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军事理论-中国国防概述

合集下载

第一章国防概述

第一章国防概述

第一章国防概述第一章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基本含义(一)国防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防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二)国防与国家密不可分P3①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而产生②国防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并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辨析】现代国防绝非单纯的武力较量,而是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以军事手段为主,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方面配合下进行的总体较量P4二、国防的基本要素(一)国防的政治要素构成我国国防的政治要素包括: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意志、防务政策、国防性质、国防建设指导思想、武装力量建设方针。

其中社会政治制度是所有政治要素中对国防最具有影响的要素(二)国防的经济要素国防对经济的依赖关系体现在三方面:P4 (1)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的大小决定国防总体需求最大可能(2)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3)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国防潜力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另一方面,它决定了一个国家军力扩张的极限以及能够承受的战争规模和持续时间(决定国家所需的各种人力、武力、财力)(三)国防的科技要素【辨析】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也是战斗力P5科学技术在国防中产生的影响P5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②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是军队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军队结构的小型化、合成化、多元化的趋势,都是科学技术的杰作③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④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四)国防的自然要素P6国防的自然要素是指一切与国防有关的自然条件。

包括: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国防政策、国防制度、国防预算、国防工业、国防工程、国防科技、国防教育训练和军事法规【辨析】武装力量是最本质要素不排斥其它军事要素在国防力量中的构成作用P7三、国防的职能P7(二)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家领土---国家存在的物质前提:在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中国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海和领空陆地领土:9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30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国土总面积:12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陆地边界线:2.2万公里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线:1.4万公里(三)保卫国家的统一(四)维护国家安全(五)保障国家发展【辨析】和平时期国家发展的侧重点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与国防的关系P9(六)巩固国家的地位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与特点现代国防又叫大国防、社会国防、全民国防(二)国防的基本特点 P10----所有国防(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4)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5作用的功能。

中国国防概述ppt

中国国防概述ppt
政府:合法的政治权力的代表,实现 国家职能的机构。代表国家处理与其他国 家的利益关系
-
主权:一个国家具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根 据本国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家的内部和外 部事务的权力
国家:是由一个或数个民族组成的具有特 殊权力形式的社会集团,是一种以民族为主体 但又超越民族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
-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低抗侵 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 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 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 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 的活动
另一方面,主要威胁来自北方 的游牧民族
-
古代国防思想
具有成为海洋大国的地理基础:濒 临太平洋,海岸线漫长
具有成为海洋大国的技术基础:明 朝的造船能力和航海技术达到了很 高的成就
-
清朝末期
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至1860年) 3. 中法战争( 1884年至1885年) 4. 中日战争(1895年) 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Nhomakorabea-
奉行和平中立的国防和外交 政策,确定总体防御战略,建立 相应国防体系。典型代表国家有 瑞士、瑞典
-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实行积极防御 的国防战略。国防目标是 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 土完整和安全,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展
-
兵制建设
兵制主要指军事制度,包括武装力 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 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国 不富不可以养兵
-
古代国防思想
1. 兵者,国之大事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 不可以愠而致战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 悦。亡国不可以复有, 死者不可以复生 非得不动,非危不战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

军事理论课笔记第一讲中国国防(2010.03.02)教学目的:培养两种观念:1.作为中国人的危机感 2.作为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一、国防概述:1.国防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2.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 2.防御自卫型(中国) 3.互助联盟型 4.自主中立型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国防随国家的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国防又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息息相关。

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3)现代国防具有很多层次的目标体系5.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是用来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

二、我国历史上的国防:1.历史简介先秦秦——北逐匈奴,南征百越西汉——汉匈和亲,出击匈奴东汉——重击匈奴,出塞千里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晋罢兵,东晋偏安,国防废弛,南朝衰败;尚武修兵,北朝强盛隋朝——征战西域,三伐高丽唐朝——万国归附宋朝——强干弱枝,执意求和元朝——以兵立国,横扫欧亚明朝——炮船称盛,忧患迭起清朝——炮口立约,国门大开;国土沦丧,不败亦败两个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俄罗斯(从肉体上肢解中国),日本(对中国敲骨吸髓)2.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1)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2)国防服从与政治,服务于政治。

国防的状况从来都是和统治阶级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只有良好的政治才是固国强兵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灭掉日本军国主义的方法:向我们的对手学习1.善于向比他强大民族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重视教育★在国防战略指导方针上,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畏缩的是决定国防事业能否真正强大起来的关键。

关于中国国防的资料

关于中国国防的资料

关于中国国防的资料中国国防是指中国政府和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回答关于中国国防的问题。

一、背景信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

中国国防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利益,确保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二、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国防建设、军事战略和军事力量发展等方面。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三、军事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PLA)是中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它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等。

中国国防力量的建设注重提高现代化水平,包括装备更新、军事技术创新和人员培养等方面。

四、国防预算:中国的国防预算是指政府用于国防建设和军事力量发展的资金。

中国的国防预算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二,但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比,国防预算占比相对较低。

中国强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五、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事合作和维和行动,与其他国家开展军事交流与演习,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

中国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维和部队参与国际社会的和平维护工作。

六、军事战略:中国的军事战略包括国土防御、海上保障、空中防御和信息化战争等领域。

中国重视发展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提高信息化战争能力,强调军民融合和科技创新。

七、国防政策调整:中国的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会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中国强调和平发展,但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对于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将采取必要的措施。

总结起来,中国国防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涵盖国防政策、军事力量、军事战略、国际合作等方面。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

同时,中国也强调军民融合和科技创新,提高军事力量的现代化水平。

中国国防知识

中国国防知识

中国国防知识
中国国防知识涵盖了中国的国防政策、国防力量、军事组织和装备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与中国国防相关的知识:
1. 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积极防御、自卫反击、和平发展等原则。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但也保持着必要的国防力量。

2. 国防力量:中国国防力量包括人民解放军(PLA)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等。

它是中国的武装力量,负责保卫国家领土、维护国家安全。

3. 军事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的军事组织,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构成。

中国还有民兵组织和武警部队等。

4. 军事装备:中国的军事装备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包括战机、舰船、坦克、导弹、卫星等。

中国也在研发和生产自己的军事装备。

5. 军事演习:中国定期进行军事演习,以提升战备状态、增强战斗力,并展示国家的军事实力。

6. 军事外交: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事交流和合作,与其他国家开展军事交流、联合军演和军事技术合作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中国国防知识的概括,实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和复杂。

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建议参考相关政府和军方的官方发布、学术研究和媒体报道。

军事理论概述[PPT课件]

军事理论概述[PPT课件]
保持了军队的稳定顶住了霸权主义的压力同时对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始终没有放松因而保证了我国氢弹实验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第四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确定全党工作的中心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在这一正确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军现代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和威慑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限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
第四节
国防动员
一、人民武装力量动员
概念:武装力量动员,即国家将军队及其 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的措施 和活动。
作用:是夺取战略主动权、赢得战争胜利 的重要手段,也是遏制战争爆发、维护和平 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在过分那个动员中 居于核心地位。
分类:兵员动员、武装装备动员、后勤物 资动员
第三阶段从1965年5月到1976年10月。
保持了军队的稳定,顶住了霸权主义的 压力,同时对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始终没有 放松,因而保证了我国氢弹实验和人造卫 星发射成功
第四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 届四中全会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 大主题”的观点,确定全党工作的中心和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在这 一正确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军现代条件 下的作战能力和威慑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 道。
中国国防
第一节
国防概述
一、 国防的含义与类型
含义:是国家采取的防卫活动,是指国家为 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 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 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 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类型
按性质分: (1)扩张型 (2)自卫型

军事理论-军理整理

军事理论-军理整理

国防概述有国必有防,立国当思防,既是古今中外人类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又是悠悠千载风云变幻给后人留下的千古铭训。

态度:我们希望和平,但不惧怕战争一、国防的基本内涵(一)国防的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家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领土、人民、政府和主权。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我国陆地国土+ 海洋国土总面积达1260多万平方公里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本国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家内部和外部事务的权力。

国家利益最根本的是生存与发展两大方面,按利益的内容可分为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政治利益主要是“谋求巩固完善和发展有利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力求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国家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居核心地位,是整个国家利益的物质基础。

国家文化利益包括传播民族文化,防止国外腐朽思想侵蚀,保持民族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发展中的新观念与理想等。

国家安全是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

传统安全:在历史上,军事安全始终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最突出甚至是惟一的安全课题,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始终处于绝对优先地位。

非传统安全:冷战结束后,由于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安全威胁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第一,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安全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大规模传染性疾病问题等。

第二,国家社会内部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影响到其他国家、地区,甚至是整个国际社会,如经济危机、难民问题、社会危机、人权问题等。

第三,有组织的跨国犯罪活动,如跨国毒品走私、贩卖人口、国际洗钱活动、非法移民等。

军事理论考试知识点大全

军事理论考试知识点大全

军事理论考试知识点大全考试时间:题型: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1.P10国防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四要素:(1)主体:国家;(2)对象: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3)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4)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类型:扩张性、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3.国防功能:立国之本(瑞士)、卫国、强国国防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4.中国古代国防古代:从BC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AD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近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二节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特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2.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3.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我国兵役制度)征兵政策:(与以往不同:应届高校毕业生)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4.《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

今年9月18日5身边的防空设施:地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隧道等。

6.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3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3)保护国防设施4)保守国防秘密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开展经常性的拥军优属工作、为武装力量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支前参战7.公民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第三节国防建设1.国防建设概念是指为了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无论怎样富裕,如果 他的国家被破坏的话,也一定会陷入普遍的毁灭中; 但是只要国家本身安全的话,个人就有更多的机会 从私人的不幸中恢复过来”
——(古希腊)伯利克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1.国防主体 国家 2.国防对象 外敌入侵、武装颠覆 3.国防职能 4.国防手段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4.国防建设的系统性
合理调整军队、准军事组织和后备役 部队的比重,军队内部各军种、兵种 的比重,发挥系统的整体效能。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
国防≠军防 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 是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第一节、国防概述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3.国防的职能
(1).捍卫国家的主权
国家主权是指国家独立自 主地处理自己对内对外事务 的最高权力,享有自主权、 平等权和自保权。
国家主权高于一切,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
本标志。


终家国
放的家
在安的
——
第全主
邓 小
一,权 位要,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3.国防的职能
中国的领土面积?
第一节、国防概述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1海里=1.85公里 1平方公里小岛的经济专属区=
Πr2 =3.1=412×52600200海里2 =232360平方公里
领空 100公里 80公里 30公里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3.国防的职能
(4).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家安全是对国家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状态的 一种界定。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节 国防概述
一 国防的含义、要素、类型 二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三 中国的国防历史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图(1840.6—1842.8)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战争潜力: 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
源、生产能力、人口数量和质量、 科技和文化水平、交通运输、通信 状况、国家政策、管理能力、国际 关系和国际地位等。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应对多元化安全威胁的挑战, 多种斗争形式综合运用:
政治斗争、心理斗争、经济斗 争、科技斗争以及外交谈判、军 备控制等。
扩张型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美国在世界各地建有300多个军 事基地。军事力量 “前沿存在”, 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干涉其内政。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美国
一元体

冷战以前——传统安全观 冷战以后——综合安全观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4.国防的手段
(1).军事手段 (2).政治手段 (1).经济手段 (1).外交手段 除上述因素外,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教育等也 是国防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国防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2).保卫国家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是指由一个中央政府对领土内
一切居民和事务完整的管辖权,不允许另立 政府或分割国家的管辖权。
台湾问题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国防的职能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空间。
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内水,领海)、 领空。
主要兵种\兵器
主要特点
①青铜兵器②、 ①用兵不养兵,有 石木骨制兵器; 常数无常人②奴隶 ③开始有战车 不能参军③结合打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朝代
夏代 前21-16 世纪400年
兵役制度
服役 年龄 军队编成
以奴隶制为 基础的兵制
贵族平时卫 队、贵族为 骨干的战时 平民军
大学军事课
课程简介
➢ 《大学军事课》(含军事理论教学和军 事技能训练)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 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 主要内容:中国国防、战略环境、军事 思想、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轻武 器常识等;
➢ 课时:24学时,计1.5学分。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节 国防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国防的含义、要素和基本类型,把 握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国防的历 史,增强国防观念,树立大国防意识。
日本
韩国

多元体 俄罗斯 乌克兰 哈萨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中立型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我国的国防类型?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我国的国防类型?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 们采取自卫型国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贯奉行“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以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保 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为国防的根本宗旨。 在国防力量的运用上,坚持自卫立场,实 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国防目标的整体性
硬疆界
软环境
第一节、国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述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经济 实力
民族 凝聚力
灵 魂
综合 国力
国防 实力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 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 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 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 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 安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中国国防历史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二)中国近代国防 (三)国防历史的启示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