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常见寄生虫病

合集下载

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章 猪常见寄生虫病 第六节 猪棘头虫病

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章 猪常见寄生虫病 第六节 猪棘头虫病

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章猪的常见寄生虫病第六节猪棘头虫病一、概述定义:猪棘头虫病是由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小肠(主要是空肠)所引起的疾病。

主要侵害放牧的猪。

本病是由于猪吞食棘头虫的中间宿主金龟子的幼虫(蛴螬)而感染。

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感染8~10月龄猪,流行严重的地区感染率可高达60%~80%。

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高温、低温以及干燥或潮湿的气候下均可长时间存活。

感染季节与金龟子的活动季节是一致的。

金龟子一般出现在早春至六七月,并存在于12~15厘米深的土壤中,仔猪拱土的力度差,故感染机会少;后备猪拱土力强,故感染率高。

因此每年春夏为猪棘头虫病的感染季节。

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后备猪比仔猪感染率高。

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地理、气候条件、饲养管理方式等都有密切关系。

如气候温和,适宜于甲虫和棘头虫幼虫的发育,则感染率高并且感染的强度大。

二、形态巨吻棘头虫是一种大形虫体,呈灰白色。

成虫体长,呈长圆柱形,乳白色或淡红色,前部较粗,向后逐渐变细,体表有明显的环状皱纹。

头端有一个可伸缩棒状的吻突,见图3-6-1“蛭状巨吻棘头”。

吻不弯曲,吻突上有5~6列强大向后弯曲的小钩,每列6个。

寄生时,吻突插入黏膜,甚至穿透黏膜层。

雌雄虫体差异很大,雄虫长7~15厘米,呈长逗点状;雌虫长30~68厘米。

虫卵呈长椭圆形,深褐色,两端稍尖,卵壳上布满着斑点状的小穴,颇似桃核,卵内含有一幼虫称棘头蚴。

虫卵大小平均为91微米×47微米,见图3-6-2“蛭状巨吻棘头”。

图3-6-1 蛭状巨吻棘头图3-6-2 蛭状巨吻棘头1.雌虫2.头端3.寄生在肠壁上的雄虫4.虫卵5.中间宿主甲虫幼虫(蛴螬)三、生活史(当虫卵随粪便排出后,被中间宿主—金龟子的幼虫(蛴螬)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

猪在拱土时吞食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蛴螬或金龟子时即遭感染。

自幼虫侵入猪体内到发育为成虫需2~4个月。

虫体可在猪体内寄生10~23个月。

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轻 度 感 染 时 , 一 般 无 明 显 的 临 床 症 状 :感 染 严 重 时 ,痛 猪 发 育 不 良 ,消 瘦 、贫 血 ,下 痢 ,运 动 、呼 嗄 厦 吃 食 困 难 当 虫 体 寄 生 在 肝 脏 时 (如 棘 球 坳 )则 出 现 黄 疽 ;寄 生 在 肺 上 则 患 肺 是 .有 嚷 嗽 气 喘 等 症 状 人 吃 了 含 有 囊 尾 蝴 的 末 煮 熟 或 生 肉 就 会 感 染 ,危 害 健 康 .同 时 人 卫 成 了 病 菲 感 染 体 ,时 猪 等 家 禽 形 成 潜 在 威 胁 。
守亨哥{争毫亨.
要 加 强 防 护。 人 也 会被 感 染 上皮 肤 炭
疽 、肺 炭 疽 、肠 炭 疽 ,有 的 继 发 脑 膜 炎
和 败 血 痘 肺 炭 疽 的 死 亡 率 可 高 达
95% 以上 ,因此 日发 现 要 及 时 送 医 院
洽 疔 一
由 于 该 病 病 稃 短 ,病 情 急 ,故 早 期
系 膜 、心 、脾 、肾 等 器 官 内 或 其 它 组 150毫 升 ,每 日 2次 青 霉 煮 与 磺 胺 类
织 中 寄 生 在 太 脑 时 套 使 动 物 致 兄 。 药 物 合 用 疗 效 更 好 。 肠 炭 疽 还 需 配 台
常 见 的 有 猪 囊 尾 蚴 痛 、 细 顼 囊 尾 蚴 I1服 克 江 丰1 (臭 药 水 )每 日 3 汰 ,马 、牛
用 抗 生 素 和 磺 胺 类 药 物 治 疗 也 可 的 、 对 猪 危 害 性 较 大 的 哑 虫 有 市 氏
以 。 青 霉 索 按 马 、牛 每 次 每 头 300—400 姜 片 哑 虫 、 华 枝 睾 吸 虫 和 藏 形 微 口
万 单位 肌 冉 注 射 ,每 日 2次 ,连 用 2 ̄3 嗄 虫 ,尤 其 是 前 两 种 拳 人 畜 共 患 病 .

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篇猪常见寄生虫病第四节猪食道口线虫病

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篇猪常见寄生虫病第四节猪食道口线虫病

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章猪的常见寄生虫病第四节猪食道口线虫病一、概述概念:由结节虫(又称食道口线虫)寄生在猪的结肠内所引发的一种线虫病。

在猪体内寄生的食道口线虫共有3种,别离为:有齿食道口线虫()、长尾食道口线虫()和短尾食道口线虫()。

本虫能在宿主肠壁上形成结节,故又称结节虫病。

流行特点:本病虽感染较为普遍,但虫体的致病力较轻微,严峻感染时可引发结肠炎,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流行的要紧线虫病之一。

感染性幼虫能够越冬,虫卵和幼虫对干燥和高温的耐受性较差,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虫卵和幼虫的发育和存活。

在室温22~24℃的湿润状态下,可生存达10个月,在-20~-19℃可生存1个月。

虫卵在60℃高温下迅速死亡,干燥也可使虫卵和幼虫致死。

猪在采食或饮水时吞进感染性幼虫而发生感染。

集约化方式饲养的猪和散养的猪都有发生,成年猪被寄生的较多。

放牧猪在早晨、雨后和多雾时易遭感染。

潮湿和不勤换垫草的猪舍中,感染也较多。

二、形态食道口线虫的口囊呈小而浅的圆筒形,其外周围有一显著的口领。

口缘有叶冠。

有颈沟,其前部的表皮常膨大形成头囊。

颈乳突位于颈沟后方的双侧。

有或无侧翼。

雄虫的交合伞发达,有1对等长的交合刺。

雌虫阴门位于肛门前方周围,排卵器发达,呈肾形。

虫卵较大。

见图3-4-1“猪体内发觉的成年食道口线虫”。

图3-4-1 猪体内发觉的成年食道口线虫病原体有两种:1.有齿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dentatum),见图3-4-2“有齿食道口线虫”。

其虫体呈乳白色。

口囊浅,头泡膨大,雄虫的大小为8~9毫米;交合刺长~毫米。

雌虫的大小为8~11毫米;尾长350微米,寄生于结肠。

图3-4-2 有齿食道口线虫1.前端2.头顶面3.雌虫尾端4.交合伞反面5.交合伞侧面6.背肋2.长尾食道口线虫(),见图3-4-3和图3-4-4“长尾食道口线虫”。

其虫体呈暗灰色,口领膨大,口囊壁的下部向外倾斜。

雄虫的大小为~毫米;交合刺长~毫米。

第二章猪寄生虫病PPT课件

第二章猪寄生虫病PPT课件

.
32
导致消化机能下降,出现食欲不振;肝硬化导 致肝腹水;出现胆囊炎、胆管炎和黄疸;
成虫可在人体内可存活20年以上,可在犬、猫 体内可存活12年3个月、3年6个月。
.
33
症状
少量寄生无明显症状;
严重感染时,食欲减退,消瘦,腹泻,水肿, 腹水,贫血;轻度至重度黄疸,可视粘膜甚至皮 肤黄染;肝区叩诊有痛感; 病程多为慢性经过,常并发其它疾病而死亡。
.
19
病原体形态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
.
20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
21
华支睾吸虫
后睾科(Opisthorchiidae )的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sis)
.
22
病原体形态
背腹扁平,呈叶状,前尖,后
钝。大小10-25×3-5mm。

肠支达虫体后端。

睾丸分支,纵列于虫体后端。
巨掌沼虾感染率高。囊蚴
在鱼肌肉中的感染率最高

.
27
流行病学
分布
世界上,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越南、朝鲜等。 韩国人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约为1.4%,越南北部 的感染率约为5.3%-28.4%。
在我国,流行于25个省、市和自治区,约有5.7亿 人受到感染威胁,约有1千万人被感染。
.
28
.
29
终末宿主:人、犬、猫、猪、鼠等,是人华 支睾吸虫的感染源。
第二章 猪寄生虫病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吸虫病 绦虫病 线虫病 棘头虫病 原虫病 蜘蛛昆虫病
.
1
第一节 吸虫病 (trematodosis)

猪弓形体病

猪弓形体病

猪弓形体病猪弓形体病,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

本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

弓形体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在家畜和野生动物中广泛存在。

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

本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细胞内的弓形体虫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

弓形体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在家畜和野生动物中广泛存在。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弓形虫可通过口、眼、鼻、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途径侵入猪体。

表现为高热、喘气、皮肤发红等,易被误诊为猪瘟、链球菌病、感冒,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方能确诊。

对于弓形体病,只有磺胺类药物有特效,其他抗生素无效。

在病的后期,病猪体表,尤其是耳、下腹部、后肢和尾部等因淤血及皮下渗出性出血而呈紫红斑。

猪弓形体病猪弓形体病 - 病症与病因症状猪食欲减退,体温40.2℃~42.3℃之间,多在40℃~41.5℃,稽留不退。

部分猪呼吸困难,驱赶时有5%出现咳嗽。

部分猪身体下部及耳部有瘀血斑,触诊可感少数猪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诊断取肝、脾、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

以肺、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触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发现典型的呈月牙形、弓形的弓形虫滋养体。

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2度,呈稽留热(常发热7~10天,精神沉郁,)(l)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育肥猪有咳嗽、流鼻液,乳猪偶有咳嗽和流鼻液。

(2)耳尖、阴户、包皮尖端、腹底的皮肤上出现出血性紫斑。

乳猪明显,往往有从耳尖向耳根推进或减退的情况,作为疾病轻重的标志。

育肥猪偶尔有此现象。

(3)体温41℃~42℃以上,呈稽留热型。

(4)乳猪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共济失调等。

(5)伏卧难起,迫起后步态不稳,个别关节肿大。

(6)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

规模猪场常见寄生虫疾病

规模猪场常见寄生虫疾病

21 年 期I3 00 第5 5
墅 窒 PI鎏TODAY I o GS
疥螨 病猪 的皮肤 发炎 、脱毛 、奇痒 和消 瘦 ,通 常开 始 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
发生于 皮肤 细薄、体 毛短 小 的头部 、眼窝 、颊 及 耳部 ,并 可 蔓 延到颈 肩胛、背 部、躯 干两 侧及后 肢 内侧等 部位。病
正 上 方 3 m 处 。 0c ( 滴水 时间 : 温 >2  ̄ 。 2) 室 7C时
在配种前 1个月开展 猪瘟、蓝耳病 和伪 狂犬等疫病 的监测工 作 ,对反复检 测不合格确 定为不宜作 为种用的后备种 猪一律
( 滴 水量 : .- . / 3) 19 38 Lh,缓 慢的大水 滴 ,保证地 面排 淘汰 ; 种猪场 必须对所 有种猪开展猪瘟 、伪狂犬 的野毒 清除 水通畅 。
( 不 可 滴 水入 耳 。 2)
情情况予 以密切 关注 ,采取相 关措施 ,做好防范工作 。 4 实行中央采购 ,控 制原料 和药品的 内在质量 .
在 目前假 冒伪劣兽 药充斥市场 的情况 下 。对养猪 生产
( 一般在 产前和产后 7天使用。 3)
( 加 强空气流通 ,促进蒸发 降温 ,也可避免仔 猪身湿 中所使用 的大宗原料和 药品实行集 中采购 ,不但可 以降低 采 4)
盆 、干净毛 巾、消毒脚盆 ( ) 池 。用于车辆 消毒 的消毒 池 以 容易 感染蛔虫 。症 状也较严重 ,且 常发生死亡 。猪感染蛔 虫 及进场 须更换的工作鞋和 工作 服。 ( 2)猪舍 门口须有进舍 消毒脚盆 ( ) 池 。 ( 3)产房、保育舍必 须安装喷雾消毒设备 。 主要 是由于采食 了被 感染 了虫卵的饮水和饲料 ,或母猪 的乳 房污 染虫卵 。使仔猪在 吸乳时受到感染 。

猪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猪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猪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8期牟真权摘要:随着人口的逐渐增长,人们对食物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其中猪肉占据人们对肉类食物需求量的绝大部分的比例。

然而寄生虫病是猪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针对猪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猪;常见寄生虫病;防治一、猪蛔虫病症状:猪蛔虫是属于蛔科蛔属的一种寄生在猪小肠会引起猪蛔虫病的蠕虫,猪蛔虫病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是猪常见的一种主要的寄生虫病,一般3到6个月的猪容易感染,成年的猪一般具有抵抗的能力,一般没有异常状况,但是却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猪蛔虫病会引起猪消化不良、消瘦、贫血从而引起猪的营养不良,更严重者还会使猪死亡。

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注意养殖场的卫生安全状况,养殖场工人应该及时清理养殖场,清除猪粪便,保持养殖场内的卫生,并且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安全。

治疗措施:对于猪蛔虫病的治疗一般采用对蛔虫有效的驱虫药物,常用的驱虫药物一般有:敌百虫,一般采用与饲料拌匀投喂,每千克体重80到120毫克的;赛嘧啶,每千克体重30到40微克,与饲料混匀投喂。

伊维菌素,一般采用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猪毛首线虫病症状:猪毛首线虫病是危害仔猪的一种常见病,是由毛首线虫所引起的,寄生在猪的大肠内所引起的疾病。

感染此病的仔猪会出现食欲不良、消瘦、营养不良、顽固性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仔猪的死亡。

预防措施:该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经常发生于我国南方的养殖场,本病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保持养殖场的卫生状况,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安全,定期对水槽和饭槽进行清理。

治疗措施:治疗该寄生虫病的有效药物一般有:酚嘧啶和甲苯嘧啶。

猪弓形虫病症状:弓形虫病是人兽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弓形虫的宿主范围很广,在多种动物之间互相感染,对猪的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也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弓形虫常常寄生在猪的多种有核细胞内,患有该病的猪常常会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动物死亡、妊娠动物流产、胎儿畸形等症状。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分析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两种常见的猪类寄生虫疾病,在养猪业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以下是对这两种疾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猪带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在猪的肠道内引起的,主要通过猪粪污染的饲料、水源和环境传播。

该疾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绦虫可吸收猪的营养物质,导致猪营养不良,生长缓慢,体重下降,影响肉质品质。

2.降低养猪效益:绦虫寄生在猪的肠道内,通过吸收猪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饲料资源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

3.传播人畜共患病:人类食用受感染的猪肉或未煮熟的猪肉制品,可能感染人类绦虫病,造成人类健康威胁。

有效防治猪带绦虫病的措施包括:1.合理用药:选择安全、有效的驱虫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如多西环素、伊绦虫胺,按照兽医指导进行用药。

2.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猪舍,及时清理猪粪,消毒饮水设备、饲料槽等,减少绦虫寄生的机会。

3.改善饲养条件: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源,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避免使用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2.影响猪的养殖效益:囊虫寄生在猪的肌肉内会导致肌肉组织发生囊肿,影响猪肉的质量和市场价值。

1.加强检疫和监测:对活体猪、猪肉和相关产品进行检疫检查,及时发现携带囊虫的猪只,防止感染传播。

2.采取科学的加工技术:对猪肉进行腌制、煮熟等加工处理,确保囊虫幼虫被有效杀灭,避免造成人类感染。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养猪业中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有较大的危害,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用药、加强卫生管理、改善饲养条件、加强检疫监测和科学的加工技术等。

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控制寄生虫的传播和感染,保障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维护人类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可采取下列措施中 1.病猪粪便堆集发酵,杀灭 虫卵 2.在疾病流行地区,严格控
制放牧,尽量减少吃入蛴 螬或金龟子的机会 3.在猪场以外的适宜地点设 置诱虫灯,可以捕杀金龟 子。如用金龟子作饲料时, 必须彻底煮熟或炒熟
死后剖检,在小肠壁上找 到虫体可确诊。实际工作 中有时把棘头虫误认为猪 蛔虫。两者区别是:蛔虫 体表光滑,游离在肠腔中, 主体多时常聚集成团;而 棘头虫体表有环状皱纹, 以吻突深深地固着在肠壁 上,不聚成团。
防治 曾试用多种药物进行驱 虫,均未取得满意的效果。 可用左咪唑驱虫,剂量为 15 ~ 20 毫 克 / 千 克 , 能 驱 除成虫。
图2-54
蛭状巨吻 棘头 发育史
诊断:虫体寄生数量少 时,不显症状。重度感染 时,可见消化障碍、腹痛、 食欲减退、下痢和粪中带 血等症状。猪只生长发育 停滞,消瘦和贫血。当患 猪由于肠穿孔而继发腹膜 炎时,体温上升,不食, 可卧地抽搐而死。
生前可用反复沉淀法 或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 漂浮法进行粪检,找到 虫卵可确诊。中以反 复沉淀法效果较好。
2 1
1.雌虫 2.头端 图2-53 蛭状巨吻棘头
3.寄生在肠壁上 的雄虫
4.虫卵 3
5.中间宿主 甲虫幼虫 (蛴螬)
4
5
图2-53 蛭状巨吻棘头
当虫卵随粪便排出后,被 中间宿主—金龟子的幼虫 (蛴螬)吞食,在其体内发 育为感染性幼虫。猪在拱 土时吞食含有感染性幼虫 的蛴螬或金龟子时即遭感 染。自幼虫侵入猪体到发 育为成虫约需2~4个月。 虫体可在猪体内寄生10~ 23个月。
第六节 猪棘头虫病
由巨吻棘头虫寄生于 猪的小肠引起的一种寄 生虫病。主要发生于散 养猪。
病原 巨吻棘头虫是一种大形虫体, 呈 灰 白 色 。 雄 虫 长 7 ~ 15 厘 米 , 雌虫长30~80厘米。前端粗大, 后端较细,体表有明显的环状 皱纹。身体的前端有一个棒状 的吻突,吻突上有许多向后弯 曲的小钩。寄生时,吻突插入 粘膜,甚至穿透粘膜层。虫卵 呈椭圆形,暗棕色,卵壳上布 满着斑点状的小穴,颇似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