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合集下载

数据库存储的关键技术 raid

数据库存储的关键技术 raid

数据库存储的关键技术 raid一、RAID的概述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是一种数据存储技术,通过将多个磁盘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单个磁盘,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性能。

二、RAID的类型1. RAID 0:条带化存储,将数据分块存储到不同的物理磁盘上,提高读写速度。

但是如果其中一个磁盘损坏,则所有数据都无法恢复。

2. RAID 1:镜像存储,将数据同时写入两个物理磁盘中,当一个磁盘损坏时可以从另一个磁盘中恢复数据。

3. RAID 5:带奇偶校验的条带化存储,将数据分块存储到不同的物理磁盘上,并在每个块中加入奇偶校验信息。

当其中一个磁盘损坏时可以通过奇偶校验信息恢复数据。

4. RAID 6:带双重奇偶校验的条带化存储,与RAID 5类似但加入了额外的奇偶校验信息以提高容错能力。

三、RAID的实现方式1. 硬件RAID:使用专门设计的硬件卡来实现RAID功能,具有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但价格较高。

2. 软件RAID: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软件来实现RAID功能,成本较低但性能和可靠性不如硬件RAID。

四、RAID的应用场景1. 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存储对数据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使用RAID 可以提高数据的容错能力和读写速度。

2. 大型文件服务器:大型文件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使用RAID可以提高读写速度和容错能力。

3. 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需要长期存储大量视频数据,并且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使用RAID可以提高容错能力和读写速度。

五、RAID的注意事项1. RAID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当多个磁盘同时损坏时仍然会导致数据丢失。

2. 在使用RAID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实现方式,并进行正确配置和管理。

3. 使用硬件RAID时需要注意兼容性问题,不同厂商的硬件卡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4. 在进行磁盘更换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

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

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

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起到了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件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性。

本文将对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探讨文件系统在保护数据安全和确保系统可靠运行方面的重要性。

1. 文件系统的安全性文件系统的安全性是指对数据进行保护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在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1.1 访问控制文件系统通过访问控制机制限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

用户需要通过身份验证和授权才能访问文件,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进行读写操作。

常见的访问控制方式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和访问控制列表(ACL)等。

1.2 数据加密文件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以防止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非法获取。

数据加密可以采用对称加密算法或非对称加密算法,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1.3 审计和日志文件系统可以记录用户的操作日志和系统行为,以便进行审计和追踪。

通过审计和日志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的安全事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威胁和攻击。

1.4 安全策略与漏洞修复文件系统的安全性还涉及到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漏洞修复的及时性。

操作系统厂商和开发者需要对文件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修复,并提供安全更新和补丁程序。

此外,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和标准,对文件系统进行安全审查和评估,是确保文件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2. 文件系统的可靠性文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能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文件系统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数据一致性文件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即数据在读写过程中不会发生错误或损坏。

为了确保数据一致性,文件系统采用事务机制和日志记录,以及实现缓存一致性等措施。

在系统异常崩溃或断电等情况下,文件系统能够通过一致性恢复策略来恢复数据一致性。

raid1 原理

raid1 原理

raid1 原理RAID1原理RAID1,全称为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Level 1,即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级别1。

它是一种常见的磁盘阵列技术,旨在提供数据冗余和高可靠性。

RAID1的原理非常简单直观:将两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组合在一起,通过实时镜像将相同的数据同时写入每个驱动器。

这意味着无论是哪个硬盘驱动器出现故障,系统都可以从其他驱动器中读取相同的数据。

这种冗余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RAID1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用户向RAID1阵列写入数据时,数据被同时写入每个驱动器。

而当需要读取数据时,系统可以从任何一个驱动器中读取数据。

这种并行写入和读取的方式使得RAID1具有较高的读写性能。

同时,由于数据在多个驱动器上具有冗余备份,即使某个驱动器发生故障,数据仍然可以从其他正常的驱动器中恢复。

RAID1的冗余性使得它具有较高的数据可靠性。

当一块硬盘驱动器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继续正常工作,并且数据仍然可用。

此时,管理员可以更换故障的硬盘驱动器,系统会自动将数据复制到新的硬盘驱动器上,从而实现数据的恢复和再平衡。

因此,RAID1适用于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

RAID1的优点不仅在于数据冗余和高可用性,还在于易于实现和维护。

由于RAID1只需要将相同的数据同时写入多个驱动器,因此不需要特殊的算法或计算过程。

同时,RAID1也不需要额外的控制器或专用硬件,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软件驱动来实现。

这降低了成本,并使得RAID1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系统。

然而,RAID1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RAID1的冗余性导致了磁盘空间的浪费。

例如,如果有两块1TB的硬盘驱动器组成RAID1阵列,实际可用的磁盘空间只有1TB,另外的1TB用于数据的冗余备份。

其次,RAID1的写性能相对较低。

由于数据需要同时写入多个驱动器,因此写入操作的速度受到最慢的驱动器的限制。

台式机组建RAID0系统

台式机组建RAID0系统

组建RAID0系统伴随Intel的豪言壮语,在“Tick-Tock”的钟摆式推进下我们已经跟不上CPU的发展脚步。

当我们用酷睿四核上网聊天的时候;当我们用上千元显卡玩网络游戏的时候,都是一种性能过剩的表现。

但有一个配件是无法过剩的,那就是硬盘的速度。

虽然SSD固态硬盘打破了这个僵局,但是千元的费用浇灭不少用户的渴望,那么真就没有方法可以提升磁盘性能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其实也可以不花钱来Hold住白来的性能。

打开Windows 7的自我评分系统,看着永远是5.9分的磁盘性能确实令用户一筹莫展。

相比固态硬盘,机械硬盘永远不变的7200转速度一直是它最大的弱势,由于转速的滞后,使得硬盘的响应时间停留在12-14毫秒之间,而SSD由于采用了Flash颗粒,几乎没有任何延迟,一般都在0.1毫秒左右。

教你打造机械硬盘最强系统那么刚才讲的响应时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我们打开一款软件,采用固态硬盘可能需要5秒钟,而机械硬盘则需要15秒钟,这就是差距。

不过买不起固态硬盘并不意味着就得忍受磁盘性能过慢,我们可以通过组建RAID 0磁盘阵列来解决问题。

下面就是通过两块500GB硬盘组建的RAID 0磁盘阵列的实际性能。

HD Tune平均读取速度在HD Tune平均读取速度测试中,组建RAID 0磁盘性能后最低读取速度都达到1块500GB硬盘的速度,值为111MB/S,而最高则达到240MB/S,已经超过一块500GB硬盘性能的2倍以上。

可见通过组建RAID 0磁盘阵列后,性能提升非常明显。

实际文件拷贝测试而在实际写入速度中,无论写入单个大容量视频文件还是大批量的零散文件,成绩均超过80MB/S,拷贝文件速度明显提升,尤其是拷贝单个大容量视频文件,相比普通单块硬盘速度快30MB/S左右,这都应该归功于RAID 0磁盘阵列的功劳。

从上面测试不难看出,组建RAID 0阵列后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就是我们说的不花钱得到的真实性能。

阵列技术RAID0、1、3、5、10、30、50介绍

阵列技术RAID0、1、3、5、10、30、50介绍

附录A Disk Array磁盘阵列基本原理 A.1 我们为什幺需要磁盘阵列 目前人们逐渐认识了磁盘阵列技术。

磁盘阵列技术可以详细地划分为若干个级别0-5 RAID技术,并且又发展了所谓的 RAID Level 10, 30, 50的新的级别,本章节都会一一介绍。

RAID是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简称。

用RAID的好处简单的说就是: 安全性高,速度快,数据容量超大 某些级别的RAID技术可以把速度提高到单个硬盘驱动器的400%。

磁盘阵列把多个硬盘驱动器连接在一起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速度,同时把硬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到接近无错的境界。

这些“容错”系统速度极快,同时可靠性极高。

 这本小册子将讨论这些新技术,以及不同级别RAID的优缺点。

我们并不想涉及那些关键性的技术细节问题,而是将磁盘阵列和RAID技术介绍给对它们尚不熟悉的人们。

相信这将帮助你选用合适的RAID技术。

 A.2 RAID级别的定义 下表提供了6级RAID的简单定义,本书其后部分将对各级RAID进行更详尽的描述。

 RAID级别 描述 速度* 容错性能 RAID 0 硬盘分段 硬盘并行输入/出 无 RAID 1 硬盘镜像 没有提高 有(允许单个硬盘错) RAID 2 硬盘分段加汉明码纠错 没有提高 有(允许单个硬盘错) RAID 3 硬盘分段加专用 奇偶校验盘 硬盘并行输入/出 有(允许单个硬盘错) RAID 4 硬盘分段加专用 奇偶校验盘需异步硬盘 硬盘并行输入/出 有(允许单个硬盘错) RAID 5 硬盘分段加奇偶校验 分布在各硬盘 硬盘并行输入/出比 RAID0稍慢 有(允许单个硬盘错) *对于单一容量昂贵硬盘(SLED)的性能提高 A.3 硬盘数据跨盘(Spanning) 数据跨盘技术使多个硬盘像一个硬盘那样工作,这使用户通过组合已有的资源或增加一些资源来廉价地突破现有的硬盘空间限制。

RAID 0 1 5 10区别

RAID 0   1  5  10区别

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

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

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目录RAID 0简介RAID 0的工作原理RAID 0的优缺点RAID技术及发展趋势4种磁盘阵列编辑本段RAID 0简介组建RAID 0成功RAID 0 并不是真正的RAID结构,没有数据冗余。

RAID 0 连续地分割数据并并行地读/写于多个磁盘上. 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RAID 0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并没有提供数据可靠性,如果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整个数据。

因此RAID 0 不可应用于需要数据高可用性的关键应用。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RAID就是一种由多块硬盘构成的冗余阵列。

虽然RAID包含多块硬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

利用RAID技术于存储系统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种:1.通过把多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卷提供磁盘跨越功能;2.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Block)并行写入/读出多个磁盘以提高访问磁盘的速度;3.通过镜像或校验操作提供容错能力。

最初开发RAID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当时几块小容量硬盘的价格总和要低于大容量的硬盘。

目前来看RAID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实现远远超出任何一块单独硬盘的速度和吞吐量。

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还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错能力,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RAID技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分别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

详细解析Raid0、Raid0+1、Raid1、Raid5四者的区别

详细解析Raid0、Raid0+1、Raid1、Raid5四者的区别

详细解析Raid0、Raid0+1、Raid1、Raid5四者的区别通过上篇文章《服务器为什么要做磁盘阵列?》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raid冗余磁盘阵列都有了基础的认识。

而当大家租用服务器时,挑选配置却又发现raid还有很多种类,其中常见的有RAID0、RAID0+1、RAID1、RAID5这四种。

那么它们四者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呢?通过下面这张形象的图片,生动的展现出它们之间的区别!Standalone最普遍的单磁盘储存方式。

Cluster集群储存是通过将数据分布到集群中各节点的存储方式,提供单一的使用接口与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所有数据进行统一使用与管理。

Hot swap用户可以再不关闭系统,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取出和更换硬盘,提高系统的恢复能力、拓展性和灵活性。

Raid0Raid0是所有raid中存储性能最强的阵列形式。

其工作原理就是在多个磁盘上分散存取连续的数据,这样,当需要存取数据是多个磁盘可以并排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但是不具备容错能力,适用于低成本、低可靠性的台式系统。

Raid1又称镜像盘,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采用镜像容错来提高可靠性,具有raid中最高的数据冗余能力。

存数据时会将数据同时写入镜像盘内,读取数据则只从工作盘读出。

发生故障时,系统将从镜像盘读取数据,然后再恢复工作盘正确数据。

这种阵列方式可靠性极高,但是其容量会减去一半。

广泛用于数据要求极严的应用场合,如商业金融、档案管理等领域。

只允许一颗硬盘出故障。

Raid0+1将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在一起,兼顾两者的优势。

在数据得到保障的同时,还能提供较强的存储性能。

不过至少要求4个或以上的硬盘,也只运行一个磁盘出错。

是一种高成本、高可靠性、高存储性能的三高阵列技术。

Raid5Raid5可以看成是Raid0+1的低成本方案。

采用循环偶校验独立存取的阵列方式。

RAID1详解

RAID1详解

RAID1详解RAID 1 虽然RAID 0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性能,但是整个系统是⾮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现故障,⽆法进⾏任何补救。

所以,RAID 0⼀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的情况下才被⼈们使⽤。

RAID 1和RAID 0截然不同,其技术重点全部放在如何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

RAID 1是所有RAID等级中实现成本最⾼的⼀种,尽管如此,⼈们还是选择RAID 1来保存那些关键性的重要数据。

RAID 1⼜被称为磁盘镜像,每⼀个磁盘都具有⼀个对应的镜像盘。

对任何⼀个磁盘的数据写⼊都会被复制镜像盘中;系统可以从⼀组镜像盘中的任何⼀个磁盘读取数据。

显然,磁盘镜像肯定会提⾼系统成本。

因为我们所能使⽤的空间只是所有磁盘容量总和的⼀半。

下图显⽰的是由4块硬盘组成的磁盘镜像,其中可以作为存储空间使⽤的仅为两块硬盘(画斜线的为镜像部分)。

RAID 1下,任何⼀块硬盘的故障都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且只要能够保证任何⼀对镜像盘中⾄少有⼀块磁盘可以使⽤,RAID 1甚⾄可以在⼀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不间断的⼯作。

当⼀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使⽤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

通常,我们把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称为在降级模式下运⾏。

虽然这时保存的数据仍然可以继续使⽤,但是RAID系统将不再可靠。

如果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

因此,我们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避免出现新的问题。

更换新盘之后,原有好盘中的数据必须被复制到新盘中。

这⼀操作被称为同步镜像。

同步镜像⼀般都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当损害的硬盘的容量很⼤时更是如此。

在同步镜像的进⾏过程中,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但是由于复制数据需要占⽤⼀部分的带宽,所以可能会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

因为RAID 1主要是通过⼆次读写实现磁盘镜像,所以磁盘控制器的负载也相当⼤,尤其是在需要频繁写⼊数据的环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RAID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一个存储系统要达到一定的可靠性,则各单独的部分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可靠度要求。在
RAID系统中,系统的可靠性可分配到每个硬盘中,但是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并不是它们的总和。
不同的阵列级别都有不同的分配模式,故有不同的性能和冗余。

1 1、不同的RAID级别可靠性模型
本文提供了在RAID中硬盘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使用这些模型,对不同的RAID类型对整
个磁盘阵列的可靠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虽然一个磁盘阵列中可以包含不同级别的RAID和不
同容量的磁盘,但本文是以8个硬盘在同一阵列中并采用同一RAID级别为例。并假定使用的
硬盘为100%使用率,并在3年以内的时间内可靠性为90%(本文以后的计算数据均为这3年内
的可靠性)。

2 A、 RAID0:数据条带
RAID0即条带:将数据分为同等大小的数据块并分别放到不同的磁盘上。例如:一个150K
的文件可被条带化为10个15K的数据块。一组条带化的磁盘对操作系统来说就是一个独立的
逻辑盘。
条带提供了一个低成本提高磁盘I/O性能的方法。但是RAID0不提供任何数据冗余,如果
任何一个磁盘失效,所有的数据都会丢失。
假设一个有6个硬盘的RAID0阵列,其可靠性的逻辑图如下图所示:

ͼ1 RAID0的可靠性框图
所有的硬盘为串行,则其可靠性的数学模型为:
n

RRAIDSET=RHDDi
i=1
如果每个硬盘在三年内的可靠性为90%,则8个硬盘的RAID0系统在三年类的可靠性为:
8

RRAIDSET=0.9=0.4305
i=1
即数据不会丢失的概率为43.05%。而且随着硬盘数量的增加,系统的可靠性急剧下降。

3 B、 RAID1和RAID10:磁盘镜像和复制
RAID1为磁盘镜像,即写到某个磁盘的数据都会被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中。RAID1要求至少
有两个硬盘组成一组,成为一个阵列组。例如:在有三个硬盘的阵列中,可以用第一和第二
个硬盘数据镜像,而第三个硬盘做为热冗余(Hotspare)硬盘;有四个硬盘就可以分别创建
两个RAID1...
镜像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并且可以改进读性能。在RAID1配置中,一个硬盘失效不会造
成数据丢失。然而,如果在一个RAID1组中的两个硬盘都失效,则数据会丢失。
其可靠性的逻辑图如下图所示:

ͼ1 RAID10的可靠性框图
则其可靠性的数学模型为:
RAID组数目

Rarray= [(1-(1-RHDD1)(1-RHDD2)]
i=1
如有8个硬盘则:
4

Rarray= [(1-(1-0.9)(1-0.9)]=0.9606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i=1
说明在8个硬盘组成的RAID10在三年内不丢失数据的可靠性为96.06%,且随着磁盘数量
增加可靠性下降,但相对不明显。
磁盘复制就是考虑SCSI控制器的故障,将硬盘接到不同的SCSI通道上,考虑SCSI控制器
的可靠性,则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相对较高。

4 C、RAID0+1:条带化镜像
RAID0+1即在一个硬盘组中数据进行条带化,然后与另一个硬盘组进行镜像,它可以改
进I/O性能和可靠性。如果一个硬盘组中的一个硬盘故障,则整个磁盘组数据丢失,但所有数
据还会保存在另一个硬盘组中。但是剩下的硬盘组中又有一个硬盘故障则会导致数据丢失。
其可靠性的逻辑图如下图所示:

ͼ1 RAID01的可靠性框图
则其可靠性的数学模型为:
Rarray=1-(1-RHDDn/2)2 n为磁盘的个数
如有8个硬盘则:
Rarray=1-(1-0.94)2=88.17%
说明在8个硬盘组成的RAID1在三年内不丢失数据的可能性为88.17%。并且随着磁盘数
量的增加可靠性降低比较明显。
同样条件下,RAID的可靠性比RAID10低,而且随着硬盘数量的增加差距越明显。

5 D、RAID5
RAID5即在一个硬盘组中数据进行条带化,然后用一个硬盘的空间来存放这些条带数据
的校验数据,并且将这些校验数据均匀分布在硬盘组的各个硬盘中。这样如果一个硬盘组中
的一个硬盘故障,则可以通过在其他硬盘上的校验数据恢复该硬盘的数据。故一个硬盘故障
不会影响硬盘组的数据,但多于一个硬盘故障则硬盘数据会全部丢失。

ͼ1 RAID5的可靠性框图
RAID5的可靠性数学模型为:
RArray=n×(1-RHdd)RHdd(n-1)+Rhddn n为磁盘个数
如果有8个硬盘,则:
RArray=8×(1-0.9)×0.97+0.98=81.31%
可见RAID5的可靠性相比RAID10和RAID01较低,而且随着硬盘数量增加可靠性下降,
但是RAID5硬盘利用率高(随着硬盘数量增加越来越高),故是比较常用的RAID级别。

6 E、 RAID5+Hotspare
为提高RAID5的可靠性,经常采用的方式是采用Hotspare,即给RAID5增加一块硬盘,当
阵列中有一块硬盘故障后,这块硬盘可以自动加入到阵列中,保证阵列的完整性。这样阵列
中要有3个或3个以上的硬盘故障才会有数据丢失(这里不考虑两个硬盘同时故障、过硬盘在
重建阵列过程中故障等罕见情况)。
其可靠性框图和RAID5相似,仅判决条件由(N-1)/N改为(N-2)/N。
其可靠性数学模型为:
RArray=n×(n-1)×(1-RHdd)2×RHdd(n-2)/2+n×(1-RHdd)RHdd(n-1)+Rhddn n
为磁盘个数
如果有8个硬盘,其中一个做Hotspare,则:
RArray=8×(1-0.9)×0.97+0.98=96.19%
可见采用Hotspare可以使阵列的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因为Hotspare加入阵列时
的重建过程等影响,实际的可靠性会低一些。

7 2、 各RAID级别可靠性的比较
根据以上的分析,各RAID级别的可靠性随硬盘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故同样硬盘数量情况下,RAID10和RAID5+Hotspare可提供较高的可靠性,RAID5和RAID0
的可靠性较低。
结论:
1、RAID10和RAID5+Hotspare可提供较高的可靠性,但考虑RAID5+Hotspare的机制较
复杂,Hotspare正常加入到阵列中的概率等因素,RAID10的可靠性相对更高。但因硬盘利用
率较低,故成本较高。
2、RAID10和RAID01的成本完全相同,但可靠性相差很大,故不建议采用RAID01,如阵
列卡支持应尽量采用RAID10。
3、RAID5虽然成本低,但可靠性相对较低,特别是在阵列硬盘较多时,建议均增加
Hotspare。
4、随着硬盘数量的增加,各RAID级别的可靠性均明显下降,特别是RAID0、RAID5、RAID01,
故在性能能满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尽量少的硬盘配置阵列(选用大容量的硬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