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学生吸烟状况及对策研究
高校无烟校园调研报告

高校无烟校园调研报告高校无烟校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高校无烟校园的现状及问题,为高校无烟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研对象调研对象为某高校部分学生。
四、调研结果1.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该高校已经开始推行无烟校园政策,但是执行情况不够严格,仍然存在吸烟现象。
约有30%的受访者表示在校园内见过吸烟行为。
2. 关于吸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0%的受访者自己吸烟,其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
吸烟者中,约70%会选择在校外或不具备监管条件的地方吸烟,30%的人会选择在校园内吸烟,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室外校园区域。
3. 受访者对于无烟校园政策的认知程度较低,约有60%的受访者对无烟校园政策不够了解,只有40%的受访者对该政策有一定了解。
4. 对于无烟校园政策的支持程度: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支持无烟校园政策,认为吸烟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都有害。
但仍有部分受访者表示不支持,认为吸烟权利受到侵犯。
5. 关于吸烟行为的影响:约有40%的受访者表示吸烟行为对自己的生活有影响,包括身体健康受损和经济负担加重。
此外,还有20%的受访者表示吸烟会对他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6. 关于无烟校园建设的建议:受访者提出,应加大无烟校园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该政策的认知度;加强对吸烟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在校园内设置吸烟区域,并提供戒烟辅导服务,帮助吸烟者戒烟。
五、调研结论1. 高校无烟校园政策执行情况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该政策的宣传力度。
2. 学生对于无烟校园政策的认知度较低,需要加强对无烟校园政策的宣传,提高学生对该政策的认知度。
3. 学生对吸烟行为的认知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吸烟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吸烟行为的警惕性。
4. 需要加大对吸烟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严厉的惩罚措施来打击吸烟行为。
5. 应在校园内设置吸烟区域,并提供戒烟辅导服务,帮助吸烟者戒烟。
关于大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报告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吸烟的状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吸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消除恶习,使学生健康成长,于是我们对多个学校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根据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家里查德·皮托的前瞻性调查显示,到2025年中国现有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约有5000万人将死于吸烟所致的疾病。
众所周知吸烟不但对人们的生理健康有害,而且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的吸烟现象甚至对他人的健康生活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严重则可能会因粗心而引来火灾,导致一命呜呼、人财俱失。
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就业去向的关键时期,一旦染上吸烟的恶习,再想戒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吸烟的状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吸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消除不良习惯,增强吸烟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
我和我的同学做了一次大学生吸烟现象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因为现在是暑假期间,大部分大学生以放假回家或在外打工,所以我们采用在网上分发问卷的方式对多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吸烟者多为男性,所以调查对象选取的男生较多。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1、因为大学生主要的吸烟人群是男生,所以我们主要调查了男生的吸烟情况。
其中男生80%,女生20%。
从问卷结果来看,在校大学生男生的吸烟比例较大,有超过50%的男生吸烟。
但是对于女生群体我们不能忽视,从社会上吸烟趋势来看,已经出现了女性吸烟的现象和趋势,为了女生的长远的发展,提高女生进入社会的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加强对女生群体的教育仍然是学校关注的问题。
2、44%大学对吸烟行为持赞同态度,27%的大学生对吸烟行为持反对态度,而剩下29%群体对吸烟持无所谓的态度。
3、大学生初次吸烟年龄较小,集中在5-22岁,有的被调查者在小学就已经开始吸烟。
4、吸烟的群体63%都尝试过戒烟,在尝试过戒烟的同学中有59%的同学戒烟成功,但是针对没有戒烟成功的群体,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必须对吸烟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和教育,让非吸烟人群消除吸烟的动机。
大学生吸烟现状调查小结

大学生吸烟现状调查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健康已经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学生吸烟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吸烟的情况,我们对该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我们的小结。
首先,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中吸烟的比例令人担忧。
据调查显示,约有30%的大学生抽烟。
而且,听到这个数字后,我们发现女生的吸烟率远高于男生,达到了40.5%。
与之相比,男生的吸烟率仅为20.8%。
这凸显了女性成为吸烟者的愈趋严重的现象。
其次,我们发现大学生吸烟的岁数越来越小。
在大多数人看来,大学生应该是健康生活的代表,然而却出现了越来越多年少抽烟的现象。
据调查发现,仅有28.8%的吸烟者是在大学期间开始吸烟的,但已经有71.2%的吸烟者在高中阶段或更早时期开始吸烟。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他们的生活中开始了吸烟习惯。
此外,从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的吸烟群体存在着特定的职业和学习背景。
我们发现,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大多数为非本科班级学生。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吸烟现象在某些特定环境中比其他环境更普遍。
我们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许多大学生吸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交因素和压力。
事实上,50%的吸烟者说他们开始吸烟是为了交朋友,或者因为他们身边的人都是吸烟者。
此外,29.1%的吸烟者称他们选择吸烟是因为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压力过大。
他们认为吸烟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的情绪。
因此,这告诉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便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受到的压力。
最后,我们还有必要提出一些应对吸烟现象的建议。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以便他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吸烟问题。
其次,需要对吸烟行为进行规范管理。
学校可以制定更严格的规定来限制吸烟行为,并且对违反规定的人进行惩罚。
此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举措,控制烟草的销售和使用,以遏制吸烟的周期。
综上所述,大学生吸烟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对健康和心理状态都会造成危害。
大学生吸烟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吸烟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学生吸烟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一」20xx年度关于吸烟情况调查报告范文调查目的:吸烟对人体,对环境的危害调查对象:大学吸烟状况调查内容:吸烟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人群范围分布广泛,青少年吸烟人数每年都大幅度上升,据统计中国平均吸烟年龄为10岁。
现在在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以及大学生中随处可见吸烟者。
近年来,女性吸烟人数也在上升,而且上升速度超过男性。
吸烟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都有着重大的危害调查方式:观察法发放问卷法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号调查人员: xxxxxxxxx调查结果:吸烟人群范围广,人数多,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大。
调查体会:吸烟有以下几个危害:一、对自己:一手烟1、致癌作用吸烟致癌已经公认。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
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
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
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
2、对心、脑血管的影响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
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
3、对呼吸道的影响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
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
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
即使年轻的无症状的吸烟者也有轻度肺功能减退。
4、对消化道的影响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增加91.5%,并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钠,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
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使胆汁易于返流,从而削弱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因子,促使慢性炎症及溃疡发生,并使原有溃疡延迟愈合。
此外,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
吸烟整改措施

吸烟整改措施
1.各班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吸烟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排查,掌握本班学生吸烟行为情况,并登记。
班主任与这些学生谈话,告诫学生不要吸烟。
2.要求有吸烟行为的同学,签署一份拒绝香烟保证书。
3.班主任进行香烟检查,发现学生带香烟操行分加倍考核。
4.学生会纪律组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楼内巡查,发现有学生抽烟要进行登记并及时上报系内。
5.鼓励学生互相监督,对举报学生抽烟行为的学生给予加操行分奖励。
6.全系教师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抽烟行为。
7.对发现有吸烟行为的学生按照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1
2。
高校生抽烟情况调查报告

高校生抽烟情况调查报告一.调研情况:调查问卷传出问卷调查100份取回100份在其中合理100份二.深入分析:在大家调研的100名在校大学生中,常常抽烟和抽烟上瘾总数达10%,在其中,男孩子高过女孩,三、四年级学员高过一、二年级学员,三者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这种人群中读大学之后培养抽烟习惯性的达到85%,学员抽烟33%是由于人际交往交际,11%是由于长期的抽烟早已产生了一种习惯性。
10%的人觉得是为了更好地调整情绪,缓解焦虑不安或难堪的氛围踏入了抽烟的路面的,也有8%的人觉得是一种享有.据世卫组织可能和预测分析,每一年约有350数万人丧生于与抽烟相关病症;烟草在乙醇燃烧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分解反应与热生成的有机化学应,产生很多新的化学物质,其成分很繁杂,从浓烟中分离出来出有危害成份达3000多种,在其中关键有毒物质为烟焦油(尼古丁)、尼古丁、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
在香烟中华有的蛋白、糖分、维他命、碳水化合物等身体必须的有利化学物质,假如把它作服用那就是有利的,可是把它做为烟草,历经点燃而释放出来浓烟尘土等,就都变为有害物。
香烟引燃的浓烟由两一部分构成,在其中汽体一部分,占有92%,包含过多的氧和氮没害汽体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及少量的致癌物质、促癌、微绒毛毒化学物质。
粒相一部分占8%,关键为烟焦油和尼古丁。
在我国现阶段我是世界香烟生产制造和消費强国,并且抽烟年纪日趋减少.青少年儿童抽烟难题不但已严重危害了在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并且已变成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近些年,我国对学员控烟难题给与了十分重视,陆续推行控烟院校,并将学员控烟难题纳入健康教育院校和健康教育知识的关键內容.抽烟的危害:1.对呼吸系统黏膜造成发炎刺激性:如代烃、氮氧化合物、环己醇类。
2.对体细胞造成毒副作用功效:如腈类、丙烯胺、重金属元素。
3.让人造成上瘾功效:如烟焦油等黄酮。
4.对身体具备致癌物质功效:如苯系物的亚硝胺及其镉、二甲基亚硝酸、β-邻苯二胺等。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研究性学习教案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章:青少年吸烟现状分析1.1 学习目标:了解当前我国青少年吸烟的现状,包括吸烟率、吸烟年龄等特点。
1.2 教学内容:1.2.1 数据统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掌握我国青少年吸烟的比例和趋势。
1.2.2 案例分析:挑选一些典型的青少年吸烟案例,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烟的具体情况。
1.3 教学活动:1.3.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和影响。
1.3.2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制作PPT或展板,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二章:吸烟对青少年身体的影响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吸烟对青少年身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2.2 教学内容:2.2.1 基础知识:介绍吸烟对青少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
2.2.2 图片展示:展示吸烟对青少年身体造成的损害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3 教学活动:2.3.1 观看视频:播放吸烟对青少年身体影响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吸烟的危害。
2.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吸烟对青少年身体的影响,并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三章:吸烟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吸烟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包括成瘾性、自信心等。
3.2 教学内容:3.2.1 基础知识:介绍吸烟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如成瘾性、自信心受损等。
3.2.2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青少年因吸烟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案例。
3.3 教学活动:3.3.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模拟吸烟对心理的影响。
3.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吸烟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并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四章:吸烟对青少年社交的影响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吸烟对青少年社交的影响,包括人际关系、社交活动等。
4.2 教学内容:4.2.1 基础知识:介绍吸烟对青少年社交的影响,如人际关系紧张、社交活动受限等。
4.2.2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青少年因吸烟而导致的社交问题案例。
对吸烟调查报告8篇

对吸烟调查报告8篇对吸烟调查报告篇1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吸烟的状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吸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消除恶习,使学生健康成长,于是我们对多个学校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根据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家里查德·皮托的前瞻性调查显示,到20xx年中国现有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约有5000万人将死于吸烟所致的疾病。
众所周知吸烟不但对人们的生理健康有害,而且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的吸烟现象甚至对他人的健康生活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严重则可能会因粗心而引来火灾,导致一命呜呼、人财俱失。
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就业去向的关键时期,一旦染上吸烟的恶习,再想戒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吸烟的状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吸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消除不良习惯,增强吸烟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
我和我的同学做了一次大学生吸烟现象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因为现在是暑假期间,大部分大学生以放假回家或在外打工,所以我们采用在网上分发问卷的方式对多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吸烟者多为男性,所以调查对象选取的男生较多。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1、因为大学生主要的吸烟人群是男生,所以我们主要调查了男生的吸烟情况。
其中男生80%,女生20%。
从问卷结果来看,在校大学生男生的吸烟比例较大,有超过50%的男生吸烟。
但是对于女生群体我们不能忽视,从社会上吸烟趋势来看,已经出现了女性吸烟的现象和趋势,为了女生的长远的发展,提高女生进入社会的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加强对女生群体的教育仍然是学校关注的问题。
2、44%大学对吸烟行为持赞同态度,27%的大学生对吸烟行为持反对态度,而剩下29%群体对吸烟持无所谓的态度。
3、大学生初次吸烟年龄较小,集中在5-22岁,有的被调查者在小学就已经开始吸烟。
4、吸烟的群体63%都尝试过戒烟,在尝试过戒烟的同学中有59%的同学戒烟成功,但是针对没有戒烟成功的群体,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必须对吸烟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和教育,让非吸烟人群消除吸烟的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学生吸烟状况及对策研究
摘要:为了清楚地了解体育教育学院学生的吸烟状况及心理动因,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教育学院大学生吸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制定出相应的有效教育对策,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远离吸烟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院大学生吸烟状况及禁烟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控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实行无烟学校,并将大学生控烟问题列入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沈阳体育学院党委非常重视大学生禁烟问题,为了配合学校做好禁烟工作,更进一步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吸烟状况,该文做了此次关于大学生吸烟的调查研究,以制定出相应的有效教育对策,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远离吸烟带来的危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有关于大学生吸烟方面的书籍;在百度、googl等网站查阅大量近年来在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对策方面的相关信息。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学生吸烟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发放300份,回收300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问卷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体育教育学院学生吸烟动机分析。
(1)方便交际的动机
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吸烟是为了将来踏入社会便于人际交往。
他们普遍认为,在社会上,许多时候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如请人办事,不熟悉的,敬一支烟,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表达自己的请求或愿望。
因此,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主动戒烟,教育他们戒烟的难度也比较大。
(2)用作提神、麻醉替代品的动机
调查中,有些学生说自己吸烟是在构思文章或从事其他活动时,用脑时间过长,感到疲倦时,吸烟提神。
有的学生坦率地说是在假期与好友通宵达旦玩扑克、麻将,困的时候,一起吸一支烟,往往可以再继续玩一阵子,久而久之,吸烟上瘾。
(3)消遣动机
由于当前我校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未实行教考分离,学生想达到60分及格线只要听课认真,详细作好笔记,临考前突击一下,保证没
问题。
加上许多学生经过高中的拼搏,实现了进入大学的愿望,觉得理应轻松轻松,于是大量的课余时间无所事事,变着法子追求时尚,追赶潮流,搜寻着各式各样的消遣方式,吸烟自然成为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语
3.1.1 来自城市和乡镇的大学生在吸烟危害了解和吸烟、毒性物质认识和对运动能力影响三方面存在差异。
这主要是由家庭生活背景、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决
定的。
3.1.2 男生和女生在收入对吸烟的影响方面存在差异。
男生吸烟不要求档次,也很难戒掉,女生相对戒烟比较容易,而且群体很小。
3.1.3 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吸烟状况在吸烟对运动能力影响方
面存在显著差异。
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吸烟状况在收入对吸烟的影响、公共场所禁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3.1.4 一、二年级学生间的吸烟率无著差异,但一、二年级与三、四年级学生两两之间的吸烟率则有明显的差异。
3.1.5 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吸烟状况未见显著性差异。
他们把吸烟作为减少负性情绪的手段。
3.2 建议
3.2.1 加强体育学生的健康教育,从心理、生理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宣传吸烟的危害。
3.2.2 控烟戒烟从新生抓起。
从新生入学就进行禁烟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吸烟对自身和他人的危害。
3.2.3 教师戒烟的表率作用,在控制吸烟活动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戒烟;教师不得在有学生参加的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吸烟。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禁烟区,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加强管理。
3.2.4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减少因课余时间过多而寻求无聊消遣的机会。
3.2.5 学校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禁烟法规,大学生吸烟行为的控制仅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学校和社会依据相关规定加大管理力度,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素梅,冯向先,赫小刚.在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4):261-263.
[2] 黄丽雯,龚思红,张学宝,等.珠海大学生吸烟状况与健康需求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680.
[3]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85-187.
[4] 杨素梅,向先,郝小刚.在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j].长安医学院学报,2008,22(1):261.
[5] 魏栩.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害及控烟对策[j].中国校医,2005,9(19):545.
[6] 星一,季成叶,潘永平,等.北京市中学生使用烟草、酒精等成瘾性物质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8-19. [7] 陶芳标,高茗,卫国,等.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因素结构及其人口统计学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
571-573.
[8] 杨素梅,冯向先,郝晓刚.在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4):261-263.
[9] 张恽,黄云龙,王向东.中学生吸烟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85.
[10] 籍婷.吸烟与冠心病[j].医学创新研究,2006,3(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