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知识大全(带图)完整版本
史上最全汽车入门知识图解

史上最全汽车入门知识图解,看看你都知道哪些?1、常见汽车的分类轿车轿车是指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汽车。
包括驾驶者在内,座位数最多不超过九个。
通常分为两厢轿车和三厢轿车两大类,共同点是车身高度较低,底盘离地间隙较小,通常为5座设计。
SUVSUV的意思是运动型多功能车,也俗称“越野车”(虽然他们本质上略有差别)。
常见的分为5座和7座。
按照SUV的功能性,通常分为城市型与越野型,现在的SUV一般指那些以轿车平台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既具有轿车的舒适性,又具有一定越野性的车型。
MPVMPV(Multi-Purpose Vehicles)直译过来就是多用途商务车,简称商务车。
多用途汽车,是从旅行轿车演变而来,它集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一般为两厢式结构,可以坐7-8人。
跑车顾名思义,跑车就是比较能跑,跑的快的车。
属于一种低底盘、线条流畅、动力突出的汽车类型,其最大特点是不断追求速度极限。
相对轿车来说,跑车比轿车车身更低,动力更强。
从外观上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拍扁的轿车”。
微型客车(面包车)面包车其实是微型客车,也就是单厢车的通俗叫法,常见的有7座、8座、9座,通常超过9座以后就叫客车了。
另外,比较高档的面包车也被称为商务车。
作为家用汽车,微型客车仍有一定的市场。
这是因为它相对轿车(包括微型轿车)而言,车价较低,维持费用也低;尺寸小,便于停放;装载量大。
皮卡皮卡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的车,可以理解为前面是SUV或轿车的车头,后面加上一个小货斗,就是皮卡了。
它是前面像轿车,后面带货箱的客货两用汽车。
2、哪些车是两厢车?三厢车三厢车,顾名思义,将车分为了三部分:发动机部分,乘客车厢部分,和空间较大并与乘客车厢相隔离的后备厢部分。
两厢车,由于后备厢结构较紧凑,并且与乘客车厢是相通的,一体式的,所以两厢车则是没有了后备箱。
也就导致了两厢车和三厢车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优缺点。
实用汽车知识汇总(附各类汽车透视结构图)

汽车知识(一)-车身参数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已经于当今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普及化,人们对了解汽车各项相关专业知识的渴望也日益迫切。
今天,我们就以大家能够易懂的解释开始下面汽车的车身参数介绍。
● 长×宽×高顾名思义,所谓的长宽高就是一部汽车的外型尺寸,通常使用的单位是毫米(mm),具体的测量方法是这样的:车身长度定义为:汽车长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即从车前保险杆最凸出的位置量起,到车后保险杆最凸出的位置,这两点间的距离。
车身宽度定义为:汽车宽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也就是车身左、右最凸出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业界通用的规则,车身宽度是不包含左、右后视镜伸出的宽度,即后视镜折叠后的宽度的。
车身高度定义为:从地面算起,到汽车最高点的距离。
而所谓最高点,也就是车身顶部最高的位置,但不包括车顶天线的长度。
● 轴距简单地说,汽车的轴距是同侧相邻前后两个车轮的中心点间的距离,即:从前轮中心点到后轮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的距离,简称轴距,单位为毫米(mm)。
◆根据轴距对汽车进行分类轴距是反应一部汽车内部空间最重要的参数,根据轴距的大小,国际通用的把轿车分为如下几类:微型车:通常指轴距在2400mm以下的车型称为微型车,例如:奇瑞QQ3、长安奔奔、吉利熊猫等,这些车的轴距都是2340mm左右,更小的有SMART FORTWO,轴距只有1867mm。
小型车:通常指轴距在2400-2550mm之间的车型称为小型车,例如:本田飞度、丰田威驰、福特嘉年华等。
紧凑型车:通常指轴距在2550-2700mm之间的车型称为紧凑型车,这个级别车型是家用轿车的主流车型,例如:大众速腾、丰田卡罗拉、福特福克斯、本田思域等。
中型车:通常指轴距在2700-2850mm之间的车型称为中型车,这个级别车型通常是家用和商务兼用的车型,例如: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大众迈腾、马自达6睿翼等。
汽车结构基本知识详解(图文)

4
一、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 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 1. 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 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 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 小很多。所以,现代汽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 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汽车基本构造与基础知识 (附图) 引擎基本构造:缸径 冲程 排气量与压缩比
引擎是由凸轮轴、汽门、汽缸盖、汽缸本体、活塞、活塞连杆、曲轴、飞轮、油底壳…等主要组 件,以及进气、排气、点火、润滑、冷却…等系统所组合而成。以下将各位介绍在汽车型录的「引 擎规格」中常见的缸径、冲程、排气量、压缩比、SOHC、DOHC 等名词。
直列 4 缸
V6
水平对置 4 缸 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发动机在顺滑性、制造费用和外型上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配备在相应 的汽车上
6
四、排量 混合气的压缩和燃烧在燃烧室里进行,活塞往复运动,你可以看到燃烧室容积的变化,最大值和 最小值的差值就是排量,用升(L)或毫升(CC)来度量。汽车的排量一般在 1.5L~4.0L 之间。 每缸排量 0.5L,4 缸的排量为 2.0L,如果 V 型排列的 6 汽缸,那就是 V6 3.0 升。一般来说,排 量表示发动机动力的大小。 所以增加汽缸数量或增加每个汽缸燃烧室的容积可以获得更多的动力。
何谓正时
一具引擎要能正确的运转,所有零件都要能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位置做正确的事,在最佳的协 调下,发挥应有的性能。就像一支部队要作战前,指挥官会分配每一组甚至每个人个别的任务, 大家接受任务后,还有一件事很重要,没错,就是:对表!所有人都必须在一个独一的时间轴内 完成任务。大家都必须各自在正确的时间到达定位,这就是「正时」。 那么,在引擎中要怎么「对表」,又要以谁为准呢?引擎中最主要的转动是曲轴,所以所有的正 时都以曲轴旋转角度做为基准。以一个单缸引擎为例,当活塞在上死点时为 0 度,到了下死点时 为 180 度,四行程引擎以 720 度为一循环,所有运转件就以曲轴的运转为准,曲轴每旋转 720 度,所有运作就完成一次循环。
最新汽车基础知识大全(完整版)[可修改版ppt]
![最新汽车基础知识大全(完整版)[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03d1f55727a5e9846a611f.png)
发动机位置以曲轴纵横标准划
• 横置发动机:曲轴和车体方向成直角,一 般前驱车均为横置发动机。
• 纵置发动机:曲轴和车体方向平行,一般 后驱车和全驱车多数都为纵置发动机。
横置发动机
纵置发动机
发动机结构形式
直列发动机
• 所有汽缸均肩并肩排 成一个平面。
• 缺点:结构紧凑,内部复杂, 不利于保养和维修,并且造 价较高 。
水平对置型发动机
• 其实是V型发动机的衍 生,夹角180°。用字 母“H”来表示
• 常见的有为四缸发动 机和六缸发动机。
• 优点是重心低、体积 小、振动小、功率大
• 缺点是造价高,发动 机太宽 。
类型—W型发动机
• 两个V型发动机组成,所以用W表示。V型夹角15°(奥迪) • W型与V型发动机相比的优点:可以将发动机做得更短,节
演示视频
混合气形成方式
◆ 单点电喷(SPI)
• 进气总管中内设置一只喷射器,对各缸实 施集中喷射,汽油被喷入进气气流中,形 成可燃混合气
• 缺点:无法实现精确的按比例并且均匀的 油气混合
混合气形成方式
◆ 多点电喷(MPI) • 每个气缸都由单独的喷油嘴喷射燃油。 • 喷油嘴安装于进气管最靠近气缸的位置 • 多点喷射能够按照每个气缸的需求实现精
机油
• 机油:发动机润滑 油,被誉为汽车的 “血液”,
• 作用:对发动机润 滑、清洁、冷却、 密封、减磨。
最大功率与最大扭矩
• 最大功率:发动机曲轴最大输出功率 • 单位:千瓦或马力(1KW≈1.34PS) • 体现:最高车速 • 最大扭矩: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 • 单位: N·m/r/min • 体现:加速能力(推背感)
汽车基本构造与基础知识 (附图)--

引擎基本构造:缸径冲程排气量与压缩比引擎是由凸轮轴、汽门、汽缸盖、汽缸本体、活塞、活塞连杆、曲轴、飞轮、油底壳…等主要组件,以及进气、排气、点火、润滑、冷却…等系统所组合而成。
以下将各位介绍在汽车型录的「引擎规格」中常见的缸径、冲程、排气量、压缩比、SOHC、DOHC等名词。
缸径:汽缸本体上用来让活塞做运动的圆筒空间的直径。
冲程:活塞在汽缸本体内运动时的起点与终点的距离。
一般将活塞在最靠近汽门时的位置定为起点,此点称为「上死点」;而将远离汽门时的位置称为「下死点」。
排气量:将汽缸的面积乘以冲程,即可得到汽缸排气量。
将汽缸排气量乘以汽缸数量,即可得到引擎排气量。
以Altis 1.8L车型的4汽缸引擎为例:缸径:79.0mm,冲程:91.5mm,汽缸排气量:448.5 c.c.引擎排气量=汽缸排气量×汽缸数量=448.5c.c.×4=1,794 c.c.压缩比:最大汽缸容积与最小汽缸容积的比率。
最小汽缸容积即活塞在上死点位置时的汽缸容积,也称为燃烧室容积。
最大汽缸容积即燃烧室容积加上汽缸排气量,也就是活塞位在下死点位置时的汽缸容积。
Altis 1.8L引擎的压缩比为10:1,其计算方式如下:汽缸排气量:448.5 c.c.,燃烧室容积:49.83 c.c.压缩比=(49.84+448.5):49.84=9.998:1≒10:1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一、基本理论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
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属于内燃机,即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1.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同样也有外燃机。
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
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
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塔纳发动机润滑系示意图
压缩比
定义: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 之比称为压缩比。用ε表示。
ε= Va/Vc
现代化油器式发动机压缩 比一般为6~9(轿车有的达9~ 11)。上海桑塔纳轿车汽油机 压缩比为8.2。
压缩比过大的不良后果
返回
压缩比过大的不良后果
名称
成因
现象
爆燃
表面 点火
5.四轮驱动(4WD) 4WD的优点是:四个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
通过性和动力性好。
第4章 手动变速器
4.1 概述 4.1.1 变速器的功用
1.实现变速变矩。变速器通过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 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 时使发动机在有利的工况下工作;
2.实现汽车倒驶。由于内燃机是不能反向旋转的,利用变 速器的倒档,实现汽车的倒向行驶;
特种用途车
防弹高级迎宾车 检阅车 银行运款专用车
消防车 救护车 殡丧车 清扫车
改装车
洒水车 扫雪车 垃圾装运车
混凝土搅拌车
§2 汽车的总体构造
1)发动机 2)底盘 3)车身 4)电气设备
思考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 机的工作循环有什么 不同呢?
第二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基本术语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o发动机的分类
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RR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
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 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
第2章 传动系概述
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
1.2 汽车底盘的组成
汽车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 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 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 使汽车产生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控而 正常行驶的部件。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 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
1.2 汽车底盘的组成
1.传动系 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
b)发动机横向布置
第2章 传动系概述
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3.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M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
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 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第2章 传动系概述
• 二冲程发动机 •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 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一、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结构
压缩混合气 排气孔
点火燃烧
火花塞
进气孔
进气
扫气孔
排气
二、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扫气泵
压缩
喷油器
排气
空
气
废
换气
排气门
气 燃烧
思考
二冲程发动机与四 冲程发动机相比, 有何优点?
1. 理论上它的功率应等于四 冲程发动机的二倍。
2、按货箱型式分类
栏板式
罐式
自卸式
平台式
箱式
篷式
货车的分类
3、按汽车质量分类:
类型
总质量(t)
微型 轻型 中型 重型
< 1.8
1.8~6 >1.6~ ≤2.5 > 14
牵引车
EQ4166G型牵引车采用武之6×4驱动方式,装备东风康明 斯6BTA5.9型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 φ380mm离合器, 先进的平衡悬挂系统,HFB52型整体式动力转向器,9吨 级中、后桥。
单缸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2.1 基本术语
❖ 上止点
❖ 下止点
❖ 活塞行程(S)
❖ 曲柄半径(R)
❖ 气缸工作容积(V h ) ❖ 发动机排量(VL) ❖ 燃烧室容积(Vc ) ❖ 气缸总容积(Va ) ❖ 工作循环
Vh= πD2·S ×10-6/4 (L) D——气缸直径mm S——活塞行程mm
VL= V h × i
§2.2 四冲程发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温度370~440 K, 压力75~90 kPa
进气行程
排气门关闭
进气门开启
上 止
P点
下 止 点
活 塞
大气压力线 r a
示功图:表示活塞在不同位置时气缸内气 体压力的变化情况。
汽车构造概述
一、总论
➢现代汽车类型 ➢汽车的总体构造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汽车的行驶原理
§1 现代汽车类型
1)轿车 2)客车 3)货车 4)牵引车和汽车列车 5)特种车 6)工矿自卸车 7)农用汽车 8)越野汽车
1、按排量分类
轿车的分类
类型 发动机排量(L)
车型
微型
≤1.0
夏利、奥拓
普通型
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组成。
第2章 传动系概述
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FR的优点是:附着力大,易获得足够的驱动力,
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平衡,操控稳定性较好。缺点是: 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座舱的传动轴 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
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
1.2 汽车底盘的组成
2.行驶系 汽车行驶系的功用是接受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
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产生 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整车正常行驶;此 外,它应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 和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并且能与汽车转 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 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四轮驱动/全轮驱动系统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
第2章 传动系概述
2.1 传动系的作用及组成 2.1.2 传动系的组成及各总成的功用
1.机械式传动系 主要由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
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组成。
第2章 传动系概述
2.1 传动系的作用及组成 2.1.2 传动系的组成及各总成的功用
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 主要由液力机械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
行驶系包括: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
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
1.2 汽车底盘的组成
3.转向系 汽车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
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还要 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驾 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系统,使汽车保持在直 线或转弯运动状态,或者使上述两种运动 状态互相转换。
转向系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 转向传动机构等部分。
由于气体压力和 温度过高,在燃 烧室内离点燃中 心较远处的末端 可燃混合气自燃 而造成的一种不 正常燃烧。
由于燃烧室内炽 热表面与炽热处 (如排气门头,火 花塞电极,积炭 处)点燃混合气产 生的另一种不正 常燃烧。
火焰以极高的速 率向外传播,形 成压力波,以声 速向前推进。当 压力波撞击燃烧 室壁时就发出尖 锐的敲缸声。
作功终了:温度 1500~1700 K, 压 力300~500 kPa
示功图 V
排气行程
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打开
P
上Z
止 点
下 止 点
残余废气
c
大气压力线 r
b
活
V
塞
示功图
温度900~1200 K 压 力105~125 kPa
二、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温度800~1000K
温度300~370K 压力800~900
车用内燃机
单缸发动机 多缸发动机
车用内燃机
单列式发动机 双列式发动机
§2.5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两大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供给系
点火系
五大系统 冷却系
润滑系
起动系
进气门 排气门 推杆
挺柱
正时齿轮
■ 配气机构
■ 曲柄连杆 机构
连杆
活塞 曲轴 飞轮
摇臂 凸轮轴
桑塔纳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桑塔纳发动机冷却系示意图
2. 由于作功频率较大,二冲 程发动机的运转比较均匀 平稳。
3. 构造简单,质量较小。
4. 易受磨损和经常需要修理 的运动部件数量较少。
车用内燃机 车用内燃机 车用内燃机
§2.4 发动机的分类
水冷发动机
风冷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化油器式发动机 直接喷射式发动机发动机
kPa
温度800~1000K 压力3~5 MPa
压力105~400 kPa
终了:温度 800~1000K压力
进气门
105~400 kPa 纯 空 气喷油器
排气门
吸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瞬时:温度 1800~2200K压力
喷油泵
5~10 MPa
思考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 机的工作循环有什么 相同之处呢?
示功图 V
进气门关闭
压缩行程
压缩比:
ε=Va/Vc
排气门关闭
活
温度600~800K,
塞
压力600~1500
kPa
上 止
P点
下 止 点
c
大气压力线 r a
示功图 V
作功行程
排气门关闭
进气门关闭
瞬时最高:温度 2200~2800 K, 压 力3~5MPa
上 止
Z
P点
下 止 点
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