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骨肿瘤影像诊断
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01 疼痛与压痛
良性肿瘤一般无痛或轻度。 疼痛是恶性肿瘤早期症状,进持性加重。 休息时疼痛反而加重,考虑恶性病损。 夜间疼痛是骨肿瘤的重要特征。
02 肿胀与肿块
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不同 骨肿瘤的肿胀程度不同。
03 功能障碍
肿瘤后期因疼痛、活动减少、肌肉萎缩出现患肢功能障碍
04 压迫症状
样致密影。 • 骨旁骨瘤:骨旁与骨皮质相连的软组织内密度增高的
团块影。 • CT表现为与正常骨皮质相连的高密度影MR表现为低或
无信号的边缘光整的团块,与母骨皮质连续无间隔。
左侧额窦内骨瘤CT冠状位及轴位图像显示额窦内圆形致密影
骨样骨瘤
• 多见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男多于女,多发生 于长管骨的骨干皮质,以胫骨和股骨多见。局 部疼痛,由初期的间歇性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 1/3可有特征性的夜间痛。水杨酸类药物可缓 解疼痛。
血常规酸性磷酸酶总蛋白浓度现代生物技术检测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表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原发性病史某些肿瘤有家可有家族史外伤史药物及放射线接触史性别无明显差别无明显差别年龄不同年龄有不同好发倾向不同年龄有不同好发倾向光有肿块不同肿瘤有不同好发部位光有疼痛不同肿瘤有不同好发部位生长速无或轻度中度或剧烈夜重全身症多无发热贫血晚期恶清楚不清周围组织有浸润粘连肿块表多无改变皮肤发热静脉扩张压痛无或轻度明显生长方式膨胀性浸润性肿瘤界限多有存留全溶破坏溶骨性不规则破坏骨皮质完整或变早期即可有破坏骨膜反应早期即可发现codman三角日光状葱皮状软组织影像无软组织肿块影像可有软组织肿块影b超dsactmriectpet病理细胞形态分化成熟近乎正常排列可紊异形明显大小不等排列紊乱核大深染有核分裂其他转移晚期可有肺多见放射线敏感度多不敏感圆细胞肿瘤较敏感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表常见良性骨肿瘤骨样骨瘤
骨肿瘤核磁共振报告单

骨肿瘤核磁共振报告单报告时间:2022年5月15日报告编号:2022-XXXX病人基本信息:姓名:张三年龄:45岁性别:男住院号:2022-XXXX临床症状:患者主诉右侧股骨疼痛,活动受限,持续数月。
无明显外伤史。
影像检查结果: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右侧股骨近端可见一肿块,约2.5cm×3.0cm×4.0cm,边界清晰,信号强化显著。
信号特点呈略低信号,T1WI加权影像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加权影像呈等或稍高信号。
肿块内可见斑点状低信号区,提示钙化灶存在。
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及核磁共振表现,考虑右侧股骨近端存在骨肿瘤可能,建议进一步骨活检以明确诊断。
讨论: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骼中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根据核磁共振影像结果显示,肿块边界清晰,信号强化显著,与周围骨质相比呈略低信号。
这些特点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较低,有可能是良性骨肿瘤,如骨纤维囊肿、骨骺良性肿瘤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核磁共振影像并不能直接确定肿瘤的性质,对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仍需骨活检结果。
骨活检是通过穿刺或手术取得骨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骨活检是确定骨肿瘤性质的金standard,能够提供病理学分类、肿瘤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从而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及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张三来说,他的主诉是右侧股骨疼痛和活动受限,持续数月,且无明显外伤史。
这种症状与骨肿瘤相关,但并不能确定肿瘤的性质。
因此,骨活检是必要的,以便给予患者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骨肿瘤的治疗方式多样,根据肿瘤性质的不同,治疗方案也会有所差异。
对于良性骨肿瘤,如果不引起明显症状和危害患者健康,可以选择观察和随访。
而对于恶性骨肿瘤,通常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总结:通过骨肿瘤核磁共振报告单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患者张三可能患有右侧股骨近端的骨肿瘤。
但为了明确诊断,必须进行骨活检。
骨活检结果将为医生提供关键的信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供患者最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骨肿瘤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CT和MRI检查
ECT检查
DSA检查
其他
2.病理学检查与生化测定
病理组织学检查 • 是骨肿瘤确诊的唯一可靠检查 • 分为穿刺活检和切开活检
生化测定 • 碱性磷酸酶反映成骨活动 • 广泛骨质破坏血钙可升高
四、外科分期
骨肿瘤分期 外科分级(grade,G)
肿瘤解剖定位(territory,T)
良性骨肿瘤的治疗依据
六、外科治疗
分期 1 2 3
分级 G0 G0 G0
分期 ⅠA ⅠB ⅡA ⅡB ⅢA ⅢB
分级 G1 G1 G2 G2 G1~2 G1~2
部位 T1 T2 T1 T2 T1 T2
表 70-2 良性骨肿瘤的治疗依据
部位
转移
治疗要求
T0
M0囊内手术T1来自M0边缘或囊内手术+有效辅助治疗
根治手术 正常组织-间室外
正常组织
根治整块切除 根治解脱
七、综合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其他治疗
Thanks
T2
M0
广泛或边缘手术+有效辅助治疗
表 70-3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依据
转移
治疗要求
M0 广泛手术:广泛局部切除 M0 广泛手术:截肢 M0 根治手术:根治性整块切除加其他治疗 M0 根治手术:根治性截肢加其他治疗 M1 肺转移灶切除,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手术加其他治疗 M1 肺转移灶切除,根治性解脱或姑息手术加其他治疗
六、外科治疗
骨肿瘤的治疗应以外科分期为指导,手术治疗应按外科分期来选择手术界限和方法,尽
量达到既切除肿瘤,又可保全肢体。
骨肿瘤的手术方法
类型 切除范围
镜下所见达到要求
成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对比诊断

成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对比诊断作者:王晶曾朝强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5年第10期【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成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与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X线、CT及MRI等的影像学诊断图像,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结果: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发病位置在股骨、胫骨、肋骨和肱骨的分别有12例、4例、1例和3例,病灶呈轻度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晰,多有硬化缘。
结论:成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手段各有优势,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其不同的特征及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关键词】成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检查;临床诊断价值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属于组织细胞源性肿瘤的一种,在所有的良性骨肿瘤患者中仅占1%[1],相对罕见,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对于后续的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成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影像学诊断手段(X线、CT和MRI)等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其中,男12例,女8例,患者的年龄在19岁到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2.9)岁。
患者主要表现出局部疼痛、肿胀的症状,症状持续时间在3h-8年不等,平均(3.1±0.8)年。
部分患者还合并有病理骨折的情况。
患者均在治疗前均接受过X线摄片、多层螺旋CT、MRI扫描等一种或多种检查,并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
1.2方法X线平片: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Multix Fusion型数字化X线摄影机分别对患者实施正侧位摄片,摄片条件:电流12-25mAs,电压55-70kV。
373-9-13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影像诊断

暂时缓解,为此病特点
四、骨样骨瘤(2)
第十三节
【X线表现】 1.“瘤巢” 是本病的特征,诊断的依据 •肿瘤的部位可在骨皮质、骨膜下、骨髓腔和松质骨内 •位于骨皮质的瘤巢较小,常被反应骨所遮盖,需用 高电压照片或断层检查 •位于骨膜下的“瘤巢”在骨皮质旁,可压迫骨皮质 ,并引起骨皮质局限性骨吸收 •位于髓腔的“瘤巢”有时可较大,达2-3厘米
(二)多发性内生软骨瘤(2) 第十三节
【临床表现】 病灶分布为单侧性 发生于软骨内化骨的骨骼,因而发病多于四肢 骨干及短骨 常可同时波及一手中的多个掌、指骨或一侧肢 体的多个骨骼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2:1。好发年龄为 10~20岁 病程缓慢,一般没有疼痛,肿瘤可因骨骼发育 成熟而停止生长
7. 脂肪组织
脂肪瘤、血管脂肪瘤
脂肪肉瘤
8. 间叶组织
良性间叶瘤
恶性间叶瘤
9. 脊索组织
脊索瘤
10.来源不明
巨细胞瘤
恶性巨细胞瘤、长骨"造釉细胞瘤"、长骨牙 骨质瘤、腺泡状肉瘤
11.其它来源
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骨化学感受器瘤
表 骨肿瘤的分类(3)
(二)继发性肿瘤 骨转移瘤
恶性肿瘤骨侵犯
良性骨病变恶性变
3.无骨膜反应增生及软组织肿块 合并病理骨折时,
可出现骨膜反应
4.长骨干的内生软骨瘤 5.恶变 病变开始于干骺端,随骨发
育而渐移至骨干,肿瘤内可见斑片状及不规则的钙化
发生率多于骨软骨瘤,尤其位于扁骨如髂骨 、肋骨处的肿瘤。如瘤体较大,近期生长迅速,骨皮质侵 蚀破坏,有骨膜反应,钙化斑变模糊,软组织出现肿块, 疼痛加剧均为恶变现象
(一) 孤立性内生软骨瘤(2)第十三节
骨肿瘤的分类与影像学诊断

骨核素扫描
• 转移性病灶
– 骨转移瘤的影像鉴别:多发病变,单发病变 – 其他: 多发性骨髓瘤
• 骨折 • 活动性VS非活动性病灶
– 非活动性病变 (纤维性病变, 非骨化性纤维瘤, 内生软骨 瘤..): 低放射性
47/男, 左足 内生软骨瘤
F/12 Enchondroma(1031317)
M/11 Osteochondroma(1525585)
软骨原性肿瘤
• 中级别(局部侵袭性):
1、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9241/0
2、不典型的软骨肿瘤/Ⅰ级软骨肉瘤 922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版将Ⅰ级软骨肉瘤 与Ⅱ级、Ⅲ级软骨肉瘤分开,归类为中级别)
• 活检定位
Breast metastases CT negative
CT transaxials
PET transaxials
Fused transaxials
MIP navigate
诊断要点和思路
• 临床症状 • 年龄 • 起源,部位,发病率 • 影像表现:形态、大小、侵袭性、边界、
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血供(增强或灌 注) • 代谢:PET-CT、MRS、DWI
9220/0(新版将
2002版第十五类:关节病变—滑膜软骨瘤病置于此处)
Chondroid matrix
stipple d
popcorn
ring and arc
Chondrosarcoma
Enchondroma
Enchondrom a
Benign Chondroblastic Lesions
骨肿瘤鉴别诊断

骨肿瘤发生的部位: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良性恶性
生长情况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器官,但可引起压迫移
位;无转移
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可有专业
局部骨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楚,边缘锋利;
〔骨皮质变薄,膨胀,把保持其连续性〕
呈浸润性〔溶骨性〕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模
糊,边缘不整
骨膜增生一般无;〔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但骨膜新
生骨不被破坏〕
可有不同形式的骨膜反响且多不成熟,并可被
肿瘤侵犯破坏
周围软组织变化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其边缘清楚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常见骨肿瘤影像诊断分析-1(概述与骨软骨瘤)

二、成骨性肿瘤 骨样骨瘤 骨母细胞瘤(良性成骨细胞瘤) 骨肉瘤 普通型骨肉瘤 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 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 骨母细胞型骨肉瘤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 小细胞型骨肉瘤 低恶性中央型骨肉瘤 继发性骨肉瘤 皮质旁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 高恶性浅表型骨肉瘤
常见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 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Imaging Diagnosis of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Conditions)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射科 陈卫国
主要内容
骨肿瘤定义与分类 良恶性骨肿瘤鉴别 常见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常见恶性骨肿瘤的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与病理不符的病例探讨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一、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定义
(Definition of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lesions)
组成骨骼的各种细胞成份不受机体调节,异 常而无限制地生长,形成新生物,称骨肿瘤。
病变形态或其某一阶段的生长方式类似骨肿 瘤,称为瘤样病变。
二、成软骨性肿瘤 (一)良性 1.软骨瘤(Chondroma) 2.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3.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 4.软骨粘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 (二)恶性 1.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2.近皮质软骨肉瘤(Juxatcortical Chondrosarcoma) 3.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imal Chondrosarcoma) 三、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