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病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10-22T09:54:19.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廖启伟

[导读] 总结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廖启伟 (东莞市大朗医院神经外科 523770)

【摘要】目的总结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相应的体征和指标做统计与分析。结果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占总患病人数的88.7%和11.3%;87.3%的脑出血发生在大脑半球,其中基底节出血占41.8%;该病病死率为8.1%;50-70岁之间患者共42例,占67.7%;22.5%、8.1%和8.1%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史;59.6%的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而8.1%的患者死亡。83.9%的患者在入院后表现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分别有59.7%、45.2%和38.7%的患者在入院后检查发现有高血压、心率失常或高尿酸血症。结论对于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常为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出血最常见。高龄、高血压病史是该病可能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常有意识障碍、心率失常和高尿酸血症。

【关键词】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病例分析

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在基础病变的基础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而发生急性、自发性的非外伤引起的出血,可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其发病急骤,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是高血压病死亡的主要原因[2]。本文主要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可能的高危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均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在住院3d内通过CT确诊为脑出血患者,其中,有37例为男性患者,有25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8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3岁,患者在住院两个星期后,病情稳定,无恶化现象。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依据自身病情采取内科治疗或开颅手术治疗。内科治疗以调整血压,降低颅内压,补充水及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和防治并发症为主。外科治疗在头颅CT片指引下,选择出血量最大部位为穿刺点,头皮局麻、颅钻钻孔后,使用血肿穿刺针刺入血肿内,用注射器缓慢抽吸。如有因凝血情况而一次无法抽吸完全的患者,可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使血块溶解后6小时再行抽吸,直到将血肿基本排空为止[3]。

1.3 分析指标

记录患者出血部位,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之前的疾病史,分析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疾病的特点,及可能的病因。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第二天采集静脉血3-5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酶比色法检测血中尿酸含量。血尿酸含量 > 420μmol/L则诊断患者合并有高尿酸血症。

2 结果

2.1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状况

62例出血性脑血管患者主要病变在基底节23例,大脑叶17例,丘脑8例,蛛网膜下腔7例,小脑5例,脑干2例,分别占总患病人数的37.1%、27.4%、12.9%、11.3%、8.1%和3.2%。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脑出血病例占88.7%,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1.3%。在脑出血病例中,87.3%发生于大脑半球,12.7%位于小脑与脑干;处于脑出血急性期者34例,恢复期28例。治疗中发生死亡患者5例,病死率为8.1%。 50岁以下患者8例,50-60岁患者17例,60岁以上患者25例,70岁以上患者12例,分别占12.9%,27.4%,40.3%和19.4%;50-70岁患者占67.7%,这见该病长发于50-70岁的人群中。

患者既往病史中有高血压者14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5例,分别占22.5%、8.1%和8.1%。而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各种并发症有37例,占59.6%.其中呼吸障碍2例(均死亡),心率失常27例(早搏13例,心动过缓9例,阵发性房速2例,室速、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各1例,分别占21.0%,14.5%,3.2%和1.6%,其中有3例死亡)及感染性疾病8例,占12.9%。

患者在入院时神志清楚者仅10例,占16.1%,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发生,其中浅昏迷15例,深昏迷19例,意识模糊18例,分别占总患病人数的24.2%,30.6%和29.0%;患者经检查发现高血压37例,占59.7%,合并脑疝者7例,占11.3%;经生化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尿酸水平普遍较高,更有24例患者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占总患病人数的38.7%。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居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大幅上升趋势[4]。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构成了较大的威胁,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本病的死亡率,改善疾病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为脑出血,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比例相对较小。脑出血中大脑半球部位发生出血的比例较大,而小脑及脑干出血比例较小。这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位置的一些特征。所有患者总急性期入院者占54.8%,而处于恢复期入院的患者达45.2%,而病死率高达8.1%,这说明该病发生急骤,常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所以很容易延误就诊的时间,同时也说明该病病死率极高,如不及时诊断并给与对症治疗则易发生死亡等严重后果。50-70岁之间的患者有42例,占总人数的67.7%,再考虑到70岁以上的人口占整个人群的比重不高,所以我们认为50岁以上的患者是本病的高发人群。

发生意识障碍的患者并不在少数,所以意识障碍是本并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发生意识障碍的原因可能是脑部出血导致脑组织的相对供血量减少,也有可能是因为脑部出血后形成的血块挤压脑组织。然而意识障碍的发生优惠引发其他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59.6%的并发症发生率中,心率失常发生率占43.5%,说明心率失常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呼吸障碍并非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但是本研究中发生呼吸障碍并发症的患者均治疗失败,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一旦有患者发生意识障碍且合并有呼吸障碍,应及时合理治疗,切不可麻痹大意。

在患者的既往病史调查中有14人患有高血压,而在入院后的体检中发现有37例有高血压,这在一方面说明高血压是出血病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同时也说明有很多患者并未意识到其患有高血压病的情况。这对今后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的健康教育是一个提醒:50岁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