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肿瘤免疫学研究的国际前沿_吴彦君
PVT1通过促进肿瘤干细胞特性介导肺腺癌细胞PC9厄洛替尼抵抗

•920•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2月第39卷PVT1通过促进肿瘤干细胞特性介导肺腺癌细胞PC9厄洛替尼抵抗汤中文倪正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胸外科,湖北武汉430023)〔摘要〕目的探究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PVT)1对肺腺癌肿瘤干细胞特性及厄洛替尼抵抗的影响。
方法慢病毒介导转染PVT1干扰载体siPVTl-1及siPVTl-2下调肺腺癌细胞PC9中PVT1的表达作为干扰A组及干扰B组细胞,转染对照载体为对照组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PVT1.CD133和CD44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CD133和CD44蛋白的表达水平。
CCK-8法检测细胞对厄洛替尼的半抑制浓度(IC50),方差分析及SNK-g检验比较各组指标间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干扰A组及干扰B组PVT1、CD133和CD44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扰A组及干扰B组CD133和CD4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扰A 组及干扰B组厄洛替尼IC5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VT1可通过诱导肺腺癌细胞干细胞特性的维持促进其厄洛替尼抵抗的发生。
〔关键词〕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肺腺癌;厄洛替尼;肿瘤干细胞〔中图分类号〕R73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9)O4Q920Q4;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9.04.0502015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73.3万,死亡61.0万,且呈快速增长趋势⑴,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主要的病理类型,其细胞恶性程度强,血行转移发生早,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影响肺腺癌进展的重要因素,EGFR突变的肺腺癌细胞倾向于更高的恶性程度,同时存在EGFR突变的患者肿瘤进展更快且预后不良⑶,表明EGFR可作为原癌基因参与促进肺腺癌的进展。
基于CiteSpace近10年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

基于C i t e S p a c e近10年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刘丽琼1,余杨1,郭思琪1,陈玲2*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广东518116;2.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R e s e a r c h h o t s p o t s a n d f r o n t i e r a n a l y s i s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i l i e n c e o f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b o t h d o m e s t i c a l l y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y b a s e d o nC i t e S p a c e i n t h e p a s t d e c a d eL I UL i q i o n g,Y UY a n g,G U OS i q i,C H E NL i n gN a t i o n a lC a n c e rC e n t e r/N a t i o n a lC l i n i c a l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f o r C a n c e r/C a n c e r H o s p i t a l&S h e n z h e n H o s p i t a l,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a n dP e k i n g U n i o n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G u a n g d o n g518116C h i n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C H E NL i n g,E-m a i l:878894120@q q.c o mK e y w o r d s c a n c e r;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i l i e n c e;C i t e S p a c e;b i b l i o m e t r i c s;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摘要目的:比较国内外近10年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热点及前沿㊂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 i t e S p a c e6.1R软件,检索W e bo f S c i e n c 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2013 2022年收录的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㊂结果:共检索到中文文献620篇,英文文献302篇,近10年国内外总体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涉及47个国家/地区㊂国内研究热点及趋势集中在乳腺癌㊁肺癌等肿瘤病人的心理弹性研究以及应对方式㊁社会支持㊁生活质量㊁影响因素㊁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等关键领域;国外的研究热点和趋势集中在乳腺癌为主的心理困扰(如焦虑㊁抑郁㊁压力等)㊁创伤后成长㊁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等㊂结论:近10年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存在研究机构间合作欠紧密;国内的研究设计以单中心㊁小样本量的横断面研究为主,研究内容多探究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可借鉴国外采用纵向或随机对照研究构建并实施适合我国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干预方案㊂关键词癌症;心理弹性;C i t e S p a c e;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d o i:10.12102/j.i s s n.2095-8668.2023.20.018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报告显示:平均每天有超过1.11万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有将近6600人因癌症死亡[1]㊂癌症是威胁病人心理健康的创伤性事件,对于晚期癌症住院病人及家属而言,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存在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困扰,特别是在心理困扰方面,比如焦虑㊁抑郁症,但缺乏足够的管理[2]㊂自2019年以来,癌症病人心理健康方面问题日益突出[3]㊂心理弹性对于帮助病人适应和创伤后成长至关重要,而心理弹性是癌症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癌症幸存者的一个突出指标[4]㊂美国心理学会[5]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㊁创伤㊁悲剧㊁威胁或其他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内科研课题资助项目,编号:E010422007作者简介刘丽琼,主管护师,研究生在读*通讯作者陈玲,E-m a i l:878894120@q q.c o m引用信息刘丽琼,余杨,郭思琪,等.基于C i t e S p a c e近10年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J].循证护理, 2023,9(20):3714-3721.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面对困难经历时的反弹能力㊂李霞等[6]曾对国内的癌症病人心理弹性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但未纳入国外的文献,国外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早,相关研究较为成熟,且心理弹性水平随种族㊁年龄㊁文化等多种因素而异㊂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癌症领域心理弹性的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㊁发文机构或国家㊁关键词知识图谱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行比较㊁分析㊁总结,以期为我国研究者对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下一步研究与干预策略制定提供指导和参考㊂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研究检索近10年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相关文献,于2022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W e bo f S c i e n c 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1日 2022年10月31日㊂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其检索式为:(主题= 肿瘤 或 癌症 )A N D(主题= 心理弹性 或 心理韧性 或 心理复原力 或 心理抗逆力 或 心理恢复力 ),使㊃4173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 O c t o b e r,2023V o l.9N o.2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用 精确 检索方式㊂纳入标准:1)与癌症病人心理弹性主题相关文献;2)语言限定为中文;3)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㊂排除标准:1)重复报道的文献;2)会议论文㊁学位论文㊁期刊正文简介㊁简讯㊁编辑寄语㊂双人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初步检索出793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献620篇㊂英文文献检索W e bo f S c i e n c e核心合集数据库,因主题检索包含k e y w o r d s p l u s,增加了与主题无关的结果,为了提高检索的准确性,采用标题检索,W e bo fS c i e n c e检索式为:(T I=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i l i e n c e*"O R T I="m e n t a l r e s i l i e n c e*"O RT I="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e l a s t i c*"O RT I=" m e n t a l e l a s t i c*"O R T I=r e s i l i e n c e*)A N D(T I= c a n c e rO R T I=t u m o rO R T I=n e o p l a s m O R T I= c a r c i n o m a)㊂纳入标准:1)与癌症病人心理弹性主题相关文献;2)语言限定为英文;3)文献类型为R e v i e w A r t i c l e s和A r t i c l e s;4)引文索引为S C I-E X P A N D E D㊁S S C I㊂排除标准:1)重复报道的文献;2)会议论文㊁学位论文㊁期刊正文简介㊁简讯㊁编辑寄语㊂双人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C i t e s p a c e6.1R去重和排除,初步检索出529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献302篇㊂1.2分析方法美国D r e x e l大学陈超美教授基于J a v a运行环境下研发了一种知识图谱分析软件 C i t e S p a c e,目前在国内外知识图谱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㊂将W e b o f S c i e n c e和中国知网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数据转化,将转化后的数据在C i t e S p a c e6.1R软件和E x c e l中进行发展脉络㊁机构分布㊁关键词共现和聚类㊁被引文献和研究前沿分析,得到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㊂以趋势折线图㊁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等方式呈现,形成可视化分析[7]㊂2结果2.1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发文量时间分布整体而言,近10年国内外发文量的呈上升趋势㊂中文文献发文量在2013 2016年处于缓慢上升阶段,平均每年50篇以下;2017 2021年上升幅度较大, 2021年发文量达139篇㊂该增长模式符合线性增长模型:y=16.2x-32615.6,R2=0.953(其中y为发文量,x为年份)㊂一般认为R2>0.8时,说明该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㊂因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10月,预测2022年发文量呈增长趋势㊂近10年国内外具体发文量及趋势见图1㊂图1近10年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发文量趋势2.2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发文机构分布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发文机构分布可知,见图2㊁图3,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集中于国内外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发文机构和国家较为分散㊂从中文文献的发文机构知识图谱可知,生成节点数425个㊁连线643条,密度为0.0071㊂国内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共24篇(3.87%),排名第2位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4篇(2.26%)㊂期刊分布前5名有齐鲁护理杂志30篇(4.83%),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5篇(4.03%),护理研究23篇(3.71%),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篇(3.06%),全科护理19篇(3.06%)㊂该领域的作者以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李惠萍和张婷等研究者,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叶增杰和邱鸿钟等为主的发文量较多㊂从英文文献的发文机构知识图谱可知,生成节点242个㊁连线343条,密度为0.0118㊂涉及47个国家/地区的1342名作者,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华盛顿大学共36篇(11.92%),第2位为西雅图儿童医院共16篇(5.29%),广州中医药大学㊁哈佛大学㊁中山大学并列第3位,均发文13篇(4.31%)㊂国外发文作者以美国的R o s e n b e r g A R为主的研究者(16篇,5.3%),国内发文作者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叶增杰为主的研究者(13篇,4.31%)㊂㊃5173㊃循证护理2023年10月第9卷第20期(总第112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2近10年国内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机构分布图3近10年国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机构分布2.3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研究热点2.3.1关键词对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纳入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研究热点在关键词频次中体现,对频次排前10位的关键词进行排序,见表1㊂出现频次越多,在共现知识图谱(见图4㊁图5)中的字体和节点越大㊂在共现知识图谱基础上采用对数极大似然此(l i k e l i h o o dr a t e,L L R)聚类算法寻找最大聚类,并调整聚类标签,聚类大小与标签I D编号成反比㊂形成的聚类平均轮廓值均>0.8,表明聚类结果可信,国内外关键词聚类比较,见图6㊂结合前10位关键词频率表和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可将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热点可作以下归纳:1)研究群体以乳腺癌为主,近年来肺癌病人也受到较多的关注;2)强调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弹性或心理韧性在临床中的应用,关键词有应对方式㊁社会支持㊁生活质量㊁影响因素;3)姑息治疗病人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受到关注,特别是病人和家属的焦虑状态㊂而国外癌症心理弹性研究热点可归纳为:1)研究群体以老年和女性群体的幸存者(s u r v i v o r),乳腺癌(b r e a s t c a n c e r)为主;2)在心理弹性领域强调的关键词包括乳腺癌和抑郁㊁压力等心理困扰,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㊁创伤后成长等㊂见图7㊂表1近10年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前10位关键词出现频次序号国内关键词频次(次)国外关键词频次(次) 1心理弹性351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138 2乳腺癌126b r e a s t c a n c e r101 3心理韧性104s u r v i v o r66 4影响因素81d e p r e s s i o n60 5生活质量77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51 6应对方式48s c a l e46 7社会支持45d i s t r e s s42 8化疗44h e a l t h40 9癌症39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i l i e n c e39 10肺癌37w o m e n37图4近10年国内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㊃6173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 O c t o b e r,2023V o l.9N o.2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5近10年国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图6近10年国内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7近10年国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关键词聚类㊃7173㊃循证护理2023年10月第9卷第20期(总第112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3.2 被引文献对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纳入的文献按被引频次排序,中文文献被引次数排前10位的文献大多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护理研究“等权威或核心期刊上,见表2;英文文献被引次频次排前10位的文献发表杂志较为分散,但大多数英文文献发表在P s y c h o -O n c o l o g y (‘心理肿瘤学杂志“),见表3㊂表2 近10年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中文文献序号 题名第一作者 期刊发表年份被引频次(次)1乳腺癌病人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张璠 中华护理杂志2015年2062心理弹性量表信度和效度评价及应用倪倩钰中国公共卫生2013年1883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黄昆 护理学杂志2013年1874癌症病人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赵雯雯护理学杂志2015年1735癌症病人心理弹性干预的研究进展吴小婷中华护理杂志2017年1086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黄昆护理研究2013年857乳腺癌住院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和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贾晓琴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年728家庭抗逆力视角下癌症病人家庭的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芦恒 医学与社会2016年709癌症病人心理韧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钟杏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6910乳腺癌病人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㊁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陆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年64表3 近10年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英文文献序号 篇名第一作者期刊发表年份被引频次(次)1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i l i e n c ec o n t r i b u t e s t o l o we m o t i o n a l d i s t r e s s i n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M i n JA S u p po r t i v eC a r e i nC a n c e r 2013年1172R e s i l i e n c e a m o n g pa t i e n t s a c r o s s t h e c a n c e r c o n t i n u u m :d i v e r s e p e r s pe c t i v e s M o l i n aY C l i n i c a l J o u r n a l of O n c o l og y N u r s i n g2014年1073R e s i l i e n c e i nC a n c e rP a t i e n t s S e i l e rAF r o n t i e r s i nP s y c h i a t r y 2019年1034E f f e c t s o f s o c i a ls u p p o r t ,h o p e a n d r e s i l i e n c e o n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a m o n g C h i n e s e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pa t i e n t s :a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 L iM e n g ya o H e a l t hA n dQ u a l i t y o f L i fe O u t c o m e s 2016年865R e s i l i e n c ea n d p s y c h o s o c i a lo u t c o m e si n p a r e n t so f c h i l d r e nw i t hc a n c e rR o s e n b e r g A R Pe d i a t r i cB l o o d &C a n c e r 2014年846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f a m i l y r e s i l i e n c e a f t e r p e d i a t r i c c a n c e r d i a gn o s i s V a nS c h o o r sM J o u r n a l o f P e d i a t r i cP s y c h o l o g y2015年827R e s i l i e n c e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e x p l o r i n g t h e m e d i a t o r r o l e o f s o c i a l s u p po r t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b r e a s t c a n c e r Z h a n g H a i l i n g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M o n i t o r2017年818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r e s i l i e n c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i s t r e s sa n d p h y s i c a la c t i v i t y in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a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s t u d yM a t z k aM P l o sO n e2016年749P r o m o t i n g r e s i l i e n c e a m o n gp a r e n t s a n d c a r e g i v e r s o f c h i l d r e nw i t hc a n c e rR o s e n b e r g A R J o u r n a l o fP a l l i a t i v eM e d i c i n e2013年7010T h e r e s i l i e n c e i n i l l n e s s m o d e l ,p a r t 1e x p l o r a t o r y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a d o l e s c e n t s a n d y o u n g ad u l t sw i t h c a n ce r Ha a s e JE C a n c e rN u r s i n g2014年692.4 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研究前沿关键词的突现强度大小代表了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具有预测作用,排名靠前的关键词成了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前沿,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㊂通过对20132022年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前沿比较发现,该领域的发展前沿趋势(见图8㊁图9)㊂纵观国内㊃8173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 -B A S E D N U R S I N G O c t o b e r ,2023V o l .9N o .2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研究前沿,突现词出现主要集中在2个阶段:1)在2020 2022年突现词为肺癌㊁生活质量㊁睡眠质量㊁心理干预;2)2018 2019年国内部分学者开始关注质性研究;3)2014 2018年重点以乳腺癌为主的癌症病人心理弹性或韧性相关研究㊂而对于国外研究前沿来看,家庭照顾者(f a m i l y c a r e g i v e r)㊁焦虑(a n x i e t y)㊁可信度(r e l i a b i l i t y)㊁心理弹性(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i l i e n c e)㊁困扰(d i s t r e s s)㊁心理健康(m e n t a lh e a l t h)㊁家庭(f a m i l y)是2019 2022年的研究前沿;2014 2018年对资源(r e s o u r c e)㊁创伤后应激反应(p o s t t r a u m a t i c s t r e s s)㊁心理困扰(p s y c h o m e t r i c d i s t r e s s)关注度较高㊂图8近10年国内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突现词图9近10年国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突现词3讨论3.1发文情况从发文量看,近10年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检索出的英文文献(302篇)较中文文献(620篇)少,有可能是因为英文文献采用标题检索精确了研究主题导致检索出文献较少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国外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早,相关研究较为成熟有关㊂国内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与国际相比起步较晚,但近10年发展较前增快,说明心理弹性领域研究逐渐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这与张琬等[8]关于心理弹性研究的结果一致㊂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国内发文量达139篇,这可能与社会层面出现较多心理健康问题有关㊂有研究显示,与没有癌症的人相比,癌症病人在传染病大流行病期间遭受不利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结果的风险更高[9-10]㊂而心理弹性被认为是遭受不利的身心健康结果时的一种保护因素,因此逐渐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和重视㊂近10年中文文献发文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从发文机构看,我国的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在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发文量最多,这与李霞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㊂近10年英文文献发文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从发文国家来看,美国仍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位于第2位,中国作者在该领域研究的发文72篇(占总发文量23.84%)㊂从发文作者看,发文量居首的作者为美国的R o s e n b e r g A R,共发文16篇(占5.3%),近年来以研究青少年及年轻癌症病人的照护者群体为主,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的干预性研究[11-12]㊂而发文量居第2位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叶增杰,共发文13篇(占总发文量4.31%),近年来研究乳腺癌为主的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以观察性研究为主[13-14]㊂综上,近10年我国在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㊂我国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相关研究学术热度有明显上升,发文量增长较快,发文类型也较为丰富,未来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国内各机构合作欠紧密,合作小团体主要集中在国内高校及其附属医院㊂我国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与国外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未来我国研究者在该领域可加强国内外各区域㊁机构的多学科团队合作,发文内容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㊂3.2国内外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心理弹性㊁乳腺癌㊁幸存者㊁影响因素㊁社会支持㊁生活质量等关键词是国内外近10年来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的热点㊂国内被引文献排名前10位的文献中,有5篇为乳腺癌病人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研究,3篇为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综述,1篇为量表评价和应用, 1篇为癌症病人心理弹性横断面研究㊂被引频次最高(206次)的是张璠的乳腺癌病人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㊂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研究热点围绕着乳腺癌㊁肺癌㊁生活质量㊁睡眠质量㊁家庭照顾者㊁心理健康等㊂国外研究者关注乳腺癌的同时,也重视研究青少年或年轻癌症病人的家庭及照顾者群体,研究内容主要为症状和情绪困扰,如焦虑㊁抑郁㊁压力等,创伤后成长生存质量,社会支持情况和干预策略方面的研究㊂㊃9173㊃循证护理2023年10月第9卷第20期(总第112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从研究群体和内容来看,近10年国内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研究热点群体以女性为主,研究乳腺癌病人,但近年来肺癌病人也开始受到关注,这可能与肺癌的发病率㊁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问题较多有关[15]㊂研究内容以心理弹性量表的应用和观察性研究为主㊂工具的应用能早期识别目标群体的心理弹性水平,目前在我国心理弹性量表应用较多的是国外学者康纳和戴维森研发的心理弹性量表(C o n n o r-D a v i d s o n R e s i l i e n c eS c a l e, C D-R I S C)㊂Y e等[13]开发并验证了癌症特异性心理弹性量表(R e s i l i e n c eS c a l eS p e c i f i ct o C a n c e r,R S-S C),该量表由25个条目组成㊂而后其研究团队在保留了R S-S C-25中具有高区分度参数的10个条目修订了R S-S C-10量表[16-17]㊂由于R S-S C-10对病人的负担较低,在研究癌症病人心理弹性方面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可用于未来的研究中评估与心理弹性有关的干预措施的效果㊂而国内干预方面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常见的干预手段有认知行为理论㊁正念理论㊁疾病心理弹性模型㊁关注和解释疗法㊁协同护理模式㊁笑声疗法和许愿干预等㊂促进父母压力管理中的心理弹性(P r o m o t i n g R e s i l i e n c e i nS t r e s sM a n a g e m e n t f o r P a r e n t s,P R I S M-P)干预是为数不多的针对癌症儿童的父母及年轻癌症病人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之一, R o s e n b e r g A R等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证明了其有效性[18-20]㊂P R I S M-P是一种手册化的简短干预,针对4种技能:压力管理㊁目标设定㊁认知重塑和意义创造[11]㊂国内癌症病人心理弹性干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今后我国可借鉴国外的干预措施展开长期纵向追踪研究,运用心理弹性测量工具评估与心理弹性有关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探讨适合国内的癌症病人心理弹性干预方案㊂从关键词的突现分析结果显示,中文文献中肺癌㊁弹性等关键词中心度较高,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研究视角较为丰富,肺癌㊁生活质量㊁睡眠质量㊁心理干预等是最新研究前沿(2020 2022年),且有继续成为研究热点的趋势,预计未来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研究热度将持续增长㊂而英文文献中家庭照顾者(f a m i l y c a r e g i v e r)㊁焦虑(a n x i e t y)㊁可信度(r e l i a b i l i t y)㊁心理弹性(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i l i e n c e)㊁困扰(d i s t r e s s)㊁心理健康(m e n t a lh e a l t h)㊁家庭(f a m i l y)等是最新研究前沿(2019 2022年)㊂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达300多万例,而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前列,死亡人数高达71万例,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8%,且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较低㊂中国是全球肺癌发病和死亡高发的国家,肺癌病人由于生存率较低㊁躯体症状及心理社会问题较多,因此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其生活质量[21-22]㊂而心理弹性有助于降低癌症病人的情绪困扰[23]㊂睡眠障碍是癌症病人及照顾者常见的症状困扰,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多项研究表明[24-26]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癌症病人的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也受到研究者关注㊂今后研究者可关注癌症病人及家庭照顾者的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态,制定可行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减少因情绪或症状困扰引起的焦虑㊁睡眠障碍等,从而提高癌症病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㊂3.3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在文献数据检索方面,中文数据库只纳入中国知网的文献,未纳入其他中文数据库的文献记录,可能对国内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存在偏倚;英文数据库采用W e bo f S c i e n c 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标题检索,因W e b o f S c i e n c e数据库的主题检索包含标题㊁摘要㊁关键词,还有增加的关键词(k e y w o r d s p l u s,K P,是通过集群类给原文章增加关联的关键词,但并非作者本人添加的关键词)㊂作者初步检索时发现主题词检索纳入的文献多与研究主题无关,文献筛选工作量大,也有增加与纳入主题无关的结果㊂为了提高检索的准确性,采用标题检索,而中文数据库检索时则采用主题检索,因此英文数据库检索有可能存在漏纳入的文献,给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程度的偏倚㊂4小结心理弹性的研究在癌症病人群体中有广泛的研究前景,增加心理弹性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将有助于为癌症病人及家属提供有益的方法克服癌症相关的情绪困扰,以提高幸存者的生存质量㊂从国内外癌症病人的心理弹性纳入文献的研究规模来看,目前国内外研究多为单中心的研究,国际合作不足,缺乏国际或国内的多中心合作的研究;从研究设计来看,国内大多数研究基于横断面的研究设计,与国外相比缺乏纵向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从样本量来看,多为小样本量的研究,缺乏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数据;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大部分研究以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为主,国外则多为心理弹性的干预方案构建和实施相关的内容㊂今后我国该领域研究者可加强国内外多中心作者之间的合作,构建适合我国癌症病人心理弹性的干预方案,推动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发展㊂参考文献:[1] Z H E N G RS,Z HA N G S W,Z E N G H M,e ta l.C a n c e r i n c i d e n c e㊃0273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 O c t o b e r,2023V o l.9N o.2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a n d m o r t a l i t y i nC h i n a,2016[J].J o u r n a lo f t h e N a t i o n a lC a n c e rC e n t e r,2022,2(1):1-9.[2] H E Y,P A N G Y,S U Z,e ta l.S y m p t o m b u r d e n,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i s t re s s,a n d s y m p t o m m a n a g e m e n t s t a t u s i n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d v a n c e dc a n c e r:a m u l t i c e n t e rs t u d y i n C h i n a[J].E S MO O p e n,2022,7(6):100595.[3] Z H A N G A Y,K O R O U K I A NS,OWU S U C,e t a l.S o c i o e c o n o m i cc o r r e l a t e so fh e a l t ho u t c o m e sa nd me n t a lh e a l t hd i s p a r i t y i nas a m p l eo f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d u r i n g t h e C O V I D-19p a n d e m i c[J].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N u r s i n g,2023,32(7/8):1173-1185.[4] L A U J,K H O O A M,H O A H,e ta l.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r e s i l i e n c ea m o n g p a l l i a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d v a n c e d c a n c e r:a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o f d e f i n i t i o n sa n da s s o c i a t e d f a c t o r s[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 2021,30(7):1029-1040.[5] A m e r i c a nP s y c h o l o g y A s s o c i a t i o n.T h er o a dt or e s i l i e n c e:w h a t i sr e s i l i e n c e[E B/O L].(2010-12-20)[2022-12-20].h t t p://w w w.a p a.o r g/h e l p c e n t e r/r o a d-r e s i l i e n c e.a a p x.[6]李霞,张洁,侯风刚.基于C i t e S p a c e的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研究可视化分析[J].上海护理,2022,22(5):22-26.[7] C H E N C M,S O N G M.V i s u a l i z i n g a f i e l d o f r e s e a r c h:am e t h o d o l o g y o f s y s t e m a t i cs c i e n t o m e t r i cr e v i e w s[J].P L o S O n e, 2019,14(10):e0223994.[8]张琬,王凡,郭欣然,等.基于C i t e S p a c e知识图谱软件的国内外心理弹性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21):20-22.[9] S T A N I Z Z O M R,C A S T E L L I L,N A R D OCD,e t a l.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i s t re s si n b r e a s t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d u r i n g t h eI t a l i a n C O V I D-19p a n d e m i c[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a n d P u b l i cH e a l t h,2022,19(18):11433.[10]S A L A N T IG,P E T E R N,T O N I A T,e ta l.T h ei m p a c to ft h eC O V I D-19p a n d e m i ca n d a s s o c i a t e d c o n t r o l m e a s u r e s o n t h em e n t a l h e a l t ho f t h e g e n e r a l p o p u l a t i o n: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d o s e-re s p o n s e M e t a-a n a l y s i s[J].A n n a l so fI n t e r n a l M e d i c i n e,2022,175(11):1560-1571.[11] R O S E N B E R G A R,B R A D F O R D M C,J U N K I N S C C,e ta l.E f f e c t o f t h e p r o m o t i n g r e s i l i e n c e i n s t r e s s m a n a g e m e n t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p a r e n t so fc h i l d r e n w i t hc a n c e r(P R I S M-P):ar a n d o m i z e d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J AMA N e t w o r k O p e n,2019,2(9): e1911578.[12] R O S E N B E R G A R,Z HO U C A,B R A D F O R D M C,e t a l.A s s e s s m e n to ft h e p r o m o t i n g r e s i l i e n c ei ns t r e s s m a n a g e m e n t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a d o l e s c e n t a n d y o u n g a d u l t s u r v i v o r s o f c a n c e r a t2y e a r s[J].J AMA N e t w o r kO p e n,2021,4(11):e2136039.[13] Y EZJ,Z HA N GZ,T A N G Y,e t a l.M i n i m u mc l i n i c a l i m p o r t a n td i f fe r e n c ef o rr e s i l i e n c es c a l es p e c i f i ct oc a n c e r:a p r o s p e c t i v ea n a l y s i s[J].H e a l t ha n dQ u a l i t y o fL i f eO u t c o m e s,2020,18(1):381.[14]Y E ZJ,Z H A N G Z,T A N G Y,e ta l.R e s i l i e n c e p a t t e r n sa n dt r a n s i t i o n s i n t h e b e r e s i l i e n t t o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t r i a l:a ne x p l o r a t o r y l a t e n t p r of i l e t r a n s i t i o n a n a l y s i s[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21,30(6):901-909.[15] Y I N YZ,L Y U M M,C H E N YP,e t a l.S e l f-e f f i c a c y a n d p o s i t i v ec o p i n g m ed i a t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 a n dr e s i l i e n c e i n p a t i e n t su n d e r g o i n g l u n g c a n c e r t r e a t m e n t:a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J].F r o n t i e r s i nP s y c h o l o g y,2022,13:953491.[16] Y E Z J,Z HA N G Z,T A N G Y,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p s y c h o m e t r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10-i t e m R e s i l i e n c eS c a l es p e c i f i c t oc a n c e r:a m u l t id i me n s i o n a li t e m r e s p o n s et h e o r y a n a l y s i s[J].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o fO n c o l o g y N u r s i n g:t h e O f f i c i a lJ o u r n a lo fE u r o p e a nO n c o l o g y N u r s i n g S o c i e t y,2019,41:64-71.[17] Y EZ J,L I A N G M Z,L I PF,e t a l.N e wr e s i l i e n c e i n s t r u m e n t f o rp a t i e n t sw i t hc a n c e r[J].Q u a l i t y o fL i f eR e s e a r c h,2018,27(2): 355-365.[18]S T E I N E C K A,B R A D F O R D M C,L A U N,e t a l.A p s y c h o s o c i a li n t e r v e n t i o n's i m p a c to n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i n A Y A sw i t hc a n c e r:ap o s t h o c a n a l y s i s f r o m t h e p r o m o t i n g r e s i l i e n c e i n s t r e s sm a n a g e m e n t(P R I S M)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J].C h i l d r e n, 2019,6(11):124.[19]S C O T TSR,O'D A F F E R A G,B R A D F O R D M C,e t a l.A d v e r s ec h i ld h o o de x p e r i e n c e s(A C E s)a n d m e d i c a l l y t r a u m a t i ce v e n t s(T E s)i na d o l e s c e n t sa n d y o u n g a d u l t s(A Y A s)w i t hc a n c e r:ar e p o r tf r o m t h e p r o m o t i n g r e s i l i e n c e i n s t r e s s m a n a g e m e n t(P R I S M)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S u p p o r t i v e C a r ei nC a n c e r,2021,29(7):3773-3781.[20] L A U N,B R A D F O R D M C,S T E I N E C K A,e t a l.E x a m i n i n g k e ys o c i o d e m o g r a p h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d o l e s c e n t s a n d y o u n g a d u l t sw i t hc a n c e r:a p o s th o ca n a l y s i so ft h e p r o m o t i n g r e s i l i e n c ei ns t r e s s m a n a g e m e n tr a n d o m i z e d c l i n i c a lt r i a l[J].P a l l i a t M e d.2020;34(3):336-348.[21]S I E G E L R L,M I L L E R K D,F U C H S H E,e t a l.C a n c e rs t a t i s t i c s,2021[J].C A:A C a n c e r J o u r n a l f o rC l i n i c i a n s,2021,71(1):7-33.[22]王宁,刘硕,杨雷,等.2018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9,5(1):87-97.[23] MA R T I N C M,S C HO F I E L D E,N A P O L I T A N O S,e t a l.A f r i c a n-c e n t e r e dc o p i n g,r e s i l i e n c e,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i s t r e s s i nb l ac k p r o s t a t e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22,31(4):622-630.[24] C HA N G T G,HU N G C C,HU A N G P C,e ta l.D e m o r a l i z a t i o na n d i t sa s s o c i a t i o n w i t h q u a l i t y o fl i f e,s l e e p q u a l i t y,s p i r i t u a li n t e r e s t s,a n ds u i c i d er i s ki n b r e a s tc a n c e ri n p a t i e n t s:a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a n dP u b l i cH e a l t h,2022,19(19):12815. [25]I MA N I V,A H O R S U D K,T A G H I Z A D E H N,e t a l.T h em e d i a t i n g r o l e so fa n x i e t y,d e p r e s s i o n,s l e e p i n e s s,i n s o m n i a,a n ds l e e pq u a l i t y i n t h e 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p r o b l e m a t i c s o c i a lm e d i au s e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a m o n g p a t i e n t sw i t h c a n c e r[J].H e a l t h c a r e, 2022,10(9):1745.[26] E M R EN,Y I L MA ZS.S l e e p q u a l i t y,m e n t a l h e a l t h,a n d q u a l i t y o fl i f e i nw o m e nw i t hb r e a s t c a n c e r[J].I n d i a nJC a n c e r,2022.d o i:10.4103/i j c.I J C_859_20.(收稿日期:2023-02-02;修回日期:2023-10-07)(本文编辑孙玉梅)㊃1273㊃循证护理2023年10月第9卷第20期(总第112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宋尔卫院士提出肿瘤生态学说 开拓肿瘤免疫治疗新方向

文 / 潘慧
[导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是乳腺癌治疗研究领域的 临床科学家。多年来,他立足临床,从乳腺癌临床诊疗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并开展科 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创新了肿瘤的基础研究理论,为推动乳腺癌及其他 实体肿瘤的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今年,宋尔卫院士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突出贡献奖。
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 长期存活率不降反升。究其原因, 络的机制。这些系统性的创新成果
及其主编的《乳腺癌保乳治疗》等 是孕育乳腺肿瘤的“土壤”——乳 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
论著得到了广泛认可,为乳腺癌保 腺肿瘤微环境得到了改善。他带领 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
乳治疗在全国推广提供了规范性指 团队发现,该“土壤”亦可为肿瘤 略,推动了恶性肿瘤及重大疾病的
发,创新手术方式,在国内最早开 疫监视功能得到提升,能够更加有 Nature Cell Biology、Science
展乳腺癌根治性保乳手术。他们提 效地抑制乳腺癌的复发。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等发表的论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瘤成分提供 免疫治疗进展。其研究成果共计发
与此同时,宋尔卫院士带领团 活化和生存的场所,在保乳手术后, 表SCI 论文146篇,包括以通信作
队结合临床进行应用基础和转化研 被保留下来的乳腺肿瘤微环境在后 者 在Nature Cell(3篇)、Cancer
究。他和苏逢锡教授从临床问题出 续治疗的影响下,机体的抗肿瘤免 Cell (3篇 )、Nature Immunology 、
17
专 题 䎛⚎ ⛼ⱗ猰䪮荈用荈䔂倝眜畎 䎃䏞䎛⚎溁猰㷖䪮助㤙蜦㤙고湡䊢爞
NOD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23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综 述·《中国癌症杂志》2019年第29卷第3期 CHINA ONCOLOGY 2019 Vol.29 No.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137)。
通信作者:陆维祺 E-mail:***********************.cn 先天性免疫应答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相对于适应性免疫应答来说具有出现早、应答发生速度快等特点。
其主要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和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 A M P s )。
其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 a t t e r 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1]来非特异地识别各种致病物质,PRR主要有以下两类受体:一类是位于细胞膜表面或内体膜上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另一类是位于细胞质内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样受体及视黄酸诱导基因(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RIG )样受体。
TLR在抗感染与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近年来关于同属于PRR的NOD样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及其在抗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而关于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却很少。
NOD样受体可以分为NLRA、NLRB、NLRC、NLRP和NLRX 5个亚家族,其中NLRC和NLRP亚家族是NOD样受体主要的两种类型,而NOD1和NOD2是NLRC亚家族中的主要代表,也是NOD样受体中研究最多的2个成员[2],本文对NOD1和NOD2受体的分子组成、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肿瘤关系的最新NOD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肿瘤 关系的研究进展林巧卫1,张 思2,陆维祺1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32;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上海 200032[摘要]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NOD )样受体是一类位于细胞质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性免疫应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曹雪涛受邀发表天然免疫与炎症调控综述文章

曹雪涛受邀发表天然免疫与炎症调控综述文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与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娟、钱程受邀为新一期《免疫》杂志撰写了题为《天然免疫的翻译后修饰调控》的综述性文章。
文章评述了天然免疫分子的PT M调控作用方式、机制和意义,并展望了该领域的以后进展方向。
天然免疫应答及调控机制是免疫学界的前沿研究热点。
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PTM)是调控蛋白质活性与功能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国际免疫学界围绕天然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中重要蛋白质信号转导分子PTM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免疫调控关于适时、适度坚持免疫应答,进而幸免免疫炎症疾病的发生进展至关重要。
磷酸化和泛素化等一些经典的PTM方式,可通过阻碍天然免疫受体、配体及下游信号分子的活化、胞内定位及相互作用,在调剂天然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中发挥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此外,一些非经典的P TM方式如甲基化、乙酰化等,也具有重要的天然免疫与炎症调控功能。
曹雪涛等人撰写的综述详细介绍了上述经典及非经典PTM在调控天然免疫受体介导的天然免疫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分子相互作用及亚细胞定位等关键问题。
此外,文章评述了蛋白分子PTM专门或功能失调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一些炎症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
同时,文章展望了该领域的挑战性科学问题及前沿进展方向,如PTM在天然免疫调控中的未知功能、PTM发挥调剂功能的细胞或信号选择性、不同PTM之间的交叉调控作用等。
Nano. Lett 超声增强线粒体钙离子超载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Nano. Lett | 超声增强线粒体钙离子超载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是一种能够触发抗肿瘤免疫响应的肿瘤细胞死亡方式,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潜在的有效协同方式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尽管已经开发了许多钙离子(Ca2+)纳米调节剂,可通过线粒体Ca2+超载来进行肿瘤治疗,但尚未探索其诱导ICD的特性。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陈学思院士和丁建勋副研究员在《Nano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Ultrasound-Augmented Mitochondrial Calcium Ion Overload by Calcium Nanomodulator to Induce Immunogenic Cell Death”的文章,该研究利用一锅法制备了一种对酸敏感、聚乙二醇修饰的、含有姜黄素(CUR;Ca2+增强剂)的碳酸钙(CaCO3)纳米颗粒PEG CaCUR。
本文要点:
(1)PEG CaCUR不仅作为Ca2+纳米调节剂诱导有效的线粒体Ca2+超载,而且可在改善协同肿瘤治疗过程中作为ICD诱导剂。
(2)实验结果表明,将PEG CaCUR与超声(US)相结合后可增强ICD效应,这归因于线粒体Ca2+超载以及随后活性氧水平的上调。
同时,PEG CaCUR还可有助于光声/荧光双模态成
像,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良好的治疗性能。
Nanomodulator to Induce Immunogenic Cell Death. Nano Letters. 2021.Doi: 10.1021/acs.nanolett.0c04778.。
探秘肿瘤细胞生长“温床”

探秘肿瘤细胞生长“温床”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8期——记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罗云萍本刊记者徐赛专家简介:罗云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致力于肿瘤免疫及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
1992年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获得美国癌症协会(AACR) “AACR-inglenookVineyards Awards”奖,2005年获得美国癌症协会(AACR) “AACR-GSK (Glaxo Smith Kline) Outstanding clinicalScholar Awards”奖。
201 0年获得美国癌症协会(AACR) “AACR-Susan G KomenScholar-in Training Award”奖。
癌症,作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一直被社会广泛关注。
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近年来,因环境污染,非健康饮食、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癌症人群逐年扩大,其死亡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医学上认为的癌,是指一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肿瘤是局部组织细胞在致瘤因素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对正常细胞生长的调控能力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物,它一旦出现,会恶性生长,最终演变成吞噬正常组织器官的恶魔,最终导致人体死亡。
“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是在适宜于它的环境中进行的,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其中的其他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肿瘤生长和侵润的重要促进因素。
”在罗云萍看来,探究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防控起着关键性作用。
浩瀚研究,十年不懈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面临多重选择,罗云萍亦如是,她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曾迷茫,也曾坚定。
高考后专业选择的迷茫,最后听从了父母的建议,从“医”而终,在医学研究道路上坚定前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
2001年,罗云萍在重庆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紧接着,远赴美国Scripps研究中心Dr Reisfeld教授实验室作为博士后从事肿瘤免疫研究,当时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以及肿瘤的基因和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
站在肿瘤基础研究前沿的领航者——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程书钧教授

站在肿瘤基础研究前沿的领航者——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程书钧教授王光跃;张丽【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2(002)013【总页数】3页(P1-3)【作者】王光跃;张丽【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程书钧院士演讲后受到听众欢迎盛夏时节的北京,骄阳似火。
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2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肿瘤防治规范化高峰论坛上,记者与程书钧院士就肿瘤治疗的前瞻性问题,作了采深入访。
基因: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趋势在谈到肿瘤的流行病学趋势时,程书钧院士说:“近年来,癌症已经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据统计,中国每年癌症新发病率约260万,死亡180万;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癌症死亡率增加了80%,癌症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20%,已经位列中国民众死亡病因中的第一位。
全球每年肝癌新发病和死亡人数超过70万;其中55%以上发生在中国。
这次会议为我国肿瘤研究与治疗的各个学科提出了一个严峻课题,即‘攻克癌症,造福民众’。
希望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医药卫生团体的凝聚力,进一步激发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创造力,关注肿瘤学科的前沿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使协会成为肿瘤防治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
”在采访中,程书钧院士回顾了百年肿瘤研究的历史,其中着重谈到了“从染色体到抑癌基因的突破”。
他说:“肿瘤的研究大概经历了100年,从第一个报告肿瘤跟染色体相关,后面讲到了癌基因、讲到了抑癌基因,为肿瘤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信息。
但到今天为止,人们对肿瘤的治疗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2003年人类基因组完成测序以后,在2008年,研究者第一次将人的肿瘤全部进行测序。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相同的两个人的肿瘤,他们的基因突变却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都是大肠癌,但不同患者的基因测序就不一样。
为什么相同的肿瘤在临床上有这么多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所产生的基因突变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2页
科技日报/2015年/1月/12日/第007版
创新广东
徜徉于肿瘤免疫学研究的国际前沿
——访中山大学教授郑利民
吴彦君
“正如南橘北枳一样,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表现。肿瘤是种子——癌细胞,
在适宜的土壤——组织微环境中生长的结果,组织微环境可以直接调控癌细胞的特性和疾病进
展,其重要性也是被肿瘤学界所公认的。”
郑利民教授解说他的肿瘤免疫学研究总是那么深入浅出。作为学科带头人,郑利民和他领导
的研究团队完成的“组织免疫微环境调控肝癌进展的新机制”,刚刚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
奖二等奖。这是一个公认的肿瘤免疫学国际前沿课题。
“肿瘤内部是有很多不同区域的,并不完全就是一个整体。”在以往关于组织微环境的研究
中,肿瘤通常是被作为一个整体的。但是,人的实体瘤经过癌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的长期共进化,
通常可按解剖结构分为癌巢、侵袭边缘和癌旁间质等多个区域,各自具有独特的组成和功能。
在癌旁间质和侵袭边缘,有大量免疫细胞浸润着,它们以往一般都被认作是宿主对抗肿瘤的
防御机制。“但我们发现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免疫细胞虽然很有用,但它们也会被肿瘤组
织所利用,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和组织重塑来帮助疾病进展。”
“我们做了肝癌里常见的七八种类型免疫细胞的试验,发现免疫细胞在人体肿瘤的不同区域
的确可呈现出独特的分布和功能。”郑利民教授介绍道,“这是因为肿瘤会在免疫细胞迁移、分化
的时间与空间特性来对它们进行动态教育,使它们发挥了不一样的功能。”
就像人有优点和缺点一样,免疫细胞也是多功能的,它同时拥有好和坏两个方面,郑利民教
授表示,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发现是何种机制导致免疫细胞“变坏”,以及发现如何逆转
免疫细胞“变坏”的进程。“恢复和重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功能,是我们将来面临的一个巨大的
挑战。”
近年来,死于癌症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郑利民教授并不认为这代表着癌症的发病率在
大幅度提高。“患者数量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癌症的发现率提高了;另一方面,
年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肿瘤往往是和衰老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来看,人的平均寿命有
明显的延长。”具体到每个患者来说,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是有明显改善和延长的,这
与肿瘤临床治疗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在肿瘤临床方面,每种类型的肿瘤都有相对规范的治疗方案,但是在临床实践里,同一类型
的肿瘤也会发现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在肿瘤临床中会讲究个性化治疗,设计更合理的抗肿瘤治疗
方案。
“现在,对于肝癌患者术后是否要接受干预性治疗是有一个标准的,但是对于医生来说,这
个尺度还比较难把握。”郑利民教授讲道,“一方面,治疗的花费是比较昂贵的,对于患者是一个
极大的负担。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本来就存在肝功能硬化等问题,术后治疗
对于肝脏也是不受益的。”
目前,郑利民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一种试剂,可以帮助医生在临床治疗时进行判断。依
据试剂显示出来的指标,医生可以判断肝癌患者是否属于高危复发的类型,从而决定是否建议患
者做进一步的强化治疗,以期达到更精准的治疗效果。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该试剂已经达到了不
错的效果,但郑教授表示,试剂要真正运用于临床实践,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第2页 共2页
郑利民教授说:“作为肿瘤医院的医生,我希望我们的研究对肿瘤临床的个体化治疗能有所
帮助,也希望我们在肝癌调控方面的研究思路,能够对其他肿瘤类型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