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山生态恢复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云岗矿矸石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的研究

云岗矿矸石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的研究

云岗矿矸石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的研究石慧娟(同煤集团云冈矿基本建设科,山西 大同 037017)摘 要本文以同煤集团云岗矿矸石山为对象,对生态恢复治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云岗矿矸石的现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阐述了综合治理设计原则及规划,从设计、施工、生态效益等视角对云岗矿矸石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进行了分析,治理方案达到了对矸石山彻底治理的目的,有着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云岗矿 矸石山 环境影响 综合治理 生态恢复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19.01.076Study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Gangue Mountain inYungang Mine Shi Hui-juan(Department of Basic Construction, Yungang Mine, Datong Coal Group, Shanxi Datong 037017)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angue in Yungang Mine of Datong Coal Group was studi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Yungang Mine waste rock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planning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is expounded, and analyses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refuse in Yungang M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The governance solution accomplishes the goals for control of coal gangue piles, which had a very good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Key words : Yungang Mine gangue mountain environmental impact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收稿日期 2018-06-05作者简介 石慧娟(1979-),女,山西省天镇县人,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现就职于云冈矿基本建设科。

煤矿矸石场生态恢复与治理措施探讨

煤矿矸石场生态恢复与治理措施探讨

温玉强,王笑峰,郭显峰,张原培(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摘要:随着煤矿开采力度的进一步增大,煤矿开采中和开采后遗留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一度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进行煤矿开采区域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是煤矿开采区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其中煤矿矸石场的生态恢复和治理就是其中的重难点。

本文就煤矿矸石场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矸石场生态恢复和治理的必要性,结合煤矿矸石场的生态治理现状及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在煤矿矸石场的生态恢复和治理中的有效措施,为促进煤矿矸石场的有效生态保护和利用,促进煤矿采后恢复治理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煤矿;矸石场;污染;生态恢复;治理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8-0189-03DOI:10.16647/15-1369/X.2019.08.110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coal mine gangue farmWen Yuqiang, Wang Xiaofeng, Guo Xianfeng, Zhang Yuanpei(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erbin Heilongjiang 150080,China)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coal mining,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in and after coal mining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The restoration and treat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nd around coal mining area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oal mining area.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al gangue fiel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of coal gangue field,explores the necessit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reatment of coal gangue field,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i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reatment of coal gangue field,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coal gangue field and the main problems in it.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gangue farms and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oal mine management after mining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Key words:Coal mine;Gangue farm;Pollution;Ecological restoration;Governance采矿过程中,从井下或露天矿采场采出的或混入矿石中的岩石(废石)叫矸石,堆置废石或矸石的场地的位置叫“矸石场”,这一场所因为大量的矸石堆积,对于场地应用较大,且矸石的处置难度大,生态恢复治理困难。

煤矸石的生态修复

煤矸石的生态修复

矸石山的修复技术淮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未来我国重要的煤电一体化生产基地。

由于煤矿开采产生的大量矿业废物——煤矸石,露天堆放,形成煤矸石山,或堆积在塌陷洼地或其他洼地处,矸石的长期堆积不但会引起环境污染,如由粉尘引起的大气污染、由酸性废水引起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等,而且更因为矸石堆水分含量极少,严重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使得其上难以生长植物,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通矸石山污染区的生态修复技术探索,阐述和推广一些矸石山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

1. 项目现状分析1.1 区位分析大通矿生态环境修复区范围东至规划中兴路,西到规划淮舜南路,南起规划沿山路,北达规划洞山东路,占地面积约438公顷。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1′44.6″-117°03′29.8″,北纬32°36′46.4″-32°37′49.0″。

修复区紧邻淮南主城区,并在淮南市城市发展规划“东进南扩”范围之中,舜耕山将来很可能成为一座“城中山”,规划中的淮舜路和中兴路南北向贯穿于修复区,成为连接山北主城区和山南新区的主要交通干道,是两城区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未来淮南城市生态环境的标志性区域之一,在城市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污染情况将整体修复范围划分为四个不同类型的污染区域(标识位置为重污染区):山坡林地;矸石和垃圾堆区域;塌陷和取土坑;其余地区。

其中,二号区和四号区主要为矸石山堆场。

1.2 矸石堆现状概况(图一)二号区矸石堆场占地面积0.9hm2,表明平整,无起伏,厚度在2m至6m左右,沿斜坡逐渐增厚,矸石堆压实状况良好,表明由于堆放原煤,有车辆与行人,表明无植被,矸石堆下面是芦苇地,低处有零星积水;四号区地形破碎,区域范围比较大,面积1.2hm2,矸石堆场位于区域北侧,场地内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混合物。

矸石堆放混乱,地貌高低起伏,地形破碎不堪,南侧有一雨水冲刷而成的排水沟,不规则,最宽处2米左右。

矿山矸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技术要点

矿山矸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技术要点

矿山矸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技术要点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矿山开采活动也随之日益增多。

矿山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矿山矸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加大了矿山矸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开展了大量的示范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下面将从技术要点方面介绍矿山矸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的相关内容。

一、地质勘察与分析地质勘察与分析是矿山矸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进行地质勘察时,需要对矿山周边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地貌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

还需要对可研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所选用的治理技术和方法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要求。

二、矿山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矿山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是矿山矸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矿山矸石进行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矿山矸石对环境的危害,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常见的矿山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粉煤灰砖、矿山矸石混凝土、砟石材料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矿山矸石的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恢复技术生态恢复技术是矿山矸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核心内容。

在矿山矸石生态恢复治理示范工程中,常用的生态恢复技术包括植被恢复技术、地貌修复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等。

通过植被恢复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矿山矸石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

地貌修复技术可以对矿山矸石区域的地貌特征进行修复,恢复原有的自然风貌。

水土保持技术则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

四、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是矿山矸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重要保障。

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矿山矸石区域环境变化情况,为矿山矸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

这些监测技术可以全面了解矿山矸石区域的环境状况,提前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2023年矸石山治理方案

2023年矸石山治理方案

2023年矸石山治理方案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矸石山成为了城市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

矸石山的治理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2023年的矸石山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治理措施。

一、问题分析:1.矸石山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矸石山的存在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危害,首先是矸石山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其次是矸石山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还有矸石山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如土壤污染和水源受到威胁。

2.矸石山对城市形象的影响:矸石山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往往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它们的存在给城市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矸石山的存在破坏了城市整体景观效果,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3.矸石山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矸石山的存在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矸石山的开采和堆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和规划造成了困扰。

此外,矸石山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周边的水源质量,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潜力。

二、治理方案:1.矸石山的整体规划和开发:为了解决矸石山给城市形象造成的影响,我们需要对矸石山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

首先,对矸石山进行环境评估,确定其开发价值和可利用性。

然后,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包括工程建设、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等。

最后,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将矸石山转变为城市的绿地、公园和休闲区等。

2.矸石山的治理和修复:为了解决矸石山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我们需要对矸石山进行综合治理和修复。

首先,制定详细的治理计划,包括采取措施减少矸石山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加强矸石山的管理和监测等。

然后,通过生态修复措施,如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等,修复和改善矸石山周边的生态环境。

3.矸石山的生态利用和资源化:为了解决矸石山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问题,我们需要对矸石山进行生态利用和资源化。

首先,开展矸石山中的资源调查和评估,确定其资源潜力和可利用性。

抚顺矸石山生态恢复研究初探

抚顺矸石山生态恢复研究初探

抚顺矸石山生态恢复研究初探作者:董成丽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第14期文/ 董成丽抚顺市东洲区园林管理处辽宁抚顺 113003宁军开原市城市发展服务中心辽宁开原 112300【摘要】矸石山可划为林草、林果、间作区、风景林防护区、生产用地等。

可分成三个阶段实施,控制好水土流失,走出一条排土场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模式。

【关键词】矸石山;生态恢复;经济利用1、前言抚顺经过一百多年的矿业资源开发, 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均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采矿引起的地面沉陷、土地占压、掘损等环境破坏问题突出,据统计现有矸石山面积可达3 万余亩,但得到利用面积微乎其微不仅对我市的土地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而且严重破坏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

多年来,我们以绿化复垦方式进行生态恢复这项工作就一直没有间断,通过大量实践和矸石山造林实验资料表明,矸子山自然风化的适宜造林时间为停排矸后的10—12 年,因此排土场的生态恢复问题就将越发显得突出和重要。

2、生态恢复对策2.1 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排土场的生态恢复应本着“以植被恢复为主、先恢复后完善,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下盘后上盘、先掌子面后平盘,边恢复、边利用,分层次、分重点”的原则,坚持物种多样性和适生性相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作出总体和近期生态恢复规划,多种树、多层次进行绿化、农业复垦,提高人工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避免由于盲目开发利用造成人为的、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污染破坏。

2.2 对排土场进行用地区划由于矸子山尚处在生产活动之中,因此,也只能针对现状作以初步的动态功能区规划。

总体区划应按东、西舍场和汪良舍场分别进行,大致分为林草、林粮、林果、间作区,风景防护林区、生产用地区等。

排土场总面积为31850 亩。

依据以排矸年限为主要因子进行的排土场立地类型的研究成果,划分的六种类型和面积分为:Ⅰ类(排矸年限40 年以上)750 亩,Ⅱ类(排矸年限30-40年)4450 亩,Ⅲ类(排矸年限20-30)1150 亩,Ⅳ类(排矸年限10-20 年)4700 亩,Ⅴ类(排矸年限10 年以上)2950 亩,Ⅵ类(排矸未稳定地段)17850 亩。

煤矸石山危害及其植被恢复研究综述

煤矸石山危害及其植被恢复研究综述

7复研 究综 述
赵方莹 1 , 2 ,刘 飞 。 ,巩 潇。
( 1 . 北京林 业 大学水土保持 学院 ,北京 1 0 0 0 8 3 ;2 . 北京丰林 源生 态1 t I g -  ̄计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0 0 8 3 ;
3 . 北京林丰源生 态 园林绿化 工程有 限公 司,北京 1 0 0 0 8 3 )

要: 针 对煤 炭企 业每 年 产生 的 大量煤 炭 副产 品—— 煤矸 石 堆 积成 山对矿 区周 边 造成 的环 境 污 染 , 综
合 阐述 了煤 矸石 山对 大 气、 土壤 、 景观 、 人 类 生产 生活等 方 面造成 的危害 , 并对 煤矸 石 治理 方 法 中的植被 恢 复
和 绿泥 石 类 。构 成 矿物 质 成 分 的元 素 主 要 有 C 、 H、 0、 S 、 F e 、 A 1 、 S i 、 C a 等常量元素和 C r 、 C d 、 A s 、 H g 、 P b 、 c u 、 z n 、 F 、 C l 等微 量及 痕量元 素 。 煤 矸石 中还 含有 少 量 的有机 质 , 它 主 要包 括 C、 H、 0、 N、 S等 元 素 , 其 中 C是 有机 质 的 主要成 分 ,也 是燃 烧 时产 生热 量 的最
进行 了 系统 阐述 , 提 出 了煤矸 石 山植被 恢复 中需要 深入 研 究的 内容 , 为矿 区煤矸 石 山的植被 恢 复 工作起 到 指
引作 用 。
关键 词 : 煤矸 石 山; 危 害; 植被 恢复 ; 恢复技 术 中图分类 号: X 7 5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1—9 8 1 6( 2 0 1 3 )0 2— 0 0 7 7—0 5

煤矸石山植被自然恢复规律及其环境影响

煤矸石山植被自然恢复规律及其环境影响

煤矸石山植被自然恢复规律及其环境影响煤矸石山植被自然恢复规律及其环境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矸石山是矿业开采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地貌,它是植物恢复生长的重要潜在资源。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人类环境变化,这使得煤矸石山的植被自然恢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煤矸石山植被自然恢复的规律,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煤矸石山植被自然恢复规律1. 植物物种多样性由于土壤条件的不同,在煤矸石山上生长的植物也有很大差异。

比如,在低海拔地区,常见的植物有杜鹃、银杏、杉木等;而在高海拔地区,常见的植物有松树、雪松、杉木、柏树等。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也会有所不同。

2. 植物恢复速度不同由于土壤条件的不同,不同的植物在煤矸石山上的恢复速度也会有很大差异。

一般而言,低海拔地区的植物恢复速度要快于高海拔地区的植物。

此外,土壤质量好的区域,植物恢复速度也会快于土壤质量差的区域。

3. 植物生长受限由于气候变化,煤矸石山上的植物生长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当地气温升高,这会使得植物受到伤害,导致生长受限。

此外,地形条件也会影响植物生长,如坡度大的地方,就会使得植物生长受到限制。

二、煤矸石山植被自然恢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 保护水源由于植物的生长可以减少水流分散,减少水流冲刷,因此,在煤矸石山上生长的植物可以保护当地水源。

此外,随着植物生长,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风化作用,保护周围水源。

2. 降低气候变化当植物生长时,它们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此外,当植物生长时,它们会释放水分到大气中,减少气温升高带来的影响。

3. 保护生态平衡随着植物生长,它们会吸引大量昆虫、鸟类、兽类到当地生存,这有助于保护当地生态平衡。

此外,由于有大量昆虫、鸟类、兽类到当地生存,这也有助于保护当地野生动物的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矸石山生态恢复措施研究
一、综合治理设计原则及规划
1设计原则
矸石山山体安全稳定—灭火效果彻底—植物群落向森林方向演替,
最终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兼顾生态环境的同时注重景观效果—灭
火、生态修复与山体稳定(护坡)三者相结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总体
安排,最终达到灭火彻底、山体稳定、植被良性演替的整体治理效果。
2总体规划
该方案采用灭火措施、护坡措施与生物措施(生态修复)紧密结合的
方法,即首先对矸石山进行灭火施工。本次灭火施工主要工艺包括温
度勘察、挖除灭火、换填灭火、喷射注浆灭火、深孔注浆灭火等。根
据温度勘测结果及现场情况,采用多种灭火方法系统结合的方式进行
灭火施工。结合上述灭火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护坡整治,整理坡面、
控制坡度、修建上山道路、修筑排水渠、急流槽及马道,修建柔性护
坡,对其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地基承载能力进行分析验算,最后
采用生物措施进一步加固矸石山,设计中综合采用生物、物理、化学
等措施进行土壤基质改良,采用远程喷射播种植被恢复技术对矸石山
坡体进行植被恢复。
二、灭火方案
1设计原则
为确保施工安全,此次灭火采用防火、控火、灭火方案,方案明
显减少或消除有害气体,恢复安全常态,按照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灭火
工艺,采用多种灭火工艺相结合的灭火方式进行施工,全程测温,由
下而上,由外而内,由低温区向高温区实施灭火措施。
2总体规划
矸石山灭火工程主要依据矸石山自燃机理及特点,矸石山不同温
度分布规律及温度探测技术,采用各种灭火措施的综合、运用。本设
计采用了先进的喷浆、注浆技术防火、控火,最终消除火点。采取机
械化施工,利用泥浆喷射机进行喷浆、注浆。
三、护坡工程方案
矸石山山体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综合治理的成败,同时山体的稳定
又保证灭火效果的持续与生态修复的成功。护坡工程主要包括:坡体
分级、整理坡面、控制坡度,修建上山道路,修筑排水渠、急流槽及
马道,修建柔性护坡等。针对矸石山不稳定、易沉降等特性,采用刚
性护坡易损坏。该矸石山护坡工程采用柔性覆盖的技术理念,以有效
应对矸石山沉降。
1坡体削坡分级及道路修整
1)削坡。矸石山削坡分级总体坡度控制在30°左右,本次削坡主要
针对一号治理区进行,同时也包括二号治理区部分坡面。平均削坡深
度为1.5m,削坡后每段坡面长度10m~15m。2)覆土。削坡完成后,
矸石山体表层覆盖矸石与黄土的混合物(含黄土约75%),以利于植物
生长,表层平均矸土混合物厚度为0.8m。3)整形。覆土完成后,进
行坡面整形及施工道路修整,削坡整形后表层矸土混合压实,形成一
个封闭良好的整体,山体稳定性良好,为植被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2排水系统
坡体的排水系统包括坡面急流槽、马道柔性排水渠及道路排水。
柔性排水系统均采用土工袋、土工膜等柔性材料,坡面排水系统与道
路排水系统及原有排水系统相贯通。马道在前期可作为施工便道,之
后建立排水渠,其余裸露地方进行植被恢复。矸石山经人工整形后,
易发生沉降变形,如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构筑排水渠,极易发生断裂。
该方案采用土工膜加土工袋构筑的柔性排水渠。排水渠修筑方法为马
道边缘及道路一侧开挖宽1m壕沟加土夯实(土层厚度约为20cm),然
后回填形成下底宽40cm,上口宽80cm,高60cm的梯形排水沟,铺
设土工膜,沟底坡度为5%,土工膜上方码放黑色土工袋,标准尺寸
一般为40cm×80cm,土工袋装土压实,码放要求层层码放相互压实
形成表层利于阻挡和拦截降水的台阶式坡面。
3植物护坡的作用
3.1植物根系的固着作用
草本植物须根大部分分布在地下0.5m以内,而灌木根系更能深
入到矸石层,对提高坡体表面抗冲力、防水土流失作用十分明显,植
被能够遏制坡面水土流失及浅层崩塌,植物的浅层根系错根盘结,使
土体在其延伸范围内成为土与植物的复合体。植物的垂直根系穿过坡
体浅层的松散风化带,深入到较深矸石层起到相当于甚至优于锚杆的
作用。禾本科及豆科植物小灌木在地下0.75m~1.5m处有明显的
加固作用,乔木根系的锚固作用可影响更深的矸土层。
3.2植被的防冲蚀作用
1)截留降水,削弱溅蚀。降水从高空落下,对裸露的表土产生一
种打击力,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同时土粒被水带走产生水土流失。植
被保持水土作用表现在可基本消除降水的击溅侵蚀,降低坡面土体的
侵蚀性,减少冲蚀力指数。植物拦截降水,则削减了降水对地面的击
溅侵蚀,从而对表土起固持作用。2)延缓径流汇集,增加入渗,减少
冲刷。地表径流集中是坡面土体冲蚀的主要动力,对土体冲蚀的强弱
取决于流速的大小和径流所具有的能量。植被覆盖坡面增加坡面粗糙
率使径流由直流变为绕流,难于汇集一起。另外植被生长形成的空隙
和裂隙增加了入渗,优化地下水的补给环境,减少了径流量和径流冲
刷力,直接降低了径流对坡面冲刷,保护坡面结构的稳定性。3)乡土
灌木树种生长,植物种类多样,表层形成茂密草灌植物,起到很好的
水土保持作用,不会造成水蚀沟。
四、生态修复方案
在矸石山植被恢复工程中按照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基质改良技
术、适宜树种选择与规划、植被恢复栽植技术、科学的抚育管理技术
和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等“六阶段”技术模式,根据模式中各个环节
之间的关系,适时有效地调整矸石山植被恢复的工程技术和进度,可
以使矸石山植被恢复能够按照规划设计的目标创建稳定的植物生态
系统,使矸石山最终达到治理的效果。
五、适宜的植物规划
1植物
植物种类的选择一直是矸石山生态修复研究的重要内容。植物种
类选择的适当与否是屯兰矿矸石山植被恢复成败的关键,树种的组成
以及植被群落的组成和密度是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根据该矿矸
石山植被恢复与生态特点,科学地选择矸石山适宜的植物种类是该项
工程的重要任务。主要是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
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植物品种,要有利于矸石山的水土保持和
土壤的改良,选择抗干旱和耐贫瘠的肥料树种,尤其要考虑优良的灌
木树种在植被的防护和土壤改良功能方面的特点,这样可以使矸石山
提早郁闭,加快绿化和生态修复的速度,并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适宜该地区种植的植物种类
油松、侧柏、臭椿、刺槐、山杏、柠条、榆树、紫穗槐、皂角、
二色胡枝子、荆条、羊柴、二月兰、沙打旺、波斯菊、黑心菊、紫花
苜蓿、黑麦草及高羊毛等。
六、治理工程的监测与评价
矸石山植被恢复是困难立地条件下比较艰巨的工程,因此其恢复
植被的监测比较重要。在植被恢复的初期,由于管理强度较大,植物
的生长发育状况会及时的得到反馈和处理。但是在管理强度逐年降低
直至停止后,矸石山的植被开始进入自维持状态,由于管理强度的降
低和矸石山立地限制因子的叠加性,重建的植物群落的发展可能出现
两种情况,一种是逐渐退化,植物的生长量减少,种类减少等等,任
其发展,最后可能导致整个恢复植被的完全消失。另一种是植物生长
良好,生产力逐步提高,乡土树种不断侵入,甚至替代植被重建阶段
的先锋树种。对于第一种情况应该通过监测和评价,尽快的发现植被
退化的决定性因素,对恢复的植被进行维护。第二种情况表明重建的
植被正朝着自我演替的方向发展,最终会建立一个稳定的、自维持的
生态系统。对于取得初步成功的矸石山恢复植被,通过监测和评价,
适时地引进期待的树种,使之能够按照人为设计的方向创建希望的恢
复生态系统。另外,监测和评价植被重建的环境和生态效益,深入研
究生态修复的过程与机制,可以推广和发展植被恢复技术理论,为矸
石山的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持。
1生态效益
本方案规划设计的生物措施实施一段时期后,通过增加植被、改
善土壤性状,可以减少扬灰,减少有害气体扩散,减少地表径流,减
轻土壤侵蚀,防止新增的水土流失。最终治理目标为,使项目实施后
矸石山治理率达到99%,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8%,植被恢复系数达
98%,水土流失控制率达98%。
2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本报告规划设计的措施,可减轻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破坏,
使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协调进行,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同时,对促
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结语
本方案中植物的选择模拟植被自然演替规律,即由草灌向森林化
方向演替;倡导从种子开始的最自然的育林方式,而非人工方式的植
树。因为播种苗不仅在表层形成致密的植物群落,主根也特别发达,
进一步加固了山体,而传统覆土栽植模式苗木主根被切断,侧根发达,
不利于山体的稳固,而且实施工期短,见效快,可以减少覆土,保护
土源,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与传统的矸石山植被恢复相比在技术
手段上有所突破与创新,更多依赖基质配比技术、植物品种选择技术,
按照植物群落自然演替的科学规律,以达到对矸石山彻底治理的目的。
本文作者:席永哲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本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