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质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_谢景

合集下载

LED夜景照明对植物生理的影响探讨

LED夜景照明对植物生理的影响探讨

LED夜景照明对植物生理的影响探讨杜达丰;王洪珍;王爱英【摘要】随着近年来LED广泛应用于夜景照明领域,它对植物生理的影响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城市生态环境中的热点课题.文章从光对植物生理影响的作用机理,LED光源特征及其对植物补光作用的应用出发,探讨LED夜景照明可能对植物生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植物生理作用的主要策略.【期刊名称】《灯与照明》【年(卷),期】2013(037)004【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LED;夜景照明;作用机理;植物生理影响【作者】杜达丰;王洪珍;王爱英【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00;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LED作为一种新兴照明光源,越来越广泛应用到城市夜景照明中。

而城市主要植物绿化景观是夜景照明光源的主要载体,照明光对植物生理作用的影响则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光的适应性不同,夜晚照明光对植物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具体来讲包括光照强度、光质和光照时间3个方面。

光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植物昼夜周期、季节周期的信号。

LED相比于传统光源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对植物生理作用的影响还缺乏相关的论证。

文章通过国外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分析光对植物生理作用机理,探讨LED对植物生理作用的影响,提出促进植物生理作用的相关策略。

1 光对植物生理影响的作用机理光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光对植物生理作用的影响具体包括光照强度、光质和光照时间3个方面。

1.1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理作用机理光照强度高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具体来讲有利于植物细胞的增大和分化,能够促进植物花芽的形成,提高植物的结实率。

但是不同类型的植物对光照强度适应能力不同。

(1)对于阳性植物,在强光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光补偿点较高),而在荫蔽和弱光条件下则会生长发育不良。

如柳、杨、桦、槐等。

(2)对于阴性植物,在较弱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光补偿点较低),而在强光条件下则会阻碍生长发育。

外部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外部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外部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二.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三.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有机物质的碳骨架都来自于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可见光.整个光合作用可分为2个阶级:光反应阶级和暗反应阶段.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至少包括几十个反应步骤,相互交叉错杂在一起,其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既有电子传递、能量转换的过程,又有物质转化的过程.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中,光合生物利用光能产生ATP三磷酸腺苷和NADPH还原力.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叶绿体利用光阶段产生的NADPH和ATP使CO2还原合成碳水化合物.另外光质对光合碳代谢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蓝光下生长的多种植物的叶片或种子总蛋白质含量比红光下生长的高,红光下生长的植物体内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积累.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和藻类中.蓝光下培养的小球藻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1倍,作用光谱显示促进蛋白质含量增加最有效波长在460nm和370nm附近植物的生长发育被许多环境因子所刺激,其中包括光、温度和地球的引力等.在这些刺激中,光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影响着植物几乎所有的发育阶段,还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光调节的发育过程包括发芽、茎的生长、叶和根的发育、向光性、叶绿素的合成、分枝以及花的诱导等等.1.各种波长的光对植物的影响可见光波长410-7m----710-7m光色----------波长λnm ----------代表波长红Red-----780~630----------700橙Orange--630~600----------620黄Yellow--600~570----------580绿Green--570~500----------550青Cyan---500~470----------500蓝Blue---470~420----------470紫Violet-420~380 ----------420280~315nm:对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315~400nm:叶绿素吸收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茎伸长400~520nm蓝: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520~610nm绿:色素的吸收率不高610~720nm红:叶绿素吸收率低,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应有显着影响720~1000nm:吸收率低,刺激细胞延长,影响开花与种子发芽>1000nm:转换成为热量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线,波长在400~720nm左右;440~480nm蓝色的光线以及640~680nm红色对于光合作用贡献最大;520~610nm绿色的光线,被植物色素吸收的比率很低;2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除了作为一种能源控制着光合作用,还作为一种触发信号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从种子发芽和脱黄化作用到对营养形态学茎的生长和叶的伸展、24h节律的开始、基因表达、向地性和向光性.这就是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光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当种子吸涨之后,它们的发芽常受到光的影响.光在几百种植物中的作用已被研究过,大约有一半需要光照才发芽最好,特别是如在收获后立即播种,受影响的常是小种子,有少数几种大种子的园艺作物也受影响.也有许多种子的发芽不受光的影响,而有一些,是受光抑制的,甚至还有一些,短时间的光照促进,但连续照射却是抑制的.正如许多受光影响的过程一样,在种子萌发中光和温度的作用可以相互影响,吸涨温度是重要的,但照射时间本身的温度并不严格,因为光受体通常仅被光适当激发,而不能被热激发.已了解有些植物如某些莴苣和番茄品种,当种子在某一温度下湿润时,光对它无影响,但如将温度提高一些,就需要光了.例如:大湖品种莴苣在黑暗中20℃下发芽很好,但在35℃下浸泡,只能萌发10%左右.光质对种子萌发也是有影响的,王维荣等人发现白光、蓝光、黄光及黑暗下黄瓜种子能够萌发,红光及绿光的连续照射却抑制黄瓜种子的萌发.在能促进萌发的光质下,种子中过氧化物酶活力始终保持极低的水平.有些种类的种子浸在赤酶酸GA3溶液下,可以代替其发芽时对光的需要,甚至对于不受光影响的种子,这些激素有时也有刺激作用.红光可以增加浸水豌豆的赤霉素含量,远红光减少该激素的水平,而这2种光波都能以通常的方式逆转另一种光波的效应,这说明影响种子萌发的光敏素Pr和Pfr可能在受光刺激后影响了赤酶酸等激素的形成.光对植物叶片生长的影响.虽然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一旦冲破胚芽鞘,在一段时期内,在黑暗中生长一般和在光下一样快,但在缺光时,双子叶植物叶片不能正常发育.光促进的叶片扩大,主要是由于加强了细胞分裂,细胞最终的大小和保持在黑暗中的并没有明显不同.在完整叶片中,亮光下生长的叶片的细胞的分裂伸长的分化速度比在低强度光下更快.看来,光对叶片发育和成熟有一种全面的刺激效果,尤其是双子叶植物.光对植物茎生长的影响.1852年,Sachs发现在白天许多植物的茎的伸长速度不及夜间.Sachs认为这是光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荷兰植物生理学者就曾研究过有色光对许多双子叶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他们发现,对于在日光下发芽的植物,高强度的蓝光对茎伸长的抑制作用最大,而和它大约相等强度的红光促进伸长.另一方面,在黑暗中发芽时蓝光作用较弱,绿光几乎无效,这说明光对黄化苗和绿苗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这2种情况下光敏色素所起的效果是不同的.在能量低时,红光比蓝光更具抑制作用,但随着强度增加,蓝光变得更有效.Smith认为,长波长的光红光促进茎的伸长,而短波长的光蓝光抑制茎的伸长.红光促进细胞的伸长,而蓝光具有相反的效果.虽然已发现蓝光阻止叶柄的伸长,但它可以增加叶片的面积.Meijer认为植物的伸长并不单单是因为红光作用的结果,还与蓝光的缺乏有关,也就是说,蓝光对于使植物健壮是非常必要的.Cosgrove的工作证明,不论是黄化苗还是正常绿苗,蓝光抑制的伸长发生在几秒钟内,而红光抑制作用要在开始照射的15~90min后才表现.因此蓝光诱导属于快速反应,且具有典型的隐花色素作用光谱.光对植物叶绿素合成的影响众所周知,叶绿素的合成离不开光的参与.Gillott等人把SB-P大豆细胞置于黑暗中培养7d 以上,然后放在白光下培养.1h以后,叶绿素开始积累,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第12d.叶绿素a 与叶绿素b的比值是3∶1.黑暗中生长的细胞所含类胡萝卜素总量很小,但在其变绿的过程中此含量能增长10倍.另外,叶绿素的合成还与光质有关.车生泉等人以小苍兰为实验材料,用不同光照射其幼苗,发现蓝光下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是白光和红光,黑暗和绿光上最低.不同光质下的Chlb/Chla的比例均有差别,Chlb/Chla比例以黄光和蓝光下最高,而以红光更有利于Chla的形成.而储种稀等人以黄瓜为实验材料,发现红光处理的叶片与白光和蓝光处理的相比,有较低的Chla/Chlb比值,而生长在蓝光下的叶片其中Chl含量低于白光和红光下的含量,但它的Chla/Chlb比值最高,这与大多数的研究报道相一致,即蓝光培养的植株一般具有阳生植物的特性,而红光培养的植株与阴生植物相似.光对花青苷和其他类黄酮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很多植物在一种或更多的器官中形成有色的花青苷,这种色素的产生需要直接由光合作用供应足够的可溶性糖.另外,光还通过其他途径影响花青苷的合成.在一般情况下,蓝光保进花青苷合成,较长光波对不同的物种的花青苷的形成影响不同.对高粱幼苗来说,单用红光照射无效,而苹果皮的作用光谱高峰在650nm,对红甘蓝幼苗是690nm,芜菁Brassicarapa和白芥菜Sinapisalba幼苗的是725nm;另外花青苷的合成还需要高强度的光,如果用高强度的蓝光照射高梁幼苗几小时,然后维持在黑暗中,则花青苷的含量逐渐增加,但如果将植株用蓝光照射后,即用低水平的远红光照射一个短暂时间,只有大约一半色素形成.远红光的这种抑制效果,能被红光照射反复的逆转.这说明HER系统参与调节花青苷合成.精确的实验已经证明,在花青苷的合成中至少有2种植物光受体共同起了作用:一种吸收蓝光/近紫外光,被认为是隐花色素,另一种是吸收红光R和远红光FR的光敏色素.花青苷以外的类黄酮的合成,如芥麦幼苗类黄酮和番茄果皮中类黄酮的形成,也常被可见光所促进.光对植物开花的影响植物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是由红光-远红光受体phytochromes和蓝光-近紫外光受体cryp2tochromes调节的.日照长度是被叶子中的光敏感分子———光敏素所接收的,它可以接收红光和远红光讯号.Guo等发现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cry2基因突变体编码1个蓝光受体脱辅基蛋白,它是一种控制晚开花基因fha的等位基因.cry/2fha突变体植物的开花只能不完全的反应光周期的刺激,cry2可以主动调节开花时间调控基因CO,它的表达还受光周期调节.对cry2和phyB突变体的分析表明,phyB和cry2在调节植物开花方面具有相反的作用.其中phyB调控红光依赖的开花抑制,而cry2调控蓝光依赖的对光敏素功能的抑制.在没有cry2活性时光敏素抑制开花,因此,红光生长下的野生型植物体开花晚.在蓝光作用下,植物野生型开花早,表明它具有依赖蓝光的催花剂而不含依赖红光的抑制剂.cry2突变体植物体在蓝光下正常开花,表示cry2单独不能促进开花.因此,在蓝光下野生型植株体开花受促可以理解为,它缺少红光依赖的抑制剂———光敏素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 温度的生态意义任何植物都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的影响;首先,植物的生理活动、生化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一般而言,温度升高,升理生化反应加快、生长发育加速;温度下降,生理生化反应变慢,生长发育迟缓;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植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长逐渐缓慢、停止,发育受阻,植物开始受害甚至死亡;其次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它因子如湿度、降水、风、水中氧的溶解度等的变化,而环境诸因子的综合作用,又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温度的变化规律温度的时间变化可分为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春、秋两季适中;一天中的温度昼高于夜,最低值发生在将近日出时,最高值一般在13~14时左右,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温度的空间变化主要体现在受纬度、海拔、海陆位置、地形等变化的制约上;一般纬度和海拔越低,温度越高;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温度变化的影响较为复杂;植物属于变温类型,植物体温度通常接近气温或土温,并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有一滞后效应;生态系统内部的温度也有时空变化;在森林生态系统内,白天和夏季的温度比空旷地面要低,夜晚和冬季相反;但昼夜及季节变化幅度较小,温度变化缓和,随垂直高度的下降,变幅也下降;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林内外温度差异越显着;3. 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节律性变温就是指温度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两个方面;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昼夜温差大则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利,并能提高产品品质;此外,昼夜变温能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在大陆性气候地区,树线分布高,是因为昼夜变温大的缘故;植物适应于温度昼夜变化称为温周期,温周期对植物的有利作用是因为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适当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光合产物消耗减少,净积累增多;温度的季节变化和水分变化的综合作用,是植物产生了物候这一适应方式;例如,大多数植物在春季温度开始升高时发芽、生长,继之出现花蕾;夏秋季高温下开花、结实和果实成熟;秋末低温条件下落叶,随即进入体眠;这种发芽、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果实成熟、落叶体眠等生长、发育阶段,称为物候期;物候期是各年综合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如实、准确的反映,用它来预报农时、害虫出现时期等,比平均温度、积温和节令要准确;4. 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极端高低温值、升降温速度和高低温持续时间等非节律性变温,对植物有极大的影响; 1低温对植物的影响与植物的生态适应温度低于一定数值,植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便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植物受害越重;低温对植物的伤害,据其原因可分为冷害、霜害和冻害三种;冷害是指温度在零度以上仍能使喜温植物受害甚至死亡,即零度以上的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冷害是喜温植物北移的主要障碍,是喜温作物稳产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冻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植物体内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霜害则是指伴随霜而形成的低温冻害;冰晶的形成会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和使蛋白质失活与变性;此外,在相同条件下降温速度越快,植物受伤害越严重;植物受冻害后,温度急剧回升比缓慢回升受害更重;低温期愈长,植物受害也愈重;植物受低温伤害的程度主要决定于该种类品种抗低温的能力;对同一种植物而言,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器官组织的抗低温能力也不同;植物长期受低温影响后,会产生生态适应,主要表现在形态和生理两方面;形态上如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芽具鳞片,器官表面被蜡粉和密毛,树皮有发达的木栓组织,植株矮小等等;生理上主要通过原生质特性的改变,如细胞水分减少、淀粉水解等等,以降低冰点;对光谱中的吸收带更宽、低温季节来临时休眠,也是有效的生态适应方式;2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与植物的生态适应当温度超过植物适宜温区上限后,会对植物产生伤害作用,使植物生长发育受阻,特别是在开花结实期最易受高温的伤害,并且温度越高,对植物的伤害作用越大;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植物因长期饥饿而死亡;高温还可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加速生长发育,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积累;水稻开花期间如遇高温就会使受精过程受到严重伤害,因高温可伤害雄性器官,使花粉不能在柱头上发育;日平均温度30℃持续5天就会使空粒率增加20%以上;在38℃的恒温条件下,实粒率下降为零,几乎是颗粒无收;植物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与种类品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等有关;其生态适应方式也主要体现在形态和生理两个方面;形态上如生密绒毛和鳞片,过滤部分阳光;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反射部分阳光;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树干和根茎有很厚的木栓层,起绝热和保护作用;生理方面主要有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以利于减缓代谢速率和增加原生质的抗凝能力;蒸腾作用旺盛,避免体内过热而受害;一些植物具有反射红外线的能力,且夏季反射的红外线比冬季多; 5.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由于温度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因而能制约植物的分布;影响植物分布的温度条件有:1年平均温度、最冷和最热月平均温度;2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值;3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温度;低温限制植物分布比高温更为明显;当然温度并不是唯一限制植物分布的因素,在分析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时,要考虑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因子的综合作用;根据植物与温度的关系,从植物分布的角度上可分为两种生态类型:广温植物和窄温植物;1广温植物:指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活的植物;如松、桦、栎等能在-5~55℃温度范围内生活,它们分布广,是广布种;2窄温植物:指只生活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不能适应温度较大变动的植物;其中凡是仅能在低温范围内生长发育最怕高温的植物,称为低温窄温植物,如雪球藻、雪衣藻只能在冰点温度范围发育繁殖;仅能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发育、最怕低温的植物,称为高温窄温植物,如椰子、可可等只分布在热带高温地区;温度也能影响植物的引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得出了植物引种的经验:北种南移或高海拔引种到低海拔比南种北移或低海拔引种到高海拔容易成功;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容易引种成功;一年生植物比多年生植物容易引种成功;落叶植物比常绿植物容易引种成功;三.湿度对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对温室作物的蒸腾、光合、病害发生及生理失调具有显着影响; 1、空气湿度影响蒸腾作用,蒸腾作用除了是水分吸收的动力,还是矿质营养运输的动力;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植物运输矿质营养的能力就下降;蒸腾作用还可调节叶片的温度,如果温度高,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叶片就有可能被灼伤;对蒸腾作用的影响会间接的影响盆土的干湿交替,不利于肥水管理;空气湿度长期过低,会造成叶片边缘以及叶尖的坏死,主要原因是因为叶片内部气腔水气压与外界水气压相差过大,造成叶片内部水汽供应不足而坏死2、空气湿度的大小影响植物气孔的开闭,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气孔关闭,植物气孔关闭,CO2不能进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减慢甚至停止;3、空气湿度的过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菌丝的发育都需要较高湿度,过低有利于虫害的的发生,比如红蜘蛛等螨类的发生一般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中4、高湿会使叶面水分凝结,造成叶面细胞破裂,同时使植株软弱;。

LED不同光质对菊花组培苗的影响

LED不同光质对菊花组培苗的影响

1 . 1试 验 材 料 供 试材 料 为 菊 花 组 培 苗 , 将 由侧 芽 培 养 得 到 的组 培 苗 接 种 在 继 代 增 殖 培 养 基 MS + B A 2 . O mg / L + N A A O . 1
T h e E f e c t s o f L E D Di f e r e n t L i g h t Qu a i l t i e s m e r E , 蔗糖 3 0 s / L , 琼脂粉 4 . 5 g , L , 每 瓶 7株 , 高 压 灭 菌
为 4 0 0 — 5 1 0 n m 的蓝 紫 光 , 而传统 1 3 光 灯 发 射 的 光谱 主
L E D不 同光 质 对 菊 花 组 培 苗 的影 响
李 黎, 陈 菲, 唐焕伟 , 曲彦婷
( 黑龙江 省科学 院 自然与生态 研究所 湿 实验室 , 哈尔滨 1 5 0 40 0 )
热量小 , 易于分散和组合控制等特点 , 特别 是 L E D能 区分 出不 同的 光质 , 不 同 的光 质 对植 物 生 长 的 影 响 显 摘要 : 以 菊花 组培 苗为试验 材料 , 采用 L E D光 源发射 的单 色光 因此 2 0世 纪 8 0年代 中期 , 发光二极管 ( E D) L 谱 红、 蓝、 绿 光 等进 行 不 同光质 的 配 比组合 , 以 日光 灯作 为对 著 不 同 , 照, 对组 培苗 的株 高以及增 殖 系数进行 差异 比较 。 结果表 明: 红 开始 被用 于植 物生 长 的研 究 当 中。
Ab s t r a c t :T i s s u e c L O t u r e s e e d l i n g s o f C h r y s a n t h e mu m w e r e u s e d a s t e s t ma t e r i a 1 .Di f e r e n t c o mb i n a i t o n s we r e f o r me d b y a r r a y i n g t h e

光质及光周期对南瓜砧木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光质及光周期对南瓜砧木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他光照处理 , 说明红蓝组合 L E D 光 源 下 的 长 光周 期 处 理 更 有 利 于培 育 均 一 、 健壮的南瓜砧木幼苗。 关键词 : 南瓜幼苗 ; 光质 ; 光周 期 ; 生长 ; 嫁 接
中 图分 类号 : ¥ 2 3 3 . 7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5 5 5 3( 2 0 1 6 )1 2 一【 ) ( ] 7 8 — 永 杰 .光 质 及 光 周期 对 南 瓜 砧 木 幼 苗 生 长 影 响 的 研 究 [ J ] .中 国 农 机 化 学 报 ,2 0 1 6 , 3 7 ( 1 2 )
78 ~ 82
Ga o J i a n mi n ,Xu L i q i n g ,Qu Ti n g ,Cu i Yo n g j i e . Ef f e c t o f l i g h t q u a l i t y a n d p h o t o p e r i o d o n t h e g r o wt h o f p u mp k i n s e e d
白色led光源与红蓝组合光源两组处理下的幼苗生长差异不显著但是红蓝组合光源处理下的幼苗株高茎粗均高于白色led光源处理而株高和茎粗是影响机械嫁接成功率较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从这两方面进行比较红蓝组合光源处理下的南瓜幼苗生长品质更优因此可以将红蓝组合光红
第 3 7 卷
第 1 2 期
中 国 农机 化 学 报
及红蓝组合光( 红 : 蓝 一8: 1 ) 等 四种 不 同 1 E D 光质 对南 瓜 幼 苗 生 长 的影 响 , 得到最适光质 , 培 育 出外 观 特 征 均 匀 一 致 的 幼 苗 。在 此 基 础 上 , 研究在最适光质下 , I 2 4 D 0 、 L 1 5 D 9 、 L 1 2 D1 2和 L 9 D 1 5不 同光 周 期 对 南 瓜 幼 苗 生 长 的 影 响 。本 试验 结 果表 明: 红 蓝组 合 L E D光 源 处 理 下 的 幼 苗 生 长 优 于 白 色 L E D光 源 处 理 , 红色 L E D光 源 和 蓝 光 I E D 光 源 均 不 利 于 幼苗 生 长, 四 种 光 源下 均 未 出 现 不适 合机 械 嫁 接 的弯 曲苗 ; I 2 4 D 0处 理 下 的 南 瓜 幼 苗 壮 苗 指 数 为 0 . 4 1 、 茎粗 为 3 . 2 8 mm, 大 于 其

不同LED光质配比对红心杉组培苗生根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不同LED光质配比对红心杉组培苗生根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不同LED光质配比对红心杉组培苗生根及抗氧化酶的影响韩吉思;易冠明;方小荣;刘旭庆;杨梅【摘要】In this work, using five light-quality LED lamps as the tissue culture light source fo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D light source and root growth as well as the antioxidant enzyme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 in its tissue cul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ratio of light and quality of LED for root growth of the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 is the combination of red ( R) , blue (B), purple (P) and green (G) light, with the ratio R : B : P : G=4 : 1 : 1 : 1. The corresponding rooting rate, average number of roots, and rooting index are 93% , 3.17, 3.69, respectively. A higher ratio of red to blue light is beneficial to the enhancement of SOD and CAT activity as found in the tissue culture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ith the activity of PPO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dding purple light can increase POD, PPO and CAT ac-tiv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nhibit SOD. Adding green light can promote POD activity with SOD, PPO and CAT in-hibite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oot growth and the activity of SOD and CAT in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oot growth and POD activity was also discovered, but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PPO activity has been observed.%以5种光质的LED灯为红心杉组织培养光源,探讨LED光源与红心杉组培苗根系生长及抗氧化酶之间的关系,发现最适宜红心杉组培苗生根的LED光质配比为红蓝紫绿配比光(R:B:P:G=4:1:1:1),此时生根率(93%)、平均根数(3.17条)、生根指数(3.69)最大;红蓝配比光有利于红心杉组培苗SOD及CAT活性的增强,对POD及PPO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红蓝配比光的基础上增加紫光,可促进POD,PPO及CAT活性的增加,对SOD活性则产生抑制作用;在红蓝紫配比光的基础上增加绿光,可促进POD活性的增加,对SOD,PPO及CAT活性则产生抑制作用;红心杉组培苗根系生长与其SOD及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PO活性无明显关系.【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年(卷),期】2018(041)003【总页数】6页(P36-41)【关键词】光质;生根;抗氧化酶;红心杉;组培苗【作者】韩吉思;易冠明;方小荣;刘旭庆;杨梅【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林学院,中国南宁 530004;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中国南宁530002;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中国南宁 530002;广西大学林学院,中国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中国南宁 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7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杉木的特殊变异类型,常绿裸子植物,是我国稀有的优质木材[1-2].红心杉因心材部分随着树龄的增大而逐步变红加深并延伸而得名,其木材材质硬、生长快、密度大,树高可达30 m以上,胸径可达2~3 m[3-4],在浙江、福建、江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船舶、桥梁及纸浆等方面.鉴于杉木的广泛用途和优良的性状,已有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相关研究,但在杉木组培方面生根技术仍是杉木组培的重点和难点.刘海龙[5]等人的研究表明在1/2MS 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能有效提高杉木组培继代芽的木质化程度,有利于后续的生根.文清岚[6]等人研究激素处理对杉木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0.6 mg/L的IAA 和 0.4 mg/L的NAA 组合更有利于生根诱导.韦如萍[7]等人研究认为,1 /2 MS+IBA 0.7 mg/L+琼脂 7 g/L+蔗糖25 g/L作培养基较适合杉木的组培苗生根.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光质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8],它作为一种无限循环能源控制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还间接影响着植物的呼吸作用,对于植物根系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更是至关重要的[9].植物体内部的受体能将外界光能转化为内部化学能,经过一系列传输,将化学能传输至地下根系部分,调控着植物根系的分化和生长发育.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遇到逆境的胁迫,产生一定量的活性氧,使得植株快速进入衰老期甚至死亡.为了有效阻止植物体内部活性氧的持续积累,植物体内会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用于清除活性氧,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植株的衰老和死亡.研究表明,绿光、蓝光会推迟葡萄生根的时间,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根长呈下降趋势,而红光等长波光质则促进生根[10].红光和蓝光处理显著提高番茄幼苗POD,SOD 及APX活性,对CAT活性无显著的影响,而绿光则使CAT活性明显降低[11].而王虹[12]等却发现,紫光和蓝光可以使黄瓜叶片维持较高的抗氧化水平,而红光、绿光则抑制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加速植株的衰老进程.光质是影响红心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但有关光质对红心杉组培苗的研究与应用却很少.徐圆圆[13]研究了红蓝8∶1、红蓝紫8∶1∶1、红蓝紫绿8∶1∶1∶1三种光质对红心杉组培生根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由于不同光质具有不同的物理特征,对不同植物抗氧化系统会产生不同的效应[14],且相同的光质由于光周期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本试验以红蓝配比光(R∶B=4∶1)、红蓝紫配比光(R∶B∶P=4∶1∶1)、红蓝紫绿配比光(R∶B∶P∶G=4∶1∶1∶1,6∶1∶1∶1,8∶1∶1∶1)共5种光质的LED灯为红心杉组织培养光源,设置白光LED为对照,光周期12 h·d-1,研究不同光质配比对红心杉组培苗根系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探讨不同光质LED光源与红心杉组培苗根系生长及抗氧化酶之间的关系,以期在不影响生根结果的情况下缩短光周期降低成本,筛选更有利于红心杉组培苗瓶内生根的LED光源,为红心杉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红心杉外植体材料取自贺州市八步区大宁镇宫保村16年生红心杉林分,带回组培室进行启动和继代培养,以继代第10代的红心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培养环境温度25±1 ℃,光源为LED白光.1.2 试验设计生根试验所用的红心杉组培苗木先用继代培养基(MS+IBA 0.3 mg/L+6-BA 0.6 mg/L+KT 0.1 mg/L+蔗糖30 g+琼脂5.5 g+活性炭0.3 g)培养20 d.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4 MS + IBA 0.7 mg/L + NAA 0.2 mg/L + ABT1# 0.2 mg/L + 蔗糖15 g + 琼脂5.5 g,设置不同光质配比的5种LED光源及一个白光(W)对照.将试验苗木接种(每瓶3个单芽茎段)于上述生根培养基上,分别置于表1所示5种LED光质及白光下,光周期设置为12 h·d-1,在温度25±1 ℃下培养30 d,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0瓶.表1 试验光质处理设计Tab. 1 Design of the light treatment设计光质处理简写对照白光W配比1红∶蓝R∶B=4∶1配比2红∶蓝∶紫R∶B∶P=4∶1∶1配比3红∶蓝∶紫∶绿R∶B∶P∶G=4∶1∶1∶1配比4红∶蓝∶紫∶绿R∶B∶P∶G=6∶1∶1∶1配比5红∶蓝∶紫∶绿R∶B∶P∶G=8∶1∶1∶1注:R,B,P,G分别代表红光、蓝光、紫光、绿光1.3 指标测定及方法1.3.1 红心杉组培苗生根指标的测定 30 d后,统计其总苗数、生根苗数,取出生根苗,洗净,切取苗木根部,置于Epson全自动根系扫描分析仪上测定根长、根尖数量,采用Regentlnstruments 公司提供的Win RHIZOC Pro 2004 b分析数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生根指数:生根率(%)=(生根苗数/总苗数)×100%;平均根数(条)=生根总根数/总苗数;平均根长(cm)=根长/根尖数量;生根指数=平均根长×平均根数×生根率.1.3.2 红心杉组培苗酶活性指标的测定SOD活性采用氮蓝四唑比色法测定[15-17],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18-20],PPO活性采用邻苯二酚法测定[21-23].CAT活性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24-25].1.4 数据分析方法运用Excel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并制作统计图,运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6],采用Duncan进行多重比较.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LED光质配比处理对红心杉组培苗生根指标的影响由表2可知,在R∶B∶P∶G=4∶1∶1∶1光质配比下,红心杉组培苗平均根长、生根率、平均根数和生根指数最大,分别为1.25 cm,93%,3.17条和3.69.其中,生根率是对照的1.5倍,平均根数是对照的2.8倍,生根指数是对照的4.3倍.在R∶B=4∶1光质配比下,红心杉组培苗生根率、平均根数和生根指数最低,分别为26%,0.58条和0.10,显著小于对照.红蓝配比光不利于红心杉组培苗各生根指标的增长,在红蓝配比光基础上增加紫光、绿光,则对其生长指标产生了促进作用.红蓝紫绿不同配比光质下,红心杉各项生长指标均较高,以R∶B∶P∶G=4∶1∶1∶1光质配比生根效果最好.表2 不同LED光质配比处理对红心杉组培苗生根指标的影响Tab. 2 Effect of different LED light treatments on the rooting indicator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处理平均根长/cm生根率/%平均根数/条生根指数W1.22 ± 0.50ab61 ± 2 c1.13 ± 0.03 c0.84 ± 0.32 bcR∶B=4∶10.67 ± 0.06 b26 ± 2 e0.58 ± 0.03 e0.10 ± 0.01 cR∶B∶P=4∶1∶11.24 ± 0.25 a59 ± 2 c1.27 ± 0.03c0.93 ± 0.14 bcR∶B∶P∶G=4∶1∶1∶11.25 ± 0.51 a93 ± 4 a3.17 ± 0.22a3.69 ± 1.22 aR∶B∶P∶G=6∶1∶1∶11.12 ± 0.08 ab75 ± 5 b1.96 ± 0.08b1.65 ± 0.13 bR∶B∶P∶G=8∶1∶1∶10.46 ± 0.04 b33 ± 5 d0.88 ± 0.12d0.13 ± 0.05 c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α=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2.2 不同LED光质配比对红心杉组培苗SOD活性的影响由图1可知,在R∶B=4∶1光质配比下,红心杉组培苗SOD活性最高,为296.65 U·g-1(本文数据均指鲜质量),是对照的1.5倍,与其他光质配比下该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在R∶B∶P∶G=4∶1∶1∶1光质配比下,SOD活性最低,为139.11 U·g-1,显著小于对照;在R∶B∶P∶G=6∶1∶1∶1光质配比下的SOD 活性与在R∶B∶P∶G=8∶1∶1∶1光质配比下差异不显著.红蓝配比光有利于红心杉组培苗SOD活性的增强,在红蓝配比的基础上增加紫光、绿光,对其SOD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最适宜红心杉组培苗SOD活性的LED光质配比为R∶B=4∶1.2.3 不同LED光质配比对红心杉组培苗POD活性的影响由图2可知,在R∶B∶P∶G=4∶1∶1∶1光质配比处理下,红心杉组培苗POD 活性最高,为817.33 U·min-1·g-1,是对照的2倍,与其他光质配比下该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在R∶B=4∶1光质配比下,红心杉组培苗 POD活性最低,为109.33 U·min-1·g-1,显著小于对照;其他光质配比下该指标都与对照呈显著差异.红蓝配比光对红心杉组培苗POD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红蓝配比光的基础上增加紫光、绿光,可促进其POD活性的增加;最适宜红心杉组培苗POD活性的LED光质配比为R∶B∶P∶G=4∶1∶1∶1.2.4 不同LED光质配比对红心杉组培苗PPO活性的影响由图3可知,在R∶B∶P=4∶1∶1光质配比下,红心杉组培苗PPO活性最高,为927.56 U·min-1·g-1,是对照的1.2倍,与其他光质配比下该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在R∶B∶P∶G=6∶1∶1∶1光质配比下,红心杉组培苗PPO活性最低,为516.62 U·min-1·g-1,显著小于对照;其他光质配比下的PPO活性与对照都呈显著性差异,在R∶B=4∶1光质配比下的红心杉PPO活性与R∶B∶P∶G=8∶1∶1∶1相差不大.红蓝配比光不利于红心杉组培苗PPO活性的增加,在红蓝配比光基础上增加紫光,其PPO活性呈增加趋势,而增加绿光,则抑制了红心杉PPO活性的增加,最适宜红心杉组培苗PPO活性的LED光质配比为R∶B∶P=4∶1∶1.图1 不同光质配比下红心杉组培苗SOD活性Fig. 1 SOD activity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under different light ratio 图2 不同光质配比下对红心杉组培苗POD活性Fig. 2 POD activity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under different light ratio 2.5 不同LED光质配比对红心杉组培苗CAT活性的影响由图4可知,在R∶B∶P=4∶1∶1光质配比下,红心杉组培苗CAT活性最高,为95.40 U·min-1·g-1,是对照的1.8倍,与其他光质配比下存在显著差异;在R∶B∶P∶G=4∶1∶1∶1光质下,红心杉组培苗CAT活性最低,为53.44 U·min-1·g-1,与对照相差不大;其他光质配比下的红心杉组培苗CAT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红蓝配比光对红心杉组培苗CAT活性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增加紫光,可促进CAT活性的增加,而在红蓝紫配比光的基础上增加绿光,对其CAT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最适宜红心杉组培苗CAT活性的LED光质配比为R∶B∶P=4∶1∶1.图3 不同光质配比下对红心杉组培苗PPO活性Fig. 3 PPO activity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under different light ratio 图4 不同光质配比下红心杉组培苗CAT活性Fig. 4 CAT activity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under different light ratio 2.6 红心杉组培苗根系生长与抗氧化酶的关系由表3可知,红心杉组培苗生根率与其S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POD 活性极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显著负相关;红心杉组培苗平均根数与其抗氧化系统相关性较明显,随着红心杉组培苗生根数的增加,SOD,PPO及CAT活性明显下降,POD活性升高;红心杉组培苗生根指数与其SOD及CAT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3 红心杉组培苗根系生长与抗氧化酶的关系Tab.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oting and antioxidant system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issue culture seedling指标SODPODPPOCAT生根率-0.712∗∗0.890∗∗-0.250-0.558∗平均根数-0.593∗∗0.771∗∗-0.499∗-0.551∗生根指数-0.479∗0.737∗∗-0.424-0.523∗注:* 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表示在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3 结论与讨论杉木组培技术中,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增殖技术相对容易,而杉木生根却是多年来的重点和难点.光对植物生根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光质对植物生根或抑制或促进.有研究表明,红光对铁棍山药、葡萄试管苗生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而绿光等短波光质不利于生根[10,27].任桂萍[14]等研究得出红∶蓝∶远红=3∶6∶1的光质配比是蝴蝶兰组培苗生根诱导阶段的最适LED组合,尚文倩[28]等报道红蓝光质配比为1∶1时最适宜铁皮石斛试管苗的生根生长.徐圆圆[13]研究认为,同一光质不同光周期下会对组培苗产生不同的效应,光周期16 h/d、红蓝组合光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生根,而本研究则得出,当减少了绿光和紫光的互补效应时,红蓝配比光抑制红心杉的生根生长,这可能是由于研究的光周期不同导致的.而在红蓝光的基础上增加紫光和绿光均对红心杉的生根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当红蓝紫绿光质配比为R∶B∶P∶G=4∶1∶1∶1时,红心杉组培苗的生根率、平均根数、生根指数都是最高的.这与徐圆圆[13]研究相一致,红光的波长与叶绿素和光敏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接近,可满足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蓝光、近紫外光可对植物的向光性反应、气孔的开启、叶绿体的分化、茎的伸长、基因表达等过程进行调控;紫光、绿光是重要的光合有效辐射,植物需求量虽小,但以红蓝光为主,辅以紫光、绿光可以实现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抗氧化酶能清除植物在逆境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延缓植物的衰老与死亡,形成植物在逆境中的保护体系.蒲高斌[11]、郝俊江[16]等发现红光能使番茄幼苗、灵芝子实体中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而绿光处理抑制了酶活性使得幼苗质量较低,说明红光对植物抗氧化酶有普遍的促进作用,而绿光会对植物抗氧化酶产生抑制作用.李亚华[29]等研究表明红蓝配比光下,茄子中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而本试验中红蓝配比光对红心杉的抗氧化系统无太大的影响,说明不同植物抗氧化系统对光质有不同的反应.王虹[12]等报道紫光能够诱导黄瓜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延缓植株的衰老,而绿光则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经紫光、蓝光处理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会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延缓植株的衰老进程,间接使活性氧失调,从而使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而绿光则为相反的效果[30].本试验中,在红蓝配比光的基础上增加紫光,可提高红心杉POD,PPO及CAT活性,而增加绿光则对这3种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这与大多数的研究结果相似.总体上红心杉组培苗生根指数与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红、蓝、紫光对其生根及抗氧化性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各单色光质之间具有互补和加性效应[13].今后应进一步研究不同光质配比及光周期对红心杉组培苗生根质量及后期生长的影响,总体评价LED光质对提高杉木苗木的培育质量和抗性的作用,从而为提高杉木组培苗育苗质量、推广LED光源在林木育苗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 张玫瑰,马祥庆,陈奶莲,等.杉木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192-198.[2] 庞丽,林思祖,曹光球,等.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诱导根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2):283-286.[3] 陈琴,黄开勇,蓝肖,等.我国杉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2,25(6):58-63.[4] 彭万喜,吴义强,张仲凤,等.中国的杉木研究现状与发展途径[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5):54-58.[5] 刘海龙,陈晓明,覃子海,等.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生根技术优化[J].林业科技开发,2015,29(5):67-69.[6] 文清岚,秦丽凤,李祎旻,等.IAA和NAA对杉木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4):3720-3722,3740.[7] 韦如萍,胡德活,郑会全,等.植物激素对杉木组培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J].广东林业科技,2013,29(4):11-17.[8] XU K, GUO Y, ZHANG S. Effect of light quality on photosynthesi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n strawberry leaves[J]. Agric SciChina,2004,38(9):369-375.[9] 杜建芳,廖祥儒,叶步青,等.光质对油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学通报,2002,19(6):743-745.[10] 李胜,李唯,杨德龙,等.不同光质对葡萄试管苗根系生长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5,32(5):872-874.[11] 蒲高斌,刘世琦,张珍.不同光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971-972,975.[12] 王虹,姜玉萍,师恺,等.光质对黄瓜叶片衰老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3):529-534.[13] 徐圆圆.复配LED光源对红心杉组培苗生根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17.[14] 任桂萍,王小菁,朱根发.不同光质的LED对蝴蝶兰组织培养增殖及生根的影响[J].植物学报,2016,51(1):81-88.[15] 梁伯,周毓君.不同光质对萝卜离体根形态建成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4):369-371.[16] 郝俊江,陈向东,兰进.光质对灵芝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中草药,2011,42(12):2529-2534.[17] 杨家鸿,罗扬卓,苏治南,等.基质和插穗类型对杉木扦插生根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3):35-38.[18] 杨春祥,李宪利,高东升.钙对低温胁迫下油桃花果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落叶果树,2004,36(6):1-3.[19] 曾韶西,王以柔,刘鸿先.低温光照下与黄瓜子叶叶绿素降低有关的酶促反应[J].植物生理学报,1991,17(2):177-182.[20] 龙明华,唐小付,于文进,等.不同钙素水平对厚皮甜瓜叶片光合作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广西植物,2005,25(1):77-82.[21] 江萍,孙向宁.华北落叶松酶活性及抗逆性机理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04(1):11-13.[22] 赵仕光,景耀,杨俊秀.杨树树皮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溃疡病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3,8(3):13-17.[23] 杨朝柱,马传喜,司红起,等.普通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异[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713-1717.[24] 刘凤权,王金生.水杨酸对水稻叶片抗氧化酶系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4):396-399.[25] 何文亮,黄承红,杨颖丽,等.盐胁迫过程中抗坏血酸对植物的保护功能[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3):2196-2201.[26] 朱晓梅.SPSS软件在林业试验数据方差分析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15,40(1):22-26.[27] 郭君丽,王俊甫,张晓丽,等.光质对铁棍山药试管苗生根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2):101-104.[28] 尚文倩,王政,侯甲男,等.不同红蓝光质比LED光源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5):155-159.[29] 李亚华,陈龙,高荣广,等.LED光质对茄子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9):2728-2734.[30] WANG H, GU M, CUI J, et al. Effects of light quality on CO2 assimilation, chlorophyll-fluorescence quenching, expression of Calvin cycle genes and carbohydrate accumulation in Cucumis sativus[J]. J Photochem Photobiol B,2009,96(1):30-37.。

不同红蓝光质比和光照强度对金娃娃萱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不同红蓝光质比和光照强度对金娃娃萱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不同红蓝光质比和光照强度对金娃娃萱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尚文倩;王政;何松林;孟新亚;宋盈龙【摘要】[目的]研究LED红蓝不同光质比和光照强度对金娃娃萱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为提供高品质的金娃娃萱草试管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ED光源的红光R(主波长640 nm)、蓝光B(主波长464 nm),设计5种不同光质配比(100%R、80%R+20%B、70% R+30%B、50% R+50%B、100% B),以普通荧光灯作为对照(CK),从中筛选出最佳光质比;在最佳光质比条件下,设置不同光照强度(30,40,50,60 μmol/(m2·s)),测定不同光质比和光照强度处理下金娃娃萱草试管苗的形态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结果]金娃娃萱草株高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单一蓝光处理最大,最大根长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单一红光处理最大,叶数、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以70% R+30%B处理最大,根数和干鲜质量均以80% R+20%B处理最大.株高、叶数、根数、干鲜质量、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光照强度为50 μmol/(m2·s)处理最大,最大根长以光照强度为30 μmol/(m2·s)处理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以光照强度为60μmol/(m2·s)处理最大.[结论]当LED红蓝光质比为70% R+30%B、光照强度为50 μmol/(m2·s)时,更适于金娃娃萱草试管苗的生长及品质的提高.%[Objectiv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ight quality ratios and intensities of LED red/blue light on growth of Hemerocallis middendorfii plantlets in vitro were studi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Hemerocallis middendorfii plantlets in vitro.[Method] The Hemerocallismid dendorfii plantlets in vitro were cultured under five different LED ratios (100% R,80% R+20% B,70% R+30% B,50% R+50% B,and 100%B).Using ordinary fluorescent lamps as control (CK),the best quality ratiowas screened.With the best quality ratio,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30,40,50,and 60 μmol/ (m2 · s)) were tes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n morphology,chlorophyll content,carotenoid content,solu ble sugar content,soluble protein content,and root activity.[Result] The plant height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reached maximum under monochromatic 100%B while the root length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 reached maximum under monochromatic 100 % R.The leaf number,chlorophyllcontent,carotenoid content and root activity reached maximum in 70%R+30% B treatment.The root number and dry and fresh quality reached maximum in 80 % R+ 20 % B.The plant height,leaf number,root number,dry and fresh quality,chlorophyll content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ll reached maximum with 50 μmol/(m2 · s) intensity,the root length reached maximum under 30 μmol/(m2 · s) intensity,and the sugar content and root activity reached maximum under 60 μmol/(m2 · s) intensity.[Conclusion] The plantlets in vitro grew well under 70% R+30% B and 50 μmol/(m2 · s) intensity.【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5)007【总页数】7页(P90-96)【关键词】LED;红蓝光;光强;金娃娃萱草;试管苗【作者】尚文倩;王政;何松林;孟新亚;宋盈龙【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1+9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middendorfii),属百合科萱草属植物,多年生宿根花卉,其花色艳丽,适应性广,是城市绿化不可多得的优良材料[1]。

不同比例红蓝光对奶油生菜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比例红蓝光对奶油生菜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比例红蓝光对奶油生菜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张珂嘉;邹志荣;杨俊伟;何雅倩;曹晏飞【摘要】选用奶油生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白光(CK)、红光(R)、蓝光(B)、不同比例红蓝光等6种光质对生菜生长发育、叶片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光质对生菜生长的影响不同,R处理下生菜的地上部分干、鲜质量及叶面积最大,R:B=1:1、R:B=1:2次之;R:B=1:2处理下生菜叶片中叶绿素a/b最大,R:B=2:1、R:B=1:1、R:B=1:2处理均可提高生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R处理有利于生菜叶片中糖分的积累,R:B=2:1、R:B=1:1、R:B=1:2处理下生菜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R:B=1:2处理更有利于生菜VC含量的增加.综合各项指标,R:B=1:2处理下生菜的产量及品质最佳.【期刊名称】《蔬菜》【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6页(P7-12)【关键词】LED;红蓝光比例;奶油生菜;光合特性;品质【作者】张珂嘉;邹志荣;杨俊伟;何雅倩;曹晏飞【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正文语种】中文光作为信号和能量的来源,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能源[1]。

与光强和光周期相比,光质对植物形态和生理的影响更为复杂。

前人已经对光质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研究,例如番茄[2]、黄瓜[3]等。

有研究表明,红光可以影响植物茎的伸长、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器官,蓝光则影响植物向光性、胚轴伸长、气孔开闭、相关酶的合成及基因表达[4]。

补光光照强度对室内盆栽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补光光照强度对室内盆栽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补光光照强度对室内盆栽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钟怀荣;郭炜;张燕;李德文;陈高【摘要】为研究光照强度对室内盆栽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氙气灯作为补光灯,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处理(日平均光照强度分别为T1:8219.1 lx,T2:6418.0lx,T3:4715.6 lx,T4:2732.5 lx),未补光处理做为对照(日平均光照强度为910.5 lx),比较不同处理后生菜的植株形态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生菜株高、株幅、叶片数、叶面积、地上部干鲜重和地下部干鲜重等形态指标都有明显增加;生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坏血酸(VC)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也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生菜根系活力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呈下降趋势.概括来说,补光处理生菜的生长和代谢均好于不补光的CK,且光照强度的增强有利于生菜高产和良好品质的形成.【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0)010【总页数】5页(P48-51,56)【关键词】生菜;光照强度;补光;生长发育【作者】钟怀荣;郭炜;张燕;李德文;陈高【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 25010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6.201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从满足量的供应逐渐向追求内在营养品质转换,设施蔬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低温寡照导致设施反季节蔬菜生产处于亚适宜或不适宜条件,难以获得良好的产品质量,人工补光技术应运而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