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回归祖国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关于新疆地方史ppt模板

关于新疆地方史ppt模板
状态,但对西域的管辖却一直没有中断。 • 隋朝时期曾先后在鄯善、且末、伊吾三地 设郡。 • 公元640年,唐朝消灭了麴氏高昌,分别 设西州和庭州。州下设县、乡等政府机构, 同年又设安西都护府于西州(658年晋级 为安西大都护府)。647年,唐军夺取龟 兹,设龟兹都督府,648年,唐朝完全控 制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迁安西都护府于 龟兹 。同时,将焉耆、龟兹、于阗、疏勒 四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史称“安西四
新疆地方史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内容概要
• 第一节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一节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第二节 新疆与内地的联系 第二节 新疆与内地的联系
第三节 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 第三节 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部分
第一节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一节
一、西域与新疆的概念
细君和解忧是西汉时远嫁到西域游牧大国乌孙的两位和亲公 主,为开拓丝路,缔造多民族的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节 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一、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确立一个区域主权归属的原则,主要根 确立一个区域主权归属的原则,主要 据国家是否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即使国家 根据国家是否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即使国 某一时期与某一区域的管辖和控制可能出 家某一时期与某一区域的管辖和控制可能 现间断,但它仍是历史上主权国家的疆域。 出现间断,但它仍是历史上主权国家的疆 自汉朝统一西域后,历代中央政权在绝大 域。自汉朝统一西域后,历代中央政权在 多数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对西域的最高统治 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对西域的最高 权和管辖权,并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 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 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 有很大的发展。
时空观念
手工业工场的发展 当时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任务三: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这种手工生产和传统的家庭手工生产有 何不同? 这些劳动者和经营者是什么关系?
时空观念
苏 《盛世滋生图》局部

水韵苏州
乾隆时期的苏州已拥有 “十万烟火”财富“甲 于天下”,有的地段 “地值寸金” 。
商业发展的表现
(4)在商业活动中,形 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 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
进行商业活动。
例子
史料实证
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 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
等。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
导入新课
清朝初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巩固并发展的?
平定噶尔丹叛乱 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欢迎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册封达赖、班禅 设驻藏大臣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通过金瓶掣签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史料实证
②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三分之一。
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人 清初 1400万

乾隆末年 3亿

咸丰 4亿三千万

带来的问题 ①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突出。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变化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
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
康熙六十年(1721年)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2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2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回忆录材料三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们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
港澳回归的意义
对国家
对港澳
对今后
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材料一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邓小平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
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 、一国两制提出 D、香港、澳门回归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
葡萄牙海盗商人请求上岸晾晒货物,暂居;
1557年
开始长期居住;
1887年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我们始终坚持主权问题不容谈判,主权和治权不能分离,这是不能动摇的!
如果你们同意1997年后由我们来继续管治香港,我们可以考虑你们提出的主权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的原因?
合作探究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租期已到
综合国力的增强
1、综合国力的增强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3、领导人收回港澳的坚定决心4、租期已到5、港澳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6、港澳同胞渴望统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的原因?

.10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ppt课件

.10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ppt课件

入关后:
原因:根源(强烈民族意识)
漠西
土尔扈
直接(沙俄民族压迫)
特部的 回归:1771年渥巴锡(乾隆时)
回归 意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2.与新疆地区的关系
1757年,粉碎准噶尔部割据势力,统 一天山北路
清: 平定大
小和卓 的叛乱
原因:大小和卓暴政,不得人 心;发动叛乱
结果:平定叛乱,设伊犁将军 (1762年)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 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巴尔喀什湖 葱岭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太平洋
台湾及其附
属岛屿钓鱼
岛、赤尾屿 南

南海诸岛

☆明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通过册封、互市加强同蒙古族的联系; 在西藏地区设立卫所和僧官制度;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
☆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 措施?
(1)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2)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3)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 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国辽阔的版图最终奠定。
知识小结:
1、归纳历代中央政府 对边疆管辖的措施 。 2、共同经验有那些?
管 辖 措 施
①册封
②设置特别军事、 行政机构 ③和亲、会盟、议和
共 同 经 验
④战争
①国力强盛是保障; ②正确的民族政策
和宗教政策;
③开发边疆。
⑤与内地设立同样 的机构进行开发
练习:
• 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
(4)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 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5)加强对台湾的统治管辖,设置台湾府。 (6)抗击沙俄入侵。 (7) “改土归流”,加强了清对西南少数民族管理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ppt课件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ppt课件

[历史解释·历史预言] 材料三 世界著名杂志《财富》曾推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封面专题 ——“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Kong)”。 “ 啊 , 我 们 错 了 ” “ 在 1997 年 7 月 1 日 回 归 后 的 10 年 , 香 港 并 没 有 死 掉”“这座城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满活力”。
家国情怀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 台湾 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
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 邓小平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 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3.内容:在 一个中国 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 ,香 港、澳门、 台湾 保持原有的 资本主义制度 长期不变。
4.如图所示对联赞颂的是( D )
A.北平解放 B.西藏解放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5.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18.72亿澳门元增长至2018年的 4 446.66亿澳门元,增长了近8倍。材料说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B ) A.使两岸民众交往更加密切 B.促进了特别行政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C.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D.使澳门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10.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人心所向。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动。 [国之痛——心酸的历史] 材料一 1553年,一只葡萄牙船队来到了广东沿海,这些人谎称是遇到 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船舱里的货物,同时用重金收买当时广东地方 官,骗取信任,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鸦片战争后,葡萄牙趁火打劫, 在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澳门正式被葡萄牙 占领。
探究主题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祖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家国情怀·场景回顾] 材 料 一 1982 年 9 月 24 日 , 邓 小 平 同 志 会 见 英 国 首 相 撒 切 尔 夫 人 时 指 出:“我们对香港问题……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 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的 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 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康乾盛世 PPT课件 人教版

康乾盛世 PPT课件 人教版
清朝前期经济的 发展和闭关政策
一、清朝前期经济的 发展
1、康熙帝恢复和发展经 济的措施
(1)、奖励垦荒屯田 (2)、重视兴修水利 (3)、多次减免租税 (4)、提倡勤俭节约
2、农业
(1)、耕地面积的扩大与人口的增长 (2)、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3、手工业
(1)鼓励商人开矿 (2)南京、广州等地的丝织品后来居上,
若发现课件有任何问题请速与作者联系: yzdickens@
August 9,2001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10、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超过苏州 (3)景德镇制瓷业的规模比过去扩大
4、商业
二、闭关政策
1、闭关政策: 2、原因 3、影响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
1、体现 2、特点 3、原因
缓慢发展
练习
1、闭关政策对清朝有什么影响? 2、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缓慢的原因有哪些?(P21)
第四课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一、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政治制度

第13课 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pptx准12.5

第13课 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pptx准12.5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册
2.外部危机
(3)鸦片日益泛滥,危机正在逼近 。
请说说鸦片泛滥对清朝带来了哪些影响?
拒绝毒品,利国利民!
(二)危机 P87
危机
1.内部危机
2.外部危机
(1)乾隆末年,政治腐败,财政困窘,军备废 弛,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2)四川、湖北、陕西相继爆发白莲教大起义, 持续多年。 (3) 嘉庆时,天理教徒甚至攻入皇宫。
第六单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 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
第13课 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


第13课 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
一、清朝建立全国政权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 一步巩固
三、盛世危机

清朝建立全国政权
(一)建立与统一
1.在与明朝的争战中,女真部落首领_努__尔__哈__赤__建立 了后金政权;
(二)对西藏的管辖
(1)顺治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和金册、 金印。 (2)乾隆赐予另一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 号和金册、金印。废除藏王,委任官员管理行政 事务 (3)雍正时期设立驻藏大臣。
(4)乾隆提高驻藏大臣地位,确立“金瓶掣签”等 制度,西藏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793年颁布《钦 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驻藏大臣在西藏政教事务 中的领导地位。
5.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职责:代清朝派驻西藏地方
隆 年
6.土司制度
间 颁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
给 驻
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

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中
大 臣
国古代中央王朝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



历 史 纵 横

202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202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把敌军包围在赤 嵌城、台湾城
1662年2月,郑 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
人物介绍: 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
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 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是我国 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被台湾同胞尊 称为“开台圣王”。
主要功绩: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重要举措:① 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 ② 开垦荒地,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西藏地区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康熙 平定噶尔丹叛乱
西北边疆 乾隆 平定大小和卓
清朝设置_伊__犁__将__军___ 蒙古地区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东北地区 雅克萨之战
课堂练习
1.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
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向殖民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 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安 定边疆,清朝作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 样的效果呢?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统治策略:
政治制度上: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
传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台湾被侵占: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 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侵占 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 殖民统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 郑成功 率领将
士,乘坐战舰从 金门出发,横 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 登陆后受到数千当地居民的热 烈欢迎。
郑成功军队 海上 击沉荷兰战舰 荷兰军队
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 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 使下,发动叛乱。为维护国家统 一,康熙帝三次亲征,多次打败 噶尔丹,最终平定了叛乱,稳定 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