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及疫情上报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防治及疫情上报流程

注:春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时节,为了预防以保证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学校政教处和医务室特整理了相关知识及疫情上报流程图如下:

一.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1. 病因

结核菌属于分支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对外抵抗力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晒下2小时,5-12%来苏水接触2-12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能被杀死。而最简单的杀菌方法是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

2. 感染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传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结核病虽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研究证明,在结核病人中,经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这类病人,医学上称为排菌病人,即为结核病的传染源。

3. 病理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炎症反应,细菌与人体抵抗力之间的较量互有消长,病变过程复杂,但其基本病变主要有渗出、增生、变质。

4. 临床表现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渐,病程经过较长,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数病人病灶轻微,常无明显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始被发现,有些病人因突然咯血表现发现,但在病程中常可追溯到轻微的毒性症状。

1)全身症状:

全身毒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等。当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女性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2)、呼吸系统:

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结核,呼吸功能减慢,出现呼吸困难。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病,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有的被认为是“感冒”“气管炎”等,因此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有咳血或血痰者应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免费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5. 防护与治疗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结核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使病灶全部灭菌、痊愈。传统的休息和营养起着辅助作用。目前我国对肺结核病人有优惠政策,可以到当地结防机构进行免费检查和治疗。

1) 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病人如随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播而传染。2)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上,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3)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

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

4)饮食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

5)对肺结核应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应有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

6)结核病的传染通常是发生在发现和诊断前,也就是在没有被发现时传染性最大。发现后并及时得到合理的化学治疗,结核病传染性很快减弱和消失。所以,在家庭或同事中发现结核病后,与其接触密切的人应到结核病防治所检查,若未发现任何异常就不要担心了。因为化疗后数天内,患者痰中结核菌会急剧减少,即使痰中仍有少数结核菌存在,其活力也明显减弱,结核病人咳嗽症状也减少或消失,与这些结核病人仅有一般接触是不会受到传染的。因此,对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必须给予有效的化疗,这是结核病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学:由脑膜炎球菌引起,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体外生活力及抵抗力很弱,对干燥、热寒和常用消毒剂敏感,温度低于30和50均易死亡。

2.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病人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传染期一般不超过病后10天,因此,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远不如带菌者重要。

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细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

3)发病分布: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群免疫力下降,新感染者增加,使流脑呈周期性流行。

3.临床表现:主要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淤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有些患者早期症状类似感冒,容易误诊,应加强区分。

4.预防及控制

1)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病就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不与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3)提高人体免疫力:接种流脑疫苗,对密切接触者服用药物预防。

三红眼病

红眼病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由一种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为较重。春秋天是“红眼病”流行的季节。

1.红眼病的传播途径

医学上称红眼病为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红眼病患者的眼睛分泌物里带有大量的细菌或病毒,患者用过的毛

巾、脸盆、洗脸水和手帕,以及他们的手指上都可能沾染大量的病菌。所以凡是红眼病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诸如枕头、棉被、衣服、门把手、电话、遥控器等都带有病菌。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最终造成红眼病的流行。虽然红眼病的传染性很强,但看一眼红眼病病人就会感染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一个人得了红眼病,1—2天之内全家可相继发病,以后再传播到社会。红眼病潜伏期很短,接触后2—3小时即可发病,1—2天后达到高峰。

2.红眼病的症状与危害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后1—2天内开始发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眼睛发红,患眼有异物刺痛感,感到眼睛发烫、烧灼、畏光,且有磨痛,像进了沙子一般。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睛怕光、流泪,分泌物多,结膜充血水肿,结膜下出血可为点状或片状,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也可有全身不适,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等。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但不及时治疗,有的则转成慢性结膜炎。一但影响到角膜时,症状会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3. 红眼病的治疗

1)初起时,眼睑及结膜肿胀,可用冷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当一眼患红眼,另一眼尚未感染时,应防止健眼亦受传染,在冲洗或滴眼药时,应将头偏向患侧,睡觉时头也应偏向患侧,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

2)分泌物增多时,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眼睛3~4次,将眼内分泌物清洗干净。

3)眼部可滴0.25%氯霉素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每2小时一次,临睡前涂用消炎眼膏。滴药时,病人稍向后仰头,眼睛向头顶方向看,此时把病人的下眼皮轻轻拉开,形成一个小囊,即可将眼药滴入囊内。再轻轻闭眼1~2分钟,并转动眼球,再用干净药棉或手帕擦净眼周围的药水。滴药时,滴管口不要离眼太远或太近,大约在2~3厘米高处最好。不能把药水滴在角膜上(黑眼珠),尤其角膜溃疡时,更不能把药水滴在角膜上,以减少刺激。

红眼病症状在2~3天内达高峰,一周左右可自愈,一般无后遗症。当眼部分泌物及充血消失后,表示病人已经康复。

应注意:患红眼病时切忌包盖眼,因为包盖眼后,眼睛里的温度增高,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分泌物不易排出,反而使炎症加重。

4)红眼病治疗期间,应隔离治疗,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