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八章 病机习题集
基础中医学教学资料-第八章病机

寒性病机
表现为手脚冰凉、退化性关节炎等病症。
2
热性病机
表现为热、燥热、口臭气味等症。
3
寒热错杂
由于气血失调、饮食不当、情志不遂等原因,会导致寒热错杂,表现多种病理状况。
风湿病机
风寒湿病机
表现为寒湿痹痛、风湿疼痛等症 状。
阳水病机
表现为小腿、足踝肿胀、痛经等 症状。
血瘀病机
表现为骨质髓瘤、血管瘤等症状。
基础中医学教学资料-第 八章病机
本章介绍中医理论中的“病机”知识点,探讨疾病形成的机理和治疗方法。学 习病机是学好中医理论的基础,请跟随我一起学习。
病机概述
1 什么是病机?
病机是疾病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了解病机有 助于辨证施治,进而治疗疾病。
3 病机的形式有哪些?
中医理论将病机分为六经、脏腑、气血、痰 饮、寒热、风湿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病 机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气滞血瘀
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导致气滞 血瘀,顽固性疾病多与气滞血 瘀相关。
痰饮病机
痰湿
痰湿是积聚在身体里的湿气,多由湿邪侵入体内以及脾胃、肺脏等所致。
饮液
饮液是身体内的一种病理性体液,多因脾胃、气机失调、肾衰等原因造成。
痰瘀
痰瘀是湿气和血液凝聚在一起形成瘀血,表现为脉络瘀阻、患处肿胀等。
寒热病机
1
2
病机的计算机模拟
加强对该理论的模块化分析,缩短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的时间以及促进临床输送速 度。
3
病机的数字化分析
基于大规模数字化病历数据,实现病机知识的推断和学习。
2 为什么要了解病机?
病机是中医学的核心,掌握病机可以更好地 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剖析疾病本 质。
4 如何辨别病机?
7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兼容模式]
![7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兼容模式]](https://uimg.taocdn.com/e1c978d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8.webp)
临床表现
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淡白,舌淡脉迟─寒
踡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虚 2.阴偏衰
机体精、血、津液亏少,阴不制阳,阳气相对亢 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滋养、宁静功能减退 以及而阳气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临床表现:
消瘦、低热、五心烦热、盗汗 、口干、舌红、 脉细数──阴虚内热。
人生活一定的在社会中,政治地位、经济 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人 际关系等 与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联系。
2.体质因素
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分,不同的体质对 病邪的易感性及耐受性不同。
体质强则不易感邪,体质 弱则易感邪。 阳虚易感寒邪,阴虚易感热邪。 同感湿邪,阳盛热化成湿热证,阳虚 则寒化成寒湿证。
(4)气闭 概念:气的出入受阻,脏腑气机闭塞不通的一
种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
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兼见四肢逆冷,或呼吸 困难,气急鼻煽,甚则面青唇紫等。 (5)气脱
概念:指气不内守而外散脱失,导致机体功能突 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软瘫, 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
概念:指机体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 是指在疾病中,由于各种原因使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 相对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等 一系列病理变化。
(一)阴阳偏胜 指人体阴阳双方中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
即“邪气盛则实”。
1.阳偏胜
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 机能亢进,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声高气粗,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
2.虚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 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
病机特点 :精气血津液亏损,脏腑、经络等 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无 剧烈反应,机体表现出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绪论第一章阴阳五行第二章藏象第三章气血津液第四章经络第五章病因与发病第六章病机第七章防治原则绪论一. 选择题:1.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A. 先秦、秦、汉B. 两晋、隋、唐C. 宋、金、元D. 明清E. 近代2. “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A. 张元素B. 刘完素C. 张从正D. 朱震亨E. 李杲3.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A. 张元素B. 刘河间C. 张子和D. 朱震亨E. 李杲4.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 张从正B. 陈无择C. 张仲景D. 巢元方E. 孙思邈二. 多项选择题:1.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性著作有:A. 《黄帝内经》B. 《难经》C. 《伤寒杂病论》D. 《针灸甲乙经》E. 《千金要方》2. 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A. 张元素B. 刘完素C. 吴又可D. 朱震亨E. 李杲第一章阴阳五行一、选择题:1. 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 上午B. 上半夜C. 中午D. 下午E. 下半夜2. “阴病治阳”适用于:A. 阴损及阳B. 阳损及阴C. 阴盛则阳病D. 阳虚则阴盛E. 阴盛则寒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A. 阴阳对立制约B. 阴阳交感相错C.阴阳互根互用D. 阴阳相互消长E. 阴阳相互转化4. 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A. 母B. 子C. 所胜D. 所不胜E. 所克5. 属于子玻郯母的是:A. 肺玻郯肾B. 肝玻郯肾C. 心玻郯肾D. 脾玻郯肾E. 肝玻郯脾6.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A. 肝B. 肾C. 心D. 脾E. 胃7. 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A. 木B. 土C. 金D. 水E. 火8. 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A. 肝实泻肾B. 肺实泻脾C. 肝实泻肺D. 肝实泻心E. 心实泻肝二、多项选择题:1.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A. 阴阳交感B. 阴阳对立C. 阴阳互根D. 阴阳消长E. 阴阳转化2. 可用阴阳互根理论来解释的有:A. 阴损及阳B. 阴中求阳C. 阳损及阴D. 阴病治阳E. 阳病治阴3. 下列可归属于“金”的有:A. 爪B. 皮毛C. 发D. 鼻E. 大肠4.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 益火补土B. 补肺滋肾C. 滋水涵木D. 佐金平木E. 补脾益肺5.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 益火培土B. 壮水制火C. 佐金平木D. 抑木扶土E. 补脾益肺三、判断题:1.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就是因为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单元 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实的病机:主要是指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邪气和正气都比较强盛。
2.虚的病机:主要是指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
3.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气虚损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从而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4.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从而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5.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6.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即所说“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难点:虚实错杂与虚实真假的鉴别:邪正盛衰总结要点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1.正胜邪退2.邪胜正衰3.邪正相持4.正虚邪恋5.邪去正虚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一阴阳偏胜1.阳偏胜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性病理变化。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2.阴偏胜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变化。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要点二阴阳偏衰1.阳偏衰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性病理变化。
2.阴偏衰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宁静、滋养作用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有余的虚热性病理变化。
要点三阴阳互损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要点四阴阳格拒1.阴盛格阳阴盛格拒又称格阳。
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证候为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阳盛格阴又称格阴。
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证候为真热假寒证。
难点: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与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鉴别要点五阴阳亡失1.亡阳指机体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
病因及病机试题及答案

病因及病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以下哪项不是病因?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饮食不节D. 遗传因素答案:D2. 病机是指什么?A. 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B. 疾病的病因C. 疾病的临床表现D. 疾病的治疗原则答案:A3. 以下哪项属于内伤七情?A. 风B. 寒C. 怒D. 暑答案:C4. 饮食不节主要与哪个脏腑有关?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5. 外感六淫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风B. 寒C. 湿D. 食答案:D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疾病?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饮食不节D. 过度劳累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属于内伤七情?A. 喜B. 怒C. 忧D. 思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与饮食不节有关?A. 暴饮暴食B. 饮食不洁C. 饮食不规律D. 饮食过冷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因素与外感六淫有关?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A、B、C、D三、判断题1. 遗传因素不是病因。
(对/错)答案:错2. 病机是疾病的病因。
(对/错)答案:错3. 饮食不节与心有关。
(对/错)答案:错4. 外感六淫包括食。
(对/错)答案:错5. 内伤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
(对/错)答案:对四、填空题1. 外感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______。
答案:火2. 内伤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______。
答案:惊3. 饮食不节主要影响的脏腑是______。
答案:脾4.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______。
答案:规律五、简答题1. 请简述病机的概念。
答案: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涉及到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方面,是中医学理论中对疾病变化规律的总结。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外感六淫致病因素。
答案:常见的外感六淫致病因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
六、论述题1. 论述饮食不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八章 发病 病机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机体感受病邪,病邪潜伏一段时间之后发病者,属(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2.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称为(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3.外感湿邪致病,其发病多为(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4.肝病胁痛、黄疸,若久治不愈,渐成“癥积”者,应属于(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5.外感六淫邪气致病,其发病多为(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6.血随气逆的病机是因为( ) A.气能行血 B.气能摄血 C.气能生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化气 7.津伤化燥病机多见于(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8.与内湿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9.内寒病理的形成,除肾外,密切相关的脏还有(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0.与风气内动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1.血不足病变多见于( ) A.心肺 B.心脾 C.心肾 D.心肝 E.肝肾 12.与气不足病变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脾肾 B.肝脾肺 C.心肺肾 D.脾肾肺 E.肺肝肾 13.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4.气逆病变多见于( ) A.肝脾肾 B.肺脾肾 C.脾胃肾 D.肺肝胃 E.肺肝肾 15.急、重病后期,邪已驱除,但正气耗伤,有待恢复的转归称为( ) A.正胜邪退 B.邪胜正复 C.正虚邪恋 D.邪正相持 E.邪去正虚 16.“卒发”一般不见于下列哪项( ) A.中毒 B.暴怒 C.新感外邪 D.思虑过度 E.外伤 17.下列哪种因素致病多为徐发( ) A.疠气致病 B.六淫致病 C.思虑过度 D.暴怒 E.大悲 18.阴阳互损病机多与哪一脏虚损有关(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9.下列动风病变中,属虚实错杂性质的是( ) A.热极生风 B.阴虚风动 C.血虚生风 D.血燥生风 E.肝阳化风 20.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 ) A.阴阳偏衰 B.阴阳亡失 C.阴阳两虚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21.阳气亏损,气化不利的水肿病,若出现日渐消瘦,烦躁不安等,其病机是( ) A.阳气亏损,水停血瘀,新血不生 B.阳气亏损,阴盛逼阳,阳气浮越 C.阳气亏损,水气凌心,心神不宁 D.阳气亏损,失于温养,经脉不利 E.阳气亏损,阴无以生,阳损及阴 22.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气血运行关系失常的病理( ) A.气血两虚 B.气滞血瘀 C.气虚血瘀 D.气不摄血 E.气随血脱 23.真寒假热的机理是( ) A.阴盛则阳病 B.重阴必阳 C.阴盛格阳 D.阳盛各阴 E.阴证转阳 24.因热极深伏,阳热内结而出现寒象者,其病理变化属于( ) A.阳盛格阴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寒 D.阳虚生外寒 E.热极生寒 25.“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 ) A.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B.气血不足,运行无力 C.阴阳衰竭,外邪乘袭 D.正气不足,实邪积聚 E.实邪内聚,耗伤正气 26.阴寒内盛而出现热象者,其病变多为( ) A.阴盛则阳病 B.寒极生热 C.阴盛格阳 D.阴虚则热 E.阳盛则热 27.重阳必阴病机是指( ) A.阳盛格阴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由阴转阳 E.由阳转阴 28.正气大虚,邪气不盛,疾病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谓之( ) A.正虚邪恋 B.邪正相持 C.正虚邪盛 D.正盛邪衰 E.邪正相争 29.本为水不涵木之肝阳上亢,继而出现肢冷面白,脉沉弱者,是为( ) A.阳盛格阴 B.真寒假热 C.阳气亏损 D.阴损及阳 E.阴胜则阳病 30.“阴盛则阳病”的病机主要是指( ) A.阴寒内盛而致阳气受损 B.阴寒内盛而致阳部受病 C.阴寒内盛而致阳气受损 D.阴寒内盛而致阳气不运 E.阴寒内盛而致阳气不升 31.下列不属于“风气内动”病机的有( ) A.肝阳化风 B.阴虚动风 C.风邪上扰 D.血虚生风 E.热极生风 32.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水湿痰饮内生的主要因素是( ) A.肺气宣降失职 B.肝气疏泄失常 C.脾气运化失健 D.三焦水道不利 E.小肠清浊不别 33.气的升发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 ) A.气滞 B.气闭 C.气逆 D.气陷 E.气脱 34.由于阴阳的制约消长,阳偏胜的同时必然导致( ) A.重阳必阴 B.热极生寒 C.阳盛则外热 D.阳盛则阴病 E.阳盛格阴 3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以下哪种病理变化( ) A.气不摄津 B.气不化津 C.津停气阻 D.气随津脱 E.津不化气 36.阳盛格阴病机系指( ) A.邪热内盛,复感外寒,内热外寒 B.阳热内阻,气机不达,胃浊上逆 C.热毒内盛,气随汗泄,阴气不守 D.阳热内盛,乘袭阴位,逼阳于外 E.热邪深入,阳气被遏,格阴于外 37.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 ) A.劳复 B.正气 C.食复 D.药复 E.复感新邪 38.“大实有羸状”是指( ) A.虚中夹实 B.因虚致实 C.真实假虚 D.真虚假实 E.由实转虚 39.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其病理变化多属( )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虚 D.因虚致实 E.真虚假实 40.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 )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41.亡阳迅速导致亡阴的主要病机是( ) A.阳不生阴 B.阳损及阴 C.阳不摄阴 D.由阳转阴 E.重阳必阴 42.从虚实角度看,“阳胜则阴病”属于( ) A.由实转虚 B.真实假虚 C.大实有羸状 D.至虚有盛候 E.虚实错杂 43.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气机失调( ) A.气虚 B.气陷 C.气滞 D.气脱 E.气闭 44.以下除哪一项外,均属阳偏胜的病理变化( ) A.阳胜则阴病 B.阴虚则阳亢 C.阳胜则热 D.寒极生热 E.阳盛格阴 45.亡阴之后迅速亡阳的主要原因是( ) A.阴不生阳 B.阴损及阳 C.重阴必阳 D.由阴转阳 E.阳失依附 46.“阳胜则阴病”的病机是指( ) A.阳热亢盛,热极生寒 B.阳热亢盛,损伤阴液 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 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 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 47.以下除哪一项外均属阴偏胜的病理变化( ) A.阴胜则阳病 B.阳虚则阴盛 C.阴盛则寒 D.阴盛格阳 E.阴证似阳 48.持续高热,面红目赤之实热病变,若突然出现肢厥面白,脉微欲绝,其病机当属( ) A.阳盛则热 B.阳损及阴 C.阳虚则寒 D.阳盛格阴 E.重阳必阴 (二)B1型题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气陷病变多见于( ) 2.阴阳互损病变多与哪脏阴阳亏损密切相关。( ) A.津能载气 B.气能行津 C.津能化气 D.气能摄津 E.气能生津 3.大汗之后,气随津脱的生理基础是( ) 4.气虚自汗出,是因为( ) A.气逆 B.气闭 C.气脱 D.气滞 E.气陷 5.外邪束表而无汗,属于( ) 6.症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口开目闭者,属于( ) A.心肝 B.心肾 C.心肺 D.心脾 E.心脾肾 7.血虚病变常见于( ) 8.阳偏衰病变多见于( ) A.肝肾 B.心肾 C.肺肝 D.肺肾 E.肺肝肾 9.阴偏衰病变多见于( ) 10.气逆病变常见于( ) A.肝阳化风 B.热极生风 C.阴虚风动 D.血虚生风 E.外感风邪 11.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所致之痉厥、四肢抽搐等,属于( ) 12.年老精血亏少,筋脉失养之肢体麻木,手足拘挛等,属于( ) A.伏而后发 B.卒发 C.徐发 D.继发 E.复发 13.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又出现新的病变,属于( ) 14.原有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属于( ) A.阳盛化火 B.邪郁化火 C.五志化火 D.阴虚火旺 E.外感火邪 15.痰湿、瘀血、饮食积滞日久化火者,属( ) 16.阴不制阳,阳热偏亢之牙龈肿痛,咽喉疼痛等,属( ) (三)X型题 1.引起疾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 ) A.饮食不节 B.过度劳累 C.外感邪气 D.用药不当 E.情志刺激 2.影响发病的因素有( ) A.气候变化 B.情志异常 C.体质虚弱 D.环境污染 E.水土不服 3.易致“感而即发”的病因有( ) A.外感邪气 B.情志骤变 C.食物中毒 D.各种外伤 E.疫疠致病 4.病势出入的病传规律包括( ) A.表邪入里 B.伏而后发 C.里邪出表 D.感而即发 E.因虚致实 5.与疾病转归关系密切的病机有( ) A.正胜邪退 B.邪去正虚 C.表邪入里 D.正虚邪恋 E.邪盛正衰 6.阳偏衰的病机多见于(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7.阴偏衰的病机多见于(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8.气机失调的病机包括( ) A.气闭 B.气陷 C.气滞 D.气逆 E.气脱 9.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包括( ) A.气滞血瘀 B.气血两虚 C.气不摄血 D.气随血脱 E.血随气逆 10.血液运行失常的病机主要包括( ) A.血不足 B.血瘀 C.出血 D.血行迫疾 E.气随血脱 11.津血关系失常的病机主要包括( ) A.津血两伤 B.津亏血瘀 C.血瘀水停 D.精血两虚 E.气随津脱 12.风气内动的病机包括( ) A.肝阳化风 B.热甚动风 C.阴虚风动 D.血虚生风 E.风为百病之长 13.津气关系失调的病机包括( ) A.精气亏损 B.津停气阻 C.气随津脱 D.津气两虚 E.津气两脱 14.内燥病变多见于( ) A.肺 B.胃 C.脾 D.大肠 E.小肠 15.火热内生的病机包括( ) A.阳盛化火 B.五志化火 C.阴虚火旺 D.邪郁化火 E.湿郁化火 16.与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有关的内脏是( ) A.脾 B.肺 C.肾 D.膀胱 E.三焦 二、词语解释 1.卒发 2.伏而后发 3.徐发 4.继发 5.阴阳互损 6.虚中夹实 7.实中夹虚 8.因虚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