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技术与应用
通过案例总结如何正确使用气导服务

通过案例总结如何正确使用气导服务专业:航海技术,学号:201011811134,姓名:邹振华指导老师:陈达森摘要:气象导航分为岸上导航和船舶自主导航。
气象导航在近年来的航海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应用。
气象导航服务能帮助船舶选取最优航线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本文首先阐述气象导航的发展情况和基本知识,然后通过两个使用气导服务的案例,指出两个案例中使用气导服务的成功经验以及一些过失;接着分析了气象导航服务的作用和局限性,最后就如何正确使用气象导航服务提出了几点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气象导航;安全航行;推荐航线;决策;案例Summarizing How to Utilize Meteorological Navigation ServiceCorrectly through CasesMarine technology , 201011811134,Zou ZhenhuaAdviser : Chen DasenAbstract: Meteorological navigation is divided into shore navigation and 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the ship. Meteorological navigation in sailing in recent years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application. Meteorological navigation service can help select the optimal rout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navigation of the ship and economic benefit.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navigation 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eteorological navigation, and cited two cases, Points out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negligence of Meteorological navigation service about the two cases. Then analyzes the function and limitations of meteorological navigation service. Finally puts forward many Suggestions for how to correctly utilize Meteorological navigation service.Keywords: Meteorological navigation; Safe navigation; Recommended route; Decision; Case1引言气象导航是指岸上气象导航机构或船舶自身根据天气和海况条件、船舶自身技术状态、航行区制定一条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最优化的航线,如果是岸导服务,还应在船舶航行过程中给予船舶航行指导,确保船舶安全到达目的港的全部过程。
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表时间:2020-10-20T14:16:05.36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7期作者:孙碧莹张鹏李仲梅[导读] 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是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孙碧莹张鹏李仲梅1 天津市东丽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邮编:300300;2 天津市东丽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邮编:300300;3 天津市东丽区气象局邮编:300300摘要: 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是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服务保障。
本文主要根据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实际,首先分析了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并给出了一些提升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水平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问题;对策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加剧,高温、暴雨、洪涝、雷电、大风、暴雪、干旱、霾等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出现越发频繁, 气象灾害呈现影响大、范围广、损失严重的特点,经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社会大众对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预警是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关键环节,需要在恰当的时机通过各种手段向处于灾害风险中的人群或组织提供有效的行动指南信息。
因此,为了更好地防灾减灾,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服务等工作,为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降低灾害性天气危害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
本文主要以天津市为例,根据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现状,重点分析了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不断提升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水平。
1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实践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是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服务保障。
近年来,天津市一直高度重视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
例如2020年5月下旬,天津多发短时局地强对流天气,降雨过程呈现突发性强、短时雨强大、分布不均匀等特点。
交通部: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规定【优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关于印发《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规定》(试行)和《交通部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制度》(试行)的通知交公路发[2006]4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应急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部制定了《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规定》(暂行)和《交通部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制度》(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并请于9月20日前将填写后的《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任务分配表》(见《交通部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制度》)报部备案。
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建议,请及时函告部公路司。
联系电话:(010)65292772,传真:(010)65292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二○○六年八月二十九日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信息适用、分级发布”的原则。
第三条交通部主管全国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包括:组织制定相关政策、标准和规范,对各省(区、市)的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负责国家高速公路网、国道网等跨省域的公路交通出行信息的集成和发布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或实施所管辖区域的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根据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具体负责实施所管辖路段的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
第五条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应与公路业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按照“以管理推动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的总体思路,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第二章信息的采集和管理第六条现阶段,公路交通出行信息主要包括:公路基础信息、公路气象信息、公路养护施工信息、突发事件信息等四大类。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公布日期】2023.04.28•【字号】津交发〔2023〕98号•【施行日期】2023.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津交发〔2023〕98号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市道路运输局、市港航局、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委机关有关处室、委属有关单位,各站区管理单位,交通运输行业有关企业:现将《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023年4月28日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出行品质,促进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交通经济,更好服务保障重大活动,市交通运输委决定在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开展服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以人为本、旅客第一、体验至上”的基本原则,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窗口单位环境及服务为主攻方向,以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设施设备大排查、环境卫生大清整、服务质量大提升为主要任务,深入整治影响人民群众出行品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安全无事故、服务有温度、环境更整洁、体验更美好,扮靓城市交通名片”的工作目标,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一)提升公交(长途客运)文明服务(市道路运输局会同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市公交集团、市交通集团负责)1.开展站牌车辆综合治理行动。
确保公交场站安全服务设施完好,环境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安保措施落实到位。
创建高速公路气象灾害实时监测与决策服务系统

在世界其他国家 , 像欧洲 、 北美洲的一些发达 国家, 具有完 善
的高速公路网络 系统及先进的道路管理信息系统 , 在公路 气象 上
的探究开始得较早一些, 并且也进行 了较为深入化的探究 , 同时 ,
很多的研 究成果 早 已在现 实中进 行了具体的使 用。 譬如 , 欧、 美、
日等一些国家创建起 道路 气象信息系统 , 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 道
!
Q:
农业 与生 态环境
DO I : 1 0 . 1 6 6 6 1 / j . c n k i . 1 6 7 2 -3 7 9 1 . 2 0 1 5 . 3 0 . 1 0 3
SCl ENCE & TE CHNOL OOY I NFORMATI ON
创建 高速公路气象 灾害实时监测 与决策服 务系统
有 的国家运 用的是与气象部 门相互合作的方式对公路气象灾 害进行监测 , 譬如 : 原联邦德国通常会要求气象部门提供未来1 ~ 3 d 的公路气象预报用来制定 公路的相关养护规划 ; 英国不列颠公
路管理部门与瑞 士气象研究所签订的气象服务合 同, 平均一年支
付的服务费用达到4 5 0 0 0 瑞士法郎 , 公路管理工作人 员便能够全 天候地 、 无障碍地使用 气象雷达。 国外公路 气象 方面 的探究成果 能够为我 国的公路 气象研究提供非常 宝贵 的可借鉴性资源和成
2 公 路气 象灾 害实 时监测 与决 策服 务系统 的设计
按 照世界RW I S 设计观念与应用 经验 , 从我 国目前的 公路 交
通状况出发, 提出我国高速 公路气象灾害实时监测与决策服务系
1 国内外公 路气 象研 究概 况
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在我国是 非常迟缓 的, 对 于公路气象方面 的研究更是极少 , 目前依然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 。 最近几年 , 从我 国高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服务 的现实需求 出发 , 气象部门相继进 行 了有关 雾的探究 , 譬如 , 上海率先 创建起城 市道路能见度监 测 及预报 系统 , 同时成为城 市道路信息体 系中的有机构成单元 ; 北 京、 陕 西等地 区曾开展 了对 高速公路雾的 探究, 这些工作的开 展 为我 国高速 公路气象服务 的建 设打下 了坚实的 基础。 可是 , 这 些 工作仅仅是 最基本的研究 , 涉及 范围非常小 , 气象 服务只是对能 见度的监测与雾的预报方面, 对于其他气象灾害的监测与探究并
2015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是面向全国公路交通行业的权威科技奖项。
日前,2015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由评审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完成,并经我会理事长办公会议审定核准,现将评审结果公示如下:特等奖(5项)1.西藏扎木至墨脱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工程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四川武通路桥工程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重庆交通大学主要完成人:蒋树屏、王锦河、汪继泉、冉仕平、王洁、曹忠权、何先志、林志、马和平、谢正理、田金昌、郭小红、刘海京、邹宗良、刘涌江、程尊兰、陈卫忠、乔春江、程春明、张前进、尤惠川、谢平、成民、刘九林、方林2.滨海地区粉细砂路基修筑与长期性能保障技术主要完成单位: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海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上海崇启通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凌建明、熊仕伶、黄少文、吕奋、钱劲松、过震文、胡钊光、陈立生、刘小方、罗志刚、李利、吕延、袁建、杨戈、王泽云、曹长伟、孙文州、左锋、范明星、郭河、徐飞、黄琴龙、庞彪、沈兆普、贾其军3.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汪双杰、纳启财、房建宏、陈建兵、王佐、张娟、韩常领、朱东鹏、李金平、赵永国、陈红伟、刘戈、盛煜、单永体、金龙、吴涛、张虎发、姚红志、符进、张会建、张博、董元宏、袁堃、穆柯、陈冬根4.复合浇筑式沥青钢桥面铺装(PGA+AC)设计施工成套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南京重大路桥建设指挥部、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镇江蓝舶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章登精、曹荣吉、李国芬、王洪敢、钟瑶、王宏畅、陈常杰、凌晨、张进、朱华平、吴晓东、周凯、王宏翔、潘友强、李丹、张可强、刘玮、左红利、张志祥、狄欣、董玥、阚荣、贾顺、严伟垚、纵瑾瑜5.马鞍山三塔缆索承重桥成套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主要完成人:殷永高、徐宏光、张强、孙敦华、章征、张立奎、霰建平、欧阳瑰琳、王德怀、刘俊、杨敏、朱福春、吕奖国、刘静、李茜、吴志昂、操太林、杨善红、吴志刚、唐贺强、唐茂林、汪莲、石雪飞、庄世忠、郭佳一等奖(18项)1.路基桥梁泥石流水毁灾害常态修复与应急抢修成套技术主要完成单位: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陈洪凯、唐红梅、何晓英、王全才、褚春超、谢涛、王林峰、王先进、唐兰、廖学海、刘丽、张玉萍、钟盈、王贺、伍仁杰2.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灾害评估预警及服务关键技术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长安大学主要完成人:王国锋、杜震洪、何思明、李建成、张丰、罗渝、刘仁义、牛玉欣、张鹏、白璐、李哲、李新坡、宋鹏飞、张瑶、欧阳朝军3.公路路基结构性能与设计指标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主要完成人:孟黔灵、吴万平、凌建明、姚海林、周正峰、程平、何斌、钱劲松、卢正、付伟、黄琴龙、刘杰、谢松林、阮艳彬、张静波4.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及标准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同济大学、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北京嘉格伟业筑路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纵横路桥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六安市公路交通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东西湖区交通运输局、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李峰、李廷刚、黄颂昌、石小培、倪敬松、孙家凤、李莉、于海臣、马尚、宁杰、曾蔚、文家清、谭宜飞、陈松、王志军5.基于排水抗裂功能的耐久性路面设计及改扩建工程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鲁圣弟、肖益民、韦金城、李进、陈修和、付建村、陈修林、张玉斌、耿超、程祥俊、程可秀、王明华、代树杰、王效平、孙明6.江苏高速公路路面中长期养护技术与对策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心、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顾德军、李豪、丁武洋、叶遇春、吴宁、曾辉、倪玮、吴立新、王友中、贾红刚、徐华杰、张丽丽、林毅、华春丽、赵志强7.道路桥梁中绿色橡胶集料混凝土开发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天津大学、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韩庆华、朱涵、徐泽民、亢景付、徐杰、芦燕、徐颖、于泳、杜群乐、张为、李长辉、邢颖、李学光、杨志、胡井远8.特大型树脂沥青组合式钢桥面铺装工程关键材料及施工装备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嘉绍跨江大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杨东来、张志祥、单光炎、徐永钢、王慧斌、胡坚锋、毛磊、王成皿、潘友强、卢亮、刘涛、刘增永、高金康、陈李峰、张瑜9.西部地区耐久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牛开民、田波、凌建明、韩森、付智、梁军林、谈至明、张擎、毛雪松、李志勇、王大鹏、彭鹏、柯国炬、钱劲松、王浩10.同向回转拉索柱式塔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胡可、杨晓光、石雪飞、梅应华、郑建中、阮欣、左敦礼、曹光伦、刘志权、赵可肖、马祖桥、何金武、窦巍、蔡兵、李小红11.服役混凝土桥梁内部缺损无损可视化检测技术及装备研发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重庆交通大学、北京公科固桥技术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谢峻、周建庭、邓年春、郑晓华、苏成、高小妮、安宁、郑丹、朱红军、郝保红、何小钰、赵尚传、韦峰、唐德东、苏庆勇12.道路交通气象系统的成套标准及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凯迈(洛阳)环测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汪林、袁成松、蔡蕾、崔纲、赵丽、曲来世、韩磊、张昊、焦圣明、吴涛、孙亮、张纪升、施丽娟、郝亮、于留波13.公路甩挂运输关键技术与示范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山东交通学院、南京智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青岛奥博坦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周海涛、易振国、李兴华、张红卫、董金松、洪光、虞明远、谭小平、杨建国、张学礼、宋延文、耿蕤、李弢、蹇峰、宗成强14.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载客运营条件评估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崔学忠、贾文峥、杨远舟、江玉林、周国甫、柏赟、章扬、王峙、张勇、刘书浩、朱晗、冯旭杰、陈绍宽、张利宽、王雨15.庐山西海高速公路安全绿色交通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主要完成单位: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交通咨询公司、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永修至武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办公室、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胡钊芳、张劲泉、王昭春、高海龙、易宗发、沈毅、俞文生、邵社刚、徐世田、张东、樊友伟、李长城、张伟联、张海林、严绍洋16.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技术体系和决策支持体系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吴赞平、吴春颖、倪富健、张健康、徐宏、陈仲扬、徐海虹、茅荃、严金海、徐亚林、朱伟、徐泽敏、吴宁、赵博、伍育钧17.公路工程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智能化与远程监控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长安大学、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云南锁蒙高速公路公司主要完成人:田波、张晓冰、魏亚、路凯冀、郭大进、粟海涛、周文欢、李洪斌、丁彦昕、涂耘、冯良平、孙正甫、王元庆、陈萍、韩立志18.税费改革后公路可持续发展机制体制与政策措施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要完成人:王伟、王燕弓、崔敏、于军、孙晓莉、谢菊、蔡小平、郭玲玲、胡冶岩、路杰、舒绍福、赵爱玲、刘凇男、闫卫坡、荆竹翠二等奖(69项)1.云南公路边坡非饱和特殊土低碳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蒙新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云南楚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北京中交睿达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北京中通四维公路桥梁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孙乔宝、周应新、李志清、张汝文、李晶哲、喻东晓、钱坤、吴礼舟、岳锐强、马赟2.青海玉树地震滑坡(公路)治理与边坡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青海省收费公路管理处、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主要完成人:徐安花、田明有、马惠民、吴红刚、房建宏、张生贵、王翠玲、杨涛、王毅、张红利3.滨海复杂条件下高等级公路修筑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省中科院植物所、南京东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苏交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张立早、刘松玉、宋国森、胡萌、闵剑勇、朱雷雷、赵炜、邓永锋、杨武、江舜根4.天津市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长安大学、天津城建大学主要完成人:孙姸枫、芦建国、马卫东、于立军、纪宗良、康焯、宋磊、叶强、杨凤海、韩树杰5.生态敏感区高速公路景观及资源环境综合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完成单位: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省久胜绿色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李恩会、李作敏、鲁亚义、纪景义、王新军、刘学欣、李长江、王云、高磊、陈旭东6.高原山区公路工程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李晶哲、王高、鲍卫刚、刘延芳、周应新、钱坤、党新志、汪永林、薛杰、袁万城7.高等级公路路基病害快速综合诊断及加固新技术主要完成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主要完成人:郑健龙、曾胜、何海鹰、赵健、吕松涛、张锐、张军辉、李文、郭昕、李振存8.黄土沟壑区加筋路基工作机理及灾变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主要完成人:刘少文、张军、赵建斌、郑俊杰、杨长卫、张翛、张勇、董立山、马林、员康锋9.路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主要完成人:尹利华、何建华、刘军勇、程鹏、曹松傑、沈鹏、张发如、寇博、黄炎、刘琨10.沥青路面关键技术体系在非洲国家的建立和应用合作研究主要完成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贾渝、陈晓佳、李豪、李正全、韩超、彭明、李小燕、杨建强、安丰伟、郝彤途11.多孔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及装备研发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长安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安公路养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马新、黄晓明、侯曙光、闫瑾、陈在旭、魏道新、马涛、尚波、罗代松、刘玉恒12.斜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西安公路研究院、长安大学、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陕西省公路局、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铜川市交通运输局、榆林市交通运输局主要完成人:张东省、徐希娟、李娜、韩微微、贾德生、张威、夏永旭、韩森、申爱琴、韩瑞民13.沥青路面形貌多尺度表征及其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周兴林、黄晓明、肖旺新、危银涛、苗英豪、王维锋、邹兰林、陈先华、冉茂平、常成利14.路用激光构造深度仪计量标准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窦光武、荆根强、和松、郭鸿博、苗娜、苏春华、刘璐、周毅姝、蓝玉涛、张金凝15.橡胶高粘高弹沥青开发与应用技术主要完成单位:武汉市公路管理处、武汉理工大学主要完成人:陈晓桥、丁庆军、骆寿权、赵明宇、王建章、黄绍龙、胡长林、沈凡、李旺提、汪洲波16.欧美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与我国的工程实践主要完成单位: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王林、王晓燕、付建村、樊亮、余四新、韦金城、马士杰、林江涛、王光勇、华夏17.煤焦油沥青的改性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瑞通路桥养护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同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陈团结、张冬梅、雷宇、曹海波、向豪、李永翔、李志栋、李桂成、皎晓明、強薇18.高速公路早期凝冰预警及高危路段凝冰自动化处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朱宝林、田苗苗、江睿南、吕晓舜、边莉、杨万里、王曈、宣登殿、孙建民、杨建国19.季冻区橡胶粉改性沥青、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相应沥青混合料成套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嘉瑞沥青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学、长安大学主要完成人:陈志国、陈东丰、闫秋波、杨光、于丽梅、栾海、姚冬冬、郝增恒、纪青山、林雨冬20.遮热性沥青路面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西安公路研究院、长安大学、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主要完成人:韩瑞民、王天林、郑木莲、朱绪飞、贾晓军、王崇涛、张智杰、弥海晨、薛保勇、吕凡21.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可持续性发展的集成体系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主要完成人:罗芳艳、郭亚兵、李桥林、池永、施曙东、邓国民、周旭、徐韵淳、凌宏伟、夏庆宇22.特长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与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主要完成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同济大学主要完成人:赵队家、刘少文、田波、张翛、赵鸿铎、张艳聪、刘建伟、朱晓斌、吴喜荣、王慧23.废旧轮胎制备高性能橡胶沥青技术在贵州省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完成单位:贵州省公路局、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粟周瑜、吴春颖、张恒、刘兴茂、张祝安、袁泉、刘健宇、刘开琼、方坤、刘渝2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重庆交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主要完成人:付智、刘清泉、牛开民、田波、罗翥、王大鹏、刘英、赵之杰、喻波、梁军林25.路面渗水仪计量标准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荆根强、和松、窦光武、刘璐、郭鸿博、罗翥、张金凝、冷正威、苗娜、王义旭26.基于平整度的改建公路用户油耗模型及节能效益核算方法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刘强、贺俊程、张久鹏、王艳、杜骋、苏雅娟、王毅、杨武、周超、杜波27.新型高模量、抗疲劳沥青混凝土的研制及工程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山东高速建设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张树文、樊亮、曲恒辉、孔祥年、刘新强、王峥、申全军、林江涛、刘菊28.西部桥梁隧道耐久性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主要完成单位:长安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陈华鑫、关博文、邢明亮、何锐、田耀刚、王玲、徐安花、盛燕萍、杨英姿、张雄29.超高性能轻型组合桥面结构技术主要完成单位:广东冠生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邵旭东、肖礼经、曹君辉、陈刚、黄政宇、杨亚兵、李嘉、周志敏、张哲、王树林30.大跨径混合梁刚构桥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与装备主要完成单位:温州瓯江通道建设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刘钱、张劲泉、周列茅、李茜、李法雄、郑毅、苏庆田、王亚飞、杨聪、刘大成31.国道317线妥坝至昌都段公路桥梁和边坡安全与耐久性关键技术主要完成单位:重庆交通大学、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心、西藏自治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西藏自治区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西藏自治区公路局主要完成人:周建庭、田金昌、王锦河、张正波、郑丹、卫强、何思明、刘元雪、向毓志、尼玛卓玛32.强涌潮河段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嘉绍跨江大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王中文、王仁贵、韩海骞、顾世明、谭立心、罗超云、李最森、高兴泽、林道锦、唐衡33.在役公路桥梁安全评估方法及其可靠度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长安大学主要完成人:周泳涛、鲍卫刚、王春生、袁万城、张玉玲、刘延芳、贾界峰、石雪飞、涂金平、谷牧34.桥梁高墩辊模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崔昌洪、李英俊、田世宽、曲宏福、田克平、周兵、刘昇、韦健江35.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固关键技术系列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山西省运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郜玉兰、昝生晋、鲍卫刚、赵队家、周泳涛、多文英、张俊成、薛国胜、谢海龙、江家宏36.山区曲线斜拉桥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大桥分公司主要完成人:杨昀、杨健、董水英、管桂平、齐铁东、杨承洞、李怀健、韩立中、刘立民、刘殿元37.混凝土梁桥承载能力快速评定及加固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城建大学主要完成人:吴景海、孙运国、赵向樱、李永强、郑连生、高伯翔、袁义坤、陈钟、郜业强、薛江38.拱形塔施工工艺和模型试验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主要完成人:江俊波、肖向荣、刁先觉、王嗣江、赵先民、包建武、张继凤、高世强、刘怀刚、胡成39.现浇梁装配式模架施工技术主要完成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赵飞、欧阳石、余秀平、韩永刚、宁建根、卢国庆、沈磊、陈建军、孙小猛、朱利荣40.超大吨位钢绞线斜拉索制造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重庆万桥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李闯、何晓琴、赵轶才、李觅、陈炜锋、陈彦华、李明鹏、谭光友、张恒、习燕41.峡谷大跨度空腹式刚构桥上部结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张鸿、黄海欧、杨金龙、孙晓伟、陶路、杨炎华、樊孝富、汪文霞、彭成明、吴启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0]127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0]127号](https://img.taocdn.com/s3/m/055dda3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4.png)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0〕1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8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函〔2009〕120号)、《天津市气象条例》、《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06〕36号)、《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气发〔2010〕7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16号)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行政辖区内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适用于渤海海域天津市预报责任区内台风、大风、大雾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行业管理模式下省级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建设重点研究

行业管理模式下省级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建设重点研究作者:李玉玺孙平旺岳向莲岳向武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提速,高速公路日趋网络化,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而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等大都市高速公路建设日渐饱和,普遍存在服务水平不高、运营管理水平有限等不足。
本文结合天津高速公路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政府监管模式下省级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重点以及业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监管,路网管理平台,建设,研究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高速公路行业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建设的里程也迅猛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积极作用。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也正在由建设转向运营管理,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高速公路管理、社会公众对出行服务和突发事件条件下应急处置的要求。
2007年交通运输部第713号文《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准着高速公路信息化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建立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是高速公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011年9月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的获批,以及2012年1月“三项技术要求”的颁布,都为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打入了一剂强心剂。
天津市市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规划高速公路1400余公里,截止2011年12月已经建设并通车1103公里,如何代表政府做好高速公路的监管工作,如何做好社会公众出行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工作是摆在公路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认为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1行业管理的特点行业管理是指按照市场经济体制有效配置资源的要求,以维护本行业利益为目的通过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法规与行业契约对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宏观、有效且规范化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0, 9(2), 101-105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ccrl https://doi.org/10.12677/ccrl.2020.92012
Tianjin Expressway Meteorological Servic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Liyuan Ren, Meiling Sun*, Ling Guo, Yue Sun Tianji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entre, Tianjin
Received: Mar. 9th, 2020; accepted: Mar. 20th, 2020; published: Mar. 27th, 2020
Abstract Highway traffic is highly sensitive to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raffic weather servi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raffic safety. In this paper,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acquisition me-thods of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required for highway traff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are sorted out. The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ar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alization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and the projection of high-speed road segments.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highway meteorological element forecasting and im-pact-based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service products was discussed.
Keywords Traffic Weather Services, Interpolation, GIS, Space Analysis
天津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技术与应用 任丽媛,孙玫玲*,郭 玲,孙 悦 天津市气象服务中心,天津
收稿日期:2020年3月9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20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27日
摘 要 高速公路交通对气象条件高度敏感,交通气象服务在保障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梳理了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所需的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的具体内容和获取方式,利用插值算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气象要素空间化和高速公路路段投射,最后对高速公路气象要素预报、基于影响的预报预*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 任丽媛, 孙玫玲, 郭玲, 孙悦. 天津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技术与应用[J].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0, 9(2): 101-105. DOI: 10.12677/ccrl.2020.92012 任丽媛 等 警服务产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交通气象服务,插值,GIS,空间分析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承担着作为北方内陆省份出海口的重要职责,连接四面八方的高速公路已成为外埠进市的主要交通要道,现已形成了覆盖全市的高速路网,据了解,截至2018年7月,天津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1262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0.6公里,位居全国第二。而高速公路交通对气象条件高度敏感,低能见度天气(大雾)、暴雨、大风、道路结冰、暴雪等恶劣的气象条件,以及引发的其他次生灾害,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大重要因素[1]。从事故率角度来看,根据全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分析,在单位时间内,受雨、雪、雾等天气影响的车辆事故率比正常天气情况下高2~3倍[2]。 气象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改变路面的物理性质、观察视线和车辆自身安全性等。如浓雾、团雾等低能见度天气对驾驶员视线形成障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强降水容易导致道路湿滑,短时间的集中降水使道路积水,并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大大影响车辆性能和行驶安全;强风从侧面吹来时,会严重影响高速行驶的汽车的稳定性;冰雪条件最突出的影响在于使路面摩擦系数减小,汽车制动和操纵稳定性变差,容易造成追尾等事故。因此,加强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开展准确、及时的交通气象服务,对于提前规避气象灾害给高速公路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因天气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气象局全面深入推进全国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站网建设以来,天津地区共建设16套交通气象站,可对除常规气象要素以外,影响交通安全的特定气象要素,即能见度、路面温度等要素进行观测,配合沿线的常规气象站形成了目前天津市的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网,实现了天气实况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共享,智能网格预报的发展使得定时、定点的精细化预报成为可能,为开展专业化、个性化的高速公路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整理了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所需数据的具体内容和获取方式,利用插值算法对站点观测和预报数据进行空间化,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技术将数据投射到高速公路路段,最终形成基于高速路段的专业化气象服务产品。
2. 数据整理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所需的数据主要包括气象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两大类。其中气象数据包括观测、预报、预警等信息。从对高速公路安全影响程度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的气象实况数据有:能见度、降雨量、风速(平均风速、瞬时风速)、路面状态(积雪、道路结冰等)、降雪量(积雪量)等,均来源于自动交通气象监测站、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所采集的数据,通过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提取并以时间段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可实现自定义查询和表格、曲线、地图等多种方式展示。预报产品主要集中在中短期和短时临近预报,主要是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预报,涉及数值模式预
DOI: 10.12677/ccrl.2020.92012 102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任丽媛 等 报、雷达估测预报、指导预报订正产品等,以文件形式存放,可随时调取。常规的地理信息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要包括行政区边界信息、高速公路线路地理信息、高速服务区信息等,其中高速公路线路地理信息又以路段为单位,以桩号表示。
3. 数据处理技术 3.1. 气象要素空间化 由于气象站点呈离散型分布,交通气象监测站较少且大多观测站并不是布设于高速道路上,为了获取高速道路上的气象信息,就有必要利对站点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将离散数据插值成连续的表面数据,然后进一步形成等值线和色块图[3] [4]。对于预报数据而言,超过72小时的预报采用的是路段所通过各区的城镇预报,72小时以内的精细化预报数据和数值预报数据本身就以格点形式存储,只需通过追踪等值线的方法形成等值线,再构面渲染成色块图。气象要素空间化主要通过插值算法完成,即将空间离散的气象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曲面数据,以便对气象分布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就是将离散测量点上的数据,根据某种函数关系式内插或外推到整个区域,从而得到全市的气象要素值。其基本理论假设是空间位置上越靠近的点,越可能具有相似的特征值;而距离越远的点,其特征值相似的可能性越小。常用于气象要素空间插值的方法有反距离权重法、多项式插值法、克里金法、样条插值法等[5]。需要指出的是,在现有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中,并没有一种普遍最优的插值方法可以适合所有的气象要素和地理条件。需要根据研究区域内气象台站的数目、区域空间的分布情况和特定的气象要素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合当前的最优空间插值方法,以提高插值精度和效率。许多学者在现有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改进优化算法。如基于时间序列的时空插值算法和自适应离散点插值算法[6],可有效解决由于各种不可抗力因素(如仪器故障,传输线路故障等)造成的气象站点实时数据缺失等问题;基于空间聚类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7],可应用于不规则数据集插值和站点缺失数据修补。 通过对气象要素进行空间化处理,可以直观地看到全市气象要素实况,明确当前需重点关注的要素种类及影响区域,有利于从宏观角度分析和把握天气影响情况,做好高速气象服务保障工作。2019年9月19日凌晨,天津地区出现了能见度低于1 km的雾。图1为2019年9月19日05时全市最低能见度分布图,可以看到,蓟州南部、宝坻北部、武清西部、宁河东北部和静海中部能见度低于1 km,同时因上游河北省管界有雾,我市长深高速、塘承高速、唐廊高速、津雄高速、海滨高速配合封闭,对高速交通产生了一定影响。针对此次过程,针对此次过程,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并为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高速支队和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气象服务。
3.2. 气象要素路段投射 为了进一步分析局部路段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情况,需要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将栅格化数据投射到高速公路路段,并依据交通气象影响指标体系形成高速影响分段图,形成基于高速路段的专业化气象服务产品。对气象要素在高速公路路段的投射主要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来获得。空间关系是指地理实体之间存在的与空间特性有关的关系,它是数据组织、处理、查询和分析的基础[8]。我们主要利用拓扑空间关系,实现气象要素的高速路段投射。通过两个几何图层间的相交运算,返回带气象要素属性值的几何图形的一组算子,再根据几何图形的经纬度信息将其显示到地图上,得到各要素在高速路段的投射情况。 我们面向天津高速交警群体,开发了基于GIS技术应用的微信服务号,目的是利用微信覆盖面广、传播及时的优势,使交警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天气动态,做好应急指挥调度工作。可实现高速公路气象任意路段、多种要素的地图显示,主要内容包括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实况、交通气象精细化预报和预警信息等。预警信息以图标结合文字的形式显示,实况和预报产品以路段投射方式显示,并依据交通气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