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典型核电事故案例

日本典型核电事故案例
日本典型核电事故案例

日本核电站事故

1、安全是前提

核电站的充分安全问题并非是不能解决的。

不可否认,切尔诺贝利事故对核电发展带来某些消极作用。然而,这并不能否定核电的优点。回顾核电的发展史,尤其是从世界性能源发展的长远观点看,核电站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随着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必将给核电工业带来新的生机。

我们不妨再就日本的情况来说,这个国家非但没有停止发展核电,而且还着手制定了21世纪的核电长期战略计划,并以每年投产两座核反应堆的速度增建新的核电站。原因就在于日本已拥有一整套安全防护对策。

日本的安全对策是在“没有安全也就没有原子能利用”的前提下,从原子能发电设备的多重保护设计、国家制定严格的发展原子能发电的安全规则、原子能发电企业采取万全的运营措施、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减少人为的失误、加强地方居民对核电站安全运转的监督和关注为内容,构成一套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

日本在技术上把核反应堆运转过程中在堆内产生和积存的放射性物质全部密封起来,以免有害气体外泄。即使在运转过程中发生事故,也能把放射性物质封闭起来而不影响周围居民的安全。

2、近年来日本核电站事故

2004年8月9日下午,日本一家核电站发生蒸汽泄漏事故,迄今为止已有4名工人死亡,10余人负伤,其中一些伤员仍然处于危险状态。不过日本官方表示,此次事故没有导致放射物泄漏。据悉,这是今年以来日本发生的第二起核设施工业事故。

据路透社报道,这次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8月9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地点是位于东京西北方向320公里处的关西电力美浜核能发电站。日本共同社的消息称,该核电站3号机(水加压型、82.6万千瓦)的涡轮机房内发生了蒸汽泄漏,事故发生以后,核反应堆自动停止运作。

日本经济产业省核能安全与保安院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辐射物质向外部泄漏的情况,周围环境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此不会下达疏散的命令。日本官方表示,工作人员已经进驻出事的核电站展开调查。

核能安全与保安院称,有11名工人在事故中受伤并被送往附近医院抢救。另据当地消防部门透露,其中有5人出现了心脏和肺功能衰竭。日本NHK电视台和共同社报道说,到目前为止共有4名工人因严重烫伤而医治无效死亡。此外还有一些工人被蒸汽灼伤,伤势也较为严重。核电站所在的三原地方官员表示,受伤的总人数可能达到了18人。

2004年2月21日,东京附近的滨冈核电站曾突然发生火灾。日本能源匮乏,核电站提供着该国1/3的电力,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核安全问题也一次次地威胁到日本民众的生命和健康。

当天上午11时36分,2号机组一个涡轮机房的屋顶起火。消防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了现场展开扑救工作,一个小时以后火苗被扑灭。消防专家认为,用于冷却涡轮机的氢气通过屋顶的输送管道泄漏,因此导致橡胶防水墙起火。

2号机组共有两个反应堆,万幸的是,由于要进行常规检修,所以工人在早些时候就已经关闭了这两个反应堆,因此这次火灾没有造成核泄漏事故。不过令人感到后怕的是,就在火灾现场数百米之外,另外两个核反应堆当时正在继续运转着。

1999年9月30日,位于日本茨城县东海村的一家核燃料加工公司--JCO东海事业所的试验楼内发生一起重大核泄漏事故。该事业所3名工作人员直接受到核辐射伤害,其中两人因受害严重而导致神志不清。该次核事故被认为是日本历史上首次发生的核裂变临界状态下严

重事故。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事故发生约一小时后,紧靠该核设施的道路上,泄漏出的放射线量数值比通常状态下高出1.6万倍。在两公里之外的测定地点,几分钟内测出的数值比通常状态约高出10倍。

当天下午4时以后,由于试验楼内再次发生了核裂变临界事故,JCO东海事业所周边地区放射线量再次急剧上升。因事态严重,当地政府通知东海村方圆10公里以内的居民采取紧急避难措施,令大家尽快关闭门窗,并在10月1日早晨之前不要出门。距东海村较近的常盘高速公路一座休息站也被迫关闭。原定于10月1日小渊组建新内阁之事,也由于此次重大核事故而不得不延期。

3、日本核电站事故三大警示

日本中部福井县美滨核电站3号反应堆9日发生蒸气泄漏事故,导致4人死亡,7人受伤。虽然核辐射物质没有泄漏,但这次核电站事故在日本国内造成巨大冲击。有关专家认为,针对日本的核电站运营和电力供应,这次事故有三大警示作用。

警示一:老化核反应堆安全不容忽视。日本全国共有52个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其中三分之一以上运转超过25年,这次发生事故的核反应堆就是1976年投入使用的。人们普遍认为核反应堆的寿命为30至40年,因此老反应堆设备老化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这次泄漏蒸气的配水管道本来管壁厚度为1厘米,经过长年的腐蚀出现破洞。事故发生后检查发现,破洞周围的管壁厚度仅有1.4毫米。按照日本国内标准,厚度小于4.7毫米必须更换。

据此,日本技术评论家樱井淳认为,美滨核电站3号核反应堆涡轮机房配水管道蒸气泄漏,并非突发事故。他认为,随着设备老化,核电站问题会越来越多,这次事故以后,日益老化的核反应堆安全问题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警示二:日本核电站安全检查体制有漏洞。美滨核电站27年多来涡轮机房的配水管道从未更换过,主要原因是二次循环系统一般被认为没有核泄漏的危险,相对比较安全,因此这次泄漏的配水管道部分不属于核安全保安院“核反应堆限制法”规定的定期检查对象。负责美滨核电站运营的关西电力公司在此之前也没进行过认真检查,只不过看看管道是否漏水。本来有关方面预定于本月14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没想到还没来得及检查就发生了事故。

东京工业大学破坏力学专家小林英男认为,碳素钢管管壁经腐蚀容易变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这些地方自认为比较安全,忽视检查,没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是这次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专家认为,这次事故的教训是沉痛的,为了保证电站安全运转,所有电力公司必须对发电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警示三:不重视安全损失巨大。这次事故不仅引起人员伤亡,而且其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核电站存在的这类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威胁日本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能力。美滨核电站3号反应堆发电功率为82.6万千瓦,占关西电力公司总发电量的3%。事故发生后,这座核反应堆已经停止运转。虽然目前关西电力公司的供电能力暂时不成问题,但由于这家公司的高滨核电站1号、2号反应堆是和美滨核电站3号反应堆同时投入使用的,因此它们的安全情况也令人担忧。关西电力公司负责人松村洋9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检查发现这两座反应堆也存在同类事故隐患的话,将不得不停止发电。这3座核反应堆的发电量占关西电力公司总发电量的8%,万一它们同时停止发电,关西电力公司的供电能力就将捉襟见肘,难以应付目前的用电高峰。

发电厂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含68个电厂事故分

发电厂安全事故案例 分析和经验总结 目录 大唐集团电厂三起事故的通报 (4) 托克托电厂"10.25"事故通报 (6) 关于山西神头第二发电厂主蒸汽管道爆裂事故有关情况的报告 (9) 华能汕头电厂1999 年2 号汽轮机高压转子弯曲事故情况通报 (11) 裕东电厂#1 机组#5 轴瓦烧损事故报告 (14) 裕东电厂“10.28”#2 机组(300MW)停机事故的通报 (16) 一起发电厂220kV 母线全停事故分析 (19) 宁波北仑港发电厂“ 3.10”电站锅炉爆炸事故分析 (20) 乌石油化热电厂3 号汽轮发电机组“2.25”特别重大事故详细原因分析 (24) 秦岭发电厂200MW-5 号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断裂的特大事故分析 (26) 某电厂电工检修电焊机触电死亡 (27) 湛江电厂“ 6.4”全厂停电及#2 机烧轴瓦事故通报 (28) 关于2007 年3 月2 日某电厂三号锅炉低水位MFT 动作的事故通报 (30) 某厂#4 机跳闸事故分析........................................................................................ .. (31) 大唐韩城发电厂“8.3”全厂停电事故通报 (34) 托克托电厂“8.16”检修高加烫伤事故分析 (36) 沙洲电厂“10.14”电气误操作全厂停电事故通报 (39) 广西来宾 B 电厂连续发生四起同类设备责任事故 (43) 郑州热电厂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跳闸分析 (43) 汉川电厂一次机组断油烧瓦事故的思考 (45) 大唐洛阳热电公司“1.23”人身死亡事故的通报 (47) 华能榆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电气运行人员走错间隔违章操作人身死亡事故 (48) 王滩发电公司“ 6.10”电气误操作事故分析报告 (49) 大同二电厂5 号机组在小修后启机过程中发生烧瓦恶性事故 (53) 2006 年10 月17 日台山发电公司#4 机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 (55) 泸州电厂“11.15”柴油泄漏事件 (58) 监护制不落实工作人员坠落 (60) 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化 工典型安全事故案例 汇总

目录 1目录............................................................................................................................ 4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 一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4) 二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5) 三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 (6) 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储备库11.23 爆燃事故 (7) 五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9) 六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2005.9.28”燃爆事故 (11) 七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12) 八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 (13) 九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15) 十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16) 十一某化工厂动火措施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 (19) 十二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 (20) 第二章爆炸事故案例................................................................................................ 22 一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22) 二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23) 三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25) 四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 (27) 五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 (28) 六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29) 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 (31) 八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 (32) 九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33) 十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34) 十一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34) 十二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36) 38 第三章中毒事故案例................................................................................................

日本核电事故分析报告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分析报告近几天因日本福岛核电站多个反应堆因地震而出现运转故障,导致部分放射性物质泄漏蔓延,对日本本土和周边国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就此从时间历程和技术分析2个方面对上述事件进行分析。 一事件回顾 1.1 地震事件 日本最新发生的地震简要信息如下: ·时间: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 ·地点: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 ·震级:里氏9.0级震源深度:10公里 ·余震:11-13日共发生168次5级以上余震 ·伤亡:截至3月17日,已造成5429人遇难9594人失踪 ·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个机组当中,1号至4号均发生氢气爆炸。5、 6 号机组正在进行定期维修。 ·火山喷发:新燃岳火山13日下午喷发。 因日本的抗震技术非常发达,日本人民的抗震经验丰富,因此单就地震而言,对日本的损伤是有限的,最不济危害也局限在日本一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没有太大的影响。目前主要的问题纠结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上面。 1.2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1.2.1 电站简介[1] 福岛核电站(Fukushinia Nuclear Power Plant)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由福岛一站(daiichi)、福岛二站(daini)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 福岛一站1号机组于1967年9月动工,1970年11月并网,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电功率净/毛值为439/460兆瓦,负荷因子为49.9%。2号~6号机组分别于1974年7月、1976年3月、1978年10月、1978年4月、1979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总功率分别为784、784、784、784、1100兆瓦,负荷因子分别为52.8%、61.2%、72.1%、68.5%和69.7%。福岛二站4台机组的输出电功率净/毛值均为1067/1100兆瓦。二站1号机组于1975年11

最新电厂安全事故案例_电厂安全事故案例分析.doc

最新电厂安全事故案例_电厂安全事故案例 分析 最新电厂安全事故案例_电厂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电厂安全事故案例篇1 2007年4月19日无锡供电公司220kV石塘湾变电所25331闸刀因控制回路绝缘不良而带地线自动合闸,220kV母差保护动作跳闸,导致变电所全停电。220KV变电所全停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直接影响到千千万万的单位、居民的用电,面临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这一事故令我们发人深醒。 电厂安全事故案例篇2 6日下午14时左右,北京多名网友发微博称望京桥附近出现巨响,有网友称系太阳宫热电厂爆炸。从网友发布的照片看,电厂附近烟雾缭绕,附近马路上有大量碎片。 据附近居民介绍,爆炸当时声响震耳欲聋,爆炸冲击力很大,数百米内有震感,房瓦被震飞,炸碎的砖石瓦砾等散落到电厂外的道路上,热电厂的一栋厂房被炸塌一角,导致西坝河路一度无法通行。 据北京消防总队119调度指挥中心证实,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公园东侧的一个热电厂发生爆炸。该指挥中心下午14时05分左右接警后,共派出7辆消防车赶赴现场,现场并无明火。 北京市急救中心120热线14时09分也接到电话,到现场后发现,爆炸造成两死一伤,均为该厂女工,其中一名大面积烧伤。死者遗体及伤者均被送往积水潭医院。 电厂安全事故案例篇3 发生事故日期:1987年4月4日14日15时32分,发生

事故地点:清镇电厂扩建工程施工现场,主要原因:防护装置缺乏,伤亡情况:死亡1人,事故简要经过:起架工郭xx等三人带领民工六人上烟囱提升盘。当吊盘由196米提升到197。5米时,六个倒链中有两个已提满行程。这时郭xx和郭xx两人各换一个倒链。在取下倒链钩子时,引起吊盘轻微晃动。此时民工杨xx站在吊盘较高的一侧(因六名民工拉倒链不同步而产生倾斜,盘径5。4米)有离吊盘边缘只有约200~300mm。这时吊盘与砖内衬之间有400mm空隙,杨xx(男,19岁,包工队力工)从此空隙中坠落至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电力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安全无小事这句警醒我们的话在12月4日这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不管是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还是基层管理工作者,工作中都必须从全局出发,从细处入手,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能因为这是小事而放松警惕,小事同样要求我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处理。只有这样,我们在工作中才能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安全。针对12月4日的事故,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流程办事。 省公司入主明星电力以来,给明星公司带来了新的管理形式和管理理念。但我们部分职工未及时跟进,没有做到清空思想,转变观念,做事仍然存在想当然,不负责任,随意操作。无视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根源。制度犹如法律,制定出来后就要求我们共同遵守,流程是我们工作的过程,应等同于制度,同样要求我们严格遵守。不按制度执行,不按流程办事,就会出现差错,最终酿成事故。 2.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技能水平 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对12.4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首先应加强自身对安全规程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学习,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不越雷池半步。如典型的两票三制、六要十二步。规程及规章

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安全用电》课程设计 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班级: 11机电 姓名: 艾红亮 学号: 14733701 指导教师: 王维 2013年1月05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电力安全事故实例分析 一、江西火电建设公司分包单位较大人身伤亡事故:

4月30日,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分包单位(山东东方腾飞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华能海南东方电厂#2机组锅炉施工现场,发生一起较大人身伤亡事故。此前的4月26日,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东方项目部技术科长,向腾飞公司交付了《散件刚性梁安装作业指导书》,并做了技术交底。4月30日,根据江西东方项目部安排,腾飞公司进行前水冷壁中部刚性梁吊装工作。下午16点左右,由起重工指挥吊车开始起吊刚性梁组合件,组合件重18.4吨,17点左右,吊到就位高度,用5个5吨、2个3吨的链条葫芦接钩。接钩和就位过程中,共有7名作业人员站在上部刚性梁上拉葫芦,其中2人安全带挂在上部水冷壁葫芦链条上,5人安全带挂在起吊刚性梁的链条葫芦上,由一人统一指挥,协调葫芦提升,19点35分左右,刚性梁左侧第一个5吨链条葫芦上部钩子突然断裂,其余6个吊点的链条葫芦也相继断裂,导致刚性梁组件坠落。安全带挂在起吊刚性梁组件的链条葫芦上的5人随着一起下落;安全带挂在上部水冷壁葫芦链条上的2人被安全带吊在空中。事故最终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目前,事故正由当地安监部门组织调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事故原因分析:一是山东腾飞公司施工人员违反《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即“两台及两台以上链条葫芦起吊同一重物时,重物的重量应不大于每台链条葫芦的允许起重量”,使用5个5吨、2个3吨的链条葫芦起吊18.4吨的刚性梁组合件。二是现场施工人员违反《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将安全带挂在起吊刚性梁组合件的链条葫芦上。三是江西火电建设公司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 版)》解读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根据相关规定和冶金企业多发、频发事故情况制定并发布11条标准,为遏制冶金企业重特大事故做出了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第一条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围。 解读隐患安全风险: 铁水(含铁合金)、钢水与液(熔)渣统称渣统称为熔融金属或熔融体。 1.钢铁企业熔融金属吊运过程可能发生铁水、钢水、液(熔)渣泄漏、坠罐(包)事故,甚至引发高温灼烫、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2.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液(熔)渣吊运通道及其临近区域容易造成群死伤。

典型事故案例 2007年清河特殊钢“ 4.18”钢包脱落特别重大事故,造成 32 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 1. 违规使用普通桥式起重机吊运钢水,导致制动力矩不足未能阻止罐体下坠; 2. 钢水吊运通道违规设置工具间,并将其作为交接班会议室。

法规标准规要求 钢铁企业操作室、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热修工作区、固定式冷修工区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围 即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涉及此条的情况: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查暗访省市、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管四函〔2017〕158号)中明确,热修操作平台属于人员聚集场所,不应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区域。 2.《应急管理部关于明查暗访省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应急函〔2018〕118 号) 具体判定事项 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 1.铁水预处理吊运区域 2.转炉兑铁水罐运输区域 3.精炼跨、连铸钢水吊运跨 4.渣跨罐吊运通道 5.其他涵盖炼铁企业熔融金属倒罐吊运区域 错误案例: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教学总结

《农村小学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研究》事故典型案 例及分析 为体现课题价值,有效预防和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突发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对近年来我市及全国各地发生的一些学生及校园突发案例进行了收集、整理,摘录与学生安全密切相关的踩踏事故、交通安全、心理健康、溺水事故、校园伤害事件、消防安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典型案例20多个,为学生保驾护航,真正起到借鉴警示、防微杜渐、引以为戒的作用。 从收集整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来看,除自然灾害引发事故以外,从中发现存在以下三大显著规律特征: 1、安全事故多发类型有规律可循。溺水、交通、自杀、暴力、食物中毒等六项涉校涉生安全事故,占各类学校安全事故的70.3%,虽然这些事故大部分不是发生在校内,但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溺水、交通、自杀事故已成为学生意外死亡三大“杀手”。 2、安全事故多发时段有规律可循。月份分布:五月发生学校安全事故最多,其次六月、四月、九月,这与气候温度有很大关系,如一月、二月由于天气寒冷,学生活动量较小,事故相应要少得多。部分事故也表现出明显的月份分布规律,如溺水事故集中在发生在5、6、7三个月,食物中毒事故9月份最多。时刻分布:下午四至五点时段的事故明显多于白天其他时段,这应该与人体生物节律、活动安排有关。年龄分布:对学校安全事故当事人的学段、年龄分析表明,受害、施害最多的是小学和初中生,约占60%,尤其到16岁达到顶峰。

3、事故发生主因问题有规律可循。在收集的安全事故案例中,究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家庭或社会监管教育不到位,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或生命教育不到位,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整治不到位,监督检查或整改落实不到位等。 ●典型事故案例 1、踩踏事故 (2) 2、交通安全 (3) 3、心理健康 (6) 4、溺水事故 (7) 5、校园伤害事件 (9) 6、消防安全 (11) 7、其他突发事件 (12) 一、踩踏事故 [案例1] 2006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学生晚自习下后,刚走出教室,灯突然熄灭,楼道一片漆黑,有学生怪叫“鬼来了”引起学生恐慌,大家争相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阎相环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 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 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电力事故案例分析T

线路班的两巡线人员在10kv线路事故巡线时,发现一处导线断落在地面,由于当时天色已晚两人考虑别把导线丢了,于是,甲巡线员用手机把情况汇报班长,乙巡线员看该线路所带之用户全部没有电,便把落地导线盘起来后通过爬梯上到杆上把线盘悬挂在停电的线路上,下杆后,通知班长可以恢复送电。 答:乙巡线员看该线路所带之用户全部没有电,便把落地导线盘起来后通过爬梯上到杆上把线盘悬挂在停电的线路上,违反了线路规程、、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进行;大风巡线应沿线路上风侧前进,以免万一触及断落的导线;特殊巡线应注意选择路线,防止洪水、塌方、恶劣天气等对人的伤害。事故巡线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明知该线路已停电,亦应认为线路随时有恢复送电的可能。巡线人员发现导线、电缆断落地面或悬挂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8m以内,以免跨步电压伤人,并迅速报告调度和上级,等候处理。、 电力线路事故案列分析2 某施工队在一10kv线路的55号—57号杆间进行更换导线工作,工作班成员的甲、乙分别担任55号和57号两杆的紧线任务,当紧第一根线时(中线),57号杆的拉线从拉线球处抽出,致使57号杆向反方向倾倒,杆上紧线的乙被砸在杆下。答: 当紧第一根线时(中线),57号杆的拉线从拉线球处抽出,致使57号杆向反方向倾倒说明该施工队在工作前,未认真检查拉线、桩锚和杆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未采取可靠的措施。违反线路规程 紧线、撤线前,应检查拉线、桩锚和杆塔。必要时,应加固桩锚或加设临时拉绳。 电力线路事故案列分析3 某施工队在10kv分支线路上进行更换导线工作,现场工作负责人按工作票要求完成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后,分三组开始放旧线,当第一组将旧线用绳索放下时,碰触到该分支线1号至2号间下方跨越的另一条10kv带电线路上,造成另一条线路跳闸强送不良。 答:分三组开始放旧线,当第一组将旧线用绳索放下时,碰触到该分支线1号至2号间下方跨越的另一条10kv带电线路上,违反了线路规程、 停电检修的线路如与另一回带电线路交叉或接近,以致工作时人员和工器具可能和另一回导线接触或接近至表5-2安全距离以内时,则另一回线路也应停电并予接地。如临近或交叉的线路不能停电时,应遵守条的规定。工作中应采取防止损伤另一回线的措施。 表 5-2 临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工作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220 20、35 330 66、110 500 在交叉挡内松紧、降低或架设导、地线的工作,只有停电检修线路在带电线路下面时才可进行,应采取防止导、地线产生跳动或过牵引而与带电导线接近表5-2安全距离以内的措施。停电检修的线路如在另一回线路的上面,而又应在该线路不停电情况下进行放松或架设导、地线以及更换绝缘子工作时应采取可靠的措施。安全错施应经工作人员充分讨论后,经工区批准执行。措施应能保证: 1)检修线路的导、地线牵引绳索等与带电线路的导线应保持表5-2规定的安全距离; 2)要有防止导地线脱落、滑跑的后备保护措施。 故案列分电力线路事析4 某施工队在一10kv线路上做紧线工作,当导线被绞磨紧起后,一名作业人员上到杆上,在连接好悬垂瓶子和紧线卡具后,将安全带移到与卡具多处活动点连接的导线上,这时,双钩紧线器与倒装线夹连接的铁线扣突然勒断,导线迅速从空中落下,该作业人员也随导线从杆上摔下造成事故。 答:一名作业人员上到杆上,在连接好悬垂瓶子和紧线卡具后,将安全带移到与卡具多处活动点连接的导线上,违反了线路规程

事故案例分析:刀闸误合出事故

事故案例分析:刀闸误合出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96年1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下蹲时,臀部无意中碰到了508号油开关上面编号为5081的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刀闸被误合,使该工厂电力系统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段母线和部分380V母线均失电,2号、3号锅炉停止工作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止工作1小时。 二、原因分析 油开关检修时断路器必须是断开的,油开关上面的隔离刀闸是拉开的,还必须在油开关与隔离刀闸之间的部件上可靠连接接地保护短路线,要求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上插入插销,而且要加锁(防止被误动)。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没有装入插销,更不用说上锁,所以曲某臀部无意之中碰上了5081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静触头与母线连接带电,于是,强大的电流通过隔离刀闸动、静触头,再流经接地保护短路线,输入大地,形成短路放电,导致该电气系列的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 好在由于接地保护短路线质量好,所以,误合刀闸后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阴差阳错”带负荷拉刀闸 一、事故经过 1995年6月17日上午8时40分,四川某厂空气压缩机值班员何某接分厂调度员指令:启动4#机组;停运1#机组或5#机组中的一组。何某到电气值班室,与电气值班员王某(副班长)和吴某商定:启动4#机组后停运1#或5#中的一组。王某就随何某去现场操作,吴某留守监盘。9时,4#机组被现场启动,然后5#机组现场停运。这时,配电室发出油开关跳闸的声音。 电气值班室的吴某判断5#机组已经停运,于是,独自去高压配电室打算拉开5#油开关上方的隔离刀闸。但是,她错误地拉开了正在运行的1#机组的隔离刀闸,“嘭”的一声巨响,隔离刀闸处弧光短路,使得314线路全线停电。 二、原因分析 造成这起误操作事故的原因首先是违反“监护制”。电气值班室的吴某在无人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离开监盘岗位,违反“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规定,独自一人去高压配电室操作,没有看清楚动力柜编号,没有查看动力柜现场指示信号,也没有按照规程进行检查,就错误地拉开了正在运行的1#机组的隔离刀闸,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副班长王某的组织工作有疏漏。 1.商定“启动4#机组后停运1#或5#中的一组”,其实没有定。应该明确,到底是1#还是5#,使得在场人员都心中有数。 2.负责人王某离开监盘岗位去现场,没有把吴某的工作职责作出明确交代,在现场操作后又没有及时通知吴某,负有领导责任。 3.事故发生是平时管理不严、劳动纪律松弛、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严格、值班人员素质差等原因的必然结果。 【

电力事故相关案例分析

电力事故相关案例分析 业务不熟有电当没电违章作业险丢命一条 一、事故概况 2001年5月24日9时50分,辽宁省某石化厂总变电所所长刘某,在高压配电间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面有灰尘,于是就找来一把笤帚打扫,造成1Okv高压电触电事故。经现场的检修人员紧急抢救苏醒后,送住市区医院。经医生观察诊断,右手腕内侧和手背、右肩胛外侧(电流放电点)三度烧伤,烧伤面积为3%。 二、事故经过 5月24日8时40分,变电所所长刘某安排值班电工宁某、杜某修理直流控制屏指示灯,宁某、杜某在换指示灯灯泡时发现,直流接线端子排熔断器熔断。这时车间主管电气的副主任于某也来到变电所,并和值班电工一起查找熔断器故障原因。当宁某和于某检查到高压配电间后,发现2号主受柜直流控制线路部分损坏,造成熔断器熔断,直接影响了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接着宁某和于某就开始检修损坏线路。不一会儿,他们听到有轻微的电焊机似的响声。当宁某站起来抬头看时,在2号进线主受柜前站着刘某,背朝外,主受柜门敞开,他判断是刘某触电了。宁某当机立断,一把揪住刘某的工作服后襟,使劲往外一拉,将他拉倒在主受柜前地面的绝缘胶板上,接着用耳朵贴在他胸前,没有听到心脏的跳动声,宁某马上做人工呼吸。这时于某已跑出门,去找救护车和卫生所大夫。经过十几分钟的现场抢救。刘某的心脏恢复了跳动,神志很快清醒了。这时,闻讯赶来的职工把刘某抬上了车,送到市区医院救治。后经了解得知,刘某在宁某和于某检修直流线路时,他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有少许灰尘,就到值班室拿来了笤帚(用高梁穗做的),他右手拿着笤帚,刚一打扫,当笤帚接近少油断路器下部时就发生了触电,不由自主地使右肩胛外侧靠在柜子上。 三、事故原因分析 (1) 刘某违章操作。刘某对高压设备检修的规章制度是清楚的,他本

近期冶金行业事故案例解析

河北普阳钢铁公司 “1.4”煤气中毒重大事故 2010年1月4日10时5分左右,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发生煤气中毒重大事故,造成21人死亡,9人中毒。 一、事故经过 2009年12月23日左右,三叶公司向普阳南坪炼钢分厂提出割除3#风机和2#风机煤气入柜总管间的盲板,将3#风机煤气管道和原煤气管道连通。2010年1月3日8时30分左右,南坪炼钢分厂运转工段长王用生电话通知三叶公司现场负责人刘建华,在1#转炉停产期间可以进行盲板割除作业。约10时30分,在盲板切割出5000mm*500mm的方孔后,发生2人死亡事故,三叶公司施工人员随即停工。事故现场处置后,南坪炼钢分厂副厂长武保成安排当班维修工封焊3#风机入柜煤气管道上的人孔(未对盲板上切开的方孔进行补焊),王用生安排当班风机房操作工李康给3#风机管道U型水封进行注水,李康见溢流口流出水后,关闭上水阀门。1月3日13时左右1#转炉重新开炉生产。 从1月3日13时至1月4日8时,1#转炉一直冶炼生产。1月4日8时,1#转炉一直在生产。1月4日8时,甲班接班时有一包铁水待炼、两包钢水待连铸,且连铸结晶器故障只能单流拉钢,所以接班后1#转炉没有立即生产。约9时15分对备好的铁水进行冶炼,月9时55分出完钢后1#转炉又停止冶炼,以待所有钢水拉完后更换结晶器。因本炉冶炼时间过长,且煤气检测仪器发生故障,故该炉没有回收煤气。 1月4日上午,2#转炉同时进行砌炉作业。约10时50分,炉内砌砖的田会平与在2# 转炉操作砌炉提升机的郭志杰通话,要求炉外的刘菲按尺寸切砖,郭志杰让刘菲到提升机小平台来取炉砖尺寸,刘菲刚到提升机口突然晕倒,郭志杰与小平台上一起工作的刘亚军、田杰用手去拉刘菲但未了拉动,郭志杰感到头晕,同时意识到刘菲可能是煤气中毒,马上用手捂住自己的鼻子并向身边的另外两人喊:“有煤气,赶快离开”,并边跑边用对讲机报告调度。炼钢分厂当班调度从对讲机里听到后,通知普阳感到副总经理石金根并立即组织救援。 二、事故原因 1、在2#转炉回收系统不具备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割除煤气管道中的盲板,U型水封未按图纸施工,存在安全隐患,U型水封排水阀门封闭不严,水封失效,且没有采取U型水封与其它隔断装置并用的可靠措施,导致此次事故的发生 2、普阳钢铁公司违反GB50235-1997《工业金属隔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11.0.2 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16条的规定,在工程交接验收前,未对建设项目检修检查,没有确认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施工图和国标规定,而且在未对项目进行验收的情况下,同意三叶公司将3#风机煤气管道与主管道隔断的盲板割通,将未经验收的水封投入使用。 3、3#风机煤气管道事故完毕后,三叶公司违反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第4. 4、4.5和6.4.4的规定,对U型水封的管道。阀门、排水器等设备没有进行试验和检;没有向普阳钢铁公司提交竣工说明书、竣工图以及验收申请;没有确认水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没按图纸要求安装补水管路和逆止阀 4、普阳钢铁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培训不完善,普阳钢铁公司技术和操作人员安全技能低,业务知识差,指挥系统有较大的随意性。在该次煤气管道连通

国内外核事故与放射事故案例解析

国内外核事故与放射事故案例 (辐射安全和防护专题资料) 前言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因为某些人为的和技术的原因,发生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放射性事故和核事故。 放射事故与其它事故一样,会带来经济损失,人员健康损害,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动荡,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但是,从事故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是我们必须认真做的。人们应该从以往事故中找到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记取教训,不再重犯。 每一起事故资料既是一份很好的历史记录,同时又是我们一份宝贵的财富,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通过对事故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的核技术应用和放射性有关的工作创造更高的安全率。 国内外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简介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公布的1945~1997年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较重大的核事故或放射事故135起(不完全的统计),使669人受到显著照射,87人死亡。 所公布事故只是一些造成人员受到较大剂量照射的核事故和放射事故,而一些较为著名的核事故,如英国温茨凯尔军用核反应堆事故和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等,由于处理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并未罗列在内。 公布的这些事故主要发生在美国、前苏联和英国等核能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较发达的国家,其中涉及到中国的放射事故为10起,受照人员47人,6人因受照死亡。我国的核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核事故发生,导致人员受超剂量照射的事故主要来自于辐照装置、加速器和放射治疗等领域。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次放射事故是发生在1954年,福州协和医院的一名护士用血管钳夹持镭针进行穿线时,不慎将一支1.22×108Bq的镭针掉到地上,当时护士用肉眼寻找未果,10年后,该省成立放射防护机构后再找,也未找到。 从全国来看,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核技术应用刚刚起步,事故不多。1958~1978年的20年中,我国核技术的生产和应用由发展走向低谷,时起时伏,事故也经常在每年25起左右。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全国核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例如辐照装置全国除西藏和青海两地区尚未建立外,其它地区都有。

电厂典型事故案例分析(1)

电厂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一、起吊孔无护栏不慎坠落死亡 某厂更换皮带打开起吊孔,仅用尼龙绳设置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简易围栏,一清理积煤人员从起吊孔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 某厂检修人员为更换输煤皮带打开吊砣间的起吊孔(标高25m),仅用一条尼龙绳作为简易围栏。1月17日上午,工作负责人于某带领岳某等人到达吊砣间,进行疏通落煤筒工作,虽发现起吊孔未设围栏,未采取防护措施,便开始作业。一工作人员用大锤砸落煤筒,岳某为躲避大锤后退时,从起吊孔坠落至地面(落差25m),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 1.检修人员打开起吊孔,未设安全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 2.虽用尼龙绳设简易围栏,但过于松动,垂落在地,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 3.工作负责人带领作业人员到达现场,虽发现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未要求检修人员设置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 4.工作负责人在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情况下,也未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盲目组织开工。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二、吊孔打开无围栏人员掉入险丧命 某厂一工作人员不慎踏入未设围栏的起吊孔(12.6米),集中生智,双手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梁,捡回一条命。 简要经过 某年12月26日上午,某厂进行吊装作业,检修人员将发电机平台附近的起吊孔(12.6米)打开后未设置临时围栏,设一人看护。距起吊孔约0.5米处临时放置一临时铁棚工作间,从铁棚内出来一位工作人员,踏入起吊孔,手臂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钢梁上,悬在空中,捡回一条命。 原因及暴露问题 1.打开起吊孔,未设置安全可靠的刚性围栏; 2.临时铁棚工作间放置位置不当,距起吊孔过近; 3.现场看护人未起到看护作用; 4.铁棚内出来的工作人员未注意脚下情况。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重大电力事故案例分析

重大电力事故案例分析某年3月10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港发电厂一号机组发生一起特大 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按《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界定),造成死亡23人,重伤8人,伤16人,直接经济损失778万元。该机组停运132天,少发电近14亿度。 一、事故经过 某年3月10日14时07分24秒,北仑港发电厂1号机组锅炉发生特大炉膛爆炸事故,人员伤亡严重,死23人,伤24人(重伤8人)。北仑港发电厂1号锅炉是美国ABB-CE公司(美国燃烧工程公司)生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强制循环汽包锅炉,额定主蒸汽压力17.3兆帕,主蒸汽温度540度,再热蒸汽温度540度,主蒸汽流量2008吨/时。1993年3月6日起该锅炉运行情况出现异常,为降低再热器管壁温度,喷燃器角度由水平改为下摆至下限。3月9日后锅炉运行工况逐渐恶化。3月10日事故前一小时内无较大操作。14时,机组负荷400兆瓦,主蒸汽压力15.22兆帕,主蒸汽温度513度,再热蒸汽温度512度,主蒸汽流量1154.6吨/时,炉膛压力维持负10毫米水柱,排烟温度A侧110度,B侧158度。磨煤机A、C、D、E运行,各台 磨煤机出力分别为78.5%、73%、59%、38%,B磨处于检修状态,

F磨备用。主要CCS(协调控制系统)调节项目除风量在“手动”调 节状态外,其余均投“自动”,吹灰器需进行消缺,故13时后已将 吹灰器汽源隔离。事故发生时,集中控制室值班人员听到一声闷响,集中控制室备用控制盘上发出声光报警:“炉膛压力‘高高”’、“MFT”(主燃料切断保护)、“汽机跳闸”、“旁路快开”等光字 牌亮。FSS(炉膛安全系统)盘显示MFT的原因是“炉膛压力‘高高”’引起,逆功率保护使发电机出口开关跳开,厂用电备用电源自投成功,电动给水泵自启动成功。由于汽包水位急剧下降,运行人员手 动紧急停运炉水循环泵B、C(此时A泵已自动跳闸)。就地检查, 发现整个锅炉房迷漫着烟、灰、汽雾,人员根本无法进入,同时发 现主汽压急骤下降,即手动停运电动给水泵。由于锅炉部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柜通讯中断,引起CRT(计算机显示屏)画面锅炉侧所有辅助设备的状态失去,无法控制操作,运行人员立即就地紧急 停运两组送引风机。经戴防毒面具人员进入现场附近,发现炉底冷 灰斗严重损坏,呈开放性破口。 二、事故造成的损坏及人员伤亡情况 该起事故死亡23人,其中电厂职工6人(女1人),民工17人。受伤24人,其中电厂职工5人,民工19人。事故后对现场设备损坏情况检查后发现:21米层以下损坏情况自上而下趋于严重,冷灰斗向

化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化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

氯乙酸氯化岗位玻璃冷却器爆炸事故 1. 事故经过: 2007年10月25日上午10:30分,某化工厂氯乙酸工段C1氯化釜系统玻璃冷却器突然发生爆炸。其中C1氯化釜三楼九节玻璃冷却器全部炸坏,炸坏后的碎片造成附近 D2 、E1 、E2等三台氯化釜共七节玻璃冷却器不同程序的损坏。爆炸发生后,当班人员迅速关闭氯化系统相关阀门,氯化岗位做紧急停车处理,氯乙酸其他结晶、离心包装等岗位未受到影响,生产保持正常运行。经维修人员紧急检查、抢修后,氯化岗位于11:00部分氯化釜恢复开车(4主4副),下午18:30分氯化系统开满正常。 这次事故由于设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万余元,并且爆炸后形成的酸雾向周围弥散,造成极坏的影响。 2. 事故调查: 1)C1氯化釜停用前后的情况调查:根据查看相关记录,该氯化釜最后一次投料使用时间为10月13日下午15:36,到14日21:00转为主釜,在15日15:00氯化反应中期发现釜体穿孔后停用。停用后,工段组织人员对通氯阀、进出水阀等进行了关闭,并对釜内料液进行了抽空处理。

2)化验室人员对氯乙酸氯化系统相关气体及该氯化釜釜内残液(约500㎏)等进行了 化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a)主釜尾气组成:HCl:64.5%;Cl2:1.75%;H2/Cl2:3. 17%; b)副釜尾气组成:HCl:73%;H2/Cl2:3.15%; c)氯化釜釜内残液:HAc 34.55%;HCl 2.10%; 另外氯化釜残液内含有大量Fe2+离子。 3)维修人员对该氯化釜分配台通氯胶囊阀、釜上通氯玻璃阀及釜上DN100气相大阀进行检查,发现以上氯气和气相阀门关不死,存在内漏现象。 4)维修人员对氯化釜水洗处理后,打开釜盖后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氯化釜内穿孔两处,距离釜底圆弧以上400m m处(方向分别为西南侧一处,孔径φ8mm),同时发现穿孔处上下共约600mm宽的釜体出现一周脱瓷。 3. 事故原因分析: 1)由于该氯化釜几处通氯阀门内漏,造成氯气进入氯化釜系统内。

火力发电厂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王家岭综合利用电厂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2012年8月

目录 人生事故 (5) (8月20日至8月26日)贵州电建二公司违章作业门吊倾覆造成重大人身伤亡(2004年) (5) (8月27日至9月2日)纳雍发电总厂“5.25”恶性误操作造成人员轻伤(2005年) 7 (9月3日至9月9日)注意力不集中高空坠落死亡(2000年) (9) (9月10日至9月16日)盘电燃料职工被运行中的斗轮机挤死(1996年) (10) (9月16日至9月22日)盘电临时工水膜除尘器内触电死亡(1995年) (11) (9月23日至9月29日)盘电焊工高空作业休息时打盹坠落死亡(1995年) (12) (9月30日至10月6日)盘电电动葫芦存在缺陷吊物时下落砸死民工(1995年) .. 14 (7月23日至7月29日)盘电汽车吊吊物不伸平衡支脚倾翻造成人身轻伤(1995年) (15) (10月7日至10月13日)盘电阀杆套筒损坏运行中处理时阀杆弹出造成手骨折(1995年) (16) (7月2日至7月8日)盘电盘上操作电动门就地人员手腕被打伤(1997年) (16) (10月14日至10月20日)外包施工人员随意改变施工作业方案造成人身重伤(2003年) (18) (10月21日至10月27日)西宁供电局红湾变电所误操作造成人身轻伤 (21) (7月9日至7月15日)牡丹江电力安装检修有限责任公司违章作业电火烧身死亡(1999年) (22) (7月16日至7月22日)佳木斯东方热电厂除焦门未锁跨焦时高温灰水喷出烫死行人(1998年) (23) (10月28日至11月3日)秦皇岛热电厂容器内焊接充氧气通风工作人员被烧死(1997年) (23) (11月4日至11月10日)新华发电厂无票检修刮板捞渣机绞伤右腿(1996年) (24) (11月11日至11月17日)黑龙江电建四公司吊车维护工违章蛮干被吊车挤死199626 (11月18日至11月24日)抚顺电厂伸手进运行中的输煤皮带内取物被绞死(1996)26 (11月25日至12月01日)七台河多经公司管理不善民工高空坠落死亡(1999年) 27

冶金行业安全规范解读及典型案例

炼钢目录 一、废钢处理安全作业 (1) 二、煤气烤包安全作业 (7) 三、铁水罐、钢水罐、渣罐安全作业 (8) 四、起重安全作业 (11) 五、氧气转炉安全作业 (19) 六、电炉安全作业 (27) 七、炉外精炼安全作业 (27) 八、连铸安全作业 (32) 九、乙炔、丙烷汇流室安全 (37) 十、煤气回收安全作业 (40) 十一、修炉安全作业 (47)

第三章炼钢 一、废钢处理安全作业 (AQ2001-2004)(6.2.13)废钢处理设施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落锤破裂间(场)应设封闭型防护结构,废钢爆破应采纳泄压式爆破坑。 规程解读: 部分废钢含密封件,需拆除后方可当做废钢,防止密封容器受热爆炸,落锤破裂间粉碎废钢时飞溅废钢,无封闭防护可能砸伤或碰伤周边人员。泄压式爆破能够有效的减轻振动和噪声,且无碎块飞出,爱护周边人员。 (AQ2001-2004)(7.2.1)可能存在放射性危害的废钢,不应进厂。进厂的社会废钢,应进行分选,拣出有色金属件、易燃易爆及有毒等物品;对密闭容器应进行切割处理;废武器和弹药应由相关专业部门严格鉴定,并进行妥善的处置。 规程解读: 禁止放射性废钢进入厂区,一经发觉立即铅封按程序上报。 易燃易爆及有毒密闭容器应废武器和弹药会引发爆炸事故。 废钢应按照以下标准验收:(按制度规定进行处置并建立台账) 1)废钢性质

2)废钢中不同意有成套的机器、设备及结构件等。 3)废钢铁表面不得有过量的油脂、土砂、水泥、废木材、耐火材料、炉渣等杂物,不得混有橡胶制品,不得混有表面镀锡的废钢。 4) 废钢中不同意有混有废铁、合金钢;含有多量Cu的废钢(指含有铜制品或钢中含铜量>0.25%的废钢)、Si钢和合金钢等特种成分的废钢与一般废钢应分不保管。 5)废钢中不准有二端封闭的管状物、封闭器皿、易燃、易爆物及有毒物质等。 6)废钢中不得有放射性物质或受过放射性污染。 案例:炼钢厂电炉爆炸事故 事故通过 2006年11月22日零时5分,位于某县经济特区前杜村的“某县新福制品厂”内一处炼钢电炉突然发生爆炸。正在炼钢炉周围干活的10名工人被爆炸的冲击气流崩飞,其中3人死亡,7人受伤。 事故缘故: 发生爆炸是因为化铁电炉内一根直径一寸的铁管内含有爆炸异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