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电极材料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容量和循环寿命,最主要的 是开发新的高比容量,高比功率的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炭电极材料,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复合电极材 料。
碳电极材料
目前已经开发用在双电层电容器上的碳材料有:活性炭 粉末、活性碳纤维、碳纳米管、膨胀性石墨、碳气凝胶、 炭黑和石墨烯等。 炭材料的性质中最为关键的几个影响因素为炭材料的表 面积和粒径分布,炭材料的电学稳定性,炭材料的导电 率。
在沿海岛屿、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等地方, 风能和太阳能可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 途径。然而,这些能源还不能稳定地供给。将超级电 容器与风力发电装置或太阳能电池组成混合电源,超 级电容器在白天阳光充足或风力强劲的条件下吸收能 量以电能的形式存储起来,在夜晚或风力较弱时放电, 可解决上述问题。
超级电容器还可用作汽车的主电源。
(4)工业领域
超级电容器在工业不间断电源(UPs)、安全预防 设备以及仪器仪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5)消费电子领域
使用超级电容器做为储能元件的手电筒,充电只 需90秒,循环寿命可达50万次,可使用约135年。电 子玩具常要求瞬时大电流,而电池无法提供,使用超 级电容器作为电源不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降 低使用成本、减轻质量。一种自动的切管工具用于替 代一种己经有十年历史的旧式手持切管设备。考虑实 际应用,要求能提供瞬间高功率及长寿命,并且要求 快速充电,一次充电能满足100次的切割工作,超级 电容器与电池混联后能使产品满足应用的需求。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等国研究超级 电容器起步较早,技术相对比较成熟。

新能源材料-超级电容器

新能源材料-超级电容器
第八章 超级电容器
8.1 超级电容器概述 8.2 碳材料系列 8.3 金属氧化物材料 8.4 导电聚合物材料 8.5 复合材料 8.6 其他材料
功能材料研究所
1
8.1 超级电容器概述
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s)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发展起来的通过极化电解质来储能的一种电化学元件。它不 同于传统的化学电源,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 具有特殊性能的电源,主要依靠双电层和氧化还原假电容电 荷储存电能。但在其储能的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储 能过程是可逆的,也正因为此超级电容器可以反复充放电数 十万次。
(a) 碳气凝胶 (b) 花朵上的碳气凝胶
功能材料研究所
19
8.2 碳材料系列
碳气凝胶的制备: 1)形成有机凝胶:有机凝胶的形成可得到具有三维空 间网络状的结构凝胶; 2)超临界干燥:超临界干燥可以维持凝胶的织构而把 孔隙内的溶剂脱除; 3)碳化:碳化使得凝胶织构强化,增加了机械性能, 并保持有机凝胶织构。 只有热固性有机气凝胶才能制备碳气凝胶,否则碳化将破坏 凝胶结构。碳气凝胶的原料一般采用间苯二酚和甲醛,二者 在碱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间苯二酚甲醛 RF(resorcinol formaldehyde)凝胶。用超临界干燥法把孔隙 内的溶剂脱除形成RF气凝胶,RF气凝胶在惰性气体下碳化 得到保持其网络结构的碳气凝胶。
功能材料研究所
8.1 超级电容器概述
双电层原理示意图
功能材料研究所
6
双电层电容器充电状态电位分布曲线
Profile of the potential across electrochemical double 功能材料研究所 layer capacitor in the charged condition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
4
石墨烯/聚苯胺材料的应用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MFC应用
石墨烯是一种六角形呈蜂窝晶格的单层片状结构的二维 新材料,具有导电能力强、比表面积大、突出的电学、力 学、热力学性能等优点。这使其成为最具潜力的高科技应 用材料,但石墨烯易发生团聚,分散性差,会影响其导电 性能。
将 GR 填充到 PANI 上制成复合材料,PANI 以 π-π键形式均匀分散在 GR 上,这种协同作用可避免 两种材料各自的不足,可较大程度地提高复合材料 的电化学性能。
[5]汪建德、彭同江、鲜海洋等.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 90-98
[6]何海波、王许云、白立俊等.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阳极的制备及在MFC中应 用[J]. 化工学报. 2014,65(6). 2186-2192
4
4
石墨烯/聚苯胺材料的应用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MFC应用 MFC 阳极具有负载微生物、传递电子、底物氧
化等作用,是影响 MFC 产电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之一。选择有潜力的阳极材料以及对其进行改性, 对 MFC 产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导电的聚苯胺是一种典型的π电子共轭结构的高 分子聚合物,但PANI 在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体积变化 较大,导致其化学稳定性较差。
MFC
与金属相比,石墨烯/聚苯胺复 合材料作为电磁屏蔽材料具有 低密度、不易腐蚀、易加工等 优点
石墨烯/聚苯胺材料的应用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中的应用
聚苯胺(PANI)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 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逆性好、比容量 高、能进行快速的掺杂与去掺杂过程等一系列优点。 但由于在长时间的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其结构易出现 溶胀和收缩行为, 导致其循环稳定性较差, 限制了它 的进一步应用, 与碳基材料复合是缓解此缺陷的最佳 途径之一。而作为新型碳材料的石墨烯有着良好的 结构稳定性、强导电性和大比表面积, 被认为是用来 克服PANI结构不稳定性的最佳碳材料之一。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开发出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开发出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开发出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化工》
【年(卷),期】2016(47)1
【摘要】随着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社会对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近零碳排放区推广非常期待,这对分布式储能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新能源电动汽车、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制动能量回收等领域也迫切需求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兼顾的电化学储能器件。

锂离子电容器是一种兼具双电层超级电容器高功率特性与较高能量密度特点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把高能量密度(大于20 Wh/kg)动力型电容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总页数】1页(P54-5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科院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研究获突破 [J],
2.中科院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通过鉴定 [J],
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J],
4.青岛能源所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成功用于电动自行车 [J],
5.中科院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通过鉴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1.1.1 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生产成本低、性质稳定、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
积大、绿色环保等优势,这使它成为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超
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活性炭主要是以果壳、秸秆、木材、煤、沥青、石油焦、树脂等
有机原料为前驱体,经过碳化和活化等特殊处理得到的产物。
活性炭的原料可归为三类:生物质、矿物质及高分子聚合物。
93.76% [7] 。
1.1.2 模板碳
模板碳可以通过模板法制备。 模板法根据模板不同可以
分为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 硬模板法是以具有多孔结构的硬
质材料为模板,将碳前驱体填充至模板内,经炭化后去除模板
获得多孔碳结构。 软模板法是利用表面活性剂为软模板剂,通
过改变模板剂和碳前驱体的反应比例及温度等工艺条件制备
墨烯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文章。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
导率、热导率及较高的理论比表面积( 2630 m2 / g) 和良好的化
学稳定性,它符合超级电容器对电极材料的要求,是一种理想
的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然而,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和比容量
值都远远小于其理论值。 如何优化制备方法,充分有效地利用
石墨烯的高比表面积,提高石墨烯材料的本征电化学性能,具
future was prospected.
Key words:supercapacitor;electrode material;research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消耗
量日益增大,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这给人类带
来了新的挑战。 开发新能源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的化
针对不同尺寸的电解液离子,碳电极材料的最佳孔径也不
同,如果碳材料的孔径过小,将导致电解液离子无法进入,当碳

石墨烯电池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石墨烯电池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石墨烯电池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材料,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度机械强度等优良性质,是目前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石墨烯材料在能量存储领域也有广泛的研究应用,其中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主要探讨石墨烯电池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一、石墨烯电池材料的制备由于石墨烯的单层结构和极高的比表面积,使得其作为电极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制备石墨烯材料有多种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法、机械剥离法、溶液剥离法等。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材料在电极材料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化学气相沉积法主要是在惰性气体中将石墨烯材料进行热解或化学反应,然后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送入到基板表面得到石墨烯。

与其它方法相比,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备单晶质量高、具有工业化生产条件、可以控制多层石墨烯等收益。

在石墨烯材料的电池应用中,电化学沉积法也是石墨烯电池材料制备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石墨烯电池材料的性能研究石墨烯电池材料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并有望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负极材料和传统电容器中的活性炭等材料。

石墨烯电池材料的优良性质赋予了其在储能方面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目前,石墨烯电池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锂硫电池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石墨烯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石墨烯电池材料的研究工作中,除了制备工艺,石墨烯材料在电池性能中的变化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般来说,石墨烯材料的性能表现与其表面形态和结构密切相关,如石墨烯电池材料的比表面积影响其电容性能与能量密度,孔隙大小、密度等因素将影响这些材料的电荷传输和储存性能。

不仅如此,超级电容器中的石墨烯电池材料的电容性能也受到电解液的影响,这包括电解液的缓冲能力、离子浓度以及容积效应等。

三、未来展望石墨烯电池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方面的研究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对其导电性、比表面积和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石墨烯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和良好的柔韧性 (修复的)

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和良好的柔韧性 (修复的)

石墨烯(人类目前最强的功能材料)是目前已知的最薄最轻的一种材料,单层的石墨烯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3.4Å)。

导电性极强: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电子在其中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

超高强度:石墨(由石墨烯一层一层摞起来的)是矿物质中最软的,但被分离成一个碳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后,性能则发生突变,其硬度金刚石还高,却又拥有很好的韧性,且可以弯曲。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布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曾这样比喻其强度:利用单层石墨烯制作的吊床可以承载一直4Kg的兔子。

这样可以估算,如果将多层石墨烯叠放在一起,使其厚度与食物保鲜膜相同的话,便可以承载一辆2吨重的汽车。

超大比表面积:由于石墨烯的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即3.4Å ,所以石墨烯拥有超大的比表面积,理想的单层石墨烯的比表面积能够达到 2630 m2/g,而普通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 1500 m2/g,超大的比表面积使得石墨烯成为潜力巨大的储能材料。

1.石墨烯基处理器运行速度将达 1000GHz 多晶硅目前已经成为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原料,被大量应用于集成电路。

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提升,目前硅基芯片的运行速度已经达到了 GHz的级别。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计算机运行速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的硅基集成电路的发展受到了本身材料的限制,在室温下硅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达到4-5GHz 后就很难在继续提高。

石墨烯拥有比硅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即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速度快慢的量度),是一种性能非常优异的半导体材料,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行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1/300,要比在其他介质中的运行速度高很多,而且只会产生很少的热量。

使用石墨烯作为基质生产出的处理器能够达到 1THz(即1000GHz)。

石墨烯未来很可能成为硅的替代者,成为半导体产业新的基础材料。

代替硅生产超级计算机。

2. 石墨烯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当前用途最广泛、前景最广阔的电池能源,其结构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

石墨烯-最终版PPT课件

石墨烯-最终版PPT课件

.
15
氧化石墨还原法——低质高产
石墨 氧化
氧化石 墨
超声剥离
氧化石 墨片
还原
.
石墨烯
16
特点
优势: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已经实现大规 模量产。含氧基团的存在使得石墨烯容易分 散在基体中,更容易和其他物质结合,便于 制造复合材料。
劣势:纯度较低,制成的石墨烯片存在大量 结构缺陷,易发生褶皱或折叠,带有许多含 氧基团,影响了石墨烯的优良性质,无法满 足一些应用领域的需要,如光电器件,储氢 材料等。
cvd法日趋成熟有望在510年实现应用用于导电散热等领域拥有含氧基团应用于药物监测催化剂等特殊领域24石墨烯电子材料领域重点领域透明电极太阳能电池柔性屏幕可穿戴设备电子材料领域重点领域透明电极太阳能电池电池负极材料替代硅的芯片材料柔性屏幕可穿戴设备散热材料领域等设备的散热问题散热材料领域解决手机计算机等设备的散热问题进一步提升性能环保监测领域方面表现优异环保监测领域功能化石墨烯及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污染物吸附过滤方面表现优异生物医学领域石墨烯在细胞成像生物医学领域石墨烯在细胞成像干细胞工程等生物纳米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背景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不断改进,极紫外光刻的引入, 将特征尺寸大幅度减小,下一代硅基集成电路的 特征尺寸将达到15甚至10nm以下。随之而来的 短沟道效应和介质隧穿效应等的影响,以及制造 难度的提升,将很难得到特征寸小于10nm的性 能稳定的电路产品。所以急需研究开发基于新材 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的器件。
B. H. Hong研究组进一步发展该 法, 制备出30英寸的石墨烯膜,透 光率达97.4%。
N. P. Guisinger组的研究表明:石墨 烯的生长始于石墨烯岛,具有不同的 晶体取向,从而导致片层的结合处形 成线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结构设计超级电容器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之一。目前,超级电容器的研究重点是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发展具有高比表面积、电导率和结构稳定性的电极材料是关键。石墨烯因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子导电性高、力学性能好的特点而成为理想的电容材料,但石墨烯的理论容量不高,在石墨烯基电极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堆叠现象,导致材料比表面积和离子电导率下降。因此,发展合适的制备方法,对石墨烯进行修饰或与其他材料形成复合电极材料是一种有效解决途径。本文对石墨烯基电极及其在双电层电容器、法拉第准电容器和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重点介绍了石墨烯凝胶薄膜电极的制备过程,以促进石墨烯基电极在超级电容器构筑中应用。传统化石能源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的日趋恶化,有力地促进了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太阳能、风能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需要有效的储能装置保证其能够稳定的在电网中并网工作。同时,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迫切需要发展成本低、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的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其容量可达几百甚至上千法拉。自1975年Conway首次提出法拉第准电容的储能原理以来,超级电容器的研发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日本NEC、松下、本田、日立和美国Maxell等公司开发出的小型超级电容器已开始推向市场,在小型移动电子设备、汽车能量回收等领域应用。法国SAFT公司、韩国NESE公司等也在进行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和开发。美国的USMSC计划、日本的NewSunshine计划和欧洲的PNGU计划均将超级电容器列入开发内容。我国将“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的研究和制备技术”列入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作为能源领域中的前沿技术之一。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单元,具有容量大、功率密度高、免维护、对环境无污染、循环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已在备用电源系统、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等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超级电容器应用于风力发电中可以提高风电场的运行安全。超级电容器的基本构造与应用组件如图1所示。按照储能机理,超级电容器可分为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doublelayercapacitors,EDLCs)和法拉第准电容器(又叫赝电容器,pseudo-capacitors)。近年来,国内外对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双电层电容器的储能机理是在大比表面积的碳材料电极和电解质界面吸附相反电荷的正负离子,电荷储存在界面双电层中,通过电化学极化进行可逆吸/脱附从而储存和释放能量。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主要为多孔碳材料,如活性炭、碳纳米管、介孔碳和碳化物衍生碳等。对于这些碳材料,决定双电层电容性能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比表面积、电导率和孔隙率,但很少有碳电极材料可以在这三个方面均有优异的表现,因此,人们仍在不断研究碳基双电层电容器材料。赝电容器储能机理则是在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电极表面,通过电极和电解质之间发生快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能量储存和释放。这类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主要有表面含有氧化还原活性位的材料,如导电聚合物、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相比于双电层电容器,赝电容器的容量更大,但由于材料的导电性能较差,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结构容易被破坏,因此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相对较差。为进一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近年来开发出了混合超级电容器,又称“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其中,一极采用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电极材料通过电化学反应来储存和转化能量,另一极则采用碳材料通过双电层来储存能量。在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中,能量储存的过程仍主要发生在电极表面,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导电性、比表面积和结构稳定性是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能量储存和转化性能的决定因素。因此,为了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无论是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法拉第准电容器,还是混合超级电容器,其电极材料必须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导率高和结构稳定的特性。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碳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2675m2/g)、优异的电子导电性和导热性、很高的力学强度,符合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容器对电极材料的要求,是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结果层出不穷。通过不同的合成与制备过程将石墨烯与其它材料构成复合电极材料,分别应用于双电层电容器、法拉第准电容器或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本文对近年来石墨烯基电极材料在三种不同类型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1石墨烯基双电层电容器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柔韧性、力学性能和很大的比表面积,自身可作为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但无论是石墨烯、氧化石墨烯(GO)还是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它们在制备过程中均容易发生堆叠,影响石墨烯材料在电解质中的分散性和表面可浸润性,降低了石墨烯材料的有效比表面积和电导率。因此,避免石墨烯堆叠是制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技术难题之一。Zhang等将各种表面活性剂,如四丁基氢氧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嵌入到氧化石墨烯片中,缓解氧化石墨烯在还原过程中的堆叠现象,使表面活性剂有效地存在于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片中,促进了材料表面的浸润性,使材料能够很好地分散,提高了材料的比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在2mol/L的H2SO4水溶液中,采用四丁基氢氧化铵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电极材料在1A/g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达到194F/g。Yoon等将己烷作为反溶剂物质加入到氧化石墨烯片的乙醇溶液中,制备得到不堆叠的褶皱氧化石墨烯片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片,有效地提高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别为1435.4m2/g和4.1cm3/g,显著提升了该材料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性能。在6.0mol/L的KOH水溶液中、1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236F/g;在30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仍然达到171.2F/g。Wang等将柔性石墨烯纸与炭黑纳米粒子通过普通的真空抽滤方法制备了复合电极材料,由于炭黑纳米粒子的存在,有效缓解了抽滤过程中石墨烯自发的堆叠过程,使制备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超过了纯石墨烯纸的7倍,其最大的能量密度可达26W·h/kg,功率密度达5.1kW/kg。石墨烯层间距的控制对于避免石墨烯片层的堆叠、充分发挥石墨烯优异结构特性与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作用。Hantel等通过控制真空热还原的加热速度和还原温度,获得不同层间距的石墨烯和含不同氧官能团的石墨烯,并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研究发现,其电极比电容与石墨烯的层间距、石墨烯上的含氧官能团和使用的电解质均有很大的关系,当层间距为0.43nm,己腈作为溶剂时,其比电容达到了220F/g,组成对称超级电容器时其比电容达到了195F/g。课题组成员等利用化学转化石墨烯在水溶液中的高分散性,采用过滤的方法在滤膜和溶液界面可控制备了石墨烯片层定向分布的化学转换石墨烯水凝胶(chemicallyconvertedgraphene,CCG),获得了石墨烯片层之间π—π吸引力和溶剂化的排斥力之间的平衡点,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可以直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应用。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实际应用中石墨烯电极内部的片层网络结构,采用毛细管压缩过程(capillarycompressionprocedure),以CCG为前驱体,先通过真空过滤形成CCG膜,再将CCG膜浸润在不同比例的挥发性/非挥发性物质混合溶液中,通过毛细压缩作用,非挥发性物质、硫酸或离子液体(EMIMBF4)与水置换进入石墨烯片层间形成液体介导的致密性石墨烯基薄膜(如EM-CCG)。由于进入石墨烯片层的离子液体与水/离子液体混合比例有关,不同EMIMBF4体积比将形成堆积密度和石墨烯片层间距不同的EM-CCG薄膜,其电导率及内阻也不相同,所制备EM-CCG薄膜基本形貌与性质。我们采用所制备的EM-CCG薄膜作为对称电极,以EMIMBF4/AN为电解液,由于在电极和电解液中均存在EMIMBF4体,有效地解决了电极/电解液界面传输阻力,形成高的电导率和连续的离子传递网络,同时解决了石墨烯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浸润性问题。所组成的超级电容器开路电压达到3.5V,其最大能量密度达到60W·h/L,经过300h恒电压循环比电容保持率超过95%,循环性能优异。该研究为石墨烯基电极材料及电容系统制备过程放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关结果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各种堆积密CCG/EMIMBF4薄膜电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对应的体积比电容保持率变化曲线及充放电特征曲线。除了避免石墨烯材料的堆叠外,要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如何实现孔隙率高、致密性好、有效比表面积大和离子迁移电阻低是另一关键问题。Wang等制备了兼具多孔分层结构、高导电性的内在网络和杂环原子掺杂的石墨烯电极,在80A/g的电流密度下,其能量密度达322W·h/kg,功率密度达116kW/kg,充放电循环3000次后几乎没有递减。Luan等通过石墨烯与乙二胺联氨还原形成了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大和3D结构稳定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该气凝胶电导率达到1351S/m,比表面积为745m2/g,断裂强度达到10.3MPa,比电容达到232F/g。2石墨烯基法拉第准电容器石墨烯虽然可以单独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但其理论比容量仅有329F/g,限制了该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如何既利用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又突破石墨烯的理论比容量是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的应用难题。通过对石墨烯进行官能团修饰改性以及制备石墨烯基复合电极材料,构建法拉第准电容器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2.1官能团修饰石墨烯基电极Khanra等在含有9-蒽羧酸的溶液中通过电化学脱离的方法一步制备了蒽羧酸修饰的石墨烯,由于蒽羧酸官能团的赝电容特性,蒽羧酸修饰石墨烯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在1mol/L的H2SO4溶液中其最大比容量达到577F/g,经过1000次充放电后,比容量保持率为83.4%。Ghosh等制备了1-芘羧酸修饰的石墨烯,在6mol/L的KOH水溶液中,其比电容达到200F/g,远大于没有修饰的石墨烯比电容(30F/g)。通过苯并唑和苯并咪唑接枝的石墨烯,在石墨烯的官能团反应中引入了环状反应,有效地缓解了石墨烯片的堆叠反应,所制得的修饰石墨烯呈现皱状和卷曲状形貌,当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时,以1mol/L的H2SO4水溶液为电解质,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苯并唑修饰石墨烯比电容达到730F/g,苯并咪唑修饰石墨烯比电容达到781F/g。氮掺杂石墨烯对其电容性能也有很大的提升。利用尿素作为氮源,通过微波法合成了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