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测井约束反演技术与其应用
地球物理反演中的约束问题研究

地球物理反演中的约束问题研究地球物理反演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根据地球物理数据推断地下结构和性质。
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地球物理反演面临着一些约束问题,即反演结果可能不准确或不唯一。
本文将围绕地球物理反演中的约束问题展开研究。
首先,介绍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反演是根据测量到的地震、电磁等地球物理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推断地下结构和性质。
这些反演问题通常是非唯一且欠约束的,即存在多个可能的解,或者反演结果的精确度受到数据的限制。
接下来,讨论地球物理反演中的约束问题。
约束问题是指在反演过程中,为了提高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引入额外的信息或限制条件。
对于地球物理反演来说,这些约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先验信息约束:在反演开始之前,可以利用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知识和经验,给定一些先验信息,以指导反演过程。
例如,对于地震速度反演问题,可以根据地质结构给定一个速度模型的大致范围。
2. 数据约束: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依据是观测数据,因此对观测数据进行准确的处理和解释是非常关键的。
这就需要考虑数据的噪声特性、采样密度、分辨率等因素,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在反演过程中,可以根据数据的可信程度进行权重设定,以减小噪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3. 约束条件的引入:为了增加反演结果的唯一性,可以引入多个约束条件。
这些条件可以是物理规律、能量守恒等方面的约束。
例如,在地震反演中,可以加入模型的平滑约束,即假设地下介质的变化是光滑的,从而减小由于不连续性引起的反演不稳定性。
4. 多源数据的组合:地球物理反演常常利用多种类型的数据进行约束,融合多个方面的信息。
例如,结合地震和电磁数据进行反演,可以互相补充信息,提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讨论地球物理反演中约束问题的研究进展和挑战。
随着地球物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约束问题在反演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方法和算法,以改善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震资料反演

地震资料反演其实反演,确切的应该叫做“反演预测”。
很多人忽略了这个“预测”的真正含义。
利用已知少数井点,通过地震资料,提取与钻井揭示的地质特征相对最吻合的信息,来对大片无井空白区的属性做预测,最终反应的是对地质特征的一个预测。
既然是一门技术,就有它的可适用性和不可靠性。
这就需要反演人员有软件操作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地质思维!!!如果没有后者,那就需要地质人员来指导!不同的反演人员,即使针对相同的资料,反演出来的结果也不完全一样。
换句话说,往往是按照熟悉区块地质特征的地质人员的要求来做出反演预测。
不然反演的不确定性就会被放大。
真正的地质人员,是不会否定地震反演。
概括一下,只不过有两点:1、反演一般是在没有足够的井资料控制整个区块的时候采用(那非均质性强的地方呢?)。
2、反演结果的好坏,需要操作人员的技术,更需要地质人员的把握。
我没有搞过反演,但见过一些反演的结果:有2点感性认识:第一点:井越多(测录井数据越全面),反演结果越准确。
在井控制范围内,预测精度高,井控制范围以外,随着距离的增大,精度降低。
第二点:反演人员的地质概念和经验,对反演结果有很大的影像。
相同的数据与流程,不同人员作出来的差别还是很大,而且都是在加载了相同解释成果的前提下。
反演分为三种,一种是基本是没有井资料,通常在勘探前期,第二种是有少量井资料,在勘探开发中期,第三种就是井资料很丰富,通常已经是开发中后期。
随着井资料的丰富反演结果肯定越来越好啊,如果没有或者很少井,就只能通过插值或者数值模拟的方法搞出来伪井资料,这个往往误差很大反演结果的好坏,地震资料的质量非常重要,反演结果的分辨率要高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因为加入了测井资料的高纵向分辨率。
反演预测的物性分布只是一个定性的描述,效果特别好也只是个半定量的描述。
反演的解具有高度不唯一性,需要测井来约束,道理上是井越多越好,但是井多了,约束的方法就比较复杂,能否约束好,是个关键问题。
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及其应用

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及其应用齐金成1,2,厉玉乐1,3,韦学锐4,孟元林5(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北京100083;2.大庆录井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11;3.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0;4.大庆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000;5.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秦皇岛河北,066000) 摘 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地震资料的反演方法已经逐渐成熟,反演成功的实例报道也不少见〔1〕。
为取得较好的反演效果,本文从实际资料出发、从应用的角度对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的基本原理,及适用的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应用该方法对大庆油田某一二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波阻抗反演。
在反演结果剖面上清晰的识别出某一地层上倾尖灭点,并在整个工区范围内拾取了该上倾尖灭地层,为寻找地层性隐蔽油气藏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波阻抗;二维地震资料;隐蔽油气藏引言随着高分辨率地震技术的逐渐成熟,地震资料的应用已经不局限于构造解释,在岩性预测方面的成功率也正在逐步的提高。
研究人员们尤其对地震资料反演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厚望。
由于国外优秀商业软件的引入,反演程序可操作性的大大提高为反演的广泛应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纵观各种优秀的反演软件,几乎都是利用钻井资料在纵向的高分辨率以及地震资料在横向的连续性,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充分有效的利用其它的先验信息实现地震资料的综合反演,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虽然反演程序的可操作性大大的提高了,即使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地震资料反演,然而反演的效果却是因人而异。
究其原因无非是对待反演资料的研究程度不同,对反演软件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掌握不够,进而影响到二者的有机结合、产生良好的反演效果。
1 反演方法的选择目前,反演的方法较多,也较为成熟。
如Ja2 son、Strata等软件都可以反演出纵向分辨率极高的波阻抗剖面。
然而,如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反演结果,我们决定从实际出发,根据待反演资料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反演方法。
波阻抗反演在高精度地震勘探中的应用_吴大林

术实质就是: 以具有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 成份的测井资料,补充地震有限带宽的不足,用已知 的地质信息和测井资料作为约束条件,推算出高分 辨率的地层波阻抗资料,精细地描述煤岩层的平面 展布、深度、厚度、物性的变化规律。
[1] 徐伯勋,白旭滨,于常青. 地震勘探信息技术提 取、分析和预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1.
[2] 邓志文. 复杂山区地震勘探[M].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2006. 5.
[3] 阎世信,吕其鹏. 黄土塬地震勘探技术[M]. 北 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 李大心. 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M]. 武 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ML53、MD24、ML45 孔为区内相邻钻孔,图 3 为 过三孔的联井剖面与地震解释井间煤层对比图。
图 1 41-2 孔合成记录标定图
由于反射波由围岩到煤层顶板,反映为高速到 低速的过程,其反射系数为负,因此煤层的顶板反射 为一负相位的强反射层。同理,反射波由煤层底板 到围岩为低速到高速的过程,其反射系数为正,底板 所对应的为一正相位的强反射层。在阻抗数据体 上,煤层表现低阻抗,煤层厚度轮廓可清晰的反映出 来,图 2 为联井波阻抗反演剖面,从图中可以看出煤 层分布相对比较稳定,只是在局部煤层厚度发生一 些变化,分辨率比较高,与钻孔吻合良好。 2. 2 勘探区 2
地质任务为结合钻孔解释煤层厚度变化趋势, 为了充分利用钻井资料,达到多井约束的目的,对工 区内测井资料逐一进行层位标定,共提取了 3 个子 波进行试验分析,制作合成记录,最终确定区内反演 所用的综合子波。图 1 为 区内 41-2 孔合成记录标 定图,从标定图的对应关系较好,煤层底界面对应一 强波峰,连续性好,借助高分辨率的反演剖面可以进 行煤层横向及厚度变化的识别。
地震反演方法概述

地震反演方法概述地震反演:由地震信息得到地质信息的过程;地震反射波法勘探的基础在于:地下不同地层存在波阻抗差异,当地震波传播有波阻抗差异的地层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从而形成地震反射波。
地震反射波等于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的褶积,而某界面的法向入射反射系数就等于该界面上下介质的波阻抗差与波阻抗和之比。
也就是说,如果已知地下地层的波阻抗分布,我们可以得到地震反射波的分布,即地震反射剖面。
即由地层波阻抗剖面得到地震反射波剖面的过程称为地震波阻抗正演,反之,由地震反射剖面得到地层波阻抗剖面的过程称为地震波阻抗反演。
叠前反演主要是指AVO反演,通过AVO反演,可以获得全部的岩石参数,如:岩石密度、纵横波速度、纵横波阻抗、泊松比等。
叠前反演与叠后反演的根本区别在于叠前反演使用了未经叠加的地震资料。
多道叠加虽然能够改善资料的品质,提高信噪比,但是另一方面,叠加技术是以动校正后的地震反射振幅、波形等特征不随炮检距变化的假设为基础的。
实际上,来自同一反射点的地震反射振幅在不同炮检距上是不同的,并且反射波形也随炮检距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种地震反射振幅、波形特征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很复杂,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同炮检距的地震波经过的地层结构、弹性性质、岩性组合等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
叠加破坏了真实的振幅关系,同时损失了横波信息。
叠前反演通过叠前地震信息随炮检距的变化特征,来揭示岩性和油气的关系。
叠前反演的理论基础是地震波的反射和透射理论。
理论上讲,利用反射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可以实现全部岩性参数的反演,提取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岩石密度、泊松比、体积模量、剪切模量等参数。
叠后地震剖面相当于零炮检距的自激自收记录。
与叠前反演不同,叠后反演只能得到纵波阻抗。
虽然叠后反演与叠前反演相比有很多不足之处,但由于其技术方法成熟完备,到目前为止,叠后反演仍然是主流的反演类型,是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
介绍几种叠后反演方法:1)道积分:利用叠后地震资料计算地层相对波阻抗(速度)的直接反演方法。
反演技术在岩层测井中的应用与解释

反演技术在岩层测井中的应用与解释岩层测井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勘探技术,通过对地下岩层物性参数的测量和解释,可以了解地下岩石的性质和构造,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而反演技术作为一种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数据反推出岩石的物性参数,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地质信息。
本文将探讨反演技术在岩层测井中的应用与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反演技术。
反演技术是一种逆问题求解方法,即通过已知的观测数据反推出参数或模型的过程。
在岩层测井中,我们可以测量到一系列的地下物理量,比如电阻率、密度、声波速度等。
而这些物理量与岩石的物性参数,比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反演技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测量数据来计算出岩石的物性参数,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地质信息。
反演技术应用于岩层测井中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电阻率反演。
电阻率是指物质对电流通过的阻力程度,是岩石的一种重要物性参数。
传统的电阻率测井方法是通过测量地下的电阻率来了解岩层的分布情况。
然而,由于地下岩石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性,传统的电阻率测井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反演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数据来计算出岩石的电阻率分布,并通过模拟和优化的方法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通过反演技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地下岩层的性质特征,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指导。
除了电阻率反演,反演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岩石物性参数的计算,比如密度反演、声波速度反演等。
其中,声波速度反演在石油工业中应用广泛。
声波速度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可以用来了解岩石的固有性质和构造特征,对油气勘探和储层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传统的声波速度测井方法往往受到地下流体和岩石非均质性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而反演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数据来计算出岩石的声波速度分布,并通过模拟和优化的方法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通过反演技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地下岩石的结构和特性,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应用反演技术时,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反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地震反演方法综述

地震反演技术简介在上世纪70~80年代,地震反演作为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进展得到了广泛的赞扬,获得广泛应用;地震反演技术能够帮助解释人员确定地层单元而不仅仅是通过反射波确定地层单元的边界,而且能直接进行深度域成图。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发出了很多不同的反演算法,在基本递归反演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取得进进展,一下简要介绍几种基本的地震反演方法。
主要分三大类:1、基于地震数据的声波阻抗反演:其结果有两种:相对阻抗反演(常说的道积分)与绝对阻抗反演。
主要算法有:递归反演(早期的地震反演算法)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优化的地震反演算法)。
这种反演受初始模型的影响小,忠实于地震数据,反映储层的横向变化可靠;但分辨率有限,无法识别10米以下的薄砂层。
2、基于模型的测井属性反演:此种反演可以得到多种测井属性的反演结果,分辨率较高(可识别2-6米的薄层砂岩);但受初始模型的影响严重,存在多解性,只有井数多(工区内至少有10口以上的井,分布合理,且要求反演的属性与阻抗相关),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3、基于地质统计的随机模拟与随机反演:此种算法可以进行各种测井属性的模拟与岩性模拟,分辨率高(可识别2-6米的薄层砂岩),能较好的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受初始模型的影响小,在井点处忠实于井数据,在井间忠实于地震数据的横向变化,最终得到多个等概率的随机模拟结果;但要求工区内至少有6-7口井,且分布较合理,才能得到好的模拟结果。
道积分道积分技术出现,为广大少井无井地区岩性及油气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它能得到类似于虚速度测井的新方法,其结果对应于地层的波阻抗,它最大优点是不像虚速度测井那样依赖于井的资料和地球物理学家的经验。
尽管道积分剖面不能像GLOG波阻抗剖面那样反映地层绝对速度,而只能反映其相对速度大小,但是它反映出的层位与GLOG剖面是一样的,甚至在反映的细节上还比它多,对薄层识别也非常有利,因此道积分剖面能用于岩性和油气层解释。
岩性反演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要取决 于① 原始 资料质 量 的好 坏 ,主要指 地震 资料 的分辨 率 、 噪音 、 测井资 料 的可靠 性 。 子 波 的影 响 。 ②
子波 的选取 直接影 响到 合成 记录 .而合成 记 录准 确 与否又 影响到 时深 转换 关系 ,所 以子 波 的选取是 十
2 2反 演主 要技 术措施 及流程 .
②测井数据规格化 。对 6口井的伽玛数据进行
规 格化 编辑 和拼接 处理 ,从 而消 除井与 井之 间 的系
2 应 用 实例
下 面 以开 滦集 团范各 庄矿 毕各庄 采 区岩性勘 探
统 误差 。 保证反 演结 果 与岩性 的可对 比性 。
③岩性标定 。利用三维工区内可用的 6口声波
测井 资料 的合成 记 录对岩性 在层 位标 定 的基 础上 进 行标定 。首先 , 用工 区 内过孔 的声 波 连井测 线 , 利 建 立 岩性 和地 震波组 的对 应关 系 ,然 后将 这种 对应关
根 据该 测 区所 获得 的地震 资料及 地层 的特 点 和
地 震反 演技术 的要求 ,对主采 煤层岩 性解 释主 要采 取 了 以下主要 技术措 施 :
分 重要 的 。③ 合成 地震 记录是联 系地 震资料 和测 井
资料 的桥 梁 ,其 目的是精 确标定 各 岩性 界 面在地 震
①岩性特征重构 。根据本区岩性的地球物理特
波 。
剖 面上 的反 射 位置 .它 的精度直 接影 响到反 演 的结
果。 ④地质模型 的影响。 建立地质模型时必须结合测
井资 料 . 地质 模型必 须具有 一定 的灵 活性 . 且 否则所 产 生 的各 种 井 模 型 不 能 正确 的反 映地 层 的真 实 情 况 , 致产 生假 的低频 成分 , 响反 演结 果 。 导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