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第四章 答案
《有机化学》章节习题答案.docx

第一章习题1.何为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2.下列分子中哪些具有极性键?哪些是极性分子?(1)CH4 (2) CH2C12 (3) CH3Br (4) CH3OH (5) CH30CH3 (6) HC=CH3.按碳架形状分类,下列化合物各属哪一类化合物?第二章习题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CH3CH2)2CHCH3C2H5 (2) CH3CCH2CH3CH2CH2CH3CH3CH2 CH2CH3(3)\ c // \(CH3)3C CH(CH3)2(4) (C2H5)2CHCH(C2H5)CH2CH(CH3)2CH(CH3)2(5)CH3—CH—CH2—CH—CH—CH3CH2CH3 CH3CH2CH34.指出下列每个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类型:⑺ H3C ----- < C(CH3)3 (8)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 由一个叔丁基和异丙基组成的烷炷; (2) 含一侧链甲基,分子量为98的环烷炫(3) 分子量为114,同时含有1°、2°、3。
、4。
碳的烷炷。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请予以改正。
(1)3, 3-二甲基丁烷 (2)2, 3-二甲基-2-乙基丁烷 (3) 4 -异丙基庚烷(4) 3> 4-二甲基-3 -乙基戊烷(5)3, 4, 5-三甲基-4-正丙基庚烷 ⑹2 -叔丁基-4, 5 -二甲基己烷4. 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任进行高温氯化反应,根据氯化产物的不同,推测各种烷炷的结构式。
(1)只生成一种一氯代产物(2)可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代产物(3) 生成四种不同的一氯代产物 (4)只生成二种二氯代产物 5.不查表将下列烷炷的沸点由高至低排列成序: (1)2, 3-二甲基戊烷 (2) 2-甲基己烷 (3)正庚烷 (4) 正戊烷(5)环戊烷6.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优势构象—( 「CH2CH3 (1) BrCH 2CH 2Cl (2) CH 3CH 2CH 2CH 2CH 3 (3) '、'、—/(4)反-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7. 写出1, 3-二甲基环已烷和1-甲基-4-异丙基环已烷的顺、反异构体优势构象,并比较每组中哪个稳定。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张凤秀主编)

第1章 习题答案1. 1.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1)均为sp 3 杂化。
(2)(3)(4)(5)(6)2. 指出下列分子或离子哪些是路易斯酸?哪些是路易斯碱?(1)路易斯碱; (2)路易斯酸; (3)路易斯碱; (4)路易斯碱; (5)路易斯碱; (6)路易斯酸; (7)路易斯碱; (8)路易斯酸; (9)路易斯酸; (10)路易斯酸; (11)路易斯碱; (12)路易斯酸3.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官能团的名称及所属化合物的类别:(1)卤素,卤代烃; (2)醚键,醚; (3)羟基,醇; (4)醛基,醛 (5)双键,烯烃; (6)氨基,胺; (7)羧基,羧酸; (8)酯基,酯 (9)酐键,酸酐; (10)酰胺基,酰胺 (11)三键,炔 (12)羟基,酚 4. 下列化合物哪些易溶于水?哪些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溶于水的有(1)、(3)、(4)、(5)、(6);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有:(1)、(2)、(3)、(4)、(5)。
5求该化合物的实验式和分子式。
该化合物的实验式为:CH 2O ,分子式为C 2H 4O 2、第2章 饱和烃习题答案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甲基戊烷 (2)2,2,4-三甲基-3-乙基戊烷 (3)2,2-二甲基己烷 (4)2-甲基-5-乙基庚烷 (5)反-1-氯-2-溴环丁烷 (6)反-1,2-二甲基环戊烷 (7)9-甲基-2-乙基二环[3.3.1]壬烷 (8)3,5-二甲基螺[3.4]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CH 3CHCH 2CH 2CH 33CH 3CH 2CHCHCH 2CH 2CH 3CH 32H 5(1)(2)CH CH 3CH 3C CH CH 32H 5CH 3CH 3(3)(4)(5)HCH 3HC(CH 3)3(6)sp 2CH 2C 3O 232杂化3杂化sp 杂化杂化33杂化32杂化sp 332CH 2CH 3C CH (CH 2)3CH 33CH 3CH CH 2CH 3CH 3CH 3C CH CH 3CH 3(CH 2)4CH 33)2(7)(8)(9)(10)2H 53.写出分子式为C 6H 14 烷烃的各种异构体,并正确命名。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51361

第1章 饱和烃(二)习题部分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 2-甲基戊烷 (2) 3-甲基戊烷 (3)2,2,4-三甲基-3-乙基戊烷(4) 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5) 反-1,2-二甲基环己烷 (6) 1-乙基-3-异丙基环戊烷 (7) 2-乙基二环[2.2.1]庚烷 (8) 1-甲基-3-环丙基环己烷 (9) 2,2,4-三甲基-3,3-二乙基戊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 3C CH 33CH 2CH 3 (2) CH 3CH CH 23CH 3(3) CH 3CH C 3CH CH 2CH 3CH 33CH 3(4) CH 3CH 2CH3CH 2CH 3CH 2CH 2CH 2CH 2CH 3 (5)C(CH 3)3CH 3HH(6)CH 3HBr(7)3CH 3(8)3.写出C 6H 14的所有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CH 3CH 2CH 2CH 2CH 2CH 3CH 3CHCH 2CH 2CH 33CH 3CH 2CHCH 2CH 33CH 333CH 3CH 3CCH 2CH 33CH 3己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2,2-二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4.写出下列基团的结构。
(1) CH 3CH 2- (2)-CH(CH 3)2 (3)-C(CH 3)3 (4)CH 3· (5)CH 3CH 2(CH 3)CH · (6)·C(CH 3)3 (7)CH 3CH 2CH 2· 5.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烷烃的结构。
(1) C 3H 3CCH 3CH 3(2) CH 3CHCHCH 3CH 3CH 3 (3) CH 3CH 2CH 2CH 2CH 3 和C 3H 3C CH 3CH 3 (4) CH 3C CH 33CH 2CH 2CH 3 和CH 3CH 2CCH 33CH 2CH 3 (5) CH 3CH CH 23CH 36. 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成序。
《有机化学》第四版[1]._高鸿宾版_课后练习答案(新)
![《有机化学》第四版[1]._高鸿宾版_课后练习答案(新)](https://uimg.taocdn.com/2e51507deefdc8d376ee32b9.webp)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P60)(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2)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 (4)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 (8)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2-甲基螺[]壬烷烷(9) (10)5-异丁基螺[]庚烷新戊基(11) (12)2-甲基环丙基2-己基 or (1-甲基)戊基(二) 写出相当于下列名称的各化合物的构造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予以改正。
(1) 2,3-二甲基-2-乙基丁(2) 1,5,5-三甲基-3-乙基己(3) 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烷烷2,3,3-三甲基戊烷2,2-二甲基-4-乙基庚烷2,2,3,5,6-五甲基庚烷(4)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5) 丁基环丙烷(6) 1-丁基-3-甲基环己烷2,3-二甲基戊烷1-环丙基丁烷1-甲基-3-丁基环己烷(三) 以C2与C3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2,3-二甲基丁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解:2,3-二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四种: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两种:(四) 将下列的投影式改为透视式,透视式改为投影式。
(1)(2)(3)(4)(5)(五)解:它们是CH3-CFCl2的同一种构象——交叉式构象!从下列Newman投影式可以看出:将(I)整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º可得到(II),旋转120º可得到(III)。
同理,将(II)整体旋转也可得到(I)、(III),将(III)整体旋转也可得到(I)、(II)。
(六) 解:⑴、⑵、⑶、⑷、⑸是同一化合物:2,3-二甲基-2-氯丁烷;⑹是另一种化合物:2,2-二甲基-3-氯丁烷。
(七) 解:按照题意,甲基环己烷共有6个构象异构体:(A)(B)(C)(D)(E)(F)其中最稳定的是(A)。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叶孟兆版)

键所释放出的能量进行计算。
9.指出下列酸碱反应中的共轭酸碱对,说明每个反应的
平衡方向。
(1) CH3COOH+NaHCO3=CH3COONa+H2CO3;→向右
(2) CH3AC1OOH+H2OB=2CH3COOB-1+H3O;→A向2 右
A1
习题1
B2
B1
A2
-
(3)C6H5OH+NaOH==C6H5ONa+H2O;→向右
CH3CH2-C-CH3
(3)可有四种一溴代产物:CH3CH2CHCCHH2C3 H3
CH3
(4)可有物种一溴代产物:CH3CHCH2CH2CH3
习题2
- CH3
8.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丙烷和环丙烷:丙烷 环丙烷
溴水 无现象 褪色
(2)环戊烷和1,2-二甲基环丙烷:
环戊烷 1,2-二甲基环丙烷
-
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习题
1.命名下列化合物
(1)2,2,4-三甲基己烷;(2)顺-4-甲基-2-己烯;(3)(Z)-4甲基-3-庚烯
(4)顺,反(2E,,5E)-3,7-二甲基-2,5-辛二烯;(5)(E)-4-甲基-2-氯-2-戊 烯;(6)反,顺(2E,4Z)-2,4-庚二烯;(7)异戊二烯;(8)3-戊烯-1-炔。
(11) COOH HO-C-H
(12)CH3CH2CH3
H
结构简式;(13)Cl-C-Cl
H HH
习题1 结构式;
结构C式H;3 -
H 结构简式;
3.指出下列化合物是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1)CH3CHCH3 OH 醇
(2)CH3OCH3 醚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一) 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1)键能:形成共价鍵的过程中体系释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鍵断裂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能量。
(2)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3)sp2杂化:由1 个s轨道和2个p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轨道和p轨道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
sp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轨道或p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4)相转移催化剂:在非均相反应中能将反应物之一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的催化剂。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 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烷2-甲基螺[3.5]壬烷(9)1234567(10) (C H3)3C C H25-异丁基螺[2.4]庚烷新戊基(11)H3C (12)C H3C H2C H2C H2C H C H32-甲基环丙基2-己基or (1-甲基)戊基(十) 已知环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0,根据氯化反应产物的不同,试推测各环烷烃的构造式。
(1) 一元氯代产物只有一种(2) 一元氯代产物可以有三种解:(1) (2)C H3C H3(十一) 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新戊烷的混合物与少量的氯反应,得到的乙基氯和新戊基氯的摩尔比是1∶2.3。
试比较乙烷和新戊烷中伯氢的相当活性。
解:设乙烷中伯氢的活性为1,新戊烷中伯氢的活性为x ,则有:x123.261=15.1=x ∴ 新戊烷中伯氢的活性是乙烷中伯氢活性的1.15倍。
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题答案
4.4 完成下列反应:
CH3
CH3
a.
HBr
Br
b.
高温 + Cl2
Cl
Cl
c.
+ Cl2
+
Cl Cl
Cl
Br
d.
CH2CH3 + Br2 FeBr3 Br
C2H5 +
C2H5
Cl
e.
CH(CH3)2
高温
+ Cl2
C(CH3)2
-6-
f. g. h. i.
j. k.
4.5
《有机化学》(第四版,汪小兰)课后题答案
CH3CH CH CH3 + CH3CH CH2 CH2
Br Br
Br
Br
CH2=CHCH2CH=CH2 HBr CH2=CHCH2CH=CH2 2HBr
4.1 C5H10 不饱和度Π=1
CH3CH CH2CH=CH2 Br
CH3CH CH2 CH CH3
Br
Br
第四章 环烃
-5-
《有机化学》(第四版,汪小兰)课后题答案
b.
(CH3)2C=CHCH3
HBr
(CH3)2C-CH2CH3 Br
c.
CH3CH2CH=CH2
1). BH3 2).H2O2 , OH-
CH3CH2CH2CH2OH
d.
CH3CH2CH=CH2
H2O / H+
CH3CH2CH-CH3
OH
1). O3
e.
(CH3)2C=CHCH2CH3 2). Zn , H2O CH3COCH3 + CH3CH2CHO
propyl-1-hexene c. 3,5-二甲基-3-庚烯 3,5-dimethyl-3-heptene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2)第三章不饱和烃 (6)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3)第六章卤代烃 (28)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3)第八章醇酚醚 (43)第九章醛、酮、醌 (52)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63)第十一章取代酸 (71)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77)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85)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88)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99)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104)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13)Fulin 湛师第一章 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1.2 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K +,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 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C 2H 4b.CH 3Clc.NH 3d.H 2Se.HNO 3f.HCHOg.H 3PO 4h.C 2H 6i.C 2H 2j.H 2SO 4 答案:a.C C H H HHCC HH HH或 b.H C H c.H N 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O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H H或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第四章 酰化反应 答案
第四章 酰化反应 答案一、完成下列反应 1、ClClClOO+AlCl 3西替利嗪中间体金永生,姚斌、吴秋生等,1-[(4-氯苯基)苯甲基]哌嗪的合成方法改进。
实用医药杂志。
2005.22(12).1108-1109 2、 N HH NO ClO ClN H NO ClOHCl阿洛西林中间体苏为科,何洪潮。
医药中间体制备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3、 N HH NO ClO ON H NO ClO2 HClCl 3阿洛西林中间体苏为科,何洪潮。
医药中间体制备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4、 N HH NO NaHN HNa NO CH COClN HNO O青霉素。
苏为科,何洪潮。
医药中间体制备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5、 N HH NO SO 2ClN H NO O 2SHCl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苏为科,何洪潮。
医药中间体制备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6、OOO3C OCH 2CH 2COOH芬不芬章思规。
实用精细化学品手册(有机卷)下。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1340 7N HS CH3C O O CCH O NS COCH 3乙酰丙嗪8NH 2COOHNHCOCH 3COOH安眠酮章思规。
实用精细化学品手册(有机卷)下。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13 9N N SH 2NSHCH3C O CCH 3O N N S HN SHCOCH 3乙酰唑胺章思规。
实用精细化学品手册(有机卷)下。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14 10 NH 2OHCH3C O O CCH O NHCOCH 3OH嘧啶苯芥章思规。
实用精细化学品手册(有机卷)下。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15 11 NH 23NHCOCH 3磺胺类药物章思规。
实用精细化学品手册(有机卷)下。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17 12NH2 F3CCl2NHCOClF3CClCH3CN卤卡班章思规。
实用精细化学品手册(有机卷)下。
第四版大学有机化学答案
第一章 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离子键化合物共价键化合物熔沸点 高 低溶解度 溶于强极性溶剂溶于弱或非极性溶剂硬度高低第二章 饱和脂肪烃 2.2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 中各碳原子的级数。
a.CH 3(CH 2)3CH(CH 2)3CH 3C(CH 3)2CH 2CH(CH 3)2 b.C H H C HH CH HH C H HC H H CH HHc.CH 3CH 2C(CH 2CH 3)2CH 2CH 3d.CH 3CH 2CHCH 2CH 3CHCH CH 2CH 2CH 3CH 3CH 3e.C CH 3H 3C CH 3Hf.(CH 3)4Cg.CH 3CHCH 2CH 3C 2H 5h.(CH 3)2CHCH 2CH 2CH(C 2H 5)2124。
3。
答案: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 5-butyl -2,4,4-trimethylnonane b. 正己 烷 hexane c. 3,3-二乙基戊烷 3,3-diethylpentane d. 3-甲基-5-异丙基辛烷 5-isopropyl -3-methyloctane e. 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 (iso-butane) f. 2,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2,2-dimethylpropane (neopentane) g. 3-甲基戊烷 3-methylpentane h. 2-甲基-5-乙基庚烷 5-ethyl -2-methylheptane2.8 下列各组化合物,哪个沸点较高?说明原因。
a. 庚烷与己烷b. 壬烷与3-甲基辛烷答案:a. 庚烷,分子量较大; b. 壬烷,支链造成分子间结合力下降 2.9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不要查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四章
(一)教材练习题答案
4-1 (1)反-1,4-二氯环己烷 (2)(2S,3R)-1,2,3-三氯丁烷
(3)R-2-氯-2-溴丁烷 (4)1-甲基-2-氯环戊烷
4-2 (1)因氯代环己烷分子极性高于环己烷,故沸点高。
(2)含有三氯原子。
4-3 (1) (2) (3) (4)
CH3CH2CH2OHCH3CH2OCH3CN
CH3CHCH
3
SH
4-4 1.(1)CH3CHCH2CH3CH3CH2CH2CH2CH3CCH3CH3+++>>
(2)CH3+>>+CH2+
2.
CH3CH2Br
CH3CH2CH2Br
CH3CHCH2Br
CH
3
CH3CCH2Br
CH
3
CH
3
G为:CH3CH3CH
2
H3CHC
CH
3
H3CC
CH
3
CH
3
3.这些基团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与他们的体积有关,由溴甲烷到新戊基基溴,随着基
团G的体积增大,反应速度减小。
4-5 1.碳正离子(1)和(3)发生重排的动力在于,经重排可以从较不稳定的仲或伯碳
正离子得到较稳定的叔碳正离子。
碳正离子(1)氢迁移后可得到叔碳正离子,而如果甲基迁移将得到仲碳正离子。因
为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是叔>仲,所以是氢迁移得到较稳定的叔碳正离子。
2.+CH3CCH2CH3CH3+CH3CH2CHCH3+CH3CHCCH3CH3
2
4-6 溴代新戊烷是伯卤代烷,若发生SN2反应,由于体积大的叔丁基的影响,阻挡了亲核
试剂的背后进攻,难以发生构型翻转,故按SN1机理反应。
4-7 1.+(CH3)4NCH3SO3 2.CH3CH2CH2CHCNCl
3.对于SN1反应,卤代新戊烷是伯卤代烷,不易形成碳正离子;而由于中心碳原子
连接体积大的叔丁基阻挡了亲核试剂的背后进攻,使构型翻转形成SN2的过渡态也同样不
容易,所以卤代新戊烷的亲核取代反应速度很慢。
4-8 (1) HO- > RO- > HS- (2)Cl- > Br- > I-
4-9 (1)CN- > Cl- > Br- > I- (2)RO- > HO- > HS-
3-10 CCCH3CH2CH3H3CH
(二)教材习题答案
1.(1)CF2Cl2 (2)ClCH2CH2Ph (3)HICH3CH2CH2CH2CH3
(4) (CH3)3CCH2Cl (5) CH3CH2MgBr
2.(1)5-甲基-3-氯甲基-2-溴辛烷 (2)5-丁基-5-氯壬烷
(3)(2S,3S)-2,3-二氯丁烷 (4)(2R,3S)-2-氯-3-溴戊烷
3.
H
OCH
3
CH
3
CH2CH
3
+
(CH3)3CCH2OCCH3(1)
O
(2)
CH3CH2CHCCH2CH2CH
3
CH2CH2CH
3
N
CH
3
CH
3
(3)
(4)
CH
3
(H3C)3C
(5)
(6)
H2CCHCH2CN
4.(1)第二个快,SN2机理,RI > RCl;
(2)第一个快,SN2机理,碳上有支链空阻大;
(3)第一个快,SN2机理,烯丙基卤 》烷基卤;
(4)第一个快,SN2机理,亲核能力SH->OH-;
3
(5)第二个快,SN2机理,非质子性溶剂有利于反应;
(6)第一个快,SN1机理,叔卤烷>仲卤烷。
5.(1)反应不能进行,因为CN-是较强的碱,不易离去;
(2)可以反应,因为I-亲核能力大于Cl-;
(3)反应不能进行,叔卤烃在强碱(NH2-)中主要发生消除反应;
(4)反应不能进行,因为F-亲核能力小于I-。
6.(1)CH3CH2CH2CH2OH (2)H2C=CHCH2CH3 (3)CH3CH2CH2CH2MgBr
(4)CH3CH2CH2CH2I (5)CH3CH2CH2CH2NH2 (6)CH3CH2CH2CH2CN
(7)CH3CH2CH2CH2C≡CCH3 (8)CH3CH2CH2CH2ONO2
7.略
8.(1)SN2;(2)SN1;(3)SN2;(4)SN1;(5)SN1;(6)SN2;(7)SN1;(8)SN2
9.
(1)
(2)CH3CHCHCHCH2CH3(3)(4)(5)CH3CH3CCHCH2CH
3
CH
3
CH3CCHCH2CH
3
CH
3
H2CCHCH2CHCH
3
CH
3
CH3CCCH2CH
3
CH
3
CH
3
10.
CCH3CH2CH3XH3CCH3OHCCH3CH2CH3OCH3H3CCCH3CH2CH3H2CCCH3CHCH3H2C++
X = Cl、Br、I
解:
+
CCH3CH2CH3XH3C
CCH3CH2CH3OCH3H3C
CCH3CH2CH
3
H2C
CCH3CHCH3H3C
CCH3CH2CH3H3C
SN1
E1
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