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的套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中的套话:

(1)开幕没有不隆重;(2)闭幕没有不胜利;(3)学习没有不认真;(4)贯彻没有不坚决;(5)成果没有不丰硕;(6)处理没有不严肃;(7)会谈没有不友好;(8)认识没有不深刻;(9)气氛没有不热烈;(10)经验没有不丰富。

着重说一下导语:

规律之一就是“立片言以居要”、“开门见山”,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头。它是消息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因为“文无定体”,导语写作方法和形式也是因人而异。

特点:实、短、活。

(1)单元素导语。亦称一句话导语,即在导语中只表现一个新闻事实。理想的单元素导语应当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核心事实。

例:本报讯从昨天起,昆山31万多农民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了!

(2)多元素导语。用几个事实组合而成的导语。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有的新闻导语很难用一个主要事实来表达,因此,导语中需要写三个以上的主要事实,这就是多元素导语,它是按照新闻事实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有机地组合起来。

例:本报讯在人们印象中,联合国是个开会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联合国也是个蕴藏巨大商机的市场。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近日公布了在全球的采购招标计划,面对一系列科技含量并不高的商品,本市众多企业却无动于衷,任商机从身边溜走。

(3)概述式导语。通过用直接摘要或归纳概括叙述的办法,以一句话概括通篇报道内容或其中的精华,把新闻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写出来,以便读者提纲挈领地阅读全文。

例:本报讯613万考生迎来了他们人生一搏的时刻——2003年非典时期的正常高考今天静静地拉开帷幕。

(4)评论式导语。从评论入手或把叙事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新闻事实进行简要评论,又称评述式或议论式导语,是新闻导语中较常用的一种表述方式。

例:本报讯记者在工会法执法检查中了解到,部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企业无视我国法律,公开抵制组建工会。

(5)对比式导语。对比式导语就是将今与昔、新与旧、正与误、美与丑、善与恶、忠与奸、兴与衰等两方面的事实情况,进行两相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使观点突出有吸引力。

例:本报讯昨天,一场纷纷扬扬的春雨,泪水似地撒落在银河革命公墓的烈士墓碑上,令近在咫尺的豪华墓园与黄土一堆的烈士坟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扫墓者不禁为之心碎。

写文章的手法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就看你是不是个善于思考的有心人。

提一点点要求:

1、可不可以写一个好的标题

要关注一条信息,首先是看标题,标题就是信息的“脸面”,好的标题就是信息内容的浓缩点,一眼望去,甚至不要再看下面的具体内容,就已经获取了相当多的信息量。有正题、引题、副题。标题的写作就是实、真、简、新、精。怎样才算好标题?生动传神、简洁工整、新颖别致。消息标题用字不宜太多,特别是主标题,语句要求十分凝练。修辞上还讲究对仗、押韵,有些好的标题,直接点化古诗词名句。

(1)找好一个动词,尝试题目上加动词会很生动。

(2)不能太长,(不要超过11个字),删除所有可有可无的字或者换个词代替。

2、可不可以下功夫写个导语。(不再赘述)

3、可不了可以不以报道会议为主

文章成败在立意。不要总是针对会议,要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判断。其实特写有看头,花絮很有写头,人要敏感,开拓思路,发掘题材,从会议中挖掘新闻。

“如果不离开海岸线,就不可能发现新大陆。”

浅谈通讯的写作

不拘一格地具体而详尽地报道事实,这就是通讯。通讯的共同特征,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方式综合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不论报道的是事件还是人物,它一般要始终围绕“人”做文章,通过人的活动和思想展现事实,所以一般来说带有情感色彩,这正是通讯的魅力所在。通讯写作比消息灵活,允许你的表达倾向(当然,某些通讯也可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但要写好不容易,因为需要更扎实的文字表达功底。

众所周知,通讯和消息的共同点都是强调新闻价值,时效性,不同之处在于,通讯是对消息中的新闻因素进行详尽展开。通讯往往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有现场,有事件的来龙去脉,更重要回答的是为什么。所以,通讯是对消息的放大,是对消息背后为什么的进一步展开。

对于如何写好一篇通讯稿件,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第一,选好题材。现实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一些能深刻反应社会的人和事,能选取其中的典型作为通讯的题材,就能引发读者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较高的思想线上,关心周围的人物和时间,常思考,有较高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随时准备捕捉线索,有调查采访的本领。一个对现实漠不关心的人是很难发现有价值的题材的。

第二,找好角度。通讯的角度一定要小。站在读者立场考虑,能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多是一些很小的细节描写。通讯写作是对人综合能力的总调动,知识面、悟性、文字能力、思考问题能力、逻辑能力等等,并不是新闻写作训练出来的,背后涉及多种知识。切入角度小,从很小的事入手,慢慢展开,可以把事情说“透彻”,蕴“伟大”于“平凡”,意义不见得小;切入角度过大,由于受个人知识储备及采访的不深入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写起来就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则使通讯显得单薄而空泛。

第三,写好开头。万事开头难。其实,写文章也一样。写好通讯的开头非常重要,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文章开头写得顺,写得好,就会“一顺百顺”甚至一气呵成;反之,“出牛就打了犁铧”,挖空心思,搜肠刮肚,文章写着写着就会误入“死胡同”。精彩的开头是一个作者写作技巧的高度体现,在通讯开头中就把后面所有的悬念全部“埋藏”进去了,随着“谜底”一个一个的揭开,高潮迭起,通讯就会引人入胜。

第四,深化主题。主题是决定文章价值的重要因素。正确、集中、鲜明是基本的要求。所谓正确,是指主题要反映事实真实的一面,不能违背科学规律。所谓集中,是指主题简明单一,而不是杂乱无章。所谓鲜明,是指所报道的事物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不是含糊笼统。相对而言,新颖、深刻则是通讯写作的高标准要求。新颖要求文章角度特别,见解独到,让人耳目一新;深刻是指主题不停留在现象的罗列和叙述上,而是揭示事物的深层本质。

第五,写活人物。通讯分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就算报道以事件为中心,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人物,所以将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对任何通讯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刻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过行动刻划人物、精选细节展现性格。高尔基关于文学创作曾说过:为了使艺术作品有说服力,有教育力量,要尽可能地使人物多行动,少说话。通讯也一样,能将行为鲜明地呈现出来也就等于赋予人物一个活灵活现的形象。选好细节则是其中的关键。初中语文课学过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其中严监生的吝啬性格让人过目不忘,主要原因是:作者写他临死时因家里的油灯点了两根灯芯太费油而不能安心闭眼这一个小小的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