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相似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章相似教案

篇一:第27章相似全章初三数学九(下)第二十七章:相似第1课时图形的相似(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概念. 2、能力目标:在相似图形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猜想”分析问题. 3、情感目标:在探究相似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相似.教学难点: 理解相似图形概念.一. 创设情境活动1观察图片,体会相似图形同学们,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 (课本图27.1-1)( 课本图27.1-2) 师生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交流.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教师活动:什么是相似图形? 学生活动:共同交流,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学生归纳总结:(板书) 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用数学的语言归纳相似图形的概念;活动2 思考:如图27.1-3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二. 通过练习巩固相似图形的概念活动3 练习问题: 1.如图,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 2.如图,图形a~f 中,哪些是与图形(1)或(2)相似的?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活动:学生看书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在练习中检验学生对相似图形的几何直觉.三. 小结巩固活动3 (1)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 课外作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 B.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 C.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 D.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 2、填空题 1、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的或而得到的。课后反思:第2课时图形的相似(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相似比;(2)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发放思维能力和现有知识区向最近发展区迁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加强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兴趣,渗透几何中理性思维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判定的预备定理难点:当两个相似三角形部分重叠时,判别它们的对应角和对应边以及例1的证明教学过程:一、类比联想,动手实验 1.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含义(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全等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质(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让学生动手画一个三角形及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教师提问:三角形的中位线所截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形状有什么关系?大小呢?各角有什么关

系?各边有什么关系? / 二、直观演示,展示新知 A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C’将上面所截得的三角形移出,记为 A’B’C’,原三角形记为ABC,因此有’ B= ’,C??C’, B C ,ABAB / / ? BCBC // ? CACA // ? 12 ,即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样的两个三角形虽然大小不一定相等,但形状相同。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表示方法:教师介绍表示法,同时强调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可以以此与全等符号及表示作一比较,加强记忆)。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4.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或相似系数)。’B’C’的相似比是kABC与’B’ C’的相似比是 1 k 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错误的,举出反例;正确的,用定义加以说明:。⑴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⑵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⑶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⑷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教师示范一个规范过程,让学生模仿,学会用定义来解决问题。1ABC中, A 三、范例研讨,迁移练习:D E DE//BC,D。E分别在AB,AC上。求证:△ADE∽△ABC C F 师生共同探讨:(1)目前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只能根据什么?(定义)(2)根据定义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要证明满足哪两个条件?(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3)△ADE与△ABC满足“对应角相等”吗?为什么?(4)对应边成比例,由“DE//BC”的条件可得到怎样的比例式? ? ?AD?AB ?AE? ? EC? (5)本题的关键归结为“只要证明什么”?? ?AE?AC ? DE? ? BC? (6)根据以前的推论,如何把DE移到BC上去,即应添怎样的辅助线?(EF//AB)教师板演证明过程。 2.如图,DE//BC,D、E分别在BA、CA的延长线上,D E △ADE与△ABC 相似吗? A ——相似 C B 由此得到预备定理: 3.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4.例2,如图,D为△ABC的AB边上的一点,过点D作DE//AC,交BC于E,已知BE:EC=2:1,AC=6CM,求DE的长。 5、练习:P122页1、2、3 6、课后拓展(机动):(1 ACB,则AD:AB= :, AB:BD= :,如果AD=2,DC=1,那么AB=(2)ABC中,AD是角平分线,求证: ABAC ?BDDC C 。 AC B D C 图甲图乙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今天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它既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又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同时可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其相似比是1;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课后反思:第3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目的: 1、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A?B?C?; 2、知道当△ABC与△A?B?C?的相似比为k时,△A?B?C?与△ABC的相似比为1/k. 3、理解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4、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操作—比较—发现—归纳”分析问题. 5、在探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应用.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