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N端脑利钠肽前体(,NT
PCT

重急诊科 彭誉
诊断上的困难
SIRS 的表征非常不特异, 而且很多非脓毒症的病人也会出现该表征 脓毒症: 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 微生物学上对感染的检测通常是阴性, 或需要较长时间才获得结果 微生物培养时,不一定能反映全身炎症的主体反应或器官机能障碍的 出现
过度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疗程过长
PCT代谢
ü 2-3h开始升高,6-12h快 速升高,24h达到峰值, 2-3d正常 ü 半衰期:25-30h,且不受 肾功影响 ü 血浆和血清中均易检测, 且在体内外都很稳定
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不同人群血浆PCT的医学决定水平
对象 健康人 无或者轻度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为局部炎症或者局部感染 中度炎症反应,可能存在感染,也可能是其他情况, 如创伤,大型手术或者心源性休克 很可能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 具有高度器官功能障碍风险 几乎均为严重细菌性脓毒血症或者脓毒症休克, 常伴有高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高度死亡风险 PCT(ng/ml) <0.05 <0.5
治疗决策的支 持
侵袭性真菌感染
后期增加,在第1-3天, 敏感性仅为 53%, 高峰 期敏感性90%, 念珠菌 血症较不显著;曲霉菌的 峰值延后 敏感性86.7% 敏感性30% 特异性82%, 建议在HIV患者中使用 敏感性20%, 反应严重 程度
Supp Care Can. 2005;13(5):343-6
军团菌 肺结核 支原体
• 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和病情进展。 • 脓毒症的预后判断
• 指导抗生素的治疗。
PCT检测的局限性
非特异性PCT诱因-可能的假阳性结果包括:
手术创伤、多处创伤:在手术后的前两天
出生48小时以內的新生儿 免疫刺激药物 (OKT3,TNFa,IL-2.) 严重烧伤 血液透析 中暑 PCT略微增加 感染早期 ( 6-12 小時后重新检测!)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PPT课件

1 2
优化检测方法
对现有的检测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检测的 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概率。
多指标联合检测
将降钙素原与其他相关指标进行联合检测,通过 多指标综合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标准化和质控
建立和完善降钙素原检测的标准化和质控体系, 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一 致性。
06
降钙素原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影响因素与干扰因素
感染类型
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感染对降钙素原水平 的影响不同,需综合考虑。
免疫系统状态
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患者可能出现降钙素 原水平异常升高。
药物作用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可能影响降 钙素原的检测结果。
假阳性与假阴性的问题
假阳性
非感染性疾病、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下,可能出现降钙素原水平升高,需排除其他病因 。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降钙素原概述 • 降钙素原检测方法 •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 降钙素原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比较 • 降钙素原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 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指 标。
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 的研究表明PCT在感染性疾病的 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 要价值。
07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新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纳米技术
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检测 下限,实现更早、更准确的诊断。
生物传感器
开发新型生物传感器,实现快速、实时、便携的降钙素原检测,满 足临床紧急需求。
降钙素原--PCT

PCT的浓度随感染的扩散 的浓度随感染的扩散 和感染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脓毒性休克 严重脓毒症
系统性感染(脓毒症 系统性感染 脓毒症) 脓毒症 局部感染 正常值
PCT清除 清除
血浆中的PCT非常稳定,收集标本24h后,PCT 非常稳定, 血浆中的 非常稳定 浓度在室温下大约下降12%,在4℃大约下降6% 经肾脏排出很少, 未确定PCT排出的特定途径,经肾脏排出很少 经肾脏排出很少 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中,PCT并不大量升高 虽然尿液浓度波动范围较大,但尿液 尿液PCT/血浆 尿液 血浆 PCT=1∶4 = ∶ 因此,对有肾衰竭或接受人工肾替代治疗的病 人而言,仍可用PCT来诊断是否细菌感染
PCT来源 来源
PCT主要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内合成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PCT主要是在细菌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诱导刺 激下产生(TNFα、IL6和细菌脂多糖是PCT的诱导 因子,外周血单核细胞/肝脏 外周血单核细胞/肝脏 PCT 外周血单核细胞 肝脏可能是败血症时PCT 的来源) PCT也可来源于肺、小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肺 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病时水平很低 血清PCT水平高低还反映疾病的严重状态,也是判 断预后和评价疗效的良好指标
PCT用于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诊断是一种非常 用于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诊断是一种非常 有价值的标志物 (总结 总结) 总结
将病人的PCT水平纳入诊断程序 水平纳入诊断程序, 将病人的 水平纳入诊断程序 提高临床决策的安全性
细菌感染/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鉴 细菌感染/ 别诊断 治疗过程及效果的监控(抗生素, 治疗过程及效果的监控(抗生素,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
血清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CT)是最先从甲状腺肿瘤细胞培养 液中提取的一种多肽激素,因此成为该肿瘤血清 学标志物。PCT,CT的前体物,116个氨基酸糖蛋 白,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20-24小时,稳定性 好;
PCT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低,在系统炎症反应 综合症(SIRS)、败血症、肺炎、急性胰腺炎、 活动性肝炎、创伤等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尤其 对SIRS/败血症,PCT是一种非常敏感特异的血清 与炎症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在SIRS/脓毒血 症、败血症/严重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病人的浓 度有明显差异。 PCT可在感染后2个小时后检测到,对临床早期诊 断具有重要意义。 PCT在感染后12-24小时达到高峰,体内、外稳 定性好。 PCT在炎症消失后恢复正常。
PCT与局部感染无关。 PCT与病毒感染无关。 PCT不受外伤影响(多创伤或手术创伤) PCT不受慢性炎症或自动免疫疾病的影响。 PCT不受临床用药影响(OKT3除外--单一抗人T淋 巴细胞表面CD3的抗体 )
PCT浓度和炎症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并随着炎症 的控制和病情的缓解而降低至正常水平,因而 PCT又可作为判断病情与预后以及疗效观察的可 靠指标。
血清PCT临床特点 PCT-是一种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用于诊断和监控 严重细菌感染及脓毒血症、败血症等疾病的理想 指标。 PCT对于系统性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败血症等 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PCT优于其它现存的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指标 (CRP和细胞因子等)。 PCT在正常人血中低于0.5ng/ml。 PCT在脓毒血症、败血症患者其浓度显著增高, 可达1000ng/ml,是正常人的2000倍。
而在病毒感染则保持低水平,PCT在严重细菌感 染(2-3小时后)早期即可升高,因此具有早期 诊断价值;在局部感染、病毒感染、慢性非特异 性炎症、癌症发热、移植物宿主排斥反应或自身 免疫性等疾病时PCT浓度不增加或轻微增加,而 只在严重的全身系统性感染时才明显增加,这就 决定了PCT的高度特异性,因此也可用于各种临 床情况的鉴别诊断
化学发光项目临床意义以及项目组合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用于细菌和病毒的鉴别,来监控感染的严重程度, 用于评价感染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具有调节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及造血功能,并在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结缔组织病 、家族性甲状腺结 合球蛋白增多 症等的鉴别。
增高: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 性淋巴细胞性甲状 腺炎、甲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 自身免疫性甲亢的诊断或排除; 功能自主性甲状腺 多发结节的鉴 别诊断;检测Graves病患者治疗 和 复发情况。 主要用于原发和继发性甲低及甲 亢诊断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慢性淋 巴细胞甲状腺炎明 显阳性,甲亢 、甲减亦可呈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TBG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随病 情缓解可以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TBG明显 升高,随着病情缓解可以恢复正常。 升高:正常妊娠、早期绒癌、葡 萄胎、肝癌、肺癌 、乳腺癌、卵 巢癌、睾丸肿瘤;降低:异位妊 娠 、先兆流产、先兆流产。
甲状腺结合球蛋白 (TB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βhCG) 促黄体生成素(LH) 促卵泡生成素(FSH) 雌二醇(E2) 孕酮(PROG) 睾酮(TESTO) 泌乳素(PRL) 雌三醇(E3) 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
抗苗勒氏管激素 (AMH)
17-羟皮质类固醇 (17-0HCS) 游离睾酮 (Free TESTO)
2.其他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细胞性贫血患者EPO水 平不降低,但也可以使用EPO治疗。此时浓度也会有 所升高。
3.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不全患者EPO水平 升高。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 (PCT)、白介素6 (IL-6)对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诊断价值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guired pneumonia ,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老年患者是多发人群。
目前,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升高,对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为此,加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PCT 、IL-6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效果,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与4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来收治的4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标准[2],无伴随有肺水肿、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肿瘤、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及糖尿病者。
将其作为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为(53.63±16.58)岁。
同时选取该院健康体检中心的4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为(58.52±17.81)岁。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进口药品;H20090376;规格:0.75g )1.5g 加入生理盐水100mL 静脉滴注,2次/d ,联合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L )20mL 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 ,连续治疗2周。
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并连续使用2周。
测定并详细记录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两周后的PCT 、IL-6水平。
1.3标本采集观察组患者入院当天与正常健康体检者当天于早晨起空腹抽取5mL 静脉血,置于无菌真空管中,在室内温度下放置15分钟,按照每分钟3000转离心5min ,分离后分别测定PCT 、IL-6,当日出结果。
什么是降钙素原

什么是降钙素原(PCT)
降钙素原是降钙素全体,但降钙素原和降钙素是完全不同的蛋白质。
降钙素仅有甲状腺C 细胞在刺激等因子刺激下形成,而降钙素原能够由多种细胞和器官在促炎症因子刺激下、尤其是细菌产物存在时产生。
在健康人群中,血浆降钙素原水平低于0.05ng/ml,但其在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中能升高至1000ng/ml。
通常情况下,超过0.5ng/ml的降钙素原值,提示可能存在脓毒症症状。
处于0.5-2ng/ml之间的降钙素原值代表脓毒症诊断不确定的“灰色”区域。
在该情况下,推荐在6-24小时后重复测量,直到能确诊。
高于2ng/ml的降钙素原水平高度提示感染过程存在全身性影响。
高于10ng/ml的浓度几乎是重度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
降钙素原可由不同体内和体外刺激诱导产生。
细菌内毒素和促炎性细胞因子是降钙素原产生的强大刺激。
降钙素原的准确生物作用目前还十分清楚,但是目前的实验性研究显示降钙素原可能在脓毒症中具有病理性作用。
降钙素原蛋白具有吸引白细胞特性,能通过内皮细胞调节NO的生成。
降钙素原是一种在血浆和血液样本中可以稳定存在的蛋白质。
样本在室温下保存24小时后可以保留80%的初始浓度,保存在4℃时可以保留90%以上。
血浆降钙素原正常半衰期为25-30小时,而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为30-45小时。
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一
1 . 3 方法
P C T 的 测 定 采 用 电化 学 发 光 法 检 测 ( 仪 器 为 罗 氏
公 司的 c o b a s 6 0 1及 厂 家 原 装 试 剂 盒 ) ; C RP应 用 免 疫 比 浊 法 测定 ( B e c k ma n C o u l t e r 公司 I mma g e特 定 蛋 白仪 及 其 相 关 试
感染性疾病作 为重症监护病房 ( I C U) 的常见病 , 常 为 多 种
细 菌 的混 合 感 染 , 局 部 症 状 明显 , 多为器质性病变 , 常 有 组 织 化
( 包括轻症感染组 7 4例 , 重症感 染组 1 6例 ) , 另 选 取 健 康 体 检 者3 6例 作 为 健 康 对 照 组 。 1 . 2 标本采集 感染性 疾病患者 入 院后 , 抗 菌 药 物 治 疗 前 采 静脉 血 3 mI , P C T、 C R P 于 采 血 后 立 即 分 离 血 清 当 日检 测 , I I 6 于采血后分离血 清 置 一7 O℃保存 , 待 检 。健 康 体 检 者 在
剂) ; I I 一 6应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法 ( E L I S A) 测定, 试 剂 盒 由北 京 东 雅 免 疫 生 物 技 术 公 司 所 提 供 。P C T> 0 . 5 n g / L 、 c R P >8 m g / I I L - 6  ̄6 mg / L为 阳性 阈值 。操 作 严格 按 照 说 明 书进 行 。
和 C R P 的特 异 性 高 于 I I 一 6 , I L 一 6的敏 感 性 高 于 P C T和 C R P 。结论 P C T 作 为 感 染 性 指 标 在 疾病 的 诊 断 中 具 有 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
PCT)、白介素-6(IL-6)、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
钙蛋白
Ⅰ(CTnI)和D-二聚体(D-D)水平测定在急诊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
2018-04-12T15:04:42.5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期 作者: 李正波
[导读] 探讨急诊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测定PCT、IL-6、NT-proBNP、CTnI、D-D水平的临床意义。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测定PCT、IL-6、NT-proBNP、CTnI、D-D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比急诊脓毒症患者、
普通感染患者、正常对照组
PCT、IL-6、NT-proBNP、CTnI和D-D水平。结果 急诊脓毒症患者血清PCT、IL-6、NT-proBNP、CTnI和D-D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0.05);普通感染患者血清PCT、NT-proBNP、CTnI和D-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均>0.05,仅血清IL-
6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增高(P<0.05)。结论 生物标志物(PCT、IL-6、NT-proBNP、CTnI和D-D)是急诊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严
重程度评估的有价值指标。
关键词:脓毒症;诊断;测定
脓毒症的危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危重脓毒症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系统的炎症性反应,每延迟1小时治疗,将会使患者的
死亡率升高
1.5%。因此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患者的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中通过测定PCT、IL-6、NT-
proBNP
、CTnI、D-D水平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急诊的脓毒症患者共计92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其中严重脓毒症患者6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
25
例,患者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51.2±0.3)岁;普通感染患者共计103例,均排除了血液系统性疾病可能,患者年龄31~67岁,平
均年龄(
40.2±0.2)岁;以我院正常体检的健康者共计100例为研究的对照组,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5.7±0.6)岁。
1.2
方法
脓毒症者、普通感染患者以及健康者均于就诊时抽取静脉血液:5mL,常温静置20分钟,分离血清。以化学发光免疫法、超酶免疫法
以及荧光免疫法分别测定出血清中
PCT、IL-6、NT-proBNP、CTnI以及D-D的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
验,
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2
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5.52±1.04)ng/mL]、IL-6[(39.26±7.64)ng/mL]、NT-proBNP[(441.37±102.58)pg/mL]、
CTnI[
(0.051±0.013)ng/mL]和D-D水平[(0.98±0.04)m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CT[(0.62±0.15)ng/mL]、IL-6[(2.85±0.59)
ng/mL]
、NT-proBNP[(219.37±51.64)pg/mL]、CTnI[(0.009±0.001)ng/mL]和D-D水平[(0.34±0.02)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普通感染患者血清PCT[(0.79±0.16)ng/mL]、NT-proBNP[(254.26±56.03)pg/mL]、CTnI[(0.013±0.002)ng/mL]和D-D水
平
[(0.34±0.04)mg/mL]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仅血清IL-6[(4.59±1.06)ng/mL]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增高(P<
0.05
)。
3
讨论
脓毒症是引起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并且对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也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对脓毒症的诊断及治疗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脓毒症的临床症状表现特异性较低,因此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细菌培养时间
48小时,而聚合酶链的反应
分析也十分复杂,因此给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有文献报道中指出,PCT的合成需要具备三个因素:细菌感染或
外伤的炎症反应;激活机体的免疫性反应;炎症反应的强度增加。由于脓毒症患者同时具备了上述三项特征,因此
PCT水平与脓毒症的严
重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IL-6的水平上升比hs-CRP水平的上升提前了24小时以上,因此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对于病情
严重程度的重要判定指标之一。脓毒症患者通常会同时出现心脏的收缩功能障碍以及舒张功能的障碍,因此会使
NT-proBNP的水平迅速升
高,有学者认为
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判定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的独立性分析指标[3]。脓毒症患这处于休克状态下,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
的活性氧,因此其抗氧化能力不断下降,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因此脓毒症患者的血清中
CTnI水平会快速上升,因此通过检测CTnI水平可反
应患者的脓毒症严重程度。人体内的
D-D是由纤溶酶水解并且交联纤维蛋白之后所产生的特异降解物,为高凝状态下继发纤溶亢进以及炎
症标志物,脓毒症发展的过程当中,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导致
D-D水平升高[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检测血清的PCT、IL-6、NT-
proBNP
、CTnI和D-D水平能够对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生物标志物(PCT、IL-6、NT-proBNP、CTnI和D-D)是急诊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有价值指标。
参考文献
[1]
赵若愚,鲍逸民,杨永青. 血清PCT、IL-6、NT-proBNP、CTnI和D-D测定水平在急诊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 标记免疫分
析与临床,
2016,23(06):613-616.
[2]
陈太碧,文英旭,邢柏.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和降钙素原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 重庆医学,2017,46(14):
1924-1926.
[3]
李学莉,闫丽玲,张悦等. 降钙素原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动态变化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
(
08):931-934.
[4]
李银平,贾强,付文静等. 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动态变化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
,31(12):1192-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