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图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

见附图A

一:地面天气图分析

海平面气压场的分析

等值线分析原则

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

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须高于另一侧的数值。

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支,不能在图中中断。

相邻两根等值线的数值必须是连续的,及其数值或者相等,或只差一个间隔。

作为等值线的一种特殊形式,等压线的分析遵循地转风原则,即等值线和风向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但实际大气,由于地面摩擦作用,风向与等值线有一定交角,风从高压一侧吹向低压一侧。

绘制等压线时的注意事项

等压线一般应保持平滑。

相邻两站间气压变化较均匀时,等压线的位置可靠内插法确定。

两条数值相等的等压线,要尽量避免互相平行或相距很近。

绘制等压线时,应尽可能的参考风的记录。

等压线通过锋面时必须有明显的折角,或为气旋性曲率的突然增加,而且折角指向高压一侧。等压线的暖锋前有比较明显的气旋性弯曲,冷锋后有明显的反气旋性弯曲。(见附图1和2)二:绘制等压线的技术规定

等压线每隔2.5hPa画一条。

等压线应画到图边,否则应闭合起来。在没有记录的地区可例外,但应当各条等压线末端排列整齐,落在一定的经线或纬线上。

在低压中心用红色标注D,高压中心用蓝色标注G 。

高、低压中心的符号应标注在气压数值最高或最低的地方。在有风向记录时,背风而立,高压中心符号应标注在气压记录数值最高测站的右侧,低压中心符号应标注在气压记录数值最低测站的左侧。

高低压中心的符号还应该标注在反气旋式或气旋式流场的中心,而不一定标注在最内一条等压线的几何中心处。如果在最内一条等压线内,流场有两个或三个中心时,则应标注两个或三个中心。

等三小时变压线的绘制

三小时变压反映了气压场最近改变情况,它是确定锋的位置、分析判断气压系统及封面未来变化的重要依据。

等三小时变压线以零为标准,每隔一百帕绘一条

每条线的两端要注明该线的百帕值和正负号。

在正(负)变压中心,用蓝色(红色)标注“+”(“-”)。

地面天气图的分析项目和步骤

绘制等小时变压线及勾画天气区。

初步确定锋的位置。

绘制等压线。

将初步绘制的气压场及天气分布情况与初步确定的锋区相校正,将等压线和锋的位置适当地加以修改,最后确定锋的位置和类型。

三:地面天气图的填写

地面天气图的填写分为陆地站填写格式和船舶站填写格式两种。

N:总运量。

Nh:低云量,图上填的为电码。

CHCMCL:高云状、中云状、低云状。

h:低云高,以数字表示,以百米为单位。

TTT和TdTdTd:气温和露点,以摄氏度为单位,填写到一位小数。

WW:现在天气现象,即观测时或观测前一小时以内的天气现象,图上填的为电码。

VV:水平能见度,以数字表示,以km为单位。

PPPP:海平面气压,单位为hPa,填写后三位数字,最后一位为小数。如“035”代表气压为1003.5hPa,“995”代表气压为999.5hPa。

PPP:过去三小时变压,即观测时的气压与观测前3小时气压的差值,填写到一位小数。a:过去三小时气压倾向。“+”表示过去三小时气压升高,“-”表示气压下降,“×”表示不明。

W1W2:过去天气现象,定时绘图天气报告前6小时内出现的天气现象,补充定时绘图天气报告为观测前3小时出现的天气现象。

RRR:降水量,用数字表示,单位为mm。1mm以上为整数,小于1mm的填写一位小数,“T”表示微量。

dd:风向,以矢杆表示,矢杆方向指向站圈,表示风的来向,静风时不填任何符号。

ff:风速。以矢羽表示,矢羽一长划表示4m/s,一短划表示2m/s,一三角旗表示20m/s。

以上为必填项目,以下介绍选填项目的符号及意义。

SpSpspsp:重要天气现象,填在图上的是电码数字,只在02、08、14、20四个时次的天气图上填写,当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重要天气现象报告时,都填在图上。

TeTeTe:日最高气温(02时)、日最低气温(14时)。

P24P24、T24T24:分别为24小时变压和24小时变温。(见附图3和4)

三:等压面图分析

等压面图分析

等压面的概念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由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可能不相同,所以等压面不是一个水平面,而是一个像地形一样的起伏不平的面。用来表示等压面起伏形势的图称为等压面形势图,等压面相对于海平面的形势图称为绝对形势图。

等压面图的分析

等高线的分析

等压面的形式可以反映等压面附近气压场的形式,等高线的高(低)值区对应于高(低)压区,等压面上风与等高线的关系遵循地转风原则。

等高线的走向和风向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值区(低压)在左,高值区(高压)在右。

等高线的疏密(即等压面的坡度)和风速的大小成正比。(见附图5)

等温线的分析

绘制等温线时,除主要依据等压面上的温度记录以外,还可参考等高线的形势进行分析。这是因为空气温度越高,则空气的密度越小,气压随高度的降低也越慢,等压面的高度就越高,因此越到高空,高温区往往是等压面高度较高的区域,反之,低温区往往是等压面高度较低的区域。因此,在高压脊附近,温度场往往有暖脊存在,而在低压槽附近,往往有冷槽存在。经过等温线分析后,可以看到等压面上的温度场中有冷、暖中心和冷槽、暖脊,这些与气压

场中有高低压中心和槽、脊相类似。

槽线和切变线的分析

槽线是低压槽区内等高线曲率最大点的连线。而切边线则是风的不连续线,在这条线的两侧,风向或风速有较强的切变。

槽线和切变线是分别从气压场和流场来定义的不同的天气系统,但因为风场与气压场相互适应,所以槽线两侧风向必定也有明显的转变;同样,风有气旋性改变的地方,一般也是槽线所在处,两者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习惯上,往往在风向气旋性切变特别明显的两个高压之间的狭长低压带内和非常尖锐而狭长的槽内分析切变线,而在气压梯度比较明显的低压槽中分析槽线。

为了分析槽线和切变线,一般先分析等高线,使槽线附近等高线的气旋性曲率最大,最后确定槽线和切变线的位置。

两个槽的槽线不能连在一起。切变线上有辐合中心,两条切变线可以连接在一起。(见附图6)

温度平流的强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

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如其他条件相同,等高线越密,则风速越大,平流强度越强,

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如其他条件相同,等温线越密,说明温度梯度越大,平流强度也越大。等高线与等温线夹角的大小。如其他条件相同,等高线与等温线的夹角越接近于90°,则平流强度越强。

等压面图的填写格式

HHH:等压面的位势高度。

TT:等压面的温度。

DD:等压面上的气温与露点差。

dd、ff:风向和风速。(见附图8,9,10,11,12)

四:注:地转风(见附图13)

五:注:热成风(见附图14,15)

六:注:位势米和几何米的关系

等高线的数值是位势高度。所谓位势高度,就是把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上升到某高度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来表示的高度,其单位是位势米。

等压面的高度不用几何高度,而用位势高度表示,是因为天气学理论主要是建立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基础上的,用位势高度表示在计算上有很多方便。

位势米H和几何米z的关系:9.8*H=g*z H=g*z/9.8:位势高度和几何高度意义完全不同,前者是能量单位,后者仅为高度单位。在数学上虽有差别,但差别很小,可忽略不计。(g 在90°、45°、0°的大小分别近似为:9.83、9.8、9.78,因此H≈z。)

975 hPa——300 gpm

950 hPa——600 gpm

925 hPa——900gpm

900 hPa——1000 gpm

850 hPa——1500 gpm

825 hPa——2000 gpm

700 hPa——3000 gpm

600 hPa——4000 gpm

500 hPa——5500 gpm

450 hPa——6000 gpm

400 hPa——7000 gp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