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上好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上好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作者:杜勇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富村小学

小学生能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取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多年以来都把语文、数学叫所谓的主课,思想品德科学叫副课,小学生只要把语数学好,能写能算就行了,思想品德课学不学没关系。这种想法,不但学校老师有,社会家长也为常见。但思想教育家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潜藏于人的内心思想教育,它的目标是要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人的品德虽不能像语、数那样用百分准确地衡量出来,但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反映出内心活动。一各班级如果思想品德不好请相信你的语文、数学成绩也不会太突出,为什么呢?这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属于行为习惯。你想一个行为习惯不好的班级他的学习成绩会好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长大后成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思想和行动指南,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上面这段话,就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在“德”方面的要求,这应该是制定德育课程标准的首要依据。另外,德育目标的确定也离不开学生品德心理形成的规律,应该达到方向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及社会实际的发展状况,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途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抽象的课程,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时,还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若一味地注重理论,不仅无法达到思想品德的教学目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无法认识思想品德这一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讲述《团结就是力量》这一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发表见解,然后通过折筷子的游戏,一次折一根,然后往上增加筷子的数量,让学生感受到团结的重要性,或者通过拔河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如此,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二、大胆“解放”学生,培养主体精神

当前的思品课教学,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总认为课堂上学生越规矩越好,于是给了学生过多的禁锢。如固定不变的座次,端庄划一的坐姿,师问生答的学习方式等,使学生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作为思品课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特别注意在学习时空、学习心态、学习地位上解放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科学组合学生,让学生有更多互动交流的空间,从时空上解放学生如在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借助录像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晚上,小丽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忽然听到敲门声。小丽问:“是谁,有什么事?”敲门者说是她爸爸的同事,要给他爸爸送一份文件。小丽站起身准备去开门,录像停止。小丽是该开门,还是不应该开门呢?教师没有急于让学生作答,而是让学生用自主选择座位的形式来回答“该开门”还是“不该开门”的问题。同意开门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开门的同学坐右边,然后两组学生对抗辩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样在学生自由组合的两组对抗辩论中,学生知道了面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学会自护。

为了便于师生互动交流,还可将传统的秧田式(横排纵列式)的课堂组合方式调整为小组式、环状式、“U”形式等,甚至还可以将学生带到校外某一现场进行实地教学。如《遵守交通规则》一课,先通过课内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道理,再将学生带到室外的马路上、十字路口指导辨认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现场指导行为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从时空上解放学生,对一班学生进行科学组合,不仅可以让学生、让师生有更多的互动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在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和道德认知水平。

(二)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有自主乐学的情绪,从心态上解放学生思品课教师要敢于把学生从传统的“做听话守规矩的好孩子”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在保证身体健康发育、举止规范文雅的前提下,创设“三多”的宽松学习环境,让学生愿学、乐学。

其一,多设计学生自由活动的环节。如《待人有礼貌》一课,教师不宜多讲,让学生在自主表演、相互评价中学习待人接物的一些基本礼节,从中懂得待人处事要文明、要礼貌的规范要求。

其二,多采用激励措施。如课堂上多使用“你真勇敢”“你真棒”“你真聪明”等激励性语言或发“小红花”“小金杯”“大拇指”“小标兵”等正面激励措施,让学生愿说、敢说、敢做、乐学。

其三,多给学生自我表现机会。如学生发言可变举手点名式为不举手的自由式,有些行为规范可由语言表述式改为动作演示式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受身心约束,有更多的自由发表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既可活跃学生心身,表现学生内心世界,保持学生积极乐学的情绪,又可活跃思维,深化道德认识。

(三)转换教学角色,让学生有自由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能力,从地位上和思想上解放学生教师要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的“配角”与“主角”的关系。课堂上,师生的地位是民主平等的。教师不应该是驾驭学生、驾驭教材的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服务者。通过巧“导”,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的配角身份调整为主动探究的主角身份,把驾驭教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耐心引导和热心“服务”,为学生学习教材铺路搭桥,解疑排难。一般来讲可分这样四大

步:课首,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揭示教学目标;课中,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实施教学目标;课尾,总结收获谈感受,再次质疑,以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课后,组织相应的活动,来对课内的内容进行延伸。

如教学《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一课,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要顾及他们思维的个体差异,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问题,进行质疑。再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去阅读、思考、讨论等潜能活动去探究和获取“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等知识,最后在探求“如何培养创造精神”的过程中形成勇于创造的能力、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立志求新的行为。最后再布置制作科技小报来完成课外延伸。

如《尊敬长辈》一课,开课揭题让学生质疑揭标:同学们,你们想通过本课的学习弄清与课题相关的哪些问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有的说:“我想弄明白为什么要尊敬老人?”有的说:“我想知道怎样尊敬老人?”……学生以教材主人的身份,带着问题和学习目标很快进入到主体教材的学习之中。课中教师借助教材的典型人物与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引导学生育情明理。课尾导行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难或不明白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讨论解决的呢?一名学生说:“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做晚辈的都要孝敬老人,让老人晚年幸福,可我的妈妈总和奶奶吵架,有时我替奶奶说几句话,妈妈就要说我、骂我,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让妈妈也尊敬奶奶?”这是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