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程课件第4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冲突
27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碰撞”或“冲突”?
至少存在两种情况会导致冲突产生:
第一情况:当两个以上的站点同时监听到信道 空闲,且同时发送数据。
第二情况:由于信号在信道传输上存在传输延 迟,从而为“碰撞”或“冲突”发生带来可能。
下面来分析这种“碰撞”产生的基本原因。 抢占信道时,“碰撞”或“冲突”即会发 生。
息,否则各计算机之间就会互相干扰,结果大 家都无法正常发送数据。 这样,以太网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协调 总线上的各计算机的工作。 以太网采用的协调方法是使用一种特殊的协议 CSMA/CD。
25
CSMA/CD协议的基本内容
多点接入:许多计算机同时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在发送数据前,需检查总线上是否
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有则暂时不发送数 据,以免发生碰撞。 碰撞检测: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 压大小,以检查是否发生“碰撞”或“冲突”, 有则立即停止发送,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发 送。
26
协议实现需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当信道不空闲时”,发送站点干什么?
1-坚持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碰撞”或“冲突”? 发生“碰撞”或“冲突”后如何处理?
19
2.以太网网卡
一台计算机是通过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网卡连接到局域网上的。
网卡既连接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又连接局域网中的传 输介质。
20
21
22
网卡的结构
Ethernet网卡由三个部分组成:收发电路、存储器 (包括RAM和ROM)与介质访问控制电路。
13
4.1.3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IEEE 802 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IEEE802参考模型
逻辑链路控制 (LLC)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 (MAC)子层
物理层
图4-2 IEEE 802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14
4.1.4 IEEE 802标准系列
描述:
以太网上任一结点均能检测出冲突发生所需的时间。 以太网端到端的最大往返时延。
30
μs
争用期的概念
用信息量表示争用期的计算方法:
争用期={2×(信道长度(km)×信号传播时延(s/km))} ×数据传播速率(bit/s)
例:已知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率约为 2.3×105km/s,对于一个数据传输速率为 10Mbps,同轴电缆长度为1km的局域网,可计 算出同轴电缆信道中的争用期为: 2×(1km×5μs/1km) ×107bit/s=100bits。
IEEE 802标准之间的关系
802.1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网络互联
数 据 链 路 层 802.3
CSMA/CD 物理层
802 .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802 .4 Token Bus
802 .5
Token Ring
802 .6 城域网
802 .9 802 .11
语音与 无线
数据综合 局域网 局域网
粗缆
细缆
双绞线
光缆
命名规则:
base表示基带传输,曼彻斯特编码 base前数字表示传输率,单位Mbps base后数字表示每段电缆最大长度 “T”表示双绞线,“F”表示光纤
39
例如:
100BaseT
表示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表示以基带方式传输 表示传输速率为100Mbps
40
几种传统以太网的连接方式
15
主要的IEEE 802标准
IEEE 802.3标准:定义Ethernet的CSMA/CD总线介质访 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IEEE 802.4标准: 定义令牌环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与物理层标准。
IEEE 802.5标准: 定义了令牌总线网的介质访问控制 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IEEE 802.11标准:定义无线局域同访问控制子层与物 理层标准。
34
4.硬件地址
Ethernet物理地址长度为48位,每一块网 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物理地址;
IEEE注册管理委员会为每个网卡生产商分 配Ethernet物理地址的前三字节,即公司 标识也称为机构惟一标识符;后面三字节由 网卡的厂商自行分配;
在网卡生产过程中,将该地址写入网卡的只 读存储器(EPROM)。
字节 目的地址 源地址 类型
IP数据报
46-1500
数据
IP层
FCS
MAC层
以太网MAC帧
图4-6 以太网V2的MAC帧格式
物理层
37
4.2.2 传统以太网的连接方法
问题:
传统以太网的连接方法?
38
4.2.2 传统以太网的连接方法
存在四个基本类型的传统以太网
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MAC
10BASE5 10BASE2 10BASE-T 10BASE-F
因此,以太网规定最短有效帧长为64字节。凡长度小于 64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终止的无效帧。
33
CSMA/CD协议工作的主要特征
先听后发 ——保证了信道不空闲时,绝对 不会有冲突发生
边听边发——保证一旦有冲突产生,各冲 突站点马上会终止发送
冲突停止——保证系统不会出现剧烈冲突 延迟重发——保证了系统的稳定
同轴电缆 光纤
无线电
50Ω,细:10M 粗:50M
抗干扰性好,环 形和点到点
灵活,广泛使用
8
3.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定义:多个结点利用 公共传输媒体发送和 接收数据的方法,
解释:网络中的多个 结点如何共享通信媒 体
结论:所有“共享媒 体”类型局域网都必 须解决的问题
9
3.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所以,媒体访问控制方法需要解决以下 三个问题:
23
3.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传统以太网具有总线型的网络特点。 下图对总线式以太网的数据交换原理作了恰当说明。
匹配电阻(用来吸收总线上传播的信号)
匹配电阻
A
B
C
D
不接收 发送 不接收 接收
E 不接收
B向D发送数据,只有D才接收
24
3.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总线的特点是:通信方式采用广播通信。 因此,在同一时间只能允许一台计算机发送信
35
Ethernet物理地址的十六进制与二进制表示方法
十六进制地址格式 08–01–00–2A–10–C3
二进制地址格式
1100 0011 0001 0000 0010 1001 0000 0000 0000 0001 0000 1000
36
5. 以太网帧的基本结构
帧(Frame)是以太网中数据传输的基本 单位,通常又称为以太网MAC帧 。
网卡
缓冲 存储器
MAC Address EPROM
Ethernet 控制器
AAUUII接接口口
通过外部收发器 接粗同轴电缆
10BASE-5
BNC接接口口
Ethernet 收发器
RRJJ--4455接接口口
接细同轴电缆 10BASE-2
接非屏蔽双绞线 10BASE-T
接计算机I/O 总线
图4-4 Ethernet网卡的结构
31
传统以太网争用期的确定
传统以太网争用期的基本时间长度定为51.2μs, 主要是基于如下因素: 端到端发送数据的介质传输时延; 可能引入转发器后增加的时延; 强化碰撞的持续时间。
32
以太网关于无效帧的规定
对于10Mb/s以太网,在争用期内任一发送站点可发送 512bit(64字节)。若前64字节没有冲突,后续发送的 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如果冲突,就一定在前64字节之 内。
以太网推出后,以其安装简单、易于扩充等优 点,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评价。
18
1. 以太网的两个标准
1981年,施乐公司与DEC以及Intel公司合作,联合提出了以太网的 规范。
1982年,修改为第二版规范,即DIX Ethernet V2,成为世界上第 一个局域网产品的规约(DIX是这三个公司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该标准后来即成为IEEE802.3标准的基础。
第四章 局域网
本章解决的问题是:
局域网应解决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局域网常见 结构有何特点?
IEEE 802是什么,基本内容有哪些? 如何解决传统以太网的共享传输线路的问题? 传统以太网的连接方法? 交换式局域网如何能有效的提高局域网用户的
传输速率? 为什么需要虚拟局域网技术?高速局域网的发
展如何? 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哪些? 为什么要使用结构化布线系统,其内容有哪些2?
4.1 局域网概述
问题: 局域网应解决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局域网常见结构有何特点? IEEE 802是什么,基本内容有哪些?
3
4.1.1 局域网的特点
所谓LAN是指将小范围内的有限的通 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通信网。 特点: (1)短距离(几公里); (2)高速率(已可达10Gbps以上); (3)低误码率(10-8~10-11)。
DB-15 连接器
主机箱
网卡
BNC 连接器 收发器电缆
主机箱
网卡
RJ-45 连接器
主机箱
网卡 双绞线
粗缆
细缆
收发器
BNC T型接头
集线器
(a)粗缆以太网10BASE5
(b)粗缆以太网10BASE2
应该由哪个结点发送数据? 在发送时会不会出现冲突? 在出现冲突时如何解决?
10
3.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目前,局域网采用的媒体访Baidu Nhomakorabea控制方法 有:
采用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 听多路访问)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总线型 局域网;
采用Token Bus(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 制访问的令牌总线型局域网;
4
4.1.2 局域网的关键技术
连接各种设备
关键技术
拓扑结构
数据
传输媒体 媒体控制方法
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法
5
1.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
星型 环型 总线型
6
1.拓扑结构
总线网
匹配电阻
干线耦合器
环形网
集线器
星形网
7
2.传输介质
局域网可使用多种传输媒体。
双绞线
最便宜,10M10G的LAN
局域网中的 传输媒体
采用Token Ring(令牌环)媒体访问控 制方法的环型局域网。
11
问题: IEEE 802是什么,基本内容有
哪些? IEEE802 标 准 研 究 重 点 是 局 域 网范围内的计算机联网问题。
12
4.1.3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从LAN的定义可知,LAN本质上仅是一个通信网。 从通信网这一观点出发,由于OSI参考模型的下三层主要负责 通信工作,因而可以推断,LAN的层次结构应只体现在所给层次结 构的下三层。而由于局域网结构简单,所以最终决定局域网实现 下两层的功能。 另外,由于IEEE802委员会成立时,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局域 网产品,为了制定一个公用的模型,设计者提出了将数据链路层 划分为两个子层。 IEEE802委员会推荐的局域网参考模型(LAN/RM)如图4-2所 示。
28
t=0 A
1 km
t A 检测到发生碰撞
碰撞
t = 2 t= 0
A 检测到 A 信道空闲
发送数据 A
B 检测到发生碰撞
A
t = 2 A 检测到 发生碰撞
A STOP
A
B B 发送数据
t= t=
单程端到端
传播时延记为
B
B
B
t=/2 发生碰撞
B
B
29
争用期的概念
定义:对CSMA/CD协议而言,由于参与信道争 用的任一站点在发送数据帧后至多经过2τ时 间就可知道是否发生碰撞。因而将该时间称为 争用期(碰撞窗口)。
1983年制定了第一个IEEE的以太网标准IEEE 802.3,数据率为 10Mb/s。
以太网的两个标准DIX Ethernet V2与IEEE的802.3标准只有很小 的差别,因此很多人也常把802.3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虽然严格说,“以太网”应当是指符合DIX Ethernet V2标准的局 域网,但是本书并没有严格区分它们。
IEEE 802.15标准:定义近距离个人无线网络访问控制 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IEEE 802.16标准:定义宽带无线网络访问控制子层与 物理层标准。
IEEE802.1体系结构
IEEE802.3 IEEE802.4 CSMA/CD Token Ring
IEEE802.5 Token Bus
IEEE802.11 WLAN
IEEE802.15 近距离无线
个人网络
IEEE802.16 宽带无线 网络
图4-3 简化的IEEE 802协议结构
16
4.2 以太网概述 问题: 如何解决传统以太网的共享传输线
路的问题?
17
4.2.1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以太网最初是美国施乐(Xerox)公司1975年研制 成 功 的 , 当 时 的 数 据 率 仅 为 2.94Mbps 。 由 于 它 以无源的电缆作为总线来传送数据帧,故借用 了曾经在历史上表示传播电磁波的以太(Ether) 来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