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制动器
制动标准

制动器产品两轮一般全是行车制动器(即脚刹、手刹均为行车制动器),无驻车制动器。
在行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行车制动(脚刹),便于在前进的过程中减速停车。
驻车制动不单是使汽车保持不动,若行车制动失灵时也可采用驻车制动。
当车停稳后,就要使用驻车制动(手刹),防止车辆前滑和后溜。
分类重点分类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有液压型的,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很多轿车采用的盘式制动器有平面式制动盘、打孔式制动盘以及划线式制动盘,其中划线式制动盘的制动效果和通风散热能力均比较好。
盘式制动器沿制动盘向施力,制动轴不受弯矩,径向尺寸小。
用途盘式制动器已广泛应用于轿车,现在大部分轿车用于全部车轮,少数轿车只用作前轮制动器,与后轮的鼓式制动器配合,以使汽车有较高的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在商用车中,目前盘式制动器在新车型及高端车型中逐渐被采用。
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
它由液压控制,点击放大图片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盘式制动器有液压型的,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
很多轿车采用的盘式制动器有平面式制动盘、打孔式制动盘以及划线式制动盘,其中划线式制动盘的制动效果和通风散热能力均比较好。
制动系统汉英对照

制动系统汉英对照1制动装备braking equipment2 制动系braking system2.1.1行车制动系(常用制动系)service braking system2.1.2 应急制动系emergency braking system2.1.3 驻车制动系parking braking system2.1.4 辅助制动系auxiliary braking system2.1.5 自动制动系automatic braking system2.2.1 人力制动系muscular energy braking system2.2.2 动力制动系non-muscular energy braking system2.2.3 伺服制动系(助力制动系)servo braking system(energyassisted braking system)2.2.4 惯性制动系inertia braking system2.2.5重力制动系gravity braking system2.3.1 气压制动系(气制动系)air braking system2.3.2 液压制动系hydraulic braking system2.3.3 电磁制动系electromagnetic braking system2.3.4 机械制动系mechanical braking system2.3.5 组合制动系combination braking system2.4.1 单回路制动系single-circuit braking system2.4.2 双回路制动系dual-circuit braking system2.4.3 多回路制动系multi-circuit braking system2.5.1 单管(线)路制动系singlep-line braking system2.5.2 双管(线)路制动系dual-line braking system2.5.3 多管(线)路制动系multi-line braking system2.5.4 连续制动系continuous braking system2.5.5 半连续制动系semi continuous braking system2.5.6 非连续制动系non continuous braking system2.6 渐进制动gradual braking3 组成部分constituent elements3.1供能装置energy supplying device3.1.1 制动能源braking energy source3.2 控制装置control device3.3 传能装置transmission device3.4 制动器brake3.4.1 磨擦式制动器friction brake3.4.1.1 鼓式制动器drum brake3.4.1.1.1 内张型鼓式制动器internal expanding drum brake 3.4.1.1.1.1 双领蹄式制动器(2L式制动器)two leading shoebrake3.4.1.1.1.2 双从蹄式制动器(2T式制动器)two trailing shoebrake3.4.1.1.1.3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D2L式制动器)duo twoleading shoe brake3.4.1.1.1.4 双向双从蹄式制动器(D2T式制动器)duo twotrailing shoe brake3.4.1.1.1.5 领从蹄式制动器(LT式制动器)leading trailingshoe brake3.4.1.1.1.6 单向伺服式制动器(US式制动器)uni-servo brake 3.4.1.1.1.7 双向伺服式制动器(DS式制动器)duo- servo brake 3.4.1.1.2 外收缩型鼓式制动器external contracting drumbrake3.4.1.1.2.1 带式制动器band brake3.4.1.2 盘式制动器disc brake3.4.1.2.1 钳盘式制动器caliper disc brake3.4.1.2.1.1 定钳盘式制动器disc brake with fixed caliper 3.4.1.2.1.2 浮钳盘式制动器disc brake with floatingcaliper3.4.1.2.1.3 浮盘式制动器floating disc brake3.4.1.2.2 全盘式制动器complete disc brake3.4.1.3 凸轮张开式制动器cam brake3.4.1.4 楔式制动器wedge brake3.4.1.5 轮缸(柱塞)式制动器wheel cylinder brake3.4.2 刚性接合式制动器(锁止式制动器)positiveengagement brake3.5 缓速装置(缓冲器) retarder3.5.1 发动机缓速装置retarder by combustion engine3.5.2 电机缓速装置retarder by electrictraction motor3.5.3 液力缓速器hydro-dynamic retarder3.5.4 空气动力缓速装置aerodynamic retarder3.5.5 电磁缓速器electromagnetic retarder3.6 制动管(线)路braking line3.6.1 供能管(线)路feed line3.6.2 促动管(线)路actuating line3.6.3 操纵管(线)路pilot line3.6.4.1 供给管(线)路supply line3.6.4.2 控制管(线)路control line3.6.4.3 共用管(线)路common line3.6.4.4 应急管(线)路emergency line3.7 附加装置additional device3.8 辅助装置auxiliary device3.8.1 报警装置alarm device3.8.1.1 报警压力alarm pressure3.8.2 保护压力装置protection pressure device3.8.2.1 保护压力protection pressure3.8.3 制动蹄作用压力application pressure of brake shoeassembly3.8.4 制动蹄放松压力release pressure of brake shoeassembly3.8.5 制动力调节装置device to apply correction tobraking force3.8.6 车轮防抱死装置anti-loke device3.8.6.1 装置的部件3.8.6.1.1 传感器sensor3.8.6.1.2 控制器controller3.8.6.1.3 调节器modulator3.8.6.2 车轮控制类型3.8.6.2.1 单轮控制individual wheel control3.8.6.2.2 多轮控制multi wheel control3.8.6.2.2.1 轴控制axle control3.8.6.2.2.2 边控制side control3.8.6.2.2.3 对角控制diagonal control3.8.6.2.2.4 组合多角控制combined multi-axle control3.8.6.3.1 可变选择variable selection3.8.6.3.1.1 低选择select-low3.8.6.3.1.2 高选择select-high3.8.6.3.2 预定选择predetermined selection3.8.6.3.2.1 车轮选择selection by wheel3.8.6.3.2.2 平均选择average selection3.8.6.4.1 最低控制速度minimum control speed3.8.6.4.2 传感器信号sensor signal3.8.6.4.3 分辨率(脉冲式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分辨率)resolutionRate (of an impulese wheel speed sensor)3.8.6.4控制周期control cycle3.8.6.4.4控制频率control frequency4.制动力学braking mechanics力,力矩4.1.1控制力Fc control force4.1.2 作用力Fs application force4.1.3 制动力矩Mf braking torque4.1.4 总制动力Ff total braking force4.1.5 干扰后效制动力矩disturbing residual braking torque 4.1.6 制动力分配率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4.1.7 制动因数Z braking efficiency factor4.1.8 制动器效能因数brake efficiency4.1.9 制动蹄效能因数C brake shoe efficirncy factor4.2 制动系的滞后braking system hysteresis4.3 制动器的滞后brake hysteresis4.4 时间4.4.1 控制装置开始作用时刻t0 instant at which the movement of the control device begins4.4.2 减速度开始产生的时刻t1 instant at which thedeceleration begins4.4.3 减速度接近于稳定的开始时刻t2 instant at which the deceleration begins to beapproximately stable4.4.4 减速度开始急剧下降时刻t3 instant at which the deceleration beging to decrease rapidly4.4.5 减速度终止时刻t4 instant at which the deceleration beging to decrease rapidly4.4.6 驾驶员反应时间表reaction time of driver4.4.7 促动时间actuatig time4.4.8 机构滞后时间mechanism hysteresis time4.4.9 增长时间build-up time4.4.10 有效制动时间active braking time4.4.11 放松时间release time4.4.12 主制动时间main braking time4.4.13 总制动时间total braking time4.4.14 停车时间stopping time4.5 距离4.5.1 停车距离stopping distance4.5.2 总制动距离total braking distance4.5.3 有效制动距离active braking distance4.5.4 踏板行程pedal travel4.5.5 踏板自由行程free pedal travel4.5.6 踏板最大行程maximum pedal travel4.6 制动功W braking work4.7 瞬时制动功率P instantaneous braking power4.8 速度,减速度4.8.1 制动初速度v1 initial speed of braking4.8.2 制动终速度v2 final speed of braking4.8.3 制动减速度braking deceleration4.8.3.1 瞬时制动减速度a instantaneous braking deceleration 4.8.3.2 平均制动减速度am mean braking deceleration4.8.3.3 最大制动减速度Amax maximum braking deceleration5 制动过程中的现象phenomenon on braking course5.1 热衰退heat fade5.2 水衰退water fade5.3 恢复recovery5.4 过恢复over recovery5.5 增强(突升)build up5.6 制动气阻braking vapour lock5.7 龟裂cracks5.7.1 热龟裂heat cracks5.8 制动拖滞braking drag5.9 冷制动痹病cola braking sickness5.10 制动颤振brake chatter5.11制动噪声brake noise5.12 车轮抱死wheel lock5.13 制动跑偏braking deviation from5.14 制动甩尾braking swerve5.15 制动折叠braking jack-knifing5.16 制动跳动braking hop5.17 制动失效braking failure5.18 制动滑移braking skid5.19 制动点头braking nose dive制动系统零部件英汉对照检查2.1真空泵vacuum pump2.2喷射器ejector2.3真空罐(真空筒)vacuum tank2.4空气机(压气机)air compressor2.4.1气缸盖cylinder head2.4.2气缸体cylinder block2.4.3活塞piston2.4.4活塞环piston ring2.4.5连杆connecting rod2.4.6活塞销piston pin2.4.7曲轴cyank shaft2.4.8进气阀intake valve2.4.9排气阀exhaust valve2.5储气罐(储气筒)air storage reservoir2.6调压阀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2.7单向阀(止回阀)single check valve(check valve) 2.8滤清器filter2.8.1进气滤清器air intake filter2.8.2排气滤清器air exhaust filter2.8.3管路滤清器line filter2.8.4滤网(芯)strainer2.9油水分离器oil and water separator2.10防冻器anti-freezer2.11空气干燥器air dryer2.12排放阀drain valve2.13压力保护阀pressure protection valve3.1行车制动踏板装置service braking pedal device 3.1.1制动踏板braking pedal3.1.2踏板护套pedal pad3.1.3踏板支架pedal bracket3.1.4衬套bushing3.1.5套管collar3.1.6销轴axis pin3.1.7回位弹簧return spring3.2驻车制动操纵装置parking braking control device3.2.1操纵杆control lever3.2.2操纵杆支架control lever bracket3.2.3操纵杆导套control lever guide collar3.2.4齿杆(棘轮)rod rach (ratchet)3.2.5棘爪ratchet pawl3.2.6操纵缆绳control cable3.2.7平衡臂equalizer3.2.8拉杆(拉绳)pull rod(pull wire)3.2.9拉杆导套pull rod guide collar(pull wire guidecollar)3.3气制动阀air brake valve3.3.1单腔气制动阀single-chamber air brake valve3.3.1.1推杆plunger3.3.1.2气阀air valve3.3.1.3平衡弹簧equalizing spring3.3.1.4膜片diaphragm3.3.2双腔制动阀dual-chamber air brake valve3.3.2.1串列式双腔制动阀series dual-chamber air brakevalve3.3.2.1并列式双腔制动阀parallel dual-chamber air brakevalve3.3.3三腔气制动阀triple- chamber air brake valve3.4三通路控制阀three way control valve3.5双向止回阀(双通换向阀)dual way check valve3.6继动阀relay valve3.7快放阀quick release valve3.8继动快放阀relay and quick release valve3.9挂车制动阀trailer braking valve3.10挂车制动应急继动阀trailer braking relay emergencyvalve3.11挂车制动保护阀trailer braking protection valve3.12挂车制动放松阀trailer braking relax valve3.13手控制动阀hand braking valve4.1制动主缸brake master cylinder4.1.1有补偿孔式制动主缸compensating brake mastercylinder4.1.1,1 主缸缸体master cylinder body4.1.1.2 皮碗防护垫cup protector4.1.1.3 主皮碗primary cup4.1.1.4 皮圈(副皮碗)ring cup (secondary cup)4.1.1.5 弹簧座spring seat4.1.1.6 活塞挡圈piston stopper4.1.1.7 卡环snap ring4.1.1.8 主缸推杆master cylinder push rod4.1.1.9 连接叉clevis4.1.1.10 防尘罩(套)boot4.1.1.11 残留阀residual valve4.1.1.12 储液室fluid reservoir4.1.1.13 储液室盖fluid reservoir cop4.1.2 无补偿孔式制动主缸portless brake master cylinder 4.1.2.1 进油阀inlet valve4.1.3 串列双腔式制动主缸series dual-chamber brake master cylinder4.1.3.1 第一活塞first piston4.1.3.2 第二活塞secondary piston4.2 轮缸wheel cylinder4.3 伺服机构(助力器)servo mechanism (booster)4.3.1 真空助力器vacuum booster4.3.1.1 反馈杠杆reaction lever4.3.1.2 反馈盘reaction plate4.3.1.3 伺服阀servo valve4.3.1.4 反馈柱塞reaction plunger4.3.1.5 伺服活塞(助力活塞)servo piston (boosting piston) 4.3.1.6 伺服膜片(助力膜片) servo diaphragm(boosting diaphragm4.3.2 真空增压器vacuumintensifier4.3.2.1 控制阀体control valve body4.3.2.2 阀弹簧valve spring4.3.2.3 控制膜片回位弹簧control diaphragm return spring 4.3.2.4 控制膜片control diaphragm4.3.2.5 控制活塞control piston4.3.2.6 控制活塞皮碗control piston cup4.3.2.7 辅助缸缸体auxiliary cylinder body4.3.2.8 液压活塞hydraulic piston4.3.2.9 液压阀hydraulic valve4.3.2.10 端盖end plate4.3.3 气压助力器air booster4.3.4 气压-液压增压器(气顶油助力器)air over hydraulic intensifier(air over hydraulic booster)4.4 制动管(线)路braking line4.4.1 导线(电缆)wire (cable of wire)4.4.2 管件(制动管组件)pipe unit (braking pipe unit)4.4.2.1 刚性管rigid pipe4.4.2.2 半刚性管semi-rigid pipe4.4.2.3 软管(制动软管)hose(braking hose)4.4.2.3.1 液压软管hydraulic hose4.4.2.3.2 软管保护管hose protector4.4.2.3.3 软管卡子hose clip4.4.2.3.4 气制动软管air brake hose4.4.2.3.5 跨接软管jumper hose4.4.2.4 桥式管bridge pipe4.4.3 管接头(管连接件)pipe fittings4.4.3.1 压力接头compression fittings4.4.3.1.1 接头体fittings body4.4.3.1.2 密封圈sealing ring4.4.3.1.3 压力环pressure ring4.4.3.1.4 管座(密封管座)pipe seat(sealing pipe seat)4.4.3.1.5 管螺母pipe nut4.4.3.2 推力接头thrust fittings4.4.3.2.1 内锥座接头fitting body with innerconical seat 4.4.3.3 快速接头quick fittings4.4.4 跨接软管连接器(气制动管连接器)jumper hose connections(pneumatic braking connections)4.5制动气室brake chamber4.5.1 膜片式制动气室diapheagm brake chamber4.5.2 活塞式制动气室piston brake chamber4.5.3 储能弹簧制动气室energy storage spring brake chamber4.5.3.1 储能弹簧室energy storage spring chamber4.5.3.2 储能弹簧energy storage spring4.5.3.3 储能弹簧放松机构energy storage spring release mechanical4.5.3.4 随动件followor4.5.3.5 推杆pusher4.5..4 锁止式制动气室lock brake chamber4.5.4.1 锁止腔lock chamber4.5.4.2 锁止弹簧lock spring4.5.4.3 楔环wedge ring4.6 制动蹄促动器brake shoe actuator4.6.1 制动凸轮轴brake camshaft5.。
JF122H(JB)制动器试验台使用说明书

JF122H(JB)型制动器惯性试验台使用说明书吉林大学机电设备研究所吉林省吉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2011年11月28 日目录1. JF122H制动器试验台的用途及特点........ ............ . (3)2. JF122H制动器试验台的主要技术参数.............. . (4)3. JF122H制动器试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7)4. JF122H制动器试验台的安装与调试................ .. (10)5. JF122H制动器试验台的标定及试验准备............ .. (14)6. JF122H制动器试验台的试验台的维护保养........ .. (19)7. JF122H制动器试验台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 (21)8. JF122H制动器试验台的易损外购件明细表. ............... (22)9附图1.试验机结构图2.被试制动器联结件图3.液压原理图及零件表4.气动原理图及零件表5.电气原理及接线图※本试验台的计算机,绝对不允许运行与此设备无关的软件;以免感染病毒, 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否则,引起一切后果自负。
1. JF122H型制动器惯性试验台用途及特点1.1用途JF122H型制动器试验台,其试验原理是根据制动副摩擦力矩与压力成正比的特性而确定的;其试验原理是目前全世界摩擦材料和汽车制造商所公认的。
JF122H型制动器试验台应用于生产质量控制和摩擦材料的开发;测试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及制动器摩擦衬片与压力,速度,温度的相关特性及耐磨损性能等;还可用于制动器的噪声测试。
适用于载重量小于3.0吨的盘式制动器及摩擦衬片及鼓式制动器及摩擦衬片。
1.2特点JF122H型制动器试验台是制动器及摩擦衬片的摩擦性能惯性试验设备。
在惯性飞轮的设置形式上,参照了德国申克公司的等比法兰固定式( 5.0kg.m2, 2.5 kg.m2, 1.25 kg.m2)和美国LINK公司的等分锥轴固定式(80.0 kg.m2, 40 kg.m2×3,20.0 kg.m2 , 10 kg.m2×2)) 设计。
山推SD16TL推土机主离合器变速箱讲解

主离合器结合后(1)(2)和(4)到 (8)件旋转,在离心力(W)作用下, 重锤杠杆的重锤端被推向“↓”方向, 并且铰点(B)也更靠近主离合器轴的 中心线。因此,铰点(A)靠近飞轮, 则力(F)沿箭头“←”方向作用在压 盘上以压紧主动齿片和从动齿片,在此 情况下主离合器结合。
1. 主离合器结合 2. 主离合器处于死点位置 3. 主离合器分离
主离合器的调节
随着主动齿片和从动齿片磨损的 增加,主离合器出现打滑,主离 合器的打滑意味着主动齿片和从 动齿片之间压紧力的减少,因此, 采取使重锤杠杆(5)的铰点(C) 与压力板(7)相接近的方法恢复 足够大的压力,则需将锁紧螺母 和锁板取下,把安装在主离合器 托架(8)上的调节盘向飞轮方向 拧进。
如果主离合器在此情况下,(1)(2) 和(4)向(8)件移动,在离心力(W) 的作用下,重锤杠杆沿“↓”方向被推动, 并且铰点(B)也更靠近于主离合器轴的 中心线。因此,铰点(A)向右移动,力 (R)沿“→”方向作用,使主动齿片和从 动齿片之间的压紧力减少到零,在压力 板(7)的回位弹簧作用下,在主动齿片 和从动齿片之间不再有摩擦力,则主离 合器分离。
该机选配先进的WD615T-3A发 动机,也可根据用户需求配装上柴 C6121(卡特330613)发动机及机械 传动,液压操纵技术,结构先进合 理,性能稳定,操纵轻便灵活,是泥 泞、沼泽地带理想的土方工程作 业机械.
飞轮功率 : 160 HP(120Kw) 额定转速 : 1850 rpm 操作质量 : 18000 kg
偏心系统利用了曲柄杠杆机构和离心力,在面不致打滑。
24. 连杆 25. 杆 26. 叉 27. 管 28. 轴 29. 杆 30. 盖 31. 衬垫 32. 惯性制动带
盘式制动器制动计算

制动计算制动系统方面的书籍很多,但如果您由于某事需要找到一个特定的公式,你可能很难找到。
本文面将他们聚在一起并作一些的解释。
他们适用于为任何两轴的车辆,但你的责任就是验证它们。
并带着风险使用.....车辆动力学静态车桥负载分配相对重心高度动态车桥负载(两轴车辆)车辆停止制动力车轮抱死制动力矩制动基本原理制动盘的有效半径夹紧力制动系数制动产生系统压力伺服助力踏板力实际的减速度和停止距离制动热制动耗能动能转动能量势能制动功率干式制动盘温升单一停止式温升逐渐停止式温升斜面驻车车桥负荷牵引力电缆操纵制动的损失液压制动器制动液量要求制动基本要求制动片压缩性胶管膨胀钢管膨胀主缸损失制动液压缩性测功机惯性车辆动力学静态车桥负载分配这里: Mf=静态后车桥负载(kg);M=车辆总质量(kg);Ψ=静态车桥负载分配系数注:对于满载和空载的车辆的变化往往是不同的。
相对重心高度这里: h=重心到地面的垂直距离(m);wb=轴距;X=相对重心高度;动态车桥负载(仅适用于两轴车辆)制动过程中车桥负载的变化与哪个车桥制动无关。
它们只依赖于静态负载条件和减速度大小。
这里:a=减速度(g);M=车辆总质量(kg);Mfdyn=前桥动态负载(kg);注:前桥负荷不能大于车辆总质量。
后桥负荷是车辆质量和前桥负荷之间的差值,并不能为负数。
它可能脱离地面。
(摩托车要注意)!车辆停止制动力总制动力可以简单地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这里:BF=总制动力(N);M=车辆总质量(kg);a=减速度(g);g=重力加速度(s/m2);车轮抱死如果车轮不抱死只能产生制动力,因为轮子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低得多。
在车轮抱死前特定车轴可能的最大制动力计算公式如下:这里:FA=车桥可能的总制动力(N);Mwdyn=动态车桥质量(kg);g=重力加速度(s/m2);μf=轮胎与地面间摩擦系数;制动力矩决定了哪个车轮需要制动来产生足够的制动力,每个车轮扭矩的要求需要确定。
设备防阵风防台风工作指南

设备防阵风防台风工作指南一、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确保设备安全平稳度过台风、阵风的多发季节,有效防范设备安全事故,最大程度地降低因台风、阵风造成的设备损坏,强化各部门的防风管理能力,督促和指导各部门做好设备防台工作。
1.2编制依据依据《港口大型机械防阵风防台风安全工作指南》、《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
1.3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果断处置。
二、范围及危险性分析2.1 涉及主要设备名称:门座式起重机(以下简称门机)、轮胎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吊车)、供电设备设施、大型工属具等。
2.2 涉及主要风险分析:倒塌、落物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设备防风领导小组组长:公司副总经理副组长:技术设备室分管经理成员:技术设备室主管技术员2、设备防风工作小组2.1 门机组:组长:门机队队长副组长:门机队分管副队长成员:门机队技术员、值班员、班长、司机2.2 吊车组:组长:机械队队长副组长:机械队分管副队长成员:机械队技术员、值班员、班长、司机2.3 供电设备设施组:组长:供电所所长副组长:供电所分管副所长成员:供电所技术员、班长、维修电工2.4 大型工属具组:组长:工具队队长副组长:工具队分管副队长成员:工具队技术员、班长、收发工3、职责与分工3.1领导小组职责:认真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组织编制防台应急预案及防台工作指南。
负责向公司设备口传达台风动态信息,及时发布大型机械防台命令,传达警报解除通知,负责召开紧急会议。
有效的调动指挥人员,布置防台工作任务,监督防台工作。
事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大风过后的检查总结及进一步完善防台工作。
3.2 工作小组职责:工作小组是防台的主体,按照各自分管的设备类型,由各组组长负责牵头落实设备防风措施,负责设备防台现场指挥工作。
负责日常防风设施的检查保养工作;负责定期组织开展防风应急演练。
四、台风的等级划分根据台风影响范围和程度,台风预警等级分为三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一般)。
汽车制动系统

管路液压和制动器的力矩是与踏板力呈线性关系, 管路液压和制动器的力矩是与踏板力呈线性关系,在轮胎和路 面间的附着力足够的情况下, 面间的附着力足够的情况下,汽车所受到的制动力与踏板力应成线 性关系,制动系的这项性能叫制动踏扳路感. 性关系,制动系的这项性能叫制动踏扳路感.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自踏板到轮缸活塞的制动系传动比=踏板机构杠杆比 自踏板到轮缸活塞的制动系传动比 踏板机构杠杆比 x 轮缸与 主缸直径之比. 主缸直径之比.
轿车鼓式制动器由于结构问题使它在制动过程中散热性能差和 排水性能差,容易导致制动效率下降.一般用于后轮(前轮用盘式 制动器).鼓式制动器除了成本比较低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便于与驻车(停车)制动组合在一起,凡是后轮为鼓式制动器的轿 车,其驻车制动器也组合在后轮制动器上.
(二),盘式制动器
制动时,制动油液由制动总泵(制动主缸)经进油口进入钳体中两个相通的液压腔 中,将两侧的制动块压向与车轮固定连接的制动盘,从而产生制动. 这种制动 器存在着以下缺点:油缸较多,使制动钳结构复杂;油缸分置于制动盘两侧,必 须用跨越制动盘的钳内油道或外部油管来连通,这使得制动钳的尺寸过大;热负 1,定钳盘式制动器 , 荷大时,油缸和跨越制动盘的油管或油道中的制动液容易受热汽化
1.前轮制动器 2.制动钳 3.制动管路 4.制动踏板机构 5.制动主缸 6.制动轮缸 7.后轮制 动器
制动液
要求: 要求: 1,高温下不易汽化 , 否则在管路中产生汽阻现象, 使制动系失效 , 高温下不易汽化,否则在管路中产生汽阻现象, ; 2,低温下有良好的流动性; ,低温下有良好的流动性; 3,不会使与之经常接触的金属件腐蚀,橡胶件发生膨胀变硬和损 , 不会使与之经常接触的金属件腐蚀, 坏; 4,对液压系统有良好的润滑作用; ,对液压系统有良好的润滑作用; 吸水性差而溶水性好,即使渗入其中的水汽也能均匀混合, 5,吸水性差而溶水性好,即使渗入其中的水汽也能均匀混合,否 则在制动液中形成大水泡大大降低汽化温度. 则在制动液中形成大水泡大大降低汽化温度.
制动力矩单位

制动力矩单位
制动力矩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是指制动力对于转动中的物体产生的转动阻力。
它通常用单位牛·米(N·m)来进行表示。
制动力矩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矩、旋转速度、制动力大小等因素有关。
在工程领域中,制动力矩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机械设计中,制动器采用制动力矩的方式来减速或停止转动中的物体;在汽车制造中,刹车系统使用制动力矩来制止车轮的旋转;在大型机器的运行控制中,制动器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组成部分。
除了牛·米,制动力矩还可以用其他单位进行表示。
例如,英制单位中,制动力矩通常用“英尺-磅”(ft·lb)来表示。
一个牛·米约等于7.38英尺·磅。
制动力矩还可以用“千克力·米”(kgf·m)来表示,一个牛·米约等于9.8千克力·米。
在实际应用中,制动器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制动力矩单位。
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越大,它所能制止的物体的转动速度就越快,制动效果也越好。
但是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力矩也需要受到物体的惯性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制动力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在机械设计、汽车制造、运行控制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牛·米是其最常用的单位,但它还可以用英尺-磅、千克力·米等单位进行表示,制动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选择适当的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质公差或锥轴孔请在订货时说明。当电机轴伸为锥轴时,安装后在轴端螺纹处加上防松垫,并锁 紧螺母。 3.4 将双头螺柱(38)拧到减速机连接法兰上,每棵旋入 15mm。 3.5 将减速机输入端小齿轮装在制动器的心轴(45)上,装上轴用弹性挡圈。 3.6 将小齿轮与减速机内的大齿轮定好位,把制动器的从动联接座(47)上的联接孔套到双头螺柱上后, 将其止口压入减速机止口内,装上弹簧垫圈,拧紧螺母,将制动器紧固在减速机上。 3.7 检查、并要求制动器上的小齿轮与减速机上的大齿轮运转应灵活、无碰撞和冲击。 3.8 在主动花键轴(19)上涂抹适量润滑脂,并在主动花键套(18)的孔中加注约 50 克润滑脂。将主动花 键轴(19)插入主动花键套(18)中。用螺栓将电机与输入端法兰联接紧固。
表5
规格
02
03
04
制动模量△T(N.m/π)
5
制动模量△T:指旋进或旋出(21) 半 圈 ,(13)所产生制动力矩的变动量。
4.5.调整打开行程: 分两种情况(见图一), 打开行程是指制动器打开时,上摩擦锥环(6)、下摩擦锥环(4)在支撑弹簧 (34)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即图 1 中的 h,此值调整为打开间隙的二分之一。调整方法如下: 4.5.1 卸下电机和电磁铁的静铁芯,退出导向螺钉(8),根据 表 6 转动电磁铁动铁芯,即可调节打开行程 。 调节完后应装好导向螺钉、电磁铁静铁芯,紧固好电机。[使用电磁铁时,螺栓 M10X50(26)应退至支撑 筒(11)的螺孔内,用螺母 M10 锁紧。] 4.5.2 若不使用电磁铁,则可用螺栓 M10X50(26)调整,但不能实现迭加制动和二步制动功能。
四、 产品结构图 该产品具有结构简单;日常维护保养及操作方便;磨损均匀,经久耐用的特点。QGZ-PEB 系列惯性
制动器 结构如图一所示:
-3-
图一 1.下摩擦锥 2.锁紧螺母 3.空程调节螺杆 4.下摩擦锥环 5.缓冲垫板 6.上摩擦锥环 7.上摩擦锥 8.导向螺钉 9.下弹簧垫 10.轴端挡圈 11.支撑筒 12.主动顶 13.制动弹簧 14.专用电磁铁 15.上弹簧垫16.拉杆 17.O型橡胶圈 18.主动花键套 19.主动花键轴 20.压板 21.调节螺母1 22.薄螺母M20X2 23.薄螺母M12 24.门 25.薄螺母M14X1.5 26.螺栓M10X50 27.螺母M10 28.调节螺母 29.导杆30.套 31.S8钢球 32.油封套 33.滑套 34.支撑弹簧 35.弹簧支撑 36.橡胶垫圈 37.蝶形垫圈 38.双头螺柱 39.油杯8 40.内支撑杆 41.从动顶42.衬套 43.衬套1 44.油封 45.心轴 46.圆锥滚子轴承 47.从动联接座 48.通气器
QGZ-PEB 系列惯性制动器
使用说明书
制造商: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长沙三占惯性制动有限公司 长沙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 河西 桐梓坡 410013 0731-8900907 8912607 0731-8912691
售后服务专线:0731-8922333
网址
4.迭加制动:接通电磁铁电源,电机通电,制动器打开。电机断电时电磁铁得电,动铁芯经空程调节 螺杆(3)、 缓 冲 垫 板 ( 5)带动上摩擦锥环(6)上移,上摩擦锥(7)由于制动弹簧(13)的作用,压紧 上摩擦锥环(6),实现单锥制动;电机断电,电磁铁断电,主、从动顶回位,由于制动弹簧(13)的作 用,上摩擦锥(7)与上摩擦锥环(6)、下 摩 擦 锥 环( 4)与下摩擦锥(1)贴合压紧,实现双锥制动。(见 电气线路图)
本公司拥有的惯性制动技术,具有 77 国专利保护的独立知识产权,公司采用这项国际领先的惯性制 动技术,独家生产和销售 QGZ-P 型系列惯性制动器,公司已通过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认证。 c. 产品荣誉
惯性制动技术及其产品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中国青年科技博览会金奖、香港国际 发明展览会金奖,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列入科技部“国家科技创新基金”支持项目。
2.手动打开:本产品可在电机断电或电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手动解除制动,便于进行设备的滚动挪移, 方便设备的检查、检修和制动器的调整。
3.动态防风:指轨道式设备在作业或非作业时,当其遭受阵风的突然袭击,不需要行走传动机构之外 的其他装置来防止风力造成的设备滚动,惯性制动器固有的特性是在电机断电后能有效制动且制动力矩 不退化、可保证设备动态防风安全。
按 4.1 完成“手动打开”操作。用扳手固定锁紧螺母(2),左旋空程调节螺杆(3),在拧紧过程中 手感突然加重时,按表 3 所示的圈数继续左旋空程调节螺杆(3)。
表3
规格
02
03
04
旋动圈数
1.5
4.3 调整打开间隙(L):见图一。 打开间隙(L)出厂时已经调定,用户一般不得随意调整。当需要调整时,应卸下电机、电磁铁及支撑筒 ,
惯性制动器根据惯性制动原理设计,它是融制动器、联轴节以及二者相互转换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装 置。从其机构来看,QGZ-P 型系列惯性制动器是含有弹性联轴节的机械结构盘式制动器。
惯性制动器的主要性能特点:结构紧凑,使用可靠,安装、维护简便;耐高温,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制动力矩不退化,防腐防尘;动作迅速,启动不带摩擦负载,操作频率不受限制;摩擦材料磨损均匀, 可进行补偿调节。
表6
规格
02
03
04
电磁铁动铁芯旋动 1/4 圈,打开增加或减少值
0.5mm
注意:上述操作必须在停车后进行。
-9-
4.6.当 4.2、4.3、4.4、4.5、4.6 调整完成后,制动器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重载试车。即工作机 械在额定负载工作条件下,停车后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必须满足制动要求。
拧松 薄螺母 M14X1.5(25),再拧进调节螺母(28)接触到上摩擦锥(7)后,按表 4 所示的圈数拧松调节螺 母(28),然后用薄螺母 M14X1.5 锁紧。
表4
规格
02
03
04
调 节 螺 母 、件 号( 28) 旋动圈数
2.6
4.4 调整制动力矩:见图一。 制动器在投入使用前必须根据工作机械所需制动力矩大小,用调节螺母 1(21)调整制动弹簧(13)
本产品已被收录入最新版的《机械设计手册》(2002 年版) 二、 应用范围
惯性制动器已广泛应用于港口、冶金、铁路、矿山、电力、建筑、建材、造船、航空、起重运输等 行业中有主动轴和从动件传递扭矩的各类机械传动装置的设备。
QGZ-PEB 系列惯性制动器可立式安装(见图三)和卧式安装(见图四)。
三、 产品标识与选型
QGZ-PEB 惯性制动器 外形如图二所示:
-4-
图二
五、 主要功能介绍:本产品除具备工作制动、手动打开、动态防风等功能外,还可实现迭加制动或二 步制动、应力释放等功能。
-5-
1.工作制动:本产品为常闭型盘式制动器,连接在电机与减速机之间,工作、制动过程见(一、技术 介绍—a.技术原理—惯性制动器的工作过程) 。
空程是指制动器在制动状态即摩擦副紧密贴合时,主动顶(12)、 从 动 顶 ( 41)凹凸螺旋面之间的 轴向间隙。此间隙是保证惯性制动器正常工作的重要参数,其值在 2mm 左右。此值在出厂时已调整好 。
-8-
制动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摩擦片逐渐磨损,使主动顶(12)、从 动 顶(41)凹凸螺旋面的轴向间隙 逐渐减小直至零即空程为零,此时制动器丧失制动功能。因此,应恢复空程。制动器在安装和检修后 都必须检查空程是否符合要求,否则要调整空程。检查及调整方法如下:
5
5
螺孔中心距(mm)
D2
Φ265
φ300
螺孔数量-螺纹规格
入轴最大孔径(mm)
a1
D(H7)
60º Φ38
60º φ48
总宽(mm)
L
346.5
403.5
中心至电磁阀边宽(mm)
L1
196.5
228.5
2.2 输出端 d、D4、D5、D6、n-M、H1、H2、L2、a 按用户要求加工。
压缩量,使制动力矩满足工作要求。右旋调节螺母 1(21)时制动力矩增大,左旋则制动力矩减小。 制动力矩调整螺母每旋紧一圈,制动力矩对应增加值见表 5。制动器在出厂时制动力矩已调整到额定 制动力矩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调整制动力矩操作方法如下:卸下门(24),拧松薄螺 M12(23)和薄螺母 M20X2(22)。调整调节螺母 1(21)使之满足制动要求,然后分别锁紧薄母 M12(23)和薄螺母 M20X2(22)。
极限转速 N(r/min)
2660-3800
打开间隙 L(mm)
4
质量(kg)
Y(FC>40%)
160
Y(FC≤40%)
132
YPB
132
对应电机系列
YZR
132
YZPB
132
打开间隙 L(见图一)是指制动器从制动状态到工作状态,上摩擦锥(7)轴向位移的最大距离。此 间隙可通过 调节螺母(28)调整。
QGZ-PEB 系列惯性制动器利用动作灵敏的电磁铁操控可增加二步制动、迭加制动、电磁锁闭等多种 特殊功能。工作过程(见图一)。利用电机输出扭矩,通过 主动花键轴(19)带动 主动花键套(18)和 主动 顶(12)旋转,使主动顶(12)与从动顶 (41)凹凸螺旋面相互作用,在产生角位移的同时产生轴向位移,从 而带动上摩擦锥(7)轴向位移,压缩制动弹簧 (13),与此同时 支撑弹簧(34)使下摩擦锥环(4)和上摩 擦锥环(6)浮动,下摩擦锥(1)、上摩擦 锥(7)分别与下摩擦锥环(4)、上摩擦锥环(6)脱离,解除制动。 同时,两凹凸螺旋面紧密贴合传递扭矩,实现联轴器的传动功能;断电时,电机停止输出扭矩,两凹凸螺 旋面相互作用力消失,制动弹簧 (13)被压缩时储存的能量得以释放,推动上摩擦锥( 7)轴向位移,使上 摩擦锥(7)和上摩擦锥环(6)、下摩擦锥环(4)和下摩擦锥(1)贴合压紧,实现制动。增加电磁铁后, 经对电磁铁操控,可使上摩擦锥制动,下摩擦锥不制动或上、下摩擦锥同时制动的迭加制动;也可实现 上摩擦锥制动、下摩擦锥延时制动的二步制动等功能。 b.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