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浅谈网络语言以及规范化

浅谈网络语言以及规范化摘要: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传播,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们在对其特点、类型有了大体认识的基础上,也看到了它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为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关键词:网络语言;特点;类型;社会影响;规范化Abstract:The network language product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rapidly arouses people's interest. We in to its characteristic, the type had in the foundation which knew roughly, also saw the influence which brought to the society had positively to it, also had negative, had the necessity for this us to discuss the network language the standard question.Key word: Network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Type; Social influence; Standardization前言语言是什么?在语言学家眼里,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让哲学家论述,是客观外部事物反映于人类思维及表达的手段;在作家心中,是心灵挣扎的外衣;让科学家描述,是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
不管以什么角度理解,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与沟通。
近年来,网络在我国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它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
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网络语言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正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如微博、微信、论坛、聊天工具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部分。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现状并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对策。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现状存在词汇表达单一的问题。
由于网络上的文字输入方式的限制,人们往往采用简化拼音、缩略词、拆字等方式来表达意思。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提高输入速度,但是也导致了网络语言的词汇表达单一、乏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对策:一是鼓励人们多用全拼或简洁明了的词汇来表达,避免使用过多的缩略词和拆字;二是提倡使用网络流行词汇和新词创造,增加网络语言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现状存在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问题。
由于网络语言普遍以口语化为特点,人们在表达时往往不注重语法准确性和词语使用的得当性。
这种情况导致了网络语言的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对策:一是加强网络语言的学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语法和词汇素养;二是在网络平台上引入自动纠错和提醒功能,帮助用户及时纠正错误的语法和词汇使用。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现状存在含有敏感信息和不良内容的问题。
由于网络上的匿名性和传播速度,一些人往往在网络上发布敏感信息和不良内容,损害社会公共秩序和伦理道德。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对策:一是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发布敏感信息和不良内容的行为;二是加强用户教育,引导人们文明上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还需要与传统语言规范相结合。
虽然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但不能放任网络语言的自由发展,应该与传统语言规范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语言的优势。
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相互融合和借鉴,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并不理想,存在词汇表达单一、语法错误、含有敏感信息和不良内容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鼓励多用全拼或简洁明了的词汇表达、加强网络语言的学习和教育、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以及与传统语言规范相结合等优化对策来推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论网络语言的劣势及其规范

可分为 3 : 类 一是 与网络有 关的专业术 语 , 鼠标 、 如 硬件 、 软件 、 病毒 、 宽带等 。 二是 与 网络有 关的特另 用语 ,如 网民 q 网吧、 电子 商务等 。三是 网民在聊 天 室 和 B S 的常用语和 符号 ,如 大虾 、 B上 斑
、
网络语言的劣势
三 八 )8 ( 拜 喽 ) 等 。 86 拜 等
( 语义模糊 一)
由于 网 民 求 方 便 的 心 理 . 往 快 速 往
2 随意搭配词语和语序 、 在 网 络语 言 中较 常见 的语病 有 以
在 线 网 站 不 仅 可 以 通 过 引 进 成 熟 的 管 理 、 营 经 验 , 速 抢 占发 展 制 高 点 。 经 迅 而 且通 过 引 进 外 部 投 资 , 动 网站 在 保 证 推 国 家 意 识 形 态 管 理 的 前 提 下 建 立 起 符 合 市 场 规 律 的 治 理 结 构 , 立 起 牢 固 的 树 市场意识。
文数字 夹杂构成 的 , 意义 的理解 上需 在 要运用 两种语言 的逻 辑来思考 。 转换 的
跨度比较大 , 因此 会 造 成 网 络 语 言 的 语 义 生涩 , 响 传 播 效 果 。 影 例如 : C E /事一桩 ; I = 小 AS = ] " 我 你 我 爱你 ;4 B fr( , , 些 词 语 采 用 B = eoe  ̄前)这 ) 传 统 的语 言逻 辑 是 无 法 理 解 的 。 还 有 一 部 分 由缩 写 字 母 , 音 字 母 谐
论 网络语言 的劣势及其规 范
■程楠 楠
【 要 】网络语 言从广 义上说 大体 摘
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交流、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平台。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方式,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沟通习惯和语言习惯。
本文将对网络语言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首先,网络语言的现状。
随着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QQ空间等)的普及,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比传统的书面语言,网络语言更加简洁、直接,并且表达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使用拼音代替汉字、使用英文缩写和网络流行语等。
此外,网络语言还借鉴了表情符号、贴图和GIF动画等表达方式,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和娱乐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沟通的趣味性。
然而,同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网络语言的规范性问题。
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受到了广大网民的青睐,但也引发了一些担忧。
网络语言的缺少规范性和标准化,使得一些人在正式场合和社交媒体上使用网络语言时显得不够得体,甚至让人产生误解。
其次,网络语言使用过度可能导致人们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下降。
网络语言以其简洁明快的特点备受年轻人的追捧,然而使用网络语言过多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下降。
这对于年轻人的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
首先,网络语言将更加趋于规范化。
随着网络语言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意识到规范化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团体开始关注和研究网络语言,并提出一系列规范性建议和指导。
这将有助于提高网络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减少使用网络语言时的误解和不适当的用词。
其次,网络语言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语言将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需求。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进行语音输入,通过智能推荐系统获取合适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使用规范研究

网络语言使用规范研究近年来,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与传统的语言交流方式不同,网络语言往往存在一些规范问题。
本文将探讨网络语言使用规范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一、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在社交媒体、微博、论坛以及其他网络平台上,人们经常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
然而,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1.暴力色彩浓重在网络语言中,暴力、侮辱等粗鄙、恶劣的表达方式十分常见。
这些语言极易引发争吵、冲突,对网络破坏极大。
2.缺乏准确性网络语言往往存在语法错误、错别字等问题,导致表达意思的不准确。
这些问题会对信息的传递和理解产生障碍。
3.升级换代迅速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技术的迭代更新和使用习惯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语言也不断升级换代。
二、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为了解决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开始思考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1.注重语言文化素质应该注重培养人们的语言文化素质,以提高人们的网络语言意识和规范的使用习惯。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文字、影视等,来促进语言文化的传承。
2.加强教育和引导应该加强教育和引导,培养人们的网络文化意识、网络语言规范等好习惯。
可以将网络语言的规范引入教育内容中,如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语言学习、规范化教育等。
3.严格控制网络环境应该严格控制网络环境,尤其是在一些公共社交群中。
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屏蔽相关低俗、暴力内容,以保护网络环境的良好和谐。
四、结语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规范、优化网络语言的使用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该注重语言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教育和引导,同时严格控制网络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水平。
论网络言语的三个底线——兼及网络语言的规范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中国这样一个富于文学传统的国家里,学生从小普遍受到文 学的熏陶。进入大学之初,由于异国文化的新鲜性,也很容易对英 美文学课程发生兴趣。可是由于教学手法陈旧,目的不明确,教材 内容的繁重,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对于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许多 同学逐渐对英美文学学习迷茫, 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了其他科目上。 参考文献: [] 1罗媛. 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探析 []英语教学研究。 07 1 . J. 20 ( ) 在今天越来越重视 实际应 用的年 代, 文学课程的发展显得格外困难。 对此 ,吕国秋指 出: “ 分析英美文学课面 临困境 的原因,一方面是 [] 兰 多 2粱洪 媒体在高校英美文学 课教学中 的应用( . J 高等农业教育,20 4 . ] 05() [] 3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00 4 . M. 20 ( ) 因为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另一方面也有英美文学教学自身的因素, 诸如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 4王守仁. 应该终结 “ 文学史+ 选读”模式 []郑州大学学报,20 5 J. 02(). 己不能适应当今的形势和教育对象的要求。这就使英美文学教学研 [] 5粱洪兰. 多媒体在高 校英美文学课教学巾的应用[ . J 高等农业教育, 05() ] 20 4 . 究的内在生命力正逐渐枯竭即人文精神开始淡薄乃至消失。” 虽 [] 6程爱民 关于我国高 . 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语研究.2 2() J. 0 1. 0 然如此,还是要让老师和学生明白,文学课程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是 [] 7文培红. 文学批评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的新思路[]西华大学学报 ( J. 哲学 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无论是翻译、语言学还是其它课程,文学所 社会科学版 ) 04(2 ,20 1). 体现的人文思考是它们无法望其项背的。 : [] 8 吕围秋. 人文精神与高校英语专业 英美文 学教学课程改革[]外语 教学 J. 08( 1 《 毛诗序》中对于诗歌作用的分析体现了古人对于人文精神作 研究,20 1). 用 的认识 : “ 正得 失,动 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 以是经 夫 [] 9据阮元刻 《 十三经注疏》本 《 毛诗正义》卷一. 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跏在现代这个社会里, 基金项 目:2 8年度广西自 0 0 治区研究生创新项目 ( 编号: 文学的学习与其作用也正如古代对 《 诗经》的学习一样,既可以吸 2 O 1 6 2 5 2 3 3 O 80 0 00 M 2 ) 取以往人类发展的教训,也可以扶持社会道德, 推动人类走向文明。 作者简介:朱 伟( 7 ) 男 安 人 广 师 大 外 语 院 小 19 , , 徽 , 西 范 学 国 学 9一 中国一直是个务实的民族,许多人认为文艺——最集中的体现就是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20 级在读研究生,研,方向:英美文学。 07 文学,是有闲阶层的东西,是娱乐的产物。这是错误的观念。人类 收稿 日期:20.82 090.7
关于街头和网络中用字不规范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街头和网络中用字不规范的研究报告作文随着社交媒体和数字化通讯的普及,街头和网络上的语言使用日益多样化和不规范化。
这种现象对语言文化和社会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研究背景与意义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其使用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在街头和网络空间,我们经常能够遇到各种形式的用字不规范现象,例如错别字、网络流行语的恶搞变形、词汇的滥用等。
这些现象不仅仅是语言个性化表达的体现,更是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产物。
研究方法为了全面了解街头和网络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文本分析法:收集并分析了大量街头标语、墙壁涂鸦以及网络上的文字内容,包括社交媒体平台、论坛和评论区的语言使用情况。
问卷调查法:设计并分发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受访者的问卷,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使用中对用字规范的认知和态度。
深度访谈法:通过与语言学专家、教育工作者和普通社会群体的深度访谈,探讨他们对用字规范与否的看法,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主要研究发现用字不规范现象的普遍性:不论是在街头标语还是网络交流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都普遍存在。
错别字、网络流行语的独特用法以及词汇的变异在不同场景中都有所体现。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年龄、地域等因素对个体语言表达的影响显著。
低龄化、大众化的网络文化与传统语言规范之间的碰撞,使得用字不规范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
语言规范化的挑战:传统的语言规范和新兴的网络文化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如何在尊重个体表达自由的维护语言的基本规范,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通过对街头和网络中用字不规范现象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对语言文化和社会交流的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我们建议:加强语言教育的实效性: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对语言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规范意识。
互联网+时代下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研究与思考

知识文库 第02期54 互联网+时代下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研究与思考林渤东汉语在浩浩汤汤的历史洪流中,流传至今,一脉相承,不曾断绝。
是我中华民族屹立世界5000余年的历史见证,亦是篆刻着我国灿烂文化和辉煌记忆的烙印。
所以,在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推广普通话的交流,不仅是利于学生在新时代下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施拳脚,更是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情感,完成伟大中华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我院学生关于语言文字的认知水平及相关能力的现状分析,发现目前普遍存在的语言规范化建设的重难点,现就笔者的研究与思考进行阐述,所论未必周全,仅供探讨。
1 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的现状与问题 1.1 现状1.1.1 学生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不了解,也不在乎。
对相关的政策、法规知之甚少。
在相关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有近49%并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而44.6%被调查者不知“普通话和规范字具体是指什么内容”。
1.1.2 网络用语泛滥,社会用字十分混乱。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量学生来自贵州本地,学生在用语和用字上存在着大量“乡音情节”,不仅普通话推广起来屡屡受挫,而且学生会根据方言,利用“谐音”等形式,造出不符合规范的书面用词,如:“克”与“去”、“听”与“天”的混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被引入到生活中,语言文字使用愈发混乱。
发明新的简化字、滥用繁体字、语义混乱、语言失范等现象屡见不鲜。
诸如:“2333”、“红蓝CP”、“小仙女”、“小鲜肉”等等网络用语混淆在各种文章之中,使人难以阅读。
1.1.3 社会生活环境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阻碍。
由于贵州处于偏远地区,很多的学生家庭缺乏规范用语的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极少在家使用普通话,而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广告、影视剧、歌曲及其他社会活动中都存在语言用字不规范化。
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语习惯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一、目前网络语言不规范的几种表现
从网络语言的类型来看,字母、符号、繁体字混合搭配,中西语言结合使用的现象随处可见,网络语言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书面语的规范,造成了语言不规范的现象。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具体表现在语音不规范、用字不规范、用词不规范、用语不规范和道德不规范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音不规范 网络聊天是一个模拟“面对面”虚拟的网络交际平台,网民们常常使用错误的语音吸引对方的注意。例如故意使用错误的读音也可以凸显出词语的笨拙可爱,这类词虽然幽默可爱,但是错别字太多,难以让不了解网络语言的人理解。可耐(可爱)、米有(没有)、帅锅(帅哥)、霉女(美女)、咕狗(google)、人参公鸡(人身攻击)等。酱很不错啊!(这样很不错啊!)、表嘛(不要嘛)、酿怎么行?(那样怎么行?)。网民们为数字赋予了新的含义,随意排列组合0-9之间的数字,可以表达出其中的意思。再比如:520(我爱你)、74(气死)、886(拜拜了)。拼音有时也很不规范,用字母谐音代替汉字读音,把难以说出口的语言用拼音谐音代替,拼音谐音词和英语谐音词容易混淆。例如:WBD(王八蛋)、JJWW(唧唧歪歪)等等。
(二)符号不规范 网民们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字母、数字和其他特殊符号组成了一系列具有感情色彩,生动形象的键盘符号图形。笔者认为,这些符号词已经造成了不规范的现象,影响到人们的日常交际。
首先,定义难辨,这些不和文字规范的符号图形夹杂在汉字中,让没有接触过网络语言的人因为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而感到疑惑;其次,影响交流速度,还有很多复杂多变的符号表情,在打字时要切换输入法,既费时费力又难以被记忆和归纳,影响了网络交流的速度;再次,汉字符号难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提倡使用简化字,而汉字符号多为繁体字、生僻字,很难记忆和使用。
“囧、槑”二字是2008年度网络上最流行的汉字,2009年度汉字的“简繁之争”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一些形象特别的合体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大量增加。网络是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些汉字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其新鲜、奇特的构字形式成为人们界定它的主要依据。例如:多数人看到“兲”这个生僻字,在不知道其读音时会从上往下读出“王八”,其实“兲”字,读tian,是古代生僻字,同“天”字。但还是有许多网民将错就错,造出“真兲”、“兲蛋”等词语,有人说到“天是王八,那天子岂不就是王八蛋!”有的网民认为哪种理解都行的通,重要的是有趣!由于汉字“槑”的流行,一些由两个或三个重复单字构成的汉字也流行起来,例如:“皕、甡、叒、皛、赑”这些字似乎使网民们找到了乐趣,但我们在创新的同时却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笔者认为,生僻字本来就不被人们所熟知,如果滥用字义,会脱离了原本的意思,更破坏了语言文字规范立法。
(三)词汇不规范 新造词的不规范现象突出表现在“一词多意、一语双关”,滥用别字等等。
例如:2011年春节晚会的小品《我心飞翔》中,演员闫妮调侃说:“我快人快语,办事麻利,称为‘快女’。不过我们这里的竞争可比‘快女’残酷多了,快女可以唱走调,我们飞行绝不能马虎”.“快女”一词源于湖南卫视一档选秀节目《快乐女声》,参加这个节目的选手,被称之为“快女”,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快女李宇春、快女周笔畅、快女某某等有关的新闻或帖子。小品演员闫妮说的第一个“快女”是“快人快语的女孩”,第二个“快女”是网络上所指的《快乐女声》里的选手,不理解当下流行用语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更体会不到语言里面的乐趣。现在还出现了许多“快女”的“粉丝(fans)”,他们的名称很奇怪,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张靓颖的“粉丝”叫凉粉,假如遇上不理解其引申的含义,不小心“啃”了玉米,“吃”了凉粉,那不单是不理解还会闹出笑话来。
一词多意的现象还有很多,但在沟通交流方面给不了解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的人们造成了语言障碍。滥用错别字在网络中也是常见的现象,一种是因为有些汉字字形相似,或读音相近,在键盘上稍不留意就会打错字。例如,“内牛满面(泪流满面)”.另一种是从打字者的主观情况看,有的人追随随便便,漫不经心,打错字也不纠正,如“杯具(悲剧)”.这类词能突出网络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所以被保留使用至今,但这些错别字、错词是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一些使用文字的法规,也是不规范的。
(四)句法不规范 网络语言句法的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句子结构过于简单化和不按句法规则随意变化语句,日常用语差异大与不能使用在书面用语中以及标点符号使用混乱或不规范或错用和误用的现象太多,中西语言混杂致使语义难以理解等等。
首先由于网民们习惯简单的表示,将句子简化的说出来。例如:网络中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语句“你百度一下”.“百度”这个词是由名词转为动词,意思是你上网查找一下。“百度”作名词时,指代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
其次汉语标准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式,而网络上时常看到许多不规则语序现象,例如:随意倒装句“怎么了这是?”、“忙啥呢你?”.还有一些状语后置的句式,“你们怎么不工作了都”、“给个理由先”、“今儿个,天儿晚了,小弟走先一步”等等。 还有网络交际中与日常用语差异大的句式,还表现在用来表示强调程度的副词多,例如:“巨可爱、超漂亮、非常中国”等等。在中国,英语受到重视,能够在交际中流利的使用英语,成为人们衡量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准。
再比如中英文结合,给语言贴上了时尚的标签,也在不同程度的破坏了语言的规范使用。论文格式例如:网民中多数是青少年,他们的英语基础还不牢靠,又喜欢创造新的有趣好玩的词语,久而久之混淆了原有的用法。“请勿打扰,我睡觉ing(请勿打扰,我在睡觉)、Q我吧(发QQ留言给我)、O了(完成了)等。”
最后语言学家Grice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合作原则,Lakoff,Brown&Levinson研究了礼貌现象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日常交际语言都应当遵循这两种原则,而网络聊天有别于日常交际的特征是交际准则不同。网络聊天中不合作和不礼貌现象是由网络交际的语境决定的,虚拟的网络和现实脱节,人们为了缓解现实中的压力有时会揭开虚伪的面纱,而还原真实的面目,随心所欲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所以,网络语言是网络语境下的一种特殊的以书面形式出现的口语形式,是网络语言中和BBS语言、电子邮件语言等并列的一种变体形式。
二、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的不良影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文字使用水平的高低,也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汉字汉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是我们必须合理继承,充分发扬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流行语、行业术语,一种语言的变异现象。网络语言的出现不仅为语言注入的新的力量,也给现代汉语造成了一个冲击。网络语言是将文字与图形、符号、数字、英语等混用,在虚拟的空间中简单快捷地交流、交际。特别是正在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在基础还没有稳固的阶段,滥用符号,随心所欲的拼凑、组合出不符语言规范的别字、生词和句子。2009年5月18日,新华网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小学生作文如“天书”的新闻。小明的作文中写到“人类组织派出偶(我)去和火星族战士PK(决斗),在太空中偶看见了那个走召(超)弓虽(强)的SP(superman超人),与偶相遇他居然用失传已久的KHBD(葵花宝典),偶(我)狂晕!!!!艹(操)!55555(语气词,形容哭声),外星人竟然用这种X3L(下三烂)的招数,晕死了!嗷嗷!(语气词)本人会BXJF(辟邪剑法),Kamehameha(气功波,源于日本动画片《七龙珠》),偶打败了这个最NB(牛逼)的火星族战士,难道我做梦ing(做梦中),SP原来是个菜鸟,逃跑时他嘴里还JJWW(叽叽唔唔),偶发了个走召弓虽的Kamehameha,他挂了(死了),地球终于恢复了安宁!我们把这样的文字赋予一个新的名词”火星文“,但是对于不懂这类语言的人更难以琢磨其中的意思。随着网民日益年轻化,网络语言的不规范对于青少年的危害是极大的,网络开放性的特征,使人们在获取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不知不觉接受了西方人的思维、行为和价值观。网络语言充斥着色情、暴力、粗俗的现象,不仅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更加影响还没形成固定语言体系的青少年,使青年一代的语言偏离母语的根基,降低语言沟通能力,严重的可以导致青少年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不良现象的产生。乱造文字、滥用符号、乱用语法等现象的产生,如果不加以规范,学生极有可能会养成不规范用语的坏习惯。对汉语是有着极大的危害。
三、网络语言的规范 网络语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的产物,对它应该客观审视,具体分析,不应该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从网络语言的构成和使用来看,网络语言是汉字、数字、字母、符号等等组合使用的完全不规范的语言。它不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也不是汉语、汉字的现代演变,它是对传统汉语的一种改造,应该严格按照语言发展的规律给予引导和规范。
在网络语言大行其道的今天,许多网民们在用网络语言的同时,也在担心它不规范的现象给我们传统语言和青少年带来的危害。那么,如何用好网络语言?怎样规范网络语言?无疑是给语言研究的工作者出了一道难题。笔者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一种新事物,它的存在是两面性的,既有利也有弊,网络语言是一部分人的”语言“,它自身还存在一些不合乎语言规则的现象,它的发展要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形成一种未经约定而形成的规律和习惯,才具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和宽容的态度,遵循语言规范的原则,正确的引导,使其健康文明的发展。以下是关于网络语言规范的几点方法:
(一)语音规范 网络语言多用谐音词,汉字谐音词多数是因为输入法的局限性造成的。例如:”油菜花(有才华)“,使用目前广泛运用的搜狗输入法检索出第一个词便是”油菜花“,为追求速度和效率,不纠正错字错词,这类新词的产生使语言具有幽默调侃的意味,成为网络语言中常用的类型。我们要想进一步规范网络语言,首先要对输入法软件进行规范,使它能够更简便、更准确的找出正确的汉语字词。其次,规范网络语言首先要推广普通话。规范网络语言,首先要做好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工作,推广标准音是语言规范化的一项重要任务。1985年12月27日公布和实施《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都应以此表为标准。2001年1月1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律法规定要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汉字拼写和注音工具,推广汉字和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更应当做到在公共场合和日常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在我国,网络已经覆盖到全国各个地区,方言也被运用到网络语言中并且流行起来,例如,台湾话偶稀饭(我喜欢),陕西话额滴神啊(我的神啊),广东话灰常(非常),东北话银(人)等。偶尔听到会让人觉得有趣,但难免让人搞不清意思摸不着头脑。再次,规范数字谐音。数字谐音意思多变,例如,7456(气死我了),1314(一生一世)。一个数字有多种含义,词语很难被理解。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淘汰一部分词语,对于那些留存下的词语,我们可以加以整理,总结出可以被多数人接受和认可的数字谐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