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与风能技术方案
新能源行业的创新设想和改善方案

新能源行业的创新设想和改善方案一、新能源行业的创新设想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新能源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了实现能源转型和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我们需要不断推动创新,以提高新能源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
下面是我对新能源行业创新设想的几点想法。
1. 提升太阳能技术效率太阳能作为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光伏领域应用广泛。
然而,当前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仍然有限,大部分太阳能仍未被有效利用。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太阳能电池板设计,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
一种创新设想是采用多层次结构太阳能电池板。
这种设计利用不同材料层之间不同类型和宽度的带隙来吸收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力。
通过优化材料组成和结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另一个设想是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中。
纳米颗粒可以增加太阳光吸收率,并提高电子转移效率。
此外,纳米材料还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的接触面积。
2. 改善风能发电技术风能是另一种广泛应用的新能源形式,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为了改进风能发电技术,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创新设想。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和控制。
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和实时监测系统状态,我们可以预测风速、调整叶片角度,并实现最佳发电效率。
其次,为了解决传统风力涡轮机在城市环境中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我们可以研究开发垂直轴风力涡轮机。
相比水平轴涡轮机,垂直轴涡轮机更紧凑且适应性更强,在城市和建筑物之间可有效利用空间来产生清洁能源。
3. 推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集成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的交通系统,推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集成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设想来提高这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
首先,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和使用方式。
建立密集的充电站网络,并结合智能算法以减少充电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与太阳能发电系统相结合,将太阳能电力用于充电站供电,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
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协同控制策略研究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气候变化问题愈发凸显,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人们急需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风能和光伏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具有再生可再生性和环保性,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
然而,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风能和光伏能源的协同运行和高效利用。
在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为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的控制与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开展人工智能协同控制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协同控制策略,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协同控制,实现能源的高效调度和利用。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预测和优化控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通过智能决策和实时监控,对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开展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协同控制策略研究,对促进新能源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中,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互补性的特点,即风速较大时风力发电效果好,而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较低;而太阳辐射强时,光伏发电效果好,风力发电效果相对较弱。
因此,如何实现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协同运行,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成为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联合优化控制,实现能源的高效调度和利用。
在人工智能技术中,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强大的模式识别和优化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的研究中。
在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中,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实现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能源预测和优化控制。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和优化,可以实现对风力和光伏发电系统的短期和长期能源预测,帮助系统实现高效调度和利用。
太阳能和风能在船舶上的应用分析

太阳能和风能在船舶上的应用分析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可再生能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两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在船舶上的应用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太阳能和风能在船舶上的应用现状、技术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船舶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lobal energy structure and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 various field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Solar and wind energy, as two important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have gradually shown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 in their application on ships.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solar and wind energy in ships,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of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文章首先将对太阳能和风能在船舶上的应用背景进行介绍,阐述其在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提高船舶自主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分析

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分析摘要:众所周知,我国的发电类型种类众多,其中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特征,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优化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有效改进措施,其措施内容包含设计新型配电体系、完善综合发电系统、增加并网发电监测力度、控制并网运行状态及科学检测并网运用问题,从而有效增强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质量。
关键词: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并网技术析引言风能、光能作为清洁型能源,具有无污染、低成本的应用优势。
因此,在新时期电力生产中,风力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成为新能源发电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
但是为发挥风电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优势,还应深入进行技术研究,针对性的改善电力生产中的能源结构。
1概述1.1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光伏发电适用于连接公共电网的技术手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DC或AC逆变器、交流负载、变换器组成,系统运行期间,公共电网会和并网系统相互协调,共同供应电力资源。
在此过程中,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公共电网则进行储能,起到蓄电的作用,有助于节约系统应用蓄电池时的成本。
不仅如此,相较于蓄电池,公共电网储能的稳定性较强[3]。
随着并网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航天、边防等领域的电能转换率明显提升,且电力供应成本下降。
但是在具体应用并网光伏发电技术时,还应着重考虑“电压波动”“谐波”“无功平衡”等问题。
1.2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风力发电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发电技术,可以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能源。
相比于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更加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风电产业的规模持续增长。
风力发电并网能够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能资源,在并网发电系统中有风轮、齿轮箱、发电机、并网装置、变压器等装置,可以进行风能功率调节控制、风能传动、电能转换、电压变更等操作,最终将电能接入电网。
新能源行业风能发电与储能技术方案

新能源行业风能发电与储能技术方案第一章风能发电技术概述 (2)1.1 风能发电原理 (2)1.2 风能发电的优点与局限 (3)第二章风能资源评估与开发 (3)2.1 风能资源分布 (3)2.2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4)2.3 风能项目开发流程 (4)第三章风力发电设备与技术 (5)3.1 风力发电机组类型 (5)3.2 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 (5)3.3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5)第四章风电场规划与设计 (6)4.1 风电场规划原则 (6)4.2 风电场设计方法 (6)4.3 风电场运行与维护 (6)第五章储能技术在风能发电中的应用 (7)5.1 储能技术概述 (7)5.2 储能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7)5.3 储能技术在风电场的应用场景 (7)第六章储能系统设计与优化 (8)6.1 储能系统设计原则 (8)6.2 储能系统拓扑结构 (8)6.3 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9)第七章储能系统关键设备与技术 (9)7.1 电池储能系统 (9)7.1.1 电池组 (9)7.1.2 电池管理系统(BMS) (9)7.1.3 能量管理系统(EMS) (10)7.2 飞轮储能系统 (10)7.2.1 飞轮 (10)7.2.2 电机/发电机 (10)7.2.3 控制系统 (10)7.3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 (10)7.3.1 超级电容器 (10)7.3.2 控制系统 (10)7.3.3 能量管理系统(EMS) (11)第八章储能系统在风电场的集成 (11)8.1 集成方案设计 (11)8.2 集成系统运行与维护 (11)8.3 集成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12)第九章风能发电与储能技术的政策与市场 (12)9.1 国际政策与市场概况 (13)9.1.1 国际政策环境 (13)9.1.2 国际市场概况 (13)9.2 我国政策与市场现状 (13)9.2.1 我国政策环境 (13)9.2.2 我国市场现状 (14)9.3 市场发展趋势与展望 (14)9.3.1 市场发展趋势 (14)9.3.2 市场展望 (14)第十章风能发电与储能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14)10.1 技术挑战 (14)10.1.1 风能资源的不稳定性 (14)10.1.2 储能技术的局限性 (15)10.1.3 风电设备的维护与运行成本 (15)10.1.4 环境与生态影响 (15)10.2 产业发展前景 (15)10.2.1 政策支持 (15)10.2.2 市场需求 (15)10.2.3 技术进步 (15)10.3 技术创新与突破方向 (15)10.3.1 风能资源预测与调度 (15)10.3.2 储能技术突破 (15)10.3.3 风电设备优化 (16)10.3.4 环保与生态保护 (16)第一章风能发电技术概述1.1 风能发电原理风能发电是利用风的动能,通过风力发电机将其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科学与技术制作太阳能风车

科学与技术制作太阳能风车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太阳能风车作为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不仅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的优势,还能有效地转化太阳能为电能。
本文将分析太阳能风车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中涉及的科学与技术原理。
一、材料准备制作太阳能风车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电线、风车翅膀、直流电机、底座、支架等。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是核心材料,起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电线负责将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能传输到直流电机;风车翅膀则起到接收风能、转动的作用;直流电机负责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产生电能;底座和支架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和直流电机。
二、制作过程1. 固定底座和支架: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并将支架与底座连接,确保太阳能电池板和直流电机能够稳固地安装在上面。
2. 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其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
3. 连接电线:将电线分别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和直流电机的正负极,确保电能能够从太阳能电池板传输到直流电机。
4. 制作风车翅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风车翅膀,如纸板、塑料片等,确保其轻巧而又坚固。
5. 安装风车翅膀:将制作好的风车翅膀固定在直流电机的转轴上,确保能够顺利转动。
6. 测试和调试:将太阳能风车放置在适当的室外环境中,让它接受阳光和风的作用。
通过观察直流电机是否能够转动来判断太阳能点击能并输送给直流电机的电能是否正常。
三、科学与技术原理太阳能风车的制作涉及到光能和风能的转化过程。
首先,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在光能的作用下,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半导体材料吸收阳光后,带来了材料内部的光电效应,使材料产生电荷分离,最终形成一定电压的电能。
接着,电能通过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电线传输到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内部的线圈产生磁场,与电流形成力的作用下,实现了从电能到机械能的转化。
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太阳能与风能设备操作与维护安全要点

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太阳能与风能设备操作与维护安全要点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太阳能与风能设备操作与维护安全要点为了确保新能源行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太阳能与风能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有一些关键的安全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从操作规范和维护措施两个方面介绍,以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一、操作规范安全要点1. 工作前的准备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对于太阳能设备来说,检查电池组、电缆、逆变器等部件是否完好;对于风能设备来说,检查叶片、齿轮箱、刹车系统等的运行情况。
只有在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后续操作。
2. 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佩戴符合规范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工作鞋、安全带等。
特别是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并确保其连接点牢固可靠,以防止意外坠落事故的发生。
3.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能随意变更或省略任何步骤。
同时,要注意设备的载荷能力,不超过其额定容量,避免对设备造成过大的负荷。
此外,还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遇到恶劣天气(如强风、雷雨等)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撤离危险区域。
二、设备维护安全要点1. 定期检查与维护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
对于太阳能设备,应定期清洁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灰尘、杂物;对于风能设备,应定期检查齿轮箱的润滑油是否充足,叶片是否有裂纹或变形等。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电缆、连接器和绝缘体是否正常,防止发生因电气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2. 故障处理与维修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处理和维修,切勿盲目操作。
如果操作人员没有相关的电气或机械维修知识,应及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在维修过程中,要切断设备的电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更大的安全隐患。
风电和光伏发电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风电和光伏发电中的关键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3T06:04:23.145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第19期作者:刘龙、黄瑞、王兆富、刘亚、周晨龙[导读] 风能、光能作为清洁型能源,具有无污染、低成本的应用优势。
刘龙、黄瑞、王兆富、刘亚、周晨龙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风能、光能作为清洁型能源,具有无污染、低成本的应用优势。
因此,在新时期电力生产中,风力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成为新能源发电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
但是为发挥风电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优势,还应深入进行技术研究,针对性地改善电力生产中的能源结构。
关键词:风电;光伏发电;关键技术 1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网的特点及现状并网型风力发电的特点及现状。
目前我国各地区都根据自然气候情况开始了风力资源的开发,并网型风力发电是以大电网作为发电基础的,能够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型、可再生能源,在开发利用时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但是由于风能具有很强的不可控特点,无法人为地进行掌控,而且容易受地区因素影响,部分地区风能开发的相关技术也并不成熟。
此外,在发电过程中,也无法提前大规模地储存风力资源。
但是,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各行业的主要方向,应认清当前形势,在风力发电中加大技术、人才以及资金投入。
并网型光伏发电的特点及现状。
并网型光伏发电最显著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主要原理如下:利用特定的设备与传感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变压器将电能变换成和电网等级相同的电压,随后传输到需要的个人和企业。
并网型光伏发电不需要使用电池,因为电池中含有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而且会增加投资成本投入。
目前常用的有太阳能电板,可更好地实现资源和成本节约,且比传统的火力发电更安全可靠,技术要求不高,能够进行大范围推广。
2 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优势2.1 经济价值高随着风力光伏发电技术的高速发展,风能光伏在发电领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在一些风能密度较大的区域,发电成本降低,与传统火力发电成本相近,充分体现风力发电技术的经济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监控系统
太阳能、风能互补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2 3
目 录 一、系统概述 ......................................... 1 二、系统特点 ......................................... 1 三、系统组成 ......................................... 2 3.1 节能及电源控制器 ............................... 2 3.2 太阳能电池组件 ................................. 3 3.3 蓄电池组件 ..................................... 3 3.4 风力发电机组 ................................... 4
四、远程监控软件 ..................................... 4 4.1 实时显示 ...................................... 4 4.2 查询与统计 ..................................... 4 4.3 异常报警 ...................................... 5 4.4 远程设置 ...................................... 5 4.5 用户管理功能 ................................... 5 五、主要部件技术指标 ................................. 6 5.1 太阳能电池组件 ................................. 6 5.2 风力发电机组 ................................... 7 5.3 蓄电池 ........................................ 8 5.4 蓄电池保温箱 ................................... 9 5.5 节能及电源控制器 ............................... 9 4
5.6 蓄电池防护箱 .................................. 11 六、设备安装 ........................................ 11 1 一、系统概述
目前远程监控及超长距离监控面临很多挑战,用交流220V供电的话,首先电缆线成本很高,同时距离不能太远(一般不超过2km)。其次是交流供电用的民用市电,经常不是很稳定,容易出现断电或者电压异常等现象。而太阳能供电系统刚好弥补了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响应国家节能环保建设低碳经济的号召。 根据本项目的要求,使用1套太阳能风能互补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选用浙江温州亚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429型太阳能供电产品,配置太阳能光伏板、800W风机,8节12V/100AH蓄电池。 二、系统特点 太阳能风能互补系统除具有一般太阳能供电系统的长寿命、无人值守、不间断供电、直流无干扰、低压安全、安装方便等优点外,还具备下述特点: 1. 高效蓄能: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智能充放电等技术,从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蓄电池电能两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智能电源管理:根据不同用电设备的特点和重要程度合理分配电能,采用分步休眠等方式节省电能。 3. 精确配置:根据设备功耗、用电特征、工程当地太阳能和 2
风能资源情况,对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和蓄电池进行精确配置,确保以最低投资满足客户供电需求。 4. 高可用性:白天只需3小时的标准光照时间即可实现长达7天不间断续航时间,并可进行应急快速充电。 5. 宽工作环境:-40~60度宽温度带工作,适应国内任何地区的气候条件。 6. 高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超过5万小时。 7. 安装灵活:控制器、蓄电池可外挂安装或地埋安装,简单易维护。 三、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组、蓄电池组件、节能及电源控制器等设备和后台软件组成,如下图所示。
3.1 节能及电源控制器 本系统端机控制箱是安装在外场监控点上的一个控制设备,它由充放电控制器、节能蓄能控制器、蓄能耗能检测器及信号防雷器等几大部件组成。 充放电控制器可以同时监测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的电 3
压,同时它还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太阳能板的蓄能效率(提高约20~30%)。具有浪涌、反接、短路、过载等各种保护功能。
3.2 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系统太阳能组件采用晶硅晶圆,由专业工厂封装,光电转换效率大于16%。满足交通部《公路沿线设施太阳能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JT/T 594-2004的及其他相关国家标准要求。针对不同的外场监控设备和工程地域的光资源情况,正确选配太阳能组件,保证在工程地域最小日照时间的月份也能使系统获得足够的太阳能能源。 3.3 蓄电池组件 本系统蓄电池组件按系统设计要求正确选配,选配时供电制式和电池容量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由于本次项目用电设备为12VDC和24VDC供电,因此供电制式采用逆变系统,从而为设备提供专用电源。 2. 电池容量不宜太大或太小,太大虽然可以维持时间长但要把电池充满也会时间很长。太小不能满足阴雨天持续时间要求。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在满足阴雨天持续时间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小。 3. 蓄电池尽量采用低温特性好的产品,电池箱可以保温但不要加温。因为加温所需要的能量远比电池因加温而增加的 4
能量要大。 3.4 风力发电机组 采用水平轴全永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组具有风能利用率高,工作风速区域宽的优势。经对转子、定子永磁磁路优化和电磁磁路优化,同时采取有效减少机械轴承静压力、动载荷措施,使起动阻力矩大幅减少(普通型为国家标准的1/5,全永磁悬浮型为国家标准的1/10),起动和切入风速同步大幅降低,有效实现了低风速下提前起动,提前切入到发电转速和状态的运行效果,与同类传统产品相比,同风速下输出电能多,功率大,发电效率高。 四、远程监控软件 监控软件符合国际工业监控与开放式设计标准,支持国际通用通讯协议(支持串口RS485),此软件应用现代测量技术与微处理器技术,实现信号测量和数据采集,并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技术,完成数据处理,具有以下功能: 4.1 实时显示 通过GIS地图软件,系统可实时显示系统内所有设备站点的组件电压、组件电流、蓄电池电压、蓄电池温度、蓄电池剩余容量、负载电流等参数,并可以通过点击设备号来查看每台设备的具的图标显示状况,便于系统内的各站点的集中监控与管理。 4.2 查询与统计 监控中心定时采集各监控点的工作参数,并存储于监控计算 5
机数据库中,可随时进行查询与统计,查询和统计条件可按日期、时间、编号、等条件进行组合查询,结果表现形式多样,可列表、直线图纸、柱形图、饼图等。并可按照查询和统计结果进行智能分析,给出文字性的设备描述、设备故障分析,以及该设备的未来预测和维护保养建议。
4.3 异常报警 设备工作状态异常时,在监控中心可进行报警,报警类型可分级,并按照不同的报警类型和报警级别进行不同的报警表现,报警后,自动和人工消警后,系统自动记录进数据库,报警发生后,监控中心可采取措施,关闭远端系统,或降级运行。 4.4 远程设置 可远程查看和设置各个站点的系统参数以及子系统参数(光伏子系统、风力子系统),如每个站点的蓄电池容量、恢复提升电压、过放电压、恢复过放电压、浮充电压、温度补偿系数、控制器时钟、监控点ID等。 还可对子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设置和监视,如每一块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参数,以及工作运行状态参数。 4.5 用户管理功能 监控软件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支持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等多级权限登录,普通级别用户登录软件系统后只能查看数据;高级别用户登录软件系统后不仅可以查看数据,而且还可以远程设置 6
各个站点的参数,这样有利于专业人员对电站的管理,避免非专业人员的误操作。 五、主要部件技术指标 5.1 太阳能电池组件 类型:单晶硅电池 太阳能板功率:≥480Wp; 填充因子FF:≥75%(测试条件AM1.5,1kW/m2) 最大功率电压:>33V 最大功率电流:>3.5A 开路电压:>42V 短路电流:>3.5A 转换效率:≥17%; 发电性能要求:受恶劣天气(风沙、雨雪)的影响要小,具备弱光发电的性能。 组件转化率:不低于16%。 寿命:不少于25年。 衰减率:一年内不大于5%,以后基本保持稳定。 机械性能: 低铁钢化绒面玻璃,覆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优质EVA膜层 铝合金边框,抗机械冲击能力强 7
生产标准:GB/T9535; 测试标准:IEC61215; 产品认证:太阳电池组件同时提供IEC、TUV、UL、CE等相关认证。 连接盒:采用满足IEC标准的电气连接,采用工业防水耐温快速接插,防紫外线阻燃电缆。 安装角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最佳安装角度。 其他:满足交通部《公路沿线设施太阳能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JT/T 594-2004的技术要求。 5.2 风力发电机组 风机类型:水平轴 风机与塔杆的连接方式:磁悬浮 超速保护:机械/电磁制动, 传动方式:无齿轮箱直驱 充电:恒压均衡充电 额定功率:400W 额定电压:DC24V 风车直径:1800mm 叶片数(片):3或4 叶片长度:800mm 叶片材质:高效能发泡树脂+复合材料 启动风速:2.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