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蜂螨对蜜蜂的危害与分布
蜜蜂螨虫的治疗方法

蜜蜂螨虫的治疗方法
蜜蜂螨虫是一种寄生于蜜蜂体内的微小螨虫,它会危害蜜蜂的健康,影响蜂群的发展和产蜜能力。
治疗蜜蜂螨虫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一些特定的药物来治疗蜜蜂螨虫,如阿氏酯类、有机磷酸酯类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喂饲或者喷洒到蜂群中进行应用,有助于杀死蜜蜂体内的寄生螨虫。
但是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蜂群和蜂产品造成不良影响。
2. 温度治疗:蜜蜂螨虫对高温敏感,因此可以通过对蜂巢进行热处理来杀死虫体。
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特殊的蜂巢加热装置,将蜂巢加热到一定温度,可以有效地杀死蜜蜂螨虫。
但是需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避免对蜂巢和蜂群造成损伤。
3. 机械治疗: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器具来清除蜜蜂体表的螨虫。
比较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刷子或者刮板等工具,轻轻刮除蜜蜂体表的螨虫。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对蜜蜂损伤较小,但需要持续性的控制,以防止螨虫再次繁殖。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还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蜜蜂螨虫的感染,比如注意蜂箱的清洁和消毒、合理的蜂群密度控制、定期检查和监测蜂群健康情况等。
同时也可以选择耐螨品种的蜜蜂来培育,提高蜜蜂体内的抗病能力,降低蜜
蜂螨虫感染的风险。
蜜蜂螨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蜜蜂螨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发布 ××××-××-××实施ICS 备案号:DB21/T ××-××××目次前言Ⅱ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蜂螨危害15 发生规律16蜂螨检查方法和病原鉴定17蜂螨的预防18蜂螨的治疗2附录A 狄斯瓦螨及亮热厉螨的形态示意图前言为了加强蜜蜂的饲养管理,防止蜜蜂螨害的发生及传播,促进养蜂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Ⅰ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畜产品安全监察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春颖、徐士磊、张大利、熊成、袁小波Ⅱ蜜蜂螨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西方蜜蜂螨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西方蜜蜂蜂螨的安全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5030-2016 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NY/T 5139 蜜蜂饲养管理准则NY/T 1954-2010 蜜蜂蜂病病原检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蜂群以群体为单位,由蜂王、工蜂、雄蜂组成的能独立生活的蜜蜂群体。
3.2 群势衡量蜂群强弱的主要指标,指蜂群中卵、虫、蛹和成蜂的数量状况。
3.3 巢脾由蜜蜂筑造的、两面布满巢房的蜡质结构,是蜂巢的主要组成部分。
蜜蜂的蜜蜂螨与寄生虫防控

蜜蜂的蜜蜂螨与寄生虫防控蜜蜂是人类重要的农业和生态系统的传粉者,对于花卉、农作物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蜜蜂养殖过程中,它们常常受到蜜蜂螨以及其他寄生虫的威胁。
这些寄生虫会影响蜜蜂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因此,对蜜蜂螨与寄生虫进行科学的防控是保障蜜蜂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蜜蜂螨的种类与危害蜜蜂螨是蜜蜂养殖中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主要通过寄生在蜜蜂体内繁殖。
其中,最为常见的蜜蜂螨有瓢螨、寄生螨等。
它们通常会在蜜蜂腹部、胸部和关节等处寄生,通过吸取蜜蜂的血液和体液来获取营养,直接导致蜜蜂的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蜜蜂螨的寄生会对蜜蜂群体造成严重威胁。
它们不仅会导致蜜蜂的产卵能力下降,影响蜜蜂群体的繁衍,还会引发蜜蜂疾病的传播。
蜜蜂一旦受到蜜蜂螨寄生,不仅会影响其自身健康,还会出现食用花蜜减少、蜜蜂数量减少等情况,严重影响蜜蜂业的经济效益。
二、蜜蜂螨防控策略为了防止蜜蜂螨对蜜蜂群体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蜜蜂螨防治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等有效的生物控制蜜蜂螨的繁殖和传播。
例如,可以引入侵袭蜜蜂螨的寄生性真菌,使用运输后的真菌孢子对蜜蜂螨进行生物防治。
此外,还可以利用蜜蜂本身对蜜蜂螨进行控制,培养选择性繁殖抗性强的蜜蜂品种。
2.药物防治药物防治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防治蜜蜂螨的方法。
通过向蜜蜂蜂箱中喷洒或滴入一定剂量的合适药物,来杀灭或抑制蜜蜂螨的繁殖。
常用的药物包括有机酸、有机磷等。
在使用药物防治时,需要根据蜜蜂螨的生长周期和蜜蜂群体的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蜜蜂产生不良影响。
三、寄生虫防控除了蜜蜂螨外,还有其他一些寄生虫也会对蜜蜂造成威胁。
例如小蠹虫、蜜蜂僵尸蚂蚁等,它们会寄生在蜜蜂巢穴中,通过吸取蜜蜂的营养和繁殖,导致蜜蜂的生长发育不良。
因此,寄生虫的防控也是蜜蜂养殖中的重要环节。
寄生虫的防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蜜蜂巢穴的清洁和卫生定期对蜜蜂巢穴进行清理和消毒,清除寄生虫的卵和幼虫,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蜜蜂蜂螨的防治

蜜蜂蜂螨的防治作者:赵炜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8年第11期蜂螨是养蜂生产上的重要寄生螨害,在蜂群中发现30种螨类,其中绝大多数对蜜蜂没有危害。
对蜜蜂造成危害的主要有雅氏瓦螨(又名亚洲螨,简称大蜂螨)和亮热厉螨(简称小蜂螨)。
大蜂螨对蜜蜂的影响较为严重。
受大蜂螨危害严重的蜂群,在蜂箱前可见到许多蜂体变形的幼蜂,翅不能伸展或残缺,工蜂体型变小,雄蜂的性功能降低,蜂王寿命缩短。
幼虫在产生眼睛色素时如被2~3只大蜂螨寄生,体重将减少15~20%,大蜂螨吸食蜜蜂体液,可使蜜蜂每2小时减轻体重0.1~0.2%,飞行能力也降低。
如在幼蜂羽化后1~10天寄生大蜂螨,蜜蜂的寿命减短50%。
此外,被大蜂螨危害的蜜蜂,由于身体被刺穿伤口,很容易造成蜜蜂麻痹病病毒的侵入,感染麻痹病。
蜜蜂被大蜂螨寄生后,经常扭动身体,企图摆脱,结果造成蜜蜂精疲力尽,虚脱死亡。
正在发育的蜂群,因蜂螨的寄生,蜂群群势减弱。
受害严重的蜂群,各龄期的幼虫或蛹出现死亡。
巢房封盖不规则,死亡的幼虫,无一定形状,幼虫腐烂;但不粘巢房,易清除。
死蛹头部伸出,幼蜂不能羽化出房。
也可在工蜂、雄蜂幼虫及蛹体上见到寄生的大蜂螨。
若在秋季繁殖适龄越冬蜂时期之前不及时治螨,蜂群就不能安全越冬,造成严重损失。
小蜂螨对蜂群的危害较大蜂螨更为严重,它主要寄生在封盖子脾内危害幼虫和蛹,很少寄生于蜂体,受小蜂螨危害严重的蜂群,幼虫死亡或发育到蛹期死广,出现“白头蛹”。
有时虽能化蛹,幼蜂仍可出房,但翅膀残缺,在蜂箱前场地上爬行。
蜂群群势迅速削弱,甚至造成蜂群死亡,蜂场覆灭。
掌握蜂螨的发生规律,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蜂螨对蜜蜂造成的危害。
一、大蜂螨1、发生规律:大蜂螨的消长与蜂群群势、气温、蜜源及蜂王产卵时间均有较密切的关系。
蜂螨一年可分为越冬期、繁殖期和猖獗期。
春季蜂群弱,蜂螨的增殖比蜂群增殖速度快,猖獗期一般发生在6月份。
春季蜂群强,椴树蜜结束群势下降,螨的寄生率相对提高,猖獗期多发生在8月或9月。
谈谈蜂螨的防治

≯
不假 , 施药细致 、 均匀 , 治螨且不伤蜂 。 有 的蜂友为治螨
防治蜂螨要讲究效果 , 即螨要治在点子上 。 有的养 蜂 人天 天治 螨 , 还 是螨 害不 断 。防治蜂 螨要 掌握 一个 原
则, 每 年抓 好 春繁 前 和秋 繁前 两 个 重要 时 机 治螨 , 平 时
平安 。9 月份之前要人为扣王断子 , 让蜂螨暴露在蜂体 上, 然后彻底治螨 3 次。 2 次用水剂螨药喷雾 , 以喷湿蜂 体为度 , 1 次熏烟治螨 , 使蜂螨寄生率降至 0 . 5 %, 确保
越冬 蜂健 康 。
兑1 O 份水 ,浸泡 4 8 小时滤出其渣 。用烟叶水喷雾蜂 体, 以喷湿蜂体为度, 能杀灭蜂体上的蜂螨 , 方便实用 , 花 钱少 。
2 0 1 3年 8月上
第6 4卷
中国蜂业
A P I C U L T U R E O F C H I N A
蜜蜂健 康
1 9
谈 谈 蜂 螨 的 防 治
王爱群
( 河南 许 昌勘测 设计 研究 院 , 4 6 1 0 0 0 ) 蜂 螨是 寄 生 于蜂 体 或蜂 群 中的一 种 寄生 虫 。 当它 效果好 , 任 意加 大蜂 药 比例 , 治 螨 效果 要 好 一 些 , 但 是 伤 蜂 。同时加 大蜂 螨 的耐药性 , 用 常规 配 比治 螨效果 更
2 . 对 螨 害 严 重 的蜂 群 要 将 子脾 上 的蜂 全 部抖 落 ,
子脾放在空继箱里密封熏蒸 ,时间要严格控制在 3 5 分钟 , 能 够杀 死 封 盖 子 内的 蜂螨 , 时 间不 宜 过 长 , 否 则 伤子 。抖落下来的蜂团 , 用水剂螨药喷雾蜂体 , 以喷湿 蜂 体 为度 。
小蜂螨的诊断方法以及发生规律

小蜂螨的诊断方法以及发生规律
小蜂螨主要寄生于蜜蜂幼虫和蛹体,很少寄生于成蜂体,而旦存活时间仅为1—2天。
小蜂螨不但可以造成幼虫大批死亡.腐烂变黑,而且还会造成蜂蛹和幼蜂的死亡,蜂群内出现死蛹。
出房的幼蜂残缺不全,蜂群群势迅速削弱,其至全群死亡。
下面是小蜂螨的诊断方法以及发生规律介绍:
诊断方法
1.熏蒸检查法用—小玻璃杯从巢脾中央抠取50一100只蜜蜂,其内放一浸渍0.5—1毫升乙醚的棉球,熏蒸3一5分钟,待蜜蜂昏迷后,轻轻振摇几下,再将其送回原群内,蜂螨则粘在玻璃杯杯壁上或掉落到下面,根据蜂数及落螨数计算寄生率。
2.封盖巢房检查法提取封盖子脾,用镊子挑开封盖巢防,利用小蜂螨具有较强趋光性的特点,可迎着太阳光,仔细观察巢房内爬出的小蜂螨数量并计算其寄生率。
发生规律
1.小蜂螨越冬地区调查表明,小蜂螨顺利越冬的温度指标为月平均温度在14 ℃以上,生物学指标为越冬期间蜂群内无绝对断子期,小蜂螨可越冬的温度指标为月平均温度下低于5 ℃,生物学指标为越冬期间,蜂群内绝对断子期不超过10天。
根据39蜂疗网调查小蜂螨越冬所需要的温度和生物学指标,结合我国自然条件和实地调查查明,广东、广西以及福建、浙江、江西南部为小蜂螨的越冬基地,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云南、四川、贵州及河南南部为小蜂螨的可越冬区。
2.消长规律小蜂螨的消长规律与大蜂螨有所不同,它在一年中的消长与蜂群的繁殖状况及群势有关。
在北京地区,每年6月之前,蜂群中很少见到小蜂螨,但到7月以后,小蜂螨的寄生率急剧上升,到9月份即达到最高峰。
11月上旬之后,外界气温下降到l0 ℃以下,蜂群内基本查不到小蜂螨。
蜂螨综合防治技术

22APICULTURE OF CHINA蜂螨综合防治技术张春明│文山东德州市农业农村局253000大蜂螨和小蜂螨是危害西方蜜蜂两种主要的外寄生螨,寄生大蜂螨的蜜蜂发育不良,体质衰弱,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寄生大蜂螨的幼虫,有的在幼虫期死亡,有的在蛹期死亡,幸而羽化成蜂的,也常是翅足残缺不全,出房后不能飞翔。
因此,受大蜂螨侵害的蜂群常常会死蜂、死蛹遍地,幼蜂到处乱爬,群势迅速衰退。
小蜂螨可以使蜜蜂的幼虫和蛹严重受害,它不但可以使幼虫大批死亡,而且也可使蛹和新出房的蜜蜂变得残缺不全,蜂群中可见子脾上有不少的巢房盖被咬破,有的幼虫未化成蛹就死去,有的化蛹后不能羽化,有的羽化出房时,翅膀残缺不全,幼蜂发育不良,在巢门前或场地上乱爬。
螨病严重的蜂群,由于新蜂不能产生,成年蜂大批死亡,蜂群迅速削弱,甚至全群覆灭。
大蜂螨已在世界范围蔓延,危害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世界养蜂界的严重关注。
小蜂螨最早在亚洲对蜂群造成危害,现在也逐渐向世界蔓延,小蜂螨繁殖期短,爆发迅速,是一种比大蜂螨危害性更大的蜜蜂外寄生虫。
大蜂螨雌虫呈椭圆形,棕褐色,长1.17mm,宽1.77mm;雄虫较雌虫略小,呈卵圆形,长0.88mm,宽0.72mm。
小蜂螨雌虫体为卵圆形,棕黄色,长1.06mm,宽0.59mm;雄虫虫体为长卵圆形,浅棕色,长0.98mm,宽0.59mm。
大蜂螨和小蜂螨都只能依赖蜜蜂封盖子繁殖,发育周期中都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螨)三个不同的虫态。
大蜂螨雌虫在子脾即将封盖时潜入幼虫巢房,封盖后两天开始产卵,封盖后第3天开始出现前期若虫,封盖后第7天开始出现后期若虫,封盖后第10天开始出现第二代成虫,到封盖后第12天新长成的蜂螨随幼蜂出房。
1只雌螨能产1~7粒卵,多数产2~5粒,大蜂螨产卵能力虽然很强,但成活率很低,能够形成新雌螨的仅占35.8%,死亡3.8%;形成新雄螨的占17%,死亡9.4%,而不能发育为成螨的占33%。
据推算,大蜂螨的卵期为1天,若虫期为7天,成虫在繁殖期间的寿命为43.5天,最长55天,而越冬时期的大蜂螨成虫寿命可长达3个月以上。
蜜蜂寄生螨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蜜蜂寄生螨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蜜蜂养殖业的不断重视,蜜蜂养殖已经成为很多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
但是蜜蜂在养殖过程中,最让蜂农们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蜜蜂寄生螨的防治,蜂螨成灾有时就会让蜂群全军覆灭。
那么蜜蜂寄生螨有哪些症状及发生规律?该如何进行防治?一、蜜蜂寄生螨的症状检查1、根据巢门前死蜂情况和巢脾上幼虫及蜂蛹死亡状态判断,若在巢门前发现许多翅、足残缺的幼蜂爬行,并有死蜂蛹被工蜂拖出等情况,在巢脾上出现死亡变黑的幼虫和蜂蛹,并在蛹体上见到大蜂螨附着,即可确定为大蜂螨危害。
2、从蜂群中提取带蜂子脾,随机取样抓取50~100只工蜂,检查其胸部和腹部节间处是否有蜂螨寄生,根据蜂螨数与检查蜂数之比,计算寄生率。
用镊子挑开封盖巢房50个,用扩大镜仔细检查蜂体上及巢房内是否有蜂螨,根据检查的蜂数和蜂螨的数量,计算寄生率。
春季或秋季蜂群内有雄蜂时期,检查封盖的雄蜂房,计算蜂螨的寄生率,也可作为适时防治的指标。
二、发生规律蜂螨的消长与蜂群群势、气温、蜜源及蜂王产卵时间均有较密切的关系。
大蜂螨自春季蜂王开始产卵、蜂群内有封盖子脾时就开始繁殖,夏季蜜粉源充足,蜂王产卵力旺盛,蜂群进入繁殖盛期,这时蜂螨的寄生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到了秋季外界气温低,蜜源缺乏,蜂群群势下降,而蜂螨仍继续繁殖,并集中在少量的封盖子脾和蜂体上,则蜂螨的寄生率急剧上升;到秋季或初冬蜂王停止产卵,蜂群内无子脾时,蜂螨停止繁殖,以成螨形态在蜂体上越冬。
因此,大蜂螨一年四季在蜂群中都可见到。
三、蜜蜂寄生螨的防治1、断子灭杀法因为蜂螨主要是以蜜蜂为载体寄生的,所以在蜜蜂的自然断子期是杀灭蜂螨最有利和最关键的时期,在蜂王尚未开始产卵、蜂群内尚无封盖幼子、蜂螨主要集中寄生于成蜂体表的时候,选用高效无污染的杀蜂螨药进行杀灭,能将隐匿寄生的蜂螨彻底灭杀。
2、人工隔离法根据小蜂螨在成蜂体上仅能存活1-2天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地造成蜂群断子2-3天,使蜂螨由于找不到寄主而死亡,先将蜂群内的子脾用隔离板隔离起来,并将巢箱中的子脾全部调到继箱中(为使蜜蜂能自由出入,可在隔螨板前端开一小巢门),补足空脾供蜂王产卵,然后换上隔螨板代替隔王板,隔离子脾约24天后,继箱中的蜂螨随工蜂羽化出房后,因得不到食物和无幼虫作繁殖场所而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蜂螨对蜜蜂的危害与分布
小蜂螨[Tropilaelaps clareae(Delfinado et Baker,1961)] 别名小螨、小虱子。
属奇螨目、厉螨科。
小蜂螨主要寄生在子脾上,很少出现在巢脾外的蜂体上。
寄生主要对象是封盖后的老幼虫和蛹。
它们靠吸食幼虫和蛹体汁液进行繁殖,经常造成幼虫无法化蛹,或蛹体腐烂于巢房。
幸而出房的幼蜂也是残缺不全。
受危害幼虫,其表皮破裂,组织化解,呈乳白色或浅黄色,但无特殊臭味。
由于小蜂螨发育期短,有的新成螨会咬破房盖转房再行繁殖危害,从而使房盖会出现形如缝衣针孔状大小的穿孔。
另外39蜂疗网提醒您:小蜂螨繁殖速度比大蜂螨快,造成烂子也比大蜂螨严重,若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全群烂子覆灭。
小蜂螨寄主较广泛,已知可在蜜蜂属的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黑色大蜜蜂、小蜜蜂上寄生。
小蜂螨1961年首次在菲律宾的东方蜜蜂死蜂标本上发现,后在蜂箱附近的野鼠上也找到这种螨。
小蜂螨分布范围比大蜂螨小,目前受小蜂螨危害的国家和地区有菲律宾、缅甸、泰国、阿富汗、越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香港,非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均未见报道。
小蜂螨常和大蜂螨一起同时发生,共同危害以上国家和地区的西方蜜蜂。
小蜂螨在我国发现的时间比大蜂螨略迟。
1958年江西在少量蜂群上发现有小螨,1960年江西和广东开始出现小蜂螨危害成灾。
此后小螨逐渐向其他地区传播蔓延,目前已遍及全国有蜂群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