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生产实用技术
“订单蚕业”在淮阴区的生产实践与应用

与民联心 : 就是要经常与广大蚕农多交流 、 多沟通 、 多接触 、 多关注他们的生产、 生活和想法 , 想蚕 农所想 , 急蚕农 所 急 , 为蚕 农排忧 解难 。 与 民联 利 : 就是让 利 于 民 , 多予 少取 。我们 不仅 付诸 实施 了许 多 惠农 措施 , 且在 蚕茧 收 购盈 利 而 时 , 利于 民 。如 2 0 年 春和早 秋 , 返 06 蚕农 每交 售 lg 茧 , 末返还 O8元 。 k蚕 秋 .
01 01%专用 喷雾 ) .%~ .5 喷施二者 的混 合液 。 124 药械补 贴 。为“ 单蚕业 ” 户按 每 5户配 备一 台容积 1. __ 订 蚕 2 L的背 负式手 动蚕桑 专用 喷雾器 。 5 13 行便 民措 施 , 民于忙 苦 . 解
131 蚕用物 资送货 上 门。区蚕桑 站蚕用 物资供 给 中心有 专人 负责蚕用 物 资调备 和发送 工作 。对养 ..
2 几点体 会
21 生产水 平显 著提升 . 在技 术人 员 的指导下 , 好地运 用 “ 较 省力 化 ” 优 质化 ” 和“ 培桑 养 蚕 系列技 术 , 开展 蚕 桑生 产 ; 能主 动承担蚕 桑生产 风险 , 积极应 对蚕 桑灾害 , 生产技 术 、 产水平 、 生 生产 能力显 著提 升 。 22 蚕茧 质量显 著提 高 . 蚕茧 质量 “ 大指标 ” 著优 化 : 三 显 鲜茧 上茧 率均 在 9 %以上 , 0 鲜茧 解 舒率 6 %以上 , 茧 毛折 30 0 春 0 左 右 , 茧毛折 30左 右 。上 茧率 、 秋 2 解舒率 均 比面上高 1%以上 , 5 毛折 低 5 ̄ 0k 。 0 10g
2 0 0户 , 订 桑 园总 面积 2 9 0亩 。涉 及 到 的乡镇 近 l , 南 陈集 、 0 签 8 0个 有 吴集 镇 、 沟镇 、 溜镇 、 渔 徐 古 寨、 丁集 、 棉花 等 。 12 实施 惠农政 策 , - 给予生产 补贴
蚕桑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9很多地区都已经进行蚕桑产业的应用,这一重要发展方向也展示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尤其是我国的云南凤庆县,属于这个地区的主导型产业,同时对于蚕桑养殖工作更多,相关产业工作人员更多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在蚕桑产业的发展中,蚕桑养殖工作作为重要发展内容,对于当地的桑树资源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有着巨大提升作用,从而也带动了我国丝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进步,因此,合理运用当地桑树资源,对于蚕桑技术进行提升,能够更好带动我国经济发展。
1 目前蚕桑产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1.1 缺乏充足的经费在蚕桑技术推广工作中,其中一个重要不足方向就是投入费用不足,这个问题的存在就直接导致很多高新技术引入不顺利,很多时候技术引入因为资金不足就需要停止使用,因此导致推广工作产生很大阻碍,同时很多时候需要引入一些新品种,但是资金不足,相关技术推广人员也就无法更多购买以及运用,导致蚕桑技术的推广工作无法正常运行。
1.2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健全蚕桑技术的推广工作属于服务事业,对于蚕桑技术进行科技服务体系的完善能够更快促进蚕桑技术对的发展,同时要整个农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独有农业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因此,如果能够拥有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就可以将技术能力最大提升和保证,但是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相关体系建设工作还不完善,因此推广工作中会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得不到约束,导致技术推广工作秩序混乱,工作效率也就无法提升。
1.3 缺乏蚕桑技术推广意识当前蚕桑养殖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阻碍方向就是推广意识还不强烈,因此,这就导致在蚕桑工作中,如果出现了动物疫病,因此错误意识的主导,病症得不到控制,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从另一方面来说,进行推广工作的人员对于这项工作态度也不够积极,从而对于蚕桑技术推广也就有很大影响。
1.4 农户的综合能力素养不高蚕桑技术的推广工作与整个产业是否有高技术水平有很大联系,是否技术能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农户对于蚕桑推广工作的认识与其有着很大联系,从当前情况来看,很多农户养殖过程中对于经济效益更为看重,对于自身技术的提升却有不足的认识,对于现代化技术不了解。
浅论如何加强蚕病有效防治促进养蚕增收

浅论如何加强蚕病有效防治促进养蚕增收摘要: 蚕病危害困扰着养蚕农户,也影响着蚕桑产业的发展。
有效地控制蚕病危害是蚕茧、蚕种优质高产,促进整个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益的一个重要措施,加强对蚕病的有效防治,是促养蚕增收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蚕病;发生原因;有效防治;增收前言近年来,蚕农均会遇到一个普遍现象,养蚕的前、中、后期,蚕的长势都很好,而在蚕上簇后就不吐丝。
看着白白胖胖的蚕,一季的辛苦又白付出了,给蚕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蚕病危害困扰着养蚕农户,有效的蚕病防治是蚕茧、蚕种优质高产,促进整个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1.加强蚕病防治的意义随着我国养蚕技术的不断进步,蚕农在蚕病防治方面也有重大提高。
但在一些新养殖蚕茧的地区,蚕农仍缺乏一定的养蚕技术与经验,蚕病危害会随之出现。
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等病害都会随时发生。
病毒病特别是血液型脓病呈流行趋势,真菌病和细菌病在个别地方危害也较为严重。
最近几年,农药、化工行业的发展,大棚蔬菜的兴起使环境变化更为复杂,加上农林生产,特别是林果、烤烟、蔬菜生产上大量使用农药治虫,导致蚕中毒的恶性事件日益增多,给养蚕带来极大危害。
总之,只有把蚕病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才能有效控制蚕病危害,达到有效蚕病防治,促进养蚕增收。
2.蚕病发生原因2.1不规范的消毒和用药部分蚕农在消毒防病工作中投入少,不消毒,少用药或不用药。
另外,伪劣蚕药的使用,大量引进所谓对脓病等病毒病有效的治疗药剂、治病又增丝的药剂等行为,将蚕病防治工作导向歧途,致使蚕病危害得不到有效控制,蚕农蒙受经济损失。
2.2病原污染养蚕过程中管理粗放,密饲不及时除沙、不提青不分批、不注意淘汰弱小蚕和病蚕等,增加蚕座内传染的机会;桑叶贮放在养蚕室内,增加了病原污染桑叶;不注意通风排湿,蚕在高温多湿的饲养环境中,造成蚕体虚弱,对疾病抵抗力和抗逆力下降;不及时定点处理好蚕沙和病蚕,乱抛病蚕,乱堆放蚕沙,有的甚至用来喂养家禽家畜,使各种病原进一步扩散,污染养蚕环境;采茧后,用过的簇也未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致使病原长期滞留在室内外养蚕环境中。
搞好蚕桑技术培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1 蚕 桑 技 术培 训 的必 要 性
蚕桑 技术 培 训是 集 茧丝 绸 行情 的信息 发 布 、 技 术资料 发放 等诸多 功 能 于一 身 , 好 蚕桑 生产 技 术 搞 培训是 目前 劳动力 转 移 现状 的迫 切要 求 , 是 技 术 也 更新 、 品种更新 及 省 力 化生 产 的 必然 要 求 。通 过 蚕 桑生产技 术培训 可 以大大 提高蚕 桑生 产实用 技术 推 广应用 的广度 、 度 与效 率 , 优质 茧 基 地 、 桑 区 深 对 蚕 域化及 高效蚕桑 建 设具 有 重 要 作用 , 提 高 蚕 桑生 是 产 经济效 益 的重 要 前 提 , 是蚕 桑 业 稳定 、 固 、 高 巩 提
优势 , 按照 资源循 环利用 和生 态链规 律 , 生产 与消 把 费 、 业与农 业 、 工 蚕桑 产 业 与其 它 产业 有 机 链 接 , 在
做大以生丝和蚕茧为主导产 品的传统蚕业 同时 , 积 极探 索蚕业 资源循 环利用 的物 质能量 转化 模式 和时
间利 用模式 , 实现 蚕业资 源 的多方位 开发 、 多途径 利 用、 多领域 发 展 。按 照 “ 叶 养 蚕 、 枝 种 菇 、 桑 桑 菌糠
电§也G 乜G乜G乜G
2 如皋市蚕 桑生产技术培训的举措
针对 现有 的蚕桑 从 业 人员 现状 、 现有 的培 训 机
制 以及 市 、 、 三级 技 术 服务 网络 现状 , 们 创 新 镇 村 我 工作举 措 , 保培训 工作 取得实 效 。 确
2 7 推进蚕 业资 源循环 利用 。 . 转变农 业增 长方式
能量转化模式经营 , 67 每 6 m 桑园产值可达630 0 余
元, 是传统蚕业效益的一倍以上。
21年 期 江 莩参业 0 第1 0
推行标准化生产 提高蚕桑效益

h m 以上乡镇 2个 ,3 m 以上基地 乡镇 5 .7 33 z h 个 6 h m 以上示 范村 2 个 ,3h 3 3 m 以上 大村 3 个 .. 6 03
h m 以上大户 20 户 , 7 0 培养养蚕能手 1o 名。 8o 三是 带动了龙头企业 的健 康发展 。蚕桑产业形成 了育
一
个 ,推广塑料养蚕大棚 16 座 ,省力化活动蚕 台 45 18 套 , 良蔟具 5 万片: 85 优 2 建设标准化小蚕共育室
10 。 5 座 通过项 目的实施 . 一是提高了蚕桑产业 的科 技水 平 , 壮大 了基地规模 , 桑园面积 由 20 00年 9 3 3 hz m 发展到 目前的 3 8 m ,养蚕 张数 由 1 90h . 4万张 增加到 2 1 . 万张,张产茧由 2 g 6 2k 提高到 3 . k , 4 g 5 蚕农 收入 由 58万元增加到 16 万元 。二是培养 0 40
上。三是集中连片建园, 了便于农 田管理操作 , 为 我
维普资讯
连续 5 年实施 了“ 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 目. 项
在项 目实施 中坚持引进与试验相结合 , 示范与推广
相结合 . 大力普及蚕桑实用技术 , 促进 了蚕 桑产业 快速发展。新栽旱地密植速生丰产桑园 2 6 m , 9 7h 2 改造提升低产桑园 7 3 m ,新建设施养蚕小 区 3 3 2 h 2
其节 问密 、 叶片大 、 叶肉厚 、 m条长产 叶量 高 , 与桐
民收入。20 年全县蚕农人 均增收 3 5 . 05 6 元 同时转 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1 万人 , . 2 有利于农村稳定 . 蚕桑 成为我县农村新 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 , 在我县旱坡 地栽植反坡梯 田桑 、 地埂桑 、 荒滩桑 、四边 ” “ 桑等生 态一生产型桑园 , 既可养蚕产茧 , 增加 收入 , 又可绿 化荒地 ,有效地阻挡暴雨冲刷坡地 。 形成了生态一 生产 良 性循环 。
柞蚕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与使用技术

452021.4柞蚕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与使用技术高 洋,季明刚*(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 凤城 118100)摘要:柞蚕保护用药及使用技术是柞蚕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本文对目前应用于柞蚕生产的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与使用技术进行系统整理,以期为柞蚕保护研究人员及广大蚕农提供参考,促进柞蚕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柞蚕;柞蚕保护;防控柞蚕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珍贵吐丝昆虫,我国一直是世界柞蚕生产第一大国,其柞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在柞蚕茧丰产稳产的因素中,柞蚕保护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我国柞蚕保护科技工作者创造了多项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柞蚕NPV病毒病、柞蚕饰腹寄蝇病、柞蚕寄生线虫病和柞蚕空胴病、柞蚕FV病毒病、柞蚕微粒子病、柞蚕绒茧蜂病、螽斯、步甲、蚂蚁、蜘蛛,食蚕鸟、柞园害鼠等柞蚕病虫敌害,从病原到病理,从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到发生规律,再到防控技术,都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简便有效的防治技术与高效低毒广谱防控药剂广泛应用于全国的柞蚕生产,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柞蚕幼虫放养于野外,其幼虫期和蛹的前期,都是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度过的,自然要受到微生物的侵染,肉食性昆虫、鸟类、兽类等动物的危害,以及高温、低温、大风、暴雨、干旱和霜冻等的影响。
这些因素有的能导致柞蚕发病而死亡,有的则直接使柞蚕遭受损害。
因此,它们都能够不同程度的影响柞蚕的生长和发育,影响柞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给柞蚕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柞蚕主要病虫害包括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柞蚕空胴病、柞蚕微粒子病、柞蚕吐白水软化病、柞蚕白僵病、柞蚕饰腹寄蝇病、柞蚕线虫病、柞蚕绒茧蜂病、中毒症、生理性病害、虫害、鸟害、兽害等。
柞蚕本身防御各种病虫敌害的能力非常弱,因此,有效的柞蚕保护技术是夺得蚕茧丰收的关键一环。
对目前应用于柞蚕生产的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与使用技术加以系统整理,以期为柞蚕科研、教学、推广人员及广大蚕民提供帮助与指导,促进柞蚕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亭湖区蚕桑技术培训的经验和方法

准 备好 桌 椅 、 音 设 备 、 水 、 物 教 具 等 , 知 到 扩 茶 实 通 户 , 足人 员参 训 ; 打 区站 组 织 高 级农 艺 师 认 真 备 课 ,
充分准备好培训教案 , 讲行情 、 风险, 避 增强发展信 心, 讲技术 、 学技能 , 提高蚕农培桑养蚕科 学水平。
区已推 广 自控温 湿 机 4 0多 台 , 蚕 电器 化 育 蚕 达 0 小
每年春 蚕 、 蚕 蚕期 前 到重点 蚕 区进行 培训 , 秋 培
训 前 由 区林 蚕 站 发 培训 通 知 ( 面 、 书 电话 ) 镇 农 业 ,
中心 、 蚕桑 重点 村 明 确 专 人 负责 , 日程 安 排 要 求 , 按 精 心组 织 , 提前 做好 培训 场 所 和 相 关 准 备工 作 的落
县 区 ( ) 蚕 桑 技 术 培 训 的 主 办方 是 蚕 桑 业 市 级
务 部 门 , 织方是 镇 、 等 组织 部 门 , 训 方 是 蚕 桑 组 村 参
技 术 干部 和 蚕农 , 只有 三 方 共 同努 力 , 能 搞 好 培 才 训, 三方 缺 一不 可 。
2 3 目标 明确 .
取 培训 班放光 盘 、 实物 操作 示 范 的方法 , 使蚕 农开 阔
眼界 , 受新 事 物 , 接 了解 自控 温 湿 机 的好 处 和优 点 ,
掌握 使用 方法 , 决生 产实 际 问题 和矛盾 , 到小 蚕 解 做
规模 规范 共育 , 过几 年 的技术 培训 和示 范推 广 , 经 全
江 莩争业 21 年 期 01 第3
亭 湖 区蚕 桑技 术培 训 的经 验 和 方 法
胥 忠坤
( 城市亭湖 区林蚕站 盐 24 0 ) 2 0 2
家蚕原种生产提高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家蚕原种生产提高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的技术措施朱庆生;章建华;章雯【摘要】为了提高家蚕原种的品质和生产效益,以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为考核指标,建立了从桑园管理直至蚕种保护的一系列技术措施.该项技术措施的要点:通过加强桑园肥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早摘芯和喷施KH2PO4叶面肥等,生产适熟优质桑叶,并在桑叶的采摘、运输和贮藏中保证原蚕饲养用桑的新鲜与清洁;加强原蚕的饲养管理,从选卵、选蚕、选茧、选蛹和选蛾着手保持原蚕的优良种性,重视蔟中、种茧保护,控制交配时间和产卵时间,设置原蚕饲养至蚕种保护各阶段的最适温湿度及光照条件等.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生产的原种良卵率达到97.57%~98.07%,实用孵化率达到95.72%~97.78%.【期刊名称】《中国蚕业》【年(卷),期】2015(036)004【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原种生产;良卵率;实用孵化率;桑叶品质;原蚕饲养;技术措施【作者】朱庆生;章建华;章雯【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滨海新区农村工作局,江苏海安226634;江苏省海安县蚕种场,江苏海安226634;江苏省南通市新丝路蚕业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1.21.1 生产优质桑叶1.1.1 加强桑园土壤的肥培管理根据对桑园土壤肥力的检验结果,确定肥料配比。
桑园全年施肥3次,即3月20日施春肥,7月25日施夏肥,12月30日施冬肥;多施有机肥,找出桑叶产量的限制因子,有针对性地合理施肥,每公顷桑园每年施羊粪4 500 kg、氮肥3 000 kg、磷肥1 500 kg、钾肥1 500 kg、45%的蚕桑专用复合肥(N:15%,P:15%,K:15%)3 000 kg;其中,春肥施尿素1 275 kg、磷肥650 kg、钾肥650 kg、45%的蚕桑专用复合肥1 500 kg,夏肥施尿素1 275 kg、磷肥650 kg、钾肥650 kg、45%的蚕桑专用复合肥1 500 kg,冬肥施羊粪4 500 kg,并在桑园种植绿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蚕桑生产实用技术 第一节 桑苗培育 桑苗培育分有性繁殖(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嫁接、扦插、压条)两类。本节重点就无性繁殖中的广秧接育苗方法做简单介绍。 一、育苗地块选择 育苗地块应选择阳光充足近水源土质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而且通风良好易于管理的地方为苗圃地。用于当年育苗的苗圃地应在育苗前进行深翻整地,施足腐熟肥或厩肥,每亩1000—1500公斤,整地结束后按畦宽1.3米,高20厘米做成苗床,以备育苗。 二、广秧接育苗法 春季树液流动,桑树皮层能捏开时为嫁接适期,其方法是选择一年生优良桑树枝条为接穗,将接穗2个芽剪成一段,上端刀口在桑芽以上1厘米处剪成平面,下端剪成45度左右的斜面,使下端剪口的尖端与上端的芽在同一直线上。选取小实生桑苗为接根,在接根根茎交界处斜削一刀,使斜面成马耳形,并在背面稍削去一些皮层。然后把接穗削面尖端的皮层捏开,使皮层与木质分离之后把接根削面对着接穗皮层方向插入,直至接根削面大部分插入插紧为止。嫁接好按常规排苗法排在预先整理好的苗床上,排苗时顶芽要微露地面,防止接根松动或脱落。嫁接后10—15天即可成活,待苗高10厘米时用锄松土除草并施一次肥,亩施入人粪尿150—250公斤(加水1000—1500公斤稀释)。苗高30厘米左右时追施第二次肥,每次每亩施入人粪尿10—15担;及时除砧芽浇水。嫁接后有部分砧芽从接根上长出,这时要摘掉。干旱时在早晚浇水;摘蕊和用叶。摘蕊可抑制生长,起到抑强扶弱作用,促使苗 2
木整齐均匀,宜在八月中旬进行,摘下的苗叶可养秋蚕。 第二节 建立桑园及管理 桑树是叶用植物,一经栽植受益多年,为此要结合各地资源,做好统筹安排,宜地坎栽植则地坎栽植,宜整片建园则整片速生栽培。 一、桑园规划 一要因地制宜综合安排。二要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三要在制订长远发展目标的基础下确定栽植株数。四要综合安排蚕桑生产的配套发展。五要确定树型养成形式。 二、整地和栽植 深翻土地。对确定的栽桑地块要在栽桑前进行深翻,保持土层疏松,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一般深翻60厘米左右,施足底肥,结合深翻土地,每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整地开沟,整片丰产桑园建设,经过土地深翻后还要平整,在此基础上按照栽植密度开沟或挖穴,开沟深50厘米,把表土层放一侧,底土层土壤放另一侧,再在挖好的沟内施上土肥,施好后先填表土盖住肥料待栽桑。我县栽桑季节一般是桑树进入休眠期的11月中旬到来年3月上旬。栽植时把桑苗直立在穴(坑)内,保持苗与苗在一条直线上,放展苗根,扶正苗木,边填土边踩实。栽植深度以根茎交界上7—8厘米为宜。栽植结束后,按树型养成方式定干,定干时在芽叶上部1厘米处剪成斜面,其方向与芽子方向相反。 三、树型养成 整片桑园以低干桑养成。其方法是:在桑苗栽植后离地20厘米处剪掉,发芽后留3个健壮芽生长,当年养成3根枝条。第二年春季桑芽萌发前,在3根枝条上离地面35—50厘米处剪掉,每枝条上留健壮芽2个,养成6根条。 3
第三年春季桑树发芽前将6根枝条离地面70厘米处剪掉,发芽后每枝条上留2个芽生长,当年树上养成12根枝条,以后每年都要在枝条基部的同一部位剪伐。地坎和零星四边桑及粮桑间作桑应以中干养成树型。具体方法是:在桑苗栽植后离地面40厘米处剪掉,发芽后留3个芽生长,当年养成3根条。第二年春发芽前,在3根条上离地面80厘米处剪掉,每枝条上留2个健壮芽,养成6根条。第三年春发芽前将6根条离地面110厘米处剪掉,发芽后每枝条上留2个芽,每根桑上养成12根条。第四年春蚕大蚕期在离地130厘米处进行夏伐剪条,树型已养成。 四、桑园管理 施肥:每亩施肥3次,春夏两次每亩施速效肥100公斤;冬季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此外,对桑园喷施“叶面宝”,进行根外追肥,也是促进当年桑叶增产的有效措施。其方法是:春季在四月中旬,每支“叶面宝”兑清水112—120公斤,可喷施一亩桑,选晴天下午进行,均匀喷洒叶面叶背,以不滴水为度;7—10天后进行第二次喷施,一般可增产桑叶15—25%。结合追施肥工作开展防虫、除草、培土、促使桑健康生长。 五、老劣低产桑树改造 造成桑园低产原因除采伐过量、肥培管理差等主要因素外,还与栽植密度稀、单株有效桑条少、树势衰退有极大关系,因此,通过低产改造,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叶量。这里就几种改造方法加以概述: 1、补植加密。对于坡地桑园,土层较厚,肥力较好的低产园,每亩补植到600—800株,对平地桑园每亩可补植到1000—1200株,养成树型后每株留条10—12个枝条,每亩总有效条长达到9000—10000米,年产桑叶1200—1500公斤。 4
2、增拳增条。对于单株树型零乱,枝条稀少的桑树,可采有提高夏伐部位培养新拳。方法是:夏伐时选择粗壮而分部均匀的枝条,提高15厘米剪伐,以后每年在同一个部位剪成,即能养成新拳,达到增条增叶的效果。 第三节 养 蚕 一、蚕室标准和旧蚕室改造 蚕室是养蚕生产上关键设施之一,质量标准好坏关系养蚕成改,因此,要合理建造或改造。其规格蚕室基本要求是:容易调节和保持室内温湿度,能够通风换气,便于消毒。具体要求是:蚕室四周干燥开阔,通过透气良好,远离畜禽舍,在烟草生产区建蚕室还要远离烤烟灶,蚕室大小为进深7—8米,宽4—5米,高2.8—3.5米。 二、养蚕前的物资准备 养蚕前的物资准备除桑叶基础和劳动力外,重点是养蚕室内养蚕物料的配备。现就养一张蚕的标准所需物料介绍如下: 蚕室一间,小蚕温育箱一台,省略化蚕具一套;也可用老式蚕箔或蚕床30—40个(每个约1.1平方米),蚕架4个,塑料薄膜12—16块(每块约1.1平方米),小蚕网12个,大蚕网60个,另配干湿温度计1支,加温用具一套,塑料折蔟50—70片或方格蔟150—180片。一定数量的蚕药、石灰粉、干糠。 三、蚕前消毒防病规程 养蚕前消毒是为了杀灭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的病原体,控制和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此项工作应在养蚕领种前期10天完成。其方法是: 1、扫。把蚕具搬出蚕室,清扫蚕室的周围环境。 2、洗。清洗养蚕所用蚕具,洗净蚕室。 3、刮。蚕室和周围环境地泥土地面刮去一厘米表土,垫上新鲜干净土。 5
4、刷。用20%的石灰浆粉刷蚕室墙壁。 5、泡晒。蚕具要有水浸泡后晒干。 6、消。用不同消毒药品对蚕室及用具进行喷雾和浸渍消毒。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消毒药品及消毒方法有: 漂白粉液消毒。蚕室蚕具消毒常用浓度为1%。即将市售原装含有效氯25%的漂白料0.5公斤,加水12公斤,充分拌匀稀释后加盖静置2—3小时,取上面的澄清液,用养蚕专用喷雾器对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后保持室内半小时潮湿状态,一般一间蚕室和蚕具需消毒液30公斤。 甲醛消毒。用1瓶0.5公斤装的液体甲醛加水8.5公斤,再加新鲜石灰粉100克,搅匀喷洒蚕室蚕具,密闭1天后,开门窗透气,每间蚕室及蚕具用消毒液17公斤。 402抗菌剂。每100克402抗菌剂加水75公斤,稀释后喷洒蚕室或浸泡蚕具。 消特灵(II型)或强氯安。把主剂、辅剂一套同时倒入盆中,用少量水将其搅拌成糊状,再加25公斤水搅拌澄清,取澄清液放入养蚕专用喷雾器喷洒蚕室蚕具,并保持室内半小时潮湿状态。强氯安主、辅剂一套加水35—50公斤喷散蚕食叶面可增强抗病能力。 四、养蚕技术 1、补催青。经过催青的蚕种领回后到收蚁还有1—2天时间,应进行补催青处理。领种前将室内温度保持21℃并补湿,蚕种领回后立即将蚕卵平铺在蚕箔内的干净无毒纸上,张种摊开面积不少于30厘米见方,卵面上覆盖小蚕网,在上面再盖一个喷湿的蚕箔,最后用黑色湿布盖在箔上,进行黑暗保护,同时把室温调节到25℃,干湿差1℃,直至出蚁。严禁偷懒,放在锅中 6
加热保温,无法控湿而炕死蚕种。 2、收蚁。把已经出来的蚁蚕收集一起进行给桑饲养这一过程称为收蚁,收蚁工作时间短,技术要求严格,因此在收蚁前要将蚕筷、鹅毛、收蚁纸、切桑刀准备好备用。收蚁时间春季一般在上午9—10时,夏秋蚕力争在上午9时前收蚁完毕,生产上常用的收蚁方法有网收法和棉纸吸引法。 网收法:在已孵化的蚕种上再加一个小蚕网,然后撒上细条形收蚁用蚕叶,20分钟后揭去小蚕网放入别一只铺有白纸的蚕箔中定座给桑,下次给桑前用小蚕防病一号或新鲜石灰粉的其中一种进行蚕体消毒。 棉纸吸引法:收蚁时将棉纸覆盖在已出蚁的蚕卵上,再在纸上均匀地撒一层切碎的桑叶,经20分钟后,蚁蚕爬到纸上后,可将纸揭起来倒掉桑叶,翻过来平放蚕箔内给桑。对一次没出完的蚕卵,继续盖黑布加温补湿,第二天再收蚁。收蚁后一天内,要注意给桑叶不能偏老,也不能给的过厚。收蚁时用叶要求黄中带绿稍缩皱的第2—3位嫩叶。 3、给桑。为了给桑均匀,小蚕的1—2龄必须切成方块叶,大小为蚕体长的1倍半,3龄粗切,4—5龄给片叶(春蚕大蚕期可条桑食)。给桑回数小蚕期每天3—4次,厚度为1.5—2层桑叶厚。大蚕期每天4—5次,每次给桑厚度为3—4层桑叶厚。给桑过程中要操作轻快、均匀。 4、及时均蚕扩座。小蚕由于生长快,故要经常扩大蚕座面积(蚕在蚕箔内的面积),保证每条蚕都能正常食桑和活动。方法是用蚕网。即在一个蚕箔内放蚕网,撒一次桑叶后,当蚕上到网上,用手提网放到另一个蚕箔内饲养。 5、除沙。就是把蚕箔内的剩余残叶和蚕粪清理出去。一般1—3龄蚕,每龄各除沙一次,4—5龄蚕每日除一次沙,要求不伤蚕体,发现病蚕不能乱丢,除沙后立即打扫蚕室地面,蚕沙要远离蚕室进行发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