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气体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壁垒、行业上下游、行业市场规模、风险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业气体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壁垒、行业上下游、行业市场规模、风险特征

3、行业进入壁垒

(1)资质壁垒

国家对本行业企业的管理和控制较为严格,企业必须依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

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法律

法规,在获得安全生产及运输等资质后才能运营。生产食品级、医用级等气体的企业还需具备食品及药品等生产资质。此外,工业气体生产企业要成为大型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不仅要达到行业的基础标准,还必须要通过其严格、长期的审核以获得其认可。

(2)技术壁垒

工业气体品种繁多,不同气体需要不同的生产工艺,如二氧化碳需要通过化工企业的废气回收装置回收、提纯;超纯氨需要通过工业氨提纯装置生产;乙炔需要通过电石水反应法生产;医用氧则需要得到GMP 认证,在清洁环境下生产;高纯、超纯气体则首先需要对上游原料气进行全分析,再根据杂质成分的复杂程度来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且分析设备需采用在线自动监控,分析精度要求很高。

在充装方面,气体充装过程包括检测、置换、清洁、清洗、混配、充装等工艺流程。首先要对储存设备中的余气进行分析,检验其能否达到要求,否则须先置换合格后再进行充装,以防产品的交叉污染。在充装完毕并分析合格后,须进行防尘和施封后方可交付使用。

在配送方面,工业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必须借助专业存储运输设备,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程操作。其他行业的公司想要转向本行业,需要在气体纯化技术、容器处理技术、气体充装技术、气体分析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积累。因此,本行业存在技术进入壁垒。

(3)资金壁垒

工业气体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气体的研发、生产、提纯、检验等工序需要大型厂房和大量先进机械加工设备的投入。新进入工业气体行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生产厂房、购置生产、研发、检测、试验等设备,因此对于潜在新进入者而言,进入该行业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4)人才壁垒

本行业企业的生产运营需要大批专门人才。首先,业内生产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最终体现在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上,新进人员需要在生产和研发实践中进行多年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胜任技术研发工作;其次,对于企业生产部门来说,由于生产过程中技术节点较多、组织调度复杂,基层生产管理人员的培养极为重要;最后,本行业产品销售对象明确,销售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才能精准而深度地挖掘客户需求。

工业气体行业原材料主要为空气、工业废气、基础化学原料等,其上游行业为气体分离及纯化设备制造业、基础化学原料行业、压力容器设备制造业等。下游领域包括冶金、化工等传统行业以及电子半导体、机械制造、光纤光缆、LED、液晶面板、食品、医药医疗等新兴行业。

上游行业方面,空分设备、基础化学原料以及工业废气由于市场供应充足,能够获得稳定的供应,价格普遍比较稳定。随着“十三五”规划对环境保护以及工业废气排放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上游行业的供应将更加充足。

下游行业方面,在《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推动下,高端装备制造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工业气体的应用领域,多晶硅、磁性材料、电子半导体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增长,为气体行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和技术进步,传统产业出于节能降耗的动因对工业气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从上、下游产业链来看,公司所处行业通过提供气体产品的设计、生产、组合,将上游行业的产品与下游行业的需求联系起来,是整个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持续上升

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速度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联系密切。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7 年

全球工业气体规模为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8.03%,2014至2016 年增长率稳定在7%左右;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迅速,气体规模由2012 年的689 亿元上升至2016 年的1080 亿元,2013 年至2016年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2017 年中国工业气体规模为1200 亿元,同比增长11.11%。随着工业气体应用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气体规模将持续保持强劲势头。大宗集中用气市场如冶金、炼化和煤化工等消费了约60%的工业气体,其余被新兴分散用气市场如电子制造、医疗、食品、光伏和生物医药等所使用,消费格局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变。

2012-2017 年中国工业气体规模(亿元)情况如下:

(2)零售市场和特种气体成为中国工业气体新增量

传统大宗集中用气市场规模相对较为稳定,用气品类也较为单一,零售用气市场中特种气体数

量和种类在工业气体应用中占比越来越高。零售用气市场主要用于电子、食品、医药、新能源等行业,企业单体用气规模普遍较小,通常通过零售市场采购气体满足自身需求。这些行业的气体用户分散,但企业众多,用气总量可观,因此未来市场的新增气体需求将主要通过气体零售供应商来满足,这为国内气体零售市场的发展打开了空间。

特种气体品种和应用不断丰富。特种气体作为工业气体中的一个新兴门类,是随着近年来国防工业、科学研究、自动化技术、精密检测,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展,特种气体的品种也与日俱增。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单元特种气体达260 余种,特种气体已成为高科技应用领域不可缺少的基本原材料。特种气体对气体提纯技术、容器处理技术、气体混配技术等的要求较高,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随着国内企业在特种气体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供给能力不断提高,逐渐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国产特气的纯度不断提高,品种不断丰富,推动国内特种气体价格的下降,从而降低了电子半导体、LED、光纤光缆、太阳能光伏等行业的用气成本,更好地满足了这些新兴产业的用气需求。

(3)行业专业社会化外包占比提高,地区联合趋势加强

传统上钢铁企业、化工企业的气体车间或气体厂主要事自用气体生产,满足自身工业气体的需要,市场销售量少。但随着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气体供应商供气模式逐渐引入,国内企业原有气体车间、气体厂等纷纷发展为独立气体公司,企业采用气体外包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外包气体供应商可以满足客户对气体种类、纯度和压力等不同需求,为其提供一站式气体解决方案。气体业务外包模式不仅减轻了用户资产和资金方面的负担,而且也降低了运营风险,专业化管理运营的优势更明显。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工业气体外包占比从2007 年的41% 提高到2016 年的50%以上。但相比于发达国家80%的外包比例,还有很大发展的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