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二《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word教案

【教课方案】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地区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办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同等、团结、共同繁华一、教材剖析一般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及浙江省一般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课指导意见对本课时内容做了以下规定:基本要求:知道我国是一致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我国办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基来源则及其相互关系;懂得办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自觉执行保护国家一致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发展要求:联系国内外的详细案例,加深理解我国办理民族关系的基来源则的重要性。
本框题有以下内容不作拓展: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新式民族关系的形成;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我国能够真切成立新式民族的原由。
《办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同等、团结、共同繁华》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内容,本课内容由三目构成,第一目: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超越,第二目:我国办理民族关系的基来源则,第三目:稳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感情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经过对三项政治制度的剖析让学生感觉到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程度,本课时内容《办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同等、团结、共同繁华》是学生理解民族地区自治制度的前提,学好本课时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地区自治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并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接触过,但缺乏系统地理论学习,本课时内容将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增强理论研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做为今世青年一定自觉贯彻执行办理民族关系的基来源则,为稳固和发展新式的民族关系而努力。
二、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一致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伟大的祖国2、理解我国新式的民族关系,办理民族关系的基来源则及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质出发,合适我国国情。
让学生试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目光察看、评论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识能力。
人教版必修2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案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课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课型:新授课班级: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
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由歌曲引入新课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讲授新课:(一)雪域高原的的历史性跨越(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多媒体展示图片:少数民族服饰欣赏,得出结论:1、我国的民族概况(1)在我们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
(2)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3)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
(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5)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学生结合课本和所学的历史知识,举例理解这一观点。
①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②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③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④各族人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2、新型民族关系旧中国:不平等(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新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首要原则)①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民族一律平等。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明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都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直接出示第七课的框题内容 第一框题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第二框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框题 我国的宗教政策2、找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学案上的框架写出本课的知识框架:【新课教学】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数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自主探究一】有人认为,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除,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各民族之间就消除了差别,也就不存在任何民族问题了。
政治:3.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第七课第一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小组姓名一、温故知新1、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越性是什么?2、为什么不能在我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模式?二、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有的放矢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国。
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运用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学习重、难点---------抓住关键,突破重点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2、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四、探究学习:夯实基础,探究提高(亲爱的同学们,请你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做好自习和预习。
)五、 [知识盘点]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吗?请写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六、巩固提升------学以致用,提高能力-1.(A级)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
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2.(A级)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这体现了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D.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3.(A级)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牢记使命,不负重托,认真履行职责,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强调民族团结是因为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②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③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海南卷).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C级)2008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11: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3.10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本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二、学生分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关于民族问题学生通过历史的和地理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有对民族关系有一定了解。
这些了解只是初步的了解,对于怎样处理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及一些民族问题学生还不能很好分析。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
(二)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
增强学生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意识,坚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正确性;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自觉在行动中积极维护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四、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间的关系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与讲授法相结合六、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七、教学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展示:走进世博焦点展馆焦点一:宁夏馆(塞上江南)展馆外观以灵动的曲线、层叠的“千年时光切片”结构,高度概括了宁夏集“山”、“川”、“沙”、“湖”于一身的多元地貌和交错融合的多元文化特征。
焦点二:新疆馆(和美新疆)结合新疆文化艺术的特色与亮点,将新疆的民风、民俗、自然风光、传统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艺术等呈现在观众面前焦点三:西藏馆(天上西藏)“天上西藏”更体现了西藏各族人民“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族文化,创造美满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展现了西藏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西藏各族人民心向祖国、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风貌。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题是思想政治必修②政治生活模块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本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领域的体现,是学习民族问题的起点,对学习下一框民族制度有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四、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老师上大学时班里86人,其中15人为少数民族,现在他们大部分也回到自己家乡,走上了教师岗位。
让我们一起认真倾听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对我们的问候吧!(播放各个少数民族同学发来向瑞金二中同学问好的视频)一方面让同学们对于多民族国家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还能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在两年之后的高考中努力考出自己的水平,走出江西,接触更多更广阔的天地。
提问:瑞金有没有少数民族呢?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呢?其中有多少个是少数民族呢?当前我国的民族关系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民族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必修2课件: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7-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知识点一 全面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 (1)含义: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 国各族人民都对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8-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2.民族团结原则 (1)原因: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 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汉族 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 开。民族的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 统一的基础。 (2)要求:坚持民族团结,必须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6-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 二
目标导航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 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各族人民在 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的。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 种民族关系。 2.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要求 (1)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 中国公民的责任。 (2)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
高中政治二《政治生活》-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学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珍惜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学习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学习难点】珍惜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课前自主学习】(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组成的.除汉族外,有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铲除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①含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依法平等地。
②原因:A.我国宪法规定。
B。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与发展程度之别,绝无;C.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2)民族团结①含义:在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互相合作、,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②意义:、,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的前提,是的保证,是的基础。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因:这是由决定的,是国家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必然要求.(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当前应当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我国已经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这种民族关系。
2。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的责任付诸行动。
【自主探究活动】【自主探究1】为什么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判断并修改】1.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因此各民族之间不存在差别。
()2.各民族有大小、强弱、优劣之分,因此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合作探究】1。
材料一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高中政治必修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2、懂得我们伟大祖国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3、明确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5、我们应该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能力目标】根据学案提示问题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2、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用实际行动捍卫维护民族团结、爱我中华的光荣使命。
【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自制学案。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爱我中华》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教师抛出问题: 1、《爱我中华》这首歌反映了我国目前怎样的民族状况?2、当今时代,结合课本P71案例以及你所了解的事例,谈一谈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二.新课讲授学生代表发言。
【师】我们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一方面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也得益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板书)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板书)(知识梳理)一、民主平等(1)含义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2)原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观点;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过贡献;在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教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 团结 共同繁荣课件(58张)
探究思考8:
民族问题既是国家问题,又是人们生活 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 一分子,我们又分属于不同的民族,作为 当代的青年,我们能为巩固和发展新型民 族关系该些做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阅读P75第二、三段,思考上面问题并标出答案。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Hale Waihona Puke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 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 础。
阅读材料(二 )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 力犯罪事件。造成197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财产损 失巨大。这是一起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 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 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我国政府以强有 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这一暴力犯罪行为,坚决维 护社会稳定。 材料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一)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藏族 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民 族地区受灾面积较大,受灾人口多 数为少数民族。但是各民族众志成 城团结一心,为灾区人民捐资捐物。 给予受灾地区大力援助。
探究思考5:
材料反映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 么原则?
(2)民族团结原则(重要原则)
1)含义: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 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 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2)重要性:
( 2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 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设计
1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本课《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第七课的第一个框
题,是理解我国民族问题、认识民族关系的基础,也是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在民族问题上的体现和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
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从而引导学生重视民族团
结、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因此,本堂课充分调动班级里三位来自西藏的内地插班
学生,利用其家长的事迹,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到抽象理论,加深了对处理民族
关系三原则的形象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3.明确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
原则。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本课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获取新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我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
不同民族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逐步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的历史使命。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人教版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设计
2
【教学重点】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多媒体播放设备,投影片(PPT)。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56个民族的图片,配歌曲《爱我中华》。
提问:“通过视频可以简单了解我国的56个民族,说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
家,我们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呢?”引
出课题。
二、忆一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提出问题: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你能说出我国多民族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吗?
学生思考,请一位同学展示,教师在屏幕展示提纲。
学生展示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板书:
(一)我国是统一的额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2.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我的“家事”——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我们班有三位同学是西藏内地班插班学生,他们的家长在西藏工作,就让我
们一起听三位同学讲一下他们的“家事”。
白玛玉珍、王禧龙、张海宁三位同学分别展示。
◆ 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 教学过程
人教版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设计
3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根据三位同学的“家事”,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并
提出探究要求“静思—合作—展示”。
1.三位同学的“家事”对你触动最大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
2.请你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时简单板书学生发言要点。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
根据发言要点总结归纳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我们的‘国事’”。
板书: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2.坚持民族团结原则。
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基于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我国形成了平等、
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四、你说我说大家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教师展示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请你评价一下两人的做法和观点。
2.请说一件你与班里西藏同学相处的温馨小事。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时简单板书学生发言要点。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
根据发言要点,总结出我们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措施和要求。
板书:
(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珍惜新型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3.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民族关系。
4.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原则。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
人教版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设计
4
族关系,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我们要珍惜
巩固这种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处理
好民族关系需要我们每个人付诸行动、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我
们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
斗。
思想升华: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国家,让我们高举民族团结旗帜,相互尊
重,互帮互助,汇聚民族之力,复兴中华民族。
【体验践行】
我校现有藏族学生23人,请你设计一项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潍坊,
融入潍坊。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新型民族关系
2、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2)民族团结
(3)各民族共同繁荣 3、三大原则的关系
三、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略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