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西方蜜蜂大、小蜂螨的防治技术]蜜蜂小蜂螨病图片模板

合集下载

全球都在防治蜂螨,这些治螨技术你了解吗

全球都在防治蜂螨,这些治螨技术你了解吗

全球都在防治蜂螨,这些治螨技术你了解吗在国内养蜂的朋友们都知道蜂螨是意蜂的头号杀手,蜂螨的存在已经严重危害到意蜂的生存。

其实这是个国际难题,蜂螨的危害遍布全球,因为蜂螨是一种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的寄生虫,对杀螨药物的抗药性也很强。

今天笔者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外的两种治螨药物的使用方法,拿到国内也同样适用。

草酸治疗配制草酸溶液:在蜂群断子期使用浓度为2.1%的纯草酸放入浓度为20%的糖水中(1升浓度20%的糖水加入30克浓度为2.1%的纯草酸)。

具体操作:均匀混合后用针头注射器吸取20~50毫升配制好的草酸糖水溶液均匀地滴到两个巢脾之间的蜜蜂身上。

该方法可以用于单箱体或多箱体蜂群,但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治疗效果不是很好,而且治疗时需要根据群势决定草酸糖水溶液的用量,剂量过大会对蜜蜂造成伤害。

通过实验测定该方法在断子期使用,杀螨效果为90%。

甲酸治疗使用甲酸防治蜂螨用浓度为60%的纯甲酸溶液熏蒸效果最好,该浓度的纯甲酸对蜜蜂的伤害也最小。

具体做法:在蜂群断子期给蜂群彻底杀螨。

取浓度为60%的纯甲酸溶液10~40毫升倒入纸片吸垫中(可用婴儿的尿不湿),吸垫能够吸附大量的甲酸溶液同时能缓慢、均衡地释放甲酸,对蜜蜂的伤害很小。

将甲酸溶液倒入吸垫后,先应将甲酸吸垫倒置,在箱外搁10分钟后再放入蜂箱内,目的是让甲酸溶液均匀的吸附到吸垫内的每一个角落。

把吸垫放到蜂箱底部,这有利于蒸发甲酸气体的扩散。

使用甲酸治螨前,需要一周的时间准确测算出每箱蜂的用药剂量,这样可以更高效、安全地杀螨。

可先用10毫升(10毫升被认为是最安全剂量)浓度为60%的纯甲酸溶液熏蒸24小时后检查蜂箱底部的落螨情况。

随着天数的延长,甲酸溶液剂量也要增加,第二天用20毫升浓度为60%的纯甲酸熏蒸24小时;第三天用30毫升浓度为60%的纯甲酸熏蒸24小时;依次递推直至第六天60毫升浓度为60%的纯甲酸熏蒸24小时。

每次熏蒸后都记录蜂箱底掉落蜂螨的数量。

蜜蜂染上疾病怎么办?蜜蜂常见疾病的规律与防治

蜜蜂染上疾病怎么办?蜜蜂常见疾病的规律与防治

蜜蜂染上疾病怎么办?蜜蜂常见疾病的规律与防治蜜蜂是农村常见的养殖项目,有着很高的养殖价值。

而在蜜蜂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如爬蜂病、白垩病、幼虫腐臭病等,将严重危害到蜂群的群势,进而导致减产。

那么,蜜蜂染上疾病怎么办?现将蜜蜂常见疾病的规律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大小蜂螨1.规律及症状:夏、秋季,大蜂螨寄生率高,小蜂螨危害也开始严重。

巢门前,有残翅不全幼蜂爬出,经肉眼辨认有的蜂体上附有蜂螨。

在割除雄蜂脾时,能发现大幼虫、蛹体上附有大蜂螨,有时见蜂体上附有蜂螨。

将新出房子脾抖蜂后,能发现小蜂螨在子脾上乱爬。

2.防治:经常割除雄蜂蛹,清除雄蜂房内蜂螨。

在6月上旬,主要蜜源结束后,继箱群可挂氰菊酯(螨扑)治螨。

在小蜂螨寄生率上升时,用升华硫均匀刷在封盖子脾上,5天1次,连续2-3次。

7月份,在椴树、荆条大流蜜前期可关王或采用处女王交尾,造成断子,让蜂螨暴露在蜂体或巢脾上,再挂氟氨氰菊酯条治螨。

大流蜜期不用药,预防蜂药污染蜂蜜。

二、爬蜂病1.规律及症状: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后期、荆条花期易发此病。

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体、孢子虫等病原综合引起的青壮年蜂病。

病蜂爬出箱外,行动迟缓,不能飞翔,聚集在低洼地或草丛中。

有的死蜂双翅展开,吻伸出,但不同于农药中毒。

2.防治:药物防治可用柠檬酸。

继箱群每晚喂500毫升药物糖浆,内含2克柠檬酸。

每天1次,连续喂3次,停3天,再喂3次。

三、白垩病1.规律及症状:一般发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气温19-30℃,空气潮湿。

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

在巢门口可发现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状硬质幼虫体。

患病巢房封盖不齐有凹陷、穿孔。

死亡的幼虫呈干枯状,白色或灰黑色,无臭味,无粘性,易被清除。

2.防治:此病发病后不易治愈。

蜜蜂春繁时,不喂来历不明的蜂花粉,箱内换入茶花花粉脾或喂茶花花粉可减少白垩病发生。

发病轻时,可用药物治疗,用丙酸钙加入糖浆喂蜂,继箱每群喂糖浆0.5千克(含丙酸钙0.5克)。

大、小蜂螨的防治策略和注意事项

大、小蜂螨的防治策略和注意事项

大、小蜂螨的防治策略和注意事项大蜂螨的危害特点是成螨体外寄生蜂体,蜂房内繁殖危害幼虫和蜂蛹。

防治可采用蜂群人为断子,使螨无法繁殖,暴露于蜂体上,再用药剂进行治疗。

在蜂群越冬前后无子脾时,加强药剂防治,可以起到保护蜂群安全越冬和压低虫源的作用,是一年中螨的防治的两个重要环节。

本文来自39蜂疗网。

对大、小蜂螨要加强预防措施。

对于目前无蜂螨的国家和地区,检疫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严禁进口有蜂螨的蜂群,限制外来蜂群与无螨地区的蜂群相接触,隔离区的半径宜在5~7千米。

在进行蜂群销售和蜂具的转让时,应认真检查,防止螨害蔓延扩散。

箱内保持充足的饲料,增强蜂群对螨病的抵抗力。

蜂场应处于干燥、向阳、背风地方,蜂箱与巢脾要经常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防治大、小蜂螨要注意以下几点:1.努力寻找杀螨效果好而对人体安全无机化合物杀螨剂。

2.提倡使用低毒、低残留杀螨剂,或用植物性杀螨剂取代有机杀螨剂。

3.交替使用杀螨剂,防止螨抗药性的迅速形成。

4.合理用药次数。

一般杀螨剂对蜂房内的螨作用不大,因此在繁殖季节,若相隔3天用药一次,至少须连治4次,保证毒杀幼蜂出房后带出的螨。

5.缺蜜季节或蜂场群势不均情况下,要尽可能全场蜂群同时治疗,以免导致盗蜂和围王的损失。

6.流蜜期坚决不用化学药剂治螨。

尽量在晚秋越冬前结合断子治螨。

既能减轻药剂残留量,又可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7.制定治螨综合治理措施。

以饲养管理方法、热处理方法和生防方法为基础,必要时候使用化学方法。

8.熏烟剂和熏蒸剂的使用一般应在傍晚后蜂群不活动时进行,否则容易造成死亡。

使用后,还须密切观察蜂群状况。

9.贯彻“治早、治少、治了”连续彻底治螨的策略,紧紧抓住蜂群无子脾时大力治螨。

10.先试验后使用。

由于杀螨剂用量因季节、气候、群势、使用方法和螨害程度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在大范围使用某种新药剂时,应当对少量蜂群进行试验,以防大量蜂群因药害而造成损失。

蜜蜂螨虫的治疗方法

蜜蜂螨虫的治疗方法

蜜蜂螨虫的治疗方法
蜜蜂螨虫是一种寄生于蜜蜂体内的微小螨虫,它会危害蜜蜂的健康,影响蜂群的发展和产蜜能力。

治疗蜜蜂螨虫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一些特定的药物来治疗蜜蜂螨虫,如阿氏酯类、有机磷酸酯类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喂饲或者喷洒到蜂群中进行应用,有助于杀死蜜蜂体内的寄生螨虫。

但是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蜂群和蜂产品造成不良影响。

2. 温度治疗:蜜蜂螨虫对高温敏感,因此可以通过对蜂巢进行热处理来杀死虫体。

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特殊的蜂巢加热装置,将蜂巢加热到一定温度,可以有效地杀死蜜蜂螨虫。

但是需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避免对蜂巢和蜂群造成损伤。

3. 机械治疗: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器具来清除蜜蜂体表的螨虫。

比较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刷子或者刮板等工具,轻轻刮除蜜蜂体表的螨虫。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对蜜蜂损伤较小,但需要持续性的控制,以防止螨虫再次繁殖。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还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蜜蜂螨虫的感染,比如注意蜂箱的清洁和消毒、合理的蜂群密度控制、定期检查和监测蜂群健康情况等。

同时也可以选择耐螨品种的蜜蜂来培育,提高蜜蜂体内的抗病能力,降低蜜
蜂螨虫感染的风险。

蜂螨综合防治技术

蜂螨综合防治技术

22APICULTURE OF CHINA蜂螨综合防治技术张春明│文山东德州市农业农村局253000大蜂螨和小蜂螨是危害西方蜜蜂两种主要的外寄生螨,寄生大蜂螨的蜜蜂发育不良,体质衰弱,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寄生大蜂螨的幼虫,有的在幼虫期死亡,有的在蛹期死亡,幸而羽化成蜂的,也常是翅足残缺不全,出房后不能飞翔。

因此,受大蜂螨侵害的蜂群常常会死蜂、死蛹遍地,幼蜂到处乱爬,群势迅速衰退。

小蜂螨可以使蜜蜂的幼虫和蛹严重受害,它不但可以使幼虫大批死亡,而且也可使蛹和新出房的蜜蜂变得残缺不全,蜂群中可见子脾上有不少的巢房盖被咬破,有的幼虫未化成蛹就死去,有的化蛹后不能羽化,有的羽化出房时,翅膀残缺不全,幼蜂发育不良,在巢门前或场地上乱爬。

螨病严重的蜂群,由于新蜂不能产生,成年蜂大批死亡,蜂群迅速削弱,甚至全群覆灭。

大蜂螨已在世界范围蔓延,危害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世界养蜂界的严重关注。

小蜂螨最早在亚洲对蜂群造成危害,现在也逐渐向世界蔓延,小蜂螨繁殖期短,爆发迅速,是一种比大蜂螨危害性更大的蜜蜂外寄生虫。

大蜂螨雌虫呈椭圆形,棕褐色,长1.17mm,宽1.77mm;雄虫较雌虫略小,呈卵圆形,长0.88mm,宽0.72mm。

小蜂螨雌虫体为卵圆形,棕黄色,长1.06mm,宽0.59mm;雄虫虫体为长卵圆形,浅棕色,长0.98mm,宽0.59mm。

大蜂螨和小蜂螨都只能依赖蜜蜂封盖子繁殖,发育周期中都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螨)三个不同的虫态。

大蜂螨雌虫在子脾即将封盖时潜入幼虫巢房,封盖后两天开始产卵,封盖后第3天开始出现前期若虫,封盖后第7天开始出现后期若虫,封盖后第10天开始出现第二代成虫,到封盖后第12天新长成的蜂螨随幼蜂出房。

1只雌螨能产1~7粒卵,多数产2~5粒,大蜂螨产卵能力虽然很强,但成活率很低,能够形成新雌螨的仅占35.8%,死亡3.8%;形成新雄螨的占17%,死亡9.4%,而不能发育为成螨的占33%。

据推算,大蜂螨的卵期为1天,若虫期为7天,成虫在繁殖期间的寿命为43.5天,最长55天,而越冬时期的大蜂螨成虫寿命可长达3个月以上。

谈蜂螨的防治

谈蜂螨的防治

谈蜂螨的防治防治蜂螨是每个养蜂员必做的工作之一,蜂螨防治的成败与否是养蜂生产的瓶颈所在。

蜂螨有大小蜂螨之分,一般在5月~11月之间,随着春繁和秋繁的成功,蜂群不断壮大,给蜂螨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营养条件和隐蔽的场所,大小蜂螨的寄生率也与日俱增,如果不加以防患,就会形成大量的无翅蜂,导致蜂群的群势迅速下降,使蜂群不能安全的越夏、越冬。

使蜂螨迅速扩张的因素有多种,一是雄蜂无群界,为蜂螨向全场(我场)或临近的蜂场(他场)扩张创造了条件。

当然,尽管我场的蜂螨繁殖工作搞得好,但5km范围内的他场蜂螨发生严重,也会使我场的蜂螨发生加快;二是盗蜂,由于我场互盗,或他场与我场之间互盗,是秋季蜂螨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我场相互调脾,也给我场各群之间蜂螨扩张蔓延提供了条件,再加上其他原因,就使春季的蜂螨难以控制了。

因此,防治蜂螨一定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针对发生的原因,多管齐下防治蜂螨。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春繁和秋繁的过程中,要抓住偶尔出现的晴好天气(气温超过15℃)认真检查蜂群,一旦发现蜂群有轻微感染蜂螨,就要马上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等到无翅蜂满地爬的时候再防治,已为时已晚。

显然,防治蜂螨应以预防为主。

有时,尽管进行了较多的预防工作,但蜂螨还是发生了,这时就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在防治蜂螨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指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

化学防治是指采用一定的药剂对蜂脾喷药,或用药粉撒在蜂路、箱底和巢门等处,以达到杀灭蜂螨的作用。

此法方便快捷、防治效果好,但成本高、蜂螨容易产生抗药性、伤蜂伤子、污染蜂产品,此法是目前防治蜂螨的的主要方法。

物理防治是指在防治蜂螨的过程中,全年不用药剂,而是根据大、小螨的生物学特性,人为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治蜂螨的方法。

例如:大螨喜欢在雄蜂幼虫房内寄生雄蜂幼虫,那么,割除雄蜂蛹,减少大螨的生存空间,从而达到控制大螨的目的,大螨除了寄生幼虫而外,还寄生在成蜂体表,可以通过目测法确定大螨的寄生率;小螨只寄生幼虫不寄生成蜂,根据小螨的这一生物学特性,用以通过短时期给蜂群断子,切断小螨的食物来源,以达到防治小螨的目的。

蜂螨及蜜蜂原虫病防治.ppt

蜂螨及蜜蜂原虫病防治.ppt

(三)生活史及习性 大蜂螨具卵,若螨和成螨三种不同的虫态。在西方蜜
蜂,雌成螨可寄生于工蜂和雄蜂的成虫,幼虫和蛹,在封盖 房内繁殖。在巢房外的蜂体上,雌成螨靠口器刺穿蜂体的节 间膜,取食血淋巴。在冬季越冬期,寿命可达6个以上。
(四)传播途径 在地区之间的传播途径是蜂群转地,在蜂群之间的传
播途径是迷巢蜂、盗蜂、雄蜂等。管理人员在进行蜂脾调 换、合并蜂群等也能传播蜂螨。
三、蜜蜂微孢子虫病
(二)病原 病原为孢子虫,病原大小约3~8μm×1~3μm。椭圆形,
米粒状,在显微镜下带蓝色折光;孢子内藏卷成螺旋形的极 丝。
三、蜜蜂微孢子虫病
(三)症状 被孢子侵染的蜜蜂无明显的外观疾病症状,甚至当被侵
染的蜜蜂的中肠出现明显的损伤时,也无明显的外观症状。 解剖被侵染蜜蜂则可发现,中肠由蜜黄色变为灰白色,环纹 消失,失去弹性,极易破裂。
(一)螨害的主要状
由于小蜂螨发育期短,有的新成螨会咬破房盖转房再行繁 殖危害,从而使房盖会出现形如缝衣针孔状大小的穿孔。
小蜂螨繁殖速度比大蜂螨快,造成烂子也比大蜂螨严重, 若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全群烂子覆灭。
(二)形态特征
雌成螨呈卵圆形,浅棕黄色,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体长 0.97mm,宽0.49mm,产卵时厚0.6mm,产卵后厚0.3mm。雄螨呈 卵圆形,淡黄色。体长0.92mm,宽0.49mm,导精趾狭长,卷曲。 卵近圆形,腹部膨大,中间稍下凹,形似紧握拳头,卵透明。 长0.66mm,宽0.54mm。前期若螨呈椭圆形,乳白色,背有细小 的刚毛。
(五)大、小蜂螨的防治方法
交替使用杀螨剂,防止螨抗药性的迅速形成。 先试验后使用。由于杀螨剂用量因季节、气候、群势、 使用方法和螨害程度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在大范围使用某种 新药剂时,应当对少量蜂群进行试验,以防大量蜂群因药害 而造成损失。

意蜂治疗大小蜂螨用什么药好?

意蜂治疗大小蜂螨用什么药好?

意蜂治疗大小蜂螨用什么药好?意蜂是我国引进的高产型蜂种,学名意大利蜜蜂,亦称西蜂、洋蜂、意大利蜂等,特点是繁殖快、群势强、分蜂性弱、生产效益高,缺点是适应性弱于中蜂且易受蜂螨危害,下面来看一看意蜂治疗大小蜂螨用什么药好吧!一、危害特征蜂螨一生都在蜂房中繁殖并靠吸食蜜蜂血淋巴为生,受害严重的蜂群各龄期幼虫或蛹均出现大量死亡,幼虫死亡后易腐烂且无一定形状,蛹不能顺利羽化且死亡时头部伸出,也可在蜂箱前可见到许多变形的幼蜂,成蜂被蜂螨寄生则寿命将明显缩短且易感染麻痹病。

二、生命周期1、大蜂螨:大蜂螨雌虫在子脾即将封盖时潜入幼虫巢房,封盖后两天开始产卵,第三天出现前期若虫,第七天出现后期若虫,第十天出现第二代成虫,第十二天成螨随幼蜂一起出房。

2、小蜂螨:小蜂螨进入蜜蜂幼虫房后45~52小时开始产卵,卵期约15~30分钟,幼虫期约20~24小时,前期若螨约44~48小时,后期若螨约48~52小时,发育成熟后随幼蜂一起出房。

三、常用药物1、触杀剂:触杀剂是接触大蜂螨体表进入虫体而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常用的有杀螨1号、杀螨2号、速杀螨、敌螨1号等。

2、熏烟剂:熏烟剂是燃烧产生烟雾而引起大蜂螨中毒死亡的杀虫剂,常用的有“杀螨2号”纸片烟剂、敌螨熏烟剂等。

3、熏蒸剂:熏蒸剂是利用药物挥发产生蒸气来毒杀大蜂螨的杀虫剂,常用的有螨扑、升华硫、卫生球、甲酸熏蒸剂等。

四、治疗方法1、断子灭杀:蜂螨主要是以蜜蜂为载体寄生的,因此蜜蜂断子期是杀灭蜂螨最有利且最关键的时期,此时可选用高效无污染的治螨药物彻底灭杀藏匿在蜂巢中的蜂螨。

2、带蜂喷药:蜂螨可用杀螨1号、敌螨1号等触杀剂喷杀,具体做法是将触杀剂加水配制成喷雾剂,然后均匀喷洒在蜂脾上并喷至蜜蜂体表有一层薄雾后再盖好蜂箱盖。

3、挂药熏蒸:蜂螨可用螨扑、甲酸等熏蒸剂熏蒸,例如可将螨扑呈对角线悬挂在第二个蜂路间,其中强群挂2片,弱群则只挂1片,一般施药2~3周即有明显治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蜜蜂大、小蜂螨的防治技术]蜜蜂小蜂螨病图片
我国各地均有蜜蜂饲养,品种除了本地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以外,主要饲养的是生产能力极强的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

大蜂螨和小蜂螨是危害西方蜜蜂最为严重的敌害。

螨害发生,轻则群势受损,重则全群覆灭。

在防治大、小蜂螨时,如果防治方法和使用药物不当,不仅易污染蜂产品,也常常造成蜂群中的蜂王、工蜂及幼虫中毒,导致蜂儿发育不良,诱发各种病害,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大大降低养蜂效益。

现将大、小蜂螨发生的症状、规律、诊断、治疗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症状大蜂螨严重时,工蜂瘦弱、细小、飞行无力,严重时孵化出来的工蜂,翅膀卷或残缺,不能飞行,满地乱爬。

采集力差,产量抵。

小蜂螨严重时,工蜂瘦弱,封盖蛹串孔、开盖,严重时孵化出来的工蜂,无翅膀,满地乱爬,群势快速下降。

大蜂螨、小蜂螨同时危害,工蜂瘦弱、细小、飞行无力,封盖蛹串孔、开盖,严重时孵化出来的工蜂,翅膀卷或残缺,无翅膀,不能飞行,满地乱爬。

群势快速下降。

2、规律大蜂螨可以寄生于幼虫、蛹及成蜂,在幼虫房中繁殖。

蜂群繁殖期,也是大蜂螨的繁殖期。

群势下降,子脾减少,蜂螨仍处快速繁殖期,并向少量子脾和蜂体集中寄生;蜂群内无子脾,大蜂螨也停止繁殖,并以成螨状态寄生于蜂体,以吸吮蜜蜂体液为食,随蜂越冬,一年四季均可对蜂群造成危害。

小蜂螨主要寄生在幼虫和封盖子脾巢房中,以吸食蜜蜂幼虫或蛹的体液为生,繁殖速度快。

蛹体上成活10d,成蜂体上仅能成活1-2d。

对越冬期不断子的蜂群或断子期短、治螨不彻底的蜂群危害重。

3、诊断用一个5cm×5cm 的小框,套在老熟工蜂封盖蛹(18-20日龄)和老熟雄蜂封盖蛹(100个蛹)上,割开蜡盖,抖出工蜂蛹或雄蜂蛹,分别统计大、小蜂螨数,每群统计3-5格。

每格大、小蜂螨数平均为0时,蜂螨危害蜂群轻;每格大、小蜂螨数平均为0~1时,蜂螨已危害蜂群,准备防治;每格大、小蜂螨数平均为1~5时,蜂螨已危害蜂群较重,开始治蜂螨;每格大、小蜂螨数平均为10~30时,蜂螨危害蜂群重,必需认真防治蜂螨;每格大、小蜂螨数平均为30以上时,蜂螨已危害蜂群成灾,出现上述症状。

统计大、小蜂螨数时,大蜂螨数量多,主要是大蜂螨危害蜂群;小蜂螨数多,主要是小蜂螨危害蜂群。

4、防治方法防治原则为蜂群断子,大、小蜂螨分别防治,分别对症选药,补充营养。

蜜蜂的自然断子期是杀灭大、小蜂螨最有利和最关键的时期,其次是人为囚蜂王断子期和换蜂王期。

可在蜂王尚未开始产卵或刚开始产卵期,选用高效无污染的杀蜂螨药进行第1次杀螨;蜂群内有卵孵化幼虫即1-2日龄幼虫期进行第2次杀螨。

蜂螨发生后,一定要按上述方法诊断,确定是何种蜂螨危害或哪种蜂螨为主要螨害,分别对症防治。

大蜂螨危害蜂群的防治方法:自然断子或人工断子18-24d,常用杀螨水剂按剂量用药2-3次,能有效控制大蜂螨对蜂群的危害。

其它方法能杀灭大量蜂螨,不一定能有效控制大蜂螨对蜂群的危害。

小蜂螨危害蜂群的防治方法:断子10-12d,放蜂王产卵,然后用升华硫磺涂封盖蛹脾(方法是将子脾稍稍倾斜,刷子两面蘸取升华硫磺并敲除多数粉末,从子脾倾斜向下的一面自下往上,重复多次,仔细观察脾面房眼上有点粉末即可)1次,即能有效控制小蜂螨对蜂群的危害。

大、小蜂螨混合危害蜂群的防治方法:断子13-15d。

放蜂王产卵,然后用升华硫磺涂蜂盖蛹脾1次,用升华硫磺治螨3~4d后。

常用杀螨水剂按剂量用药2-3次,即能有效控制大、小蜂螨对蜂群危害。

蜜蜂的自然断子期或人为囚蜂王断子期,防治大、小蜂螨选用杀螨I号针剂,杀螨Ⅱ号针剂、烟剂等剂型,按剂量使用,效果都比较好。

蜜蜂繁殖期,防治大蜂螨选用熏蒸杀螨药片如螨扑等剂型,效果较好;防治小蜂螨选用升华硫磺最好。

防治大、小蜂螨应选择在蜜源丰富期、生产蜂产品前15d或生产蜂产品后用药,用药前一天和当天夜里喂足1:1糖水,预防药害。

缺蜜期防治大、小蜂螨,用药前2~3d大量喂1:1糖水2-3次,用药当天夜里喂足1:1糖水。

防治好蜂螨的同时,也要防止蜂群垮了的情况发生。

5、注意事项用任何一种或批次杀蜂螨药前,一定要先用2-3群试用,确定杀蜂螨效果和剂量后,才能全蜂场用药防治蜂螨。

杀蜂螨药一定要选择正规、有资质、信誉好的产商购买无污染、无残留的高效杀蜂螨药,并索要发票。

杀蜂螨药选用药准字号的药较畜药字号的药要好。

如升华硫磺等,畜药字号的升华硫磺杂质和硫磺粉较高。

(栏目责编汪元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