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趋势

40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7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中国电视综艺从1983年的春晚开始,也正是受到春晚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综艺都是以晚会的形式呈现,到1990年的《综艺大观》播出推动了综艺市场的发展,也让更多的制作人看到了中国电视综艺发展的潜力随即到1991年的《曲苑杂坛》但由于时代的进步这种单纯以歌舞、小品、相声为主题的综艺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多的电视制作人对中国电视综艺市场提出了更多的设想。
到1997年7月《快乐大本营》、1998年11月《幸运52》这两档节目为地方卫视、省级卫视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两档节目的播出也成为一种风潮,让中国电视综艺市场逐渐红火。
现如今中国综艺市场历经了多年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外综艺渐渐进入中国电视制作人的视野,随即出现了大批从韩国引进版权在国内制作的综艺如《奔跑吧兄弟》、《两天一夜》等,这类综艺很快爆火占据中国市场的大部分,也正是这些综艺的爆火,让更多人提出了对综艺的质疑。
一、中国电视综艺现有市场中国综艺现有市场较为广阔,但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电视综艺市场受到冲击,网络成为主要播出平台,同时由于国家审核政策等影响,导致电视台或制作方更倾向于网络总有,因此,电视综艺市场在近几年有所缩水。
这种发展现状也推动了电视综艺制作方的方案优化和制作改革。
(一)市场背景在互联网时代,省级卫视开设视频App 如芒果TV 等,加之视频制作公司的发展使得电视综艺市场遭受重创。
同时网络发达,科技的不断进步多种移动设备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观看习惯,从定时定点通过电视观看到随时随地通过便携点子设备观看,这种观看方式的转变让人们不再依赖于数字电视的观看冲击了电视行业,在这种冲击下也不断向电视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体制改革、内容营销、节目翻新等。
在这种市场情况之下,电视综艺的内容也渐渐固化。
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热潮探析

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热潮探析1. 引言1.1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定义观察类综艺节目是一种通过观察明星或普通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举止、情绪表现等来展示其真实一面的电视节目。
这类综艺节目常常通过隐藏摄像头、现场直播等方式来观察被观察对象的真实反应,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观察类综艺节目主要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人群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展现出真实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定义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形式,可以包括真人秀、纪录片、实境秀等多种类型。
观察类综艺节目在现代电视节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观察角度和真实性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成功在于其能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被观察对象的真实情感和反应,引发观众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通过观察类综艺节目,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定义不断拓展和创新,为电视节目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2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特点观察类综艺节目的特点包括多元化的主题内容、真实性强的观察对象和故事情节、观察者的角度独特且观点鲜明、情感触动力强且能引起共鸣、节目形式新颖独特且互动性强、展示人性真实和内心世界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观察类综艺节目与传统综艺节目有明显区别,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节目内容的思考和讨论。
观察类综艺节目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记录,能够反映社会现象、人性特点和时代变迁,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元化、更真实的节目选择。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特点也能够激发出观众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进而带动了这一类型节目在当今娱乐市场中的繁荣发展。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吸引观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为影视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 正文2.1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韩国的《超级星期天》和美国的《真实的世界》等节目开始引起关注。
这些节目通过定点观察、真实记录等方式,呈现出参与者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受到观众的喜爱。
2024年影视传媒市场分析现状

影视传媒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影视传媒行业是指利用媒体传播手段,制作、发布和传播影视作品的产业。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视传媒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旨在对当前影视传媒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2. 影视传媒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影视传媒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影视传媒市场的总体规模已超过X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保持稳定增长。
3. 影视传媒市场主要形式影视传媒市场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动画片等多种形式。
其中,电影作为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此外,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在观众中也具有广泛的受欢迎度。
4. 影视传媒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影视传媒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包括制片公司、发行公司、电视台、网络平台和观众等。
各参与方在影视传媒市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职责。
制片公司负责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公司负责影视作品的发行,电视台和网络平台负责影视作品的传播,而观众则是市场的消费者。
5. 影视传媒市场的发展趋势5.1 互联网影视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增加,互联网影视的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在网络平台上观看影视作品,这对传统的电影院和电视台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5.2 移动娱乐的兴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娱乐成为了观众获取影视内容的重要途径。
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观看影视作品,这对传统电视观众的转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3 内容多样化的需求观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他们希望看到更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影视作品。
这对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不断提供优质、多样化的内容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6. 影视传媒市场面临的挑战6.1 盗版和盗播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盗版和盗播问题成为了影视传媒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
盗版影视作品的泛滥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侵犯了制片公司的版权。
6.2 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影视传媒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浅谈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8 3 (0 0 0 — 0 5 0 1 0 — 6 1 2 1 )7 0 5 — 1
参 与活 动的 说, 是娱 乐大 行其 道 的年代 。娱 乐 以前所 未有 的 密 这 度渗 透在 电视 生 活的 方方 面 面 , 乐无 处 不 在 。在综 艺娱 乐 节 目发 娱 展 过程 中 的高 收视 率和 巨大 的商 业 回报引 起 了广泛 的关 注 。 它 短短 几 年 . 艺娱 乐节 目获 得超 乎寻 常 的生长 , 及 了大 江南 北 的 电视荧 综 波 屏 实 际 上 , 国 的 电 视 节 目发 展 也 不 到 2 我 0年 的 时 间 。
一
现状 二 : 大陆 综艺 节 目发展 存 在问题 , 中模仿 严 重 其 人们 对综 艺娱 乐 节 目的开 采 , 一方 面大 陆综 艺节 目能 高速 发展 , 另 一方 面却 使 大 陆 综 艺节 目发 展 不 “ 康 ” 存 在 一 些 不 足和 问 题 。 健 , 其 中 . 仿 现 象严 重 , 乏 创 新 最 为 明显 , 频 上 演 针对 港 台 、 美 模 缺 频 欧 综艺 节 目的 “ 仿 秀 ” 模 。 《 乐 大本 营》 快 第~ 台于 1 9 9 7年 7月 1 3日正 式推 出, 即受 到 广 大 电视观 众 的喜爱 , 目的 内容, 节 以游 戏 为主, 以歌舞 、 品 、 辅 小 相声 和 部 分 事 先 录 制 的 节 目, 些 积 木 主 题 强 调 贴 近 生 活 , 近 观 众 , 高 品 这 贴 以 位 的娱乐 形式 给广 大 观众带 来 快乐 。 快 乐 大本 营被 指抄 袭吴 宗 宪主持 的超 级 星期天 ,最 近更 被指 抄
201 . 007
西部大开发 ・ 中旬
中国影视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中国影视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近年来,中国的影视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从影视市场规模、产业布局、制作水平、发展趋势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影视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市场规模2020年,中国票房总收入约为亿人民币,相比2019年减少了%。
这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对电影院的关闭和国内电影的推迟上映所导致的。
但是相较于2010年仅有近200亿元的市场规模,如今的数额仍然是相当可观的。
除了票房,影视产业还包括电视剧、网络剧、综艺节目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和媒体平台,市场规模更是巨大。
二、产业布局中国影视产业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包括影院运营、影视制作、发行发行、媒体网络、艺人经纪人等多个层次的子行业。
虽然制作公司数量众多,但实力强的影视制作公司也在逐渐聚集,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拥有较为完善的制作模式和生态链。
三、制作水平随着行业的发展,中国影视产业的制作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无论是剧本、导演、演员、摄影、音乐等方面,中国的影视制作技术都在逐步提高。
同时,制作成本也在不断的提升,目前在国内拥有亿元制作费用的电影作品逐渐增多。
四、发展趋势1.市场进一步扩大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而影视作为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之一,市场需求也将不断扩大。
2.内容方向多元化过去,中国影视创作中大多数都是武侠、家庭伦理、爱情等类型。
随着观众年龄层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现在已经出现了更多的类型,如科幻、动作、历史等。
3.国际化拓展中国的影视产业不断扩大到海外市场,不少中国电影已经在海外发行上映,并且在一些国外的国际电影节和颁奖典礼中获奖和获得一定的认可。
未来,中国影视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与全球电影工业交流合作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中国影视产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无限潜力的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正迎着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中国政府也在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契机。
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演变

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演变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演变一、综艺节目的起源和发展电视综艺节目是指综合了多种娱乐元素、通过电视媒体向观众进行展示的节目形式。
它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后来逐渐传入其他国家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与普及。
在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最初的模仿和借鉴,到现在的大胆创新和多样化,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二、初期的模仿和借鉴时期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节目多是模仿国外的经典作品和借鉴国内的传统文化。
例如,中国的音乐节目《歌曲大旋风》模仿了美国的《星期六夜现场》;讲故事的节目《中国故事》受到了西方的《纪录片时间》等的影响。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节目形式单一,创新欠缺,但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逐渐形成的综艺节目体系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不再局限于模仿和借鉴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节目有《笑傲江湖》、《光荣绽放》、《快乐大本营》等,它们增加了文艺元素和互动环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同时,电视综艺节目也开始分为谈话性、竞技性、纪实性等不同类型,覆盖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四、大胆创新和多样化的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进入了大胆创新和多样化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节目形式更加多元化,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类型。
例如,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展现了参赛选手的个人魅力和音乐才华;大型户外竞技节目《奔跑吧,兄弟!》等在节目中加入了悬疑游戏环节,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
此外,网络综艺节目的崛起也带动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通过网络平台的直播,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成为综艺节目的新宠儿。
五、电视综艺节目的市场与产业化随着电视综艺节目的不断演变和发展,节目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节目制作公司、赞助商、广告商纷纷进入这一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希望从中获得收益。
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现状

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现状韩国作为亚洲文化的引领者,在近年来引进了多种类综艺节目,并在国内播出取得极高口碑。
这些综艺节目以多样化的娱乐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影响力甚至超过了韩国本土制作的节目。
本文将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现状,分析其成功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引进类综艺节目类型首先,韩国引进了多种类型的综艺节目,其中包括真人秀、家庭观察、喜剧、音乐、游戏、旅游等等。
这些综艺节目均具有特色和创意,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通过独特的方式让人们对韩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Running Man》是一档具有实时互动性的户外真人秀,观众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进行投票和参与任务。
《无限挑战》则是一档以讽刺和幽默为主要元素的喜剧综艺节目,一些嘉宾以其自身特点,表现出多样性和多元文化。
而《2 Days & 1 Night》则是一档以旅游、户外探险为主题的综艺节目,通过它,观众可以了解到韩国深处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
二、成功原因那么,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为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超高口碑呢?这与节目的制作质量、节目的创新性以及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有直接关系。
1. 制作质量韩国引进的综艺节目制作质量精良,体现了独到的制作水平。
例如,《星期六的妈妈们》每一期可以调整不同的内容,以妈妈们的日常生活为主题,吸引了很多观众的喜好。
《秘密花园》在剧情和演员方面的表现也十分优秀,可谓是综艺界的佼佼者。
2. 创新性韩国引进的综艺节目在制作上有很多独到和创新的设计。
例如,《1 Night 2 Days》节目的演播地点多为韩国山区,能让观众了解到韩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Running Man》则采用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让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游戏和投票,增强了互动性。
3. 与观众的互动性韩国引进的综艺节目也能与观众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即使是在线上也能让观众参与其中。
例如,《我是歌手》从开始就已在网上推广,吸引了一批热心粉丝,而且节目中有一环节是由网友组成的评委,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线上线下的紧密联系。
《2024年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思路探讨》范文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思路探讨》篇一一、引言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电视综艺节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新媒体环境下,观众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必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不断创新和变革。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思路,以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市场变化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电视综艺节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观众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内容。
其次,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爱的节目。
此外,新媒体的互动性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
因此,电视综艺节目必须紧跟市场变化,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三、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思路1. 内容创新内容是节目的核心,创新的内容是吸引观众的关键。
电视综艺节目应紧跟时代潮流,关注社会热点,挖掘观众的兴趣点。
同时,要结合本土文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综艺节目。
此外,还应注重节目的品质,提高观众的观看体验。
2. 形式多样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为电视综艺节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节目制作方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尝试多种形式的节目呈现方式,如真人秀、竞技类、访谈类等。
同时,可以借鉴网络综艺节目的互动性,增加观众的参与度。
3. 跨界融合跨界融合是当前媒体发展的趋势。
电视综艺节目可以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如与音乐、电影、游戏等产业进行合作,打造跨界综艺节目。
此外,还可以与新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实现节目的跨屏传播。
4. 提升互动性新媒体的互动性为电视综艺节目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节目制作方可以通过弹幕、评论、投票等方式增加观众的参与度,让观众成为节目的参与者而非单纯的观众。
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观众的行为习惯和喜好,为节目制作提供参考。
四、实施策略1.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节目创新的关键。
电视台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具备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团队。
同时,要鼓励团队成员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适应市场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渴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于是电视综艺节目顺应
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诞生。如今,电视综艺节目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
本文试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并对建立电视综艺节目的科学生产运行
体系进行探讨。
电视综艺节目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艺术手段将不同体裁的文艺节
目进行有机组合的节目形态。它既可以将音乐、歌舞、戏剧、小品、戏曲、杂
技、魔术、武术、游戏、笑话、故事等多样艺术体裁融为一体,也可以选择其
中几项进行组合,再运用电视的声光效果、时空变化、独特造型,制作出能够
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节目。由于电视综艺节目兼容性强,集欣赏、娱乐、知
识、审美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使得不同艺术体裁进行有机综合后产生了新的艺
术效果,成为目前电视界极为常见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它具有主题思想明
确、艺术样式丰富、参与广泛等特点。
综观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节目竞相仿效,xx严重。
据有关资料统计,仅游戏类综艺节目,全国大概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40
多家市级电视台同时开办,看似丰富多彩,但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原本为了
丰富观众的文化生活的综艺节目,因为数量的无限膨胀和播出时间的相对集
中,反而给观众带来单一乏味的感觉。例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一炮
打响后,就出现了一系列仿效的节目,照猫画虎;央视推出《开心辞典》,众
多的益智节目随之充斥荧屏;《玫瑰之约》、《今日有约》等婚恋征友的节
目,明显也是台湾《非常男女》的翻版。
其次是节目改版十分频繁,过于随意。
通过改版可以调整节目内容,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本是好事,但目前
许多电视节目的改版却是仓促上阵,看别人改版,自己也忙着改版。因为缺少
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改版之初效果还可以,但过一段时间之后,节目质量不断
2 / 3
下滑,甚至最终被淘汰出局。改版复改版,反而使节目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形象。
其三是节目质量粗糙,品位低俗。
主要表现在主持人矫揉造作且漫不经心,缺乏激情。一些娱乐类的综艺节
目品位低俗,让嘉宾出丑,拿孩子开涮,俗话套话满天飞,低级无聊的搞笑、
浅薄粗俗的游戏、弱智的问答、荤话连篇的调侃成了不少电视综艺节目的固定
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娱乐节目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
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克服上述
问题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一)寓教于乐,绿色娱乐
“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文化的四大功能之一,通过收看电视娱乐节目获得休
息和消遣,这是人民群众非常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电视给人们带来娱乐的这
种广泛性,决定了电视文艺节目必须从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出发,
努力做到丰富多彩,雅俗共赏。”[12]所以现在大家都是呼吁电视娱乐节目应该
寓教于乐,绿色娱乐。所谓寓教于乐指的是电视娱乐节目不应该只是娱乐至
上,娱乐中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够学到知识。
比如在节目中直接或间接地告诉观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
说,也就是说融入一些积极的元素,如诚信、孝顺„„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受到
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天天向上》就将一些传统的积极的思想融入节目之中,让观众在看节
目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绿色娱乐指的就是娱乐节目的内容不
应该传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电视娱乐节目传播的内容应该是积极的向上
的。一档节目是有很多把关人的,这就需要每一个把关人都要把好关,坚决将
不健康的东西不带到节目中。
(二)以创新为主,借鉴为辅
3 / 3
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要想很好地发展就一定要创新,借鉴是可以的,但是
并不是说要原封不动地拿过来。特别是在电视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
是长胜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重要秘诀。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的电视娱乐节
目的内容贫乏、形式单一,恶意模仿与相互克隆是导致娱乐节目陷入困境的原
因之一。娱乐节目《欢乐总动员》的策划魏永刚认为:
“如今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和改版都面临着盗版的问题,一个综艺节目的优
秀创意一产生,很多人就会不假思考地模仿,而不是学习、创新。但其实只有
动脑筋的综艺节目才能生存,简单模仿,观众并不买账。”的确,“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创新,才有生存的可能。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这是所有节目成功的通用法则,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主动地吸收外部文化的
因子,保持清醒与开放的心态,跨越模仿直接到源头去吸收原料和养分,把能
代表我们特色的中国元素完美地整合到节目中,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娱乐节
目。
(三)提高传播的文化内涵和格调
内容肤浅、格调庸俗已成为人们对娱乐节目的一大诟病。“思想淡出对话,
内容淡出形式,感性驱逐理性,夸张取代真实,搞笑胜过幽默,表象打败内
涵,形而上的关怀让位于形而下的自娱自乐”,娱乐传播“繁华”的背后是思想和
艺术的“贫乏”。“如今的电视一味追求娱乐效果,有人还主张电视就是娱乐,当
娱乐成了全部目的后,电视就开始失去它的价值。”杨滨先生在《评电视文艺娱
乐节目的庸俗化倾向》一文中说:
“目前的所谓电视娱乐节目,已经是艺术之树上的病枝,享乐的麻醉剂,刺
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它们垄断着荧屏,逐斥着真正的艺术,它们以娱乐
来以偏概全地冒充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元化功能与性质„„丰满鲜活的艺术
传统正在枯萎,尸骸标本式的华丽‘艺术’将成为我们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
与乐节目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受众放松,虽然电视是机械的,但是做电视
的人是有文化的。因此好的电视娱乐节目应该让观众在放松的同时学到知识,
比如在节目中加入一些常识性的东西。电视是一个文化平台,它的责任就是满
足观众精神需要和提升情感要求,这也是电视人应该秉持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