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发酵生产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条件优化

合集下载

不产桔霉素红曲诱变菌株的选育及色素发酵条件的优化_产竹华

不产桔霉素红曲诱变菌株的选育及色素发酵条件的优化_产竹华
产生高致死率 。 高致死率易产 生突变 , 但 负突变较 多 ;低致死率不易产生突变 , 但突变菌株中正突变较 多 , 为扩大筛选范围 , 同时采用高剂量和低剂量进行 多次诱变 。 诱变剂量分别为 0.2 kGy 、0.4 kGy 、0.8 kGy 、1.2 kGy 和 1.6 kGy 。诱 变后的孢子悬液涂平 板 , 其致死率如图 1 所示 。
表 1 9908 桔霉素质量分数和色价
培养基 Y ES M SG 固态培养
色价(505nm) 2.1 U/ m L 17 U/ m L 1 100 U/ g
桔霉素含量 0.27 mg/ L 0.57 mg/ L 2.5 mg/ kg
2.2 不同诱变剂量的比较实验 不同诱变剂量会有不同的诱变效果 , 高剂量容易
2006 年第 32 卷第 11 期(总第 227 期) 29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 RME NTAT ION INDUST RIES
复筛得到的诱变菌株一般稳定性不是很好 , 所以 可能是因为该菌株经过诱变阻断了桔霉素的合成途 进行传代培养 5 代 , 然后进行固态发酵 , 结果发现只 径 , 而色素合成途径没有受到影响 , 而其他几株菌则 有菌株 9908A4 性能比较稳定 , 不产桔霉素且色价也 有可能在传代培养过程中出现回复突变 , 得到的诱变 较稳定(如表 2), 将这株菌命名为红曲菌 9908A 。 这 菌株不产桔霉素而色素比较稳定 。
日本虽然通过基因删除技术获得了不产桔霉素 的红曲菌种[ 2] , 但仅限于理论研究 , 并未直接应用于 红曲色素的工业化生产 , 主要原因是目前社会上对转 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仍存在顾虑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 得的菌株还需要进行安全性的评估 。 诱变育种是微 生物菌种选育的经典方法 , 在安全性方面显示出独特 的优势 。 事实上 , 众多的红曲菌株产色素和桔霉素的 能力有所不同 , 这可能就是在长期的人工育种过程中 红曲菌种基因发生变化 , 桔霉素合成酶的基因片段被 破坏(部分或全部)。

绿色木霉菌产黄色素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绿色木霉菌产黄色素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养 条 什下 发 酵 液 黄 色 素 的色 价 为 ( 2 8 0 8 U ・ml 。 马铃 薯 培 养 基 中 添 加 尿 素 、硫 酸 铵 、蛋 白胨 、牛 肉 浸 5.土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粉等 氮源 会 抑 制 黄 色 素 的生 成 。
关键 词 :绿 色 木 霉 菌 ;培 养 基 组 成 ;液 态 发 酵 条 件 ;黄 色 素 ;响 应 面 分 析
Ab t a t T he c m p s ton o t i n e i sr c : o o ii f nu re t m d um n he c nd ton off r e t ton pr c s e e op i ie a d t o ii e m n a i o e s w r tm z d f r T. rde pr du i g y low i m e hr e f c orBox Be ke e i n a d r s ns u f c na y i o vi i o c n e l pg ntby t e —a t - hn n d sg n e po e s r a e a l ss, w hih wa b s d n h e e i e t l e u t o sng e a t r o t s i b c e il t a n c s a e o t e xp rm n a r s ls f i l f c o f r e tng a t ra s r i Tr c de m a iho r
vi i r de, i l i t s u c o c r on a d nir e ncud ng he o r e f a b n tog n, lq d l a i g, r t to s e d, i c um i ui o d n oa in pe no ul

茶渣固态发酵产红曲霉色素的工艺参数探索

茶渣固态发酵产红曲霉色素的工艺参数探索

茶渣固态发酵产红曲霉色素的工艺参数探索作者:***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20年第08期摘要:對茶渣固态发酵产红曲霉色素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硫酸铵、茶渣、大豆油添加量为影响因素,以红曲色素总色价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数学模型,优化茶渣固态发酵产红曲霉色素的培养条件。

结果表明:影响茶渣固态发酵产红曲霉色素的因素大小依次为硫酸铵、大豆油、茶渣;茶渣固态发酵产红曲霉色素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硫酸铵添加量1.66%、茶渣添加量35.37%、大豆油添加量2.4%以及接种量3%,根据模型预测的总色价为(1076.4±30.2)U·g-1。

进行重复验证试验,经测定实际所得总色价为1063 U·g-1,总色价实测值与回归模型的预测值相对误差1.26%,说明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关键词:茶渣;红曲霉;红曲色素;固态发酵中图分类号:TS2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3-2301(2020)08-0001-06Abstract: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producing the Monascus pigment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f tea residue were optim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with the ammonium sulfate, tea residue and soybean oil a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total color value of Monascus pigment as the response value, the BoxBehnken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was used to design a mathematical model,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ulture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onascus pigment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of monascus pigment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f tea residue were the ammonium sulfate, soybean oil and tea residue in order. The optimum culture conditions for producing the Monascus pigment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f tea residue were the ammonium sulfate (1.66%),tea residue (35.37%), soybean oil (2.4%) and inoculation amount (3%). And the total color value predicted by the model was (1076.4±30.2)U·g-1. Then, the repeated verific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actual total color value was determined to be 1063 U·g-1. The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measured value of total color value and the predicted value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was 1.26%, indicating that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fit well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Key words: Tea residue; Monascus; Monascus pigment; Solidstate fermentation红曲霉产的红曲色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广泛使用在食品加工业中[1]。

发酵添加剂红曲色素

发酵添加剂红曲色素

液体深层发酵法
采用液态发酵,基质的混合和扩散较为均 匀,利于氧气和其它营养成分的传递扩散, 且易于添加某些特定成分以抑制桔霉素的 生成。而且液体发酵生产周期短,品质易 于控制,是红曲色素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 方向。红曲霉菌是好氧菌,因此在培养时 要提供足够的溶氧。
目前报道的利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红曲 有宁夏轻工所的M130菌株在大米及豆 浆培养基中发酵,其发酵色价为160U /ml。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筛 选出一支红曲色素高产菌株MF107,对 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曲 霉在发酵过程中色素大量分泌至细胞 外,胞内色素不足胞外色素的一半, 5~6天色素大量积累,色价最高可达 410U/ml。
固体发酵法以优质大米为原料经浸泡后沥干蒸锅中蒸透冷却至40接入优质红曲霉菌充分搅拌温度到3035时转入曲池堆积升温至50然后进行翻曲当温度达到30时再进行堆积直至温度到达40进行第二次翻曲摊平于地面待到温度升到35时利用电机进行通风制曲最后将成熟的曲出池晒干或者直接提取红曲色素
采用发酵方法生产的添加剂 色素——红曲色素
我们以淀粉为碳源,硝酸钾或者 硝酸钠为氮源,在PH5.5~6.0时, 发酵50~60h,淀粉浓度在5%时 获得的色素浓度最高,残糖量最 低,当淀粉浓度超过菌体生长极 限时,残糖量增加,周期延长并 使色素提取困难。
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 离,滤渣用70%~80%的乙醇进行 多次浸提,所得滤液与发酵液分 离后的澄清滤液合并,回收乙醇 后喷雾干燥。在喷雾干燥时往往 添加特别是辅料用作色素载体, 并有利于干燥操作的进行。
主讲人:赵娜
红曲色素的发酵生产
红曲色素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采用红曲 霉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或者固体发酵制得红 曲米并从中提取的粉状天然食用色素。 不同发酵法得到的红曲色素性质不同,很 多老工艺,已经被淘汰,如今的新工艺生 产的红曲色素既能水溶又能醇溶。

水溶性功能红曲粉的制备、稳定性及应用研究

水溶性功能红曲粉的制备、稳定性及应用研究

水溶性功能红曲粉的制备、稳定性及应用研究含莫纳可林K(Monacolin K)的红曲产品具有明显的抑制胆固酵合成和降血脂的功效。

目前市场上的降脂红曲产品类型主要是固态发酵方法生产的功能性红曲米粉,除了含有降脂功效的Monacolin K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残余淀粉,由于其水溶性差,无法直接添加到液态食品中使用,因此常用红曲粉胶囊作为保健品或药品的终端产品形式,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功能性红曲的使用范围。

目前市场上对功能性红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本课题以功能性红曲米为原料,制备水溶性功能红曲产品,并对这一产品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Monacolin K在液体中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功能红曲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红曲菌9908作为生产菌株,研究了其固态发酵工艺条件。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发酵条件如下:培养基配方:基质装料量80 g/L(大米与小米比例7:3);100 g物料中,初始加水量70 mL,葡萄糖和玉米浆添加量分别为10 g 和4 g;拌料水初始pH值3。

发酵工艺条件:采用1 L三角瓶,接种量0.40 mL/g(以物料质量计)、温度为先30℃培养4 d后26℃培养、发酵时间20 d,所产功能性红曲米中Monacolin K 含量可达5100 mg/kg,比优化前Monacolin K产量提高了一倍,且红曲米中未检测出桔霉素,达到工业化生产要求。

为制备水溶性功能红曲产品,对功能性红曲米的浸提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60%乙醇总用量15 mL/g于60℃下分三次浸提红曲米,总浸提时间60 min,红曲米中Monacolin K提取率最高达90.6%。

同时研究了多罐组逆流浸提工艺在提取红曲米Monacolin K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采用三罐组逆流浸提工艺,在相同工艺参数下与单罐三次提取相比,可节省1/3的提取时间,少用37.1%的加热水蒸汽用量,提取率提高了1.2%。

研究了红曲Monacolin K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实验发现红曲Monacolin K在水溶液中的热稳定性较好,100℃下处理60 min,其水溶液中Monacolin K损失5%左右,酸型Monacolin K所占比例基本无变化。

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的关系

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的关系

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的关系
石鹤;周毅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4(25)3
【摘要】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红曲色素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PH=6.0、摇瓶盖口纱布层数为8层、转速为140r/min、装量为50mL/250mL、发酵时间为72h.在此培养条件下,发酵液的总色价为52.2U/mL.
【总页数】3页(P83-85)
【作者】石鹤;周毅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黄石,435002;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黄
石,435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液体培养条件优化
2.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的
关系3.土曲霉M11液体发酵时菌丝球形态与发酵产酶的关系4.耐热黑曲霉3.316产内切葡聚糖苷酶培养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5.红曲霉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的
研究──Ⅰ.含麦角固醇红曲霉产红色素的条件因子及其培养条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曲色素产品国家标准及红曲黄色素检测方法的探讨_王永辉

红曲色素产品国家标准及红曲黄色素检测方法的探讨_王永辉
从当前国内红曲色素的发展趋势看,生产技 术水平 越 来 越 高, 红 曲 发 酵 液 的 色 价 已 可 达 到 700U / mL 以上,而产品中桔霉素的含量则成下降 趋势。2002 年前后[8]检测的红曲红产 品 ( 色 价 10000U / g) 中,大都含有桔霉素; 而最近几年对 国内某些红曲红生产企业的产品桔霉素含量的跟 踪检测中,发现大部分 100U / g ( 1% ) 红曲红产
2. 2 薄层层析[1] 采用规格为 8cm × 20cm 玻璃板,每块涂布 4g
硅胶 G,晾干后于 120℃ 下活化 30min,置于干燥 器中充分冷却,将红曲色素溶于 70% 乙醇溶液中 制成浓缩液体点在薄板上,用展开剂乙醚∶ 苯∶ 无水乙醇∶ 水 = 20 ∶ 22 ∶ 40 ∶ l5 ( 体积比) 上行 展开 90min,至最后出现明显的色素斑点,测其 Rf 值。 2. 3 色价测定方法
品中桔霉素含量几乎降至未测出的水平。说明我 国的产品已达到或超越日本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 [据 我 们 2002 年 所 测, 日 本 的 色 价 为 60U / g ( 1% ) 红曲红样品,桔霉素含量为 0. 73mg / kg]。 这说明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原来谈之色变的桔霉 素问题,至少在红曲红色素这一产品上已经基本 解决,因此在国家标准中设立这一限量指标的条 件已经基本成熟。通过在国标中设定限量指标表 明我们能彻底解决桔霉素问题,更重要的是向世 界表明我们的红曲红色素产品是安全的。
红曲黄色素,日本和韩国均已制定了国家标 准,但在中国大陆,红曲黄色素的生产才刚刚起 步,主要的生产方法有液态发酵法、固态发酵法 和转化法。由于红曲黄色素的生产起步较晚,目 前生产厂家也很少,产品并未大规模上市。最近 有关单 位 和 企 业 正 在 制 定 红 曲 黄 色 素 的 国 家 标 准,因此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红曲黄色素检测方 法是非常必要的。

响应面法优化红曲霉X27液态发酵产γ-氨基丁酸工艺条件

响应面法优化红曲霉X27液态发酵产γ-氨基丁酸工艺条件
K k 0 酵 罐 : 士 比欧 生 物 工 程 公 司 ; I — I2 0发 瑞 M K

种广 泛分布 于细 菌 、 菌 、 类 和动 植物 中的非 蛋 真 藻
白质氨基 酸 j 。研 究 表 明 : A A 具有 抗 焦 虑 、 惊 GB 抗
厥、 降血 压 、 善脑机 能 、 进长 期 记忆 、 加 神经 营 改 促 增
试 管斜 面培 养基 :D P A培养基 ; 种子 培养液 : 马铃 薯 20g葡 萄 糖 2 , 氨 酸 0 , 0g谷
红 曲在我 国有着 1 0 年 的使用 历史 , 0余 0 它是 一 种 以大米 为原 料 , 红 曲霉 发 酵 生 产 的一 种 紫 红 色 经
的独特米 曲 , 泛应 用 于食 品工 业 和疾 病 治疗 , 有 广 具

叶 砚
蒋冬花 嵇 豪
3 10 ) 204
( 江师范 大学化 学与生命 科学 学 院 , 浙 金华


基于P— B法试验的结果, 利用响应 面法对红曲霉菌株 X 7液态发酵产 一 2 氨基丁酸( A A 的 GB )
工 艺条 件进行 了优化 。Pakt— um n法确 定 了红 曲霉 X 7液 体发 酵 产 G B 的三 个 主要 的 影响 因素 ( l et B ra c 2 AA 温
5g谷氨酸钠 5g酵母浸膏 5g氯化锌 1 , 酸镁 , , , 硫 g 1g 水 10 0 m ; , 0 L 发酵培养液 : 葡萄糖 2 , 0g磷酸氢二钾 1 , 磷酸 g 二氢 钾 1g谷 氨酸钠 5g氯化锌 1g硝酸 钠 5g硫 , , , , 酸镁 1g 硫酸 亚铁 0 0 , 1 0 L , . 1g 水 0 m 。 0
培养方 法 : 管斜 面 接 种 后 , 3 试 在 O℃ 的恒 温 培 养箱 中培养 7d至菌 丝长满斜 面 。用 5m L无 菌水 洗 下斜 面孢子 , 接入 装有 5 L种 子用 J 。目前针对红曲霉生物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 中 国 酿造 2016年第35卷第11期 总第297期 ・73・ 

液态发酵生产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条件优化 李瑞杰,谢玉梅,何思琴,王磊,陈 莎,高梦祥,李利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0025) 摘要:以红色红曲菌(Monascustuber)M.7为实验菌株,以色价和色调为评价指标,对液态发酵生产水溶性红色红曲黄色素的条件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pH值为3~4时,红色红曲菌M.7能合成大量的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发酵液呈鲜艳的黄色色调;培养基 最优碳源为2%蔗糖,最优氮源为0.2%硫酸铵;水溶性红色红曲黄色素的色价和色调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在第8天时达 到最高,色价为5.56U/mL,OD m/0D5。omn为1O.29,OD400 。/0D 为3.93。 关键词:红色红曲菌;水溶性红曲黄色素;液态发酵 中图分类号:TS264.4 文章编号:0254—5071(2016)11—0073—05 doi:10.1188wj.issn.0254—5071.2016.11.015 

Optimization ofliquid-stat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the production of water soluble yellow Monascuspigment 

LI Ruijie,XIE Yumei,HE Siqin,WANG Lei,CHEN Suo,GAO Mengxiang,LI Li (CollegeofLifeScienc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0025,China) Abstract:Using Monascus ruber M・7 as experimental strain,color value and color tone as evaluation index,the production of water soluble yellow Monascus pigment by liquid state fermentation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pH was 3-4,a large portion of water soluble yellow Monascus pigment was synthesized by M ruber M一7.and the fermentation broths was bright yellow.The optimal carbon source ofthe medium WaS sucrose 2%,and the optimal nitrogen source was ammonium sulfate OI2%,respectively.The color value and the color tone ofwater soluble yellow Monascus pigment increased in the early stage,decreased in the late stage,and the maximum points were on the 8 day.After 8d cultivation,theproductionofwater solubleyellowMonascuspigmentwas 5.56U/ml,oD Dsl0mwaS 10.29 andOD枷 D was 3.93. K words:Monascus ruber;water soluble yellow Monascus pigment;liquid—state fermentation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天然食用色素越来越受 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红曲色素(Monascuspigments)是 我国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天然食用色素,是红色红 曲菌(Monascusruber)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黄 色、橙色和红色三类色素组分,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已 有超过1 000年的应用历史,目前在欧美等国家的肉制品(如 火腿肠)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1-2]。 黄色素是重要的食用色素,约占市场需求量的60%以 上嘲。目前,市售的食用黄色素产品以植物提取为主(如姜 黄素、栀子黄等凹),因而易受季节、气候、产地等因素的影 响。相比之下,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进行天然食用色素的生 产,不受季节限制、原料转化率高、成本低,是目前世界食 品色素添加剂的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应用广泛的红曲 色素以红色素为主,而红曲黄色素的生产起步较晚,目前 生产厂家也很少,产品并未大规模上市,而且存在色价和 色调都不高等问题【3】,因此,红曲黄色素的开发研究具有 广阔的前景,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有研究表明,红曲菌所产生的红曲色素包括醇溶性组 分和水溶性组分[1]。目前的红曲色素产品一般以醇溶性组 分为主,水溶性较差,应用范围主要限制于油性食品(如火 腿肠、香肠等)中。近年来,通过菌种的选育和发酵培养基 的优化来获得高色价和色调值的红曲黄色素已取得一定 成果[5-121,但也均以生产醇溶性红曲黄色素为主。为丰富红 曲黄色素产品的种类,促进其在饮料等非油性食品中的应 用,本研究以红曲色素高产菌株一红色红曲菌M.7为实验 材料,通过液体发酵法研究了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生产条 件,以探索一种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水溶性红曲黄色素 的生产方法,为其工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和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1.1.1菌株 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M.7:由华中农业大学 

收稿日期:2016.04.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01453:31371829);长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0089) 作者简介:李瑞杰(1994.),女,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与安全。 ・通讯作者:李利(1983一),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学。 2016 Vo1.35 No.1 1 ・74・ Serial No.297 China Brewing Research Report 

陈福生教授惠赠,该菌株为红曲色素高产菌株。 1.1.2培养基 红曲菌孢子培养基(查氏酵母琼脂(Czapek yeast ex. atract agar,CYA)):NaNO3 3 g,K2HPO4 1 g,KC1 0.5 g, MgSO4 ̄7H20 0.5 g,FeSO4 ̄7H20 0.01 g,蔗糖30 g,酵母膏 5 g,蒸馏水1 L,琼脂20 g,pH 5.5。 液态发酵种子制备培养基:在1 L蒸馏水中加入去皮 马铃薯200 g,煮沸30 min,用4层纱布过滤,滤液中加葡萄 糖20 2,定容至1 L。 水溶性红曲黄色素液态发酵培养基ll3]:谷氨酸钠 5.04 g,KC1 0.5 g,FeSO4・7H20 0.01 g,MgSO4’7H20 1 g, ZnSO4・7H20 0.01 g,MnSO4・H2O 0.003 g,葡萄糖20 g, 0.1 mo儿柠檬酸一磷酸盐缓冲液(DH 3、4、5、6、7或8)0.5 L, 蒸馏水0.5 L。 以上培养基灭菌条件为:121℃,20 min。其中水溶性 红曲黄色素液态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单独灭菌,灭菌 条件为115℃,15 min。 1.2仪器与设备 TE124S电子分析天平、PB.10 pH计:德国赛多利斯公 司;Mini Spin Plus离心机:德国Eppend0 公司;HVE.50高 温灭菌锅:日本Hirayama公司;U.1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SPX.100B.Z 生化培养箱:上海博讯医疗生物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叠加 式IS.RDS3摇床:美国Crystal公司;GZX.6000电热恒温鼓 风干燥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1.3实验方法 1.3.1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发酵 (1)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将保存在4℃的菌种接种到 CYA斜面上,28℃培养10 d,加入5 mL无菌水洗下孢子, 用双层擦镜纸过滤除去菌丝,玻璃珠将孢子振荡打散,血 球计数板计数。 (2)种子的培养:250 mL=角瓶中装液态发酵种子制 备培养基50 mL,接种孢子悬浮液,使孢子的终浓度为 10 个/mL,28℃、220 r/min振荡培养40 ̄44 h,作为种子液。 (3)液态发酵:250 mL三角瓶装水溶性红曲黄色素 液态发酵培养基100 mL,接入上述种子液10 mL,28℃、 220 r/min振荡培养2~9 d。 l_3.2生物量的测定 采取干质量法,即发酵完成后,发酵液用布氏漏斗抽 滤得到菌丝体,用3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菌丝体,于60 c【= 中干燥至质量恒定,称质量。 1.3.3色价的测定 发酵液用布氏漏斗抽滤得到滤液,12 000 r/min离心 3 min,稀释一定倍数,于200 ̄600 nln进行全波段扫描,分 别取波长400 nlTl、470 nna和510 nnl处吸光度值计算黄色 素、橙色素和红色素的色价。色价计算公式: 色价(U/mL)=OD值×稀释倍数 色价cU/g)- 。 1-3.4色调的测定 本实验色调定义为黄色素/红色素=OD ̄o=/0195 。 ;黄 色素/橙色素=OD4oo珊/0D}70 。 2结果与分析 2.1 pH对红色红曲菌产水溶性黄色素的影响 据报道,pH对红曲色素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一般 认为,酸性条件下主要产物为红曲黄色素和红曲橙色素;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主要产物为红曲红色素。为了实现红 曲黄色素的生产,首先利用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制备不同 pH的发酵培养基,研究pH对红曲菌液态发酵产色素的影 响,结果见图1。 巷 蛆] 口OD4o0JOD470nm I OD4oo /0D510 3 4 5 6 7 8 pH 图1 pH对水溶性红曲黄色素色调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pH on color tone of water soluble yellow Monascu8 pigment 由图1可知,发酵培养基的pH对色素的种类影响很 大,在pH3¥1pH4时,红曲菌M.7产生较多的水溶性黄色 素,发酵液呈鲜艳的黄色色调,OD4oo=/0195 。 分别为4.50 和3.76,OD4oom/OD47o 分别为2.48和2.40,黄色素的色 价分别为1.04U/mL和0.95U/mL;而当pH为5、6、7和8时, 红曲菌M.7产生较多的水溶性红色素,发酵液呈明显的 红色色调, JOD5 。mn依次为1.66、1.07、0.69 ̄D0.68, 0D彻t ̄/OD470Ⅲn依次为1.44、1.00、0.74和0.73。该结果中 pH对红曲色素影响的规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B ]。因 此,将发酵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3~4,可实现水溶性红 曲黄色素的发酵生产。在后续实验中,均将发酵培养基 的pH值控制在3~4。 2.2碳源种类对红色红曲菌产水溶性黄色素的影响 分别以2%的可溶性淀粉、玉米粉、大米粉、蔗糖、马铃 薯淀粉、葡萄糖为碳源,0.5%谷氨酸钠为氮源,初始pH值 为3.0,发酵2 d后,考察碳源种类对发酵液中水溶性红曲黄 色素色价和色调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A可知,以可溶性淀粉、蔗糖和马铃薯淀粉为碳 源时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产量较高,色价均>80 U/g ̄'体干 质量;由图2 口,蔗糖为碳源时的色调值最高,OD4oorJOD5 。mn、 OD4oo ̄/0D47o 分别是4.75、2.35,表明此时产生的水溶性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