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部分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述审计产生的动因(P 9)

(1)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产生的社会基础。受托经济责任是指由于委托或受托经营管理经济资源而产生的受托人对委托人所承担的责任。

(2)受托经济责任内容的复杂化和经济管理与控制的加强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2.审计的对象、职能、定义(P 11)

对象:审计的对象是审计时间活动的对象,是审计工作指向的根本目标的客体,通过审计工作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职能: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它决定于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审计的具体职能有:(1)经济监督职能:经济监督就是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为履行受托经济责任而产生的全部经济活动或某一特定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正常进行;

(2)经济鉴证职能:经济鉴证就是鉴证和证明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资料是否客观、公允地反映和说明了其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可信赖程度并作出书面证明;(3)经济评价职能:评价就是评估和确定,经济评价就是评估和确定被审计单位经济决策、经济计划和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

3.绩效审计(P 14)

绩效审计,也称为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绩效审计也称为“3E”审计、综合审计等。“3E”

审计是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效果性审计的简称。经济是指如何以更少的投入实现目标;效率是指如何以更少的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效果是指投入的资源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3E”审计有逐步向“5E”审计发展,即增加了环保性审计和公平性审计。环保性是指经济活动是否有效利用了自然资源、是否影响环境保护,投入的资源是否促进了环境保护;公平性是指资源的分配及再分配是否公平及其对社会秩序稳定的影响。综合审计是指综合审查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合法性以及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并向管理层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建议。

4.国家审计机关(P 21)

国家审计机关是代表国有资源所有者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行政机关,它具有国家法律赋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国家审计机关不仅是最早的审计组织形式,而且也是现代各国审计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机关主要有四种类型:立法型模式、司法型模式、行政型模式、独立型模式。

5.职业道德基本原则(P 39)

诚信;独立性;客观与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形象。6.审计准则(P 30)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尺度或标准。建立和实施审计准则,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赖,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促进审计经验的广泛交流。

7.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要素(P 34)

(1)对审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3)客户关系和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4)项目组的工作委派;(5)业务执行;(6)监控。

8.审计报告(P 53)

审计报告是审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出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9.管理层认定及其主要内容(P 79)

管理层认定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个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所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主要内容:存在或发生认定;完整性认定;权利和义务认定;估价或分摊认定;列报与披露认定。

10.审计目标(P 78)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审计目标体系通常由两个层次的目标构成:一是审计总体目标,而是审计具体目标。

二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审计的总体目标决定着审计的整个过程,审计过程中所进行的所有工作都应该是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而设计的;审计的具体目标则是对总体目标的分解,它们可以更好地知道审计过程中的具体审计测试。

11.总体审计策略(P 88)

注册会计师应当为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以便确定审计业务的范围、审计工作的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制定更为详细的审计计划。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基本要求:(1)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以界定审计业务范围;(2)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工作的时间和所需沟通的内容与方式;(3)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4)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以及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所获得的经验。

主要内容:(1)向特定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2)向特定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3)何时调配这些资源;(4)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

12.审计风险(P 114)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在审计风险模型中,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其中重大错报风险是客观风险,而检查风险是主观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而未能被实质性程序发现的可能性。

13.审计证据及其获取的程序(P 97)

(1)实物证据:检查与有形资产、观察

(2)书面证据:检查记录或文件、询问、函证

(3)电子试听证据:

(4)口头证据:询问

(5)环境证据:观察

14.审计工作底稿(P 104)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工作记录和获取的各种资料,包括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

15.内部控制及其内容(P 126)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五大目标:(1)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2)促进维护资产安全;(3)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4)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5)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五大原则:(1)全面性原则;(2)重要性原则;(3)制衡性原则;(4)适应性原则;(5)成本效益原则。

五大基本要素:(1)内部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内部监督。

16.实质性程序(P 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