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病毒病

合集下载

烟草常见病害防治

烟草常见病害防治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同时可使用杀线虫剂进行防治。
03
烟草病害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用对相应 病害抗性较强的品种。
轮作制度
避免连作,实施轮作制度,降低病害 的传播和蔓延。
种子消毒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采用 温水浸种、药剂拌种等方法,以消灭 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四:烟草线虫病的农业防治措施
总结词
烟草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对烟草的根部造成 严重损害。农业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线虫的数量, 降低线虫病的危害。
详细描述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轮作、深耕、施肥等措施。轮作可 以减少线虫的数量,减轻线虫病的危害。深耕可以破 坏线虫的生活环境,减少线虫的繁殖场所。施肥可以 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提高烟草的抗病能力。此外, 选用抗病品种也是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之一。
02
烟草常见病害及症状识别
烟草病毒病
症状识别
烟草病毒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通常在烟株生长中后期出现。病株表现为叶片出现褪绿斑、花叶、畸形等症状, 有时还伴有坏死斑。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等措施。
烟草真菌病
症状识别
烟草真菌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猝倒病等。病株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 组织坏死,叶片脱落。
烟草常见病害防治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烟草病害概述 • 烟草常见病害及症状识别 • 烟草病害的防治方法 • 烟草病害的预防措施 • 烟草病害防治案例分析
01
烟草病害概述

烟草病毒病巧选农药巧治疗

烟草病毒病巧选农药巧治疗

烟草病毒病巧选农药巧治疗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对于其生长非常不利,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农药的防治技术,希望大家可以做好有效的防治。

一是移栽前对烟地周围环境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对水喷雾进行杀蚜,减少有翅蚜基数。

移栽时每亩穴施15%铁灭克颗粒剂300-400克治蚜防病。

二是选用菌克毒克、金叶宝、病毒必克、毒消等抗病毒剂预防。

苗期用药1-2次,大田期用药2-3次,每隔7-10天用药一次。

药剂防治要体现一个“早”字,坚持用药的延续性,特别注意在移栽前三天用药一次,以减轻田间的传染。

烟草花叶病毒病危害大吗 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案.doc

烟草花叶病毒病危害大吗 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案.doc

烟草花叶病毒病危害大吗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案烟草是我国种植非常广泛且很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中河南是我国最大的烤烟产区,其产量占全国的1/3。

每年4—6月,这一段的气温不稳定,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发生程度影响很大。

如果干旱少雨,气温波动较大,烟苗移栽后雨水不足,或突降冷雨,都容易引起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暴发流行。

栽烟后未下透雨,前期烟株未长起来的烟田发病重。

烟草花叶病毒严重影响了烟叶的产质量,给烟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资料关于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发病机理以及流行规律,病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农户们参考。

1、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病害种类、病原及症状引起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病毒主要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MV),属于RNA病毒,可侵染38科268种植物,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和传染性等特征。

当烟株被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后,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结构会遭到强力破坏,呈现出半透明状态,叶脉两侧逐渐转变为淡绿色。

当病毒在叶肉组织内繁殖,会使叶肉细胞进一步增大,出现叶肉细胞裂变,导致叶片厚薄不均、颜色黄绿相间,叶片出现斑点,呈花叶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会出现大面积褐色坏死斑,严重的会出现叶片扭曲、皱缩。

早期发病的烟株节间短缩、矮化、生长缓慢,无法开花结实,抵抗力差,容易脱落,种子量很少,一般情况下不能正常发芽。

烟草花叶病毒病防治较为困难,能给烟草生产、烟农增收、国家税收造成巨大的损失。

当烟株受到烟草花叶病毒病侵染后,病毒会破坏烟株体内的营养疏导,掠夺营养成分,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烟株产生畸形病变、矮化,甚至死亡。

2、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病害发生规律烟草花叶病毒种类很多,不同的花叶病毒初侵染方式也不相同。

TMV 可通过相邻叶面轻微摩擦产生的微伤口入侵,主要侵染源是被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后的种子、带毒叶片等。

烟株苗期抵抗烟草花叶病的能力最弱,最易患病。

主要发生阶段是苗期至现蕾期,此期的温湿度最适于病毒的流行和扩散。

烟草主要病害介绍 烟草青枯黑胫病

烟草主要病害介绍 烟草青枯黑胫病
11
二、病原
3、生理小种的分化:可分成3个生理小种 Ⅰ 侵染茄科和其它作物 Ⅱ 侵染香蕉及海里康 Ⅲ 侵染马铃薯
4、寄主范围: 此菌可侵染茄科、豆科、 蓼科、紫草科、凤仙花科等30余科200 多种植物。
12
三、病害循环
1 初侵染来源 在土壤或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亦可在活的各种作物上越冬;病残体上 可存活7个月,土壤中可存活825年。 因此,青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是病土 壤、病残组织和病肥料。
19
烟草黑胫病 Tobacco black shank
烟草主要病害之一。湖北称“黑 根”,“黑秆疯”;河南、山东 称“黑胫”,“腰漏”,云南、 贵州称“瘟蔸”。 分布广,我国主产烟区都有发生。 我省发生较严重。
20
一、症 状 symptom
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但主要危害大 田烟草。 根、茎、叶都可发病。 成株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类: 1、穿大褂:茎受害后向髓部扩展,影响 水分运输,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 大雨后遇烈日、高温,则全株突然凋萎, 然后枯死。
13
三、病害循环
病原细菌以灌溉水、肥料、病苗、 病土、人畜以生产工具等进行传播。
病菌从伤口侵入,多从下部向上 蔓延。移栽时造成的伤口比活苗后 造成的伤口更易侵入。
14
四、发病条件
1、温湿度 高温(30℃以上)高湿(RH>90%)是此 病流行的主要气候因素; 我省6-7月温度均在30℃以上,只要遇 上阴雨天,可大发生。
2、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配合防治其它病害,大面积 实行3-5年轮作;注意不要种寄主作物;
17
五、防治-农业措施
早播早栽,争取早收,在雨季前大部分 烟叶已采收; 按优质烤烟生产栽培技术栽培; 科学用肥,烟地施硝态氮,少施氨态氮, 适施硼肥; 注意田间卫生,拨除病株,消毒病穴;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

【病原】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分布】烟草普通花叶病是世界各产烟区的主要烟草病害之一,20世纪40—60年代主要在美国、西欧等烟区流行,直至70年代以后,此病在我国发生日益普遍而严重,曾引起多次大区域流行。

中国各产烟区都有该病发生,以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河南、安徽、四川、广东等省受害较重,田间发病率一般在5%~20%。

【症状】幼苗和成株均可受害。

幼苗被侵染后,新叶的叶脉及邻近叶肉组织色泽变淡,呈半透明的“明脉症”,4~10d后叶片形成“花叶症”,叶片局部组织的叶绿素褪色,形成浓绿和浅绿相间的症状,叶边缘有时候向背面卷曲,叶基松散。

大田期,烟株受侵染后,首先在心叶上发现“明脉”现象,尔后呈现花叶、泡斑、畸形、坏死等典型症状。

①“花叶症”:病叶颜色深浅不一,呈黄绿相间的花叶。

②“泡斑症”:病叶不变形,但叶肉明显变薄或厚薄不一,叶面隆起多个泡斑。

③“小叶脉绿症”:沿小叶脉两侧叶色深绿,小叶脉明显。

④“畸形症”:感病植株叶片呈典型花叶,叶缘逐渐形成缺刻并向下卷曲,皱缩扭曲,有些叶片甚至变成细带状。

早期发病的植株严重矮化,生长缓慢,叶片不开片,大多能正常开花结果,但果实种子发育不良,种子量少且小,多不能发芽。

⑤“花叶灼斑症”:在典型花叶症状的植株上,中下部叶片叶可出现大面积红褐色坏死斑。

据分析,此症状与感病叶片更易受日灼为害有关,因此称之为花叶灼斑。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个别株系在烟叶上形成系统花叶的同时,还可以在中下部叶片上产生环斑和白斑。

此病症状与烟草黄瓜花叶病显著不同点是病叶向下翻卷,叶基部不伸长,茸毛不脱落,根系受影响不大。

【发病规律】烟草花叶病毒的初侵染源一是上年患病的病株残体,如在烟秆、烟杈、碎烟叶以及种子里夹杂的花果残屑中,甚至在加工后的卷烟中都存在中TMV,这是烟草普通花叶病毒越冬的基本形式。

这些病株残体可以存在于粪肥、苗床、及大田的土壤中,均可能与幼苗接触而造成初次侵染。

烟草常见病害

烟草常见病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烟草常见病害烟草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东起黄海之滨,西至伊犁边陲,南起海南岛,北迄白山黑水间。

在经度74°~135°,纬度180°~53°范围内,从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区,到处都有烟草的足迹。

因此,了解我国烟草的常见病害,对从事烟草病害的工作者是有益的。

一、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分布于全世界,其重要性仅次于普通花叶病毒病。

在我国各烟区都有发生,而以黄淮、华中及华南烟区发生较重。

在山东、河南、辽宁、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及台湾烟区,其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普通花叶病。

近几年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已成为我国烟草上的主要病害,对烟叶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

重病区在流行年份减产25%-30%,严重时常减产50%左右。

病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含氮量增加,施木克值降低,品质下降,尼古丁含量稍降。

但总的来说,产量的损失要超过品质的损失。

黄瓜花叶病毒病的寄主范围广泛,是第一个发现可以同时侵染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病毒。

可侵染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菊科等作物达45个科的300多种植物。

(1)症状: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的主要特征是引致烟草花叶,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

发病初期表现脉明,几天后病叶形成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并常呈现疮斑。

有的病叶表面呈革质、叶畸形、成线状;有的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叶片细长;有的病叶叶缘向上卷曲,有的沿叶脉出现闪电状坏死,有的叶片呈现黄色斑驳,有的整株黄化。

早期受侵染的烟株,严重矮化,高度不及健株一半。

这一病毒的株系很多,不同烟草品种间对病毒的反应也不一致,因此表现的症状常有变化。

病叶中的栅栏组织细胞缩短、海绵组织的薄壁组织被压紧,叶片变薄,病叶的叶绿体数量虽然很多,但受压而缩小,病叶维管束直径也小于健叶,病叶细胞内无细胞内含物。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脉透明,几天后变成花叶状,病叶变窄,扭曲,表面绒毛脱落,失去光泽,有的病叶粗糙,发脆如革质状,叶茎部伸长,两侧叶肉组织变窄变薄,甚至完全消失,呈拉紧状。叶尖细长,叶片边缘多向上翻卷,有时也出现黄绿相间的泡斑。
病原特征
植物病毒
防治
除了落实防治普通花叶病的措施外,在移栽前1-2天、移栽期间、栽后1周,分别用康福多或吡虫啉进行有翅蚜的统防统治;
病害名称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
英文名称
cucumber mosaic virus
发病时期
烟草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感染愈早危害愈大。田间多在移栽后开始发病,旺长期为发病高峰。
危害部位
系统侵染,整株发病。病株矮化,根系衰弱,病叶细长扭曲、疱斑较少,高温、环境田间、有翅蚜数量、品种、管理等因素关系密切。三门峡的低海拔地区在4月初即可出现蚜虫向烟苗传毒,但苗床期症状不明显,田间症状陆续出现于栽后20d前后。干旱年份的病害初发期将推迟至6月中旬,2周前后病情发展至高峰。而后随烟株现蕾抗病性增强,病情趋于稳定甚至减轻。

烟草花叶病的防治和治疗办法

烟草花叶病的防治和治疗办法

06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展望
深入探究致病机制
进一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 病毒的传播和变异等,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利用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发掘和利用烟草自身的抗病基因,提高植物对 病毒的抵抗能力。
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
研究和发展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提高 防治效果,降低病毒对烟草的危害。
烟草花叶病的防治实践案例
05
分析
国内防治实践案例
贵州毕节地区
该地区在2015年遭受烟草花叶病毒的严重侵袭,当地农业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加 强防治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供抗病品种和农药支持,有效控制了病情的扩散。
山东临沂地区
该地区在2016年烟草花叶病毒病流行,当地政府及时协调各方资源,组织农民进 行集体防治,加强植物检疫,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注意安全使用
选择安全、低毒、高效的 化学药剂,避免对人类和 环境造成污染。
药剂治疗
在发病初期,使用化学药 剂对烟草植株进行治疗, 控制病情的发展。
生物防治
01
02
03
使用抗病菌株
通过接种对烟草花叶病有 抗性的菌株,增强烟草植 株的抗病能力。
利用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对烟草植株 进行喷洒,预防和治疗烟 草花叶病。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智能化监测和预警系统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能化监测 和预警系统,实现对烟草花叶病的实时监测和提前预警,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绿色防控技术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等,减少化学 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苗感病后,先在新叶上发生“明脉”。几天后,叶片局 部组织叶绿素褪色,形成浓绿和浅绿相间(斑驳)的“花叶” 症状。 “花叶”有两种类型: ①轻型“花叶”,仅在叶片的局部或叶尖呈现黄绿、深绿、 浅绿相间的“花叶”,株形矮化不明显; ②重型“花叶”,叶片除表现“花叶”外,病叶边缘有时 向背面(反面)卷曲,叶基松散,厚薄不均,甚至皱缩、扭曲 呈畸形(形成疱斑),有缺刻。 早期感病植株会表现矮化症状。
(1)烟草花叶病毒(TMV)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2)黄瓜花叶病毒(CMV)
病毒粒子球状,直径约30nm,其致病力也 很强。病毒的致死温度为60~70℃,稀释终 点为10-4,体外存活期3~4天。在冷冻真空 干燥条件下,干叶上病毒可存活一年以上。 传播方式:自然条件下主要靠蚜虫以非持 久性方式传播。 传播介体:蚜虫,以桃蚜和棉蚜为主。
五、防治措施
1、种植抗耐病品种 抗TMV病品种有: 基因工程烟Nc89、广黄54、广红12; TT-5;白肋21、柯克86;辽烟15号、延边9205、中国农业 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的CV09-2等。在以CMV为主的烟区,可选 耐病的金星、净叶黄、偏筋黄、中烟2号、单育2号等。 可 视情况选用。 2、减少菌源 清除田间病残体,于发病初期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 实行水旱轮作。 有机肥充分腐熟,避免施带有烟草和其他茄科作物残余 的肥料。 从无病田、无病株上采种;育苗前进行风选或水选,去 除花、果、叶上的碎屑,用0.1%硝酸银或0.1%硫酸锌浸种 10min,或10%磷酸三钠浸种30min,去除种子表面的病毒, 浸种后清水洗净后育苗。
CMV
四、发病规律
1、侵染来源:
马铃薯块茎及周年栽植的茄科作物(番茄、辣椒等)、杂草、 田间感病的烟株、土壤、混杂在种子中的带毒病残体;田间以 外的病叶或病残体,在85℃左右的干燥条件下, TMV仍保持其 致病力。 2、传播:
TMV---主要靠汁液摩擦。农事操作是传播的重要途径。
CMV---蚜虫
3、发病条件: TMV---最适于TMV发生发展的温度一般为25-27℃,气温在 28-30℃时发病最盛,在高温情况下,由TMV引起的花叶病会 出现坏死斑点和斑块。如温度在37℃以上或10℃以下,或在 光照太弱时,则症状隐蔽和不显著。 CMV的发生与蚜虫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4、寄主生育期: 田间发生主要在苗床期到大田现蕾期,特别是在烟苗移栽 后,由团棵进入旺盛生长期,容易引起发生和流行。 5、种植方式: 凡前茬或本茬套种油菜、萝卜或马铃薯的烟田,花叶病发 生均较重。
第二节 烟草普通花叶病
一、发生与危害
烟草烟草普通花叶病是烟草生产上分布最广、发生最为 普遍的一类病毒病。 烟草感染病毒后,叶绿素受破坏,光合作用减弱,叶片 生长被抑制,叶小、畸形,减产幅度可达20%~80%。 病毒病发生后,还严重影响烟叶的内在品质,通花叶病毒病( TMV)
CMV
三、病原
TMV病毒粒体杆状,大小300×18(nm)。增殖 适温为28~30℃。 失毒温度93℃10min,稀释终点1000000倍,体 外保毒期20℃、30天以上。TMV在干燥病叶中的病 毒保毒期可达52年。 TMV不能通过蚜虫等介体传播,主要通过机械 摩擦传播。病健叶轻微摩擦造成微伤口,病毒即可 侵入。
(2)、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
发病初期表现“明脉”症状,后逐渐在新叶上表现 “花叶”,病叶变窄,伸直呈拉紧状,叶表面茸毛稀少, 失去光泽。有的病叶粗糙如革质、发脆,叶基部常伸长, 两侧叶肉组织变窄变薄,叶尖细长,严重时叶尖呈鼠尾状 或带状。有些病叶边缘向上翻卷。
TMV与CMV的症状比较
TMV
3、减少传播 尽量减少农田操作,从健康植株开始农事操作,先健株后 病株,抚摸病株或吸烟后要用肥皂洗手。 4、施药预防 (1)在苗床大十字期、成苗期和大田还苗期、团棵期,用药: 22%金叶宝WP400倍液,各喷一次;或用1.5%病毒灵乳剂500倍 液加20gZnSO4,每15kg(1壶)再加1支叶面宝喷施; (2)在苗床期(移栽前2-3天)、移栽后7-10天、团棵期用2% 菌克毒克水剂250倍液,各喷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