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97 杨威 0951531

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分析

摘要

2009年,在世界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触底反弹,复苏迹象日益凸显。到了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然而在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总体看,近三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式失衡问题依然突出。

2012年,预计我国国际收支仍总体保持顺差格局,但顺差规模将继续稳步回落,短期波动可能加大。下一阶段,外汇管理工作将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稳步推进贸易外汇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国际收支总差额分析

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1998年以后,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二、经济政策及其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分析

2011年,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外贸、外资和外汇领域的政策调整取得成效,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趋向平衡。主要措施包括:

贸易政策:“稳出口、扩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和结构升级。。

直接投资和金融政策:规范和引导并重,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合理发展。

外汇管理政策:统筹防风险和便利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分析

2010年,主要受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下美元走弱,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好于预期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涨,上半年以区间波动为主,下半年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价格上涨推动我国进口快速增长,贸易条件有所恶化。2010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上涨较快,尤其是资源类商品进口中的价格因素影响明显。

2011年, 跨境证券投资净流入延续下降。一方面,我国对外证券投资下降。2011年,美国和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叠加并不断恶化,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国内投资者避险动机增强,对外投资意愿减弱。另一方面,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下降。在股票投资方面,2011年全球资本市场在美欧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下遭遇寒冬,而国内企业更面临境外做空力量的持续打压,使境外上市首发和再融资规模由2010年的354亿美元大幅回落至116亿美元,加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新增投资8亿美元,全年境外对我国股票投资净流入53亿美元,较上年下降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