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最新教案-2018中考物理重力摩擦力专题讲解 精品

合集下载

物理中考摩擦力(提高) 知识讲解

物理中考摩擦力(提高) 知识讲解

摩擦力(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2.理解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测量滑动摩擦力;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4.知道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5.能用平衡的观点解决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滑动摩擦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要点诠释:1.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4.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静摩擦1.定义:物体在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2.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但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反(阻力)也可以相同(动力),还可以成任意角度。

如:皮带传送机就是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是静摩擦力作为动力的实例。

3.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可以在0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其大小由外界条件决定,因此它是被动力。

要点诠释:1.“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有些情况相对运动趋势很难判断。

我们可以用假设法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假设接触面光滑,物体若会相对滑动,则说明原来有静摩擦力,且相对滑动的方向就是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

初中物理重力说课稿.doc

初中物理重力说课稿.doc

初中物理重力说课稿.doc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重力。

本次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力和运动》,第二节《重力》。

这一节是学生接触力学的开始,也是理解后续诸如摩擦力、弹力等概念的基础。

通过对重力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为什么物体会下落,为什么人能够站立在地面上等。

接下来,我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将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观察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态度。

针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建立重力的概念,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重力的存在和作用。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演示、实物模拟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重力的概念。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讲解、实验探究和小结作业。

导入新课阶段,我将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现象——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向地面?这样的导入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新课讲解阶段,我将首先介绍重力的定义,即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然后,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重力的作用。

接着,我会讲解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并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重力。

实验探究阶段是本节课的核心。

2018年中考物理专项练习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含解析、全国通用)

2018年中考物理专项练习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含解析、全国通用)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之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含解析、全国通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0分)1. 如图是用于锻炼身体的体育器材--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可以实现快走或跑步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下面关于人在跑步过程中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在跑步机上快走或跑步时,跑步机受到人对它的一个向后的力B. 人对跑步机没有做功C. 人体消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跑步机的内能D. 脚底与跑步机间有摩擦作用2.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受摩擦力的作用B. 摩擦力随物体的重力增加而增加C. 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D. 在压力一定时,两物体间越粗糙,当他们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越大3.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向右运动,现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物块将随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当物块匀速时,物块没有惯性B. 当物块匀速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块不受力作用C. 整个过程中,物块一直受摩擦力的作用D. 整个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4. 如图所示,穿久了的运动鞋鞋底磨损得厉害,原因是鞋底受到()A. 重力B. 摩擦力C. 压力D. 支持力5. 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 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B. 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C.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6. 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是静止的,是因为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作用B. 它是静止的,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C. 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的重力是平衡力D. 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7.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B始终静止不动,若不计绳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木块B不受摩擦力B. 木块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 木块B受到的重力和对木板A的压力是平衡力D. 拿掉木块B后,木板A在拉力F的作用下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8. 如图所示,一个工件随着传送带一起匀速水平向右运动,这时工件在水平方向上()A. 受到平衡力B. 不受摩擦力C. 受到向右的摩擦力D. 受到向左的摩擦力9. 下列物理估计合理的是()A. 中学生的重力为200NB. 中学生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000PaC. 中学生的体积为500dm3D. 中学生站立时受到的摩擦力为0N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可以产生力B.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一定会产生摩擦力D. 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11.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科技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下列是关于航天员扬利伟的“神舟五号”机舱内的生活描述,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 他不能喝水,因为在失重状态下肾脏无法形成尿液B. 他不能说话,因为在失重状态下声带无法振动发声C. 他一直漂浮在机舱内,因为在太空他的质量很小D. 他可以写字记录,因为在太空中摩擦力还是存在的12. 如图,两木块A和B被水平力F通过挡板C压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A. 物体A对B没有摩擦力B. 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 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3. 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讲台桌不受摩擦力B. 推力对讲台桌在做了功C. 地面对讲台桌的支持力和讲台桌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14. “足球进校园”推进了校园足球的发展,如图所示是我市某校足球比赛中,小华飞身鱼跃将球顶进球门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球相对于球门是静止的B. 小华落地滑行中不受摩擦力C. 头对球的力与球对头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 球离开人体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15.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的摩擦是滚动摩擦B. 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被传送的物体不受摩擦力C. 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可减小摩擦力D. 所有的摩擦力都和压力成正比16. 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 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产生的D. 如果小车与木块的接触面光滑,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将倾倒17. 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B.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C.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D. 两个表面光滑的物体间也可能有摩擦18. 图中在F力作用下,物体B(足够长,保证物体A压在物体B上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左边弹簧秤的读数为4N,右边弹簧秤的读数为6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B. 当F拉力增大时,左边弹簧秤示数将变大C. A所受摩擦力水平向右D. B与地面之间可能无摩擦19. 下列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是()A. 在铁轨上飞驰的火车B.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 停在斜坡上的汽车D.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20.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就汽车前进时受到的摩擦力而言()A. 汽车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B. 地面是受力物体,也会施力物体C. 汽车是施力物体,地面受力物体D. 汽车是受力物体,地面是施力物体21.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并不是由物体重力的大小决定的B. 摩擦力是在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才会产生C.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不受摩擦力D. 不运动的物体有时也会受到摩擦力22.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C. g=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 kg=9.8ND. 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弹力就是重力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 彼此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C.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 彼此接触的物体才可能产生摩擦力的作用24. 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只要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就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B.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物体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D.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不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25. 如图是抓拍到的一只北极熊趴在一块浮冰上的图片,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 海水下面的冰要比露出水面部分小得多B. 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它的重力C. 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D. 北极熊依靠摩擦力趴在冰块顶端2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27. 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A.沿竖直墙壁下滑的木块不受墙壁给它的摩擦力B.钢丝钳能很容易剪断铁丝,是因为钢丝钳是省力杠杆C.吸盘挂钩不能掉下是因为大气压与它们的总重力平衡D.图中的小球在地面弹跳的过程中机械能在不断减小28. 如图所示,手握尺子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又落回原来的位置,若将棋子从上往下分别标记为数字1、2、3…9.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击打7号棋子后的瞬间,若1至6号棋子没有飞出,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B. 1至6号棋子在击打后会向下运动是由于惯性C. 7号棋子在击打运动时始终不受摩擦力的作用D. 若9号棋子在击打前后始终保持静止,则其对桌面压强先变小后变大29. 2015年10月30日晚,运城市第四届运动会落下帷幕.关于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会受到惯性B. 跳起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动能减少C.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会改变D. 地面上奔跑的运动员肯定不受摩擦力30. 小明游玩了意大利比萨斜塔后,买了一个模型.当模型塔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如图),小明对模型塔分析不正确的是()A. 倾斜的塔不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B. 该斜塔的重心位置,仍然处于斜塔与桌面接触面的正上方C. 塔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竖直向上D. 塔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1.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明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 刷毛弯曲是由于受到摩擦力发生形变B. 手对牙刷的拉力大于牙刷受到的摩擦力C. 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摩擦力越大D.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32. 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摩擦力B. 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则这两个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摩擦力总是有害的33. 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 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利用了摩擦力B. 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 驶员在驾驶车辆时需系上安全带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D. 公交车内的破窗锤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34.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B始终静止不动,若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木块B不受摩擦力B. 木块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 木块B受到的重力和对木板A的压力是平衡力D. 拿掉木块B后,木板A在拉力F的作用下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35.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瓶食用油用去一半,则剩下的油质量和密度都减为原来的一半B. 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利用了摩擦力C.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需系上安全带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D. 打开香水瓶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36. 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将A、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此时它们在大小为F的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A、B之间没有产生滑动摩擦B. 物体A、B之间产生了滚动摩擦C. 物体A与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一定等于物体A、B受到的总重力D. 物体A与地面之间没有产生滑动摩擦力37. 放学后,潇潇同学骑着自行车回家.她发现当她不再用力蹬自行车时,自行车的速度就会不断减小,这是因为自行车受到了()A. 重力的作用B. 弹力的作用C. 摩擦力的作用D. 拉力的作用38. 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利用了摩擦力B. 公交车内的破窗锤是通过减少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C.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需系上安全带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39.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平地面上匀速推动的木箱不受摩擦力作用B. 给水平桌面上静止的铅笔盒施加竖直向下的力,铅笔盒不受摩擦力作用C.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有摩擦力产生D. 用100N的力推着桌子在冰面上运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100N40. 下面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都会产生摩擦力B. 用测力计可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C. 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增大有益摩擦D. 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可减小有害摩擦二、多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41.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B始终静止不动.若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木块B不受摩擦力B. 木块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 木块B受到的重力和对木板A的压力是平衡力D. 拿掉木块B后,木板A在拉力F的作用下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42. 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A.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B. 木块的运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C.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43. 一只啤酒瓶,在下列情况下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的是()A. 静止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时B. 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时C. 握在手中,瓶口朝上静止悬在空中时D. 放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茶几上时44. 如图所示,物块放在上表面粗糙的平板小车上,物块随平板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时,物块在平板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仍然停止在平板上,对上述物理过程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物块随平板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 物块所受重力与小车对物块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C. 物块在平板上滑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 物块在平板上滑动时因为具有惯性45.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上放一物体b,a和b间用轻质弹相连,已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b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 地面对a无摩擦力作用B. 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左C. a受到b对它的向左的摩擦力D. 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46. 一个工件随着传送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这时工件()A. 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 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D. 物体处于二力平衡47. 下列物理概念,正确的是()A. 运动不需要力维持B.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C.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D.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叫摩擦力48. 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力推车而车未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明推力不做功B. 车不受摩擦力C. 小明推力小于车受到的摩擦力D.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9. 留心周围的生活情景,你会时刻从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请判断如图所示四个情景中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如果脚与地面没有摩擦,走路会变的很轻松B. 手拍桌子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行驶中人的惯性D. 苹果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50. 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 N,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 .拉动木板过程中,木板______ (受到/不受到)木块的摩擦力.51. 砌墙时墙的砖块应采用如图______ (a/b)所示的形式砌叠而成,因为这样当砖墙分裂时,每层砖块之间会产生______ 力以抵抗分裂.52. 两个相互______ 的物体,当他们______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______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______ ,他的方向与物体______ 的方向相反.53. 如图所示,是一种磁性黑板,使用时可以将所用的挂图用小磁铁吸到黑板上,黑板与小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______ 发生的.黑板擦静止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它受到了黑板给它的______ .54.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_ 时,在______ 上会产生一种______ 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55. 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用力F拉B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个物体中______ 受摩擦力的作用,______ 是由于惯性而向右运动.56. 如果没有摩擦力,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你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1)______(2)______ .57. 小雪将钢笔放在书上,用手推书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以______ 为参照物,笔是运动的,在此过程中,笔是______ 到摩擦力作用(选填“是”或“否”).5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4kg,乙物体的质量为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______ ;如果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甲和乙均以5cm/s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______ .59. 商场里有两种电梯--垂直升降电梯a和自动扶梯b,小明搭乘两种电梯分别记录自己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c,他搭乘垂直电梯时受到的支持力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当他站在类似台阶的自动扶梯上匀速上升时______ (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作用;若小明面向电梯运行方向随扶梯运动到楼面时不小心会向______ (选填“前”或“后”)摔倒.60. 如果没有摩擦,就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用手握笔解答试卷;如果没有重力,腾空的滑雪运动员就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回到地面;飞机的升力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______ 的关系;卡车的限速要比家用汽车的限速低,主要原因是:______ .三峡船闸是利用______ 的原理来工作的.61. 冬天,人在结冰的水平地面上举步难行,请想一想,平时我们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行走时,改变我们运动状态的力是______ 施加的______ 力,在结冰的地面上撒上灰渣,人就不易滑倒了,这说明了______ .62.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铝块叠放在一起,甲的质量为2.7kg,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当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5N的力F拉乙物体时,甲、乙两物体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甲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 N,甲对乙的压强为______ Pa;当拉力F增大为30N,甲乙两物体仍然一起运动,则此时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 N.(g=10N/kg,ρ铝=2.7g/cm3)63. 如图乙所示为离开球杆后向滚的台球,试作出台球受力示意.64. 一位乘客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他受到的______ 和重力是一对衡力,脚与甲板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 N.(不考虑空气阻力)65. 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重力,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将变成什么样子,试分别写出一个合理的场景,如果没有重力______ ,如果没有摩擦______ .66.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 ______ N.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67. 教材中有许多实验与现象的插图,请观察下列四幅图,将对应的表述填写完整.(1)图甲气球膨胀时,金属颗粒间的距离都在增大,此模型可以用来类比______ ;(2)图乙两个铅块磨光后,压在一起就会粘住,这个现象证实了______ ;(3)图丙中运动员被压弯的撑杆弹向高空,是因为此时撑杆具有______ 能;(4)图丁中压紧米后将筷子提起而杯子不掉,表明杯子受到______ 作用.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68. 如图1所示是某小组用来探究不同物体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当木板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物体和木板间发生相对滑动,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电流表的示数稳定不变,物体和木板间的摩擦力也不变.换用质量不同的物体,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不同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与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的关系如图2所示(不计弹簧的电阻及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的摩擦).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问:(1)在没有拉动木板,即F=0时,物体静止在木板上,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刚好处于a 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定值电阻R0的阻值.(2)拉着木板向右移动,使某一物体在木板上处于平衡状态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少?(3)研究表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与它对接触面压力F之间的关系为f=μF (其中μ为摩擦系数),已知木板的摩擦系数μ=0.05,该小组想利用此装置来测算物体的密度,若将一个边长为0.2m的正方体放在木板上,拉动木板,当正方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该正方体的密度.69. 如图1所示是某小组用来探究不同物体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当木板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物体和木板间发生相对滑动,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电流表的示数稳定不变,物体和木板间的摩擦力也不变.换用质量不同的物体,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不同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与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的关系如图2所示(不计弹簧的电阻及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的摩擦).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问:(1)在没有拉动木板,即F=0时,物体静止在木板上,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刚好处于a 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定值电阻R0的阻值.(2)拉着木板向右移动,使某一物体在木板上处于平衡状态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少?(3)研究表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与它对接触面压力F之间的关系为f=μF (其中μ为摩擦系数),已知木板的摩擦系数μ=0.05,该小组想利用此装置来测算物体的密度,若将一个边长为0.2m的正方体放在木板上,拉动木板,当正方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该正方体的密度.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70.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商场里安装供顾客上楼的电梯主要有如图甲乙所示两种,它们表面都有凸出的条纹,这是为了______ ,当顾客站在电梯上匀速上升时受到的力是______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当顾客站在类似台阶的甲电梯上匀速上升时______ (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当顾客站在类似斜坡的乙电梯上匀速上升时,请在图丙中画出此时顾客的受力示意图.。

人教版中考物理课件-重力、弹力、摩擦力

人教版中考物理课件-重力、弹力、摩擦力

A.木塊所受摩擦力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 B.彈簧對木塊的彈力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 C.木塊所受摩擦力不會改變木塊的運動狀態
上一页
下一页
专题训练
首页
D.木塊最終停止運動是由於失去彈簧的彈力作用 解析:壓縮了的彈簧具有彈力,彈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使木 塊由靜止變為運動,故A錯誤,木塊在前進的過程中,還受到了摩擦力的 作用,摩擦力又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由運動又變為靜止,本題答案為B. 答案:B
所用的力F=15 N,則甲、乙兩木塊所受的摩擦力是( D )
A.甲為零,乙受向右的15 N的力 B.甲和乙都受向右15 N的力 C.甲和乙都受向左15 N的力 D.甲和乙都是15 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上一页
下一页
课堂达标训练
首页
4.(2011·安徽)某物理小組在一次探究活動中測量滑塊與木板之 間的滑動摩擦力.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準桌 面上,木板上的滑塊通過輕繩繞過定滑輪,繩的另一端懸掛託盤.實驗 時在託盤中放入適量的砝碼,使滑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回答下列問題:
答案:C
上一页
下一页
专题训练
首页
5.(2011·成都)關於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潤滑油可以使接觸表面分離,從而減小摩擦 B.在機器的轉動部分裝滾動軸承,是為了增大摩擦力 C.在月臺上候車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線以外,是防止摩擦力過小 帶來危害 D.鞋底刻有花紋,是為了增大接觸面積從而增大摩擦力 解析:加潤滑油可以使原來較粗糙的接觸面彼此分離,從而減小 摩擦力,故A選項正確;在機器的轉動部分裝滾動軸承,是為了減小 摩擦力,故B選項錯誤;由於列車從月臺上經過時,空氣流速加快, 流速越快的地方,壓強越小,人離月臺邊沿太近,有可能被氣壓推向

初三物理最新教案-2018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理公式 精品

初三物理最新教案-2018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理公式 精品

2008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理公式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求时间——v s t =F = F 1 + F 2[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浮力公式:F 浮=G – FF 浮=G 排=m 排gF 浮=ρ水gV 排F 浮=G压强公式:p=SFp=ρgh帕斯卡原理:∵p1=p2 ∴2211SFSF=或2121SSFF=F1L1=F2L2或写成:1221LLFF=滑轮组:F = n1G总s =nh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 s = h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1G s =2 h W=F sP =t W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00%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保证 △t >0)燃料燃烧时放热电功公式:W = U I t W = U I t 结合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P = W /tP = I U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U 1+U 2分压原理:21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 1+ W 2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2121R R W W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 1+ P 2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分流原理:122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中考物理(沪粤版)总复习课件:第8课时 力 重力 摩擦力

中考物理(沪粤版)总复习课件:第8课时 力 重力 摩擦力

第8课时
考点2
定义

重力
重力
摩擦力
地面附近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用符号______ G 表示 重力不是地球的引力(万有引力),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地
理解
点所受重力也稍有不同,从赤道到两极,重力逐渐变大;离地 面越高,重力越小
施力物体
地球 ______
受力物体 地球上的物体
大小
G=mg,其中g=9.8 N/kg,它表示 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所受的 正比 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_)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8课时

重力
摩擦力
得出 结论
压力 和_________ 大小 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
摩擦力越大
说明 实验中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运动 无 速度的大小等________( 选填“有”或“无”)关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8课时

重力
摩擦力
2.摩擦力的分类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 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 到的摩擦力 其大小与压力的大 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 滚动摩擦力
两物体接触时,存在
定义 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没 有发生相对运动时受到
一个物体在另
一个物体表面上 滚动时受到的摩
的摩擦力
影响 因素 其大小与外力有关, 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单位及作用效果;(2)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3)学会使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物体受力情况;(4)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单位(1)介绍力的概念,解释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介绍牛顿作为力的单位,让学生掌握牛顿的定义及符号表示。

2. 力的作用效果(1)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重力(1)介绍重力的概念,解释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讲解重力的方向、作用点,让学生掌握重力的基本特性;(3)介绍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重力的计算方法。

4. 弹力(1)介绍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让学生掌握弹力的特点;(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判断弹力的存在。

5. 摩擦力(1)介绍摩擦力的概念,解释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2)讲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基本特性;(3)介绍摩擦力的分类,让学生了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区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作用效果;(2)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4)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2. 难点:(1)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运用;(2)摩擦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措施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力的作用效果;2. 利用实验道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存在;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力的示意图二(答案解析)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力的示意图二答案解析1.(2018•乌鲁木齐)如图所示,画出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示意图(O为两个力的作用点)。

【分析】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作用点均在O点上,如图所示:【点评】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

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2.(2018•赤峰)如图所示,画出足球重力示意图。

【分析】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永远竖直向下,因此在画足球所受重力时,也一定要把握这一点。

【解答】解:由于足球是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球心)上;过球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为足球所受重力,如图所示:【点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也最特殊的力,它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永远不会受到它的运动状态的影响。

3.(2018•临沂)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支持力F及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O为物体的重心)。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接触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重心都在物体的重心。

【解答】解:物体受到的重力G竖直向下、支持力F垂直于斜面向上,滑动摩擦力f平行于斜面向上,从重心开始沿力的方向作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点评】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4.(2018•上海)在图中,小球受到的拉力为4牛。

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此拉力。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的图示的画法: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在图上。

在画力的图示时,一定要注意画出标度。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教材系统复习 第8讲 力 运动和力 第1课时 力 弹力 重力 摩擦力


交流与反思:
1.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的原因:根据二二力力平平衡 知识可知,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等等于于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衡 2.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时大时小的原因: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或没有使木块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装置改进(如图)的优点:易操作,不不需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 要”)拉动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读数准要确(读数时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
看到细管中的水面上上升,从此现象可推测瓶瓶子发生了形变,这个实验采
用的是转转换换法的方法升.


⇨ 5.(人教八下 P14 动手动脑学物理 T2 改编)“神舟 13 号”载人飞船上了 太空,当飞船在月球降落后,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1/6,若 宇航员的质量为 60 kg,那么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 6600kg,受到的重 力为 110000N,该力的施力物体是月月球;如果一个人在地球上可以举起质量 为 70 kg 的物体,那么他在月球球上最多可以举起质量为 442200kg 的物体.(g 取 10 N/kg)
2.弹簧测力计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使用前:(1)看清它的□21量量程和□22分分度度值;
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程是□2300~~5值N,
使用 分度值是□2400..22N;
5
及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25指指在在零零刻刻度\上,如果不是,应 读数 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线上
有关.

(3)在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运动过程中木块 A 的速度突然变大,则
木块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不不变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变式:小明先水平拉动木块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紧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重力弹力摩擦力)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重力、弹力、摩擦力) 018编写:孙昌会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日期中考要求;1、了解重力形成的原因、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和重力方向的特点。

2、认识弹力和摩擦力。

3、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常用方法。

一、基础训练:1.(2012南允)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通常g=9.8N/kg,其物理意义是,一个质量为60kg的同学受到的重力G= ,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重力的施力物体。

2.(2012温州)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 ( )3.(2012泰州)在下列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夹取食物时筷子与食物的摩擦B.机器转动时转轴受到的摩擦C.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 D爬竿时手与竿的摩攘【答案】B4.(2012滨州)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在新用的拉链上抹一点石蜡B.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C.拧矿泉水瓶盖时,往往在手与瓶盖之间垫上一块布D.为了擦净玻璃上的污渍,要用力压抹布【答案】A29.小玲把一个物体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称量,静止时示数为5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并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成正比B.称量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D.若使用前指针未在零刻线处就开始称量,则物体的实际重量小于5N5.(2012株洲)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块的三次实验如图8所示。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比较两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甲木板乙丙棉布【答案】压力 甲、丙31、如下4图所示,用绳子系住小球,靠在墙上,小球重16N ,绳受到20N 拉力,试画出物体受到力的示意图.32、(2)如图所示,弯杆末端连接有一个小球,小球保持静止状态.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 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33、汤匙在手指尖上平衡,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 重力 摩擦力
一 复习导航

1. 主要概念和公式
(1) 重力
重力和其他力一样,也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有关系式G=mg.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和物体所在处水平面垂直.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2)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所受的力. 它的作用是阻碍
物体的相对滑动,大小可用f=μN来计算. 一般情况下, μ<1.
静摩擦力: 两个相对静止的互相接触并有挤压的物体之间若有相对运动趋势,就会
产生静摩擦力,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变化有着一定的范围.
2. 基本物理方法
(1) 比较法: 用此法分析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2) 归纳法: 通过分析重力、摩擦力等具体的力的作用,归纳出要产生力必须至
少有两个物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控制变量法: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此法得出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3. 易错易混的问题
(1) 物体重力的大小随地理位置而改变.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这个力的大小与物体距地心的距离有关. 距
离越大,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越小,物体受到的重力也越小. 因此,同一物体放在赤道上
比放在南北极受到的重力小,物体在地面比在高山上受到的重力大. 如果我们乘飞船逐渐
远离地球,受到的重力就会越来越小,一旦脱离地球的吸引,也就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2) 摩擦力的方向是否总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不是的. 摩擦力有时阻碍运动,有时有利于运动.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必与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如人走路时,地面给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指向人的运动方
向的.
(3) 摩擦是否总有害?
摩擦有时有害,有时有益. 如机器齿轮的摩擦是有害的,汽车刹车时,轮子和地面的
摩擦却是有益的.

二考点聚焦
1. 命题趋势
对重力的考查的重点是重力概念及其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通常以
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为主;对摩擦力命题的考查,则偏向于有关摩擦力与其平衡力
的综合题和有关摩擦的实验探究题,命题形式以填空、选择、实验为主.
2. 典题解析
题1抛出去的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关于球的重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
阻力)().
A. 受重力和手的推力 B. 只受重力
C. 只受推力 D. 不能确定
解析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因球已脱离了手,手对球的推力已经不存在了,故本题选
B.
点评造成此题错误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题2物体放在斜面上,则图1中表示物A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解析 A图,重力方向正确,但作用点错了;B图,重力作用点正确,但重力方向错
了;C图,重力的作用点正确,但方向错了. 本题选D.
点评 画物体受重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两个方面.
题 3 关于重力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是一种力,等于物体的质量
B. 重力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 空中飞行的飞机由于距地面有一定高度,因此不受重力作用
D. 流动的河水受重力的作用
解析 重力是一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不等于物体质量. 重力随地理位置而改
变;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故A、B、C选项错误,本题选D.
题 4 在生物课上,所用显微镜的底座又厚又大,从物理学的角度说,这是为了 .
解析 重心越低,物体支承面的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由此可见,这是为了增加显
微镜的稳定性.
点评 物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希望同学们能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
活.
题 5 下列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A. 汽车刹车时在滑行过程中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B. 用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与转孔间的摩擦
C. 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
D. 滚动轴承滚珠与轴承间的摩擦
解析 A、B、C选项中,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中,其中一个物体的接触面始终不变,属
于滑动过程,都是滑动摩擦. 滚珠与轴承间的接触面都是变化的,属于滚动过程,是滚动
摩擦.
点评 区别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关键是注意物体间的接触面是否变化.
题 6 用10N的水平拉力拉一小车以1m/s的速度在一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之后
小车又以2m/s的速度在同一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摩擦力的大小为().
A. 5N B. 10N C. 20N D. 可以为零
解析 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两个力的作用: 拉力和摩擦力. 又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摩擦力为10N. 当以2m/s的速度运动时,由于仍在同一平面上,
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没变,又因为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 本题选
B.
点评 (1)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确定在初中阶段只能利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时,摩擦力等于拉力,间接地通过拉力确定;(2) 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和接
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其它任何条件都无关,本题要区别上述两点,正确理解.
题 7 小明在家里淘气,把手插入玻璃瓶内拿不出来,当他正想把玻璃瓶打碎时,忽
然想起物理老师讲的有关现象,于是他试试看,果然方法很灵,请你对小明的做法做出
解释.
解析 手放入瓶内拿不出来一般都是因为摩擦力太大,所以从减小摩擦入手,可以冲
一些肥皂水,从瓶口倒入瓶中,或抹在手腕上,使接触面光滑,从而减小摩擦,便可以
顺利把手取出.
点评 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同学们能善于观察,能把摩擦知识应用于生
活.
题 8 如图2所示,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探究木块和铁
块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
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解析 本题是探究实验题,其特点是利用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通
过比较摩擦力来确定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必须满足在压力一定时进行比较. 这种探究
方式,在物理学上叫做“控制变量法”,为了满足压力一定,则必须将木块与铁块叠放,
用弹簧测力计拉其中的木块或者铁块,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3所示.
实验步骤: (1) 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F1;(2) 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铁块,记下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F2.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若F1>F2,木块下表面更粗糙;若F1
点评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我们经常用到的还有: 归纳法、观
察法、推理法、演绎法等.

三 创新试题
1.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写出一种即可)
2. 若用5N的拉力拉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摩擦力为 . 若使木块
在同一水平面加速运动,则摩擦力应(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 如图4所示,虚线是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请画出此时铅球所受的重
力的示意图.

4. 关于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给摩擦面加润滑油
B. 减小摩擦面间的压力
C. 使接触面脱离接触
D. 变滑动为滚动
5. 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5甲所示的实验.

(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时,小明先后用大小木
块按图5甲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小明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在研究此问题时,小红设计的实验如图5乙所示实验,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
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扳,实验时拖动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a)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 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
(b)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 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
[参考答案]
1. (1) 抛出去的石块不会落回地面
(2) 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2. 5N,不变
3. 如图所示:

4. C
5. (1) 不正确. 因为研究摩擦力和接触面积的关系时,应保证影响摩擦力大小的
其它因素不变,即应该保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2)(a)选择乙方案 理由: 甲方案中,木块运动要匀速,实际很难控制;乙方案
中,木板滑动时可以是变速的,实验操作容易. (b) 选择乙方案选择的理由: 甲方案
中由于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不易读准示数;乙方案中,由于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容
易读准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