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影响

合集下载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

现代经济信息324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秦 宇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后,能够对电压分布、继电保护等产生影响。

本文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0-0324-01在我国,分布式电源主要应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很难对大规模输电进行弥补,但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后,能够影响配电网系统。

一、配电系统的保护装置在配电系统中引入DG 机组,会使配电结构产生本质上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网运行,而其中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最大。

在配电系统中,使用组最多的就是辐射机构,在首端配置电源,可以对保护继电器起到较好的经济作用。

在此系统中,仅需要断开断路器就能起到消除障碍的目的,而对于多电源系统来说,需要将两端的继电器全部断开。

在配电网中,许多故障是突发性的,持续时间不长,在线路上设置断路器是极为普遍的做法,但通过引入DG 会使配置更加复杂。

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需要DG 尽快解列,避免合闸出现失败的情况;若DG 在合闸时与电网依然保持并联状态,会导致合闸失败。

二、对电压分布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后,会改变原来的配电结构,使之变为多电源结构,也会改变电流的方向与大小,进而改变了电网的电压分布。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分布式电源接入会对线路电压产生巨大影响,即使电源容量相同,即使接入不同位置,所产生的电压分布也有所差异,越接近末点影响越大。

如果电源接入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分布电源的出力情况决定了电压支撑,出力越多符合比值越高会提升电压的整体水平。

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会对电网产生一定的扰动,进而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电压跌落 如果电力系统中出现了三相短路,通过接入分布式电源,能够提高电压,对改善电压跌落现象有积极的影响,而且需要较大的功率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分析研究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分析研究
2)DG的接入也将对并网点附近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有所提升,但由于DG本身故障的概率性和出力的随机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显然,DG接入对可靠性的影响结果尚待分析。
3)此外,DG的并网和控制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器件频繁的开通和关断易产生相应的谐波分量,以及由于短路电流的变化,原有的电网过电流保护也会受到影响。这些均将对配电网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2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
将DG集成到现有的配电系统中,是今后分布式发电的发展趋势,但是大量DG系统接入配电网会对配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产生很大影响。具体表现为:1)DG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将使得传统的配网辐射状结构变为多电源结构,潮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将发生改变,下级电网有可能会向上级电网送电,配电网本身的电压分布也将有所变化;同时,还会增大并网点附近的短路电流水平。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电能质量
1分布式电源简介
分布式电源(DG)指布置在配电网或分布在负荷附近的功率为数千瓦至50 MW小型模块式的、与环境兼容的独立电源。DG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按其技术类型分为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按其与系统的接口方式分为旋转型:分为采用同步电机并网(功率因数0.95)和异步电机并网(功率因数-0.95)两类和逆变型:以逆变器作为接口并网(功率因数取1)的分布式电源;根据分布式电源容量的不同,接入配电网的方式分为低压微网接入(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构成微网接入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中压分散接入(直接接入中压线路负荷,有可能包含储能,组成微网),中压专线接入(接入变电站主变低压侧母线)。分布式电源根据设计容量的大小,可以选择10KV以上、10KV和380 V等多种电压等级并网方式。
在DG并网条件下,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估需要考虑新出现的影响因素,如孤岛的出现和DG输出功率的随机性等。其中,DG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与DG孤岛运行紧密相关,孤岛运行是指当连接主电网和DG的任一开关跳闸,与主网解列后,DG继续给部分负荷独立供电,形成孤岛运行状态。在当前条件下,这种孤岛运行将影响检修人员的安全性,因此是不允许的,但若能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则可确保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提升。另外,DG受环境、气候影响很大,特别是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它们的出力很不稳定。这两种因素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可靠性的提升效果。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






分布 式 电源对 配 电网的影 响

( 兰州供 电公 司永登客服 中心

甘 肃省 兰州市 7 3 0 3 0 0 )
【 摘 要 】 分布式电源是 目前国内外 电力系统研究的一个重点 ,它具有节省投资、降低能耗 、提 高系统可
靠性等优点。但是,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 配电网由单 电源供 电变成 了双 电源供 电甚至多电源供 电,将改变
并且 提 高供 电可 靠性 。
1 研 究分 布式 发 电的背景及 意义
1 . 1 分 布式 发 电的研 究 背 景
当前,集 中发电、远距离发 电以及大 电网互联
是 电能 生产 、输送 和 分配 的主要 方 式 , 为全 球 百分 之 九 十 以上 的 电力 负 荷供 电 。虽 然 这 种大 容 量 电网 尤 其 优 点 ,但 同 时也 存在 一 些弊 端 ,主要 有 以下两 方面[ 1 ] :一 是不 能灵活 跟踪 负荷 变化 ;二是 局 部事 故 极 易扩 散 并 导致 大 面积 停 电。为 了适 应 现 状 ,弥 补 以上 不足 ,近 年 来 分布 式 发 电 ( D i s t r i b u t e d G e n e r a t i o n , 简称 D G ) 技术 越来 越受 到世 界各 国的重
影 响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目前 ,美 国 、 日本 等发 达 国家 正在 积 极 开展 分 布 式 发 电项 目。 而我 国发展 相 对 缓 慢 ,相 应 的政 策 和法 律 尚不 健全 ,尤其在 并 网技 术标 准上 还 是空 白, 导 致投 资 商 不 愿投 资 不 能并 网的 发 电站 ,极 大 的限 制 了分 布式 发 电技术 在我 国的应用 于 推广 。 1 . 2 分 布 式 发 电的研 究意 义 分 布式 发 电具有 小 型化 ,对 建 设场所 要 求不 高 , 不 占用 输 电通 道 ,施 工 周期 短 , 能迅 速应 付短 期 激 增 的 电力 负荷 ,供 电可靠 性 高 等优 点 。分布 式 发 电 机 组与 配 电网 并 网运 行 可有 效 地保 证 其 经 济运 行 ,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存在的问题分析作者:赵汉超赵文超来源:《世界家苑》2020年第02期摘要:分布式电源具有灵活性和安全性。

但分布式电源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当接入配电网时会对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威胁。

本文主要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电压、电网稳定性和运行调度等方面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电压稳定性问题做深入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电网稳定性目前,我国主要的发电形式是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特点是集中发电,远距离传输并形成电网的互联,但缺点是能源有限且污染严重。

而以水能、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不仅可以解决常规能源无法解决的问题,满足局部电力需求,而且还能实现能源优化,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科技的进步,分布式电源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特定地区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而现代社会发展分布式电源应用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多种问题。

1 分布式电源发电带来的问题分布式电源一般为35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的电源,其靠近负荷中心,减小了电能传输的损耗和电网规划的成本,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具有灵活性和安全性。

分布式电源发电也带来了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对电网的不良影响。

首先,电网的逆功率限制。

对于中压分散接入模式,考虑负荷峰谷差因素,需要在分布式电源出力为额定功率且馈线负荷为其谷值时依然能够满足不出现逆潮流的限制,否则将影响其他馈线的分布式电源接入。

因此,接入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出力应小于馈线负荷的谷值。

其次,对配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类似一个个小型发电厂,千差万别、不同形式的并网发电设备并接在电网上,进一步增加了电网的技术复杂性,成倍地增加了调度难度。

小型分布式电源也没有像大型发电厂一样建有符合电网要求的完备和先进的遥测和遥控设施。

该系统一旦发生事故不能及时断开,潮流倒送到电网,将对局部电网产生冲击,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削弱。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

高效等特点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 ,但 当DG 大量
并网接入配电网后,必然会改变配电网的潮流分布,配 电线路的保护装置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拒 动和误动等 问题 ,严重影响配电网供 电的可靠性_。 1 J 目前 , 多文献 都针对 D 许 G并 网提 出了新 的保 护 方法 。 文献 [] 出了 限制DG 注入 容量 的方法 , 是 5提 但 随着DG 应用 的 日益广 泛 ,其注 入 的容量 也越来 越 大 ,这种 方法 显然 无法满 足未 来D 发展 的要 求 。 G
文献 [] 出通过 加 装 限流器 来 限制D 3提 G并 网提 供 的
短路 电流 , 方案虽 可有 效抑制DG并 网对 原有保 护 该 的影 响 , 但根 据D G并 网的不 同情况 选择合 适 的短路 电流 限流器 比较 困难 。文献 [] 出采用加 装方 向元 6提
ss m( cu ig i aa i ,ac sig p s in a d s s m’ df rn a l p s i t o yt i ldn t cp c y ces oio n yt S i ee t fut o io ec n e n s t n t e f tn )
A b t ac A s diti u e e e a i ns a e on e t d t h iti u i n g i sr t srb t d g n r to r c n ce o t e d srb to rd,t h r’ ic t he s o tc r ui c re ie to l c a ge h e dng t h r blm sofd c e s fs n ii iy e u i c i n u r ntd r c i n wil h n ,t usl a i o t e p o e e r a e o e stv t ,r f sng a to a d m io e ai n oft eta ii n lln r t c i n s p r to r d to a i ep o e ton. n t i a e , h fe to iti u e o e c e s h I h sp p r t ee f c fd srb t d p w ra c s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的小 型 、 与环 境 兼 容 的 发 电 系 统 . 要 包 括 光 伏 发 主
电、 力 发 电 、 料 电池 发 电 、 燃 机/ 汽 轮机/ 风 燃 内 燃 微
3 D G对 配 电 网继 电保 护 的影 响
D G并 网后 , 电 网结 构 由单 电 源 放 射 状 网 络 配 变成 了双端 或多端 电源 供 电 的复 杂 网络 . 电 网中 配 的潮 流分布 以及故 障 电流 的方 向 、 大小 和 持 续 时 间 等都将 发生 变 化 . 给 主 馈 线 电 流 保 护 、 合 闸 这 重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教 育 厅 科 学 技 术 研 究 重 点 项 目 ( 2 4 0 0 ,2 4 0 0 ) 河 1 A 70 5 1A 7 06 . 作 者简 介 : 雪 凌 ( 9 6 ) 女 , 南 周 口人 , 授 , 士 , 朱 16 一 , 河 教 硕 主要 从 事 电力 系 统 分 析 及 继 电保 护 方 面 的 研 究
布 式 电源 以其清 洁 、 省输配 电资 源和 运行费 用 、 节 供
电 可 靠 性 高 等 优 点 获 得 了 飞 速 发 展 ¨ . 分 布 式 电 但 源 并 网 后 , 改 变 原 有 配 电 网 的 结 构 , 而 影 响 到 继 会 从
流保 护 . 3种 电流 保 护 的动 作 整 定值 和动 作 时 限 不 同 , 互配 合 以满 足 对 保 护装 置 选 择 性 、 速 性 、 相 快 灵 敏性 和可 靠性 的要求 . 对于 终端线 路 , 其过 电流保 护 的 动作时 限并不 长 , 需 再装 设 电流 速 断保 护 或 限 无 时 电流速 断 保 护 . 非 全 电 缆 线 路 , 置 三 相 一 对 配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 :分布式发 电 配电 网 继电保护 短路故 障 短路 电流 [ 中图分类 号]T 7 [ M7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 3 8 (0 1 0 0 4 0 00— 86 2 1 )4— 0 3— 3
An lss o h mp c n Re a o e t n o ay i ft e I a tO ly Pr t c i f o
Ditiu e n r t n i s r u in Sy t m s r t d Ge e a i n Diti t se b o b o
W a gP n Z u Zq Z a gJa x n n ig h ii h n in u B iXu u n a g a g
( . l tcE gne n o ee N r es D a l U i rt, l 3 0 2, hn ; 1 E e r n i r g C lg , ot at ini n esy f i 12 1 C ia ci ei l h v i in
2 l tcP w r ue uo ig u P n h h i g3 4 0 , hn ; .Ee r o e r ci B a fP n H , i uZ ea 12 0 C ia g jn 3 a aB yO e t n n g m n o oai , h nhnG a g og 5 8 0 ,C ia .D y a p r i sMa a e et r rt n S eze u n d n 1 言
分布式发 电是 指靠 近受 电端附 近的一些 系统 容量较 小 的发
电机组 , 容量约为 3 W ~5 W 左 右 ) 包 括一 些可再 生 能源 0K 0M ,
逆变 型分布式 电源一般 通过 电力 电子 装置经过 D — C的逆 CA 变过程接入 电网 , 其控制方式包括 电流型控制方式和电压型 控制 方式 , 控制方式不 同时其 故 障电流 的输 出能力 也不 同 , 变 型分 逆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摘要:分布式电源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发电效率较高,但倘若在配电网中加入分布式电源,便会对配电网的结构产生影响,使其由原本的单电源供电变为多电源供电,导致配电网中的潮流出现变化,使得配电网中继电保护出现故障。

本文通过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分析,指出其对保护以及故障点潮流的具体影响,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其中分布式电源技术凭借着其灵活发电、用料选择范围广、对环境较为友好等优势,成为了科学家们争相研究的项目之一,其发展速度也较以往大大加快。

现在,工商业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从中不难预见,在未来时间里分布式电源在这类供电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按照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配电网领域是分布式电源的主要使用途径,也是其供电的主要对象。

在配电网领域中介入分布式电源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灵活度,这是由于分布式电源对其产生的影响是结构层面上的,这种接入可以让配电网结构从原先的一处发电,四周辐射转换为多点发电,电源广泛分布在配电网中和用户端直连。

因此一旦有大批分布式电源连入到配电网中,必定给配电网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对分布式电源加以钻研的重要性非常大,通过研究分布式电源和配电网继电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定出合理的措施保障配电网的安全。

1 分布式电源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我们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电源。

因此电源的类型非常多,而不同的电源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欢迎具备其独特的性质。

只有选择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电源,才能保证其供电时能产生最大的工作效率。

分布式电源便是一类特殊电源。

这种电源相较于其他的电源特点较多,还可以在保证用户用电要求的同时对环境较为友好,可以保证配电网的经济运行。

以现在的发展来看,分布式电源已经被运用于许多的地方。

这种发电系统一方面让人们的稳定用电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这是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影响摘要:凭借运行方式灵活、环境友好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被接入到配电网中,这在对配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产生一系列影响的同时,也将改变原有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由于用户可以同时从传统电源和分布式电源两方面获取电能,配电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过程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需要考虑系统的孤岛运行。

此外,风机、光伏等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性以及储能装置运行特性的影响更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本文使用一种分布式电源低渗透率情形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准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计算与用户相关的配电类可靠性指标,指标分别为EENS,SAIDI,和SAIFI。

应用馈线区的概念,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过程,对系统中的孤岛进了分类,并采用启发式的负荷削减方法维持孤岛内的电力平衡。

在上级电源容量充足的前提下,该方法对系统中非电源元件的状态进行序贯抽样,而对风机、光伏、蓄电池组等分布式电源的状态进行非序贯抽样,可以在确保一定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模拟速度。

关键词: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分布式电源,馈线区,准序贯蒙特卡洛模拟1、分布式发电发展概况作为集中式发电的有效补充,分布式发电近年来备受关注,分布式发电技术也日趋成熟,其发展正使得现代电力系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尽管到目前为止,分布式发电尚无统一的定义,但通常认为,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是指发电功率在几千瓦至几十兆瓦之间的小型化、模块化、分散化、布置在用户附近为用户供电的小型发电系统。

它既可以独立于公共电网直接为少量用户提供电能,又可以接入配电系统,与公共电网一同为用户提供电能。

按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DER或Distributed Generator,DG)是否可再生,分布式发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发电形式;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内燃机、热电联产、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发电形式。

此外,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往往还包括储能装置。

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包括:1)经济性:由于分布式发电位于用户侧,靠近负荷中心,因此大大减少了输配电网络的建设成本和损耗;同时,分布式发电规划和建设周期短,投资见效快,投资的风险较小。

2)环保性:分布式发电可广泛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3)灵活性:分布式发电系统多采用性能先进的中小型模块化设备,开停机快速,维修管理方便,调节灵活,且各电源相对独立,可满足削峰填谷、对重要用户供电等不同的需求。

4)安全性:分布式发电形式多样,能够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的扩大;同时,分布式发电位置分散,不易受意外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抵御大规模停电的潜力。

上述分布式发电的独特优势是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所不具备的,这成为了其蓬勃发展的动力。

为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各自的分布式发电发展战略。

例如,在2001年,美国的DG容量就占到了当年总发电容量的6%,而其于同年制定完成的DG互联标准IEEE P1574,则规划在10-15年后DG容量将占到全国发电量的10-20%;欧盟也于2001年制定了旨在统一协调欧洲各国分布式电源的“Integration”计划,预计在2030年DG容量达到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0%左右;我国对DG的发展也十分重视,相继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计划》,计划在2020年DG容量达到总装机容量的8%。

但是,在伴随着诸多好处的同时,分布式发电的发展给电力系统,特别是配电系统的规划、分析、运行、控制等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分布式电源自身的特性决定了一些电源的出力将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些电源不能独立地向负荷供电,且不可调度。

而对于配电系统而言,当DG规模化接入配电系统后,配电系统由原来单一的分配电能的角色转化为集电能收集、电能传输、电能存储和电能分配于一体的“电力交换系统”(Power Exchange System)或“主动配电网络”(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配电网的结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辐射状的、潮流单向流动的被动系统,给电压调节、保护协调和能量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

特别是当配电系统中DG的容量达到较高的比例,即高渗透率时,要实现配电网的功率平衡和安全运行,并保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困难。

2、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影响在传统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由于配电网“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特点,电网正常运行时负荷点仅由单一电源供电。

当系统内元件发生故障时,位于故障馈线段的负荷点因通路中断而停电,而位于故障馈线段后的负荷点则可根据是否存在联络或联络备用容量是否充足恢复供电,故障分析过程明确而清晰。

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系统后,电网变成一个多电源与负荷点相连的网络,配电网的根本特性发生了改变,这给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过程带来了许多新的影响和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波动性传统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通常采用将上级电网等效的方式,只考虑单一电源(变电站、母线)的可用性。

并且与上级电源相比,单条配电馈线的容量是很小的,因而当上级电源可用时,可以认为其容量是充足的,无需作过多考虑。

而分布式电源则不同,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一般较小,而且由于分布式发电的一次能源种类多样,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等波动性特征。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时候,单纯考虑负荷变化因素的影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而与此同时还要再考虑大量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性的影响,就更加剧了分析过程的复杂程度。

2)系统状态规模的增加分布式电源接入后,成为了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同样需要建立其停运模型,计及分布式电源的失效状态。

另外,与馈线、变压器等非电源元件不同,分布式电源属于电源元件,通常具有多个失效状态,其停运模型的建立相对复杂。

而对于配电系统而言,配电网本身的元件数量已经很多,在大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将会导致系统状态规模的进一步增加。

3)储能装置运行特性的影响储能装置是支撑分布式发电系统自主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波动性,分布式发电系统中需要配置储能装置以平滑其出力,在分布式电源出力过剩时为储能装置充电,在分布式电源出力不足时释放电能。

因此,与常规电源不同,储能装置的状态实际上属于控制变量,其出力大小受到分布式电源出力变化的控制,无法用传统元件的可靠性建模方式事先获得。

此外,储能装置充放电策略的不同也会影响其出力状态的变化情况,从而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过程。

4)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分布式电源的最显著影响在于其将导致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模式有两种:孤岛运行和并网运行。

在孤岛模式下,分布式电源和部分负荷将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孤岛,由分布式电源独立向负荷供电。

虽然孤岛运行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电压、频率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及安全性等问题,但这种运行方式仍被视为分布式电源的最大特点之一。

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分布式电源如果能够运行于孤岛方式,将对孤岛内负荷的供电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孤岛的形成和划分则需要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性、负荷的不确定性以及保护开关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传统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涉及不到的新问题。

而当分布式电源运行于并网模式时,也会对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过程产生影响。

在并网模式下,负荷可以同时从电网和分布式电源获取电能,看似供电更加可靠。

但是,如果考虑到经济性的因素,在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后,就应该适当减少上级电源的冗余容量,这将有可能导致分布式电源故障时,上级电源因容量不足而无法供应所有负荷的情况,反而会造成系统可靠性的降低。

另外,为了减少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负面影响,将不同类别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以及相应的控制装置以微网(Microgrid )的形式接入到配电网中,是发挥分布式电源效能的最有效方式。

对微网自身的可靠性评估以及对微网接入后整个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实际上是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问题的延展,同样需要予以考虑。

2、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配电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是电力系统中从输电系统的变压点(transformation points )向电力用户传送电能的部分,也是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的最终环节,包括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站、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以及把不同用户连接起来的其它电气设施。

在我国,配电系统又称为供电系统(power 3 supply system ),主要是指220kV -380V 系统。

通常称35kV 以上系统为高压配电系统,10kV (20kV 、6kV )系统为中压配电系统,380V/220V 系统为低压配电系统。

当然,这几个部分也不能只按电压来严格区分,而必须考虑系统设施的功能。

根据大多数电力公司对用户停电事件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配电系统对于用户的停电事件具有更大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用户的停电事件中有80%-95%是由配电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对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即使是局部电网故障,对电力企业、用户和社会的影响都日益增大,因此,近年来配电系统可靠性问题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而相对于高压配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中压配电系统对用户可靠性的影响最大,也是可靠性评估的研究重点。

本文亦以中压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文中所出现的配电系统也均指代中压配电系统。

1)负荷点可靠性指标:常用的负荷点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负荷点平均故障率、负荷点年平均停电时间和负荷点每次故障平均停电持续时间。

2)负荷点可靠性指标并不总是能完全表示系统的特性。

例如,不管负荷点连接的是1个用户还是100个用户,也不管负荷点的平均负荷是10千瓦还是100 兆瓦,负荷点可靠性指标都是相同的。

为了反映系统停电的严重程度和重要性,需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其可靠性进行考量,常用的系统可靠性指标包括:①系统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 )∑∑==ii i N N SAIFI λ用户总数用户停电总次数 式中,i λ为负荷点i 的平均故障率,i N 为负荷点i 的用户数,SAIFI 的单位为次/户·年。

根据我国《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的规定,该指标又被称为用户平均停电次数(AITC)。

②用户平均停电频率指标(CAIFI )∑∑==ii i M N CAIFI λ停电总用户数用户停电总次数 式中,i M 为负荷点i 的故障停电用户数,CAIFI 的单位为次/户·年,该指标与SAIFI 的区别仅在于分母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