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化作文浅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笔化作文浅见

写作材料生活化

随笔是记录写作主体对生活的观察、感受、思考、想象的,我们的作文何尝不是对生活的反映,两者在这上面是相通的。随笔可以为作文积累写作素材,而作文又可以促使写作主题对平时的随笔和生活体验进行反思和提炼,两者密不可分,水乳交融。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日记、读书笔记、随笔本等作为随笔训练的载体,作文时只需把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裁剪加工整理,随笔化作文就是在随笔中“炼金”,成文就变得很容易了。因此,写作材料的生活化可以架起随笔和作文的桥梁,为写作提供源头活水。

保证一定的写作量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也是这样,需要以写促写,没有足量的作文,必然会缺乏“手感”,而手不应心在所难免。因此随笔必须经常化,可以和写日记、读书笔记结合起来写。我县推行的日记随笔化实验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文的写作也需要保证合理的篇数,才能保证随笔和作文及时的结合和生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那些平时畏惧和厌恶写作的同学,引导他们在平时的练笔中说真话,抒真情,逐渐体会到写作

的乐趣,去除畏难情绪,保证他们不游离于正常写作范围之外,以量变引起质变。

作文要对随笔进行加工和提炼

有时候,在写作的时候把随笔进行简单的组合就可以成文,但这仅限特例,比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只需把我们随笔中有关幸福经历和感受的片断进行组合就行了。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作文不是对随笔简单粘贴和缝补,而是对写作材料的重新组合衔接。要根据作文的要求,对随笔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加工,不只是语言的加工,还需要把多篇随笔的素材进行取舍和充实,然后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把随笔中的材料融合为一个整体,进行必要的提升,这样的作文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体现。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作文的本质是做人,杜甫、陆游、范仲淹、文天祥等人的文章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他们伟大的人格。就是但是我们现在学生的文章中,很多是病态的思想。教师注重了要求学生写作时说真话,抒真情,张扬个性。但真话很多时候并不能表现出思想的正确,有的反而表露出消极、自私等不健康思想。从这个角度上说,写作教学就是育人的教学。不能一提随笔化作文,就意味着不受拘束,信马由缰,天南海北,任意驰骋。要引导师生把写作当作完善人生的健身器。所以,教师对学生的随笔不能听之任之,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评改,在随笔和作文写作中锻造出崇高的思想,健全的人格。

写作形式要多样

随笔化作文训练当然要以话题作文为主,因为话题作文的开放度较宽,对学生的限制较少,便于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同时,也应该给同学们自由选材写作的机会,让他们或者针对生活中同样的事件来选材写作,或者根据自己兴趣随心所欲地写作,抒发自己独特的性情。当然,也应进行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训练,通过有意识的命题写作训练,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让他们掌握常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作文训练安排上,尽可能的让多种写作形式交叉进行。通过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素养,同时也让同学们保持写作的兴趣和新鲜感。

及时给予写作评价和引导

随笔化作文也需要评价,但评价的方式比较多样。老师、同学、家长、亲戚等都可以进行评价,但最主要的是作者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主动的反思,通过反思找出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评价应有导向性,确立发展性的评价观。教师应创造多种条件多给学生文章发表的机会,可以向报刊投稿发表,可以在校刊和班级刊物发表,也可以通过口头阅读发表。通过多种激励措施,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他们把这种兴趣转化为爱好和乐趣。教师也应该积极示范,和学生同写,同发表,以教师的写带动和促进学生的写,师生共同成长。当然,随笔化作文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对它的研究仅处于摸索和研讨的阶段。我们坚信,随着它的不断成长,肯定会生长得枝叶繁茂,盛开美丽的花朵,成为作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众多辛勤的教师和同学们的精心浇灌下,定会收获累累硕果!

对“随笔化习作”的思考

发布:郭自立时间:2010-12-3 17:09:37 来源:吴忠教育信息网点击:574讨论:0

宁夏吴忠市教研室马长革

昨天,有幸在盛元小学倾心聆听了山东的陈浩老师讲授的《中小学随笔化习作》的讲座和由叶老师执教的相应理念的《吹泡泡》课例,激起了我对作文教学的再次思考。

“随笔化习作教学”是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全员参与活动后的习作教学。这种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并感受,活动的感受似同却各不相同,活动的感受真切而深刻,活动的感受鲜活而欲达。活动后,老师不加任何限制,让学生再自由写下自己印象深刻的,最想与别人交流的内容。这样学生的习作闸门好似被打开,他们毫无拘束地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出来。

看,叶老师的“吹气球”活动一结束,三年级的小学生便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短短的三十分钟大多数学生都写下了五百字左右的内容。有的从老师的活动线索出发,有的从活动的过程展开,有的向表现优秀的同学的奖品追击……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正是“随笔化习作教学”最直观的成果,最显见的好处。如果坚持这样训练,自然学生就不再害怕习作了,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习作的自然化,找到经历过的“眼中物”,涌动起习作的快乐……那么,乐于习作也就不再是传说了。

可见,“随笔化习作”是习作的“本位”教学,它能激发学生寻找各自最直接感受到的内容来表达。这样的习作学生不会出现言之无物,学生不会去嫁接拼凑,不会去生造硬套;而是消除学生表达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表达习作的兴趣,自然就不会使学生走入习

作的歧途。所以说“随笔化习作”有利于学生习作入门,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本源”。是一种可取可行的习作入门教学良方。

学习别人,再对照自己。其实,在我们的老师中也不乏有这样的教学形式。大家常用的习作活动情境教学有:课堂情境教学、活动情境教学、生活情境教学等等。我们的现用教材小学语文S版的起始作文就是三年级第一单元的“游戏活动”。老师们有的组织学生做“吹泡泡”的游戏;有的组织学生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组织学生做“猜拳”游戏……这不都是创设情境引导随笔化习作吗?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利用自然现象组织学生做“打雪仗”游戏;有借用运动会开展的某项“比赛”活动;有特别设计的各种“表演”形式……同样是在进行随机的“随笔化习作”的训练。更为典型并触动学生心弦的还有学习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在课中实践,那真是达到了心痛笔畅的高峰……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活动越能触动学生心灵,学生的习作就越流畅、越丰富、越感人。

那么,如何设计触发学生心弦的情景是随笔化习作的关键,习作后再如何进行科学的习作交流并引导学生学会习作方法也是尤为重要,最后,如何使随笔化习作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成为他们真正的“随笔化习作”表达的习惯,这更需要师生共同的跨越!

认识你:特吸引人的教材

第一次接触“随笔化写作”这一课题是在拿到《红草莓蓝草莓》这本书的时候,精美的封面,清新的感觉吸引了我。封面纸的纹理、触感摸上去有点像棉麻布的感觉,很舒服。“红草莓蓝草莓”六个大字六种颜色,颇为鲜艳、醒目,寓示着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吧!红得发亮的樱桃让人垂涎欲滴。封底上是一个小

女孩跟老爷爷的对话:

小女孩:为什么鸭会下蛋?

老爷爷:为了蛋都变成小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