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_邵天杰
基于CI指数的陕西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An a l y s it i l a v a r i a t i o n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 r o u g ht i n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e b a s e d o n c o mp o u n d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d r o u g h t i n d e x( C I )
t h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s p a t i a l nd a t e m p o r l a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o f d r o u ht g i n S h a m a x i P r o v i n c e w e r e a n l a y z e d b y u s i n g c o m p o u n d
Ab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d a i l y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a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d a t a a t 7 2 me t ml o g i c a l s t a t i o n s d u in r g 1 9 61 t o 2 01 0,
蔡新玲 , 叶殿 秀2 , 李 茜 , 张存 杰2 , 王 娜
( 1 . 陕西省气候 中心 ,陕西 西安 7 1 0 0 1 4 ;2 . 国家气候 中心 , 北京 1 0 0 0 8 1 )
摘
要: 利用 1 9 6 1 -2 0 1 0年陕西省 7 2 个 气象站逐 日气温和降水资料 , 采用综 合气象干 旱指 数法 , 统计分析 了
西安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及时空分布特征

西安市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及时空分布特征
西安市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及时空分布特征
作者:朱常琳;孟双双;张荣国
作者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学环境与市政⼯程学院陕西省环境⼯程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学环境与市政⼯程学院陕西省环境⼯程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5;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530029
来源:环境⼯程
ISSN:1000-8942
年:2017
卷:035
期:012
页码:86-91
页数:6
正⽂语种:chi
关键词:西安;⼤⽓污染物;空⽓质量指数;相关性;空间插值分析
摘要:为深⼊了解西安市⼤⽓污染程度,对2015年西安市主要⼤⽓污染物(SO2、NO2、CO、PM2.5、PM10、O3)的空⽓质量指数进⾏了逐⽇变化分析、相关性分析及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SO2、NO2、CO、PM25、PM10空⽓质量指数春冬季⾼于夏秋季,⽽O3空⽓质量指数则是春冬季低于夏秋季.11⽉和12⽉份污染较为严重.在4个季度中,PM2.5和PM10与⽓态污染物
SO2、CO、NO2均呈正相关,说明PM2.5、PM10与这3种⽓态污染物具有同源性.SO2与CO、NO2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三者均受化⽯燃料燃烧及机动车尾⽓影响.O3与CO、SO2相关性不⼤,与NO2在⼆季度呈现正相关.SO2、
NO2、PM2.5、CO、PM10多聚集在⾼新西区、莲湖区、碑林区、经开区、雁塔区、长安区,O3多聚集在阎良区、未央区和灞桥区.。
西安市近50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西安市近50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张高健;曹梅;仇娜;高山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22(34)6
【摘要】基于西安市7个国家气象站1971~2020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R/S分析法、滑动t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对西安市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西安市各月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5~10月(西安市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80.5%;年降水量呈现“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波动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6.5 mm/10 a,该增加趋势具有负持续性,但持续性不显著,降水量分别在1992和2002年发生了突变;西安市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第一主振荡周期为25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西安市大部分区域降水量为增加趋势,增加幅度最大区域为长安区西南部,减少幅度最大区域为蓝田县中东部。
【总页数】6页(P126-130)
【作者】张高健;曹梅;仇娜;高山
【作者单位】西安市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7
【相关文献】
1.黔南州近40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焉耆盆地近60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近40年云南省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近40年西南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5.岷江流域近65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安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成因

西安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成因李会霞;史兴民【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6(025)002【摘要】PM2.5是危害环境及人体健康的重要空气污染物之一,但目前对 PM2.5的时空分布及气象成因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为了更好地控制ρ(PM2.5),利用西安市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的PM2.5逐日质量浓度、首要污染物数据及气象数据,分析PM2.5逐日质量浓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ρ(PM2.5)的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
结果表明,PM2.5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ρ(PM2.5)年超标率高达42.1%,在季节上具有冬秋季高、春夏季低的特征,月变化呈现“V”字形变化。
各类型站点的ρ(PM2.5)总体空间分布状况为:道路参照点污染最严重;居民参照点、工业参照点次之;商贸参照点及文化、生态参照点的 PM2.5污染较轻,基本处于良好状态;PM2.5的空间分布状况及站点间的变动幅度会随季节而有所不同。
采用逐步回归模型建立的ρ(PM2.5)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ρ(PM2.5)拟合值均能较好的反映ρ(PM2.5)的变化规律,ρ(PM2.5)与气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总页数】6页(P266-271)【作者】李会霞;史兴民【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6【相关文献】1.石嘴山市2014—2016年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 [J], 何佳;李政林;李荣;李文琛2.合肥市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研究 [J], 程龙;季冕;耿天召;朱余3.湖北省PM2.5与PM10比值分析及PM2.5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陈楠;操文祥;丁青青;刘丹;胡辉;全继宏;田一平4.西安市PM2.5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李凤;纵孟;晁代强;易俊5.2015—2018年江西省PM2.5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 [J], 樊建勇;黄玲;李翔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安市PM2.5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 西安市 P M 2. 5 的 时 空 分 布 规 律 及 污 染
评 估
1 . 1 西安 市 P M 2 . 5质 量浓 度的 时 间变化 规律
从 图 1可 知 , 西 安市 2 0 1 3年 1 月 1日至 4月 2 6 日的 日均 P M 2 . 5浓 度 在 5 O~5 0 0 I  ̄ g / m 变 化 。 从
摘 要: 在研究 西安 市 2 0 1 3年 1 — 4月份 的 P M 2 . 5污染水平 的基础上 , 对P M2 . 5质量浓度逐 日变化规 律和各月 份
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 结果显示 西安 市 1— 3月份的 P M2 . 5污染较 为严重 且质量浓 度值震荡性显著 , 4月份 P M2 . 5质 量浓度值相对偏低且较平稳。然后 通过每个观测点统计各级别 A Q I 出现 的频率 , 描述 每个观测点 的污染状况 , 计算 A Q I 指标各监测物质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性矩阵 , 结 果显示 P M1 0与 P M 2 . 5的相关性最大 , C O、 S O 和 N O :与 P M 2 . 5呈显著正 相 关, 结合西安市 的实 际情况分 析 P M 2 . 5指标 的成 因。 关键词 : P M2 . 5 ; 污染特征 ; 相关性矩 阵
污 染较 为严 重 的西 安 市 为研 究 对 象 , 选 取 覆 盖 西 安
日期 ( m m— d d 1
市 主要 区县 的 1 3个 P M2 . 5质 量 浓 度 监 测 点 , 对 其
2 0 1 3年 1— 4月份 P M2 . 5污 染 的特 征 及 其成 因进
行 分析
图1 2 0 1 3年 1— 4月 份 西 安 市 P M2 . 5 全 市 平 均 质 量 浓 度 变 化 规 律 图
西安大气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n hsic ae biul.T esr c m ea r iee c e encyzn n urudn uub a aot 0C.( )T e — i t nr sdovos h uf e e prt ed r eb t e i oeadsr n i sb rs s bu 8t 1  ̄ g e y a t u f n w t o g w o 3 h n a
n a v r g n p e n x mu wi d s e d sg i c n l e u e .Ac o d n o a ay i ,w t h i " e p n in,p p l t n i — u la e a e wid s e d a d ma i m n p e i nf a t r d c d i y c r i g t l ss n i t e ct s x a s h y o o u ai n o c e e,t lb i i g y h u l f q e t n n e l ig s r c yc a g r mai al .T a yl a ei c e eo e u b e t ra s l a ul n sma e b i e u n l a d u d ryn u a e ma h n ed a t l d tr y f c y h tma e dt t r a f h r a h a oh n s t n
西 安大 气 环境要 素变 化特 征分 析
张
侠
王繁 强
杜继 稳
西 安 大 气 环 境 要 素 变 化 特 征 分 析
张 侠 王繁 强 杜继 稳
7 04 ; 10 9 70 1 ) 10 5 70 1 ; 陕西省气象局 , 10 5 西安 (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 环境 与建 筑工程学院 , 陕西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西安
西安空气质量

西安空气质量概述本文档将对西安空气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将介绍西安的空气质量现状、主要污染源、政府采取的措施以及市民可以采取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通过深入了解和关注西安的空气质量,我们可以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西安空气质量的详尽信息,以便市民和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并采取措施。
西安的空气质量现状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多个古代王朝的首都。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西安的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根据最近的监测数据显示,西安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经常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准。
主要的污染物包括PM2.5、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
主要污染源西安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扬尘,特别是在冬季取暖季节的时候。
工业排放是西安空气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浓度的颗粒物(PM2.5)和二氧化硫。
此外,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安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导致大量车辆停滞在道路上,尾气排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政府采取的措施西安市政府已经意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工厂和企事业单位的污染排放监管,并限制了高污染排放的工厂的运营。
其次,政府推广了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对传统燃料的依赖。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的监测以及对汽车尾气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希望。
市民可以采取的措施除了政府的努力,每个市民都可以为改善西安的空气质量做出贡献。
以下是一些市民可以采取的措施:1.减少机动车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开车,减少尾气排放。
2.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尽量减少用电量和电热器的使用,减少对燃煤发电的需求。
3.减少燃烧:在取暖季节,尽量选择清洁能源进行取暖,减少煤炭、柴油和燃煤炉的使用。
4.减少室外活动:当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气体中。
西安市一次严重霾污染天气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2-)-%+ &!$!%/%(%Y)#,(#%+0)$)%+ ,+0 #P,/,#$!/)-$)#-%" , -!F!/!P,\!Q%((’$)%+ )+ ‘)c,+’ #P)+,
7<!CD jJ:F:9:/’"& " D!, V9:’"& " B!CD "?E:2 !’-"?EE:\9_QLP9:@9EM!@E3G1ULNO:P9QL:1G:REM"@9G:@G" X91 E: ]’66(’")?9:E& &-"?EE:\9O:/9:GGQ9:/WG@?:LML/U$GTGEQ@? )G:RGQLN_LMMJR9L: $G3J@R9L:" X91 E: ]’66(’")?9:E&
?@引@言 近年来"我国 城 市 霾 污 染 天 气 不 断 加 重" 霾 日 数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项目!&6’&oWH#62F6’# ’
收稿日期$&6’5 ^68 ^&4
从 &66’ 年开始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 ’ 霾污染天 气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能见度"还会对 人体健康造成严 重 危 害 (&F() "并 可 造 成 巨 大 的 经 济 损 失(]) ’ 王明洁等(A) 通 过 对 深 圳 市 近 26 年 不 同 等 级
ABC @ 样 品 采 集 与 数 据 处 理 _V&-5 和 _V’6 监测 数 据 来 自 西 安 市 ’2 个 环 境 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1-4675(2008)05-0723-06西安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邵天杰1, 赵景波1,2(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75)
摘 要:以1990-2001年西安市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和西安统计年鉴资料为依据,对其平均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空气总体污染较为严重,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的改进,近年来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西安市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比较明显,月变化曲线呈/U0字型,且冬春季节重于夏秋季节,这主要是由冬季取暖和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1,2,11,12月西安空气污染较为严重,6~9月空气污染物浓度较低,与月平均气温变化具有较好的反相关性。1996年以来,西安空气污染物呈现明显的空间转化特征,工业区污染物浓度大幅度下降,商业区和居住文教区的污染反而高于工业区,这反应了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改变和区域发展速度的差异,应引起环保部门的重视。关键词:时空变化;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西安市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导致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越来越差。有毒有害工业废气的排放,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飞扬的尘土以及寄生其中的病菌,无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关心,空气质量状况日益成为市民关注的环保焦点之一。西安市是一个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11-32。虽然很多专家对西安市空气状况进行了大量研究14-62,但多是针对空气中某种单一的污染因子,同时对多种空气污染因子研究得不多。本文以1990-2001年西安市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和统计年鉴为依据,通过标度指数和空气污染指数对西安市空气质量进行量化分析。了解西安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当前状况,并对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对执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也有重要意义。
1 区域概况西安市位于关中盆地中部秦岭北麓,介于33b42c~34b44cN,107b40c~109b49cE之间。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升温迅速,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高
温,日照强烈;秋季凉爽湿润,时有阴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年无霜期226d。1月份平均气温0.4e,7月份平均气温26.6e,年平均气温13.3e。多年平均降水量613.7mm,年平均相对湿度69.6%。地势南高北低,相差悬殊。市区面积1066km2,城市建成区面积178km2。现辖9区4县,总人口7.25@106,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2 大气污染物年际变化2.1 SO2的年际变化由图1可以看出,近10年来西安市大气中SO2
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并表现出明显
的时间段。1991-1994年和1997-2000年是两个明显的下降期,这一时段SO2的最大浓度值为0.091mg/m3,是国家二级标准(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6G3095-1996)的1.52倍,出现在1997年;其次是0.083m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38倍,出现在1991年。最小浓度为0.045mg/m3,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出现在2000年;经计算可得,1990-2001年SO2的年平均浓度为0.062m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03
第25卷 第5期2008年9月 干旱区研究ARID ZONE RESEARCH Vo.l25 No.5Sep. 2008
*收稿日期:2007-05-25; 修订日期:2008-04-28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2008CXS015);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05JJD7700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LQG0506)作者简介:邵天杰(1982-),男,安徽淮北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评价与治理.E-mail:shaotianjie_2002@163.com通讯作者:赵景波.E-mai:lzhaojb@snnu.edu.cn倍。冬季采暖期的年平均浓度为0.113m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88倍,是非采暖期(0.027mg/m3)的4.19倍。
2.2 NO2的年际变化由图2可以看出,西安市大气中NO2浓度呈现出稳定的下降趋势。从时间分段来看,1991-1994年和1995-2001年是两个明显的下降期,该时段NO2的最大浓度值是0.059mg/m3,超出国家标准0.04mg/m3的0.48倍,出现在1991年;其次是0.058mg/m3,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0.45倍,出现在1992年和1993年。最小浓度出现在2001年,是0.015mg/m3,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符合市民正常活动要求;1990-2001年NO2
的年平均浓度为0.048mg/m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
质量二级标准的0.2倍。冬季采暖期的年平均浓度为0.061m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53倍,是非采暖期(0.04mg/m3)的1.53倍。机动车辆的尾气和工业排放的废气是西安空气NO2的主
要来源152。2.3 TSP的年际变化从图3可看出,1990-2001年西安市空气中的TSP浓度随时间序列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一时段TSP的最大浓度值是0.566mg/m3,超出0.2mg/m3
国家标准的1.83倍,出现在1991年;其次是0.545mg/m3,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73倍,出现在1992年。2001年TSP的浓度最小,是0.262m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31倍;1990-2001年TSP的年平均浓度为0.396m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98倍。冬季采暖期的年平均浓度为0.475m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53倍,是非采暖期(0.34mg/m3)的1.4倍。可见,西安市TSP污染相当严重。
图3 西安市大气TSP的年平均浓度变化Fig.3 ChangeoftheaverageannualconcentrationofTSPoverXi.anCityduringtheperiodfrom1990to2001
表1 1990-2001年西安大气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Tab.1 StatisticresultsoftheaverageannualconcentrationsofpollutantsoverXi.anCityduringtheperiodfrom1990to2001/(mg#m-3)年份SO2NO2颗粒物K指数级别API指数级别19900.0530.0490.4005.680Ó150Ó19910.0830.0590.5667.099Ó252.8Ô19920.0710.0580.5456.792Ó236Ô19930.0600.0580.3725.990Ó136Ó19940.0470.0400.3685.100Ò134Ó19950.0600.0560.3705.933Ó135Ó19960.0700.0540.3245.920Ó112Ó19970.0910.0540.4106.644Ó155Ó19980.0560.0500.4315.897Ó165.5Ó19990.0540.0430.3745.428Ò137Ó20000.0450.0430.3264.960Ò113Ó20010.0590.0150.2623.584Ò89.4Ò平均值0.0620.0480.3965.752Ó151Ó
724
干 旱 区 研 究 25卷 根据标度指数法172和空气污染指数法182(API)计算出K指数和API指数,并依标度指数K分级标准和API指数与空气质量的等级关系,分别对其进行分级(表1)。结果显示,1991年和1992年污染较为严重,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2001年空气质量良好,其他年份的空气质量均为轻度污染。3 大气污染物年内变化3.1 大气SO2的月变化通过统计整理1990-2001年西安空气SO2浓度数据,绘制出西安空气SO2浓度月变化曲线(图4),西安市空气中SO2月浓度变化呈较为明显而宽阔的/U0字型,1,2,12月SO2浓度较高,6~10月相对较低,总体污染比较严重。为了定量分析空气中SO2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本文采用二次曲线对其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显示,1990-2001年西安大气SO2浓度的月变化曲线均符合一元二次方程,且除2000年和2001年外,其余年份均超过0.05显著性水平。图4 西安市空气污染物浓度月平均变化Fig.4 ChangeofaveragemonthlyconcentrationsofairpollutantsoverXi.anCity3.2 NO2的月变化由图4可以看出,NO2浓度变化趋势与SO2浓度的月变化曲线有相似的规律,亦呈/U0字型,不同的是NO2月平均浓度与气温年变化具有更高的相关性;NO2的浓度相对较小,年内月平均值介于0.039~0.088mg/m3之间,小于SO2的浓度,说明西安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在1,2,11,12月较高,7~9月较低,总体污染严重。对西安大气NO2浓度(C)与气温(T)进行拟合,结果显示1990-2001年西安大气NO2浓度的月变化曲线除1993年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外,其余年份均为直线方程,且只有1991,2000年和2001年拟合结果不显著,其余年
份拟合结果均超过0.05显著水平。3.3 TSP月变化从图4看出,TSP浓度在1,11,12月较高,6~9月较低,总体污染比较严重,与近年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相符122。对西安大气TSP浓度(C)与气温(T)拟合方程,结果显示,1992,1995,1997年和1998年西安空气TSP浓度的月变化规律比较明显,均符合一元二次方程,且拟合结果明显,超过0.05显著性水平。1990,1994,1996,1999年虽符合一元二次方程,但拟合结果不明显。1993,2000年和2001年西安大气TSP浓度的月变化规律不明显,采用直线方程回归,其中2000年的拟合结果低于0.05显著性水平。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西安大气TSP浓度的月变化规律比较明显,符合一元三次方程,拟合结果明显,超过0.05显著性水平。
4 大气污染物空间变化4.1 SO2的空间变化为了分析西安市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功能的不同选取东郊的兴庆小区、南郊的小寨、西郊的高压开关厂、北郊的草滩,分别代表西安市的居住文教区、繁华商业区、工业区、对照区。1996-2001年西安市不同功能区SO2污染时空分布变化如图5。从时间变化序列来看,近6年来对照区SO2浓度一直最低,时间变化不太明显;而居住文教区、商业区、工业区SO2浓度均高于对照区,且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居住文教区从1996年的0.083mg/m3下降到2001年的0.021mg/m3,商业区SO2从1997年的0.106mg/m3下降到2001年的0.038mg/m3,工业区的SO2从1996年的0.082mg/m3下降到2001年的0.030mg/m3。说明西安空气中SO2含量得到了逐步的控制,煤改气工程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发挥了较大的功效。由于各功能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同,SO2排放量和浓度也呈明显的区域差异。1996年SO2的地域分布:居住文教区>工业区>商业区,1997-1998年的地域分布转化为:商业区>工业区>居住文教区;1999年转为:工业区>居住文教区>商业区;2000-2001年的地域分布又回到商业区>工业区>居住文教区的状况。西安市大气SO2浓度的区域变化反映了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区发展速度的差异,即污染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