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锌及锌合金镀层钝化处理的应用与发展
电镀锌钝化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电镀锌钝化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电镀锌钝化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如下:
工艺流程:
1. 表面处理:清洗材料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使用碱性清洗液进行清洗。
2. 除酸:使用酸性溶液去除氧化皮和锈蚀层。
3. 电镀锌:将清洗后的材料放入镀液中,进行电镀锌工艺,通过直流电源施加电压,使锌离子在材料表面析出,形成锌层。
4. 氧化处理:将电镀锌后的材料放入氧化液中,进行氧化处理,使锌层得到钝化,提高防腐性能。
5. 冲洗:冲洗已处理的材料,去除残留的化学药品。
工艺参数:
1. 温度:电镀锌温度一般控制在20-40℃之间。
2. 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表征电镀锌厚度的重要参数,一般控制在2-10 A/dm²之间。
3. 电镀时间:根据需要的锌层厚度,电镀时间一般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
4. 镀液成分:镀液的成分主要包括硫酸锌、氯化铵、硫酸、氯化铵等。
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和安全眼镜,以防止化学药品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2. 操作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3. 每次工艺结束后,镀槽必须进行清洗,以防止镀液污染。
4.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锌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锌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钝化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稳定、均匀的化学物质保护层的过程,能够提高金属件的耐蚀性、耐磨性和表面硬度。
钝化分为阳极氧化、化学镀、电镀等多种类型,其中钝化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锌合金钝化。
锌合金钝化处理是一种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表面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些需要高耐腐蚀性和高外观要求的金属制品。
锌合金钝化处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洗:将金属表面的油污、灰尘、氧化物等杂质去除,一般采用碱性清洗剂或酸性清洗剂清洗。
2. 酸洗:将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锈迹和其他污染物清除,一般采用酸性清洗剂酸洗。
3. 钝化:将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锌合金钝化膜,保护金属表面,一般采用酸性钝化液进行处理。
锌合金钝化膜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可有效保护金属表面。
4. 冲洗:将钝化剂、清洗剂等残留物从金属表面冲洗干净。
5. 干燥:将金属表面的水分蒸发干净。
6. 涂装或其他处理:根据要求进行下一步处理,如涂装或其他表面处理。
- 1 -。
锌镍合金电镀工艺研究

锌镍合金电镀工艺研究锌镍合金表面处理,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污染、节省成本的有力手段。
锌镍合金电镀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具有表面耐蚀、美观、环保、经济、无毒、性能优良等特点,近些年来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就此技术的工艺原理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锌镍合金电镀工艺原理锌镍合金电镀是将锌镍合金粉末以电化学方式沉积在金属表面,从而形成电镀膜的技术。
其工艺过程分为三步:充电、清洗和涂敷。
首先需要将要电镀的金属表面用特殊的绝缘液充电,涂敷一层锌镍粉末,然后进行清洗,清除金属表面的污垢。
最后,将锌镍合金粉末以电化学方式进行沉积,形成一层致密的电镀膜,从而完成锌镍合金电镀工艺。
二、应用前景由于锌镍合金电镀工艺具有表面耐腐蚀、美观、环保、经济、无毒以及良好的性能,因此近年来已在汽车、办公室家具、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锌镍合金电镀工艺可用于汽车制造行业,对汽车勾栏、汽车车身以及零部件等表面进行处理。
它可以大大提高汽车表面防腐蚀性,降低汽车涂层的腐蚀速率,从而延长汽车使用寿命,改善汽车的外观效果。
其次,锌镍合金电镀工艺可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家具制造行业,将其应用于办公桌、文件柜等家具表面,使它们具有良好的装饰性,抗腐蚀性,以及耐磨性,更能传达出雅致的质感,使其更宜于家用。
此外,锌镍合金电镀工艺还可用于家用电器制造行业,如冰箱门、抽油烟机、洗衣机等表面,它可以使家用电器具有防腐蚀、耐磨性、美观等特性,从而大大提高家用电器的外观和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锌镍合金电镀技术在汽车、家具、家电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实现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美观性以及减少污染的效果,广大用户也可以从中获取更高的用户体验,同时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三、结论以上就是对锌镍合金电镀技术工艺原理和应用前景的探讨,由于它具有表面耐腐蚀、无毒、经济、环保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金属表面处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电镀锌工艺(3篇)

第1篇摘要:电镀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家电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电镀锌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优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引言电镀锌是一种通过电解质溶液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锌镀层的工艺。
锌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电镀锌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二、电镀锌工艺的基本原理电镀锌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锌离子在金属表面还原沉积,形成锌镀层。
具体过程如下:1. 金属工件作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
2. 镀液中的锌离子在阳极表面还原沉积,形成锌镀层。
3. 金属工件作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4. 镀液中的锌离子在阴极表面还原沉积,形成锌镀层。
5. 镀液中的杂质离子和未反应的锌离子在电解过程中被去除。
三、电镀锌工艺的流程电镀锌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表面处理:对金属工件进行清洗、除油、除锈、活化等表面处理,以确保镀层与工件表面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2. 电镀前处理:将处理好的工件放入镀槽中,加入适量的电镀液,调整电流、电压等参数。
3. 电镀: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工件作为阴极,锌离子在工件表面还原沉积,形成锌镀层。
4. 后处理:电镀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清洗、烘干、钝化等后处理,以提高镀层的性能。
四、电镀锌工艺的优点1. 耐腐蚀性:锌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有效防止工件在潮湿、盐雾等恶劣环境中的腐蚀。
2. 耐磨性:锌镀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可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
3. 装饰性:锌镀层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装饰性,可提高工件的美观度。
4. 成本低:电镀锌工艺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5. 适用范围广:电镀锌工艺适用于各种金属工件,如钢、铝、铜等。
五、电镀锌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镀液:根据工件材质、镀层厚度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镀液。
2. 控制电流、电压:电流、电压是影响镀层质量的关键因素,需根据镀液配方和工件材质进行调整。
镀锌镀镍镀镉镀铬的特点及应用

镀锌、镀镍、镀镉、镀铬的具体应用和优缺点镀锌镀镍镀镉镀铬特性特性特性特性1.锌在干燥空气中比较稳定,不易变色,在水中及潮湿大气中则与氧或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氧化物或碱性碳酸锌薄膜,可以防止锌继续镀氧化,起保护作用。
2.锌在酸及碱、硫化物中极易遭受腐蚀。
镀锌层一般都要经钝化处理,在铬酸或在铬酸盐液中钝化后,由于形成的钝化膜不易与潮湿空气作用,防腐能力大大加强。
对弹簧零件、薄壁零件(壁厚<0.5m)和要求机械强度较高的钢铁零件,必须进行除氢,铜及铜合金零件可不除氢。
3.镀锌成本低、加工方便、效果良好锌的标准电位较负,所以锌镀层对很多金属均为阳极性镀层。
1.镍在大气和碱液中化学稳定性好,不易变色,在温度600°C以上时才被氧化。
在硫酸和盐酸中溶解很慢,但易溶于稀硝酸。
在浓硝酸中易钝化因而具有好的耐蚀性能。
2.镍镀层硬度高、易于抛光、有较高的光反射性并可增加美观。
其缺点是具有多孔性,为克服这一缺点,可采用多层金属镀层,而镍为中间层。
3.镍对铁为阴极性镀层,对铜为阳极性镀层1.与海洋性的大气或海水接触的零件及在70℃以上的热水中,镉镀层比较稳定,耐蚀性强,润滑性好,在稀盐酸中溶解很慢,但在硝酸里却极易溶解,不溶于碱,它的氧化物也不溶于水。
2.镉镀层比锌镀层质软,镀层的氢脆性小,附着力强,而且在一定电解条件下,所得到的镉镀层比锌镀层美观。
但镉在熔化时所产生的气体有毒,可溶性镉盐也有毒。
3.在一般条件下,镉对钢铁为阴极性镀层,在海洋性和高温大气中为阳极性镀层。
1.铬在潮湿的大气、碱、硝酸、硫化物、碳酸盐的溶液以及有机酸中非常稳定,易溶于盐酸及热的浓硫酸。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如铬层作为阳极则易溶于苛性钠溶液。
2.铬层附着力强,硬度高,800~1000V,耐磨性好,光反射性强,同时还有较高的耐热性,在480℃以下不变色,500℃以上开始氧化,700℃则硬度显著下降。
其缺点铬是硬、脆,容易脱落,当受交变的冲击载荷时更为明显。
电镀发展趋势:替代氰化物镀碱铜工艺各配方与应用

电镀发展趋势:替代氰化物镀碱 铜工艺各配方与应用
应用新的环保型无氰镀铜工艺,是发展的主要趋势。大家在选用无氰 镀铜新工艺要看此工艺能否达到以下技术要求: 1、镀液中的铜离子与活泼金属基体如铁不发生置换反应,这就要 求络合剂与铜离子有很强的络合稳定性,防止置换反应。活泼金属铁、 锌合金等容易与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为了保证铜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必须保证铜离子与活泼金属铁、锌合金等不发生置换反应; 2、电镀初期,活泼金属具有“被活化”作用; 3、镀液必须具备较好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 4、铜镀层晶粒细小、紧密; 5、镀液稳定、工艺可控; 6、生产及维护成本与氰化物镀铜相当。
谢谢观赏
广东国宝过滤机有限公司
电镀发展趋势:替代氰化物镀碱铜工艺各配 方与应用
电镀是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之一,从衣食住行到学习工作的 各个领域、从机械制造业到五金工具、从民用到军用、从电 子信息产业到航空航天,社会对电镀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世 界各国也非常重视这一产业的发展,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 给了德国表面化学应用科学家哈德· 埃特尔。但电镀属于重污 染高能耗行业,治理起来困难大,如何发展一种无毒、清洁、 低能耗的电镀工艺是一个多世纪来各国电镀行业所面临的一 个重大难题。 氰化物的剧毒性,决定了氰化镀铜工艺终究将被淘汰,找 到能满足生产实际的、可替代的无氰镀铜工艺是当今镀铜工 艺发展的必然趋势,2002年国家经贸委等九部委联合就下发 文件要求取缔使用氰化物电镀,国宝过滤机官网也常收到热 心网友询问关于替代氰化物镀碱铜工艺方面的信息,今天我 们就来与大家探讨。
电镀发展趋势:替代氰化物镀碱 铜工艺各配方与应用
以上工艺都是范围窄,不稳定,不适合锌合金等,从国宝过滤机与全国电镀 同行交流总结,推荐德国化学(sake)公司LJ-cu99无氰镀铜新工艺,其大范围 的成功应用打开了国内无氰物镀铜实现清洁生产的大门,在上海,深圳,天津 等环保排放极其严格的区域经过市场的考验其特点:
电镀锡锌合金

电镀锡锌合金
电镀锡锌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它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锡锌合金的保护层,以防止金属表面腐蚀和氧化。
这种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成为保护金属表面的重要手段。
电镀锡锌合金的工艺过程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将待处理的金属件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接下来,将金属件浸泡在含有锡锌离子的电解液中,通电后,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锡锌合金的保护层。
最后,将金属件进行清洗、烘干等处理,即可完成整个电镀过程。
电镀锡锌合金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性能好:电镀锡锌合金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紧密、均匀的保护层,有效防止金属表面腐蚀和氧化。
2. 耐磨性好:电镀锡锌合金的保护层硬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金属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 外观美观:电镀锡锌合金的保护层具有银白色的外观,能够提高金属件的外观质量和美观度。
4. 工艺简单:电镀锡锌合金的工艺过程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除了以上优点之外,电镀锡锌合金还存在一些缺点,如:
1. 环境污染: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 耗能较大:电镀过程需要大量的电能,耗能较大。
3. 镀层厚度不易控制:电镀锡锌合金的镀层厚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易精确控制。
4. 镀层质量不稳定:电镀锡锌合金的镀层质量容易受到电解液组成、温度、电流密度等因素的影响,不易保持稳定。
总之,电镀锡锌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并加强对电镀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控制和调节,以提高镀层质量和稳定性。
Zn_Ni合金电镀_钝化工艺及镀层性能

Zn - Ni 合 金 电 镀 、钝 化 工 艺 及 镀 层 性 能
45
采用常规的弯曲线法、锉削法检测 Zn -Ni 合金镀 层的结合力。
采用 5% NaCl 常温下测试镀层的耐蚀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 1 Zn -Ni 合金镀层中的镍含量
2. 1. 1 改性 SD -1 的影响
用原镀锌添加剂 SD -1 时,无论镀液中的镍离子
图 3 Zn -Ni 合金镀层镍含量为 13% 左右时的 XRD 谱
2. 3. 2 性能
( 1) 结合力 Zn -Ni 合金镀层经弯曲和锉刀试验 后,4 倍放大镜下,均无脱皮和揭起现象; 经烘烤、骤 冷后均看不到裂皮、鼓泡、脱落现象。此结果说明镀 层的结合很好。
( 2) 耐蚀性 彩色钝化前后的 Zn -Ni 合金镀层在 5% NaCl 溶液中的腐蚀性见表 2。由表 2 可知,钝化 后 Zn -Ni 合金镀层耐中性盐耐腐蚀比未钝化的有明 显增强。
0前言
含 10% ~ 15% Ni 的 Zn -Ni 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是 纯锌镀层的 3 ~ 6 倍[1 ~ 3],其在防护性电镀方面的占 比逐年提高,被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轻工、家电 等领域。然而,Zn -Ni 合金电镀所用添加剂较多,镀 层形貌也不够完美[4]。为了减少电镀 Zn -Ni 合金添 加剂的种类和数量,改进镀层的质量,简化镀液成分, 本工作对自制多功能镀锌添加剂 SD -1[5]进行改性, 将其用于碱性体系 Zn -Ni 合金电镀; 采用控制变量法 通过霍尔槽和小槽等试验,确定了其最佳镀液配方和 电镀工艺参 数,经 彩 色 钝 化 后 获 得 了 细 致、平 整、光 亮、结合力大、耐蚀性强的 Zn -Ni 合金镀层。
1 试验
1. 1 基材前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锌及锌合金镀层钝化处理的应用与发展 张景双 安茂忠 杨哲龙 屠振密 摘 要 电镀锌及锌合金广泛用于钢铁表面的防护,钝化处理后可进一步提高其耐蚀性。目前,广泛用铬酸盐作钝化处理。由于六价铬毒性大,严重污染环境,近来人们在研究和使用无六价铬钝化工艺,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尽管用一些新工艺处理的钝化膜的耐蚀性已接近铬酸盐钝化膜,但还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电镀锌 锌合金镀层 转化膜 钝化处理 耐蚀性
电镀锌及锌合金后一般都要作钝化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稳定性较高的薄膜,以大大提高其抗蚀性,增加表面光泽性和抗污染能力。
1 钝化处理 锌与锌合金镀层的钝化处理可采用不同含量的铬酐和不同成分的钝化溶液及不同的工艺条件,得到耐蚀性不同和色彩各异的钝化膜,如彩虹色、蓝白色、橄榄色、蓝色、黄色和黑色等色调,起到不同的装饰效果,达到不同的耐蚀性能。 1.1 镀锌层铬酸钝化[1~5] 1.1.1 高铬彩虹色 过去镀锌后,普遍采用高浓度铬酸的三酸彩虹色钝化。该类钝化液性能稳定,钝化膜光泽性和抗蚀性好,但使用的铬酸浓度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除某些军工产品及特殊产品外已很少使用高铬彩虹。高铬彩虹色典型工艺如下: CrO3 200~300 g/L HNO3 15~30 ml/L H2SO4 10~25 ml/L 温度 室温 时间 钝化3~15 s,空停5~10 s 1.1.2 低铬彩虹色 低铬钝化液中的铬酐含量低,只相当于高铬钝化液中的几十分之一,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节省了废水处理设备的投资,其典型工艺如下: CrO3 3~5 g/L HNO3 0.4~0.7 ml/L H2SO4 0.6~0.9 ml/L 温度 室温 时间 30~50 s 低铬钝化膜比高铬钝化膜的色泽淡,但耐蚀性相当。低铬钝化液对锌镀层抛光性能差,常常需先出光,再作钝化处理。近几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研制的超低铬钝化工艺的铬酐含量相当于低铬钝化液中的1/3左右,节约了铬酐用量,废水可直接排放。该工艺要求比较严格,钝化液稳定性较差,其典型工艺如下: CrO3 1.5~2.5 g/L HNO3 0.7~1.4 ml/L H2SO4 0.5~0.7 ml/L 温度 15~35 ℃ 时间 20~30 s 搅拌 空气(首选) 镀锌层铬酸钝化后,一般要作老化处理,处理温度60~70 ℃,时间10~15 min。 (其他常用的各种色彩的钝化工艺见文献[2~4])。 1.2 锌合金的彩虹色钝化[6~9] 已经在生产上应用的锌合金主要有Zn-Ni、Zn-Fe、Zn-Co、Zn-Mn、Zn-Ti、Zn-Cr及Sn-Zn等。它们的镀层一般都要作钝化处理,以提高其耐蚀性和装饰性。由于锌合金中除锌外还含有第二种金属,造成钝化困难。锌合金中第二种金属含量在1%以下时比较容易钝化,钝化液的组成及工艺条件基本与镀锌钝化相似;若其含量在1%以上则需要特殊的钝化工艺;其含量在15%以上时,钝化就很困难了。合金的组成和含量不同,其钝化液的成分和工艺条件也应不同,如锌镍合金镀层的钝化液中不能含有硝酸,镀层也不能用硝酸出光,否则合金镀层表面将变暗或发黑。铬酸盐钝化过的锌合金镀层比其钝化的镀锌层有较高的耐蚀性。对钝化膜的XRD和XPS分析可知,合金镀层钝化膜中含较高的六价铬,故自愈能力强,在钝化过程中,锌合金中第二种金属有富集现象,类似一阻挡层,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提高钝化膜的耐蚀性。
2 无铬酐钝化工艺 2.1 三价铬[9~13] 三价铬的毒性比六价铬小,用三价铬钝化液有利于环境保护。Bishep专利的三价铬钝化液中,还含有氟离子、无机酸(除HNO3外)、氧化剂及阳离子润湿剂。三价铬钝化液可通过足够的还原剂与六价铬反应制得,如: 三价铬化合物含量 1.1%(体积) 硫酸 3 ml/L 氟化氢铵 3.6 g/L 有机添加剂(胺润湿剂) 0.25 ml/L 过氧化氢(35%) 2%(体积) pH值 1~3(用硫酸调) 时间 15~30 s 按此工艺得到的蓝白色钝化膜,50 h中性盐雾试验未出现白锈。钝化液中加入足够量氧化剂是为了随反应的进行,升高锌层和溶液界面的pH值。 Aoki的专利可用于锌和锌合金层,其钝化液中含有1~50 g/L三价铬化合物、3~130 g/L硫酸铝钾、0.2~10.0 g/L钒酸盐、0.5~25.0 g/L无机酸及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典型工艺如下: 硝酸铬 10 g/L 硫酸铝钾 30 g/L 偏钒酸铵 2.25 g/L 盐酸 5.1 g/L 温度 室温 时间 40 s 该工艺得到的钝化膜可通过盐雾试验两周期。 Guhde的专利也可用于锌和锌合金层,钝化液中含有硫酸铬或硝酸铬(可通过将六价铬还原制得)水溶液,其中还含有过氧化合物。 A液:将28.4份的水加入4.2份的铬酐和24.4份的25%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保持溶液温度52 ℃,再将40份硝酸(67%)和3份氟化氢铵加入上述溶液中,就可得到蓝色三价铬溶液,其pH<1。 B液:将71.4份水加至4.2份的铬酐和24.4份的25%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搅拌混合,保持溶液温度为52 ℃,便得到绿色三价铬溶液。 钝化液组成:取A液10份、B液1.5份、水88.5份,或取A液1.5份、B液10分、水88.5份。 工作温度为20~35 ℃,钝化30 s即可得到耐蚀性良好的钝化膜。 Barnes在三价铬溶液中加入硝酸钠作为氧化剂,提高了钝化液的稳定性,钝化膜蚀性与六价铬钝化膜差不多。 2.2 钼酸盐[13~18] Pryor和Cohon认为,Mo和W在溶液中作腐蚀阻化剂,其作用与铬酸相似。80年代有研究者用钼酸盐基溶液来钝化Zn、Zn-Ni及Sn-Zn合金,结果在中等腐蚀环境中钼酸盐钝化膜与铬酸盐钝化膜相似,但用于Sn-Zn合金则不如铬酸盐钝化膜。Peter和Mdelr采用钼酸盐/磷酸盐来代替铬酸盐钝化,并取得了专利,有Molyphos33和Molyphos66两种产品,其主要组成为钼酸盐和正磷酸,前者Mo/P=0.33,后者Mo/P=0.66,工艺条件:温度60 ℃,时间2 min。形成的膜可以喷涂漆或其他保护膜。经过盐雾试验和室外暴露试验,钝化膜层出现白锈时间与铬酸盐钝化膜相似。分析发现,钼酸盐钝化膜中存在Mo(Ⅱ),Mo(Ⅳ),Mo(Ⅴ)。作者发现,Mo/P对耐蚀性影响很大,当此值为0.6时,中性盐雾耐蚀性最好,与黄色铬酸盐钝化膜相似,但用于Zn-Co合金耐蚀性略差。Longhborough大学将钼酸盐基用于8 μm厚的Zn-Ni(14%)合金表面钝化,pH=5.0,出现白锈时间为360 h,红锈时间为626 h,但与铬酸盐钝化膜相比还是较差。在钼酸盐钝化处理中以pH=3.0和pH=5.0得到的耐蚀性最好。 夏保佳等研究的Sn-Zn(25%)合金镀层的钼酸盐钝化工艺如下[18]: 钼酸钠 20~30 g/L 促进剂 3~5 g/L pH值 5.5~6.5 温度 20~40 ℃ Dk 0.1~0.4 A/dm2 时间 50~60 s 用该工艺得到的钝化膜呈鲜艳的彩虹色,可通过72 h的中性盐雾试验。 上述表明,钼酸盐钝化处理可以提高Zn及其合金的耐蚀性,但与铬酸盐钝化膜相比还不那么有效。电子能谱分析表明,其膜层与铬酸盐钝化膜层结构不同,有微裂纹。 2.3 钨酸盐[13~15] Krijl等认为,镀锌层在钨酸盐溶液中进行阳极或阴极极化处理,形成的转化膜耐蚀性不够理想。Cowieson等对Sn-Zn合金作了钝化处理,效果较好,但试验表明耐蚀性不如铬酸盐钝化工艺。Leest等用周期换向电流在钨酸盐溶液中形成了转化膜层。 2.4 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9] 钝化液主要成分为硫酸、过氧化氢和可溶性硅酸盐,为了进一步改善其钝化膜的抗蚀性和装饰性,往往还需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有机膦化物、有机氮化物、抗坏血酸等。工艺如下: 硫酸 1.8~18.0 g/L 过氧化氢 7~29 g/L 二氧化硅 8~18 g/L pH值 3~4 工作温度 20~35 ℃ 工作时间 20~50 s (以硅酸钠或硅酸钾形式加入,硅酸盐中SiO2对Na2O或K2O的摩尔比通常在2.2以上为好) 在此工艺条件下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在钝化过程中,硫酸和过氧化氢将会消耗,需要补充,硅酸盐不消耗,不必补充。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是钝化膜性能好、钝化液使用寿命长,无毒性,清洗水不需要处理,工作期间溶液不会聚集有害的副产物。 2.5 高锰酸盐[13,19,20] Watson等成功地在含三氯化铬、硫酸锌、硫脲溶液中得到了Zn-Cr(4%~6%)合金镀层,并将此在硝酸溶液中出光、水洗后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pH=1.5~1.8,保持25 ℃,取出水洗,60 ℃下干燥,在表面形成凝胶膜。分析发现,其中有锌、三价铬、六价铬。SST和电化学测试发现,膜层的耐蚀性优于锌层铬酸盐钝化膜。 Zn-Cr(6%)合金钝化后呈彩虹色,合金含Cr低时色彩淡,镀层含Cr为10%以上时不易钝化。 2.6 稀土盐[13] 将稀土金属盐作为腐蚀阻化剂是非常有效的方法。Hinton和Wilson进一步研究了0.1 mol NaCl溶液中加入CeCl3,发现它能有效地降低阴极部位的氧化还原速度,保护基体材料。Ping和Kui认为,含40 g的CeCl3.7H2O溶液中,pH=4、t=30 ℃、时间为1 min时的钝化液,可以在锌层表面生成有效的钝化膜层,钝化过程中还要慢慢地加入H2O2,以强化反应。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俄歇电子能谱分析发现膜层均匀,含有Ce、O和Zn。膜中Ce为四价,是四价铈的氧化物和铈的氢氧化物。 2.7 其他方法[13,21,22] 2.7.1 钴络合物 用含钴的络合物{[Me2Co(NO2)6]}溶液(其中Me为K、Na或Li)可在锌表面处理得到转化膜,5 min后,膜层颜色由黄灰变至深灰,膜还可作最后一次镍封闭。 2.7.2 锆 Deck发明,膜可用氟锆酸处理液进行处理,方法是在氟锆酸溶液中作阴极处理,得到氢氧化锆Zr(OH)4,膜层作高温处理,便可转变为ZrO2。 2.7.3 丹宁酸 丹宁酸无毒,可用于食品业,它能与锌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提高锌层的防护性。梁启民等对锌层采用丹宁酸钝化处理取得了好的效果,工艺为: 丹宁酸 40 g/L 硝酸 5 ml/L 添加剂 20 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