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培养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师范学院培养生物工程
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与探索□崔艳杜丽周索
【内容摘要】我国各个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数量逐年递增,研究生的培养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下实现了产业分工精细化和研究生教育全球化,各大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实现了战略性发展。
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素质全面和工
程实践能力。
南阳师范学院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1+2+6”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生物工程应用
型和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1+2+6”模式;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特需项目’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崔艳(1978 ),女,山东临沂人;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植物生理学与恢复生态学杜丽,周索;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是在2011年国务院提出《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意见》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设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试点院校。
为发展南阳师范学院的相关支撑学科的优势特色,南阳师范学院决定发挥深厚办学底蕴和先进教育理念优势,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面向地方以及全球市场需求,以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制定出了“1+2+6”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复合型与应用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因此高校在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
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培养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在过去很多高校开展职业教育时,师资队伍依然是沿用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从而导致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面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非常相似。
因此,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用来进行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教师人才;第二,高校在选拔职业教育的教师人才时,不仅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还需要对其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严格的考察,从而选拔出具备“双师型”特点的教师资源;另外,高校需要对在职的职业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更好地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四)突出高校职业教育的特色。
高校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突出学校或者专业的特色,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对所有的专业都开设职业教育,而是选择本校的特色专业,或者是目前对职业教育需求较大的专业进行开展,这样能够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第二,职业教育需要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材选取、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形成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体系,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发挥职业教育在招聘市场的优势;第三,对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向进行细分,针对不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培养不同方向的专业人才,使得人才的技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特点,有助于提高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能够帮助企业培养更加符合要求的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社会对于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很大,高校也在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对目前高校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与此同时作者也希望借助本课题的研究,引起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广泛关注,促使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中来,群策群力共同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贡献出自身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汤智华.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瓶颈及出路[J].成人教育,2019,39(1):71 75
[2]窦锦伟.我国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探讨———以厦门某民办高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8:253 254[3]陈海英.基于课堂改革研究促进绍兴高校职业教育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5:80 81
·
732
·
一、“1+2+6”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南阳师范学院能够成为生物工程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学院,实属不易。
南阳师范学院并不是专业的工程院校,要面向本地区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物工程行业的需求,培养出服务国家发展的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重点在于发挥自身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丰厚办学底蕴优势,结合相关的支撑学科优势特色,才在实践中探索出“1+2+6”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和行业输送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基于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培养要求,南阳师范学院针对工程专业的CDIO教育理念,决定以质量为核心,以生本思想注重工程实践、开放性教学为生物工程硕士教育理念,面向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对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要求,树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形成适合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
“1”是指研究生进校后见习一个月,见习的校内见习可熟悉实践流程,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校外见习以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为主,明确企业需求,培养时可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2”是指研究生进行技能训练时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让其既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突出的工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水平,符合国家发展的“特殊需求”。
“6”是指研究生要进行6个月的专业实践,主要以企业为主。
经过专业实践,研究生有更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强的科研创新意识。
因此,“1+2+6”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符合当前我国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需求。
二、“1+2+6”模式培养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策略
工程硕士旨在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要按照工程领域设置侧重于实务和应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要积极引进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教育理念,学院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针对目前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存在的问题,以问题导向原则积极探索与创新培养模式,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实现课程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硕士教育水平。
“1+2+6”培养模式,是以CDIO教育理念为一体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上要实现理论联系实践,教育中要以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结合课程特征制定自主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展开理论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合,提高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强化实践能力,突出实用性和工程性。
(一)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理念。
按照CDIO的理念,将人文科学与思想道德、工程实践等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对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破传统学术教育观,教师在教育中遵守实践性、整合性与创新性教育理念,针对研究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兴趣、创新能力展开培养。
(二)制定完整的培养方案,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体系。
南阳师范学院在实践探索中,发现传统研究生理论学习是以教学为主,强调学科中心,忽略了个体思想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科研实践中,无法适应职业岗位对其要求,最终引起理论与实践脱节。
因此,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依据两个要素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打破学科隔阂,从交叉学科的理论学习入手展现人才培养的多元性和实用性,加强研究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兼顾人员素养和应用性学科教学,在生物专业基础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管理等学科领域中,设置学位课、选修课以及实践课等课程模块,递进式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与创新、工程能力,突出创新能力的学习,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科研实践中,达到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
(三)在人才六位一体教育中,要积极联合行业企业,构建校内外实践基地,提升企业实践力度,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促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
南阳师范学院与多家相关事业单位合作,一共建立了14个研究生实践基地,其中有关生物质能的1个,有关农业新技术的4个,有关医药研发6个,还有2个食品研发以及1个环境保护基地。
此外,还积极拓展海外实践基地,目前南阳师范学院已经和瑞典的梅拉达伦大学进行深入交流,并且达成了一定的合作意向,决定在生物质能源工程方向与瑞典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以引进国外相间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所以,目前学院正在加强实践教学力度,改变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直接选送优秀的研究生参与企业项目,转变了传统的实践形式,按照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应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依托于社会,以校、地、企三方合作互动的方式,根据“产学研”合作的理念,在校内外实践基地,以解决企业难题为目标,构建科研项目和实践项目,针对性进行人才培养,从而将研究成果转变为教学资源和生产力,服务于社会经济。
注重应用能力培育,并且定期将研究生派送企业相应岗位,实现职业能力培养,促使研究生熟悉现代化企业的环境,在实习与岗位学习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每个研究生匹配两个导师的模式,对研究生实践和职业进行全程监控与指导,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现如今我国专业硕士学位已经有四十多种,且这些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不局限于学术学位,更多地是面向某种特定的职业需求,南阳师范学院将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定位特殊职业需求中,基于教育部门的“服务国家特殊人才培养项目”,成功突破传统硕士研究生的培育模式,面向市场人才需求,提出“1+2+6”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了优质的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为我国经济和科学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纠敏,汪伦记,邱智军.生物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112 113[2]彭青龙.新时代外语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1+2+3”高端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J].外语教学,2018,39(3):40 43[3]苏新留.关于“特需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7(5):49 51
·
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