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2014-20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积极教育”,培育励实求进的一中人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2014年—2017年)

(讨论稿)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

一、文化积淀

(一)奋力提升的发展轨迹

我校创办于1907年,前身为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励实两等小学堂。学校创办于民族内忧外患的特殊年代,初创办时仅有10名学生;后来历经战争纷乱,遭受日机轰炸,几经停办更名。至解放前夕,学校已有10个班级,学生446名,教工45名;1952年,美籍教师和传教士离开学校回国,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定名为江阴县第一中学。至1959年,学校已发展至8轨24班,学生1000余名,被苏州地区行政公署命名为地区重点初级中学。

1995年,学校移地新建至现在的长江路校区。1997年顺利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成功创建为省重点高中。2000年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评为江苏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4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目前,学校共有48个教学班,其中3个国际双证班,共有2000余名学生,专任教师26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4名,中级职称人员143名,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92.16%。

从1907年只有10名学生的教会学堂,到今天办学规模、教育质量位居全市前列的省四星级高中,从励实学堂、辅实中学、春晖中学,私立澄江中学,到江阴县第一中学,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我校的发展是一段困难和信念相伴、坎坷与希望同在、艰辛与喜悦并存的奋力提升的轨迹。这样的轨迹不仅仅是我们学校“励实”精神的绝好诠释,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轨迹的一个缩影。

(二)励实求进的学校精神

2006年,为迎接百年校庆,学校认真梳理传统文化。时任校长沈娅梅同志首次提出以“励实学堂”中的“励实”二字作为校训,获得全校教职工的一致认同。由于历史的原因,创办者以“励实”命名的缘由已经无从查考,但是“励实”二字的的确确是学校发展历程和办学精神的最凝练的概括。

纵观学校百年发展历程,无论是传教士管理时期还是人民政府接管后的时期,由于时代的原因和地域教育格局的影响,我们的学校无不是在困顿中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勉力提升。这其中有传教士布教的虔诚和坚定,有历届学生对获得知识的渴求、对改变自己和民族命运的热望,更有无数一中人从事教育的热情、发展学校的激情。这些就构成了一中特有的文化品格,学校精神。主要表现为自尊自信、不卑不亢,有着独立品格的精神;表现为坚忍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为志存高远、不安于小成、不诱于小利、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表现为精益求精,求真务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实践精神。“励实”浓缩有励精图治、求真务实的意义,它是建立在一中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

(三)多元发展的办学成绩

一代代一中人,在“励实”校训的激励下,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创造了一流的业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重点高中、江苏省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法制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重点校等,成为了莘莘学子向往、社会各界信赖的一所现代学校。近几年来,学校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积淀了丰富的经验:

1.打造了学生多元发展的模式。近年来,学校以“行动德育”助力成长,成效显著。学校围绕传统精品活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成人仪式、校园狂欢节、励志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毕业典礼等,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彰显了学校的办学个性。另外,依托学校心理社团、器乐社团、舞蹈社团、书画社团、话剧社团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提供舞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还努力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多元化的渠道,开设了美术特长班;与NCC教育机构合作开办了国际双证班,引进国际课程。

2.形成了具有优势的特色项目。我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足球为特色项目,艺术为特色载体,创出了一条特色化建设之路。作为江苏省体育传统学校、江苏省培养足球后备人才重点学校,学校男子足球队多次在省市中学生足球比赛中名列前茅,并为省市专业球队和高校输送了大批足球人才。学校健美操队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校园健身操大赛特等奖等多项大奖。舞蹈是本校文艺特色项目,曾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并连年获江苏省中小学生文艺会演一等奖、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学校先后

被评为江阴市特色学校(AAA)、无锡市艺术特色学校、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等。

3.形成了一支优秀骨干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通过“政策调动、典型带动、科研推动、读书互动、利益驱动”为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一批教师在省市课堂教学大比武中获一、二等奖,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主体的骨干教师队伍人数上正在不断扩大,年龄上形成了一个合理的梯队,岗位上涵盖了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这是我校向更高层次攀越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同时,一批以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为主的青年管理人才正在迅速成长,为学校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人才基础。

4.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在《江阴一中2009—2012年整体推进课程建设实施规划》的引领下,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德育活动课程化实施策略、生涯发展指导系列化开发策略等稳步推进。学校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目前,各学科组立足“整体规划、精密布局、删繁就简、合理高效”的原则,形成了校本化实施方案。在校本特色课程建设方面,我校一是完善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系列品牌活动为特色的德育课程;二是开发以“一中讲坛”和职场实践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为特色的生涯发展指导课程。

5.初步形成了一个凝聚和谐心气的积极教育场。在省“十一五”重点课题《构建中学生积极心理场的实践研究》引领下,着眼于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我校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大力营造一个学生情态积极、团结向上、自主发展的“文化场”“教学场”“人际场”“合力场”。这个“场”不仅是一种教育氛围、育人环境,更包括教育理念、思路、策略、方法的变革。通过情感关爱、心理辅导、励志教育等手段努力培植学生积极情态,促进了学生积极生动自主地发展。积极心理场的建设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日趋深刻的文化觉醒

近20年来,中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扬利与除弊、继承与发展、重构与完善的变革方法逐渐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学校也在自觉寻找百年老校文化传统向现代教育价值转化的具体结合点,具体表现在:

“十五”前期,学校提出了“把我校建成思想领先、队伍优良、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名副其实的四星级高中”。结合中国陶研会“十五”课题《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生活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确立了“在开放的教育中培养现代人,在民主的教育中培养自主人,在和谐的教育中培养健康人”的工作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