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彩课堂导入法集锦

初中物理精彩课堂导入法集锦
初中物理精彩课堂导入法集锦

初中物理精彩课堂导入法集锦

一、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4.1“压强”:上课,师生问好后,再让全体学生起立。“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让学生们伸展双手放在课桌上,身体前倾,用双手支撑起全身的重量。然后,再让学生将双掌握成双拳,用拳面支撑起全身。让他们回答两次活动中,手的感觉,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并顺势引出“压强”课题。

反思:学生体重一样,对桌面的压力相同,但两次活动中,受力面积不同,造成手的痛觉是不同的,从而体会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有限的受力面上,分配到的压力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压力强度--压强--化抽象为实际体会,使学生找到了学习“压强”概念的的触觉与逻辑的切入点。

二、14.3“大气压强”:准备一个大水槽,一个盛有高浓度品红水的烧杯,一个大试管和一个橡胶管。上课后,将烧杯中的高浓度品红水倒入大水槽的清水中,一水槽的清水倾刻时变成了通红(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开场白:我们知道水面总是水平的,风起浪涌,那是需要外力作用的,今天,我不用风吹人搅就能让水自己竖起一个水柱,而且还能控制它的上升与下降。将试管没入品红水中,使其排尽空气,然后试管口朝下提起试管,便会看到一个竖立的水柱。平水起水柱就完成了。接着,将一个橡胶管一端封闭,开口一端伸入到试管的底部(可请学生帮忙),松开封闭端稍许,就会看到试管内的水柱下降了,下面通过向橡胶管内吹气、放气就会实现对水柱高度变化的控制。

反思:这个实验引入法,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通过橡胶管吹、放气预知到大气压的作用,可谓一石双鸟。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切不可小觑。

三、九年级物理15、1“功”:上课前故意将黑板擦,放到讲桌边缘,然后作不小心状将其碰掉在地。然后发问:呀,板擦掉地上了--留心处处皆学问。我先不捡它,让我们想想,它为什么会掉到地上,而不会掉到天花板上(呵呵)?这是谁的功劳。(重力的功劳)那谁能帮老师把它捡起来哪?谢谢这位同学,请问同学们,板擦从地上再次回到桌子上,又是谁的功劳?(这位同学)--板擦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到地上,这就是重力做功的结果;它从地上被那位同学用手拿起回到桌子上,便是那位同学对它做了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功”的知识!

四、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6、2“内能”:有四种方法参考:1、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到我们班听课,大家鼓掌欢迎,为了表达我们的热烈程度,我不说停就一直不准停--(30秒过后),停,现在大家的手有什么感觉呀?(痛)除了痛之外,还有什么感觉?(热)为什么我们的手会热乎乎的?因为我们对手做了功,手的内能增加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内能。2、内能概念虽然抽象,但却十分常见:我这里有一壶开水,将它直接倒入一个矿泉水瓶内,我们可以看到发生了什么?(矿泉水瓶被烫瘪了)这是怎么会事儿?这就是开水的内能使然。

3、如果水温不够而没有将瓶子烫瘪则应变为:这样的水我们能直接来招待来宾,让他们马上喝下去吗?(不可以)因为我们知道,它会烫伤人的,我们知道它有能量,这个能量就是内能。

4、烧杯打气演示实验也不错。

反思:第二种方法有失败的可能性,所以最好要有应对预案。这几个方法效果都很不错,

大家可以试试看。

初中物理精彩课堂导入法集锦

初中物理精彩课堂导入法集锦 一、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4.1“压强”:上课,师生问好后,再让全体学生起立。“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让学生们伸展双手放在课桌上,身体前倾,用双手支撑起全身的重量。然后,再让学生将双掌握成双拳,用拳面支撑起全身。让他们回答两次活动中,手的感觉,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并顺势引出“压强”课题。 反思:学生体重一样,对桌面的压力相同,但两次活动中,受力面积例外,造成手的痛觉是例外的,从而体会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着十分严重的关系:在无限的受力面上,分配到的压力例外,就会造成例外的压力强度--压强--化抽象为实际体会,使学生找到了学习“压强”概念的的触觉与逻辑的切入点。 二、14.3“大气压强”:准备一个大水槽,一个盛有高浓度品红水的烧杯,一个大试管和一个橡胶管。上课后,将烧杯中的高浓度品红水倒入大水槽的清水中,一水槽的清水倾刻时变成了通红(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开场白:我们知道水面总是水平的,风起浪涌,那是需要外力作用的,今天,我不用风吹人搅就能让水自己竖起一个水柱,而且还能控制它的上升与下降。将试管没入品红水中,使其排尽空气,然后试管口朝下提起试管,便会看到一个竖立的水柱。平水起水柱就完成了。接着,将一个橡胶管一端封闭,开口一端伸入到试管的底部(可请学生帮忙),松开封闭端稍许,就会看到试管内的水柱下降了,下面通过向橡胶管内吹气、放气就会实现对水柱高度变化的控制。 反思:这个实验引入法,可激发起学生剧烈的好奇心,并通过橡胶管吹、放气预知到大气压的作用,可谓一石双鸟。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物理教学的一个严重内容,切不可小觑。 三、九年级物理15、1“功”:上课前故意将黑板擦,放到讲桌边缘,然后作不小心状将其碰掉在地。然后发问:呀,板擦掉地上了--留心处处皆学问。我先不捡它,让我们想想,它为什么会掉到地上,而不会掉到天花板上(呵呵)?这是谁的功劳。(重力的功劳)那谁能帮老师把它捡起来哪?谢谢这位同学,请问同学们,板擦从地上再次回到桌子上,又是谁的功劳?(这位同学)--板擦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到地上,这就是重力做功的结果;它从地上被那位同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录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重庆市七十九中学汤嘉陵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二、本节重、难点 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三、学生课前预习 1、击鼓时的“咚咚”声是怎样产生的? 2、自制土电话,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一个“土电话”。 四、课堂学习 (一)新课引入 师:请同学们展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或预习所获成果,小组交流5分钟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第一组:看教材12页图1-1-1,图中各是什么物体在发声?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第二组:向同学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说出他们是怎样发声的? 第三组:声是靠什么传播到远处的? 第四组:什么是声波?能向同学作出形象的说明吗? 第五组:介绍声速,声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六组:什么是回声?知道哪些利用回声的实例?怎样利用回声来测距离? (二)知识学习 师:经过同学们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对声音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就我们一起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知识点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请同学们动手做一做: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如:直尺、橡皮筋、气球、玻璃杯、纸、笔、音叉等,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 学生们立即活跃起来: 第一组:用直尺打桌子,再把尺放在桌边用手拨动 第二组:把橡皮筋架在两手上拨动 第三组:吹气球,弹动、放气听声 第四组:用笔敲打玻璃杯等 第五组:弹打纸或桌面 第六组:敲打音叉 师:请大家思考刚才发出的声音各是什么物体在发声?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答:尺子、橡皮筋、气球、玻璃杯、音叉等,他们发声时都在振动。 师:请大家观察实验一:敲打音叉,看到听到什么?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迅速插入水中一部分,有看到什么?用手握住振动的音叉,会怎样呢? 声答: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迅速插入水中一部分,会看到水花四溅;用手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师:请观察实验二: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课的课堂导入

浅谈初中物理课的课堂导入 发表时间:2014-03-10T13:55:15.81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罗鹏[导读] 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湖南永州市第八中学(425000)罗鹏【摘要】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有效的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导入1 课堂导入的必要性1.1 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伊始,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师生之间难免有一定的心理距离。 这时,教师就有必要给学生一些恰当的、较强的信息刺激,使之尽快集中注意力,将兴奋点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 1.2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动形象的课堂导入,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角色,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接进入认真听讲、学习知识的紧张思维状态,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上。 1.3 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课堂导入,“温故而知新”,使课堂教学自然和谐、具有连贯性,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 2 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2.1 实验导入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有许多趣味性实验。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而且也是激发其兴趣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普遍具有好奇的心理,他们一般都爱观察,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新奇的事情。初中物理课堂上在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好奇,急于想了解实验中出现的多种现象变化的原因,要求解惑的心情特别迫切。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一上课可就演示实验:用一张硬纸片盖在装有水的玻璃杯口上,再按住纸片把水杯倒过来,然后问学生:“当老师把手移开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学生一般都会回答:“纸片会掉下来,水会留出来。”此时,老师将手移开,结果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大吃一惊:“呀!怎么会这样?”然后老师再进入新课的教学,学生自然是一丝不苟地听课了。 2.2 提问导入法。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所熟悉的事物现象来认识、理解所产生的现象,可用一定难度的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这样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利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例如:初中物理讲授电功率的概念。老师:这两只灯泡,一只灯泡上标有“220V 100W”,另一只灯泡上标有“220V 40W”,请同学们思考这两只灯泡接在电路中哪个更亮些?学生:标有“220V 100W”的灯泡亮。老师:现在我将两只灯泡串联起来,同学们仔细观察哪只灯泡亮些?学生:标有“220V 40W”的灯泡更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都很疑惑。老师:要想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电功率这节以后我们就明白了。由此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学习,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利用了学生熟悉的事例,唤起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回忆,从而比较容易理解所讨论的物理概念、规律,同时对培养学生从观察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解物理知识的理性认识上来,也是十分有利的。 2.3 多媒体课件导入法。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技术带入崭新阶段。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应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机械运动》一节,可以列举幻灯片或录像影片的动感画面,让学生感悟: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天空一闪落的流星雨、奔驰的驯马、缓缓的河流,都在做机械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树木、房子、高山,以及我们自己,都随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整个宇宙万物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带着积极、愉悦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过程。 2.4 故事导入法。听故事对于绝大多数初中生是一大乐趣。 如果在课堂导入时利用初中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先讲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生活事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问题。例如:在上《安全用电》这节课时,可以先讲一则实际的故事:时间是1976 年8 月的一天下午,地点是XX 镇XX 村里,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突然有一根电线杆被风吹倒,架在电线杆上的电线也随着掉在地面上,村里有个6 岁的小男孩可能是由于好奇而捡起电线,结果站定在地面上。小孩的奶奶看见了,立即跑去,想把孙子拉回屋里,没想到,反而被小孙子拉在一起了。 小孩的叔叔为了避雨而从田里跑回家,看到母亲和侄子都被电线拉住,想上去帮他们摆脱电线,结果也被拉在一起了。三代人就这样惨死在一根电线之下。这是一个多么惨痛的教训啊!但是这样的悲剧只要懂得安全用电的常识是不会发生的,本节课我们就专门探讨安全用电常识。这种故事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有趣的情境与有用的知识联系起来,产生了问题情境,很好地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好的课堂导入,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导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课堂导入方法,从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 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

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 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

初中物理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三道通镇中学代云波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少学生觉得物理难学、枯燥无味,因此物理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恰当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物理课堂上新课的导入唯有新颖别致、出奇制胜,才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中可采用做实验、举实例、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作好了铺垫,从而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中的每个细节都应当受到关注和优化。教师的举手投足、语言表情等也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因为,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等等,都是作用于学生感官的刺激条件,都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就说一句话的效果吧,在一次上课时,当讲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后,我问学生:“同学们都听懂了吗?”大部分学生齐声答道:“听懂了。”我又不放心地问道:“谁还有没听懂的地方吗?”这时有一位女生十分胆怯的站起来,小声地问了一个还不懂的问题:平面镜所成的像为什么是虚像?我耐心认真的作了解答,最后又补充一句:“以后要专心听讲!”就是这看似很关心的一句话,使得该同学当时就脸红了。课后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细节进行反思时,联想到学生的大红脸,突然意识到这个细节处理得有问题,最后补充的这句话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很不妥

的!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有暂时听不懂的地方当属正常。如果因为一个问题没听懂,就认为是没有认真听讲,未免过于武断。就是这样听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实际上是在告诉学生:课堂上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就是没有认真听讲。事实上,学生存在没听懂的问题,本身就难为情,是鼓足勇气才讲出来的,老师如果再给他扣上“不专心听讲”的帽子,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满腹委屈,而且极有可能扼杀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的勇气和自信,使学生再也不敢承认有“不懂”的地方了,这对教学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非同小可!于是我赶紧找到那位同学了解她的想法,果然,她感到很是委屈,思想压力较大。我真诚地与她交换了看法并作了自我批评,从而及时地消除了她的思想负担。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教师的思维习惯、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等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教学的实效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譬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设计对学生的物理表达习惯和书写规范性就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一度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物理作业、试卷等书写得凌乱潦草、不整洁、不规范,经再三强调收效甚微。后来经过自反思,我发现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平时上课时自己的板书就比较随意,凌乱、潦草,例题讲解也不太注意书写的规范性,而学生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这样,乱写乱划、不认真、不规范的毛病自然就在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归纳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归纳 发表时间:2016-09-07T09:55:56.38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6期(上)作者:唐波 [导读] 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转换法。 (平昌县第二中学平昌 636400) 若教师在指导学生研究抽象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时注意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尝试运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去认识和理解,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习惯,提高科学素质会大有裨益,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下面,笔者介绍研究物理现象常用的几种科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转换法 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转换法。它是帮助我们认识抽象物理现象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我们在认识和研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理论时,由于分子是微观的,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能直接观察或感觉到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和理解它;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在存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小磁针指向或偏转以及与其它一些磁场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同理,在研究物体是否带电,我们也不能直接看到物体是否带电,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验电器上锡箔片的开合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在研究空气的存在和大气压强时,我们可以通过感觉空气的流动及现实生活中对大气压强的各种应用来证明空气和大气压强的存在。 随便说一下,很多仪器的制造也利用了转换法。如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温度转换成液柱的升降制成了温度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液体压强转换成两液面的高度差制成了压强计等。 二、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认识和研究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时,将它与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点的现象进行灵活、合理的类比,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如在认识电流、电压的概念、研究电源的作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概念或规律时,与水流水压模拟实验、抽水机的作用和水渠对水流的影响等物理现象进行类比,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或规律产生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理想化法 理想化法是指根据所研究问题(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诸多因素)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干扰,从而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理想化法是一种科学抽象,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理想化方法包括理想实验法和理想模型法。 1、理想实验。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实验,是逻辑推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实际中并不能进行。理想实验在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伽里略论证惯性定律所设想的实验——在无磨擦情况下,从斜槽滚下的小球将以恒定的速度在无限长的水平面上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就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理想实验。再如将一只闹钟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当罩内空气被抽走时,钟声变小,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显然上述实验是人们在思维中进行的理想过程,与实际实验相比,理想实验能更大程度地突出实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更本质的结论。 2、理想模型。理想模型可分为对象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三类。 对象模型—用来代替研究对象实体的理想化模型叫做对象模型。如视为点光源较小发光体,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的光线,描述磁场的磁感线,描述力的图示、示意图等都属于对象模型。另外,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时选取的“液柱”、分析连通器原理和托里拆利实验原理使取的“液片”也属于对象模型。 条件模型—把研究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建立的模型叫做条件模型。如光滑表面、轻杆、轻绳、均匀介质都属于条件模型。电学实验中把电压表变成内阻是无穷大的理想电压表,电流表变成内阻等于0的理想电流表等也属于条件模型。 过程模型—实际的物理过程都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忽略次要因素的作用,只考虑主要因素引起的变化过程叫做过程模型. 例如: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空气阻力的作用与重力相比较忽略不计时,可抽象为自由落体运动,另外匀速直线运动也属于过程模型。 四、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学中,我们研究某物体或物理现象的作用效果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给问题的阐释或解答带来极大方便,我们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等效替代法.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串联、并联的部分电阻,用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方向的压力等。 五、控制变量法 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很多物理实验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导体的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 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 六、归纳推理,又称归纳法 从一般性较小的前提出发,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归纳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物理概念、定律及规律的获得都是借助了归纳法的力量,由实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归纳获得的。因而归纳法的教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上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在指导学生研究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研究方法,长此以往不但加深对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培养学生了科学思维习惯,提高了科学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终身受益。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技巧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杏山镇中心学校:董成林 内容摘要:初中的物理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上来,能为全节课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本文是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一些教学导入方法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选择最优的教学结构是开展系统教学的关键,课堂讲授是一堂课的主体部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也取决于课堂讲授。而课堂教授的导入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 一、物理课堂导入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导入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关联性原则 在设计导语时,教师必须紧扣中心,围绕主题,做到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和生活实际;符合学科课型的特点和需要。 (二)导入必须服从简洁性原则 导入是新课中的过渡环节,要简洁、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避免长时间的导入占据了学生最佳学习时间,使学生产生注意力的转移,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导入必须服从灵活性原则 没有最佳的导入方法,只有合适的导入方法。事实上,一

堂物理课究竟应如何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自身条件和学校设备情况等因素灵活选择导入方法。 (四)导入必须服从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引入到参与课堂的原则 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的好坏要通过学生是学习情况来体现。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如果学生不参与,就会导致导而不入,教学失败。 二、物理课堂导入需防止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调,内容枯燥无味。有的物理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引入方法,总是用固定的、单一的方法作事,使学生感到枯燥、呆板,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导入内容过多,太过生动。占用时间太长,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正常物理课的讲解。 (三)引入新课时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紧密配合所要讲述的课题,不能离开课主题,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了障碍。 三、物理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就根据自身教学过程中

如何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如何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随着教育观点的转变和更新,我们的教育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转向全面素质的教育。这就促使课堂教学过程要改革、要创新,即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水平上,使课堂的效率更高、教学过程更加优化。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做呢?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师可先做一演示实验:将一木块浸没水中,将一铁块浸没水中,将一石腊浸在没水和酒精混合液中,并提出物体沉浮条件是什么。三种情景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迅速进入课题思考。每一部分设计都要努力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努力体现新教材的意图,创设愉悦情境,引发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提倡手法多样性,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一堂好课不但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个知识点、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更应该是一个创新的思维起点,一根创新神经的启动。好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动有效学习的实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协助。教学中不应该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要过早地将概念“符号化”,要延长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非正式定义”阶段;教学中不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而理应致力于“多样化”、“合理化”,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

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摘要: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提问做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策略;评价体系 提问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虽然一堂课中也提出许多问题,但却忽视了提问的策略,即在提问时对提什么问题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提问才有效?为什么要这么进行提问?常常使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化、书面化、形式化,以至于不能起到很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一、有效提问的涵义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涵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桥梁与导航,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的

学习反馈给教师;有效提问即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二、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和水平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由于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则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学生结果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因此,作为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不搞一刀切,同时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均要创设良好的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型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引入

例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引入 安岳县双龙街乡初级中学周代全邮政编码 642357 一堂物理课成败与否重在取决于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的引入部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是引领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手段。良好的引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衔接学生的新旧知识,创设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有效的引入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提高。 由于一堂课如何开头,从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和模式。因为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一定相同,开头也必然不同,即使式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引入方法。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以来尝试到几种最常见的引入方法: 一、情境引入 情境引入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一种与教学服务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投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的一种引入方法。 比如: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走进酒坊,为生命会问到酒香?走进药店,卫生么会闻到药味?在卫生间的一角滴上香水,整个卫生间不一会儿为什么都能闻到香水味呢?从而引出分子的热运动;又如: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为什么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由此引出凝固;现代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装有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下面,为什么不一会儿手就被吹干了?由此引入蒸发;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了,最后看不见了?引入升华;在炎热的夏天,蝉在树上叫个不停,而蝉可以把口器插入树皮,知道蝉式怎样从树上吸取汁液的吗?啄木鸟常称“森林医生”,知道啄木鸟式怎样生存的吗?加入尖啄变钝了,它还能成为“森林医生”吗?由此引入压强。 二、实验和生活实践引入 初中物理式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践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掌握知识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比如:在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广口瓶瓶口相对,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调玻璃般后,不一会儿为什么空瓶也变

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措施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课堂开始活泼了,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了,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了,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容易出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本质, 以下是我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的几点浅薄认识:一、课堂上一味追求“热闹”,有时会造成“低效” 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需要的,但如果缺少了课堂教学所应达到的效果,那么不管怎样丰富多彩的形式都与事无补。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教师学生及其情感的人文因素,又有教学目标、过程、教法等科学因素,我们只有抓住关键因素,重视平等的课堂环境的创设,重视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重视教学内容的恰当取舍,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评价,才能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行为的高效,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二、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方面做的还有所欠缺 现如今的课堂教学,老师往往是以启发式的方式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到教师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迅速指向标准答案,这与其说是引

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且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缺乏思维活动,缺乏主动性。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提出有时会超越教师的设想,这是教学相长的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从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智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的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维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享受,只有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师生、生生课堂“互动”效果不很理想。 “互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 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互动教学倡导课堂学习应当多一些轻松,少一些焦虑。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用教师热情的、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参与,让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互动教学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学中师生、生生是真的动起来了,但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偏差。 1、互动教学成了形式主义。《标准》要求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有的教师为满足《标准》的要求而设计了师生互动活动,效果却很少考虑,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方法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方法 1、游戏引入法:所谓“游戏或竞赛导入”是指运用做游戏或竞技的方式,发现物理问题导入。“好动爱玩”是青少年的天性。巧设游戏,通过比赛发现矛盾,如讲《摩擦力》时,设计拔河比赛的游戏方式导入。具体方法是叫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站在讲台前举行拔河比赛。比赛结束。男同学输给了女同学,学生顿时感到疑惑。既然学生产生了疑惑,那课堂导入环节也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又如学习《光的折射》时设计《硬币现形》游戏,实验是在碗底固定一枚硬币,谁能用什么方法在不动硬币、碗的前提下让全体同学看见硬币,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也就起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2、有趣故事引入法:在课堂导入时给学生讲一些有关物理的有趣小故事,巧设悬念是促进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引入“透镜”一节时,用冰块做透镜曾拯救了一支南极探险队.这支探险队由于丢失火种,面临寒冷、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一个聪明的队员用冰块琢磨成一块凸透镜,把阳光聚焦,点燃了引火物,重新得到了火种,挽救了这支探险队的生命。又如在引入“机械运动”一节时,给学生讲一讲二战时期法国飞行员在空中用手抓子弹的故事,学生听到这个故事后,都觉得很惊奇有趣,也很想知道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于是便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3、有趣实验引入法:学习物理最根本的还是观察和实验,导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新课教学的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有趣小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既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特别是碰到他们不能解释的现象,更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为新课讲解创造良好的条件,再引入新课就水到渠成了。如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时,设计一个游戏“你能吹走乒乓球吗?”学生用一个漏斗吹乒乓球,结果和同学们想象的截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又如在讲“大气的压强”一节时,取一个盛满水的玻璃杯,盖上硬纸片,然后将玻璃杯倒置过来(水未流出)。演示中采取边做边讲的办法,引起学生思考,同学们亲眼实验的全过程,兴奋不己,逼真的演示把同学们带到真实的物理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顺利的导出课题。 4、成语和诗词导入:语言是交流感情的产物,也是唤起注意、促进思维、激发智慧的工具。因此用联珠的妙语(含恰当引用古典诗词等),来揭开新课的序幕,不愧为“新课引入”的好方法.例如:讲到平面镜成像规律时问:“为什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案例与评析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案例与评析 我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物理教学观摩上,我执教的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次活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程教学资源丰富,课件制作手段先进,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到位;还有精彩的点评。为我们基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例,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点看法: 一,物理语言的科学性。物理是一门严瑾的科学,物理教学中的每一句话都不能随意,有时会给学生造成误解或科学性的错误。 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引课阶段,教师创设情境。演示调光台灯的调节,问: 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由什么决定?新课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要求学生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到底有怎么样的关系?做出猜想后,用投影片打出思考,要求学生先确定研究的方法,再选择实验器材,最后考虑实验步骤。实验分析后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总结。 这是根据新课程理念而设计的有节规律探究课。在本课设计时,教师将演示实验变成了学生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和学生的异质互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本课改变了以往物理课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主动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节课中,教师还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节课还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引课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电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教师做适当的提示,联系之前学过的内容,猜想可能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又猜想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最后总结出猜想。这个环节从创设情境到提出问题到猜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探索动机。

(完整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与新课程配套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物理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即使这样,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想必这一点你也有很深的体会吧?你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改变现状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的基本方法出发,与同志们共同研究物理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和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并试图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各种实施建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有哪些?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现在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教法改革服从人才素质培养,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2、教学改革要实现几个转变:(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3、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的新观念:(1)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2)要有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念,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4)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5)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4、我们必须掌握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没有无教育的教学。要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5、当代各种先进教学流派的共同特点是: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为主要原则,以引导学生走自学之路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教学思想的核心。 6、现代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追求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以思想来克服,心理问题以心理来强化,知识问题以知识来补救,能力问题以能力来培养。凡是先进的教学法,都是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 7、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 8、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是为了主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教师的善教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乐学善学上。 9、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的目的。

当前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教学建议 金城江区教学研究室韦炳耀

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教学建议 金城江区教学研究室韦炳耀 课标教材使用已经多年了,多数教师能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的各项要求,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组织实施,在课堂上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贴近生活、社会和密切联系实际,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的转变。但从总体上看与《课程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须继续努力。现结合我区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就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效率偏低。 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教师教学缺乏艺术性,主动探求与改革教法的欲望不强烈,传统的说教模式仍在“横行”,将学生学习的要求与兴趣扼杀。 学生的内在因素 由于物理学科说理严密、知识点多、公式和单位复杂等特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几种不良表现: (1)消极、厌学表现为:懒惰,不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应付,把学习当做包袱,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依赖,缺乏独立学习的精神,抄作业。 (2)畏惧、害怕,不愿参加物理学习活动表现为:恐惧,学习中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如害怕回答老师提问、做实验、做作业等;回避,有些差生因畏惧物理学习,往往设法回避物理学习活动。 (3)厌倦厌倦是一种最严重的厌学心理。表现为:厌恶、讨厌学习物理,对物理学习活动常呈对抗心理状态。 (4)自卑对物理学习丧失信心。表现为:灰心丧气,对学好物理缺乏勇气和信心;自暴自弃,长期的失败,致使部分学生放弃物理学习。 鉴于上述情况,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三个追求”: 一是有效果追求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基本一致; 二是有效率追求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的比例(教师投入的精力和学生的收获比例); 三是有效益追求教学价值的实现,即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教育需求的吻合(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做到“三个关注”: 一是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组织,

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来进行划分 (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的方法,如传授法,程序半等; (2)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的方法,如发现法,自学法; (3)以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并重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讲讲、练练、读读、议议,实验·综合·引探法,有序启动式教学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等。 2.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进行划分 (1)传授和感知教材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2)传授和理解教材的方法,如启发式,逻辑法则(包括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等; (3)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如练习法,复习法等; (4)检查知识的方法,如平时测验法,考试法等; 3.根据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进行划分 (1)讲解,谈话,讨论法; (2)物理实验方法; (3)练习方法; (4)复习方法; (5)考查、考试方法; (6)课外活动方法; 4.根据适用的范围大小分类: (1)一般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发现式方法等; (2)基本教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问题讨论法,等; (3)具体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某一学科进行某一课题(如欧姆定律)所运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近些年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主要有: 1. 讲授—演播法

讲授—演播法是教师讲授与媒体播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现代教育媒体在讲授—演播法中主要扮演辅助教师讲授的角色。它可以呈现事物和现象的图像和声音,利用多媒体可以将一些较难理解或实现的现象规律生动的再现给学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透镜成像”一节中,可以动态演示物体靠近及远离透镜过程中像的变化情况,可以生动再现物理过程,提供感性材料,烘托课堂气氛;生动准确的使学生认识物理规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借助于媒体资源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如分子的扩散过程及布朗运动、光的干涉和衍射、波的叠加、原子的核式结构、核反应过程等微观的或物理过程极慢的物理现象,弥补传统演示实验的不足。还可以创设虚拟实验环境,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学生使用它们自己做实验,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调整参数,探究不同参数状态下的物理状态,并获得相关的实时数据,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认识加深,形成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 微型(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师阿伦(Allen)和他的同事们,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的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中总结出来的。它旨在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后来,这种方法逐步被其他大学教学训练所用,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指教师借助电视摄录像设备来培养学生某种技能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录像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行为(或其他技能)的示范,并记录学习者的模仿过程,供师生共同观看、分析,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技能水平。由于该方法一般是在小教室中对学生的某种技能进行培训,培训时间短、规模小、内容单一,故称之为微格教学或微型教学。 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做了科学细分,并应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教师掌握有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微格教学是培训教师教学技能自我完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1) 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重在技能的训练。(2) 训练目标明确、集中,重在技能的分解。(3) 观察示范典型、具体,重在细节分析。(4) 信息反馈及时、有效,重在自我训 练。(5) 减轻参训者心理压力,利于创新思维培养。 4. 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一种个别化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基于程序化教材,以练习或训练为主的教学。程序编制者和教师预先构想和设计学习过程,并将教学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小项目,并按一定的顺序将这些小项目编排起来,每个小项目中既呈现内容,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并提供反馈,这就是程序化教材。程序化教材按步骤呈现内容,学生对提问做出应答,然后机器给予核对或呈现正确答案,进行强化。如果程序化的教材通过机器来呈现的,就称作教学机器;如果通过课本来呈现,就叫课本式程序教学,简称程序教材;如果通过计算机来呈现,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在学生与教学机器(或计算机课件或程序教材)之间形成呈现内容—应答—判断—评价(强化)等一系列的交互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学习。 5. 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对于网络教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方法等都仍处于探讨之中。网络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自身的互动性、虚拟性、超时空性等特性,都决定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网络使教学过程走向开放,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收集信息,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了开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