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浅谈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广大的农田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农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各种种植技术。本文将对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进行浅谈,希望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 土壤选择和改良 玉米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玉米适宜生长的土壤是疏松肥沃的壤土。在种植玉米前,我们首先要选择土壤适宜的地块,在选择时尽量选择远离病虫害的地块,避免影响玉米的生长。
在土壤改良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等措施来改良土壤。对于容易积水的土壤,还可以采取排水措施,确保玉米的生长环境。
二、 品种选择 在种植玉米时,品种的选择对于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玉米品种,农民朋友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区域和需求来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对于北方地区的农民朋友可以选择一些早熟抗旱的玉米品种,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北方地区的气候和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而对于南方地区的农民朋友,可以选择一些耐水稻的玉米品种,以适应南方地区多雨的气候条件。
三、 种植密度和间距 种植密度和间距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距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阳光,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品种和地区,种植密度和间距会有所不同。在北方地区,一般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2000-15000株左右,种植间距为60-75厘米左右。而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较为潮湿,种植密度可以适当降低,种植间距也可以适当加大,从而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
四、 合理施肥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合理施肥是保证玉米生长的关键。农民朋友在施肥时可以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生长阶段来进行施肥。
一般来说,玉米的施肥分为底肥、追肥和追补肥。底肥一般在播种前进行,主要是施加有机肥料和基础化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养分。追肥一般在玉米苗期到拔节期进行,主要是向玉米植株提供所需的养分。追补肥一般在玉米抽雄期到灌浆期进行,主要是为了满足玉米果实的发育需求。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的特点。
为了获得更高的玉米产量,需要采用一些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育苗、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育苗技术1.选用良种。
良种玉米叶片青翠、茎秆坚实、抗性强、吸收养分快,能让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产量。
2.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在种植前可以进行一定的处理,例如种子浸泡、烘干等,可以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
3.控制温度。
苗床的温度要控制在15℃左右,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
4.施肥。
育苗期可以在播种前适当施入有机肥或适量化肥,增加营养供给,提高被覆后幼苗的营养水平。
二、田间管理1.密植优化。
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产量,但是密植过程中也需要控制好行距和株距,以避免互相遮挡和掠夺营养,影响产量。
2.施肥合理。
在生长期间,玉米需要适量施入氮、磷、钾等3要素,控制好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特别是在追肥阶段,应避免一次性施肥过高,以免产生营养烧根等现象。
3.毒死蜱防治。
毒死蜱是玉米生长期的常见害虫,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喷洒药剂杀灭害虫。
4.及时灌溉。
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冠层中水分的蒸发,促使生长快速,提高产量。
5.清除杂草。
野草与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光照等起点就不衡的资源,以致玉米生长缓慢、产量降低,因此需要定期清除杂草。
三、收获管理1.选用适当的收获机具。
玉米收割机是玉米收获的主要机具,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的玉米选择的收割机具也不同,应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收割机具。
2.掌握收获时机。
收获时间过早会导致收成减少,收获时间过晚会导致失粒、霉变等现象,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掌握收获时机。
3.正确存储。
将玉米储存到粮库之前要处理好删除、风选、晒晒、除虫、装箱等保鲜方法,以避免发霉、遭虫等问题,使收成不至于因质量问题而大幅下降。
浅谈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浅谈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
而在中国,玉米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一、选优良品种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首先要选取优质的玉米种子。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具有高产潜力的优良玉米品种可供选择。
在种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和生长期适宜的品种进行选择。
在选择种子时要注意对种子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度等指标符合要求,避免使用劣质种子影响产量。
二、合理密植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密植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玉米株数,从而提高产量。
但是密植过密也会导致单株玉米的生长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产量。
在实际种植中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栽培措施来确定合理的密植密度。
三、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玉米生长期间,需要不同阶段的营养元素供给,因此要根据玉米的生长不同阶段来进行科学施肥。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施基肥,玉米苗期和抽穗期分别进行追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施肥。
合理的施肥可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从而提高产量。
四、及时灌溉灌溉是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旱季、高温等条件下,及时的水分供给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在玉米的生长期,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情况进行科学的灌溉,注意避免干旱和过湿的情况发生,确保玉米的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玉米的生长期间,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并对其进行防治。
在防治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农药,并根据病虫害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防治,避免对玉米的生长造成影响。
六、适时播种适时播种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选择播种时间上,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和种植品种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因为玉米的收获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掌握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对于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1. 种子选择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之一是要选择优质种子。
优质种子是高产栽培的基础,所以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
要选择抗逆性强的种子,能够抵抗病虫害的侵袭。
要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种子,能够保证丰收的同时也要保证玉米的质量。
要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种子,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潜力。
2. 土壤准备玉米对土壤要求较高,所以土壤的准备非常重要。
在种植玉米之前,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PH值、养分含量等情况。
针对土壤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比如添加有机肥料、复合肥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要进行土壤的翻耕和整地,使土壤松软、通透,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3. 播种管理播种是玉米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播种管理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
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一般来说,玉米的最佳播种时间是在春季,当地气温适宜、土壤湿度适中时进行。
要注意播种深度和密度。
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7-8万株。
要注意均匀撒播,使玉米种子分布均匀,有利于生长。
4. 施肥管理施肥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正确的施肥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
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玉米生长的需求进行施肥。
一般来说,可以在播种前施基肥,生长中期追肥,抽雄期追施追肥等。
要选择合适的肥料,一般可以选择有机肥、复合肥等,以提供养分。
最后要控制施肥的量,施肥量要适中,不能过多过少,以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品质。
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非常重要。
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田间的通风和光照,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浅谈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浅谈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高产栽
培种植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会从施肥、土壤、栽培措
施等方面谈一谈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一、施肥
1.1、基肥:基肥应在深翻后进行,主要施用农家肥、磷肥、钾肥。
经测定,玉米每
亩需施90公斤有机肥,20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
1.2、追肥: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的需求量较大。
成穗期要大量施氮肥,中耕追肥1次,每亩用尿素25公斤或硫酸铵30公斤。
二、土壤
2.1、翻地:春季深耕深翻,使土层深厚、松散、通气、透水。
2.2、中耕:在生长期中适时进行2次中耕,以松土除草、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
三、栽培措施
3.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耐旱品种,能较早抽穗,增加成熟期。
同时,还要选用抗
病性能好的品种。
3.2、密度播种:亩播量不少于2
4.65万粒,按每株留0.2~0.25平方米。
密植可增加单株产量,但同时会影响穗和玉米的质量。
3.3、控制秸秆:秸秆虫是玉米的天敌之一,控制秸秆虫的方法主要是喷洒木醋液和
乳铁蛋白液。
3.4、防治虫害:玉米常见的虫害有玉米螟、斗虫等。
防治方法为定期喷洒残杀虫剂。
同时,种植适应地区的抗病品种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主要有施肥、土壤、栽培措施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只有掌握这些关键技术,才能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浅谈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浅谈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摘要】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玉米生长的环境要求,包括温度、光照、土壤等方面。
其次详细介绍了科学施肥技术,包括施肥时机、施肥量及施肥方法。
适时灌溉管理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文章也对灌溉的时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病虫害防治措施是确保高产的重要一环,本文给出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文章提出了玉米种植密度优化的建议,以提高玉米产量。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到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玉米种植者提供了有益的种植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生长环境、施肥技术、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种植密度、优化、结论。
1. 引言1.1 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植株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是农民种植的重要作物之一。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玉米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希望能够为广大玉米种植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玉米是一种喜温作物,对光照要求较高,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环境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玉米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对排水性和肥力要求较高,因此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玉米的生长环境不仅包括土壤和气候等因素,还包括科学施肥技术、适时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和种植密度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玉米种植的高效高产。
2. 正文2.1 玉米生长环境要求玉米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玉米是热量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30℃之间,生长最适温度为28℃左右。
温度高于35℃或低于10℃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2. 光照:玉米是光合作用强烈的植物,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充足的阳光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3. 土壤:玉米对土壤的要求比较宽松,喜欢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面积在我国非常广泛,尤其在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种植的较为常见。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种植方法的不断改进,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适宜的品种选择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玉米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种植方式等因素来进行。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应选择抗旱耐寒的玉米品种,南方地区则要选择抗病虫害和适应高温多雨的玉米品种。
还要根据种植方式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例如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等。
二、合理施肥玉米的生长对养分的需求非常大,因此施肥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生长期来进行,一般来说,玉米的施肥主要包括底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底肥一般在播种前进行,追肥则要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和气候条件来及时进行,以补充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施肥的比例和施肥的方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三、合理密植合理的密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适当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资源,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但是密植也要有一个度,密植过多会导致玉米植株之间互相竞争养分和光照资源,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在进行玉米的密植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品种来确定适宜的密植度,以达到最佳的密植效果。
四、科学灌溉科学的灌溉是玉米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玉米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生长期和抽雄期的水分需求非常大。
由于玉米的根系较为发达,因此灌溉的水深和频率都要根据土壤的蓄水能力和玉米的生长需求来进行。
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降雨情况来进行调整,以确保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不受水分的影响。
五、病虫害防治玉米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名列前茅。
在中国,玉米也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由于我国的种植资源有限,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浅谈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玉米生长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应选择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用于种植。
最好的土壤类型是深层肥沃,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富含养分,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的黄壤土。
次之为酸性土壤或者壤土。
二、种植密度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产量具有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9000-11000株。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根据玉米的品种、生长期、地区气候和土壤情况等因素,灵活调整种植密度。
太密植易造成单株产量降低,太疏植易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产量。
三、施肥技术玉米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合理施肥对于玉米的高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每亩15-20公斤有机肥加入底肥中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有机肥一般要提前施入土壤中约15-20天,与基肥同时施入最好。
合理施入磷、钾肥对于增加玉米的产量也非常重要。
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一般采用氮磷钾复合肥比较适宜。
四、水分管理玉米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获得高产。
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度,特别是在玉米拔节和抽雄期的水分供应要充足。
在干旱的地区,要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确保玉米生长需要的水分。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一般要选择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定期喷洒农药,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定期检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气候、品种、施肥、灌溉、病虫害等多种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合理、精细的管理,才能实现玉米的高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有所启发,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
2009-09-30T14:32:46.060Z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3-4期供稿 作者: 任英丽 于 丹
[导读] 玉米叶片长宽,植株高大,根系发达
玉米叶片长宽,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的加剧,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玉米需求的持续增
长。肇东市总耕地面积
304万亩,播种面积298.1万亩,其中玉米就达190万亩。由于雨热同季。适宜玉米生长,玉米面积稳定,是当地农
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一、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
如何选好玉米良种,是关系到农民产量增收的关键问题。在品种的选择上,要针对各地不同类型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栽培管理水
平、种植习惯等实际情况来考虑,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因此在选择玉米良种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根据热量资源条件选种。2、根据当地生产管理条件选种。3、根据前茬种植选种。4、根据病害选种。5、根据种子外观选种。6、
根据当地降水和积温选种。
二、种子处理
晒种: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
浸种和拌种: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
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
三、选择整地
播前整地的实质就是为玉米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和适度的孔隙比列,从而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间的
矛盾,为玉米的播种和种子萌芽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肥地及贫瘠地均可种植,但玉
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汲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所以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地种植,
才能获得较高产量。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开沟起垄播种。
四、适时播种
在特定的气候和生产条件下,对某一个品种都有最适合播种期或最适播种阶段确定播期应考虑一下因素:
1
、土壤温度。2、水分和通气性。3、生育期。4、温光特性。5、品种抗性和病虫害。
五、合理密植
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受各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确定适宜密度时,应根据上诉因
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才能达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合理密植就是解决单位面积上的穗数问题。合理密度的确定受品种特性、自然条件以及土壤水条件的影响,早熟品种,发育期较短,
株型清秀,植株较矮,种植密度可适当偏大一些;直播种植每亩可达
4000株左右。株型紧凑的品种,种植密度可适当大些,每亩可在
4000-4500
株左右。就同一品种而言,密度高低则要由所要求达到的产量来定。有灌水条件或雨量充足的地块种植密度宜密,无灌水条
件,降雨又少的旱地种植密度宜稀一些。
六、科学施肥
玉米施肥量是由玉米计划产量对营养元素的需要数量、土壤能供给玉米各种速度养分的数量、施入肥料的有效养分和肥料在土壤中能
被玉米吸收的利用率来决定。
玉米使用基肥的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三种。尤以条施效果较好,能施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作用。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土壤条件、
不同品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植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配比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一般苗期不施肥,
可看苗期长势灵活掌握,补充少量氮肥,全施功穗肥,亩肥尿素
25kg,钾肥5kg,巧施粒肥,亩施尿素5kg。
七、加强田间管理
1
、查田补种:播种后10d每隔5d进行一次查种、查芽,对坏种、坏芽的应及时催芽坐水补种。
2
、间苗,定苗:幼苗3叶期间苗,4-5叶期间定苗。留大苗、壮苗、齐苗、不要求等距,但要按单位面积保苗密度留足苗,可多留一
成苗,留作迫肥前去掉弱、小、病、杂苗时备用,以保证定足苗。
3
、铲趟:铲前深趟一犁:除面耕地外,当幼苗长到2-3叶时,进行铲起深趟一犁,深度20-25cm。
4
、三铲三趟:及时铲趟,做到三铲三趟,搞好田间管理。雨季前拿大垄。
八、防治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发生严重且频繁,许多病虫害容易发生爆发危害,造成严重损失。玉米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病害有:
大斑病、纹枯病、霜霉病等。防疫措施:选用抗病性较强或感病轻的品种,实行轮作换茬,增施钾肥等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消灭玉米植
株残体,杀灭越冬幼虫、拔除枯心苗等可减少虫害。注意及时防治玉米纹枯病、大小斑病、地老虎、玉米螟、大螟等。
九、适时收获
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玉米即成熟可收获。玉米有多层苞叶包着果
穗,子粒不易脱落。玉米多数是生育期长、产量高的晚熟品种,收获期可以适当拖后,以利干燥。另外玉米宜在酷霜后收获。
(作者单位:
151131 黑龙江省肇东市里木店镇人民政府、151134 黑龙江省肇东市宣化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