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温带划分

我国是怎样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的

作物生育期内某种指标温度持续期的逐日平均温度总和,叫做积温;在各种积温0℃、3℃、5℃、10℃、15℃中,用得最广泛的是日平均气温≥10℃稳定期的积温和活动积温;我国采用积温和积温持续日数,参照

自然景观和作物分布情况,把全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

赤道带位于北纬10°以南的中国南海岛屿地区,在冬季平均极锋的南限以南;积温大致在10000℃以上,≥10℃的天数为365天,1月平均气温超过26℃,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比热带的热量与水分多些,但

气温年变率很小,四季雨量较均匀,岛上可生长各种热带植物;

热带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全部及台湾岛,滇南少数地方,积温≥8000℃,≥10℃的持续期350~365天,1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全年无霜;低地植被主要为热带季雨林,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椰子、槟榔、咖

啡等都能生长,水稻可一年三熟,甘薯可以冬季播种,冬小麦生长不适宜;

亚热带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绝大部分地区;积温4500~8000℃,≥10℃的持续期218~365天,1月平均气温0~15℃,无霜期8~12个月;天然植被有亚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混生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为我国柑桔、茶、棕榈、油桐、毛竹主要产区,南部还有香蕉、菠萝、荔枝、龙眼、

橄榄等多种经济作物;水稻可一年两熟,小麦则各地都有栽培;

暖温带大致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积温3400~4500℃,≥10℃的持续期171~218天,1月平均气温-12~-6℃至0℃,生长期5.5~7.5个月;天然植被东部为落叶阔叶林,

西部为干旱荒漠;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个别地方一年一熟;小麦以冬播为主,苹果、梨、柿、葡萄等

水果品质都很好;

温带包括寒温带以南,长城以北及新疆准噶尔盆地;积温1600~3400℃,≥10℃的持续期100~171

天,1月平均气温-30℃~-12℃至-6℃,生长期3.5~5.5个月;天然植被东部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混交,西部为干旱荒漠;7月平均气温不到20℃,水稻、蓖麻大部分地方都能生长,小麦、大豆分别在带内不同地区成为主要作物,但冬冷季节长,不宜冬作;

寒温带在黑龙江的最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角;积温低于1600℃,≥10℃持续期不足100天,1月平均气温-30℃以下,夏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16~18℃,无霜期约3个月;天然植被为针叶林,水稻、高粱

等都不能生长,温带水果亦完全绝迹,只能勉强栽培小麦、马铃薯、养麦和谷子;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度大,地带性规律遭到破坏,不能按以上标准划分温度带;冬季虽不如同纬度东

部平原地区那样易受北方冷空气的侵袭,但夏季温度偏低,大部分地区积温不足2000℃;有的地方全年为霜期,有的地方无霜期长达7个月;因此,整个青藏高原区的情况又很复杂,故另列一区;

黑龙江省农作物积温带

第一积温带活动积温:2700℃以上

第一积温带包括:哈尔滨市平房区、道里区、香坊区、南岗区、松北区、太平区、阿城区、双城、宾县、大庆市红岗区、大同区、让湖路区南部、肇东、肇源、肇州、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泰来、杜蒙、东宁;

第二积温带活动积温:2500-2700℃

第二积温带包括:巴彦、呼兰、五常、木兰、方正、绥化市、庆安东部、兰西、青岗、安达、大庆南部、齐齐哈尔市北部、林甸、富裕、甘南、龙江、牡丹江市、海林、宁安、鸡西市恒山区、城子河区、密山、八五七农场、兴凯湖农场、佳木斯市、汤原、依兰、香兰、桦川、桦南南部、七台河市西部、勃利;

第三积温带活动积温:2300-2500℃

第三积温带包括:延寿、尚志、五常北部、通河、木兰北部、方正林业局、庆安北部、绥棱南部、明水、拜泉、依安讷河、甘南北部、富裕北部、齐齐哈尔市华安区、克山、林口、穆棱、绥芬河南部、鸡西市梨树区、麻山区、滴道区、虎林、七台河市、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桦南北部、桦川北部、富锦北部、同江南部、鹤岗南部、宝泉岭农管局、绥滨、建三江农管局、八五三农场;

第四积温带活动积温:2100-2300℃

第四积温带包括:延寿西部、苇河林业局、亚布力林业局、牡丹江西部、牡丹江东部、绥芬河南部、虎林北部、鸡西北部、东方红、饶河、饶河农场、胜利农场、红旗岭农场、前进农场、青龙山农场、鹤岗北部、鹤北林业局、伊春市西林区、南岔区、带岭区、大丰区、美溪区、翠峦区、友好区南部、上甘岭区南部、铁力、同江东部、北安、嫩江、海伦、五大连池、绥棱北部、克东、九三农管局、黑河、逊克、嘉荫、呼玛东北部;

第五积温带活动积温:1900-2100℃

第五积温带包括:绥芬河北部、穆棱南部、牡丹江西部、抚远、鹤岗北部、四方山林场、伊春市五营区、上甘岭区北部、新青区、红星区、乌伊岭区、东风区、黑河西部、嫩江东北部、北安北部、孙吴北部;

第六积温带活动积温:1900℃以下

第六积温带:兴凯湖、大兴安岭地区、沾北林场、大岭林场、西林吉林业局、十二站林场、新林林业局、东方红、呼中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漠河、图强林业局、呼玛西部、孙吴南部;

积温

积温 指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从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方面表示温度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 的影响。一般以℃为单位,有时也以度·日表示。 积温 解释 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基本种类 分活动积温、有效积温、负积温、地积温、日积温等。 首次发现者 德列奥米尔 积温 1735年法国的德列奥米尔首次发现植物完成其生命周期,要求一定的积温,即植物从播种到成熟,要求一定量的日平均温度的累积。

1837年,法国的J.B.布森戈用发育时期的天数乘其间日平均温度的方法计算了各类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要的“热总量”,称之为“度·日”。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农业气象服务中广泛使用,其后在中国农业气象工作中也广为应用。[1] 2计算原则 在其他环境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呈正相关。生物的种类、品种和生育时期不同,其生育起始温度(即开始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也有差异。只有当日平均温度高于生育起始温度时,温度因子才对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这个生育起始温度称为生物学下限温度(亦称生物学零度),用符号B表示。 计算作物所需要的积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按作物生长发育时期来划分计算时段;②只累加该时段内高于及等于B值各日的平均气温值。3基本种类分活动积温、有效积温、负积温、地积温、日积温等。 积温①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Aa),适用于大量资料的计算,多在农业气候研究中运用,其计算式如下: 式中堟i为生育期内每日平均气温,i=1,2…n。n为该生育时段的天数。计算时从进入该生育时期的第2天算起。 ②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简称A值)。其中不包含低于B值的温度,所以更能表征生物有机体生育所需要的热量。多应用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的计算。 根据上式,可以利用农业气象平行观测资料,用最小二乘法、图解法或实验方法确定A、B值。 ③其他积温。冬季零下的日平均温度的累加称为负积温,表示严寒程度,用

黑龙江省积温带划分

第一积温带(2700℃以上):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景星镇,泰来县,杜尔伯特县;哈尔滨市,宾县,阿城市,双城市,呼兰区;大庆红岗区、大同区,肇源县,肇东市,肇州县;东宁县,三岔口镇。 第二积温带(2500-2700℃):龙江县,甘南县,双河农场,富裕县,富路镇,龙安桥镇,林甸县,黎明乡;大庆市;牡丹江市,海林市,宁安市,兰岗镇;巴彦县,木兰县,五常市,方正县,依兰县;绥化市,青岗县,望奎县,兰西县;佳木斯市,桦南县,勃利县,汤原县,桦川县;鸡西市,鸡东县,密山市,857农场,850农场,兴凯湖农场,集贤县,富锦市,友谊农场,红兴隆农场,宝清县,291农场; 第三积温带(2300-2500℃):讷河市,依安县,克山县,拜泉县,明水县,绥棱县,庆安县,柳河农场;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四方台区,853农场,852农场,绥滨县;七台河市,林口县,穆棱县;延寿县,尚志市,通河县;鹤岗市,宝泉岭农管局;鸡西梨树区;虎林市,庆丰农场;同江市,建三江农管局,大兴农场。 第四积温带(2100-2300℃):嫩江县,九三农管局,鹤山农场,凤凰山农场,红五月农场,荣军农场,赵光农场,海伦农场,红光农场;北安市,克东县;海伦市,铁力市;五大连池市;亚布力林业局,苇河林业局;伊春友好区、翠峦区、美溪区、西林区、大丰区、南岔区、带岭区、乌敏河区;青龙山农场,前进农场,创业农场,红旗岭农场,胜利农场;黑河市,逊克县,嘉荫县,常胜乡,855农场,东方红镇,云山农场;萝北县,饶河县。 第五积温带(1900-2100℃):建边农场,嫩北农场,山河农场,七星泡农场,二龙山农场,沾河林业局,红星农场;呼玛县,孙吴县;勤得利农场,前锋农场,859农场,抚远县;伊春红星区、五营区、新青区、乌伊岭区,马连林场,四方山林场;绥芬河绥阳镇、共和镇。 第六积温带(1900℃):大岭林场,沾北林场,孙吴辰清镇,龙门农场,长水河农场,大兴安岭地区。

黑龙江各市县土壤类型介绍

黑龙江省个市县土壤介绍 佳木斯市 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地形复杂,土壤类型较多。 主要土壤有:草甸土黑土白浆土暗棕壤水稻土沼泽土泥炭土 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大部分土壤具有热量高、透性好、质地轻、地势平的优点。 主要土壤有:暗棕壤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草甸碱土砂土 大庆市 黑钙土:主要分布于大同区的大同镇,八井子乡,高台子镇,庆阳山平岗地带,以及萨尔图区和杏树岗乡一带的平地和平缓坡地草甸土:在全市各地均有分布,草甸土类是大庆市比较肥沃的土壤,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势地平,地下水位较高, 盐碱土:盐碱土占总面积的11.99%大部分为牧业用地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大同西部的兴隆泉乡,双榆树乡和三环公司的五分场,三分场,在大同区的太阳升镇,高台子镇,让胡路区 和喇嘛甸镇也有少量的分布 沼泽土:大庆市沼泽土面不大,目前多为苇塘。 牡丹江市 牡丹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张广才岭东侧,大陆性季风气

主要土壤有: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火山灰土等七类 兰西县 兰西县从全县土壤来看,土壤质量属中等。 兰西县土壤共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河淤土、砂土、碱土 黑土类主要分布在呼兰河以东的临江、长岗、长江、兰河4个乡镇和中部地区的北安、红光、兰郊、康荣、榆林5个乡镇的沿河岗地。黑土是兰西县耕地最好的土壤类型,黑土层厚,腐殖质含量高,土质结构好,养分较为丰富。 黑钙土类是全县分布广、面积大的土壤类型,各乡、镇都有。呼兰河以西较多,呼兰河以东分布较广,这类土壤外形基本与黑土相似,但土壤腐殖质积累少于黑土,内部具有石灰反应,呈微碱性,犁底层更为突出,容量增大,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降低,土壤粘重、紧实,通气透水性不佳.耕性不如黑土。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呼兰河两岸的河滩地、低阶地及岗坡下部开阔的低平地上,它是仅次于黑钙土分布广、面积大的又一土类. 沼泽土类主要分布在河滩地和低阶地的局部洼地中,大部分不适合农业生产。 砂土类主要分布在呼兰河两岸,绝大部分不适合农业生产。 碱土类碱土和盐碱化草甸土呈复区存在,约占5—10%,不能利用。

积温带划分

积温带划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我国是怎样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的 作物生育期内某种指标温度持续期的逐日平均温度总和,叫做积温。在各种积温(0℃、3℃、5℃、10℃、15℃)中,用得最广泛的是日平均气温≥10℃稳定期的积温和活动积温。我国采用积温和积温持续日数,参照自然景观和作物分布情况,把全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 赤道带位于北纬10°以南的中国南海岛屿地区,在冬季平均极锋的南限以南。积温大致在10000℃以上,≥10℃的天数为365天,1月平均气温超过26℃,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比热带的热量与水分多些,但气温年变率很小,四季雨量较均匀,岛上可生长各种热带植物。 热带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全部及台湾岛,滇南少数地方,积温≥8000℃,≥10℃的持续期350~365天,1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全年无霜。低地植被主要为热带季雨林,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椰子、槟榔、咖啡等都能生长,水稻可一年三熟,甘薯可以冬季播种,冬小麦生长不适宜。 亚热带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绝大部分地区。积温4500~8000℃,≥10℃的持续期218~365天,1月平均气温0~15℃,无霜期8~12个月。天然植被有亚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混生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为我国柑桔、茶、棕榈、油桐、毛竹主要产区,南部还有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橄榄等多种经济作物。水稻可一年两熟,小麦则各地都有栽培。 暖温带大致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积温3400~4500℃,≥10℃的持续期171~218天,1月平均气温-12~-6℃至0℃,生长期~个月。天然植被东部为落叶阔叶林,西部为干旱荒漠。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个别地方一年一熟。小麦以冬播为主,苹果、梨、柿、葡萄等水果品质都很好。 温带包括寒温带以南,长城以北及新疆准噶尔盆地。积温1600~3400℃,≥10℃的持续期100~171天,1月平均气温-30℃~-12℃至-6℃,生长期~个月。天然植被东部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混交,西部为干旱荒漠。7月平均气温不到20℃,水稻、蓖麻大部分地方都能生长,小麦、大豆分别在带内不同地区成为主要作物,但冬冷季节长,不宜冬作。 寒温带在黑龙江的最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角。积温低于1600℃,≥10℃持续期不足100天,1月平均气温-30℃以下,夏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16~18℃,无霜期约3个月。天然植被为针叶林,水稻、高粱等都不能生长,温带水果亦完全绝迹,只能勉强栽培小麦、马铃薯、养麦和谷子。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度大,地带性规律遭到破坏,不能按以上标准划分温度带。冬季虽不如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那样易受北方冷空气的侵袭,但夏季温度偏低,大部分地区积温不足2000℃。有的地方全年为霜期,有的地方无霜期长达7个月。因此,整个青藏高原区的情况又很复杂,故另列一区。 黑龙江省农作物积温带 第一积温带活动积温:2700℃以上

黑龙江积温划分

? 1.第一积温带>2700℃ 哈尔滨市平房区、道里区、香坊区、南岗区、松北区、太平区、阿城区、双城、宾县、大庆市红岗区、大同区、让湖路区南部、肇东、肇源、肇州、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泰来、杜蒙、东宁。(东宁县三岔口镇,龙江县景星镇) ? 2.第二积温带2500-2700℃ 巴彦、呼兰、五常、木兰、方正、绥化市、庆安东部、兰西、青岗、安达、大庆南部、齐齐哈尔市北部、林甸、富裕、甘南、龙江、牡丹江市、海林、宁安、鸡西市恒山区、城子河区、密山、八五七农场、兴凯湖农场、佳木斯市、汤原、依兰、香兰、桦川、桦南南部、七台河市西部、勃利。 ? 3.第三积温带2300-2500℃ 延寿、尚志、五常北部、通河、木兰北部、方正林业局、庆安北部、绥棱南部、明水、拜泉、依安讷河、甘南北部、富裕北部、齐齐哈尔市华安区、克山、林口、穆棱、绥芬河南部、鸡西市梨树区、麻山区、滴道区、虎林、七台河市、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桦南北部、桦川北部、富锦北部、同江南部、鹤岗南部、宝泉岭农管局、绥滨、建三江农管局、八五三农场 ? 4.第四积温带2100-2300℃ 延寿西部、苇河林业局、亚布力林业局、牡丹江西部、牡丹江东部、绥芬河南部、虎林北部、鸡西北部、东方红、饶河、饶河农场、胜利农场、红旗岭农场、前进农场、青龙山农场、鹤岗北部、鹤北林业局、伊春市西林区、南岔区、带岭区、大丰区、美溪区、翠峦区、友好区南部、上甘岭区南部、铁力、同江东部、北安、嫩江、海伦、五大连池、绥棱北部、克东、九三农管局、黑河、逊克、嘉荫、呼玛东北部 ? 5.第五积温带1900-2100℃ 绥芬河北部、穆棱南部、牡丹江西部、抚远、鹤岗北部、四方山林场、伊春市五营区、上甘岭区北部、新青区、红星区、乌伊岭区、东风区、黑河西部、嫩江东北部、北安北部、孙吴北部。 ? 6.第六积温带1900℃以下 兴凯湖、大兴安岭地区、沾北林场、大岭林场、西林吉林业局、十二站林场、新林林业局、东方红、呼中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漠河、图强林业局、呼玛西部、孙吴南部。 第一积温带(2700℃以上):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景星镇,泰来县,杜尔伯特县;哈尔滨市,宾县,阿城市,双城市,呼兰区;大庆红岗区、大同区,肇源县,肇东市,肇州县;东宁县,三岔口镇。 第二积温带(2500-2700℃):龙江县,甘南县,双河农场,富裕县,富路镇,龙安桥镇,林甸县,黎明乡;大庆市;牡丹江市,海林市,宁安市,兰岗镇;巴彦县,木兰县,五常市,方正县,依兰县;绥化市,青岗县,望奎县,兰西县;佳木斯市,桦南县,勃利县,汤原县,桦川县;鸡西市,鸡东县,密山市,857农场,850农场,兴凯湖农场,集贤县,富锦市,友谊农场,红兴隆农场,宝清县,291农场; 第三积温带(2300-2500℃):讷河市,依安县,克山县,拜泉县,明水县,绥棱县,庆安县,柳河农场;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四方台区,853农场,852农场,绥滨县;七台河市,林口县,穆棱县;延寿县,尚志市,通河县;鹤岗市,宝泉岭农管局;鸡西梨树区;虎林市,庆丰农场;同江市,建三江农管局,大兴农场。

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曹萌萌;李俏;张立友;高见;李维海;丁王梅;孙彦坤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 【年(卷),期】2014(035)005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1981-2012年7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5日滑动平均法计算≥10℃积温,并对其进行Kiring空间插值分析,研究气候变暖后黑龙江省≥10℃积温的时空变化,选取80%保证率计算黑龙江省各地区积温并对全省积温带进行重新划分.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1981-2012年年平均气温为3.18℃,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气候倾向率为0.21℃/10a;(2)时间分布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10℃积温呈增加趋势,线性拟合增长率为83.95℃·d/10a(P < 0.05),1981-2012年积温均值为2645.39℃·d;(3)空间上,黑龙江省≥10℃积温年代际变化呈显著增加趋势,各积温带北移东扩现象显著;1981-2012年全省大部地区80%保证率下≥10℃积温高于2300℃·d,各积温带大致向北移、东扩了一个积温带.研究结果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的种植区划具有指导作用. 【总页数】5页(P492-496) 【作者】曹萌萌;李俏;张立友;高见;李维海;丁王梅;孙彦坤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0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00;吉林省白城市人工增雨基地,白城137000;肇源县气象局,大庆166500;黑河市气象局,黑河16430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0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黑龙江省积温带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进展

黑龙江省积温带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进展 宋天元;孙彦坤 【期刊名称】《黑龙江气象》 【年(卷),期】2014(000)002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宋天元;孙彦坤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1.2 1 引言 积温是影响植物发育的一个重要气象要素,在农业气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735年,法国A.F.de Réaumur首次提出积温的概念以来[1],农学、气象学等众 多专家学者对积温,特别是积温对农业影响及应用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已有的研究指出,积温对作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特别是在光照、水分等环境因子处于正常范围或非敏感时期时,使用积温指标推算许多植物发育进程的效果较好、便于计算、使用方便[2]。因此,积温研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第一大省,积温变化对本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IPCC(2007)[3]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在中高纬地区,如果局地平均温度增加1-3℃,

粮食产量预计会有少量增加;若升温超过这一范围,某些地区农作物产量则会降低。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黑龙江省正处于这一敏感区域。王权[4]利用统计分析 的方法研究积温、降雨等气象因素与黑龙江省农业产量的关系,其结果指出积温是影响本省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广泛深入研究积温变化及积温对粮食生产的确切影响,是农业气象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从积温带变化和积温对粮食种植格局两方面来总结对黑龙江省积温带已有的研究成果。 2 积温带变化 2.1 气候变化对积温带影响 不同农作物对积温的要求不同,因此进行积温区划对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积温的气候敏感性很强,为了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积温信息,自1989年至今,黑龙江省已进行三次积温带划分。但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发生,使原有积温带在时空分布上均出现明显变化。刘景利等 [5]分析1951-2007年>10℃的有效积温 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有效积温在时间上呈波动上升,且递增趋势显著。在空间上,季生太等[6]采用Mann-kendall方法研究1961-2005年黑龙江省积 温带变化,黑龙江省≥10℃积温呈明显增加趋势;通过积温的年代际变化分布图对比,可以看出由于积温的累计增加明显,全省高积温区域出现明显的扩大,其中,第一积温带向北扩大最为明显,平均达0.5个纬距,第三积温带东扩最明显,达2个经距。 进入21世纪后,除积温带范围有明显变化外,年代际的积温量也有显著变化。杨显峰等 [7]利用1971-2006年的黑龙江省气象资料,在GIS平台上对积温的年代际增长量进行分析,28个站点的≥10℃年平均活动积温增加100-350℃,最高增加近400℃;其中以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变化幅度较大。总结已有研究可以发现,积温总量的变化主要是由初终间日数和气温两方面因素引起的。王春华[8]等 对1961-2009年黑龙江省积温初终日的变化分析时指出:积温初日明显提前,速

黑龙江省积温带划分资料讲解

黑龙江省积温带划分

第一积温带(2700℃以上):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景星镇,泰来县,杜尔伯特县;哈尔滨市,宾县,阿城市,双城市,呼兰区;大庆红岗区、大同区,肇源县,肇东市,肇州县;东宁县,三岔口镇。 第二积温带(2500-2700℃):龙江县,甘南县,双河农场,富裕县,富路镇,龙安桥镇,林甸县,黎明乡;大庆市;牡丹江市,海林市,宁安市,兰岗镇;巴彦县,木兰县,五常市,方正县,依兰县;绥化市,青岗县,望奎县,兰西县;佳木斯市,桦南县,勃利县,汤原县,桦川县;鸡西市,鸡东县,密山市,857农场,850农场,兴凯湖农场,集贤县,富锦市,友谊农场,红兴隆农场,宝清县,291农场; 第三积温带(2300-2500℃):讷河市,依安县,克山县,拜泉县,明水县,绥棱县,庆安县,柳河农场;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四方台区,853农场,852农场,绥滨县;七台河市,林口县,穆棱县;延寿县,尚志市,通河县;鹤岗市,宝泉岭农管局;鸡西梨树区;虎林市,庆丰农场;同江市,建三江农管局,大兴农场。 第四积温带(2100-2300℃):嫩江县,九三农管局,鹤山农场,凤凰山农场,红五月农场,荣军农场,赵光农场,海伦农场,红光农场;北安市,克东县;海伦市,铁力市;五大连池市;亚布力林业局,苇河林业局;伊春友好区、翠峦区、美溪区、西林区、大丰区、南岔区、带岭区、乌敏河区;青龙山农场,前进农场,创业农场,红旗岭农场,胜利农场;黑河市,逊克县,嘉荫县,常胜乡,855农场,东方红镇,云山农场;萝北县,饶河县。

第五积温带(1900-2100℃):建边农场,嫩北农场,山河农场,七星泡农场,二龙山农场,沾河林业局,红星农场;呼玛县,孙吴县;勤得利农场,前锋农场,859农场,抚远县;伊春红星区、五营区、新青区、乌伊岭区,马连林场,四方山林场;绥芬河绥阳镇、共和镇。 第六积温带(1900℃):大岭林场,沾北林场,孙吴辰清镇,龙门农场,长水河农场,大兴安岭地区。

黑龙江省积温带划分

黑龙江省积温带划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一积温带(2700℃以上):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景星镇,泰来县,杜尔伯特县;哈尔滨市,宾县,阿城市,双城市,呼兰区;大庆红岗区、大同区,肇源县,肇东市,肇州县;东宁县,三岔口镇。 第二积温带(2500-2700℃):龙江县,甘南县,双河农场,富裕县,富路镇,龙安桥镇,林甸县,黎明乡;大庆市;牡丹江市,海林市,宁安市,兰岗镇;巴彦县,木兰县,五常市,方正县,依兰县;绥化市,青岗县,望奎县,兰西县;佳木斯市,桦南县,勃利县,汤原县,桦川县;鸡西市,鸡东县,密山市,857农场,850农场,兴凯湖农场,集贤县,富锦市,友谊农场,红兴隆农场,宝清县,291农场; 第三积温带(2300-2500℃):讷河市,依安县,克山县,拜泉县,明水县,绥棱县,庆安县,柳河农场;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四方台区,853农场,852农场,绥滨县;七台河市,林口县,穆棱县;延寿县,尚志市,通河县;鹤岗市,宝泉岭农管局;鸡西梨树区;虎林市,庆丰农场;同江市,建三江农管局,大兴农场。 第四积温带(2100-2300℃):嫩江县,九三农管局,鹤山农场,凤凰山农场,红五月农场,荣军农场,赵光农场,海伦农场,红光农场;北安市,克东县;海伦市,铁力市;五大连池市;亚布力林业局,苇河林业局;伊春友好区、翠峦区、美溪区、西林区、大丰区、南岔区、带岭区、乌敏河区;青龙山农场,前进农场,创业农场,红旗岭农场,胜

我国积温带的划分

作物生育期内某种指标温度持续期的逐日平均温度总和,叫做积温。在各种积温(0℃、3℃、5℃、10℃、15℃)中,用得最广泛的是日平均气温≥10℃稳定期的积温和活动积温。我国采用积温和积温持续日数,参照自然景观和作物分布情况,把全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 赤道带位于北纬10°以南的中国南海岛屿地区,在冬季平均极锋的南限以南。积温大致在10000℃以上,≥10℃的天数为365天,1月平均气温超过26℃,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比热带的热量与水分多些,但气温年变率很小,四季雨量较均匀,岛上可生长各种热带植物。 热带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全部及台湾岛,滇南少数地方,积温≥8000℃,≥10℃的持续期350~365天,1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全年无霜。低地植被主要为热带季雨林,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椰子、槟榔、咖啡等都能生长,水稻可一年三熟,甘薯可以冬季播种,冬小麦生长不适宜。 亚热带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绝大部分地区。积温4500~8000℃,≥10℃的持续期218~365天,1月平均气温0~15℃,无霜期8~12个月。天然植被有亚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混生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为我国柑桔、茶、棕榈、油桐、毛竹主要产区,南部还有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橄榄等多种经济作物。水稻可一年两熟,小麦则各地都有栽培。

暖温带大致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积温3400~4500℃,≥10℃的持续期171~218天,1月平均气温-12~-6℃至0℃,生长期5.5~7.5个月。天然植被东部为落叶阔叶林,西部为干旱荒漠。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个别地方一年一熟。小麦以冬播为主,苹果、梨、柿、葡萄等水果品质都很好。 中温带包括寒温带以南,长城以北及新疆准噶尔盆地。积温1600~3400℃,≥10℃的持续期100~171天,1月平均气温-30℃~-12℃至-6℃,生长期3.5~5.5个月。天然植被东部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混交,西部为干旱荒漠。7月平均气温不到20℃,水稻、蓖麻大部分地方都能生长,小麦、大豆分别在带内不同地区成为主要作物,但冬冷季节长,不宜冬作。 寒温带在黑龙江的最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角。积温低于1600℃,≥10℃持续期不足100天,1月平均气温-30℃以下,夏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16~18℃,无霜期约3个月。天然植被为针叶林,水稻、高粱等都不能生长,温带水果亦完全绝迹,只能勉强栽培小麦、马铃薯、养麦和谷子。 青藏高原气候区由于海拔高度大,地带性规律遭到破坏,不能按以上标准划分温度带。冬季虽不如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那样易受北方冷空气的侵袭,但夏季温度偏低,大部分地区积温不足2000℃。有的地方全年为霜期,有的地方无霜期长达7个月。因此,整个青藏高原区的情况又很复杂,故另列一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