
[5] 陈博,陈英.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27):93.
[6] 郝丽巧.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的护理效果观察. 医药卫生(全文版),2017(1):00151.
[7] 廖晓霞. 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初步观察及护理. 医药,2016(11):00061.
[8] 郝建英.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3):146.
[9] 丁君霞.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6例临床观察. 医学信息,2015,28(5):299-300.
[10] 莫茹. 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护理. 医学信息,2017,30(2):206.
[11] 张静宇.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5):64.
[12] 万华巍. 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5(4):197-198.
[13] 李莉.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