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蜂螨怎么治最好
蜂螨用药新方案!

蜂螨用药新方案!蜂螨用药新方案!谷芳伣自上世纪60年代,大、小蜂螨在我国普遍发现,几十年来屡治不绝,有猖撅之势,其寄生率在蜂群中居高不下。
蜂螨屡屡成灾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们在使用杀螨剂时存在失误。
有专家认为,蜂螨对治螨药物适应力强,以致于蜂螨致死剂量接近蜜蜂的中毒剂量。
为了减轻药物伤害蜜蜂,生产厂家及使用者有意无意减少了用药剂量。
少数蜂螨在经过一次毒杀后,活了过来继续危害蜂群。
这种论断有它的依据,但我认为并未找到要害点。
经过不断摸索,我改进和完善了治螨药物的使用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现有的治螨药物使用方法,有的隔天一次,3次一个疗程;有的7天用药1次,两次一个疗程;有的一次用药,药效可持续6~8周。
我用过这类药物,发现其杀死蜂螨的有效时间远没有说明书上说的那么长。
目前所有的治螨药物都无法杀死封盖巢房内的大蜂螨,甲酸也如此,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使用一个疗程的杀螨剂所需的时间充其量不过7天,而幼蜂从封盖到出房需12天,在第一次用药躲在刚封盖巢房内的大蜂螨就逃过杀螨剂的触杀,随幼蜂出房再寻找新的寄主。
这就是说,我们在使用杀螨剂治螨的同时,为蜂螨留下后代,蜂螨焉有不成灾之理。
基于上述理由,我把多次施药的间隔日改为间隔3天,5次为一个疗程,即5天用药1次,施药时间分别为第1、第5、第9、第13、第17天。
这个用药时间是有科学根据的。
首先,它错开了小蜂螨繁殖周期,第一次用药时躲在封盖巢房内的小蜂螨出房时正好与第二次治螨药相遇,以后在不同周期出房的小蜂螨都有杀螨剂触杀的可能。
在移虫育王或生产王浆时,没有人在4~5日龄幼虫巢房内见到过大、小蜂螨。
推测大蜂螨潜入幼虫巢房应从6日龄开始,它随这只幼虫出房的时间应为16天,第17天被第5次杀螨剂的杀灭。
开始我把施药次数定为4次。
可是,当第13天用药过后,出房的无翅蜂身上仍有大蜂螨,不得不把用药次数增加到5次。
大蜂螨随幼蜂出房后多少天开始潜人幼虫巢房繁殖后代,我尚未搞清楚。
秋繁治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2APICULTURE OF CHINA秋繁治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张老师您好:我是黑龙江的养蜂人,养蜂多年,最近几年,蜂场螨害一直很严重,多次用药,但始终效果不好。
特别是秋繁前治螨,我也采取了断子治螨,而且各种药都试过,螨总是治不干净,有时看不出效果,有时加大剂量,反而使蜜蜂中毒,出现爬蜂。
该如何治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我很是迷茫,希望张老师给予指点。
读者:王志明王师傅您好:近年来,随着南北方蜜蜂购销的日益频繁、蜜蜂饲养密度的加大,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蜂螨已经成为西方蜜蜂饲养的第一大病敌害。
蜂螨防治的难度明显加大,而北方的蜂友还是按原来的老方法进行治螨,每年因蜂螨危害而造成的损失普遍较大。
我把北方治螨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归纳,供您参考。
一、北方蜂螨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1.没有准确把握蜂螨发生的规律很多养蜂人知道蜂螨的危害,对治螨也非常重视,但光重视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蜂螨的习性,找对防治的时机和方法。
有的蜂友发现蜂螨就治,一年当中多次用药,以为这样就安全了,而实际依然会受螨害,其主要原因是对蜂螨的发生规律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治,最终导致螨害。
2.不能准确把握用药剂量剂量的把握是防治蜂螨的关键,用药多了,螨虽然能治,但也会导致蜜蜂中毒;药用少了,蜂虽安全但螨也治不好。
而且治螨用药还是变量,杀螨剂的药效因季节、气候、群势、使用方法和螨害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厂家生产的治螨药,以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药品都很难保证剂量、药效一致,养蜂者一般是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应用,也有的适当加大剂量,就会出现有时有效,有时无效。
3.操作不细许多养蜂者在使用杀螨剂治螨时不细致,主要体现在喷施不够全面,留有死角。
有的蜜蜂接触不到药剂,或者蜜蜂正在出巢采集,蜂螨会因接触不到药剂而存活下来。
虽然时常做防治工作,但张大利张大利,1970年9月17日出生,现任辽宁省畜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大学学历,教授研究员级高级畜牧师,辽宁省蜜蜂产业首席专家;辽宁12316金农热线特约专家;中国养蜂学会蜜蜂育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畜牧业协会蜂业分会会长。
螨威双甲脒溶液治蜂螨正确方法

螨威双甲脒溶液治蜂螨正确方法
蜂螨是蜜蜂最主要的体外寄生虫,其中尤以大蜂螨和小蜂螨对蜂群的危害最严重,轻者导致蜂群采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重则各龄期幼虫都出现大量死亡并使群势迅速被削弱,下面来看一看螨威双甲脒溶液治蜂螨正确方法吧!一、基本参数商品名螨威生产企业山西振兴鱼蜂药业有限公司通用名双甲脒溶液批准文号兽药字(2016)040591046规格12.5%批准日期2016年06月15日注:防治蜂螨的药物主要有触杀剂、熏烟剂、熏蒸剂三种,其中双甲脒溶液属于触杀剂,可从蜂螨体表进入虫体内引起蜂螨中毒死亡。
二、作用原理螨威双甲脒溶液属于广普杀虫剂,主要作用途径是触杀,兼有胃毒和内吸作用,将其喷施在蜜蜂体表能干扰蜂螨的神经系统并使其兴奋,用药48小时后蜂螨就可从蜜蜂体表自行脱落,一次使用一般可维持6~8周。
三、正确方法螨威双甲脒溶液对螨、蝇、虱等寄生虫均有效,防治蜂螨时每支兑水2000毫升可喷脾约400张,亦可浸木条或布条3~4条,晾晒5分钟,每标准箱挂2条,每3~5天一次,还可与滑石粉、升华硫等混合后撒在蜂路上。
四、注意事项1、螨威双甲脒溶液对马非常敏感,慎用。
2、螨威双甲脒溶液对鱼类有剧毒,禁用。
蜜蜂蜂螨的防治

蜜蜂蜂螨的防治作者:赵炜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8年第11期蜂螨是养蜂生产上的重要寄生螨害,在蜂群中发现30种螨类,其中绝大多数对蜜蜂没有危害。
对蜜蜂造成危害的主要有雅氏瓦螨(又名亚洲螨,简称大蜂螨)和亮热厉螨(简称小蜂螨)。
大蜂螨对蜜蜂的影响较为严重。
受大蜂螨危害严重的蜂群,在蜂箱前可见到许多蜂体变形的幼蜂,翅不能伸展或残缺,工蜂体型变小,雄蜂的性功能降低,蜂王寿命缩短。
幼虫在产生眼睛色素时如被2~3只大蜂螨寄生,体重将减少15~20%,大蜂螨吸食蜜蜂体液,可使蜜蜂每2小时减轻体重0.1~0.2%,飞行能力也降低。
如在幼蜂羽化后1~10天寄生大蜂螨,蜜蜂的寿命减短50%。
此外,被大蜂螨危害的蜜蜂,由于身体被刺穿伤口,很容易造成蜜蜂麻痹病病毒的侵入,感染麻痹病。
蜜蜂被大蜂螨寄生后,经常扭动身体,企图摆脱,结果造成蜜蜂精疲力尽,虚脱死亡。
正在发育的蜂群,因蜂螨的寄生,蜂群群势减弱。
受害严重的蜂群,各龄期的幼虫或蛹出现死亡。
巢房封盖不规则,死亡的幼虫,无一定形状,幼虫腐烂;但不粘巢房,易清除。
死蛹头部伸出,幼蜂不能羽化出房。
也可在工蜂、雄蜂幼虫及蛹体上见到寄生的大蜂螨。
若在秋季繁殖适龄越冬蜂时期之前不及时治螨,蜂群就不能安全越冬,造成严重损失。
小蜂螨对蜂群的危害较大蜂螨更为严重,它主要寄生在封盖子脾内危害幼虫和蛹,很少寄生于蜂体,受小蜂螨危害严重的蜂群,幼虫死亡或发育到蛹期死广,出现“白头蛹”。
有时虽能化蛹,幼蜂仍可出房,但翅膀残缺,在蜂箱前场地上爬行。
蜂群群势迅速削弱,甚至造成蜂群死亡,蜂场覆灭。
掌握蜂螨的发生规律,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蜂螨对蜜蜂造成的危害。
一、大蜂螨1、发生规律:大蜂螨的消长与蜂群群势、气温、蜜源及蜂王产卵时间均有较密切的关系。
蜂螨一年可分为越冬期、繁殖期和猖獗期。
春季蜂群弱,蜂螨的增殖比蜂群增殖速度快,猖獗期一般发生在6月份。
春季蜂群强,椴树蜜结束群势下降,螨的寄生率相对提高,猖獗期多发生在8月或9月。
蜂螨是意蜂的魔咒,永难摆脱,常年都要注意防治

蜂螨是意蜂的魔咒,永难摆脱,常年都要注意防治我已经多次说过意蜂必须要认真防治螨虫,但是我无法教会每一个人该正确的使用蜂药,能真正的防治螨虫害的发生。
螨虫的种类繁多,所用药也会有不同。
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样,防治的时间也不一样。
每个蜂群的强弱不一样,药量多少也会有不同。
防治螨虫对了,能使蜂群迅速的繁盛起来,如果用药不当,会把蜂治没了。
今天我就再次说明,防治螨虫的基本原则和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不同种蜂药的特长。
希望大家自己能够酌情用药,在正确的时间用对药,这样才能真正的防治好螨虫。
防治螨虫的时间螨虫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蜜蜂一样是随着气候条件而活动的。
当蜜蜂开始采集活动的时候,螨虫也开始活动。
蜜蜂在采集时就有可能把螨虫带回蜂巢,所以蜂巢里就会经常有螨虫的存在。
螨虫能够在蜂巢房迅速滋生,如果不提前定期杀灭螨虫,等螨虫害真正爆发时,再治就迟了。
螨虫会寄生在蜂巢房里,喜欢吸附在虫蛹的身上咬噬虫蛹。
我们在使用蜂药如果有封盖子脾的存在,里面的螨虫是杀不死的。
所以必须在蜂群里没有封盖子脾用药,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防治螨虫最重要的几个时期是:春繁开始前,度夏开始前,越冬开始前。
在这几个时期,蜂群没有封盖子脾用药才能有效的杀灭螨虫,只有把螨虫彻底杀灭,春繁才能顺利成功。
度夏时囚王断子才能杀灭长时间采集期带回来的螨虫。
经过秋繁采集活动,蜂群又会有螨虫存在的,等到子脾没有了,用药彻底杀灭螨虫,越冬才会安全。
各地的气候条件不一样,在温暖的地方,螨虫滋生也快很多,如果只按照上面的这几个时期,防止螨虫还不够的。
在两广没有冬天的地方,中部冬天并不太冷的地方,螨虫害要严重的多。
除了按照上面这三个时期防止螨虫以外,在每一个大蜜源期结束后,就要开始防治螨虫。
平时要密切关注蜂群的状态,如果有翅膀残缺的爬蜂出现,如果虫蛹里发现螨虫,这就证明螨虫害已经发生了,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开始用药杀灭。
防治螨虫该用什么药物?目前防治螨虫蜂药很多,不同厂家,不同品牌会让人眼花缭乱。
211008365_寄生蜂螨防治现状与最新杀螨技术

22APICULTURE OF CHINA蜜蜂健康2023年3月 养蜂技术寄生蜂螨防治现状与最新杀螨技术于世宁│文山东龙口市蜂源蜜蜂饲料有限公司一、螨害防治现状大小蜂螨危害蜜蜂几乎是世界性的严重问题,每年给养蜂业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目前没有一种对蜜蜂无毒的杀螨药物,螨害的治疗难度非常高。
传统的杀螨药可以杀死蜂螨的同时对蜜蜂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药后杀螨效果受温度、浓度、方法、环境和蜜蜂体质等多种因素影响。
温度高杀螨效果好,伤蜂、中毒严重,温度低则效果差。
用药浓度高或者用量大效果好,但蜜蜂可能有隐形中毒和伤蜂问题,虽然没有直接死亡,但是蜜蜂的免疫力、健康和寿命受到影响。
用药方法问题也很严重,升华硫擦子脾不但伤蜂、劳动强度大还伤幼虫,引起蜂王不产卵。
甲酸、双甲脒、蝇毒磷等(双甲脒、蝇毒磷是禁药)水剂喷蜂,药物很难直接到蜂螨身上,因为蜂体上的蜂螨80%~90%潜伏在蜜蜂腹板节间膜处,被包裹在两个腹板间,水剂喷雾治螨不能杀死此处被保护的蜂螨。
草酸、双甲脒等巢门烟雾杀螨有效果,但是受温度影响、高密度的蜂群与蜜蜂腹板保护也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其他方法像超声波杀螨、加热法杀螨、二氧化硫熏蒸法等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
不论大、小蜂螨都要在蜂房内繁殖,蜂螨受蜂蜡保护,大多数药物很难渗透到蜂巢内杀螨,除非是具有杀螨能力的脂类物质或者小分子的有机酸,可能穿透巢房杀巢房内的蜂螨。
蜂群繁殖期90%的大、小蜂螨是潜伏在蜂巢内不停地繁殖。
小蜂螨8%~10%是在蜂脾上奔走寻找最佳繁殖场所,1%左右附着在蜜蜂腹板节间膜处。
大蜂螨8%~10%是附着在蜜蜂体表,而体表的大蜂螨70%~90%潜伏在腹板节间膜处,也就是说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大蜂螨只占到总量的1%~5%,95%~99%的大蜂螨是我们看不到的,它们特别善于隐藏。
断子期大、小蜂螨失去了繁殖、隐藏的场所,除了大量(73%~84%)体弱、衰老自然死亡以外,剩余的体质强壮、生长发育良好的大、小蜂螨全部寄生在蜂体上,蜜蜂体表节间膜处附着的大、小蜂螨占总蜂螨量的70%~90%,仅有少量的大蜂螨在蜜蜂头、胸和背板等,我们用眼睛能看到。
蜜蜂寄生螨的防治

狀两通丨 2020/6上 |•、珊代种养_蜂寄生鱗的麻洽一、大蜂螨1•危害大蜂螨依靠口器刺破蜂蛹的表皮,吸吮其体液繁殖生存。
蜂蛹 被刺破的伤口在其羽化前始终保持 开放状态,从而为病原微生物入侵 创造了条件,往往造成蜂蛹营养不 良、发育不全或翅膀残缺无法飞翔。
大蜂螨还会寄居在蜂体上吸吮 体液,致使蜜蜂体质衰弱、寿命缩 短、采集力下降,严重影响蜂蜜产 量。
2•防治(1 )培育抗螨蜜蜂品系。
东 方蜜蜂就是一个很好的抗螨蜜蜂品 系,能用足自行清除大蜂螨,还能 发现并清除幼虫巢房中的大蜂螨。
(2 )物理防治。
先制作好捕蜗 板,即用10~ 15毫米厚的木条制作 一个比蜂箱底稍小点的长方形框,在框上订上纱网,纱网的网眼大小 以2.5毫米x 2.5毫米为宜;再在巢 箱前面的下部,插入涂有凡士林的 白色厚纸板;最后将捕螨板放在箱 底。
这样,大蜂螨自然落下后,就 会黏在纸板上死去,无法再返回蜂 巢。
为了更好地监测巢箱内大蜂螨 的大体数量和为害程度,可以用捕获的大蜂螨数量进行推算,即每隔 7 ~ 10天检查1次,计算平均每天的 自然落蜗数。
一般蜂群中的大蜂螨 总数是自然落在捕螨板上大蜂蛸数 的100 ~ 200倍。
通常的经验是,秋 冬季节用捕螨板捕获的大蜂螨数量 如果不超过50只,那么来年初夏就 不需用药进行防治;如果5月底平 均每天的自然落螨数超过3只,7月底到8月初自然落螨数超过10只,就 必须尽快用药防治;在蜜蜂的活动 季节,只要自然落螨数超过30只,就说明蜂巢内的大蜂螨数量已有3000 ~ 6000只,必须立刻用药进行 防治。
(3 )化学防治。
常用的防治 药物有拟除虫菊酯类(如螨扑、蜂 螨清等。
流蜜期禁用)、有机酸类 (如甲酸、草酸等)、香精类(如 百里酚等)等。
(4)生物防治。
一是用雄蜂 脾诱杀。
由于大蜂螨喜欢寄居在雄 蜂幼虫巢房内,所以春季可以在每 箱蜂群里加上1~ 2框雄蜂脾,每隔 20天割除1次雄蜂蛹,连续割除2 ~ 3 次,不但可减少大蜂蜗虫口近一半,还能收获部分雄蜂蛹,一举两 得。
养意蜂不懂治螨会灭群,治螨不懂升华硫的使用方法会白忙

养意蜂不懂治螨会灭群,治螨不懂升华硫的使用方法会白忙意蜂繁殖快,产蜜量高经济效益好,这是全世界认同的。
可是对于某些养蜂人来说,意蜂太难养了,螨虫害太难治了,养不好意蜂更容易得病,螨虫害爆发会很快灭群。
这也是很多人宁愿选择产蜜量低,能抗螨的中蜂养殖,不敢养意蜂的原因。
我家养过中蜂,现在选择养意蜂,以我的切身体会,养意蜂确实比中蜂经济效益要高得多,意蜂只要治螨成功,比中蜂更少得病,更容易养殖的。
今天就再介绍一下意蜂防治螨虫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螨虫难治?该怎么样正确防治螨虫害?螨虫能彻底治愈的,永不再发吗?现代人对于螨虫是不会陌生的,虽然难以见识到螨虫的真正面目,但螨虫的危害肯定是早有耳闻。
我们生活中螨虫无处不在,地上地下,空气中,水中,生物寄生上都可能有螨虫。
人体寄生螨虫的危害就让人毛骨悚然,用放大镜看可能人就被螨虫包围了。
螨虫的种类据说有5000多种,是仅次于昆虫的物种。
很多生物都深受螨虫之害,许多动物包括人也是怕螨虫的。
意蜂就是螨虫的最大受害者了,能寄生在意蜂身上的各种蜂螨也有十几种以上。
这些螨虫存在于自然界中,蜜蜂采集时就会勾住蜜蜂的绒毛,被带回蜂巢,然后在蜂巢里迅速繁殖起来,危害蜂群。
一只雌螨能产1~7粒卵,多数产2~5粒,进入巢房内的大蜂螨有产卵能力的占94.8%,无产卵能力的仅占5.2%。
蜂螨的生长周期只有6~7天,从卵变成成熟的卵一个星期就足够了,就又开始产卵。
这样繁殖力是惊人的,会爆发式的增长。
而且螨虫卵几个小时就孵化进入若螨期,从若螨开始就危害蜂群。
既能寄生在蜂巢房里啃噬虫蛹,又可以寄生在成年的蜜蜂身上吸食淋巴液,使蜜蜂早死。
正是因为螨虫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只要采集就有可能带回螨虫,有十分惊人的繁殖能力,所以无论是怎么样治螨虫,都不可能真正彻底杀灭螨虫,没有什么方法能使螨害永不复发。
只要是意蜂在采集活动,就必须要定期防治螨虫,不能等到螨虫害爆发时才想到治。
真的有什么方法能一招就杀灭螨虫吗?现在治螨的蜂药很多,很多药物广告说能大小螨同治,能一招杀灭螨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问大蜂螨怎么治最好?
蜂螨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目前我省的螨害主要是大蜂螨,而小蜂螨多是长途
转地蜂群传染来的,一般危害较小;小蜂螨的寄生必须依靠封盖子,在北方寒冷
地区,冬季有长达几个月的断子期,小蜂螨不能存活。在这里我们只简单谈一下
怎样防治大蜂螨。
蜂螨的繁殖是伴随着蜂群的繁殖来完成的,2月下旬蜂群出窖后,蜂王开始产
卵,但卵圈很小,蜂螨开始繁殖,4-6月蜂群内子脾数量增加,是蜂群繁殖速度
最快的时期,蜂螨数量也大幅度增加,7-8月份蜂螨寄生率达到高峰期,如果越
冬前不治螨,很多蜂群会因此在越冬期死亡。
一、利用越冬期断子期治螨
蜂王停产越冬期长达4个多月,由于蜂螨的繁殖必须借助于封盖子,所以蜂王
停产后,蜂螨也就停止繁殖。此时的蜂螨完全寄生于成年蜂的体上,与治螨药的
可以充分地接触,此时治螨效果最好。
从我省养蜂的具体情况来看,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培育越冬适龄蜂,10月份
气温下降,植物开花大减,9月中、下旬蜂王停止产卵,9月末喂足饲料。治螨
时间一般定在喂完越冬饲料调整巢脾后的晴暖无风日,大约在10月1日之后。
这次治螨是一年中最关键的一次,一般采用杀螨剂等水剂防治效果好的药物。
用药前将报纸垫入箱底,然后逐脾进行喷治,箱壁、箱底、巢门前、副盖等部位
都要进行喷药。当晚或次日清晨将报纸抽出,将蜂螨集中焚毁。如果落螨非常多,
可选几群再用药调查落螨情况,如无落螨说明治螨彻底,如有落螨,所有蜂群要
再进行一次治螨。
二、利用早春出窖断子期治螨
2月份气温明显回升,天气渐暖,日最高气温
超过10℃的晴暖天气出现,2月中下旬,蜂群逐渐出窖,清理蜂巢,调整蜂巢
脾后,选一气温较高的晴暖无风日,进行彻底治螨。采用的方法与秋季治螨一样,
但这一次治螨时常会发现,部分蜂群当中已有少量封盖子脾,因此,与秋季越冬
前治螨相比,效果稍差一些,一般情况下只需用药二次。
三、蜂群处于繁殖季节治螨
有个别蜂场,由于晚秋和早春没有治螨或治螨不彻底,或者与有螨害蜂群接触,
在繁殖季节出现蜂螨,也不能忽视,一般采用挂"螨扑"的办法,省工、省时、药
效长,既不影响繁殖又不污染蜂产品,治螨效果也较好。
自我国发现蜂螨危害意蜂以来,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蜜蜂长期与蜂螨
接触,本身对蜂螨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也就是逐步形成了抗螨能力。另一方面,
养蜂人员基本掌握了螨害的发生规律,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至使蜂螨寄生虫
率普遍下降。我省防治蜂螨的方法由过去的春、夏、秋都要治螨,过渡到春、秋
两次治螨。目前主要采取秋季一次彻底治螨的方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方法
很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