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思考题 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三班《财政学》复习思考题

必读:内部资料,个人整理,仅供参考,切勿外传,错伤无辜!!!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 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为零。(ppt)

2、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有关税收方面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办法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ppt)

3、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亦称税收负担转嫁,这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所缴税款部分地或全部地转移给他人负担,自己不负担或者少负担税收的一种经济现象。(ppt)

4、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它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我国的政府预算是国家有计划地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ppt)

5、分税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其实质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体系。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模式。

6、财政补贴: 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而向企业或居民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ppt)

7、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以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因多种原因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ppt)

8、财政投融资: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ppt)

9、财政赤字: 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财政赤字。(P277)

10、预算外资金: 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按

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各种财政资金。(ppt)

11、购买性支出: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我们称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市场性再分配活动。(P57)

12、转移性支出: 政府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或形式,将一部分社会资源无偿地从一个(几个)群体转移给另一个(几个)群体。(ppt)13、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和所属团体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的一种购买行为活动。(ppt)14、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资金无偿转移的活动及规范。包括: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流动和同级地方政府间的横向流动。(ppt)

15、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16、税收中性: 1、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2、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P158)17、瓦格纳法则: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P62)

18、预算管理体制: 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P260)

二、简答题:

1、简述税收基本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ppt)

2、简述国债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手段,国债券是可流通债券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短期国债券是中央银行进行市场公开操作从而调节货币需求与供给的重要手段。(P225)3、简述税收的经济效应概念及内容:税收产生的经济效应,是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对生产者的决策的影响。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和降低消费水平;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对征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商品替代征税商品。(ppt)

4、简述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及其理论: 财政支出规模表现为越来越扩张的变化趋势,随政府职能的扩张而扩张,不断增长。1、政府活动扩张论(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2、梯度渐进增长论(皮考克和威斯曼):双因素理论,内因是人们可以容忍的税收水平,外因是社会激烈变化。3、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要求来解释财政支出增长原因。4、国家干预学说(凯恩斯学派):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主张国家干预,以公共投资增量弥补私人投资不足问题,并且能产生乘数效应。

5、官僚行为增长论(公共选择学派):官僚追求权力最大化,导致机构规模扩张,形成预算压力,同时缺乏竞争,成本相对比较高,无法通过市场表现出来,效益比较低。

6、多因素影响学说(福利学派):以福利经济学为基础,以私人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来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影响因素。(ppt)5、简述预算管理体制概念及类型: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1、新中国成立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统收统支体制。2、1953——1978年20多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3、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开始改形“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简称财政包干体制。4、现行的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P2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